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煤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丰城矿务局劳动保障处张军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需要,又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通过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1、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
1.1 培训对象文化素质总体低下。
煤炭企业属高危行业。近年来,受经济条件特别是工作条件影响,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很少愿意或不安心煤矿尤其是井下生产一线工作。为确保井下有足够的劳动力,煤矿企业不得不降低招收门坎,到偏远地区招收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工来从事井下生产工作。国家局曾对部分国有重点煤矿生产一线人员文化程度进行的调查显示,85%以上的一线工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还有20%左右为文盲。丰矿的情况大至相同。职工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低下,无疑给培训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
1.2 培训任务非常繁重。
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据统计,目前,丰矿高级技工仅占全局职工总数(下同)的1.68%,技师占0.92%,高级技师占0.13%;40岁以下青年技术工人奇缺,随着企业在职人员的逐步退休,技工队伍后劲不足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随着我局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技术工人结构性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企业培训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
1.3 培训投入明显不足。
多年来,由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欠佳,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职工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例如,04年某煤炭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为270万元,05年为389万元,仅占企业当年工资总额的1.47%和1.36%,既低于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1.5%的基本要求,更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由于投入不足,培训师资人员配备、培训规模、培训设备等非常薄弱,很难适应以现代科技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上述单位培训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仅二十人不到,这些人员不仅要负责正常的各项培训任务,还要负责干部培训和技工学校培训工作,其培训工作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1.4培训方式和效果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变化。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存在招收难、留人难现象,为了能够留住那些从偏远山区招来的文化素质极低(有的甚至仅会写自己的姓名)的农民工,确保井下生产岗位有基本的劳动力,有些单位的职工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任务,不是一种需要,纯粹是为培训而培训,为获证而培训,完全背离了培训是为了满足企业和个人发展需要之目的。在培训过程中,灌输式培训方式仍然是主要方式,老师对着课本讲,职工撑着脑袋听,有的培训甚至连教材都没有,这样的培训方式,对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职工来说,谈何效果。所以,这种培训即不能满足职工个人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原因剖析
2.1 培训投资的风险性。
有形资源的投资除了收益不确定外,其结果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企业,除非发生转让和出售,而对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风险就相对高些。煤炭企业属高危行业,事故很难避免。煤矿企业井下生产一线的职工大多是
农民工(短期合同工),他们进矿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多挣钱,一旦企业经济效益呈下滑趋势,或是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走人,这无形中就使企业损失了人力资源的投资。因此,有些煤炭企业不的不对培训投资采取保护措施,规定部分特殊工种岗位上不许使用短期合同工,也就是不对短期合同工进行特殊工种的岗位培训。
2.2 现行的工资结算制度
煤炭企业现行的工资办法还是以计件工资制为主,月度工资结算的多少与该区队(车间)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是成正比的。一旦职工参加培训,必将影响到区队的生产进度,这样就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影响到整个区队的工资收入,二是降低职工个人的收入。因此,职工和区队(车间)参加培训的抵触情绪很大。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基层单位就只能采取层层下指标,将参培指标与经济挂钩的办法来实现培训目标的兑现。在一些实行岗薪工资制的单位,职工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积极更不高,因为这种工资制度实行的是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技能水平高低跟工资没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2.3 培训机构受现行条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
一是人员配备过于精干,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即要应对特殊工种的安全工作,又要应对一些时事性的培训任务,还要完成日常的培训任务;二是现行激励机制没有跟上,培训任务的多少,跟单位及教师个人收入联系不大。因而,要想光讲奉献,又要积极主动地,全方位的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培训问题的思考及相关对策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企业培训的竞争。许多著名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微软、摩
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外资企业的成功,一是得益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是得益于先进的管理;三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才战略——培训是关键。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在他们看来,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通过培训,他们把员工的岗位技能大步提高,并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努力培养符合本企业要求的高级职员,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如何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效果,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企业全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首先是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职工培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通过培训,可以为企业凝聚财富,锻造人才;通过培训,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职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其次,要提高普通员工对培训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自身技能,为自己向更高层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本工种的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抗风险、保安全的能力;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把失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2 要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更新。
一是培训内容要与现实生产技术相结合,将生产现场产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事故案例,引用到课堂,进行剖析分析,使职工在培训中更易接受,在生产工作中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抗风险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二是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应结合职工特点及培训内容,合理选择培训方式,可以采取扫盲和技术培训并举的方式进行。不应是简单的“你教我学”,应以突出应知就会,利用动画、漫画、图片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教学,在教学过
程中,要运用交流、讨论、实习、讲演、个案分析等多种方式,采取启发的手段,寓教于乐,来保证每一期培训班和每一位受培训人员通过培训,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确保培训不走过场。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材的自我开发工作。
要按照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的原则,把师资队伍配强、配足,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工中选聘或抽调充实教职工队伍。现在,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书籍很多,但没有统一的培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针对性,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们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组织有关专家,编纂一套适应自己企业生产特点的教材,以适应本单位生产发展的需要。
3.4 实行招生带招工方式提高井下作来人员素质。
为尽快解决煤炭企业技术工人队伍严重匮乏的状况,为提高煤炭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以确保煤炭主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实行从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青年中挑选一批热心矿山工作,具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通过招生带招工定向培养,充实井下各岗位,这样,即可提高全员素质,又能缓解本地区的就业压力。
