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破碎机的现状与选型指导
巍立破碎机促进煤炭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破碎机的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煤炭破碎效果不但直接影响整个洗选系统的技术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煤炭的销售和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选煤设备技术的进步提高,对传统破碎机的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经济方面,煤炭用户对产品粒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粒度要求,而且这种要求随着市场在不断变化,一旦达不到要求就会使煤炭滞销或因粒度超限而拒付货款,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不同时期、不同粒度规格的产品价格不同,企业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必须依靠有效的破碎机作业。
在技术方面,不同的洗选设备有着不同的处理粒度范围,必须通过破碎机的作业,才能满足洗选设备的要求。重介质旋流器是分选效率很高的洗选设备,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化,使用非常广泛。但如果洗选产品粒度超限,极易造成泵或管道的堵塞,使其不能发挥高效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破碎机作业严格保证入料粒度。
破碎机破碎过程中的粉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无烟煤的破碎),而且会使选后粉煤水分增加,煤泥水系统压力增大,精煤实际产率降低。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粉煤处理费用的增加,将粉煤出量降至最低就成为破碎机作业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年产量500万t 甚至1000万t 以上的大型、特大型选煤厂日益增多,选煤流程的日益简化要求有处理能力在1000-2000t/h 甚至3000t/h大处理能力的分级破碎设备与其相适应。
分级破碎设备作为洗选准备系统的关键设备,采用开路破碎,实现分级破碎的双重功效,一旦破碎机设备出现问题,整个洗选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设备的高可靠性是该类设备成功应用的前提。对于大型高产高效的现代化选煤厂,设备必须满足自动化程度高、维护量低的条件。同时,作为大处理能力破碎设备,整机重量大,一般在现场很难整体解体检修,所以要求其主体部件保证长期的运行稳定性,耐磨件也要求在现场就可以很方便地更换。
分级破碎机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破碎设备,具有简化工艺流程、结构简单、严格保证粒度等明显优点,是煤炭及焦炭破碎作业的首选设备,近几年来在国内煤炭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分级破碎设备在得到广泛推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实际应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指标不细化,较粗放,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影响进一步发展并实现质的飞跃的问题是缺乏理论总结与研究。先进的破碎机设备、好的技术产品必须在合理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至于出现因选型不合理而影响生产的问题。
本文由上海巍立路桥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更多破碎机相关信息请访问上海巍立路桥设备有限公司。
第二篇:砂石料系统正确的破碎机设备选型分析
砂石料系统正确的破碎机设备选型分析
破碎和制砂设备是人工混凝土骨料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骨料的质量,并影响着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的投资和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外破碎和制砂设备厂家繁多,品种多样,其性能和价格也各有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破碎、制砂设备,以保证人工砂石生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是人工砂石生产系统设计的主要课题。
彭水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所在地鸭公溪,是该水电站建设所需混凝土骨料的生产基地,料场原料为灰岩,功指数、磨耗指数较小。系统设计规模按满足 1 6万 m 3,月混凝土生产强度设计,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时段(高峰时段持续时问为4个月),采用 3 班制生产来满足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 2 2万 t混凝土所需骨料,系统生产规模毛料处理量 1560 t/h,成品砂石料生产能力1235t/h。
彭水水电站混凝土总量约210万方,但施工强度相当高。为既能节约投资又能确保彭水水电站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通过运行时问和设备的负荷率来满足砂石加工系统在高峰时段的运行;混凝土骨料以 3级配为主,兼顾1、2 级配,工艺设计要能灵活调整,满足混凝土浇筑的需要; 原料最大粒径与产品粒径之比较大,需要较大的破碎比;碾压混凝土用砂和常规混凝土用砂的石粉含量要求不同,这些特性也影响主要设备的选择。
通过比较,选择反击式破碎机为粗碎、中碎,立式冲击破为细碎兼作制砂的主要生产工艺,粗碎选择NP1620、中碎选择PF1315反击式破碎机、细碎选择PCL1300立式冲击破的设备匹配方案,从系统的试运行状况看,主要设备的选型是合适的,设备之问的匹配较好。
资料提供: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
资料提供电话:0371-67989591
第三篇:我国煤炭技术进步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煤炭技术进步发展现状与展望
(2007-3-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煤炭科学技术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颁布,引起了全社会对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也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煤炭技术进步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煤田地质勘探精度、快速建井上巷道掘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化勘探程度,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资源保障。深井、厚冲积层条件下的矿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用钻井法、冻结法两种凿井工艺,基本解决了近600米厚松散冲积层的矿井建设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千米深凿井技术和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井井筒施工速度达到每月230米以上,创造了世界纪录。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技术装备得到长足发展,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可靠性的半煤岩巷掘进机,配合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我国现代化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煤矿综采成套装备水平得到提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近几年来,自主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具有电液控制功能的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大运力重型刮板运输机及转载机,大倾角、大运力胶带输送机,可为开采煤层厚度5米左右、配套能力每小时2500吨、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的综采工作面提供成套装备及开采工艺,在比较复杂的开采条件下实现高产高效。到2005年底,全国符合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条件的煤矿共有197个,产煤6.35亿吨,人均工效达到17.5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三)煤矿瓦斯、火灾治理等技术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为全面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地面抽采、本煤层抽采、邻近煤层、采空区抽采等瓦斯抽采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属于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煤矿的原国有重点煤矿90%以上开展了瓦斯抽采工作,年抽采量达到20多亿立方米,其中40%被用于瓦斯发电或作为民用燃料。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和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被普遍推广应用,在煤矿瓦斯事故监控和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开发的地音监测仪、微震监测系统以及电磁辐射装置,用于预测矿井动力灾害,使不发生动力灾害区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可能发生动力灾害区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同时矿区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矿井火区的早期预报、注浆灭火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好转,“十五”期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四)洁净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加快发展
