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3-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
---郭敬明·《毕业骊歌》
还记得那个那夜风微凉的夏日,你的眼泪湿润了空气;还记得那个七月的炎热,你的微笑隐忍着哀伤;还记得那个两边长满法国梧桐的街道,我们一起肆无忌惮地奔跑;还记得微醺的你,两眼迷离的诉说着过去与未来,还记得月台边那些挥舞的手,你假装微笑的脸挂着一双依恋的眸;还记得……
那个知了鸣唱的夏季,对于我们来说,注定是一场烟火,绽放瞬间的美丽,留下许久的落寞。那是我们毕业的季节,是我们不舍的季节。从那汽笛声响起那刻,今生我们也许各奔天涯,彼此无缘再见,但我相信你们都是天使,上天派你们来到我的生命中,陪我度过 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我知道你们未曾离开,只不过是天使回归天堂。
我们的人生轨迹偶尔交错,然后一起奔跑,然后又沿着各自的轨迹彼此分开。你们都走了,你们都远了……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都是天使,我一直坚信。那些如风的日子有你们陪我慢慢走过。
当我落寞时,是你陪着我静静地坐在天桥吹风,触摸时光的痕迹,看夕阳染旧林。当我迷茫时,是你如阳光般干净而轻浅的微笑为我拨开一切迷雾。当我哭泣时,是你温润的手撑着一把伞,陪我走出雨季。
那些花开了,那些花谢了……你可曾离我远去,你可曾离开我。人生海海,红尘滚滚,天涯两角,两心倾月。日暮旧操场,我们曾坐在时光里,落寞的看天空中的风卷云舒。清晨篮环下,我们曾在灿烂的阳光下简单而幸福地流汗。当旧电影褪色,只留下我们青涩的微笑。荒草漫山坡,只剩下我们拉长的身影。白昼长夜,荒烟衰草,我们心间播下的种子已经萌发,当我们静下心来,安
静地睡在时光的角落,便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
无论现在的你们在那里,我都会默默地祝福你们,那些我生命中曾经的天使,那些花开的声音。
第二篇:《谢谢花儿开了》读书笔记
今年的寒假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与书为友,与书为伴,书成为我生活中的另一半。其中《谢谢花儿开了》这本美德系列丛书更是令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告诉我,生命如一江春水,生命旅途很长,穿越山谷,细细平沙,疾风大雨,漫长星月,最终回归大海,完成生命之旅,在这旅途中,感受这酸甜苦辣,学会喜怒哀乐。在痛苦中爱这个生命,感恩这个生命。
这本书分为“生如朝露”“万物之始”“寸草生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五个内容,每个内容都有近十个故事。在这本书里,最令我感动是,《生命传递的悲壮》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只母猴为了救自己的幼仔,不惜牺牲生命,让猎人放过它的儿子,以自己的死换回了悠哉的生命。那是多么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其实,这世界上有许多懂得感恩的人,他们不仅为“有”而感谢,也为“无”而感谢,为幸运而感谢,也为苦难而感谢。比如我,虽然我刚学会感恩,但还是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是一朵红花,我会感写绿叶的无私奉献,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儿慷慨的,如果我是大树,我将感谢太阳赋予我生命的正能,感谢大地的支撑。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给你治病的医生;感谢清扫街道的工人;感恩所有对你讲信用,讲信用的朋友;感恩守时的昼夜;感恩适时的风雨;感谢美丽的书籍;感谢美妙的音乐;感谢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感恩之心,即能幸福别人,也会快乐自己。学会感恩,是为了回报父母和他人而付出的点滴行动;学会感恩,是为了用道德的甘露滋润心灵。
第三篇:《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
导读:十二岁,便能在如此的悲痛下表现出如此的安静。十二岁,便要结束本该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超龄地去扮演爸爸空下来的角色。一切,都是因为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是个小小的大人了。小英子的童年就如泡沫一般,如此美丽,却又如此易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800字【一】
我又像往常翻开了这一页,映入我眼前的是一个富有悬念的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记得看了多少遍,只记着读完后的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我只知道我学会了长大
