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讲稿--安全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黄林华,我的论文题目是:闽侯世茂滨江新城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接下来将从以下五点来进行阐述,分别是:设计简介、项目简介、设计成果、结论与展望以及自我评价。
在开始设计前,通过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得出我们的设计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从行业来看,建筑行业依然是我国国民支柱行业,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且事故发生重要原因就之一安全体系不够健全。从设计对象来看,目前普遍接受事情预防的思想,但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设计的主体来看,闽侯世茂项目投资大、危险大,而安全目标高,结合项目实际,对安全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很有必要。
那么如何设计呢,首先先了解国内外安全管理现状,然后从安全管理的主体和安全体系的内容两方面进行研究,安全管理主体与企业组织架构想对应,体系内容与组织功能和流程相对应,同时结合项目实际特点,设计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实习和查阅文件,了解到闽侯世茂有以下特点:项目上看,规模大,施工工艺复杂,工期短,环境较为恶劣,安全要求高。组织上看,组织众多,协调难度大,安全上看,有规范的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但安全体系不够健全。
接下来就对体系的各部分进行设计,在标准化体系中,制定了安全方针、根据安全目标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同时对安全标准中加入高层建筑标准。
同时本设计建立了由上而下的的组织体系,因涉及两套班组,所以成立的项目沟通部,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成立一下三个部门对安全进行管理。
通过对闽侯世茂危险源分析,得出重大危险源及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同时每个过程是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后进行安全验收,保证全过程安全技术都得到落实。
接下来,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立安全指标,同时进行现状评价,在根据国家、企业、项目的安全要求对安全文化进行适当修正。
在安全评价方面,本设计侧重点不在对项目及进行安全评价,而是安全评价在施工过程进行运用,安全预评价可用于项目施工前,发现危险源,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用施工中对安全节点进行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在项目竣工时,在安全验收中进行运用。
在事故应急中,建立了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及处理机制,主要内容和流程如下图。
在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中,按1.74%的规定抽签安全费用,费用主要使用在以下八个方面,同时还建立安全费用管理、费用核算督查制度。
根据以上的六个方面,本设计从组织架构和功能上,进行同类归并,异类罗列,对系统进行优化,成立安全技术研究小组、安全费用小组、应急小组、安全文化建设小组,同时在总公司成立安委会,建立矩阵型管理框架。
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与项目实际想结合,丰富及优化了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了国内外研究思路,体现了事情预防的思路。同时也存体系各部分融合不够,适用范围没能明确说明等缺点。
在设计的整个过程,因为设计设计范围较广,所以对安全知识及安全方法进行了巩固;而设计涉及到资料收集、图纸的查阅、体系构建,拓展了自己的技能。那么最后结合项目实际,对安全体系进行了优化,增强了自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水溶性聚合物对乳液聚合体系的影响——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讲稿
水溶性聚合物对乳液聚合体系的影响
第一章 课题意义
其实做这个实验的原因不只为环保,它对于指导我们进行乳液聚合也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环保呢?从何说起?