煤炭的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经过十几年的攻关,重介选煤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和广泛推广,实现了传统洗煤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同时,浮选技术也日趋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效果。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煤炭洗选技术装备可以满足年产500万吨大型选煤厂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与煤共伴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煤矸石发电、土地复垦、洁净开采以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使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方面,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其他煤化工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业化、产业化阶段发展。年产50万吨甲醇、15万吨二甲醚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煤炭加工转化技术近期可望取得重大突破。
二、煤炭工业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多,导致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煤炭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十一五”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目标
煤炭工业要全面落实《若干意见》精神,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煤炭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综合攻关,重点突破,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实现绿色开采,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突破,“十一五”末使科技对全行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四、“十一五”煤炭科技进步的重点领域
(一)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
在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地质勘探技术装备,提高地质结构的勘探精度,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的资源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同时开展中东部地区深部煤层资源赋存规律和探测与开采技术、深部高效找矿和快速勘探技术的研究,解决600米深厚冲积层下凿井技术理论和技术难题,为我国深部煤炭资源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二)煤炭资源开采领域
在煤炭资源开采领域,利用现代加工、智能控制技术和工况监控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使井工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大型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0万吨以上,同时使薄煤层开采技术和短臂开采装备水平有突破性提高,使采煤装备更适合于各类复杂煤层的开采条件,全面提升我国采煤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三)煤矿安全生产方面
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方面,重点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研究。首先要开展煤矿瓦斯与煤尘爆炸机理与传播规律研究,进一步摸清瓦斯与煤尘爆炸的发生机理及演化过程。其次要开展瓦斯高效抽采技术装备的攻关研究,使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的抽采以及地面、井下相结合的抽采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再次要重点开发研究实时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可靠性强的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装置,对井下的瓦斯、煤尘、火灾等灾害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与此同时,要开展各种地层条件下的水害防治技术、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和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攻关研究,制定矿井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提升矿井的综合安全保障能力。
(四)煤炭洁净利用和转化领域
在煤炭洁净利用和转化领域,要深入研究高硫煤、难选煤脱硫降灰基础理论,以简化实用工艺系统,实现高硫高灰煤炭的高精度分选,使煤炭洗选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煤炭加工转化方面,重点攻关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液化技术,并逐步为煤炭液化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
第四篇: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
二、对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思考
煤炭企业的职工培训目前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煤炭企业的发展和出路还要靠职工培训。从小的方面讲,当前煤炭企业领导重视职工培训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职工渴望学习新技术的热情也超乎我们的想象,这就为我们搞好职工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我们从煤炭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1、完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职工培训要有长远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长远规划。这样,职工培训工作才能循序渐进,有始有终,取得效果。目前,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要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强化培训责任。实行考、学分开,定期对职工教育和培训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考核、奖惩,建立和完善培训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量化考核、严格奖惩的职工培训管理体系。
2、整合培训资源,发挥资源效益。要结合矿区实际,对培训条件较差的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可以让他们只提供场地服务和后勤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施、教师的聘任、培训考试等则由条件较好的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来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都要集中到3级站以上的培训机构来进行,4级站只承担某些复培任务。