文章的标题,饱含了作者对爸爸深深的感情。文中的一件件事例,都写出了父亲是爱“我”的,是关心“我”的。文章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细细品味,令读者感受到了“我”失去父亲后的那份痛楚、无奈和对父亲的深深眷恋、缅怀,同时,还感受到了“我”真正地长大了,懂事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写了爸爸与“我”之间的往事,写了作者父亲的严厉、慈祥。当我读到“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这就预示着作者的父亲不能看着女儿上台做代表。作者仅仅以一朵夹竹桃衬托她渴望父亲去看的心情。上台做代表,是作者在父亲鼓励下努力的成果,然而父亲病了。作者一直以来都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一直努力拼搏下去,而我呢?爸爸常常提醒我要努力学习,常常提醒我不要害怕困难,可是我一直没有去做,把他说的话当作耳边风,直到后悔了,爸爸照常鼓励我。
作者与自己的父亲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父亲做的一切都为了儿女。当我遇到难题时,爸爸总是抽空耐心为我讲解;当我遇到困难时,爸爸不会过分溺爱我,只说:“自己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他总是无时不刻教育着我。是呀,父母的爱总是那么的伟大,我渐渐变了,我变得没有以前任性,我渐渐懂事了,我遇到困难不再退缩,因为逃避不可能解决问题,我知道这就是长大。
作者在文章写爱花的爸爸病危,以花暗示父亲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作者不在逃避问题,她镇定自若地接受了事实,她决定了负起帮助家人的责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结尾。是呀,长大就意味着负责任,长大就意味着不在让人担忧。虽然生活的重担压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灵已经长大,不再任性。
我学会了长大,我明白做错事要自己承担,我明白做人不可以任性妄为。当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体会到了长大。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800字【二】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这便是《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结尾,《城南旧事》的结尾,小英子童年的结尾。
短短两句话,没有任何修饰,如此平静,宛如宁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却又能轻而易举地在读者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十二岁,便能在如此的悲痛下表现出如此的安静。十二岁,便要结束本该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超龄地去扮演爸爸空下来的角色。一切,都是因为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是个小小的大人了。小英子的童年就如泡沫一般,如此美丽,却又如此易碎。
父亲去世后,小英子的童年都是怎么过来的?放下书本,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真的不敢想象,假如有一天父母突然离我而去,我该如何面对?我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内心深处却总是下意识,甚至是有些固执地认为,父母会永远陪着我走下去,永远不会离开。
回忆往事,我是在父母的爱的包围下长大的。但包围,又绝不是束缚。不管何时,只要是正确的,父母都会非常尊重我的意见,因此让我有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多姿多彩的童年。我的父母属于标准的“严父慈母”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父母一样,母亲经常会给予我掌声,给我鼓励,而父亲则总是给我“泼冷水”,不断激励我前进。虽然父母的做法处于两个极端,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起源于父母对我的爱。
父母的爱,像一首无言的歌。我的父母永远不会搂着我,亲切的说:“孩子,妈妈(爸爸)爱你!”他们永远只会用行动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哪怕子女无法理解,比如像小英子刚挨爸爸打时内心充满了委屈、伤心,甚至还会怨恨父亲,但是父亲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子女。
父母的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甚至有时还会认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然而这双隐形的而又美丽得不可思议的翅膀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挥舞,带着我们飞过险山恶水,飞过困难,飞过绝望。
我想,此时小英子的父亲一定在天堂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女儿,保佑她一生平安。
第四篇:让花儿自由绽放(读书笔记-云峰)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孙云峰
行走在教育的途中,苦于教学效果低下的无奈,常常潜心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大到两国交兵,小到人际交往,都极为注重策略。讲究策略,可以事半功倍,大功告成,忽略策略,往往劳而无功,坐失良机。军事策略的目的是克敌致胜,商业策略的目的是追逐利润,教育策略是为了教书育人,那什么是“教育策略”呢?