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油墨(可拿物品举例),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油墨组成:
水性油墨的成分:水性高分子乳液(连接料)、颜料、表面活性剂、水及其他添加剂组成
溶剂型油墨:溶解载体是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等,而水性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水和少量的醇(约3%~5%)。
水性油墨环保特点:1.对大气环境无污染;2.减少印刷品表面残留毒物,保证食品卫生安全;3.减少资源消耗并降低环保成本;4.提高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保障接触操作人员的健康。
1、这里提到了酸值的问题,我们知道酸值越大越有利于颜料分散
(当然并非越大越好,太大会使一些不耐酸的颜料不稳定,也会使油墨偶尔不随墨斗辊转动,甚至油墨堆积在印刷机墨辊上,特别是印刷速度加快后,油墨的色调较浅或深浅不一),2、提高酸值的可以添加水溶性聚合物(PC)
3、但是大量添加水溶性聚合物会使乳液稳定性发生变化
4、所以这个课题的实验目的就是要考察动力学规律,从而加强对水溶性聚合物参与的乳液聚合的调控性。
第二章 水溶性聚合物稳定机理
保护作用定义:水溶性聚合物对聚合物乳液的稳定作用称为保护作用。
那么稳定的机理又是什么呢? 通过文献知道了可能的机理如下: 稳定机理:乳液稳定性是水溶性聚合物物理吸附和化学接枝吸附在乳液胶粒上的共同结果。
1、水溶性聚合物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产生大分子自由基或降解产生稍小的自由基,它们在水相中与单体发生自由基反应形成具有双亲性质接枝或嵌段聚合物,在乳胶粒表面吸附。
2、长链水溶性聚合物本身在乳胶粒表面吸附赋予乳胶粒稳定性。
(强调内容)这里我在物理吸附下加了个下划线,因为这次课题采用的水溶性聚合物是喊羧基的水溶性聚合物,没有双键,所以本实验的机理很可能是物理吸附机理,当然这只是可能。
有人也许会问到:
既然水溶性聚合物参与乳液成膜,克服了小分子乳化剂所产生的弱边界层对涂膜性能的不良影响,那么是不是水溶性聚合物越多越好呢?
答案:当然不是,单体在保护胶体上的吸附有一个度的限制,适当的吸附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但是过度的吸附可导致乳液产生凝胶。
所以说了解乳液聚合过程中水溶性聚合物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对于指导我们进行乳液聚合具有较大意义。
第三章 实验内容
这部分没什么太多内容可以说,大家都知道乳液聚合的基本方法,就是这些东西反应(指PPT),这里采取的是一次性投料,不是那种“饥饿式”的分批加料,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分别改变条件进行了不同的实验,当然这里的条件就是改变这些东西的含量,像温度什么的都没变(75摄氏度)
我们最终测了粒径、粘度,观察了稳定性,利用重量法算出了转化率(差重法,固含量/理论固含量)
下面我们对这些内容分别介绍下: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1、我们先说粘度:其实我们看图不难看出这粘度没什么变化,主要是因为固含量太低了。
有人为难时候说:但是一般做理论研究一般都是用较低固含量的,太高不好(测的其他结果不好,)
2、下面我们看一下乳液稳定性表格:
不加水溶性聚合物时候,乳液制备过程中都会产生凝胶。
通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
加入保护胶体后,含量(占单体与PC之和的含量)在5-20%时候稳定性很不好 30-60%稍有沉降
EHA的加入以及改变KPS或者SDS含量对乳液稳定性影响不是很大
当然了这些都是在这个实验的条件下的结论。
3、下面我们说下粒径(重点之一)对于经典乳液聚合:
1、由N=k(ρ/μ)(ass)
2/53/
5可知Np∝[S]
0.6
[I]
0.4其中N为胶粒数,k为常数,ρ为自由基生成速率(相当于引发剂速率),μ是胶粒体积增加速率,as为一个乳化剂分子所具有的表面积,s为乳化剂浓度,I为引发剂浓度。
2、由M=ρV=Npρ(Πdp/6)可知Np∝1/dp=dp
0.633-3从而应该有[S] [I]/dp=常数 0.4-3(主要):之前我们说过我们想知道加入保护胶体后,反应的机理是不是还是符合乳液聚合的机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
(1)好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条件下的粒径分析 我们通过这个表能看出随着反应进行粒径在变大。看这张图,在反应时间13-48分钟时候分布变宽了 下张图我们能看到48-364分钟分布先变宽又变窄了。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是一次性投料,也就是说引发剂被我一次性放进去了,开始时候引发剂在水中分解成为初级自由基,引发溶于水中的微量单体称为短链自由基,他们被增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成核,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开始的时候形成核的大小不一,所以说分布变宽,但是到反应后期,那些较小的核容易与自由基继续引发反应,所以粒径分布后来变窄了。
(2)下面看下水溶性聚合物对粒径影响 PC增多,粒径变大,可能是由于PC物理吸附在胶束上面。粒径分布没什么规律。
下面这张图这个峰可能是水溶性聚合物分子的粒径分布范围,当然不排除出是单体大液滴的可能。
(3)EHA对粒径影响没测出来(4)SDS对粒径的影响 SDS多,粒径变大了,这点与正常规律相违背,当然我们这里加入了保护胶体,通过粒径分布能看到在SDS=3%时候分布最窄(都是经验)
(5)KPS对粒径影响 KPS少,粒径大符合正常规律 粒径分布在KPS=0.8%时候最窄
4、下面我们说下转化率(重点之一)
1、单纯的BA/ST体系的转化率图是这样的。
2、这是加入EHA的图: EHA越多反应越慢(EHA疏水,从大液滴到胶束中间的水对它的阻碍作用大)
3、加入PC的:
水溶性聚合物含量少的时候变化不是很明显,当含40-60%时候能看出,PC越多反应越慢,可能是由于PC的物理吸附使自由基疏水端接触增溶胶束内部进行反应的阻力变大(自己备个小图随时看)
4、在PC为30%时,加入EHA的: EHA占0-20%时候变化趋势很小(a)
EHA占30-40%能看出明显的减速效果(b)(可能由于之前说的阻碍作用)
为什么在无PC时候0-20%变化趋势会很明显呢? 而在含有PC后0-20%变化不是很明显,这说明了什么?
