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石电教馆2014年工作要点
电教馆2014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针,以狠抓设施设备管理应用为重点,以服务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落实标准抓装备,典型引路抓培训,强化过程抓应用,提高效益创特色,整体推进全县现代化办学水平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装备方面实现四化(装备标准化、手段信息化、人员专业化、教育现代化),管理应用方面实现四化(检查常规化、管理常态化、使用全员化、考核制度化)。
三、主要工作
1、完善设备配套4项
①、完成2013年1789万元信息化建设工程(三块内容:网络及数字化校园设备、学生机房电脑、录播教室设备)。
②、完成高中教师电脑配套(一中、职中共配备教师电脑655台),实现高中教师一人一机目标。
③、落实教育均衡县验收设备补充配套,重点抓好各学校短缺图书和仪器的补充配套工作。
④、全面完成好薄改设备的接收、分发、验收及管理使用工作。
2、规范设备管理8项
①、健全制度,共26种,其中网络设备管理制度4种,多媒体设备2种,仪器室9种,实验室3种,图书室5种,音体美卫设备各3种。以校制作,分类上墙。
②.规范台账,建全并规范仪器、图书、网络多媒体等9类设备明细
台账,并记入财务固定资产账。
③、配齐队伍,各乡镇中心校、初中、县直学校和城区学校要各确定一名电教专干,其它学校各确定一名网络管理员。各学校要配齐薄改设备管理人员。以校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④分类编号入柜管理,各项目校所有薄改设备全部分类编号,张贴标签,入柜存放。
⑤规范移交,校长和管理人员调岗、离岗、转岗、退休要及时移交,严格履行监交手续。
⑥规范设备报废,无法修复的设施设备,按县国资部门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⑦加强安全保卫,学校贵重物品和财产要妥善保管,安装防盗门窗,建立节假日值班巡查制度。
⑧健全档案10种,按薄改工作手册要求,分类整理,装订入盒,规范管理。
⑨、全面推进各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外包机制,切实抓好各类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确保所有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各项工作年终工作考核一并抽查考核。
3、推进设备使用9项
①、落实省教育厅确定2014年为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应用年的要求,探索网络监管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班班通及多媒体设备的常态化应用,各教师应用课时数应达到教学总课时的60%以上。
②、强化学校网站建设,规范栏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网站信息安全,提升网站建设水平。
③、提升网络教研水平,实现“网络教研常规化,常规教研网络化”的目标,有条件的学校要探索跨区域网络协作新模式。
④、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网络协作组建设,开展网上交流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⑤、加强动漫实验校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动漫作品创作能力,开展《中小学动漫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研究;重点打造2所动漫教育示范校。
⑥、全面加强薄改设备使用工作,保证实验课开齐开足,推动专室开放,重点落实实验室、阅览室面向学生定时开放,继续推行图书进宿舍、进教室工作,发挥现有设备资源效益。
⑦、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抓好10所数字化校园的完善提升。⑧、完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工作,所有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部建立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60%以上的初、高中学生建成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在初中(数字化试点校)和高中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
⑨、强化激励评优(组织开展好优秀课件、课例、论文、应用能手、优秀网站、学生电脑作品、动漫作品、优秀教师工作室评选、电子白板应用大赛等评优活动)。
四、强化工作落实12项
1.实行各乡镇中心校人员包校月报和各学校设备使用日志周报制度。按全县制表以校按时填写报送。
2.实行电教专干和设备管理人员备案审批制度,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学校不得擅自调整,保证队伍相对稳定。
3.实行电教培训报告制度。
4.实行网络故障和设备维护登记制度。
5.实行特色工作申报确认制度,在全县开展“一校一亮点,一乡一特色”评比活动。
6.实行设备管理使用存在问题备忘录制度。
以上6条以各乡镇中心校和县直学校为单位,按全县统一要求负责落实。
以下6条由县电教馆负责落实。
7.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8.实行电教馆人员蹲乡包校制度。
9.实行设备管理使用摄像评比制度。
10.实行网络信息发布审批制度。
11实行设备管理使用随机督查量化考核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年终考核。
12.实行学校设备管理使用重大问题约谈校长制度。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电教馆2016年工作要点2
榆林市电化教育馆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榆林市电化教育馆将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深化应用为中心,全面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
1.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把握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素,突出学习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正反典型、进一步强化整改落实。以“三个见实效”为目标要求,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在整改落实上见成效、干事创业上见实绩、强化责任上见行动,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2.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继续开展人人读书活动,引导全体职工干部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意义,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每周举办一次学习分享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轮流讲业务、谈思路,做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效果互促。
3.全面落实联系学校、服务教学的工作制度。重新安排工作组划,建立有效沟通联络机制;督促检查县区和学校工作,了解反馈工作信息,查找县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和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确保市教育局、市电教馆的各项政策措施、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促进县区和学校电教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应用驱动,促进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教育变革