这样做,既能减少职工不必要的来回奔波,又能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对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要采取撤销、合并等方法解决问题。要集中财力办好2、3级培训站,避免每个矿都投资而都办不好的局面。
3、建立培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就是开放的网络教育,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共享优质教育的平台。我们目前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可以2、3级站为中心,建立职工教育网络平台,将高水平教师的讲课实现网络共享。职工在班组学习室或4级站都可以享受到高水平教师的辅导。同时还可以借鉴自学考试的方式组织职工培训。
2、3级站将近期学习的内容和考试时间公之于众,职工根据自身情况和生产实际选择脱产、半脱产、函授、自学等形式进行学习,然后按时参加权威部门组织的考试。矿上有关部门可以在协助职工选购教材、组织辅导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培训职能部门要做好把关工作,保证通过培训使职工能够学到新技术、新工艺。
4、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实现专款专用。保证足额的培训资金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要求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培训经费,这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个单位都能按要求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关键是如何用好这部分经费。韩城矿务局目前将所属二级单位提取经费的60%收到局里统一使用,其余的40%留在二级单位由其
支配,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对留在二级单位的经费,有关部门一定要负起监督责任。要指导各单位用好这笔经费,并在年底对该笔经费进行检查,剩余的部分上缴局里培训部门统一使用,这样做可以督促各二级单位最大限度地用好这笔经费。
5、完善师资管理办法,提高培训水平。要建立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现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导、技能教师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相对稳定、高水平、复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要不断改变培训方法,把理论和煤炭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更多鲜活的案例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的道德修养和技能水平。要及时修订培训教材,更新培训内容,使职工技能通过培训能够与新技术、新要求相适应。同时,要保持职工培训适度的超前性。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和教材的修改完善,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参加培训学习,使职工乐于来学,学有效果。
搞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适应新形式,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煤炭质检机构发展现状与展望
煤炭质检机构发展现状与展望
高峰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检测研究分院,北京 100013)
摘要:回顾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矿专用设备、煤矿安全、煤炭质量等质检机构建设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总院钻孔、凿岩、爆破材料爆破器材、掘进、采煤、锚杆支护、液压支架、通风、安全、选煤、运输、通信、电器、矿用油品、煤质分析实验室相关检测技术现状、承担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结合现代检测技术、标准
化工作最新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设备;检测;标准
中图分类号: T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36(2007)11-0006-08 质检机构分布
(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下设: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煤矿支护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北京矿山支护设备检测中心)、煤炭工业北京锚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北京锚杆检测检验中心)、煤炭工业北京凿岩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凿岩机具检测检验中心)、煤炭工业北京矿用油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
北京矿用油品检测检验中心)。
…… 质检机构的检测技术概况 2.1 实验室基本概况
……
2.1.1 凿岩机具实验室
……
2.1.2 爆破产品与爆破器材实验室
……
2.1.3 采煤机械实验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研究院采煤机械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实验室,20世纪80年代,经国家计委、煤炭工业部批准引进了煤炭采掘测试技术装置,组建了6个实验室。经过20多年投入建设、研究测试技术、不断更新检测设备,建成了现在的相对完整的采、掘、运检测装备,以及煤矿电器防暴机井下照明、煤矿阻燃放静电材料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检测检验系统和装置。
采煤机械测试技术及装备实验室。配备有最大加载功率为400KW,最大测量输出扭矩138KN m de 采煤截割、减速箱等传动部件加载试验装置,可进行采煤机(刨煤机)整机、截割部、减速箱、牵引部进行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绞车试验台、把斗装岩(煤)机试验台,可对矿用绞车、提升机、把装机等进行整机及元部件性能进行检验;1000KN的MTS材料试验系统、X射线应力分析仪摩擦安全火花综合试验装置、材料冲击试验机等,能对上述产品的元部件的材料、滚筒、截齿、齿座等金属材料进行性能分析测试,也可对广泛用于煤炭、汽车、市政工程等其他设备的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进行循环疲劳、疲劳断裂、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探伤等高精度力学性能分析研究和测试;TCK型钢丝绳在线检测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可对钢丝绳进行在线检测,实现微机自动测试在线钢丝绳损伤程度,并自动分析计算钢丝绳强度和预期使用寿命。防爆电器测试技术实验室…… 运输机械测试技术和装备实验室…… 矿灯及井下照明灯具实验室…… 非金属材料实验室……
矿用电缆测试技术和装备实验室…… 安全产品实验室…… 安全仪器装备实验室…… 煤矿支护设备实验室…… 太原研究院测试中心…… 选煤机械与矿用泵实验室…… 矿用油品实验室…… 煤炭分析实验室……
2.2.1煤炭分析标准 2.2.2 凿岩机具标准 2.2.3 通风安全标准 2.2.4 矿灯检验标准
2.3 质检机构在行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3 质检机构的发展趋势 3.1 实验室的自身建设 3.2 改革发展的方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系统的实验室检测范围覆盖整个煤炭行业,是没有进行整合的煤炭工业检测集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作为中介机构长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比较小,他们都是强强联合组成的强大的检测集团,例如美国的UL集团。国内的检测机构也不断地进行重组,例如2005年7月,5个分别隶属不同部分的检验机构整合重组,成立了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因此,搭建公共平台,整合多家机构是一个发展方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组建检验集团具有多种条件和优势,各个质检中心成立相对的二级法人机构,行政仍然隶属原科研院所,集团仍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直接管理,统一制订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内部关系,制订统一的实验室管理准测。经过几年的整合,一个非常强大的煤炭行业检验集团将会屹立在中国的检测市场。参考文献:〔1〕王风清.质检机构管理知识 〔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2〕孙桂林.安全工程手册 〔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高峰(1949-),男,辽宁阜新人,研究员,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