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州市环保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的超负荷运行和环境自净能力的降低,环境保护已成为关系一个地区发展的经济问题和人民安居、社会安定的政治问题。我区是金昌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自净能力低,随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由原来的工业污染向生活污染转移,对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难点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污染总量控制。我们始终把依法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作为环境管理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执法中服务,服务中执法的工作观念,以巩固“两区”管理为重点,建设项目、污染治理、许可证制度等工作整体推进。为了有效治理城市烟尘污染,提高烟控区环境质量,巩固市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切实营造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我们制定“两控区”实施方案,对烟尘新建区进行了调查摸底,制定了达标计划。在污染限期治理工作方面,我们切实履行指导、监督、服务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限期治理全过程的管理,建立专门档案,定期对限期治理进展情况进行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为巩固全区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我们每年都报请政府下达限期治理计划,并督促其落实。对排污单位实施许可证制度,并实行年度检验。结合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我们充分发挥环保“110”职能,与工商、文化、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监管力度,深入现场排查,采取“发现一家,查处一家,规范一家,带动大家”的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整治工作。重点查处了一批典型违法案件,清理了一批违法建设项目,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遏制了污染反弹趋势。围绕区委区政府“以项目带动战略”经济建设大局,我局通过简化程序,改进审批方式,推行政务公开等方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办事。同时,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严格把好项目环保审批的关,坚决制止不符合我区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项目的引进,积极引导清洁生产,鼓励引进环保型的企业,全面服务于我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加大老污染源治理力度的同时,严格建设项目审批,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积极引导并扶持无污染或低污染,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上马,对在建项目按照《环评法》的要求严格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有效预防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二)严格环境执法,确保环境质量稳步达标。在排污收费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征收规定和标准收取排污费。每月将收费情况在局公示栏公布,坚决杜绝协调收费、人情收费现象的发生。在收费程序上我们严格按照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排污许可—监督管理的工作模式。严把排污申报登记和申报审定关,严把排污收费关,严把排污许可关。逐步转变收费观念,不断扩大排污费征收面,应收尽收,足额征收。在行政执法方面,我们针对市区烟尘控制区煤烟型为主的污染设施,集中力量对锅炉燃烧设备,除尘设备进行检查,做到管理、操作人员到位,规章制度上墙,运行及处理率达标。加大了对污染源现场监察频次,采取普遍和重点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纠正违章操作行为,从而有效地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的蔓延,促进了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我们在25个居民小区显眼处设置标牌,公布了所属噪声功能区,排放标准及投诉电话。在“中高考”期间,我们在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单位的通力配合下,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噪声扰民案件,在日常的监察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申报手续和“三同时”污染防治设施监察纳入监察重点工作。我们根据职能,把重点放在最后一个“同时”上,对不执行或者违反“三同时”制度的企业进行了严肃查处。充分发挥“
12369”这个“环保110”执法分队的现场处理突发案件的功能,有力地打击了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使污染者无机可乘。在环境信访案件方面我们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了举报一起处理一起,增强了监察人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金川区环保局切实增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4.22”地球日和“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运用多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和企业的能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近年来我区的环保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重点、有亮点、有特色,但要清醒的看到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区域环境污染严重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区情,辖区企业运营不正常,难管理,排污费征收不到位仍是制约我区环保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过去城市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集中供热无法幅射城乡结合部,北京路延伸段沿线西坡村和河雅公路沿线高岸子村家家有小锅炉,冬季烟雾缭绕,污染严重,并随着小康住宅的扩建日益加剧,环保部门虽多次整治,但因各种因素制约无法解决;
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意识不强;
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农村的环境保护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四是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需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实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编制环境计划,强化环境管理。这需要跨越部门障碍,使部门的经济计划与环境管理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制定发展计划或产业政策时,要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措施。
(二)建立保护环境的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虽然已初成体系,今后还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立法步伐与改善立法质量。对某些迫切需要但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法律要尽快制定,如《垃圾法》、《再生资源法》等;要将合理的经济手段法律化,如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保有关的财税制度等。同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三)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
