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马桥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办事处、有关部门:
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实施重大事项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江平县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意见》(江办发〔2010〕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主动维稳的理念,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要求,对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事件的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评估原则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预防为主、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评估的原则。
三、重大事项的范围
镇委、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关系到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重大决策。
(二)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民生问题。
(三)有可能在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城乡发展等重点工程建设。
(四)涉及“三农”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征收征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处置等。
(五)镇委、镇政府或镇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认为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事项。
四、评估内容
凡重大事项决定之前,均应围绕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评估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科学评判后果的风险程度和可控范围,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合法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法律、政策依据是否充分。
(二)合理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各方面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可行性评估。主要审查是否征求了广大群众的意见,并组织开展了前期宣传解释工作;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是否保持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出台时机是否成熟;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完善、具体、可操作。
(四)可控性评估。主要分析评价是否存在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化解不稳定因素的对策措施。
五、责任主体
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部门、项目的申报审批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是负责组织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涉及多部门、职能交叉而难以界定评估直接责任部门的重大事项,由镇委、镇政府指定评估责任部门。
六、评估程序
责任部门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之前,应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落实有关维稳措施。
(一)确定评估项目。需要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一般由责任主体自行确定,也可由镇委、镇政府指定或由镇维稳办建议确定。
(二)制定评估方案。广泛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合理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
(三)认真分析预测。围绕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及其他相关问题,深入实地、深入群众,了解掌握情况,征求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逐项进行分析,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矛盾冲突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对重大复杂疑难事项,视情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
议。
(四)形成评估报告。会同纪检监察、政法维稳等有关部门,综合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估结论,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对评估事项作出实施、部分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的意见。
(五)确定实施意见。责任部门应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意见,确定重大事项是否实施,并将决定情况报告镇委、镇政府。同时,将有关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报镇维稳办备案。
(六)落实维稳措施。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部门要根据分析评估情况,制定和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严防影响社会稳定重大事件的发生。在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重大不稳定情况,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对重大事项作出适当调整。一旦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把它作为源头防范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实。镇维稳办具体负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评估工作责任部门应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切实加强领导。
(二)密切协作配合。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加强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维稳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密切协作配合,坚持齐抓
共管,共同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正确处理好民意主流和少数人意见的关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防止产生过激和极端行为,努力提高评估工作的准确性。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不稳定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果断处置。
(三)建立完善制度。各单位各部门在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使我镇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日臻完善。要建立维稳信息直报制度,在重大事项实施领域和区域设立维稳信息直报员,密切掌握动态,及时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向镇委、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严格责任追究。各单位各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在实施重大事项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评估成果,科学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稳定风险。重大事项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能擅自组织实施。对应评估而未评估,或在评估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造成评估失实,或防范化解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引发不稳定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共马桥镇委
马桥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25日
第二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火花街道办事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火花办事处为全面评估辖区社会稳定形势,准确掌握社会不稳定隐患,建立健全社会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行预测、评估、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的发生,以确保辖区社会持续稳定。
一、建立维护稳定评估会议制度。在火花街道党工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派出所、民政、信访、城管、团工委、妇联、劳动保障、宗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稳定评估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社会稳定形势,了解掌握社会稳定规律特点,组织开展辖区内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矛盾纠纷预警工作,研究处置重大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重大问题进行分析预警,提出工作要求。办事处维稳办定期向联席会议提供辖区社会稳定方面的全面、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工作建议。
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一是决策预防。对可能涉及或影响到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群众承受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研判、提出建议,并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介入,预防重大决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二是苗头预警。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预警防范,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时向有关单位发预
警通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认真做好防范工作。三是个案预防。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等敏感时期,责成有关部门对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老上访户和其他稳控重点人员、重点对象和涉法上访的有关当事人做好预防工作。四是治安形势预测。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刑事案件、社会秩序、维护稳定评估指标。从重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的立案数、特殊人群和重要部位的发案数、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分析刑事犯罪变化的特点规律、治安防范管理薄弱环节和影响治安秩序的社会因素。
三、改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一是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责任制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以主要领导带头分析评估、分管领导具体分析排查,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整体分析评估的工作格局。二是信息预警超前,实现信息预警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要求各村、社区要确定专人收集信息,做到及时掌握情况、随时解决问题。三是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实现信息预警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工作台帐、月报告、零报告、情况通报、考核督查等制度,做到每月必须排查突出性矛盾和普遍性问题。坚持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敏感时期重点排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动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完善工作预案。四是以信息网络建设为载体,实现信息
预警工作制度化。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办、社区、村委会信息网络。
