第一篇:许昌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许昌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许昌市有不少“全国之最”———发制品生产规模最大的河南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专业化生产厂家许昌远东传动轴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童鞋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豆制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棉短绒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花木集散地等。
此外,许昌的许继电器生产、卷烟工业、中药材生产加工等产业都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所辖县(市)经济也各有特色:禹州市以钧瓷和中药材生产著称于世;长葛市大周镇是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集散地;鄢陵县是著名的花木之乡;许昌县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许昌市市长李亚说:“许昌经济可用两个字概括:特色。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是如此。”在许昌,不少特色产业以前规模较小、分布散乱、竞争力不强。产业“特”而不强,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规模化生产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发展要求,引导、帮助他们在谋划企业发展时坚持几条原则,即提升产业规模,从小打小闹向规模经营转变;提升产业层次,从粗加工低附加值向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变;提升管理水平,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提升经济效益,从粗放经营低效益向集约经营高效益转变;提升企业形象,从小作为小贡献向大作为大贡献转变,不断壮大规模,提高档次,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许昌市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许昌市委、市政府采取市领导分包重点企业的措施,每个市级领导都联系一至两个重点龙头企业,对分包企业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大幅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使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清理前的2035项精简至268项,精简率达到85.3%。查处影响效能提升的各类案件198件,取消对企业、重点项目不合理收费近130万元,组织处理100人,党政纪处分7人,对44个单位的81名存在效能过错行为的工作人员和18个单位当场实施了效能告诫。
为了把众多的产业单位和要素整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许昌市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制品、鞋业、腐竹加工、电磁电气、汽车传动轴、中药材加工、有色金属加工、板材加工等各类特色产业聚集起来,逐步形成了经济聚集区29个,聚集25个行业5028家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年产金刚石10多亿克拉,总资产达20亿元,跻身世界金刚石制造业前三强,是全国最大的超硬材料生产基地;以许昌县为主的豆制品加工基地,年加工大豆12万吨,生产腐竹7万吨,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鄢陵县为主的棉短绒加工基地,其产品占到全国棉短绒市场的40%,是全国最大的棉短绒集散地;以鄢陵县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拥有40万亩花木种植面积,是我国最大的花木集散地,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交易额10多亿元;许昌远东传动轴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汽车传动轴4000多个品种,是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专业化生产厂家,产品出口到美国、韩国、菲律宾等14个国家和地区。
在一系列政策激励推动下,许昌市下属县(市)也把特色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葛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努力使各种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位于该市的大周镇成为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集散地;许昌县着力发展档发加工、童鞋加工、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将在2至3年内,发展壮大以瑞贝卡为龙头的档发加工业集群、以华龙食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以骆驼鞋业为龙头的制鞋业集群等,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魏都区民营科技园区,一度是五小企业的聚集地,市、区两级政府引导民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非公经济升级换代,整合后形成了两家生产规模超65万吨的大型造纸企业,成为全省最大的再生纸生产基地。
第二篇:特色产业发展建设调研报告
做活山水文章 打造特色产业
xxxx县xxxx乡位于xxxx中下游,是xxxx库区移民大乡,全乡9个行政村涉及移民6个村51个村民小组。作为xxxx县境内唯一的库区拦河养殖基地,拥有1.2万多亩的水域面积。近年来,该乡妥善安置移民,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脐
橙等小水果,修水库、建渔坝,引导农民利用库汊发展水产养殖,赢得了“脐橙之乡”和“鱼水之乡”的美名。山地开发、水产养殖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全家坪村小水果基地开发,xxxx库汊养鱼成为该乡的特色经济与支柱产业。按照未来几年xxxx“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xxxx乡将把山水文化作为最响亮的文化品牌来打造,把山水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开发、最为独特的竞争优势来彰显,着力打造湖光山色的生态文化品牌,做大做强xxxx小水果开发及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增加鱼农果农收入,造福人民群众。
一、全乡发展小水果、水产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1.山水资源丰富。xxxx乡是典型的农业产业中心带。xxxx水库蓄水后,全乡山地面积约为16.8万亩,水域面积达1.2万亩。由于属亚热带气候,无论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十分适合小水果开发,产出的各类小水果色泽鲜艳,果大甘甜;同时,xxxx库区水域无污染,水质优良,养殖的各种鱼类肉质肥嫩,味美可口,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大力发展小水果及水产养殖不仅成本少,产出多,投入与产出较其他地方高,而且有利于绿化荒山,保持水面洁净。目前,全乡拥有2000亩的美国脐橙基地,其中仅全家坪村小水果种植面积有1200亩,年产量上万吨,产值约在300万元以上。库汊水上养殖面积有5400余亩,网箱养鱼7000余口,年产鱼量3000吨以上,产值上3300余万元。