(五)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首先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和地下水资源,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三是加快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
污染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治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搞好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防止新的破坏。
(六)抓好污染防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一是继续加强环境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严格执行环保审批程序,禁止一切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的项目落户金川;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格执行《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规定,凡是未依法经环保审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发改委不得审批或立项,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批准用地和发放采矿许可证,规划部门不得发放选址意见书,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和进行验收,安监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不得办理工商登记,电力部门不得供电,金融部门不得给予贷款。二是加强环保“三同时”管理。所有的建设项目要按环保要求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切实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认真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凡未经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投入使用。三是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油烟治理、控制建筑扬尘污染工作,加强城市环境噪声整治,完善配套城市环保基础设施。
(七)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要改变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把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农村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措施,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八)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规制度,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要严格环保准入制度,实行生产能力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和手段相配套,加大依法监管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大力研制开发新型环保工艺、设备,为防治污染提供技术保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搞好集中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源点。加强城镇绿化建设,扩大绿地面积,发挥绿色植物防污降污功能,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形成环境保护与建设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环境问题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切实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全面提高环保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依法管理能力。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各项环保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环保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各项环保事业和活动。
环境保护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更是我区为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举措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彻底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金川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二篇: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缓解社会压力,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已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日前,劳动保障局对全县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我县的社会保障形势依然严峻。
一、我县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依据《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县自86年起逐步建立起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农村在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到目前,全县累计参保人数达到22万人次,累计结余社会保险金9406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899万万险失费体作元费业,工99万保险万革伤元费元、社
元保,企险,医630
费疗万业
养110保元全定
起险
老万费
保元
险
费
2045育元保发重
要展的险、保,生
1423万村
养经了
很济老,农县到的3200制用改。),为会
稳但是随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实现“两个确保”、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险费收缴异常困难形成尖锐矛盾,社会保障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显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一、社会保险费拖欠现象严重。截止目前,全县共累计拖欠各项社会保障费8215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393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1810万元,医疗保险费1598万元,失业保险费870万元。从机关事业单位征缴情况来看,上半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1827万元,为368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2754万元,收支相抵,负927万元。全县17个乡镇,缴至2003年6月份的乡镇6个,缴至2003年3月份的乡镇2个,缴至2002年12月份的乡镇3个,其他6个乡镇2002年均未缴齐,共拖欠2897万元,占机关事业养
第1页
老保险费拖欠总额的74%。从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来看,上半年共征缴保险费1750万元,为3569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1267万元。拖欠养老保险费情况主要集中在流通企业和轻工业系统。民营企业扩面困难重重,与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医疗保险费缴纳情况看,上半年共征缴医疗保险费785万元,兑付医疗费1220万元,收支相抵,负435万元。全县17个乡镇,只有1个乡镇缴到2004年6月份,有2个乡镇缴至2003年12月,1个乡镇缴至2003年6月,1个乡镇缴到1999年12月,其他12个乡镇均缴至2000年至2002年之间,欠费情况相当严重。从失业保险看,主要存在事业单位不肯缴,效益好的企业不想缴,停产企业没钱缴,私营企业不愿缴等现象,上半年共收缴96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其中征缴企业失业保险费57万元,完成企业收缴计划的33%,征缴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39万元,完成事业单位收缴计划的16%。