总之,企业对职工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满足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篇: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
二、对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思考
煤炭企业的职工培训目前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煤炭企业的发展和出路还要靠职工培训。从小的方面讲,当前煤炭企业领导重视职工培训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职工渴望学习新技术的热情也超乎我们的想象,这就为我们搞好职工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我们从煤炭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1、完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职工培训要有长远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长远规划。这样,职工培训工作才能循序渐进,有始有终,取得效果。目前,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要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强化培训责任。实行考、学分开,定期对职工教育和培训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考核、奖惩,建立和完善培训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量化考核、严格奖惩的职工培训管理体系。
2、整合培训资源,发挥资源效益。要结合矿区实际,对培训条件较差的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可以让他们只提供场地服务和后勤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施、教师的聘任、培训考试等则由条件较好的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来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都要集中到3级站以上的培训机构来进行,4级站只承担某些复培任务。
这样做,既能减少职工不必要的来回奔波,又能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对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要采取撤销、合并等方法解决问题。要集中财力办好2、3级培训站,避免每个矿都投资而都办不好的局面。
3、建立培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就是开放的网络教育,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共享优质教育的平台。我们目前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可以2、3级站为中心,建立职工教育网络平台,将高水平教师的讲课实现网络共享。职工在班组学习室或4级站都可以享受到高水平教师的辅导。同时还可以借鉴自学考试的方式组织职工培训。
2、3级站将近期学习的内容和考试时间公之于众,职工根据自身情况和生产实际选择脱产、半脱产、函授、自学等形式进行学习,然后按时参加权威部门组织的考试。矿上有关部门可以在协助职工选购教材、组织辅导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培训职能部门要做好把关工作,保证通过培训使职工能够学到新技术、新工艺。
4、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实现专款专用。保证足额的培训资金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要求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培训经费,这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个单位都能按要求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关键是如何用好这部分经费。韩城矿务局目前将所属二级单位提取经费的60%收到局里统一使用,其余的40%留在二级单位由其
支配,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对留在二级单位的经费,有关部门一定要负起监督责任。要指导各单位用好这笔经费,并在年底对该笔经费进行检查,剩余的部分上缴局里培训部门统一使用,这样做可以督促各二级单位最大限度地用好这笔经费。
5、完善师资管理办法,提高培训水平。要建立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现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导、技能教师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相对稳定、高水平、复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要不断改变培训方法,把理论和煤炭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更多鲜活的案例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的道德修养和技能水平。要及时修订培训教材,更新培训内容,使职工技能通过培训能够与新技术、新要求相适应。同时,要保持职工培训适度的超前性。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和教材的修改完善,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参加培训学习,使职工乐于来学,学有效果。
搞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适应新形式,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目前干部培训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部门多头、多地培训,资源整合率不高,培训管理欠规范。现在不少部门和单位都下设培训中心,配备了专门的师资,定期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而本应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基层党校却面临着主体班办班不够、财政投入经费不足、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这种多头、多地培训现象造成了重复培训、资源浪费、培训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等问题。
2、培训内容不新、形式单
一、手段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基层干部培训缺乏一套严密的教学计划和规范的教材,一个专题、一篇讲稿,从省讲到乡镇,讲得不深、不透、不系统,教师素质不够高,信息不灵,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另一方面,培训形式没有根据干部职业、年龄、文化、心理特点和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所限,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式。
3、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正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干部总体上学风是端正的,但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或是年岁已大、学习晚矣的想法,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学习目的不明,认为“干好工作,完成任务就行了”,把理论学习当作软任务,抱着“要我学”的思想参加培训,学习坐不下来,深入不进去,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三是学习方式不对,理论学习不结合实际,沿用以前照本宣科的老方法,把理论学习理解为看书、读报、开会,过程走完了,学习也就结束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四是学习态度不正,理论学习一味迎合上级的口味,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事实上言行不一,是否真正落实了,无人问津。
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武装工作。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协调规范管理。要改变目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多头办学,重复培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现状,必须实行规范管理,逐步合并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以党校为主体的综合性干部培训基地。对于部门办班,统一实行申报制度,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将培训计划报组织部门,经审核后,由组织部会同党校组织实施,真正使干部培训工作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2、营造学习氛围,建立考学机制。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必须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位基层干部都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学为荣,不学为耻,使学习成为生活、工作的第一需要,使每个单位都成为学习型组织,每个人都成为学习的楷模,整个社会成为“人人向学”的学习型社会,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把理论学习的绩效作为评价干部思想政治状况、工作状况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从而既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学习压力,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3、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这里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培训中要力求回答学员和广大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大家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第三,培训内容还要以干部需求为导向,面向农村基层,增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专题培训,帮助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使教育培训更有效地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直接服务于基层经济建设。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要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对领导干部应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针对某一专题,聘请高层次专家教授进行辅导,组织他们多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对青年干部,应坚持中长期培训的形式,实行点名调训的方式进行培训;对企业领导干部,要在组织他们潜心自学的基础上,多采取半脱产的形式对他们集中辅导,尽量组织他们到各大明星企业参观学习;对业务骨干,可以组织他们外出进修、实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对政治理论培训,宜采取集中辅导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考促学;对业务知识的培训,应坚持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单位自行组织为宜。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实施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答疑教学、情景模拟和开创实践课堂等形式,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尽快改变教师上课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信息量,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第四篇:煤炭国企现状
