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教育评价方案
花庄中学《成长教育》评估细则
一、目标任务
《成长教育》是甘肃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应该形式多样、主体多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此特制定小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处理好继承与创新、课程与教材、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过程与结果等诸多关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性原则。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要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综合提高带动学生的发展,要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相长”。
(二)是坚持注重基础的过程性原则。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这项工作的对象是小学生,要力求做到态度积极,操作慎重,注重实效,讲究效益。
三、评价内容与依据
评价内容依据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小学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的内容,评价主要为道德品质、学习表现与成绩、身心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基于每学期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记录和相关方面的评价材料。评价依据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①成长记录袋;②日常考评结果;③考试考查成绩及学业发展评价;④家长评价材料。
四、实施程序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实行学年评价。
学年评价在第一学期末进行初评,学年末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小组评价及学段总评六个方面。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细则》要求,打出相应等级,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描述性自评材料,整理并提供获奖、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参考依据。
家长评价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每学期不少于1次。家长评价的内容由评价工作小组依据《细则》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的方式方法。
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一次。班级或学习小组根据平时表现、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细则》和相关要求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评价由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进行,按照《细则》和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发展潜能(包括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确定相应等级。
评价小组评价 班级评价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进行一次初评和一次学年评价。初评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评价关键材料,确定初评等级,写出综合评语,记入《学生发展手册》,由班主任签发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中学年评价和学段总评的最终结果以评价等级和综合性评语的形式呈现。成长教育评价结果中评价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中各个等级的确定,A等占评价人数的30%,B等占40%,D等控制在5%以内。学年学生成长教育评价等级的形成,应在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基础之上,由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而成。评价等级的形成,依据评价主体对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确定。综合性评语由班级评价小组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评价中反馈的相关信息,结合各评价内容的等级状况,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表现、特长潜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有重点的定性描述。综合性评语的语言表达应适宜学生年龄特征,具有亲和力,突出对学生的提示、启发和激励作用。
成长教育评价细则
第二篇:成长手册评价方案
太星小学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实施方案
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它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通过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根据新课改评价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我校决定从本学期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现特提出如下评价实施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构成内容
我校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意味着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茁壮成长。
1、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各科评价表等部分,以期达到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度情况、学科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及个性、潜质等方面情况。
2、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基础、潜质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奋发向上的主观能动性。
二、评价与记录的原则
1、过程性原则。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学生成长记录真正成为过程评价。
2、反馈调节原则。要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本人,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3、激励性原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成绩,在活动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4、互动性原则。本项评价与记录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要在评价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阶段
1、组织准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工作组。
组长:杜俊武
副组长:周友文 李永林 郝雪魁 郝亚生 吴晋华
成员:教导处人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2、舆论宣传。召开家长会,宣传新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的理念,认同建档的价值取向,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参与度。
(二)方案实施阶段
《成长记录手册》基本内容
1、认识我自己
在表中记录学生个人的一些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家长姓名、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特长、理想、个人格言、成长目标等,使学生信息一目了然。
2、我的成绩记录
本栏分两个学期进行填写各学科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方式对学生对各学科的掌握水平作评价,利于学生对自身的情况作科学合理的了解。
3、我的读书收获
要求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并结合我校统一配发的学生阅读积累册进行开展,教师家长全面监督、评价。
4、我能诵读的经典篇目
本次活动结合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教师、家长全面监督、评价。
5、我获得的荣誉及奖励
如实记录学生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及奖励,包括班内的各项比赛活动、小组活动,如: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等,并在各项最后教师做寄语。
6、品行成长伴我做人做事
结合我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理念,积极、客观、全面地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争做有德之才、争当文明太星人。
7、我的优秀作品
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意之作,一一收集,并记录在册,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秀成果。