二、支出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近几年全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呈递增趋势,同时,离退休人员增资较为频繁,使得养老金支出超常规地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额逐年大幅下降,出现了收支逆差。2001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3793万元,2003年支出增至4485万元,3年的时间支出增加近700万元,并从2001年起出现了支大于收的局面,滚存结余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结余3287万元,下降至目前结余1899万元,而今年上半年每月收支逆差200多万元,现存的节余只能支撑8、9个月,如不尽快加大收缴力度,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养老保险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收支基本能够持平,但稍有松懈,也将面临收支不平衡的局面。从医疗保险费支出情况看,近几年医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病人数增多,离休人员医疗消费人均支出高达8000元左右,同时为减轻财政压力,把企业离休人员和军转干部纳入了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加大了医疗保险费支出额。2001年支出为1009万元,2003年增至1943万元,并从2002年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滚存结余2105万元,2003年下降至1887万元,形势相当严峻。
三、社会保险费征收来源增幅下降。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增幅大大降低,大中专毕业生中进入这些单位
第2页
工作的人数进一步萎缩,每年仅有小部分军转人员进入,使征收来源大大下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集体企业萎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频临破产,职工脱保现象严重,县社系统在职职工近3000余人,缴费职工不足1000人,粮食副营职工基本上都脱保,停产、破产企业缴费多为男45岁、女40岁以上的大龄职工,年轻职工多不缴费,直接影响了保险费的征缴。
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缴费意识差。一些用人单位没有把缴纳社会保险费提高到法律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认识,没有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摆不正社会保险与单位、职工的利益关系,对社会保险金缴纳能拖则拖,压低缴费基数,能少缴则少缴,或干脆顶抗,有钱也不缴,影响了全单位、全系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或濒临破产状态,职工离岗,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停缴;部分乡镇财政吃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社会保险法制建设滞后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虽然《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已经发布实施,但一些具体实施的配套法规迟迟未能建立、健全和完善。
四是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乃至农村,每年征缴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约8000万,由于社保机构人员较少,经费缺乏,影响了社会保险费的催缴,无法全面及时地对全县的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居住在外省市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走访和探望,造成养老金流失现象严重。
三、几点思考
(一)狠抓社会保险费征缴,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做好社会保险费缴纳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是依法保证广大职工合法
第3页
权益不受侵犯、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无故拖欠社会保险费是一种违法行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不力,“两个确保”任务就难以落实,难以解决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
2、续继推行目标责任制,完善综合考评制度。建议在将乡镇养老保险金缴纳情况纳入全县两个文明综合考评基础上,同时将企业、农村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列入考评内容。与各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书,将社会保险费缴纳列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其工作政绩及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考评依据。
3、出台硬性政策规定。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不准购买、更换小轿车,不准购建宿舍、办公楼,不准出国考察,企业不得评优评先;法人代表不得晋升工资,不得兑现经营者年薪,不得享受承包奖及各种奖励,更不得异地任职和提拔重用。
4、实行依法征缴。确定“加强执法树权威,强化征缴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实行社会保险费稽核、强化劳动保障年检、开展征缴执法检查等手段,对确有能力却拒不整改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交由司法部门处理。
5、坚持实行社会保险费按月通报制。每月以劳动保障信息的形式,通报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拖欠情况,同时,建议根据通报情况,由县领导与各欠费乡镇、单位之间建立定期的汇报制度及重点单位的谈话制度,以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及时足额征缴。
6、建议由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欠费单位协调会或督促会。对那些有能力缴纳而又拒不缴纳社保基金的单位负责人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同时,大力支持劳动保障部门利用一切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做好各项社会保险金收缴工作,促进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要建立“四个机制”,即部门联动机制、奖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改变劳动保障部门单兵作战的做法,协调财政、工商、税务、经贸、工会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中小企业困难企业、非公有制
第4页
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拓展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信用等级制度和准入退出机制,抓住费用支出关键环节,建立费用监测体系、运行评估体系和基金预警体系,保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康运行。
3、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结全实际,认真实施《郯城县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采取参保个人帐户积存、多档次投保在输出地为外出务工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健全完善社会保险预警预测制度,适时调整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比例。本着“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险费预警制度,即连续两年出现收支逆差(或社会保险费滚存结余低于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年支出额60%)时,即进入预警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我县机关事业保险为例,建议从2005年开始应将单位缴纳比例提高至23%,以确保养老金收支平衡。
5、加强离退休退职人员管理,坚决杜绝冒领、多领养老金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发放按月申报及养老金领取证年审制度,强化走访落实措施,特别对居住外地、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员进行上门走访。发现冒领、多领养老金的要及时由原单位追回,或申请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6、在完善医疗保险服务大厅的基础上,设立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简化程序,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提供登记、缴费、转移等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5页
