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设计“论文
学 号 10820218
设计欣赏结课论文
(题目)
什么是设计
学
班
成生姓名 级 绩 潘佳莹 10工业设计2班
2012年4月 28日
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设计?这是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都会思考的问题,当然,对于我们学设计的在校生来说更是一个经常让我们迷茫的问题。但是对于非设计专业的人们来说,他们是怎么看待设计的呢,他们对设计的认识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为此,我采访了十位非设计人士。
同学A身份: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 时间:2012.04.20采访方式:通过互联网询问
当我问他这个问题时他很惊讶,他的回答中也带着一些不确定。他说:我感觉设计就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去让一个事物或是一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别人,添加美好和夸张的手法吧。
同学B身份: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 时间:2012.04.20采访方式:通过互联网询问
她说:设计就是把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想法,通过人们能感受到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说的同时也比较不确定。
朋友C身份:机械制造专业的在校生 时间:2012.04.22采访方式:通过电话询问
他说:设计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加上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某种事物的研发与创造。
朋友D身份:人力资源专业的在校生 时间:2012.04.22采访方式:通过互联网询问
在我刚问她问题的时候,她以为是设计的概念,在我说完事自己对设计的理解之后,她想了很久然后才进行了回答。她认为,设计就是用你的想象力构想出来然后做成实物。
朋友E身份:本校学生 时间:2012.04.22情境:本校术楼
他认为设计就是把自己所想的东西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从而成为把所想转变成现实的依据。
一位朋友的父亲F身份:一名医生 时间:2012.04.22采访方式:通过电话询问
这位叔叔说,设计就是寻找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出来。
同学G身份:人力资源专业的在校生 时间:2012.04.22采访方式:通过互联网询问
他当时的表情比较惊讶,因为我本身是学设计的吧,在说明原因后他快速地给出了答案。他说,设计就是把自己的构思放在图纸上。
同学H身份:人力资源专业的在校生 时间:2012.04.22采访方式:通过互联网询问
在刚听完问题之后,她有些迷茫,可能是从来没听过这个问题,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给出如下理解:设计就是构造出不一样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东西。
朋友I身份:没有上大学,正在工作 时间:2012.04.23采访方式:通过电话询问
在和他寒暄了几句后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说明了问题的原因,他并没有像其他朋友那样不解,只是简单地思考了一下。他认为,设计就是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表现出来 别人做他们需要的东西。
朋友J身份:机械制造专业在校生 时间:2012.04.23采访方式:通过电话询问
和之前的朋友类似,在刚听的问题的时候也有些惊讶。然后他说:我感觉就是把东西用你自己的想法表现给别人,让别人接受、使用。
到底什么是设计,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通过对以上的非设计专业认识的采访,让我自己重新地思考了什么是设计。在我看来,设计是对原有的以存在的事物进行改进及创新,使其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第二篇: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论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中学化学]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
(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
(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③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④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篇:我是谁论文
生于群众 生为群众 生靠群众 陆集中心学校 叶敬国
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6月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当前,我们正深入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要把这个活动的精神贯彻领会到位,就首先要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知问题。我个人通过学习人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一、用生于群众的观点回答“我是谁”的认知问题。党员领导干部来自于群众,手中的权力也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解难题,始终保持亲民为民的作风,应是立党之本。无数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的执政方针,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我们淡忘、丢弃了这个执政方针,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我们要是树立党员干部来源于群众,是群众一员的导向。首先,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白色恐怖、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得以生存、壮大和发展,并取得了执政地位;在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与围堵当中,巩固了政权;在改革开放以后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继续保持了执政地位。其次,保持和发展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三个群体:家长、学生、教师。他们都是群众。学校的党员干部就是老师、也是家长、还是曾经的学生。教育事业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为群众服务”的循环往复。最后,我们还要与错误的观点彻底“分道扬镳”。要避免只抓表象,做个假材料,没有实绩的“花拳绣腿”、对人民群众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的“表里不一”、只想着升官发财的“追名逐利”、不把心思扑在教学上的“作风漂浮”等四种现象,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分析问题成因,及时解决问题。
二、用生为群众来解答“为了谁”的认知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我们学习、工作、办事的目标指向,也是“为了谁”的真正归属。这个目标指向和真正归属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历史和现实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个鲜明的口号,铭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检验在群众。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无数的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我们都坚持干下去。只要是涉及到群众的利益,我们都坚持去维护。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掉这个根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管分工怎样,职务有何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教育事业。教育的力量源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师生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不断进取。