四、进一步规范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办事处维稳办和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综治等职能部门每季度向办事处维稳办报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一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相关情况。包括隐蔽斗争情况、社会突出矛盾纠纷、信访及涉法涉诉案件、刑事治安案件发、破案情况。二是评估情况。包括综合评价、预测趋势。三是预防和化解涉稳重大问题的工作预案。四是对社会稳定风险的建议意见。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预警和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及联络方式,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具体措施,维稳工作考评细则、和责任查究办法,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和完善。
火花街道办事处
2013年1月
第三篇: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2011年04月22日 09:20
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事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是否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不实施。各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下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并把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评体系。
充分把握参考依据。一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法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议事决策程序。二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理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按照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是否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否会给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无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科学性。主要看在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政策或进行决策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遵循科学方法,是否违背科学规律等。
认真遵守工作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六个程序。一是责任部门先期自行评估。决策作出部门、政策提出部门、项目报审部门(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工作实施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应在提出决策和开展工作之前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适时性等先期自行组织评估。二是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责任部门自行评估后形成《自评报告》,送主管部门审定。主管部门可邀请维稳、法制等有关部门以及重大事项直接责任部门参与评估。三是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将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对评估事项提出实施、部分实施、调整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等意见。四是维稳部门进行备案。主管部门综合评估完成后,在将评估意见反馈责任部门之前应把评估报告送同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五是责任部门落实措施。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主体根据分析评估情况,严格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六是维稳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导。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指定监管部门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篇: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意见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实施过程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隐患,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根据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和必要条件,积极建立“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主要领导人指导检查”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对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揩因素,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组织领导如下:
组 长:
(长)副组长:
(副长)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办公室主任由韩剑波兼任,办公室负责本单位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加强培训学习和事后监督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阶段任务
鉴于反分裂斗争严峻复杂,加之稳定风险评估是新生事物,制度建立后还需要不断深化、完善,我将按照“稳步实施、逐步推开”的方式,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建章立制阶段。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构及各项制度,为全面深入推进工作做好准备,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细化有关制度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建立健全此项工作制度。
第二阶段,试点引路阶段。要积极做好探索适合我实际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做法的试点。
第三阶段,全面推行阶段。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工作原则
(一)各负其责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归口评估的要求,统筹落实好本单位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二)依法评估原则。评估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宣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承受能力的关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不稳定隐患和问题,切实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可行性、权威性。
(三)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既要维护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兼顾群众的眼前利益,对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更要慎之又慎,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和举措出台与否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民主决策原则。加强决策前的调查研究,逐步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所涉及群体的意见,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影响面较广的评估事项,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听证,论证,做到公从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断提高决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
(五)科学统筹原则。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要建立强有力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进行广泛调研,统筹兼顾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涉及利益群体的意见,最后形成综合评估意见。
五、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评估范围
凡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矛盾纠纷或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事项实施前,都必须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体包括以下事项:
(一)明确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化解的工作范围。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权益方面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事项均纳入全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化解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1)有可能存在较大污染隐患的重大建设项目;(2)制定出台的新管理措施;(3)存在较大风险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等。
(二)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制定或修改;
(三)将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化解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坚持把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化解工作,纳入各办公室、站、队的工作目标管理,列为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目标,加重分值,严格考评。
(四)有可能在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建设;新建或以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生活条件产生了影响,造成的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五)涉及到诸多利益群体或较大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
(六)其他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
六、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评估内容
每个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前,都要严格坚持客观、准确、公正、实施的原则,围绕评估事项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等评估工作,分析、评估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的风险程度和可控程度。
(一)评估合法。重大事项的制定和出台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重大事项所涉及政策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二)评估合理性。重大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超越当地财力和绝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评估可行性。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重大事项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重大事项出台后是否会造成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的攀比。
(四)评估安全性。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生态有何重大影响;当地群众对该项目建设有无强烈的反映和要求;可能产生污染,生态破坏的项目是否有科学的治理和配套措施,是否具有相关权威部门的鉴定或审批手续;重大事项的制定和出台是否会影响生产、市场、金融、食品、交通等领域安全,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否会给周边的社会治安带来重大的冲击;重大事项实施前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区域是否得到有效整治;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五)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七、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责任主体及程序 负责抓好生态、等方面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加强培训学习和事后监督工作。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按以下步骤实施评估:
(一)确定评估事项。认真履行职责,凡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化解工作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在出台或实施之前,按照“不评估不决策”的原则,组织好风险评估工作,坚决做到未经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重大事项不实施,在确定评估项目的同时,报同级维稳办备案。评估事项也可由维稳办建议确定。