第三篇: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调研报告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位。一些镇乡领导将档案工作简单地曲解为把文件材料收集一下、装订一下,正因为如此,他们即使抓也只是应付一下,很少从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长远规划和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去考虑问题。调查表明,在乡镇档案事业建设上缺人员、缺经费、缺库房、缺设备是普遍现象。大多数镇乡档案人员都是兼职。由于档案工作量大、事细,大多数乡镇干部不愿意干。由于档案人员频繁变动,造成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2、基础设施差,室藏档案贫乏,存在着严重的短期行为。由于认识不到位,导致档案工作标准不高。从目前现状看,乡镇档案很少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更不用说有“六防”设施,保管条件差,多数已成为仓库。而且室藏档案相当贫乏,一些乡镇收集的仅是些红头文件、上级文件,缺乏本乡镇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如党委会议记录、党员干部名册、土地房产档案、山林档案、婚姻档案等等,造成室藏档案贫乏、材料不齐全。也有的乡镇片面地为追求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忽视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开发,最终使档案室花了在钱却成了摆设。很少有乡镇从农牧业、农村工作的长远发展来高
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档案工作。
3、体制不顺、组织不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档案工作缺乏有效机制。目前,我镇部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紊乱,认为搞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硬指标,而档案工作可有可无,部分乡镇分管领导没有落实,档案工作处于松驰状态。不少乡镇虽然建立了档案室,但档案工作流于形式,不规范、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且不少档案人员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的乡镇虽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严,档案收集难、利用难、编研难等现象十分突出。档案室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流于形式,档案利用、库房管理、档案检查等没有按制度落实,甚至有档案室成为堆放杂物的仓库,造成档案的保管不安全。大多数镇乡虽建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但执法力度不够,尚未开展有效的、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
4、档案管理创建活动参与面不广,档案利用力度不足。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激发乡镇各部门和广大乡镇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的积极性,并使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但是有的乡镇只将档案工作当作“临时工程”来对待,没有充分认识到乡镇档案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一些乡镇领导疲于孤军作战,热衷于阶段性成果,一旦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就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一些乡镇的档案工作只注意治表不治本,没有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只搞突击性,虽然花了很大力气,但收获甚少。
二、加强我镇档案事业建设的对策
(一)要着力构筑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1、健全机构、落实职责、明确目标。乡镇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争工要明确,对档案工作思想上要有位臵,切实解决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乡镇党政办应是乡镇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部门,各乡镇首先要加强综合档案的工作,并配备与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其次是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小组,配备兼职档案员,并将档案管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同时各乡镇要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细则,使乡镇档案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轨道。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分阶段加以实施。
2、加强档案设施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影响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增加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是搞好乡镇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因此,档案经费开支要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乡镇财政确实有困难的,可暂缓或想办法争取财政补助,以保障乡镇档案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乡镇根据
实际需要,对乡镇档案管理提出一个中长期规划,促使乡镇档案能真正服务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力争在近期内使全市乡镇档案管理达到省市级标准。
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档案事业组织网络。各乡镇要根据档案管理制度,力争做到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各职能科室配备兼职档案员。同时专(兼)职档案员要接受档案业务培训,而且各乡镇要按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对专(兼)职档案人员加以督查和考核。乡镇档案事业应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特色档案的收集,以丰富乡镇档案的内涵;另一方面对名人(知名人士、企业家等)档案的建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以争取企业和社会个人对档案事业的支持,逐步使档案事业走上一条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之路。
4、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宣传工作,使档案意识深入人心。各镇乡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街头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媒体,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档案法制观念。也可编写和发放《档案知识入户手册》、《档案利用效益汇编》等,努力使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为各项农村工作的贯彻执行打好扎实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档案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等活动,以促使乡镇档案的长效管理、增强群众对档案是重要历史凭证和法律依据的认识。
(二)要进一步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把乡镇档案事业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臵,真正摆上议事日程。要认真组织全体乡镇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对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要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乡镇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价考核。