2.品种繁多。全乡种植的优质水果类有:美国脐橙、甘溪沙田柚、香柚、蜜柚、碰柑、蜜桔等。养殖的优质鱼类有:美国汊尾鮰、丁鳜、青鱼、武昌鱼等10多个高档鱼种等。2005年,引进湖南益阳益发有限公司对全乡水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加工、销售。2009年,申请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养鱼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水上网箱养殖,水下自然放养的立体养殖技术。全乡水域养殖面达到70%,网箱养殖在逐年增加。小水果开发逐年进行品改培植,以优、精、特为目的,大力发展小水果面积。
3.市场前景广阔。由于小水果类、鱼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境内外消费者欢迎,近几年来xxxx每年所产鱼量和水果产量均在百吨以上。该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消费渠道向各大城市拓展。部分鱼类远销美国、韩国。水果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城市。
二、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管理水平不高。如小水果配置管理,除基地和部分大户所培植管理较为精细外,绝大多数农户管理还相当粗放。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没有管理,处于失管状态,水果产量低,品质良莠不齐,数量低。产量收入大小年现象比较明显。品种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鲜果供应期短,销售压力大。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使农民看到的“钱”得不到手。水产养殖同时存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方面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水产防病方面,自己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靠请人看“病”。如2012年上半年,大面积鱼苗死亡,凸显了技术人员匮乏。
2.销售压力大。随着周边县乡的普遍开发种植,给xxxx乡小水果及水产品销售带来一定的困难,抢占了xxxx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如:鱼类、水果类大部分靠一些散而小的客户商来购买,缺乏固定的批发市场和一大批专业营销大户。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市场份额浮动较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xxxx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的对策
规划是山区经济发展建设的龙头。如果这个龙头没有抓住,不仅不能彰显一个地方的特色,还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那种山清水秀,傍水而居,山在水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山水生态园、人文景观园”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拓规模创特色。为了打造特色、彰显个性,xxxx乡要按照产业、结构、规模、适度集中,区位布局、环境优化、科学管理“三统一”的目标,下决心把山水规划做好。充分发挥xxxx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当前的生态发展时机,以产业多元化,生态景观化,品种多样化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xxxx水产养殖、水果开发的绿色生态园。一是在湖边周围栽种树木,搭建休闲垂钓点,打造生态休闲园。吸引外地客户观光垂钓,推动水产养殖及旅游观光产业的联动发展。具体方式可通过中介公司或项目合作投资,引入资产,也可采用民间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来修建山水生态园。二是山地开发要成规模,产业、结构、规模、适度集
第三篇: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
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2、建设一批市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末,全市共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其中主要有冬早蔬菜5万亩左右、加工型马铃薯6万亩、优质米基地10万亩、杂豆芸豆10万亩,油菜7万多亩。
3、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170个,会员达12700人,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4、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全市共有农村能人34人,科技带头人25人,他们通过科技服务、大办特色示范样板、创办农产品基地等,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5、创建一批丽江农产品品牌:全市共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37家37个产品,农产品发展呈现出品类齐全、快速发展的趋势。
第四篇: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优势生物特色产业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优势生物特色产业
芒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降水充沛,资源丰富,有着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优势。芒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桥头堡”黄金口岸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总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咖啡、坚果等生物特色产业,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咖啡、坚果等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为芒市继甘蔗、茶叶之后新兴重要生物特色支柱产业。
芒市咖啡种植历史较早,1951年首次引进咖啡种作生产性
栽培,1958年开展咖啡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并攻克了咖啡选种、丰产栽培、防治病虫等课题。咖啡产业化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经营模式单一,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咖啡单产低,收购价格不稳定,销售市场混乱现象,咖啡产业优势得不到体现。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发展壮大咖啡产业,必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走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带动途径,在政府培育、扶持下,2007年12月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8亿元,总资产12.52亿,现有员工1800多人,下设六个子(分)公司。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绿色食品认证,YC认证(云南品牌认证),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项目企业,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重点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公司的“后谷”品牌,是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所生产的云南高海拔小粒种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味”的特点,可与世界顶级咖啡哥伦比亚咖啡和牙买加蓝山咖啡媲美。