8、学年阶段总结
包括自己的自我全面小结、教师的综合评价、家长的综合评价三项内容。
(1)自我全面小结由学生本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材料后,对自己以往的表现做出反思,总结取得成长的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目标。
(2)教师的综合评价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的基础上,对学生成长状况(包括主要优缺点和进步状况等),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其他任课教师要主动地向班主任提供学生的成长状况。
(3)家长的综合评价由学生带回家中,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做出对其子女或被监护人的成长状况评价。以上内容,一般在期末各进行一次。
(三)总结评价阶段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精神,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构建的“成长记录手册的各项记录和材料进行分析、评议,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同时为使教育更具时效性,在成长记录袋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适时地表扬学生、及时地鼓励学生,实现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是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它对学生发展的积极
作用,加强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1、成长记录手册由班级小组长协助班主任保管,同意存放于班级图书柜里。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上的展示交流。每学期初,学生应将上一学期的个人成长记录袋上交班主任,由学校统一集中保管。
2、引导家长参与。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生活成长资料进行收集,并及时编排、保存,并具体介入整个过程,实现家校互动。
3、学校要有专人负责评价与记录的管理工作,督促教师认真完成该项工作。对创造性地开展评价与记录的教师,学校将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4、教师要在评价与记录这一互动活动中,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同时在评价与记录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工作。
5、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完善与生成,各班要及时把改进与创新的建议反馈给学校。
太星小学教导处
2012年12月
第三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麻塘镇中心小学
2009.9
为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科学有效的做好广大教职工的考核评价工作,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按劳分配、质高优酬”的原则,结合教师年终考核的需要,在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职业道德、工作量、教学工作、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总分100分。
一、职业道德(8分)
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其中,遵纪守法主要考察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等情况;爱岗敬业主要考察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等情况;关爱学生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团结协作主要考察教师的大局意识、与同事合作等情况。职业道德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其中考评小组4分、其余各占2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既是此项的考核又涉及到整体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整个评价一票否决,考核记为“不合格”等次,且对于情节严重或造成不良影响、后果者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进行处理。
1.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经查属实的;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2.教职工间搬弄是非,拉帮结派,搞不团结的。
3.从事有偿家教并造成不良影响,经举报查实的;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4.不服从分配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
5.触犯国家法律,受到司法机关拘留。
6.因教职工工作失误,造成学生伤亡的;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7、参与赌博等违规活动,有损于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
8、违反上级明文规定和要求的,情节严重者。
二、工作量(25分)。
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
1、课时工作量(8+4分)。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具体岗位安排,满工作量计12分。不满的根据工作量多少,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相应的分数。具体为:两个班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实际工作量计分=实际工作量/规定的标准工作量
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为4分。
2、管理工作量(4分)。
包括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处室组长等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分别记4、3、2、1分。
3、出勤(9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上下班、会议、活动等方面的出勤。此项参照《麻
塘镇中心小学教职工出勤考核制度》执行。
三、教学工作(70分)
主要考察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1、教案(4分)。达到学校要求的计4分,对于教案的要求,根据教师不同的水平情况制定出三个档次的标准(骨干型、成熟型、培养型),分别考核计分,对于各个类型由考核小组每学期检查考核两次(分期中、期末)。检查对象由考核小组临时抽签或点名视情况确定一至二人,其成绩作为整个备课小组每个人的此项成绩(集体备课列入其中)。
2、课堂教学(12分)。每学期由考核小组根据《教学工作问卷》(此问卷由教师代表拟命,并提前公布于师生与家长),向学生调查,对教师进行评议。评议时参照教案的检查办法进行,调查问卷2分,按实际得分计分;同时,语数外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其余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成评课小组每学期给每位教师评议一节课,小组内按成绩排定顺序,考核小组随机抽查一至二人,其成绩作为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个人的课堂教学成绩。评议内容参照参照《麻塘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量化评分表》执行,计10分。
3、听课记录(1.5分)。节数足,内容全,计1.5分,每缺少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4、计划总结(1分)。学初有计划,且计划切实可行;年终有总结,且总结全面具体记1分,否则,计0分。
5、作业批改(1.5分)。根据学科作业特点,达到学校要求记1.5分,否则,酌情扣分。
以上5项是对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由考评小组依据《麻塘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评分细则》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入个人成绩。
6、成绩测评(50分)
(1)文化课考试的学科依据学生期末成绩,取教师任教班级的平均分(占40分)、优秀率(占10分)进行量化积分。
教师教学成绩总分=平均分+优秀分
对于中途接班的老师,若与接班时横偏差相比提高在5分以上确定为满分,不足5分的则按照公式计算实际得分。
(2)无文化课考试或有考试但只一人担任本学科,实行技能和基础抽测定量计分,按实际成绩计算教学成绩。
7、辅导竞赛(含音、体、美、科技等由上级组织的竞技性比赛)制定专门的奖励制度,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来体现,并在各级评选相应称号时作参考依据。
四、专业发展(11分)
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课程开发等。其中,发展成果考察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情况;课程开发包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情况。
1、教育科研(4分)。获奖论文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传达,学校统一组织的,依校、县、市、省、国一等奖,分别记0.5、1、2、3、4分。只记一项最高级别的;发表论文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刊物上发表的依县、市、省、国分别计1、2、3、4分,只记一篇最高级别的;但是,与本岗位工作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都视为无效。(此项累计满4分为止)。