摘要:现行国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滞后,在财务上表现为 成本高、盈利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已不能 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树立系统的成本控制意识,强化 成本控制,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煤炭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积累,而且同企业自身
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当中,改进 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一、国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 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 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 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 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传 统成本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只注意生产 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等。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 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 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 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 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 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 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传 统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降低产品成本,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 目的。
3、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 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 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 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 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 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 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 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 效。
综上所述,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 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
二、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 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 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 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 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 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 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战略成本管理以 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 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 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 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 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 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 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 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
3、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由于成本 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能过差异分析进行的价值 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术革新、组织结构的协作制约功能的非价 值控制方法。根据成本管理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 范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生 产方式等而定。当然,根据成本控制控制方法实施的需要,企业 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转换组织结构,建设新的企业文 化等。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 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方 法并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 在一起的。
4、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 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 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 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 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 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 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 与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 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 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5、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 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 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 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 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 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
6、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信息作 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 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现代 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
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成本 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 求,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孟来栓,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财务部;王 献忠,山西同煤集团财务部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孟来栓王献忠
第五篇: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缓解社会压力,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已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日前,劳动保障局对全县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我县的社会保障形势依然严峻。
一、我县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依据《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县自86年起逐步建立起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农村在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到目前,全县累计参保人数达到22万人次,累计结余社会保险金9406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899万万险失费体作元费业,工99万保险万革伤元费元、社
元保,企险,医630
费疗万业
养110保元全定
起险
老万费
保元
险
费
2045育元保发重
要展的险、保,生
1423万村
养经了
很济老,农县到的3200制用改。),为会