上面三条曲线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第四条主要是BA多的原因,最下面一条是由于EHA的原因(不问不说:EHA太多时候可能不再是乳液聚合,而是稀乳液聚合)
5、EHA为10%时候加入PC PC越多反应越慢。
这可能还是由于之前解释的那个阻碍作用。
6、含有PC时改变KPS 在一定范围呢,KPS越少反应越慢
(不问不说:我感觉KPS太多了,自由基之前电荷的排斥作用变大,可能自由基数目也不是KPS越多越大)
7、含有PC改变SDS 不加快SDS反应速度变快了? 为什么呢?
第五章
1、EHA降低了BA/ST乳液聚合体系的反应速度,且添加的EHA越多阻碍效果越明显。
2、水溶性聚合物的添加同样对反应的进行有着减速的效果,且量越多效果越严重,但是反应后所得乳液没有凝胶,较为稳定,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后,水溶性聚合物占5%-20%时的乳液不稳定,占30%-60%时的乳液依旧稳定,且随着水溶性聚合物含量的增加粒径有增大趋势。
3、EHA对加入PC的BA/ST体系有阻碍作用
4、乳化剂含量越低反应越快但效果并不是很突出,且SDS含量越高时粒径越大,SDS取3%时候粒径分布最窄。
5、KPS在适当范围内增多乳液的粒径越小,当KPS占单体的0.8%时候粒径分布最窄。
第三篇: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强调,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充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路线、工作方针和发展战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好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现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更加受到重视,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为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出台,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些管理体系从总体上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但与以人为本的要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们国家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安全投入较少、历史欠帐较多的企业,加上企业的一把手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以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对不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相对薄弱。二是企业业主普遍存在重利益轻安全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主受利益驱动,片面追究利益的最大化,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不落实。三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不强,违章操作、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安全生产监管队伍薄弱。据有关数字显示,全国有80%的中小企业集中在县一级行政区域内。从古田县的实际情况看,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非煤矿山近100多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是氧气)有4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和使用单位共有(主要是石油化工,油漆、化肥农药等)共217家,而该县目前安监局行政人员5名,执法大队成立给予编制人员8名,公务用车仅一部,监管技术装备几乎为零。监管队伍显得极为薄弱。因此,作为县一级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还不完善,虽然均成立了机构,但因人员不足,或是人员的专业知识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安全监管装备的不足,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不适应性或是操作性不强,都不同程度制约了县一级的安全生产工作,以致造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
由于存在上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不足,致使我们国家的一些生产领域事故频繁发生,事故发生率居
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影响构建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
造成安全生产工作与以人为本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影响,也有政策影响,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看,主要有如下原因:
1、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组织程度不高。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把抓经济建设、促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有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速度,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地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增多,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一些企业先开工、后办手续,依法应该执行“三同时” 的,而没有到位,以致国家要求严格规范的时候,事后“补课”,造成了安全管理的很多漏洞。还有个别地方还禁止一切单位去企业检查或少检查,造成很多无法弥补的安全隐患,致使本该同步建设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法人只顾经济效益,不顾或不重视安全生产,总是以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造成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一些从业人员只知多干活、多赚钱,不尊章守法,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不注重自身的防护等等,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2、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善。一些地方只顾抓经济建设,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将安全生产责任一层一级明确下去,未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即使有的地方制定了所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但没有具体的责任制落实措施,也仅仅停留在纸上、口上、会上,没有很好的具体的抓责任制落实的措施。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安全职责不明确,分管安全的领导与分管其他行业的领导在安全职责上划分不清,遇有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互相推诿扯皮,或把安全事项逐级上交,没有根据职责履行好责任。
3、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未形成良好的全社会安全生产氛围。一些地方平时不注重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工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及时,“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活动走过场,只布置不行动,只计划不开展。一些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依法应该经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无证上岗。
4、安全生产设施配备不全,安全生产防范条件较差。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由于受财力限制,对公共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不够,该配备的没有配备,该完善的没有完善;一些企业、个体经营户,只顾生产、不顾安全,该配备的安全生产设施不配备,该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不配备,对确保安全生产所必
需的资金投入不足或没有投入等,以致安全生产防范条件差,防范能力不足。