2、教育理论(1分)。按规定书写较认真且字数达到要求的学习笔记,可记1分。否则记0分。(此项实行随机抽查,计分实行捆绑式)
3、公开课(3分)。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由学校推荐,上级主管部门认可,且有推广价值的。否则,不予承认。公开课依校、县、市、省、国分别计0.5、1.5、2、3分。(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相当于同一级公开课;优三等奖作为研究课处理,研究课降一级,不同称号可累计,满3分为止)。
4、荣誉称号(3分)。(综合和单项)综合的依校、县、市、省、国分别计0.5、1、1.5、2、3分,单项减半,同一种荣誉只记最高的,不同累计积满3分为止。(荣誉称号以评审的时间为准)
五、育人效果(6分)
1、育人效果包括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其中,习惯养成包括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身心健康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
2、育人效果主要由政教处根据班级学生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量化考核,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任教的班级量化考核分数之和除以任教的班级数即为教师育人效果分
数。
教师评价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考核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弄虚作假,如有违纪违规,从严处理。
考核结果将作为考核、评先选优、教师评聘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教育教学评价方案
教育教学评价方案
——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金国鑫
2014.3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传统的选拔性评价存在明显的弊端,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跟随社会进步的步伐,发展性评价必然取而代之,它具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等优势。
新课程告诉我们语文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一身的学科,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创新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传统的选拔性评价过分的强调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学业成绩评价评价,人为的对学生划等、分类、和排队,这必然对学生的人格和性格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课程在改、课程标准在改、课程理念在改,教学评价的方法必然要顺应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要改革。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选拔性评价存在两大弊端。
(一)注重量化评价
人们的思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认为“考试=评价”,从学校、老师到社会,关心的焦点就是分数和升学率。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为了少数学生的发展,而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作为代价。考试分数 是衡量教师、学生的最主要标准。应试教育使教师们习惯于把学生“好中差”正态分布,学生们也习惯于按成绩将自己归为 “成功者”或“失败者”。当然“成功者”绝对是少数,这样一次次考试不断强化着“失败者”的自责,挫伤着学生成功的自信。现实中,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上学前个个欢天喜地、个性健康,带着全家人的祝愿跨进校门。没多长时间,其中一些孩子就成了教师、同学、家长眼中的“朽木”,成了惧学、厌学、甚至弃学的“差生”。考试虽然可以提供数量化的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不能涵盖被评价对象的所有方面,据此作出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这种注重量化的评价,明显的特点就是严格的选拔性,其弊端集中表现在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以单一面对多元,最终的结果就是鉴定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人为地给一些学生贴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
(二)目的和手段背离
由于目的与手段的背离,学习主体在教学评价中无主体性可言,教学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基础,未能看到教学活动是双主体活动,割裂了教与学的完整统一,而不是教师、学生和课程的共同发展,没有显现出评价的应有之意。虽然这种相对评价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它是一种遵循正态分布的评价,反映的是某个学生在其所在集体中的相对水平,但根据这些难以判断其实际达到的水平,而且正态分布对学生带来焦虑和恐惧,使学生把自身发展向评价要求靠拢,主体发展反而成为次要的事情。这样过分限制则是错误的。也与评价本意背道而驰。
二、现代教育评价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其优势可以概括为两层:
(一)指导思想: “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 “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指导思想上,新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过去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范围看,新课程评价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
(二)体现“发展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现代教育评价重视定性与定量评价、外部与内部评价、绝对与相对评价的结合,体现了重 “发展性”和“多元化”的特点。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通过个体内部差异评价可以获得个人发展情况,明确地显示学生在教育目标上的到达度,无需遵从正态分布,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益于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改善,促进学生身心全方面地和谐健康发展。这种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发展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让他们在课程体系中找到自我,找到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是一 个以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
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其本质是立足在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不可测量的。因而,人们只能测量和评价外显的行为。就教育评价来说,就是只能关注作为教育活动结果的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我们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评价中去,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育人为本”。
三、实现从选拔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改革的途径。
首先,评价要面向所有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学生之间有各种差异:有的成绩一流,有的差强人意;有的郁郁寡欢,有的活泼开朗;有的粗心大意,有的心思细腻;有的勇敢果断,有的懦弱不前等等,不一而足。这就要求评价者有足够的理智,肯定其主流,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在批评、帮助、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树立学生发展的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
例如:对《宋定伯捉鬼》的传统解读是,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宋定伯是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如果有学生说“宋定伯是一个贪财的孩子”或“鬼并不邪恶”的观点,就因为其和传统观点不同一棒子打死,这无疑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学生说的并不一无是处,“鬼”在人所算计下,居然变成一只温顺的羊,任人处置,所谓“邪恶”从何谈起?宋定伯制服鬼的目的是图利,“得钱千五”就是说明,这样看来,宋定伯的英雄形象也无从谈起。我的做法是应给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并顺势告诉学生要理解鬼神类的文章思想,应了解作者及其时代,了解谈神说鬼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样不仅让学生接受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人以为,仅学习到死板的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在于能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即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在于通过肯定或否定形成激励作用,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而不单单是淘汰、选拔的工具。通过评价,对课程产生更大的调控作用,为所有的学生发展提供多种条件。