教育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根据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教育技巧或教育方法。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技巧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策略的采用与制定是受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特定的教学情境、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但这些因素总是不断变化,不断生成,教育策略也必须随之而变化。古人云:“教无定法”即是此意。传统的教育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教育情境和时代因素的微妙变化,显得僵化刻板,而不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一口气读完《回到教育的原点》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豁然开朗,为什么学生总是心不在焉,课堂气氛有时死气沉沉,为什么我们总感到学生们离我们越来越远„„?过失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定势思维,在于我们头脑中的那一套套教育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也许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收获过丰硕的成果,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 1
则。我们在教育的途中,只顾着前行,却忘却了教育的原点,然而,世间的一切时刻都在变化着,我们的学生也在起着变化,用曾经的策略去应对迅速成长的学生还会像以往一样有效吗?作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用温情的故事告诉我们,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策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中的个性鲜明的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蹲下身子”,平视着学生,凝视他们天真无邪的目光,倾听他们无拘无束的言语,欣赏他们充满童稚的笑容,了解他们的思想,贴近他们的心灵,坚定他们的信心,让我们的思绪随着他们的脉搏而跳动,按照他们的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教育策略,没有任何预先制定的策略适用于任何儿童,正如没有一件衣服适合所有儿童一样。教师应该理解教育策略的决定因素是学生,是活生生的充满灵气的学生。
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教育策略的最大功用不是教什么、怎样教,而是为了不教,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每个教育人都耳熟能详的,然而却不是每个教育人都能身体力行,使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因为教师有一套自认为成熟的教育策略,生硬的教育策略与灵活的个性化的学生相结合,未必会结出甘甜的果实。学生始终生活在思维与创造的源泉中,学生的智力活动是活跃的、新奇的、充满想像的,理解世界的角度、途径和方法始终赋予独特的眼光,教师唯有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索,探求真理,让学生充满阳光的心态,学会观察的方法,分析事物的本质,寻求解决的对策,一句话:“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只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没有自主学习能力,怎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那无疑于空中楼阁,痴人说梦。教师应把自己的心灵与孩子们融为一体,以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体验大自然,感知他们的内心,用他们的知识来表现智慧,体验他们的情感,追随他们的思维,在充满个性的情趣中学习和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教育的百花园中,园丁们顺应季节,精心耕耘,潜心施肥,但不能“揠苗助长”,而应该默默地看着花儿自由自在的成长,这样幸福成长的花儿才能绽放出最美丽、最灿烂的花朵,这也许就是《回到教育的原点》所要表达的旨意。
第五篇:花儿文化
根据花儿旋律和新疆回族文化元素编创的歌曲,如;《阿妈的盖碗茶》、《尕妹子家的粉香》、《回族娃爱中华》等等,民间老百姓都把它作为“花儿”在传唱。因此,新疆回族:“花儿”,已成为新疆回族人民的精神密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有独特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新疆回族“花儿”风格.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新疆等四省区七、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她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 音乐