第四篇: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位。一些镇乡领导将档案工作简单地曲解为把文件材料收集一下、装订一下,正因为如此,他们即使抓也只是应付一下,很少从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长远规划和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去考虑问题。调查表明,在乡镇档
案事业建设上缺人员、缺经费、缺库房、缺设备是普遍现象。从统计情况看,富阳市乡镇专职档案员仅8人,而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乡镇甚至把档案工作岗位作为安排老弱病残人员的阵地。大多数镇乡档案人员都是兼职。由于档案工作量大、事细,大多数乡镇干部不愿意干。由于档案人员频繁变动,造成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顺利开展。调查中还得知:富阳市大多数乡镇没有将档案事业经费列入乡镇财预算,档案管理无法正常开展,致使档案工作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2、基础设施差,室藏档案贫乏,存在着严重的短期行为。由于认识不到位,导致档案工作标准不高。从目前现状看,乡镇档案很少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更不用说有“六防”设施,保管条件差,多数已成为仓库。而且室藏档案相当贫乏,一些乡镇收集的仅是些红头文件、上级文件,缺乏本乡镇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如党委会议记录、党员干部名册、土地房产档案、山林档案、婚姻档案等等,造成室藏档案贫乏、材料不齐全。也有的乡镇片面地为追求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忽视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开发,最终使档案室花了在钱却成了摆设。很少有乡镇从农业、农村工作的长远发展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档案工作。
3、体制不顺、组织不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档案工作缺乏有效机制。目前,富阳市部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紊乱,认为搞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硬指标,而档案工作可有可无,部分乡镇分管领导没有落实,档案工作处于松驰状态。不少乡镇虽然建立了档案室,但档案工作流于形式,不规范、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且不少档案人员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的乡镇虽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严,档案收集难、利用难、编研难等现象十分突出。我们曾调查了10个乡镇的综合档案室,结果发现有4个档案库房能真正成为保管档案的基地,其余6个档案室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流于形式,档案利用、库房管理、档案检查等没有按制度落实,甚至有3个档案室成为堆放杂物的仓库,造成档案的保管不安全。大多数镇乡虽建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但执法力度不够,尚未开展有效的、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
4、档案管理创建活动参与面不广,档案利用力度不足。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激发乡镇各部门和广大乡镇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的积极性,并使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但是有的乡镇只将档案工作当作“临时工程”来对待,没有充分认识到乡镇档案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一些乡镇领导疲于孤军作战,热衷于阶段性成果,一旦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就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一些乡镇的档案工作只注意治表不治本,没有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只搞突击性,虽然花了很大力气,但收获甚少。
二、加强我市乡镇档案事业建设的对策
(一)要着力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1、健全机构、落实职责、明确目标。乡镇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争工要明确,对档案工作思想上要有位置,切实解决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乡镇党政办应是乡镇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部门,各乡镇首先要加强综合档案的工作,并配备与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其次是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小组,配备兼职档案员,并将档案管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同时各乡镇要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细则,使乡镇档案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轨道。各乡镇可根据《浙江省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制订出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分阶段加以实施。
2、加强档案设施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影响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增加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是搞好乡镇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因此,档案经费开支要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乡镇财政确实有困难的,可暂缓或想办法争取财政补助,以保障乡镇档案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乡镇根据实际需要,对乡镇档案管理提出一个中长期规划,促使乡镇档案能真正服务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力争在近期内使全市乡镇档案管理达到省市级标准。
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档案事业组织网络。各乡镇要根据档案管理制度,力争做到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各职能科室配备兼职档案员。同时专(兼)职档案员要接受档案业务培训,而且各乡镇要按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对专(兼)职档案人员加以督查和考核。乡镇档案事业应
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特色档案的收集,以丰富乡镇档案的内涵;另一方面对名人(知名人士、企业家等)档案的建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以争取企业和社会个人对档案事业的支持,逐步使档案事业走上一条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之路。
4、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宣传工作,使档案意识深入人心。各镇乡要充分利用广播、有
线电视、街头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媒体,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档案法制观念。也可编写和发放《档案知识入户手册》、《档案利用效益汇编》等,努力使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为各项农村工作的贯彻执行打好扎实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档案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等活动,以促使乡镇档案的长效管理、增强群众对档案是重要历史凭证和法律依据的认识。