在政府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芒市咖啡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2008年4月,投资1500万元的3千吨速溶咖啡生产线于正式投入使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利税3082万元。2010年,国务院授予芒市“咖啡之乡”荣誉称号。2011年5月,1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正式投产,时隔三年,再次刷新了中国最大速溶咖啡生产线3000吨的记录,将速溶咖啡的年产能提升到1.3万吨,实现产值9亿元,年产量能力达到1.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1.25%,其中凝聚造粒粉、冻干粉高端产品,全国只有后谷咖啡具备生产能力。今后五年内,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实现年产速溶咖啡粉10万吨。咖啡原料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芒市种植面积咖啡9.1万亩,创造了单产咖啡干豆360多公斤的全国纪录,咖啡产业从业
人员达到7.5万人,涉及农户1.8万户,2010年实现农业产值7300万元。“十二•五”期末,芒市咖啡颜料基地达到15万亩。
澳洲坚果是芒市地区新兴优势生物特色产业。澳洲坚果又名夏威夷果或称澳洲胡桃,是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名贵食用干果。一棵成熟的坚果树,产果期可达60年以上,除用于制作干果食品外,果仁还可以用于制作高级食品、优质食用油、优质化妆用品、药品等,用途十分广泛,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芒市适宜种植的热区山地较多,上世纪90年代,科研部门带动部分群众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澳洲坚果。试验证明,芒市坚果亩均产量较高,果仁品质好,含油量比澳大利亚原产品种略高,销售价格较好,产业开发的优势和潜力较大。部分较早种植澳洲坚果的群众从中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带动了周边地区坚果种植,2005年后,从事坚果种植的群众越来越多,从事坚果产业开发的企业开始入驻芒市。2009年德宏州委、政府将坚果列为全州生物特色产业之一,芒市结合实际,将坚果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势生物特色产业,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以及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研发、育苗、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坚果产业化开发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种植规模,成效逐渐显现。截止2011年底,全市坚果种植面积达坚果5.06万亩。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芒市地区群众种植坚果的热情空前高涨,种植面积正以平均每年新增2.5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16万亩。
芒市地区咖啡、坚果等优势生物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芒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咖啡、坚果等优势生物特色产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发展优势生物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重要途径,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林业、农业、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各部门、乡镇抽调工作人员。
二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到位。芒市委、政府制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对当年新植面积进行资金补助,咖啡每亩补助100元,坚果每亩补助120元,主要用于购置种苗。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对龙头企业,除在相关税收政策上优惠外,对龙头企业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给予减免费用和贷款贴息。
三是各方利益高度统一。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党委、政府引导、扶持下,全市普遍采取土地经营权合理、合法流转的办法,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由企业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加工销售、统一上缴税收,从而资源优势得到发挥,规模效应得到体现,各方利益得到高度统一和最大化,有力的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后谷咖啡和迪思坚果是目前全市最大,也是最成功的龙头企业,企业始终把原料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把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作为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总结出一套 “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基地管理模式,积极采取间种、套种模式,缓解可使用土地不足和产业争地矛盾,带动了全市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第五篇:许昌市小城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许昌市小城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城乡商品、信息、技术传递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大战略,只有先行发展小城镇,使城市人口郊区化、农村生活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在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省“百强乡镇”中,我市仅长葛大周镇、和尚桥镇跻身百强,分别居第74和79位,属于跨入百强乡镇数量较少的省辖市之一。
一、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是规模逐渐扩大,实力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呈现较快发展势头。2009年底,全市建制镇36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6.2%;行政区域总面积2071.81平方公里,占全市的41.5%,平均每个建制镇行政区域面积57.55平方公里;镇区占地面积达到19106公顷,平均每个镇镇区占地530.7公顷;总人口185.24万人,占全市的40.4%,其中:5万以上人口的镇18个,占50%;3万以上人口的镇35个,占97.2%;镇区总人口达到53.13万人,平均每个镇镇区人口达到1.48万人。2009年,全市36个建制镇实现财政总收入7.42亿元,占全市78个乡镇财政总收入的59.6%;平均每镇实现财政收入2060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0.26亿元,占全市乡镇的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38.5亿元,占全市乡镇的55.8%。从人均水平看,36个建制镇的人均财政收入为400.32元,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1.3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32元,是全市乡镇的1.18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3万元,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1.02倍;36个建制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大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7000元以上的镇14个,占建制镇数量的38.9%。