4.以应用融合为主线,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深入开展一系列培训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管理者培训”,保障基层学校能够有效管理、维护交互式设备;为推动我市动漫教学试点工作,储备动漫教学人才资源,举办首期“动漫教学实验室任课教师培训”;举办一期以网络空间建设的理念及特点、微视频开发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空间在工作室和社团活动中的应用培训”,以进一步促进网络技术与新型学习研究深度融合。举办第二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全市中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竞赛”,提高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完成省上下达的“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及其他培训任务。探索教育信息化培训网上报名模式,便捷培训管理。
5.深化课题研究,支撑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指导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及电教机构做好各级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做好2014年、2015年榆林市教育技术研究教育信息化专项小课题立项课题结题工作。认真调查分析应用热点、难点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题,2016年再立项一批小、微课题。
6.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和应用。深入发掘“教学能手工作站”、“网络教研平台”应用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指导力度。加强对工作站、平台的考评、考核,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和优秀主持人,发挥辐射、示范功能。
7.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面开展。根据中省市相关要求,按照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的要求,继续开展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好全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各项工作。举办一期榆林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能力提升培训班。
8.推进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依托资源开发专家库,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开发应用新机制,以进一步发掘和推动具有本地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质教育数字资源推广及应用。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建立起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机制。9.继续开展示范县、校创建活动。加强对2014、2015年通过创建验收的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和实验室标准化示范学校的管理指导,推广先进工作经验。逐渐形成典型引领、全局推进的发展模式。2016年,继续指导各县区开展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建成2-3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县区。
10.做好教育管理平台技术支持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做好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数据留存、资料上报等工作,确保学籍数据产生和管理安全;做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系统数据调查和上传、上报工作。
三、规范程序,科学管理,以实验教学促进师生科学素养
11.做好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工作。依照省市要求,进一步加强考务管理,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职责,严肃考风考纪,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考核成绩真实反映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做好应届普通高中实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数据上报工作;完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统计工作。
12.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理化生实验教师专业技术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举办一期“高中理化生实验教师操作技能培训”,择优选派参加省级竞赛;进一步优化实验室日常管理,培养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科学、规范、有效管理行为,举办一期“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班”。探索“3D打印”在学校社团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模式,举办首期“初中实验教师3D打印原理及技术培训”,为“3D打印”进课堂全面普及储备人才资源。完成省市下达的其他培训、竞赛、评选任务。
四、加强教育网络工作,营造榆林教育发展良好舆论环境
13.做好网络宣传。做好对市教育局、市直教育系统重大会议、活动的新闻采编、报道工作;做好对馆内文件公开、公示工作。保障网站栏目及时更新内容,年终对优秀信息员、优秀新闻稿件进行表彰。加强对政务微博“榆林教育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榆林教育”的监测和管理,建设“榆林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做好门户网站考核评估工作。举办第二届“榆林教育系统摄影大赛”。
14.确保安全防护。做好教育网络中心机房的运行维护工作,保障教育办公OA系统等平台可靠运行;加强网站安全保护、教育类网站前置审批及日常监管工作,开展信息安全保护等级测评工作,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和防范能力。
15.召开网站工作会议。全面提升榆林教育网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优化信息员管理模式,明确新闻稿件标准规范,上传、审核、备案流程。召开榆林教育网工作会议,明确目标,熟悉程序,夯实责任。
15.加强舆情监测。专人负责舆情搜集整理报送工作,做到定时查看,随时关注,及时汇总。对一切新闻网站、论坛、自媒体中出现的涉及榆林教育的新闻报道、网民观点等,及时分析整理,上、下午下班前撰写书面舆情信息报送市教育局,供领导决策参考。
五、做好影视教育及其他工作
16.做好影视放映教育工作。研究影视教育新的放映模式,继续推进各县区和市直各学校影视教育的放映工作,举办一期榆林市中小学微电影主题骨干教师培训班。
17.认真开展责任区督学工作。做好对米脂县、清涧县两个督学责任区的督学工作,及时反馈发现问题,按时提交督学报告,为市教育局提供决策依据。
18.做好省电教馆和市教育局交办其他工作。
第三篇:电教馆工作职责
电教馆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订全县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政策、意见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制订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履行全县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实验探索、普及指导、骨干培训、校园网建设的立项审批与质量监督、检查评估等职能,做好茌平县教育城域网规划建设、资源库建设、学校微机添置、多媒体教室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等工作。