旋律,作品浩繁,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很高。她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秀丽多姿、丰彩闪烁的“花儿”,特别是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中,显得尤为鲜艳夺目,香气迷人,具有不可轻视的重要地位。
从流行地区看,甘、青、宁三省区农业区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青海的都兰、门源和新疆的吕吉、焉耆等地区,到处都有她的歌声。每当春夏之际,其歌声更加嘹亮动人,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覆盖面积纵横广袤,达几十万平方公里,这在中外其它民歌种类中是极少见的。其它的民歌往往只局限于某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小地区,比如“信天游”只流传于陕北,“爬山歌”只流传于内蒙的一些地方,其它如白族的“三月街”、瑶族的“耍歌堂”、壮族的歌墟等活动上所唱的民歌,都是在一个地区内流传,很少有能跨越两三个省区的。而花儿(主要是河湟花儿)就突破了这一小地区(如河湟或青海)的限制,既流行于黄土高原,也悠扬在青藏高原,甚至传唱于天山南北,地域上要比其它种类的民歌广大得多。
从流行民族看,其它民歌一般只流传于某一个民族中间,如藏族的“拉伊”,苗族的“飞曲”,壮族的“欢”,侗族的“侗歌”等,都没有超出本民族的范围。即使有超出的,也一般是两三个民族唱一种歌,而且有一些前提条件,如这两三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者语言文字是一致的,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地区内等。内蒙有一种民歌叫“蒙汉调”,只流传在伊克昭盟的准噶尔旗和达拉特旗交界地带,这里蒙古族与汉族杂居,他们在语言上相互交流,几乎都能用蒙、汉两种语言流利地对话,所以他们都唱这种山歌。但是,花儿就打破了这一点,她流行于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部分)、藏(部分)等八个民族中间,而且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不是一致的。藏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信奉藏传佛教(其中绝大部分信奉黄教,也有的信奉红教),而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汉族则信仰中原佛教和道教。他们信奉的宗教不同,文化心理结构上也就有着诸多差异。同时, 汉、撒拉、土、裕固、藏等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甚至拥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们却基本上用汉语唱花儿,并且都喜欢唱。在这点上,也不是其它民歌所能相比的。
从歌词看,汉族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其它民歌的篇章结构、句子节奏、韵律等都与汉族传统的诗歌基本相似或一样,尤其是其它用汉语演唱的民歌更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般都是单字尾构成的五、七言句式,押韵上多为通韵和间韵这两种最常见的形式,缺乏变化。而花儿特别是河湟花儿的整体结构、句子节奏、韵律都是很别致独特的。如扇面对结构,单、双字尾的交叉使用,交韵、复韵的大量使用等等,除了与《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以及之后个别诗词有些相同之处外,在古今民族中是找不到相同的例子。花儿特殊的艺术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曲调看,花儿既不同于藏、土、撒拉等民族的其它民歌,也不同于中原汉族的一般民歌而是有她自己与壮阔宏伟、富饶壮丽的西北山河,勤劳勇敢、群众杂居的西北各民族精神风貌相谐调的旋律,同时又不单调刻板,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有着非常丰富的曲令,仅河湟花儿的“令”(调儿)就多达一百余种。这样既有独特的旋律又有丰富的曲调的山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从反映的内容看,花儿是一种以情歌为主的民歌,她对男女爱情、婚姻的各个细微的方面都有着精彩的描绘歌咏,此外,花儿中还有反映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其它方面的内容。至于花儿起兴句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更是极其广泛,天文地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族人物、奇风异俗、社会宗教、草木虫鸟,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许英国先生曾对河湟花儿起兴句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作过罗列分析,举出了五十个方面。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花儿是一部西北的“百科全书”。