稳但是随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实现“两个确保”、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险费收缴异常困难形成尖锐矛盾,社会保障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显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一、社会保险费拖欠现象严重。截止目前,全县共累计拖欠各项社会保障费8215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393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1810万元,医疗保险费1598万元,失业保险费870万元。从机关事业单位征缴情况来看,上半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1827万元,为368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2754万元,收支相抵,负927万元。全县17个乡镇,缴至2003年6月份的乡镇6个,缴至2003年3月份的乡镇2个,缴至2002年12月份的乡镇3个,其他6个乡镇2002年均未缴齐,共拖欠2897万元,占机关事业养
第1页
老保险费拖欠总额的74%。从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来看,上半年共征缴保险费1750万元,为3569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1267万元。拖欠养老保险费情况主要集中在流通企业和轻工业系统。民营企业扩面困难重重,与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医疗保险费缴纳情况看,上半年共征缴医疗保险费785万元,兑付医疗费1220万元,收支相抵,负435万元。全县17个乡镇,只有1个乡镇缴到2004年6月份,有2个乡镇缴至2003年12月,1个乡镇缴至2003年6月,1个乡镇缴到1999年12月,其他12个乡镇均缴至2000年至2002年之间,欠费情况相当严重。从失业保险看,主要存在事业单位不肯缴,效益好的企业不想缴,停产企业没钱缴,私营企业不愿缴等现象,上半年共收缴96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其中征缴企业失业保险费57万元,完成企业收缴计划的33%,征缴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39万元,完成事业单位收缴计划的16%。
二、支出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近几年全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呈递增趋势,同时,离退休人员增资较为频繁,使得养老金支出超常规地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额逐年大幅下降,出现了收支逆差。2001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3793万元,2003年支出增至4485万元,3年的时间支出增加近700万元,并从2001年起出现了支大于收的局面,滚存结余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结余3287万元,下降至目前结余1899万元,而今年上半年每月收支逆差200多万元,现存的节余只能支撑8、9个月,如不尽快加大收缴力度,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养老保险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收支基本能够持平,但稍有松懈,也将面临收支不平衡的局面。从医疗保险费支出情况看,近几年医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病人数增多,离休人员医疗消费人均支出高达8000元左右,同时为减轻财政压力,把企业离休人员和军转干部纳入了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加大了医疗保险费支出额。2001年支出为1009万元,2003年增至1943万元,并从2002年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滚存结余2105万元,2003年下降至1887万元,形势相当严峻。
三、社会保险费征收来源增幅下降。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增幅大大降低,大中专毕业生中进入这些单位
第2页
工作的人数进一步萎缩,每年仅有小部分军转人员进入,使征收来源大大下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集体企业萎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频临破产,职工脱保现象严重,县社系统在职职工近3000余人,缴费职工不足1000人,粮食副营职工基本上都脱保,停产、破产企业缴费多为男45岁、女40岁以上的大龄职工,年轻职工多不缴费,直接影响了保险费的征缴。
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缴费意识差。一些用人单位没有把缴纳社会保险费提高到法律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认识,没有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摆不正社会保险与单位、职工的利益关系,对社会保险金缴纳能拖则拖,压低缴费基数,能少缴则少缴,或干脆顶抗,有钱也不缴,影响了全单位、全系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或濒临破产状态,职工离岗,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停缴;部分乡镇财政吃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社会保险法制建设滞后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虽然《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已经发布实施,但一些具体实施的配套法规迟迟未能建立、健全和完善。
四是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乃至农村,每年征缴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约8000万,由于社保机构人员较少,经费缺乏,影响了社会保险费的催缴,无法全面及时地对全县的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居住在外省市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走访和探望,造成养老金流失现象严重。
三、几点思考
(一)狠抓社会保险费征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做好社会保险费缴纳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是依法保证广大职工合法
第3页
权益不受侵犯、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无故拖欠社会保险费是一种违法行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不力,“两个确保”任务就难以落实,难以解决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
2、续继推行目标责任制,完善综合考评制度。建议在将乡镇养老保险金缴纳情况纳入全县两个文明综合考评基础上,同时将企业、农村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列入考评内容。与各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书,将社会保险费缴纳列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其工作政绩及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考评依据。
3、出台硬性政策规定。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不准购买、更换小轿车,不准购建宿舍、办公楼,不准出国考察,企业不得评优评先;法人代表不得晋升工资,不得兑现经营者年薪,不得享受承包奖及各种奖励,更不得异地任职和提拔重用。
4、实行依法征缴。确定“加强执法树权威,强化征缴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实行社会保险费稽核、强化劳动保障年检、开展征缴执法检查等手段,对确有能力却拒不整改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交由司法部门处理。
5、坚持实行社会保险费按月通报制。每月以劳动保障信息的形式,通报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拖欠情况,同时,建议根据通报情况,由县领导与各欠费乡镇、单位之间建立定期的汇报制度及重点单位的谈话制度,以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及时足额征缴。
6、建议由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欠费单位协调会或督促会。对那些有能力缴纳而又拒不缴纳社保基金的单位负责人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同时,大力支持劳动保障部门利用一切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做好各项社会保险金收缴工作,促进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要建立“四个机制”,即部门联动机制、奖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改变劳动保障部门单兵作战的做法,协调财政、工商、税务、经贸、工会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中小企业困难企业、非公有制
第4页
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拓展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信用等级制度和准入退出机制,抓住费用支出关键环节,建立费用监测体系、运行评估体系和基金预警体系,保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康运行。
3、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结全实际,认真实施《郯城县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采取参保个人帐户积存、多档次投保在输出地为外出务工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健全完善社会保险预警预测制度,适时调整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比例。本着“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险费预警制度,即连续两年出现收支逆差(或社会保险费滚存结余低于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年支出额60%)时,即进入预警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我县机关事业保险为例,建议从2005年开始应将单位缴纳比例提高至23%,以确保养老金收支平衡。
5、加强离退休退职人员管理,坚决杜绝冒领、多领养老金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发放按月申报及养老金领取证年审制度,强化走访落实措施,特别对居住外地、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员进行上门走访。发现冒领、多领养老金的要及时由原单位追回,或申请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6、在完善医疗保险服务大厅的基础上,设立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简化程序,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提供登记、缴费、转移等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