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

时间:2019-05-15 09: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五十四中、八十二中、九十八中等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和高一语文教师一起,就“改革评价方式”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验。我们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本区学生的特点,在高一和高二年级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将日常发展性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之中,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期中、期末检测,采取面试和笔试相结合,全区统一命题和学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改革,对学生特别是普通校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做法

我们在反复研究、学习、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分项达标评价、自选难度评价、自选强项评价、成长过程评价、展览展示评价、描述性评价等。

1.分项达标评价。我们把“知识能力”领域的评价内容分解成若干子项目进行评价。高一必修课程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方面。这部分内容的评价既重视笔试,也重视其他方面的语文素养。高一年级期中、期末考试中的知识积累及行为习惯的考查,教师一般要在平时进行。比如背诵默写、讲述故事、谈读书体会、演讲比赛等形式的考查,就采取平时面试的方法进行。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时找语文老师测试。评价十分重视学生观察、体验及搜集、整理资料等实践能力,强调知行结合。

2.自选难度评价。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区期中、期末检测仍实行统考的情况下,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采取全区统一命题与学校自主命题相结合,有的学校还让学生自己命题。测试时,提供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三者比例为8∶2∶0和7∶2∶1和6∶2∶2的样卷。在测试前,教师把几种试卷的不同难度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跟家长、教师商量后自主地选择试卷。考试后,如果认为自己选择失误,可以选另一张试卷再做一次,按做得好的一张评定成绩(初中课改中也尝试过此做法)。

3.自选强项评价。学校对学生评定的内容,设置多个奖项,如:文学创作奖、阅读收获奖、资料积累奖、诗歌鉴赏奖、优秀作业奖等,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找到由弱项通向强项的桥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选择强项,弥补弱项。自选强项评价,除了平时要做好评价和过程记录,期末每个学生要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特长或相对较强的项目。

4.成长档案评价。

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通过汇集学生作品来展示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轨迹的评价方法。成长档案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同时也体现学生发展评价,并且强调自我纵向比较。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档案袋”。档案袋包含学生认为最能展示自己成就的作品。除了装入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包括课外创作的作品)之外,还可装入作品的文字介绍、同学或老师对作品的评价意见、参赛或参展的获奖证书、刊登自己作品的报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等。“成长档案袋”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翻阅、评价。成长档案中的作品,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展览。

5.展览展示评价。展览、展示评价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展览或展示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学习成果,由同学和老师给予评价。生活随笔、演讲练习、课外阅读、文学鉴赏、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适用于这种方法。

6.描述性评价。描述性评价提倡用鼓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描述。教师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达到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目的。通过评价给学生以具体的方向指导,使他们看到希望,并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为了能较科学严谨地落实评价,我们还将主要内容制定了评价量化标准:

1.作文:每学期六次大作文,每次最高积2分,共积12分。每次作文成绩90~100分,积2分;80~89分,积1.5分;70~79分,积1分;60~69分,积0.5分;不及格,积0分。每次作文,假若第一次成绩不理想,允许作第二次,以成绩高的一次计算所积分数。

2.生活随笔:每学期生活随笔(共5篇)共积累8分,计入学期成绩。其中优等文占1/2以上,积8分;占1/3以上,积6分;不足1/3,积5分。有一次未完成,积5分;有二次未完成,积3分;三次未完成,积0分。或者,生活随笔共8分,每篇优等文得1分,得满为止;欠一次扣3分,欠二次扣6分,欠三次扣8分;评改仔细认真者,奖励1分。

3.演讲练习:共累积5分,计入学期成绩。其中讲话占4分,同学评议占1分。讲话练习按学号轮流进行,一人讲完另一人进行评议,每学期轮流一次。

讲话要求:内容完整,声音洪亮,神态自然,没有语病,有一定感情。完全符合要求,积4分;做到前4条,积3分;做到前3条,积2分;做到前2条,积1分;只做到第1条,积0.5分。