正因为花儿具有如此特殊的价值,所以早就引起了国内学者专家们的重视。从解放前开始,他们就或者搜集整理歌词,或者搜集整理曲子,或者撰写文章进行评介,或者汇集整理研究成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九四零年张亚雄先生《花儿集》的出版发行,对花儿走向全国起了很好的作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花儿进一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学术界发表了大量介绍和研究花儿的文章,文艺界也出现了一批用花儿形式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取材于花儿的音乐作品,同时花儿登上大雅之堂,歌手们在各种民歌会演和其它舞台上高声演唱,使花儿在全国以及国际上有了很大影响。毫不夸张地说,国内稍有文化水平的人都无不知道西北有朵优美动听的民歌之花——“花儿”。
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尤其是民歌中,影响之大,声价之高,就数花儿是第一了。这也就说明了花儿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乃至全国民间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民间文艺工作者以及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所可轻视的,也是值得生活在西北的各民族人民自豪和骄傲的,更是需要大家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什么是花儿?花儿与西北其它民歌有何区别?为什么叫花儿?这些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章试就这些问题并对花儿的作者成份等作一分析。
花儿的定义
最早给花儿下定义的是张亚雄先生。他在《花儿集》中说,“花儿”是流行于三陇——甘、青、宁——的一种山歌,亦多有称之为“少年”者。“花儿”,指所钟爱的女人,“少年”则是男人们自觉的一种口号。作为近五十年前提出的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比较粗略的。但他却抓住了最基本的一些要点,即流行地区(甘、宁、青)和这种民歌的种类(山歌),并对“花儿”和“少年”的名称作出了解释。之后三、四十年间,人们对花儿的概念性认识一直没有突破这个定义所涉及的范围,就是一九六一年版的《辞海·艺术分册》中对花儿的解释也没有新的突破。可见张亚雄先生这一定义之影响是很大的。
直到一九七九年修订出版的《辞海》,才对“花儿”这一条目作了补充修改,写道,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的一种山歌,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在青海又称“少年”,对其中的词称“花儿”,演唱称“漫少年”。声调高亢舒长,即兴编词。内容分抒情、叙事两类,前者居多。通常为独唱或对唱形式,旧时属于情歌之类的“花儿”,只在山野歌唱,必须回避长辈。解放后,颂歌、劳动歌等均广泛采用“花儿”形式。这个解释比起张亚雄先生的解释晚了四十年,当然也就更完善准确一些,这是继张亚雄先生之后四十年来众多花儿研究者的心血结晶。但是,客观地看,这个解释仍然是不完善的,其中既有遗漏也有错误。主要是:
一、流行地区漏掉了新疆;
二、流行民族漏掉了裕固族和藏族;
三、青海并非仅把歌词称花儿;而将曲子称“少年”。
新疆与甘肃、青海毗连,自清代康熙朝起,河湟一带的回族以及少数汉民有的从军做生意到新疆,最后定居那里,有的因为生活穷苦,逃亡在外嘉峪关以西谋生最终为贫所困回不了家,或者认为那里比河湟一带好,也定居了下来,还有的是被清政府召募到新疆开屯种田,因地而居成为新疆人,更有相当一部分是几次河湟回民起义失败后,跟随其头领逃往新疆,最后寇居在那里的。这些从河湟地区到新疆的回民现在主要聚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焉耆回族自治州。他们把河湟地区的一些文学艺术形式也带到了那里,并精心地保存了下来。比如流行于湟水流域的曲艺品种平弦,至今在那里还颇为流行,被称为“赋子腔”。至于被他们带去的花儿,更是十分流行,在今天的天山南北,还能时常听到花儿的歌声。一九八0年,昌吉州在米泉县还曾举办过一次花儿演唱会,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歌手;昌吉歌舞团等文艺团体还演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花儿歌。《博格达》文艺杂志还经常刊登花儿和评介花儿的文章,并于一九八二年出版了《天山下的花儿》一书。但是长期以来,花儿研究领域对这一事实不甚了解。近年来,由于李富、李桦、孟丁山、夏启荣等人对新疆花儿搜集整理,评介宣传,才使得学术界明确了:花儿流行区域除了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花儿流行的民族,原来大家只知道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六个民族。七十年代初,甘肃师范大学组织民歌调查组深入农牧区搜集民歌期间,才发现地处河西走廊肃南的裕固族也唱花儿,并从那里搜集了一些花儿。后来经他们整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花儿集《手搭凉篷望北京》一书中首先出现了“裕固族花儿”,使花儿界为之一惊。裕固族来源于唐时祖国西部的回鹘,历史上经过几次迁徙演变,元明时称为撒里畏兀儿,后逐渐定居肃南。裕固族有本民族语言,平常使用汉语。其民族语言有两种,一种属于蒙古语系的安哥尔语,另一种属于维吾尔语系的尧呼尔语。唱花儿的是属于蒙古语系的部分群众,而不是全部。据杜亚雄同志讲,他在裕固族中调查时发现他们的花儿是由东乡族擀毡人带去的。