(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技术指导,研究和制作中小学电教教材,为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组织电教和实验的各类评比和比赛;指导学校老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律和技巧等。负责对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评估;
(四)组织开展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宣传、推广、交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工作经验;指导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聊城市教育信息化实验(示范)学校开展电教课题实验研究;对承担市级电教实验课题的学校进行研究指导和中期评估;配合上级电教部门做好结题工作。
(五)围绕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先进乡镇、重点高中(职业高中)、示范初中、实验小学、示范幼儿园等各类创建工作,按照教育现代化标准进行学校教学装备规划、配备、摆放和应用指导。
(六)做好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部颁标准和新课程要求,对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等学科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并不断补充完善;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指导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学校等级图书馆建设工作,创造一流的图书阅览环境,发挥图书育人功能。
(七)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做好教学仪器、器材、图书、电教教材、英语录音教材的征订和发行等服务工作;做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
(八)做好县教育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篇:电教馆工作总结
篇一:电教馆工作总结 电教馆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落实每周星期二、四各两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系统的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整理与应用”“计算机的维修、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业务理论,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1、举办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应用研讨会暨项目管理员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达126人,解决了学校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及教学资源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再次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全县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2、利用寒假校长培训期间,举办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专题讲座1次,参加人数120多人,使各位校长再次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
3、召开正宁教育网校级网站管理员培训会1次,培训管理人员40多人,规范了校级网站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校级网站内容的质量和更新速度,真正办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站。
4、举办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2期,培训教师50人,使教师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27场(次),培训人员1437人。现在每校至少2名学科教师能熟练应用远程教育项目设备,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效益日益凸现,教师学、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已成气候。
(三)加强网络建设,拓宽校园资源。
1、筹集资金3万元,建成并开通了正宁教育信息网,网站共涉及14个主要栏目,涵盖18个部门,148个中小学、幼儿园,并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含县城2所幼儿园、2所民办高中、进修学校等)34个单位建成校级网站。网站上现已上传各类教育资源120g,正宁教育信息网的建立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集学习、探讨、交流、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达到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校合作的目的,赢得了社会、学校的好评。在全市教育网评比中正宁教育网荣获一等奖。
2、多次和电信部门协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电信部门以全市最低资费,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个人以adsl方式接入了互联网,目前,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六年制小学(除沟圈初中、南邑初中、五顷塬中心小学由于距离中心交换机房较远,暂时以isdn方式接入外)全部以adsl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初中以上学校将互联网接入了计算机教室,并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通过互联网和全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四)、审时度势,创新工作。
1.经过多次考察、评比、筛选,评选出了全县远程教育项目工作示范点,5月份,成功的召开了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全县各乡(镇)学区、初中、完中校长,局属单位及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县局主要领导,县电信局局长及全市各县(区)电教馆馆长出席了会议,市电教中心曹主任莅临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的成功召开,提高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带动效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全面推动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份,在合水小学教育管理现场会上,张俊峰馆长作了题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革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经验交流。
2.为推进正宁教育网建设,今年后季举办全县校级教育网站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网站,进行表彰奖励。
(五)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发挥设备应用效益。为全县各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维护、维修项目设备120多台(件),培训指导教师90多人次。
(六)广泛收集整理资源,充实资源库建设。县电教馆资源中心收集、下载、整理涵盖基础教育各年级所有课程和各类专题的资源,并且督促、协助各校通过互连网和教育卫星宽带网下载、整理课程资源,以供学科教师和学生使用。