5、安全监管体系不齐全,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只设立到县一级政府,乡镇一级政府承担着大量的本级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责,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基本上未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未有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即使有安全管理部门,也是挂靠在某一个部门,安全监管执法权限没有,工作难以开展。对于县一级政府,虽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但还存在机构不规范、人员配备不到位或配备不足、监管设备落后、执法人员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不够等问题,因此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簿弱。一些地方和企业,虽然搞了一些安全检查,但只是走过场,检查不深、不严、不细。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未开展。该查出的隐患发现不了,即使查出隐患,由于一查了之,督促整改不到位,防范措施不落实,致使隐患还是隐患,从而导致事故不断发生。
6、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已经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由于配套法规不健全,《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许多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规制作用有限。另外,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立法呈现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监督性法律规范少于管理性规范,管制性措施少于服务性措施,程序性规范少于实体性规范,从而导致立法局限于具体行政部门的权力视野和管理手段,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重治标而轻治本,重事后补救而轻事前预防的立法倾向,也导致了执法的被动和低效。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措施
1、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转变对安全生产的根本性认识。要冲破原来“生产必须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等狭隘陈旧的思想观念,把安全生产上升到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坚决克服重生产轻安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不要带血的发展,不要带血的财政。作为政府或是职能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摆到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集中精力切实抓紧抓好。同时要强化各级特别是领导的人权保障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具体做起、从现在做起,放弃侥性心理,有序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
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安全生产主题咨询等群众性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通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宣传事故典型案例,大力弘扬安全文化,推广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舆论氛围。依法应取得相应安全资格上岗的岗位,职能部门要督促企业做好培训工作,依法由企业自行负责培训工人的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也应督促企业自行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在安全培训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更新培训理念,由原来的行政计划方式向需求方式转变。要建立并完善能适应今后社会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培训体系,从根本上实现由“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
3、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到位。安全生产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公共产品与社会服务,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把安全生产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为官一任,就必须确保一方平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从安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方面进行改进,通过抓基层建设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把基层建设作为落实安全责任的基础,通过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的责任予以量化,并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凡是工作不落实,伤亡事故多发完不成控制指标的,要实行行政问责,严重的要实行一票否决。
4、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管职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乡镇政府一级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设置独立的直属政府的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强化职能,理顺关系,做到人员、机构、职能、经费四落实,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过多过滥的安全检查和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建立安全定期、不定期检查、巡查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加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各项事故防范措施。同时要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对于那些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经常发生事故的单位,要严肃查处,绝不估息,对敷衍了事、监管不力的领导人员要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实现工作重点向增加安全投入、加强市场准入、加大执法力度的根本性转变。
5、要抓好安全生产市场准入,从源头把好安全生产条件关。针对部分行业和领域因生产力水平低、安全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而事故多发的实际,应着力于把好市场的准入关。凡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已建的要限期改造。加强安全
生产市场准入,既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的有效手段。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认真落实安全评价与三同时制度,坚决纠正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实行的先上车、后买票的错误做法,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6、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全面实现安全生产法律化。针对目前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不健全实况,要重视开展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速立法调研,根据需要不断填补法律空白;二是要继续完善现有立法,增加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尽快出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方面的专门规定,改变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分散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机构的运作效能;要加快与《安全生产法》配套的具体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以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实践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评价制度、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从业人员紧急避险制度、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安全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等;还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服务体系。
第四篇:煤矿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经验材料