藏族遍布青藏高原,与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交往,唐代就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的佳话。在甘肃、青海的河湟地区,藏族与汉族、回族及其它民族长期群相杂居,文化方面的互相影响更是广泛深入。所以在河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所谓“家西番”的藏族也唱花儿,而且对其喜爱之情不亚于当地汉、回民。譬如每年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举办的“六月六”会上,演唱花儿的还多半是鲁沙尔、上五庄、拦隆口、多巴四乡以及湟源县的藏族群众,他们唱起来歌声悠扬嘹亮,往往能吸引大批听众。但是长期以来,这一事实也没有被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花儿学界所发现,直到前几年各种花儿会以及“六月六”会等恢复,由省、市级政府出面主办大型花儿会,一些由州县选拔来的藏族妇女歌手登台演唱,大家才犹如大梦初醒,清楚地认识到花儿流行的民族中还有一个藏族。
至于青海农村各民族对花儿的叫法倒是一致的,解放前统称为“少年”,解放后因为受文艺宣传部门的广泛影响而逐渐叫作花儿,但农村的一些老年人至今还坚持叫“少年”。你如果说:“请你唱个花儿。”他还不知道“花儿”是什么呢!再者,不论是“少年”还是叫“花儿”,都是从歌词、曲调等构成的艺术整体而言的,并非只把歌词叫作“花儿”,把曲子叫作“少年”。
补充了这几点,是否就可以为花儿下一个完全准确、很完善的定义呢?回答还是不可以。因为仅仅从花儿流行的地域、民族和她是山歌、青海也叫“少年”这样的角度出发,就必然会把花儿流行地区内的其它山歌甚至将一些小调也混杂进去。比如多年来,许多人错误地把甘、青一带的一些其它山歌、小调以及社火调、宴席曲、酒令等当作了花儿,有的干脆把民间叙事歌《马五哥与尕豆妹》也称为“花儿”。因此,还必须把握花儿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以规定其应有的范围。那么,她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呢?根据上述情况再略加补充便是:
第一,花儿是一种山歌,山歌是民歌之一种,是指只在山沟野洼里唱的歌。山歌是比民歌低一级的概念,而花儿又是山歌中的一种,是比山歌又低一级的概念。花儿并不是西北地区所有的民歌。
第二,花儿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四省(区)的部分地区。
第三,花儿是一种以歌唱爱情为主的山歌。花儿之所以被称为花儿,就是因为她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花儿流行地区,人们把有关男女爱情的事称为“花事”、“缠花”、“花案”。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亲呢地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
第四,花儿除了采用独唱这一歌唱方式外,还有利用庙会、集市等演变成的花儿会开展对唱、合唱等演唱方式。这种集体性歌唱与男女爱情、婚姻有直接的联系。
第五, 花儿是八个民族用汉语歌唱的山歌,在这八个民族中,东乡、撒拉、保安、裕固、土、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唱花儿时却用的是汉语,即使有个别所谓 “ 风搅雪” 的花儿,也是以汉语为主。
第六, 花儿的文学形态篇幅短小,在其曲调的制约下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既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也是划分花儿本身系列层次的主要依据。
第七, 花儿的音乐曲调极为丰富,其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 来表示。这个 “令” 就是调名,每个“令”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第八, 根据花儿的实际情况,可以划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
第九,花儿根据表现手段和内容可分为抒情和叙事两种。
依照以上所举,我们认为可以给花儿作这样一个解释,也可以说是下定义:
花儿是产生和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四省(区)部分地区的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这些地区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和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青海也称为 “少年”。她有自己独特的格律和演唱方式。演唱时即兴编词。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以抒情短章为多。根据其格律等可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
花儿释名