二是企业不断增加,集聚效应扩大。2009年底,36个建制镇的企业数达到32450个,占全市乡镇的70.7%;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901个,其中工业企业533个。企业从业人员数为41.97万人,占全市乡镇的60.1%;企业上交国家税金16.21万元,占全市乡镇的47.4%,企业人均上交税金为1429.5元,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2.31倍;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比重为34.4%,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1.1倍。乡镇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也成为吸纳外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36个建制镇为外来的10.23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外来从业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9%,比全市乡镇外来从业人员比重高3.6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建设迅速,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小城镇中具有一定规模且管理较规范的集贸市场有151个,平均每建制镇有4.2个市场。同时,小城镇的服务功能逐步增强。2009年底,全市36个建制镇的93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和通公路;通有线电视的村434个,占46.5%;247个村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占26.5%。特别是进入全省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的建制镇,镇区不仅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街道宽敞,绿化整洁,并建有高品位的镇区中心花园和公共绿地,为镇区居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娱乐休闲环境。2009年底,36个建制镇平均每镇拥有各类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28.3个,农技推广服务人员27人;医院和卫生院(所)平均达1.8个;敬老院和养老院平均2.8家;平均拥有影剧院、文化馆(站)、图书馆(室)4.5个。2009年底,全市36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到4.31万人;36个建制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合计达到6.64万人。部分小城镇在镇区还建设了体育中心、公共绿地等设施,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起来。
二、我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不尽合理,与环保的矛盾较突出。小城镇建设长远规划布局有的已经到期,有的指导思想还比较滞后,一些小城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尽合理,习惯于沿袭旧习惯,搞马路经济,沿公路发展,这样不仅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而且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困难,影响城镇环境的整体外观;镇与镇之间规划类同,特色不够,尤其没有充分发挥与挖掘具有良好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小城镇;规划缺少现代化、城镇化的运作理念,导致小城镇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城镇建设脱离区域发展的基础与要求;小城镇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缺乏应有的法规性,容易出现随领导变动而变动的现象,其结果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耕地占用不合理、污染环境项目还比较多的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分散无序的开发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二是城镇规模偏小,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够强。从镇区占地面积来看,不足3平方公里的城镇达17个,占全部小城镇的47.2%;而占地6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10个,仅占全部小城镇的27.8%。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小城镇总人口应在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在全市36个建制镇中,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镇只有21个,占建制镇总数的58.3%;6000人以下的10个,占建制镇总数的27.8%。2009年底,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仅有1.48万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没有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距理想的小城镇标准相差甚远。由于我市小城镇的规模层次还比较低,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影响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健全是衡量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城镇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但对于我市而言,由于各地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制约了建制镇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市36个建制镇尚有53.5%的行政村没有通有线电视;仅有11个镇配备了垃圾处理站,多数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自来水普及率仅有63%;大部分镇区内基本没有公共绿地,没有排污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绝大多数建制镇缺乏环保设施,一些乡镇企业没有“三废”处理装臵,工业废水等污染严重,与现代小城镇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乡镇企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小城镇的发展和壮大,不能简单地靠人员归大堆来实现,必须靠产业来推动,靠产业来支撑。实践证明,有产业支撑的地方,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集镇发展也比较快。