三、用生靠群众来解答依靠谁的认知问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开展工作是我党最根本的执政方法。这就是要铭记我们所要依靠的力量,就是要从这个群体中去汲取智慧,就是要在这个群体中推动社会的进步。离开了这个“依靠”,党和国家的发展就成为无水之鱼,得不偿失。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地方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工作的开展是如虎添翼。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的坚强的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党就与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改革大业的顺利进行,同样,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真诚执行、真正支持,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也不会顺利进行。
正确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我们进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决心。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明白“为了谁”,才会知道我们教育方针、政策、路线的目标指向;明白“依靠谁”,才会知道我们教育方针、政策、路线的力量源泉;明白“我是谁”,才会视师生为亲人、把师生当主人,始终摆正同师生的关系。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利器。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让我们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014年3月25日
第四篇:什么是SCI论文
什么是SCI论文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板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编辑本段SCI论文的影响因子
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编辑本段SCI刊物指标
1.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IS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进入SCI系统的刊物分为两类,即内圈和外圈,前者的影响因子高于后者,前者称为SCI刊物,后者称为SCIsearch刊物。SCI刊物还分为影响因子高区(大于1.105)、中区(在1.105和0.422之间)和低区(小于0.422)3类。衡量期刊特性的,除了影响因子外,还有及时指数(Immidiacy Index)和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 Life)。及时指数是指一种期刊当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与当年的文献总数之比。此指标表示期刊论文所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的热门程度。被引用的半衰期是指一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次数逐年累计达到被引用总数的50%所用的年数。被引用半衰期反映期刊论文研究题目的延续时间,即期刊论文时效性的长短,或知识更新的快慢。综合SCI刊物的各个指标,可以看出一篇SCI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影响力!
编辑本段SCI论文的重要性
1.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2.发表SCI论文,可以向世界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在世界著名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4.就基础研究而言,在什么样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什么样档次的水平,一目了然,一般不再需要鉴定。成果不是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上发表,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的。5.发表SCI或SSCI论文是地理与资源所基础研究领域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联系出国深造时使国外导师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
编辑本段SCI论文的基本要求
•Clear: 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不出错)、资料数据正确(数据可靠、可信)、语言正确(无语法错)•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其科学内涵、使用定量方法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熟悉SCI文章的思维方式及语言风格,勇于尝试,才能取得成功!
第五篇:关于什么是论文
一、定义:
所谓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的外延是文章,其内涵是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它是一种说理文章。这里着重是要理解“讨论”和“研究”,这是论文的本质属性。
二、分类:
一是科研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项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的理论高度写成的经验报告。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明确的实践过程,反映了撰写者已进行的实践与研究过程。它们往往通过测量、统计数据、事例旁证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果作为一个课题研究,那就是研究报告。
二是学术论文。它是对某个问题尚未进行实验或实践,但依赖与某种理论或查阅文献资料,在理论上进行构想、探索,提出策略性思考的论文。或对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思辩性思考的论文。
上述两类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独立的个体,不存在截然划分的界线。
三、形式:
目前教育界的论文大多数出自于一线老师,经验总结论文居多。也有课题研究报告和理论研究文章。这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论文就是上述三种形式。其实,课题的方案、个案研究报告、甚至一篇说课稿均属于论文。如果把它们排斥在外是错误的。如果不是论文,难道是文艺作品或者是新闻报道?或者说是鲁迅的杂文!
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都需要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排版。
论文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题目格式:(在标题下注明作者,邮编,工作单位,学生就写所在学校)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
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
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
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
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
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
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
版物信息。
刚才已经讲过,不管是用来发表的论文,还是在校大学生写的毕业论文,都需要按照上面的论文格式进行排版,否则,你的论文或毕业论文就可能通不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