“花儿”这个名称是令人陶醉的!用花儿来命名山歌,就具有了形象的美、色彩的美、神韵的美、气味的美。以花命名的民歌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在中国,据说古代把《诗经》也称之为《葩经》,这个“葩”就是“花儿”,译成白话就是《花儿经》;在外国,据说匈牙利有一种爱情歌曲被称之为“花之歌”,其命名来由是因为这些歌曲总是一再地提到花,并用花的名字来称呼心上的情人。但前者仅属推测,不是明确称歌为花,后者称为 “花之歌”,是以“歌”点明艺术品种,不是完全以花代歌。只有花儿才直接以“花儿”代称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更富有韵味。
花儿除了上面所说“少年”的叫法外还有其它一些叫法,如“山歌”、“野曲儿”、“山曲儿”等,这几种叫法的含义都容易理解,因为花儿以情歌为主,过去只能在山野里唱,而不能在村子里、更不能在家中唱,与“宴席曲”、“酒曲儿” 等“家曲”正好相反,所以称其为“山”、“野”。这一点上,人们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花儿这种山歌为什么普遍地被称为“花儿”和“少年”呢?其关系如何?却是需要探讨的。
五十年代初,著名花儿歌唱家朱仲禄对这两个名称作了发挥,他在《谈谈“花儿”》一文中说“花儿”与“少年”的意思是这样的:男的在唱词里称女的为“花儿”,而女的则称男的为“少年”。他们把唱“花儿”也叫“漫花儿”或“浸少年”譬如男的要逗女的和他对唱,就唱道:“这一个‘花儿’是年轻的,你为啥呀不漫个‘少年" 哩?”假如女的要逗男的和她对唱,就是:“好一个阿哥是年轻的,你为啥呀不漫个‘花儿’呢? ”“花儿”与“少年” 这两个名词虽有这样的区别,但实际使用上并不十分严格。
由于朱仲禄等人的宣传推广,大多数群众都乐于接受这一解释,认为“花儿”是男歌手对心上人的呢称,“少年”是男歌手自称或者是女歌手对心上人的爱称。久而久之,这种称呼便成了这种民歌的名称。
近几年来,一些同志对这种传统的看法提出了异议。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花儿与少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民歌,洮岷地区的称为花儿,河湟地区的是少年。洮岷地区把花儿从不叫少年,反过来,以前河湟地区群众也从来不叫花儿。这两种民歌,不论从称谓,还是从唱词形式、音乐特征看,都不一样,张亚雄先生最先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
“花儿”,指所钟爱的女人;“少年”则是男人们自觉的一种口号。追求人生意义,唯有少年为黄金时代,而恋爱钟情诸般韵事,唯少年能尽所欢。是以歌者虽龙钟老人,其歌仍然以“少年”名之。楚辞中拿香草比美人,诗人也往往将花比玉,而以“花儿”名其歌,可谓独擅一格。又说:花事为少年倜傥之行径,故“花儿”又名 “少年”。据其自称,他这种见解早在一九二一年北京时就已写成文章了,说明他对“花儿”和“少年”的名称来源作了长期的思考探索。正因为这是我国第一个花儿学专家长期研究探讨的结晶,而且在花儿歌词中找出了不少例证。如:我维的花儿你没见,万花中挑下的牡丹。日月就象打墙的板,上下翻,催老了一层的少年。
至于我所介绍过的那首小诗中提到的 “花儿”,尚不能肯定指的是说山民花儿还是河湟花儿。“少年”之被“花儿”一词替代而广泛流传,是由于四十年代初张亚雄先生首先明确提出花儿又叫“少年”的观点,解放后文艺工作者更是普遍地把“少年”称为花儿,写文章介绍评论,并仿照其形式进行文学和音乐作品的创作,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广播电台大量播放,时势所趋再加上“花儿”比“少年”一词更富有色彩、形象、神韵之美,因此不论知识分子还是一般群众,感情上都还愿意接受,因而在全国造成了广泛影响,大家无不知晓“花儿”是一种民歌,而知道“少年”的,相对来说就少多了。“花儿”替代“少年”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去搞清花儿与少年的源流变迁过程及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应该的,但要恢复“少年”而摒除“花儿”的叫法,恐怕不大可能,同时也没有多少必要。
第二,认为“花儿”不是男女歌手的爱称,而是因为花儿这种民歌的比兴往往采用花草,河湟人民爱花草,所以把这种民歌称为花儿。这种观点主要以柯杨先生的《花儿溯源》一文为代表。他推测,明朝初年南京迁往泌州地区的移民大概有专门吟唱花卉和以花卉作为比兴来歌唱的风俗。顾颉刚先生的《浪口村随笔·明初西北移民》中曾记载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得什么花儿来?我带得茉莉花来。其地无茉莉,知此歌必为初移之民所遗留,至少亦是不可混为一谈。这种提法虽然对花儿、少年两名称没有提出新的解释,但既然否定了花儿与少年是一种民歌,主张要分开,那么也就彻底否认了这两个名称是男女间相互昵称的观点。朱刚等同志还提出应当把河湟花儿改名为“河湟少年”,并一度在其所撰写的文章中径称 “河湟少年”了。
这一新的观点提出后,立即引起了争论,朱仲禄等同志再次强调:“花儿” 与“少年”是一种民歌形式的两种称呼,硬要把河湟花儿改叫“少年”是极不合乎实际的。苏琴同志则从音乐的角度论述了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属于同一种山歌。刘凯同志还引用笔者于一九八四年六月九日在《青海日报》上披露的一首清代小诗作为证据,认为清代时河湟地区就把“少年”叫作“花儿”。总之,他们认为花儿和少年就是一回事。