(二)要进一步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把乡镇档案事业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摆上议事日程。要认真组织全体乡镇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对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要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乡镇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价考核。
第五篇: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位。一些镇乡领导将档案工作简单地曲解为把文件材料收集一下、装订一下,正因为如此,他们即使抓也只是应付一下,很少从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长远规划和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去考虑问题。调查表明,在乡镇档案事业建设上缺人员、缺经费、缺库房、缺设备是普遍现象。从统计情况看,富阳市乡镇专职档案员仅8人,而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乡镇甚至把档案工作岗位作为安排老弱病残人员的阵地。大多数镇乡档案人员都是兼职。由于档案工作量大、事细,大多数乡镇干部不愿意干。由于档案人员频繁变动,造成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顺利开展。调查中还得知:富阳市大多数乡镇没有将档案事业经费列入乡镇财预算,档案管理无法正常开展,致使档案工作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2、基础设施差,室藏档案贫乏,存在着严重的短期行为。由于认识不到位,导致档案工作标准不高。从目前现状看,乡镇档案很少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更不用说有“六防”设施,保管条件差,多数已成为仓库。而且室藏档案相当贫乏,一些乡镇收集的仅是些红头文件、上级文件,缺乏本乡镇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如党委会议记录、党员干部名册、土地房产档案、山林档案、婚姻档案等等,造成室藏档案贫乏、材料不齐全。也有的乡镇片面地为追求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忽视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开发,最终使档案室花了在钱却成了摆设。很少有乡镇从农业、农村工作的长远发展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档案工作。
3、体制不顺、组织不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档案工作缺乏有效机制。目前,富阳市部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紊乱,认为搞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硬指标,而档案工作可有可无,部分乡镇分管领导没有落实,档案工作处于松驰状态。不少乡镇虽然建立了档案室,但档案工作流于形式,不规范、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且不少档案人员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的乡镇虽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严,档案收集难、利用难、编研难等现象十分突出。我们曾调查了10个乡镇的综合档案室,结果发现有4个档案库房能真正成为保管档案的基地,其余6个档案室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流于形式,档案利用、库房管理、档案检查等没有按制度落实,甚至有3个档案室成为堆放杂物的仓库,造成档案的保管不安全。大多数镇乡虽建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但执法力度不够,尚未开展有效的、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
4、档案管理创建活动参与面不广,档案利用力度不足。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激发乡镇各部门和广大乡镇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的积极性,并使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但是有的乡镇只将档案工作当作“临时工程”来对待,没有充分认识到乡镇档案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一些乡镇领导疲于孤军作战,热衷于阶段性成果,一旦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就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一些乡镇的档案工作只注意治表不治本,没有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只搞突击性,虽然花了很大力气,但收获甚少。
二、加强我市乡镇档案事业建设的对策
(一)要着力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1、健全机构、落实职责、明确目标。乡镇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争工要明确,对档案工作思想上要有位置,切实解决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乡镇党政办应是乡镇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部门,各乡镇首先要加强综合档案的工作,并配备与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其次是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小组,配备兼职档案员,并将档案管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同时各乡镇要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细则,使乡镇档案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轨道。各乡镇可根据《浙江省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制订出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分阶段加以实施。
2、加强档案设施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影响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增加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完善档案服务功能,是搞好乡镇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因此,档案经费开支要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乡镇财政确实有困难的,可暂缓或想办法争取财政补助,以保障乡镇档案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乡镇根据实际需要,对乡镇档案管理提出一个中长期规划,促使乡镇档案能真正服务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力争在近期内使全市乡镇档案管理达到省市级标准。
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档案事业组织网络。各乡镇要根据档案管理制度,力争做到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各职能科室配备兼职档案员。同时专(兼)职档案员要接受档案业务培训,而且各乡镇要按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对专(兼)职档案人员加以督查和考核。乡镇档案事业应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特色档案的收集,以丰富乡镇档案的内涵;另一方面对名人(知名人士、企业家等)档案的建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以争取企业和社会个人对档案事业的支持,逐步使档案事业走上一条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之路。
4、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宣传工作,使档案意识深入人心。各镇乡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街头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媒体,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档案法制观念。也可编写和发放《档案知识入户手册》、《档案利用效益汇编》等,努力使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为各项农村工作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