(二)制定评估方案。广泛征求基层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合理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人员责任。适时组织评估。
(三)认真分析预测。围绕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他相关问题,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或咨询等方式准确掌握社情民意,要根据收集掌握的情况,客观真实地评估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评估事项启动实施后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及所涉及人员的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作出评估预测。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复杂疑难评估事项,要组织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员、群众代表进行听证论证,并及时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四)形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束10日内,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对评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作出总体评估结论,对评估事项的稳定风险提出“风险很大、有风险、风险很小或无风险”的确定性评价,形成《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报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五)采取措施,调控风险。分别按下列原则予以处理:(1)对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评估认定可以实施的重大事项,要及时研究落实解决矛盾、问题的具体措施;(2)对存在较大矛盾和稳定隐患、经评估认定暂缓实施和暂不实施的重大事项,要及时研究对策,化解矛盾,待时机成熟后再实施;(3)对符合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亟需实施但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重大事项,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严防涉稳重大事件发生。
八、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高度重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工作,把它作为源头防范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要将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计划,一并进行。
(二)建立报告制度。建立社会稳定风险估报告制度,密切掌握动态,及时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在重大事项组织实施过程中,设立涉稳信息直报点和维稳信息直报员,确保信息灵敏、快捷、畅通、一旦出现重要情况能够超前防范、迅速处置。
(三)加强协作配合树立“稳定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工作,切实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降至最低。要正确处理好维稳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重点地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提示风险,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要正确处理好民意主流和少数人意见的关系,既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又重视反对意见,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防止产生过激和极端行为。一旦发生稳定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要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果断迅速处置。
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认真自查,并形成书面报告报送维稳办。
第五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总结
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工作总结
市公路管理处
(2011年5月26日)
2010年以来,市公路管理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局的组织领导下,重视和加强维稳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主动排查影响稳定的潜在性隐患,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有效预防和化解导致问题升级的关键性矛盾,基本保持了农村公路行业社会稳定形势的总体平稳。
一、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
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市公路管理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事务,明确我处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或涉及到农村公路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引发群体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会给周边的社会治安带来重大的冲击,当地群众对该项目建设有无强烈的反映和要求,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是否会出现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等等。同时,在日常信访维稳管理事务中,注意对收集上报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加以分析筛选,一旦被纳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范畴,则及时采取相应预防和应对措施,力争通过提前干预、源头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二、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主要就以下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做好农村公路和桥梁隐患排查工作。
2010年3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对全市农村公路和桥梁进行隐患排查,并视隐患危害程度将五类危桥田林县岩佑小桥、西林县那劳中桥确定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予以上报,被市政府列入2010市级重点监督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贯彻落实市安委会有关跟踪督办通知要求,我处对已上报自治区纳入危桥改造计划的西林县那劳中桥加强督导,督促西林县及时完成改造建设任务。对田林县岩佑小桥,则指导田林县交通局对该桥实施了交通封闭,禁止车辆通行,并在该桥上游修建便道供车辆临时通行。同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48号)有关规定,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建议,由该桥的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田林县人民政府负责筹措资金实施重建。
(二)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影响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有关防备工作。
随着我市百色至靖西、那坡至靖西等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及时组织人员就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市地方交通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针对高速公路牵涉到的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和养护维修管理问题及早做出部署安排,于2011年3月由市交通运输局行文下发《关于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影响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有关防备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沿线县(区)交通运输局及早介入、提前应对,通过采取督促地方政府成立工作协调领导组织机构、组织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影响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全面调查和收集工作、及时促成县(区)人民政府与高速公路建设业主签订农村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和养护维修协议、及早预见并相应调整高速公路沿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加大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力度等各项措施,有效预防和解决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地方交通基础设施造成的损害和后续维修问题。
以上措施,较好地避免了在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在高速公路建设后期乃至工程完工后沿线受损害的地方公路维修难问题,能够确保在保障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保护地方道路路产路权不受侵害,维护地方交通运输的正常与安全秩序,避免出现对沿线群众的正常出行形成严重阻碍的局面。二是提前预见,对规划中需要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建设的农村公路项目通过采取延建、缓建措施,错开高速公路建设周期,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近年来,公路建设沿线群众因征地拆迁无补偿或补偿不到位等问题阻挠施工,已成为我市农村公路易发突发性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隐患之一。导致隐患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因国家政策划定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为农村公路建设集体用地范畴,没有征地补偿等费用,而广西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制改革时,已将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各农村户,不留一分一厘村自留集体用地,故如今建设需占用哪一农户的一分土地,该农户就少了一分生活保障,村屯很难再将土地调剂,这样就增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划拨的难度。另外,偏远建制村庄需修建农村公路,或多或少需占用相邻已通路或已通机耕路的外面村的土地,相邻
村的农户绝大多数的农户都不同意无偿划拨给农村公路建设用,增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的难度。由于没有专项征地拆迁补偿资金,个别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占用民房、水田等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较大,有部分项目工程因征地拆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迟迟不能实施。多数项目特别是通达工程项目过乡镇、村屯路段也因征迁问题,原本可以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而不得已采用低限甚至只能将就绕过,成为整个项目的卡脖子路段。
对此,我处多次在上报上级政府部门的社会稳定隐患排查报告中专章就该问题提出建议对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及时协调,配合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保障工程顺利施工,真正把“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建设好。一是,地方各级政府要从维护农村群众利益出发,想办法筹集和设立一定的专项补偿资金,对确实有困难的群众给予相应补偿,避免有农户因为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而返贫现象的发生。此外,要求在对村镇进行规划时应着力长远,预留足够的公路用地。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土地的占用要在规划阶段让当地村民及涉及到的相邻村屯知晓,当地的乡镇政府、村民委要提前介入发动群众来“一事一议”,能够调剂土地的尽量调剂,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突然占用土地让村民措手不及的局面。
2010年以来,我处就本部门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主动排查、及早预防,在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工作中初步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进一步提高预警防控能力,在贯彻落实针对风险评估项目的对策措施上下功夫,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各项工作科学、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