(七)广泛采纳新闻资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编辑、出版《正宁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4期,共刊登各类文章100余篇,其中我县中小学教师文章40余篇,为我县电化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2、完成了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摄、录、编工作,先后拍摄资料近50小时。
(八)强化检查,规范管理。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项目设备的运行情况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并对远程教育项目设备进行了维护、维修,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管理,确保了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转。
(九)壮大党支部队伍,健全党支部工作。推荐、吸收2名青年同志为预备党员,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把职工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了重心工作之中,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十)认真落实省、市、县分派的任务,努力完成其他工作。
1、完成了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及配套光盘的征订工作。
2、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文化教育体育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方向
(一)职工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指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急需加强。
(三)积极争取省、市电教部门业务工作支持,为我县电教工作多立项、多投资。
(四)继续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指导工作。
(五)争取经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的配套工作。
(六)紧紧围绕学校电化教育工作中心不变,以服务为先导,全面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篇二:2011年电教馆工作总结 2011年电教馆工作总结
2011电教馆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农远”工程管理和应用,督促各县区落实“用于农远工程的学校公用经费比例不少于10%” 的政策。以江上青小学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开展各种教学应用整合活动,促使全市教育信息化设备应用常态化。三是加强宿州教育网建设,开展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的评选活动。
2011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电教馆、省信息中心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形成了常规工作常抓不懈,重点工作抓主线的电教工作新特色。
一、农远工程方面的工作
2011年开展了农远应用新星优秀课例的推荐活动,组织开展了农远管理员的评选推荐活动,我市两名农村教师获省教育厅优秀农远管理员称号,全市十一名农村教师获得了市级称号。来自农远项目学校近百篇电教论文、博客、课件、教学设计等学术作品获省奖。
江上青小学是农远“模式二”学校,2011年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江上青小学的农远建设为抓手,从点的实践活动作为破解我市农远工作的难题。3月份,指导了江上青小学“宿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实验活动,并启动了“江上青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网络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为课题,在语文、思想品德、少先队活动等学科分设子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的开题,我们多次来到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研讨,围绕着课题涵盖的学科多方论证,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致意见。要求课题申请报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结合本校发展的实际,结合自身研究能力和发展的实际,推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爱国主义实践的教育、管理的有效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在开展的课题实践中,对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要有使命感、时代感,课题研究要有前瞻性,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既要勇于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研究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指导学校做好省级课题申报的前期探讨,力争在市级课题的基础上做好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课题申报。2011年2月12日至2月18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率先在江上青小学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专题培训,江上青小学的全体教师和周边学校的部分教师共46人参加了学习,拉开了江上青小学教育信息建设的序幕。
2011年2月份第一阶段的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师反响很大,市教育局及时总结并分别上报安徽省教育厅、宿州市委、市政府,并得到了充分肯定。2011年8月,我们引进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培训教程,在江上青小学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基础上开展的教育理念的培训,这是落实《江上青小学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第二阶段的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我国教育部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效果。它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便支持学生更好地掌握21世纪的必备技能。为做好此项培训工作,市教育局领导亲自过问并参与制定详细的培训流程和方案,我们专门请来了我省6支国家级培训团队中最优秀的一支担任主讲任务,40名江上青小学教师参与了这项被称为“魔鬼式培训”的学习。
经过培训,学员们对未来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了较深刻的领悟。许多教师在培训中都留有感言,在培训中,当你亲眼见证了这种理念与大家心灵的呼应,才能深切感受到这种培训方式给农村教师带来的巨大冲击。
2011年,宿州市教育局把江上青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局党组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为做好2011的两个培训,市教育局多次召开局机关协调会,挤压办公经费,落实培训经费和培训事宜,先后筹措培训资金3万多元,组织编写培训教材3000本,邀请国家、省、市、县四级学科培训教师,确立指导思想和培训方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基本培训原则。下一步我们将循序渐进地推动江上青小学教师在教学应用上狠下功夫。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