而缺少产业支撑,是我市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一则规模较小。2009年,36个建制镇乡镇企业年平均实交税金4502万元,平均每个企业年实交税金仅180万元,而年实交税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仅7个,占19.4%;二则层次偏低。多以煤球厂、水泥预制板厂、面粉厂等原料消耗大的企业为主,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很少;三则布局分散。目前,乡镇企业办在村里的仍占52%,办在镇上的只占48%。乡镇企业的分散格局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小城镇的集聚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四则产业化水平偏低。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化组织松散、产品结构层次低下,且多数企业只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短。目前,全市36个建制镇中年实交税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3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01%。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五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城镇吸引力急需提高。目前,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尚不规范,保障的标准较低而且覆盖面窄。随着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增加,外来人口在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时也很难得到平等对待,一些保障服务措施还局限于本地户籍人口以及主要面向企业家和投资者。数量逐渐增加、比例不断提高的外来打工者在为本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的各项利益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到乡镇基层的稳定,更严重影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三、制约全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思想不新。小城镇建设乏力的根本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市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观念不新的现象。对经营城市的理念认识和理解不深,缺乏创新与激情,在思想上过度依赖于上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思路不够开阔,思维较为教条,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定位不准。通过了解,我市小城镇规划普遍存在着规划不细、定位不准、水平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则城镇规划未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导致城镇规划无法实施,一旦实施,即造成违反土地政策;二则城镇规划与实际脱节。由于规划设计单位对当地情况缺乏深入调研,对所规划乡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环境、发展历史等浅尝辄止,不甚了解,甚至生搬硬套,最终导致城镇规划“千镇一面”;三则城镇规划缺乏执行力。当前我市的小城镇规划工作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随意性较大,且缺乏强制力,执行力弱,使城镇规划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对当地的城镇建设指导意义不大;四则规划功能区不明确,品味较低。现有的规划仅仅在现状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不能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造成规划的老城区功能区不明确,杂乱无章;新城区品味不高,依然是庭院式的建设模式居多,不仅难以提高档次,还造成大量土地浪费。
三是产业不强。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集聚。只有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才能带来生活用品的需求,住房的需求,文化产品的需求,才能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而人口的集聚,又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吸引大批农民工离土离乡,进镇务工就业、居住和生活,从而推动小城镇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市周边小城镇的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依然是工业发展缓慢、二三产业比例低、农民就业难。因此无法集聚人气、解决就业,造成城镇化步伐缓慢。如: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中,从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人均收入为296.58元,比上年下降10.3%;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人均收入172.29元,同比下降28.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小城镇的企业发展状况不理想。第三,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层次低。从我市乡镇工业的结构来看,传统产业所占比重高,新兴产业和产品所占比重少。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比较突出。
四是人才匮乏。再好的思路与规划都要人去做,而人才的极度匮乏同样制约了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创新及有序开展。目前,基层条件差、待遇低、工作忙、升迁难,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农村投身小城镇建设,管理人才以广大基层干部为主体,而一些优秀的干部往往又被选拔进入上级政府机关或部门,这样就造成了基层城建工作少人干、无人干的现状。加之乡镇党政机构严格控制新进人员,造成无源头活水,因此极大地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在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亚提出:“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在50%以上,城镇人口在240万以上,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变。”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我们认为,应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有效加快全市城镇化步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下几方面全力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转变认识,更新观念。搞好小城镇建设,思想观念是关键。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全市的主体功能和产业政策要求,把小城镇的发展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重新审视。在工作中创新思维,学会经营城镇,立足现有资源与优势,建立本地支柱产业。政策制定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步子更大,要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特点并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一要坚持融入大区域,突出新特色。实践证明脱离区域发展目标的“小规划”、“小建设”是行不通的,要顺应区域发展定位与趋势,对本镇建设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依托并整合本地优势资源,走特色兴镇、特色富镇之路。二要坚持规划、建设统筹,要采取市、县、乡(镇)联动的方式,对所在行政区域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各小城镇的建设,不能脱离该区域总体规划而独自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尽多地享有地域发展的优势,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三要坚持依规实施。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刚性,必须严格执行。