**集团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庄煤矿是一家年产90万吨的地方企业,从建矿时起,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着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制度严密。几年来,新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矿安委会为领导、安检科具体负责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剿“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查隐患为
主要职能的监督管理体系。除遵守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外,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许多安全管理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是领导重视。新庄煤矿安全工作成绩的取得与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为给全矿的安全工作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新庄煤矿不仅确立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人都有责任搞好安全”的“四个任何”安全工作准则。而且还专门下文,明确规定了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月都要下井抓“三违”数量。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惩,完不成抓“三违”指标者取消当月安全抵押奖励;半年累计完不成“三违”指标的取消年终各种奖励;全年累计完不成指标90%者自动离岗。
三是监督到位。新庄煤矿的安全监督网络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安检人员执法情况监督;其次是工会等群众组织“四点突击”、“零点行动”以及基层区队的“技术员上岗”等活动,全面监督检查;第三是全面落实“狠、严、细、实、快、新、质、岗、讯、责、自、预”的十二字安全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竖到底、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无盲区、无漏洞的缜密安全网,确保广大矿工的人身安全。
四是落实有力。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该矿对上岗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出现违章或无视重大隐患的责任人,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一律到安检科过“五关”(交学费关、培训关、照相曝光关、巡回演讲关、写保证书关),严重“三违”者必须请其家属来矿帮教。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三违”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讲稿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三大管理体系讲稿
一、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由来
50年代末,国际上政府采购军品时,不但对产品特性提出要求,还对供应商提出了质量保证要求,大大提高了军品的产品质量和互换性。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日益国际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收集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了ISO9000标准。最初1987版,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修改,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修改。作为全球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依据ISO9000族建立的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制定标准的依据)(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PDCA)(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ISO9000族的主要三个标准
(1)ISO9000:2005 idt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9001:2008 idt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的唯一依据标准)
(3)ISO9004:2000 idt BG/T19004-2008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术语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产品:过程的结果
产品分四大类: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二、环境管理体系
1、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 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商业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利益驱动,使人类不顾一切向大自然展开掠夺,并任意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废物,达到了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
a、大气污染突出 b、水体污染严重 c、城市垃圾污染物 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到人类生命安危。根据此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颁布了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2004年进行了修订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依据此标准建立的体系就是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2004 idt GB/T24001-2004
2、术语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正式提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在这种趋势下,企业更加重视的是生产和消费资源的流动速度和突现效果,各国不应由于法规和标准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应尽快采用国际标准。
(2)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步伐的不断加快,致使各类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在许多发展国家日益增加。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事故死亡人数13万左右,有毒有害企业1600万家,受到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
职业病分类:尘肺,农药中毒,慢、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皮肤病等。
在此前提下,为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各国相应制定了职业健康导则、标准,逐步形成了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我国在2001年制定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作为建立体系的唯一标准,依据该标准建立的体系就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术语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四、建立三大体系的目的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b、通过建立、保持体系运行,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2、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识别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实施控制。
3、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目的
使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纯净。(识别危险源并进行控制,保证员工、相关方健康安全)
五、建立三大体系的步骤
成立三大体系组织—收集法律法规—学习体系标准—编写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三类文件—培训—实施—内审—管理评审—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第三方认证—继续保持体系运行,并不断改进业绩
复习题:
一、建立三大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二、建立三大体系的步骤是什么?
三、建立三大体系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