我们说,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根据事实,洮岷花儿确实没有“少年” 之名,而河湟花儿在过去也只被称作“少年” 而无“花儿”之别名,只有民国时期文人作品中才称其为“花儿”。如慕少堂先生《西宁道中》写道:田妇薄面皮,一路唱花儿。慕的这种叫法还与张亚雄等人的影响我们以为这种提法可能有某些合理的成份,但不能如此简单地解释。因为民歌中以花卉起兴的品种各地都很多,如“信天游”、“爬山歌”等都多有以花卉起兴的,甚至还有专门歌唱花草的,而这些民歌都没有类似花儿的名称。再说“数花”这种形式不仅流行于宁夏,在青海等地也有,它也不能作为花儿名称来由的例证。如果能的话,那么青海贤孝中还有与“数花”相类似的“数山”段子,全篇二百余行,句句说山。例如巴燕戎的青沙山,援伯画上倒对山。南川里,佛屏山,磨石沟峡里拉脊山,黄德画上八戒山,黄河两边净脏山。大通里头煤窑山,好起过雨的娘娘山,前藏里,元里山,后藏里,青云山,十八家王公海山察汉乌苏妖魔山,哈拉库图日月山,同时,花儿中也不乏以山起兴的,如:平凉画上崆峒山,孔昌太平入青山、洗州府里莲花山、河州城外太子山。兰州画上五泉山、白塔山、六盘山、桦林山、桌子山、也迭关里牛心山 ,高山低山八宝山 ,松柏树罩严着哩 ,我和阿哥盘一天 ,好象是过年着哩!千万年不倒的大山、万辈子不蹋的青天,若要我俩的婚姻散,都连山摇着给动弹。
尽管如此,也不能牵强说“山歌”这个名称的来由与花儿多以山陵起兴有关,更不能以贤孝中的“数山”段子等来旁证。对于“花儿”一词来由的探讨也当是如此。
第三,认为“花儿”名称来源于莲花山,因为花儿是莲花山上所唱的民歌,而且衬词中有“花呀, 两叶儿”,所以人们以花代歌,后来扩散传播到各地,就普遍地叫作花儿了。这是卡锡文先生在《“花儿”命名臆测》一文中提出来的。但从论文看来,缺乏资料根据,多系推测。
以上两种观点都仅就“花儿”一词作了解释,而避开了“少年”一词。
我们认为,“花儿”一词的本意是与男歌手对女情人的呢称有关,也就是说与人们的爱情、婚姻有关,这在花儿唱词本身就有不少例证,当然也不否认,可能还与花儿中大量采用花卉来起兴有某些联系,但其联系是比较微弱的。至于为什么要把这种民歌称为花儿,除了与男女呢称等有关外,主要是因为花儿是一种美的象征,唱花儿就是歌唱美、追求美的行为。这种美始终贯穿在花儿中,比如不同曲令的传统衬词中就有“阿哥的白牡丹”、“阿哥的乖嘴儿”、“我的杨柳姐儿”、“我的大眼睛”、“阿哥的肉呀”等等极其亲热的称呼,充满了千丝万缕的柔情和对美的倾倒向往。用花儿来象征心上的人,象征这优美的艺术,象征那青春的年华、甜蜜的爱情,那是再也合适不过。这才是花儿名称来由的质点。
如果说大家对“花儿”这一名称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那么高声歌唱花儿曲,对“少年”这一名称的讨论则冷淡的多了。我们只见到刘佑同志对此提出过一种与传统说法不同的看法。他说“少年” 就是“烧脸”的误写。在青海方言中“少”与“烧”在许多情况下读为 shao,“脸”读为 nian,与“年”同音,因此误写。其理由是:
一、旧时代统治阶级把花儿视为粗俗下流,不能登大雅之堂,知识分子对花儿也是嗤之以鼻,不去涉猎,他们认为唱花儿是诲淫侮盗,伤风败俗的“烧脸”行为。
二、封建思想统治的旧农村,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看作是败坏门风的“烧脸”勾当。
三、花儿只能在山野里唱,如果在辈份不同的人或亲属中间唱,就会感到“烧脸” 所以大家把这种山歌称为“烧脸”,后来知识分子再误为“少年”。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对“花儿”与“少年”这两个名称的看法迄今还很不统一,也还没有出现一种考证详实可信,佐证资料丰富,确能解释种种复杂情况的权威性解释。本书还是倾向于传统的看法并有一点新的补充。
昌吉市二六工镇被自治州命名为“文化体育特色乡镇”称号。
今年以来,二六工镇以建设“全疆回族花儿特色第一镇”为目标,按照“第一年有雏形,第二年有规模,第三年上档次,第四年成精品”的发展步骤,全力实施回族花儿特色乡镇创建工作。第1集$阿妈的热粉汤$qvod 第2集$花儿的故乡$qvod 第3集$回回人家的天堂$qvod为此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回族花儿特色乡镇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回族花儿特色乡镇建设活动的宏观指导。邀请马成翔、杨峰、陈宗涛等知名回族艺术家创作了贴近二六工实际、具有回民风情的三首“花儿”歌曲:《回回人家的天堂》、《阿妈的热粉汤》、《我的家乡》,作为该镇镇歌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唱。在镇机关电话上设置了“花儿”音乐电话彩铃,扩大“花儿”之乡知名度。取国债资金130余万元,新建了基层政权及文化楼综合项目,总占地面积1793平方米,其中文化站占地面积448平方米,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歌舞排练室、棋牌室和多功能活动厅,新建了篮球场、科技文化广场,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
充分发挥镇“花儿艺术团”作用,编排回族花儿歌曲、舞蹈等节目,加大对“花儿”文艺表演队的投入和培训力度,经常性开展文艺巡回演出,“花儿”艺术 团参加社火、歌唱比赛、彩色周末、“三下村”等文艺演出10多场次,并获得了社火表演全市第三名等多项荣誉,演出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年初,邀请区、州、市“回族花儿”作家、歌唱家前来镇上采风,并与镇农民花儿歌手进行交流,共同商讨回民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修建二六工镇回民文化展厅,搜集和整理二六工镇回民族文化传奇故事、传奇人物的资料、工艺美术、“花儿”词曲、民族服饰、传统舞蹈等回族特有的民间文化以及回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进行展示,不断保留节日、礼节、衣食住行方面的回族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