其次,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互相之间的差距,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评价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通过积极的评价,承认并提升学生价值,使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关键因素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励性评价。
例如:教师可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为学生成功确定切合实际、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目的。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品尝成功的“滋味”,然后再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分心,集中精力面对压力和挑战。
第三,评价要唤醒学生的主体个性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创造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现实中,我们也发现,遇到问题不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依赖性强,容易墨守陈规,人云亦云,缺乏创见。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很重要一条是必须给学生创造能够充分发表个人独创意见,表达个人真实感想及提出疑问的机会和空间。倘若在课堂上,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发言,对爱提问、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感兴趣,甚至刁难、打击,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乖”,懂得小心翼翼地以教师规定的内容来回答问题,学生会变得不爱独立思考,思维受到抑制,素质难以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正是唤醒学生主体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智慧火花和思维亮点的切实做法。目的是使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发展都得到重视和欣赏,最终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第四,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本人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全方位地进行。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发展性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发展性评价,要对学生的 思想进行发展性评价。除了平时要对学生多一些口头肯定还应多一些其它鼓励办法。
例如:本人对学生的操行评语进行了一些改革改革前的评语:该生本期来,上课认真听讲,上课发言积极,能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但不爱参加课外活动,望改正,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改革后的评语:你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你与同学相处十分融洽,当同学需要的时候,你总是悄悄地伸出友谊之手;同学的课桌上有你拾起的书本,班级的卫生区里有你打扫的身影,课堂上有你振振有词的演说。老师最喜欢批改你的作业,因为你的字写得那么的端庄、秀丽,教师最喜欢你上课时的那种认真劲儿,因为你是那样的专注、认真。如果你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有一技之长,你一定更棒!
改革后的评语变第二人称为第一人称,更亲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变说教式评语为鼓励式评语,“肯定+希望”的鼓励式评语象一滴滴甘露洒在学生的心田,更充分地发挥了评语的激励、导向和教育功能。
这样的评语关注的不仅仅学科认知水平的发展,而是把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社会化等各方面因素融进评语中去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这样,过去那些类似的“成绩优良”“作业工整”“听讲认真”等之类的空洞语言被教师换成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思维方式、实践操作能力、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分析。这是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品质。今年无为县教育局在招生录取办法中就提出按“分数+等级”的方法录取。就是看到了选拔性评价的弊端,注重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改革,必然会为无为的教育开辟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一)、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什么?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斯克瑞文《评价方法论》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 具备的特定知识上。---布鲁姆
第五篇: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疃里镇第二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我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科教学管理检查、学生学科竞赛。
1.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两开、两增、两减”(两开: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两增:增加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两减: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规范教学用书、规范作息时间。
2.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
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包括: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参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3.教学质量目标七、八年级以期末学业水平为评价内容,单、全科及格率占60%(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及格率各占30%)(及格率按总分的60%划定),巩固率占40%;九年级以中考学科总分为评价内容,优秀率占50%,单、全科及格率占30%(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及格率各占15%)(优秀率按参评人数的30%切线,及格率按总分的60%划定),三年巩固率占20%。
4.学科教学管理检查
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教科研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
5.学生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指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各学科竞赛,含县举办的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赛、广播体操赛、歌咏赛、小发明小制作、科技成果展等。国家、省、市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学生学科竞赛也属本项评估的范围。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一)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检查工作计划、总结,查看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询问教师、学生。
(二)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
1、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学生能遵守并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维护公德、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尊重和理解他人。检查有关的活动记录和经验总结。
2、参加社会实践。有社会实践的计划,课程内容突出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活动主题由学生选择,做好课程的考核评价,资源、档案管理和指导教师经验交流与推广工作。主要查看社会实践的计划以及有关活动资料。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列入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配备专职师资和教学辅导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因地制宜建立多种模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考核评价工作。查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关材料,劳动基地图,劳技教研组有关材料。