2011年为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我们与宿州市信息化协会深入学校调研,并把调研报告发布在宿州市信息化杂志上,根据我市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时提出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供各级领导参考。
当前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招生考试方面应用已是自成体系,在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基教的学籍管理系统,职教的学籍与资助系统,在办公信息化方面有oa文件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有财政系统的lan内网支付平台,在教育公共信息方面有《宿州教育》网发布平台,这些都是社会上、教育系统公认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系统和平台,但信息化信息共享的特性确不能体现出来,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影响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宿州市教育局视频会议、远程学习系统的建设方案,对考试系统与局公共系统进行了整合研究,提出了实施意见并报局领导。2011年各学校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由于购置信息技术设备,硬件教学环境基本具备,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利用有关教育资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多数流于形式,一是设备有但教学资源匮乏或滞后,二是更新保障、相关的激励机制滞后。多数学校在落实公用经费10%用于信息技术方面也是主观上消极,客观上被动的局面,都是以各种理由挤占和挪用。
三、宿州教育网站的窗口作用突出栏目丰富多彩 1、2011全年共收到并预审信息4879条,在宿州教育网发布信息3960条。上报市政府网站信息并发布1261条,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信息712条。回复“局长信箱”咨询问题30余条。
2、通过宿州教育网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宿州教育网网站logo(网站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自2011年2月10日开始,至2011年3月31日截止,共收到设计方案43个。经有关专家对征集到的全部设计方案逐一进行认真评审,评审出中标设计方案1个(已采用),入围设计方案11个。
3、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宿州教育网站,我们认真研究,反复推敲,以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政府政务公开的指标为架构,开展并完成了宿州教育网的改版工作,改版后的主页内容更充实,信息更新,布局更合理,设计更美观。在新版面中增加了“宿州教育概况”,“互动服务”,“局长信箱”,“教育热点问题网上调查“,“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等栏目,加大了政务信息公开和网站互动力度,拓展了网站服务功能。
4、贯彻省市宣传工作精神,围绕市教育局中心工作,在宿州教育网开辟“贯彻全教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四型机关建设”、“2011教育系列职称评审”、“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等专栏。
5、召开宿州教育网信息工作会议,回顾和总结上一年来教育信息宣传和和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布置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宣传工作,表彰在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2家先进单位和8名先进个人,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就我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宣传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我们对教育信息写作与网站上传知识进行培训。
6、为保障市教育局网络中心网站、电子政务等服务器和各办公电脑系统的安全购买了网络版杀毒软件卡巴斯基。
四、电教常规工作
电教馆在完成市教育局分解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工作职责的落实和强化。
1、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网页、电脑动画、电脑艺术设计、程序设计),共评出上报省作品63件,获奖41件,其中省级一等奖3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21件。在此次活动中主动与宿州移动合作,激发了中小学生参与电脑制作活动的热情,开展大型颁奖活动提升了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的社会知名度。
2、组织开展多媒体教育软件(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学科主题社区、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电教六项作品(教育技术论文、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教师博客(或教师个人网站)、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含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应用研究)等项的学术评选活动,多次获省电教馆的好评。
3、在安徽省优秀基础教育资源评选活动中,我市获奖作品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一等奖位居前四。2011年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聘任我市中小学12个学科24位优秀教师为首届网上学科审查员,这是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肯定。
4、参与《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方面和《宿州教育年鉴——教育信息化建设部分(2007——2010)》的规划起草。
5、定期到网络中心对网站、电子政务等服务器进行计算机病毒扫描,查看系统日志,检查有无非法用户侵入及木马攻击;对网站及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数据库存备份。
6、负责全市“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2011年审核三家教育网站。承担全市教育电子政务的使用指导、功能拓展、服务器管理。
7、指导拍摄了5节新课改典型课例,并推荐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待审,对教育教学软件进行业务学习,以提高推荐水平做好引进工作。
8、负责市教育局机关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全年维修局网络中心服务器、各楼层网络、电脑故障51次;负责视频会议的信号保障工作,全年共承担视频会议技术保障11次;承担局机关主要会议音响、照相等事务,全年共承担会议照相91次(包括外出),处理照片上万张。
9、2011年开展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的培训活动,全省6个项目我市争取了2个,80名来自我市农村学校的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1600名教师参加了学科教师的培训,这样我市四县一区率先在全省完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的培训工作。篇三:电教馆工作总结