三是多措并举,保证用地。第一,市委市政府要对全市城镇化建设用地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统一配臵、统一使用,对于县城、中心镇应优先保证建设用地;第二,应着力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灵活运用现有土地政策,尽量将“棚户区”、“空心村”等闲臵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还可将一些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土地集中整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效节约利用土地;第三,要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避免土地浪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工脱离土地。可积极探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等土地流转方式,即农村宅基地被臵换为城市发展用地,农民可在城里获得一套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城市社保。
四是稳步推进,乡改镇(办)、村改居。乡改镇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那些发展快、够条件的乡,及时改镇;乡(镇)改(即办事处)办的前提是村改居(即居委会),因此,必须在确保农民改市民后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惠农资金不会减少、财政承受影响不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乡改镇、乡(镇)改办、村改居步伐。
五是建立机制,加大融资。为改变目前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的局面,必须在资金筹措渠道和方式上有新的突破。要尽力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扩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借助乡镇工业的反哺作用,发挥镇级财政、乡村集体经济和个人的积极性,从政策上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直接从事投资开发,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各种企业,全方位调动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办法,使小城镇建设资金得以补偿,形成良性循环;改革小城镇建设土地使用税、费的收取办法,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以降低城镇建设费用。另一方面,激活民间资产。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民间资产的积极性,吸引民间资金。
六是产业兴镇,培养支柱。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进一步突出产业支撑,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要大力发展城镇非农产业,走产业兴镇、特色兴镇之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城镇,由农民变为市民、居民,不断增强城镇的聚集和辐射能力。要立足乡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进行全镇的产业定位,打造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形成主导产业,建设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专业市场发展型、旅游休闲型等特色小城镇。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市区工业企业和大型农贸市场向郊区外迁,鼓励市内商业连锁店到郊区和小城镇开拓市场。有计划地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形成规模效应。
七是完善体制,提供保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管理功能。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小城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用地、房屋拆迁、投融资、就业及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支撑小城镇所在地政府功能运转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功能,规范小城镇的行政行为;强化小城镇所在地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事权、财权、人权配套,责、权、利统一,使小城镇政府有能力也有动力,在集镇建设、管理和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小城镇社区管理组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功能,可采取建立混合型居委会的形式,综合负责镇区住宅、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清扫、清运、保洁、管理、执法、监督“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八是科学发展,重质求效。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和环境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地和环境意识,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搞好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和处理。搞好小城镇绿化工程,切实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努力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经济发展是基础,是根本,环境保护是关键,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步骤。因此,必须做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合理配套,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确保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使小城镇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作者系许昌市统计局 韩岐章 杨育民 李辉 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