4、思想道德素质。98%以上的学生《思品政治》课基本常识考查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绝大多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具有诚实、守信、正直、谦让的品质和分辨是非能力,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查看《思品政治》课程的学生成绩,教育特殊生工作计划、措施、经验总结和事例,近一年学生有无违法证明材料,学生受处分材料。
5、身心素质。学生基本掌握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他人,人际关系好,自制力强,很少失误,很少盲从独断,消极情结能在短时间内化解,注意力稳定、记忆良好,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等个性品质,体育课及格率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以上,每个学生有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学生近视率得到控制,学生年平均视力无下降。查看前一年学生体检登记卡和体检反馈结
论报告,前一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及汇总统计表,体育课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经验总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典型事例,文体、科技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安排及活动内容、出勤情况记录材料、兴趣小组名单,反映学生个性、专长的作品及参展参赛获奖有关资料。
6、艺术素质。音乐、美术课和其他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考查及格率达90%以上,学生具有感受艺术美、欣赏自然美、表现美、鉴别美的能力,有50%以上的学生有一项艺术兴趣或特长。查看音乐、美术成绩花名册及其他有关资料。
7、认真落实《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各项材料填写、收集完整。
(三)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学期末对七年级、八年级学科进行学业测评,九年级以中考检测学科为依据。
七年级、八年级按单、全科及格率、巩固率的完成指标情况给分。单科及格率达到8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全科及格率达到70%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巩固率达到100%的为100分,每减少0.1个百分点扣1分。
九年级除按七年级、八年级评估项目和办法评价外,还要对优秀率进行评价,优秀率按参评人数的30%切线,达平均数的给100分,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则加1分或扣1分。
以上学科的检测,只是阶段性评价的形式之一,不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还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英语以外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查。在检测过程中有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特别是有意制造机会、条件让学生弄虚作假的一律严肃处理,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学科教学管理检查
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奖优罚劣制度、导优辅短措施、教学责任目标等。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3名)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2.教学常规检查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是否建立月检查制度,检查是否翔实。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3名)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3.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导优辅短四方面工作情况。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20-
17、16-
13、12-9分。
4.教科研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
(1)查课题研究情况。至少要有校级课题,承担国家级课题的得10分、省级的得8分、市级的得7分、县级的得6分,有建立校级课题的得3分;课题研究必须要有翔实的材料,制定开题报告或研究方案,且有实施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此项重在跟踪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看课题研究是否实实在在地开展,看成果是否有效,看记录是否翔实。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
(2)查教研活动开展情况。①查看学校领导听课、评课情况和教师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应达省教学常规管理意见规定的节数,要有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看评课记录)。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研组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申评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上达标课、拟聘任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上优质课、己聘任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次校级示范课或开
展一次本业务专题讲座。该项在检查时以等级评估分A、B、C三档,结果计算转化为分值,分别为10-
9、8-
7、6-5分。
若发现有以下现象之一的作为该教学管理检查零分处理:①利用节假日集体上课,特别是检测前突击完成教学任务的;②未完成教学任务情况严重的;③挪用课时现象严重的;④不按省颁课程计划设置课时数的。
(五)学生学科竞赛
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按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教育部门统一安排的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各按单项记分,获国家、省、市、县一等奖的分别得16、14、12、10分;二等奖的分别得14、12、10、8分;三等奖的分别得12、10、8、6分,然后按参赛次数计算出各参赛校平均得分,再按名次排列,第一名到第十一名分别得100、90、80、70、60、50、45、40、35、30、25分(同一学生在同一科次的竞赛中取最高一次的奖项计分)(满分为100分)。以上三项内容的得分分别乘上权重比例,算出最后总评得分。
三、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与利用
(一)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与奖励
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采取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将各项监控结果累加,成绩优秀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给予奖励。
2.教学质量单项评价:
(1)中考优秀成绩奖:九年级中考学科总分优秀率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给予奖励。
(2)中考教学成绩进步奖:中考成绩比前一学年有进步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综合教学成绩奖:各年段单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九年级的优秀率(按总分计算)之和,综合成绩优秀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给予奖励。
(二)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利用
1.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
2.综合评价总分低于60分,要写出整改计划,学校定期督促检查,限期整改。
3.参照本文制定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办法,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发展性评价、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教师考试进城、绩效考核等挂钩。
四、附则: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1.有违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有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情节严重的。
2.有违反国家法律、法令、以及道德品质败坏,或作风极不正派,严重妨碍安定团结,影响恶劣的。
4.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
5.有严重失职或有重要责任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的。
6.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县教育局有关规定的。
五、组织实施
以上各项的监控评估由校委会负责,各口、各年级、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具体实施,并制定出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的实施细则,积极参与,合作完成。
疃里镇第二中学
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