电教馆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落实每周星期二、四各两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系统的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整理与应用”“计算机的维修、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业务理论,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1、举办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应用研讨会暨项目管理员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达126人,解决了学校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及教学资源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再次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全县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2、利用寒假校长培训期间,举办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专题讲座1次,参加人数120多人,使各位校长再次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
3、召开正宁教育网校级网站管理员培训会1次,培训管理人员40多人,规范了校级网站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校级网站内容的质量和更新速度,真正办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站。
4、举办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2期,培训教师50人,使教师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27场(次),培训人员1437人。现在每校至少2名学科教师能熟练应用远程教育项目设备,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效益日益凸现,教师学、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已成气候。
(三)加强网络建设,拓宽校园资源。
1、筹集资金3万元,建成并开通了正宁教育信息网,网站共涉及14个主要栏目,涵盖18个部门,148个中小学、幼儿园,并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含县城2所幼儿园、2所民办高中、进修学校等)34个单位建成校级网站。网站上现已上传各类教育资源120g,正宁教育信息网的建立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集学习、探讨、交流、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达到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校合作的目的,赢得了社会、学校的好评。在全市教育网评比中正宁教育网荣获一等奖。
2、多次和电信部门协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电信部门以全市最低资费,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个人以adsl方式接入了互联网,目前,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六年制小学(除沟圈初中、南邑初中、五顷塬中心小学由于距离中心交换机房较远,暂时以isdn方式接入外)全部以adsl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初中以上学校将互联网接入了计算机教室,并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通过互联网和全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四)、审时度势,创新工作。
1.经过多次考察、评比、筛选,评选出了全县远程教育项目工作示范点,5月份,成功的召开了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全县各乡(镇)学区、初中、完中校长,局属单位及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县局主要领导,县电信局局长及全市各县(区)电教馆馆长出席了会议,市电教中心曹主任莅临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的成功召开,提高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带动效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全面推动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份,在合水小学教育管理现场会上,张俊峰馆长作了题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革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经验交流。
2.为推进正宁教育网建设,今年后季举办全县校级教育网站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网站,进行表彰奖励。
(五)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发挥设备应用效益。为全县各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维护、维修项目设备120多台(件),培训指导教师90多人次。
(六)广泛收集整理资源,充实资源库建设。县电教馆资源中心收集、下载、整理涵盖基础教育各年级所有课程和各类专题的资源,并且督促、协助各校通过互连网和教育卫星宽带网下载、整理课程资源,以供学科教师和学生使用。
(七)广泛采纳新闻资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编辑、出版《正宁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4期,共刊登各类文章100余篇,其中我县中小学教师文章40余篇,为我县电化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2、完成了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摄、录、编工作,先后拍摄资料近50小时。
(八)强化检查,规范管理。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项目设备的运行情况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并对远程教育项目设备进行了维护、维修,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管理,确保了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转。
(九)壮大党支部队伍,健全党支部工作。推荐、吸收2名青年同志为预备党员,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把职工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了重心工作之中,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十)认真落实省、市、县分派的任务,努力完成其他工作。
1、完成了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及配套光盘的征订工作。
2、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文化教育体育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方向
(一)职工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指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急需加强。
(三)积极争取省、市电教部门业务工作支持,为我县电教工作多立项、多投资。
(四)继续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指导工作。
(五)争取经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的配套工作。
(六)紧紧围绕学校电化教育工作中心不变,以服务为先导,全面开展电化教育工作。
第五篇:电教馆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落实每周星期二、四各两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系统的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卫星教学资源的下载、整理与应用”“计算机的维修、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业务理论,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1、举办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应用研讨会暨项目管理员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达126人,解决了学校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及教学资源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再次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全县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2、利用寒假校长培训期间,举办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专题讲座1次,参加人数120多人,使各位校长再次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
3、召开正宁教育网校级网站管理员培训会1次,培训管理人员40多人,规范了校级网站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校级网站内容的质量和更新速度,真正办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站。
4、举办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2期,培训教师50人,使教师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27场(次),培训人员1437人。现在每校至少2名学科教师能熟练应用远程教育项目设备,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效益日益凸现,教师学、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已成气候。
(三)加强网络建设,拓宽校园资源。
1、筹集资金3万元,建成并开通了正宁教育信息网,网站共涉及14个主要栏目,涵盖18个部门,148个中小学、幼儿园,并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含县城2所幼儿园、2所民办高中、进修学校等)34个单位建成校级网站。网站上现已上传各类教育资源120g,正宁教育信息网的建立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集学习、探讨、交流、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达到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校合作的目的,赢得了社会、学校的好评。在全市教育网评比中正宁教育网荣获一等奖。
2、多次和电信部门协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电信部门以全市最低资费,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个人以adsl方式接入了互联网,目前,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六年制小学(除沟圈初中、南邑初中、五顷塬中心小学由于距离中心交换机房较远,暂时以isdn方式接入外)全部以adsl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初中以上学校将互联网接入了计算机教室,并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通过互联网和全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四)、审时度势,创新工作。
1.经过多次考察、评比、筛选,评选出了全县远程教育项目工作示范点,5月份,成功的召开了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全县各乡(镇)学区、初中、完中校长,局属单位及各股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县局主要领导,县电信局局长及全市各县(区)电教馆馆长出席了会议,市电教中心曹主任莅临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的成功召开,提高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带动效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全面推动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份,在合水小学教育管理现场会上,张俊峰馆长作了题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革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经验交流。
2.为推进正宁教育网建设,今年后季举办全县校级教育网站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网站,进行表彰奖励。
(五)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发挥设备应用效益。为全县各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维护、维修项目设备120多台(件),培训指导教师90多人次。
(六)广泛收集整理资源,充实资源库建设。县电教馆资源中心收集、下载、整理涵盖基础教育各年级所有课程和各类专题的资源,并且督促、协助各校通过互连网和教育卫星宽带网下载、整理课程资源,以供学科教师和学生使用。
(七)广泛采纳新闻资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编辑、出版《正宁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4期,共刊登各类文章100余篇,其中我县中小学教师文章40余篇,为我县电化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2、完成了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摄、录、编工作,先后拍摄资料近50小时。
(八)强化检查,规范管理。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项目设备的运行情况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并对远程教育项目设备进行了维护、维修,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管理,确保了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转。
(九)壮大党支部队伍,健全党支部工作。推荐、吸收2名青年同志为预备党员,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把职工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了重心工作之中,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十)认真落实省、市、县分派的任务,努力完成其他工作。
1、完成了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及配套光盘的征订工作。
2、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文化教育体育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方向
(一)职工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指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急需加强。
(三)积极争取省、市电教部门业务工作支持,为我县电教工作多立项、多投资。
(四)继续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指导工作。
(五)争取经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断完善各种设备的配套工作。
(六)紧紧围绕学校电化教育工作中心不变,以服务为先导,全面开展电化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