评议要求:能较完整、准确地指明优、缺点,讲话流利自然,没有语病,积1分;只做到后2条,积0.5分。

4.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共积5分,计入学期成绩。能认真、按时阅读全部必读课外书,有完整的笔记和较高水平读后感的,积5分;只做到第一条,并书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积3分。

除规定的必读书外,阅读了其他有益的课外读物(三本以上)并有较好的读书笔记的,奖励1分,计入学期成绩。

5.浮动分:共积3分,计入学期成绩。

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分。

此办法在一些学校的班级试行后,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各年级情况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有些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年级。所以我们又规定,在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分数分配的具体比例,对构成分数的各项内容,任课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二、实施评价方式改革的成效和反思

我们觉得这项改革大方向是对的,已经初显成效。

1.多数师生充分认识了发展性评价的作用、意义,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实施常态化。教师深入探索不同单元的不同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如作文课、实践活动课、古代诗歌鉴赏课、文言文阅读课,分别有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方法,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由于在评价标准方面尊重学生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根据他们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避免了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弊端。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清醒地认识了自我,通过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自觉改正自己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良好的态度、情感和学习方法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得到强化,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3.评价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练和提高,钻研教材的主动性有所增强。

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

1.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有一定差异,各校生源水平不等,评价办法在初中实施比较顺畅,在高中实施还存在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方案。

2.评价过程中计分方法比较繁琐,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有一定畏难情绪。

3.计分方法与现行中、高考不尽一致,教师担心此种评价的成绩难以作为指导高考的参考,此试验在毕业班阻力较大。

4.对此项试验,不是所有的校领导都能给予很好的支持与帮助,教师做起来有一定难度。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当我们承认智能的多样性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允许、支持、鼓励多样化评价的存在。当我们用更科学、更宽泛的态度来理解人的智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能更坚定地肯定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独特性,我们就越觉得有必要为教学的平等提供必要的空间,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相信:

经过一个周期的实践之后,发展性评价这一构想将会得到充分调整,从而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一、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全面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业素质评价和品德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拟将日常发展性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为高中招生考核奠定基础,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

二、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语文学科特点为依托,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以成长记录为基本评价方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手段要便于积累评价资料、便于评价操作、便于实施多元化评价。要贯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成长自我记录为主,实现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评、老师定评相结合。评价的方式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教学评价为评价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便于评价资料的集中与融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基础。评价角度要体现多元化,坚持情感评价与知识能力评价并重的原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制定多元内容融为一体的评价标准。要贯彻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指出发展方向,留出选择余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的评价原则,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发展性评价的重点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性评

价的重点评价内容如下:

1.认知: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三年累计认识3 500个常用字,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该项落实途径:完成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任务。

2.积累:诵读古代诗文,三年累计背诵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50篇。该项落实途径:分解背

诵在平日学习过程中。

3.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三年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该项落实途径:分解阅读总量为日阅读量,以“课内外诗文联读方案”形

式检查落实程度。

4.综合性学习:每学期参加1~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万字。

四、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

为全面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在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淡化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充分发挥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具体评价措施要将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段评价互相关联、紧密结合起来。过程评价由学生根据管理者制定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日常学习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吸收同学互评和家长评议的意见,实施数字化的等级评价,记入《语文学期发展记录表》。教师主持阶段性评价,审阅学生日常发展记录,参考学生的自评成绩,依据搜集的学生学习成果资料作出数字化评价,然后与学生的阶段检测成绩加以权衡,得出学期阶段学科评价成绩。这样做,可以使阶段性评价更具多元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更能体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成果。当学生结束初中阶段学习任务时,老师综合初中学段各学期的阶段评价结果,结合学生在整个学段的发展趋势,依据客观翔实的资料积累,公正地对学生作出数字化评价或文字性评价。这样的评价结论,可以为班主任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充分依据,避免人为因素的介入;如果高中招收新生需要参考语文学科单项评价意见,也可以做到确保学科评价意见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根据以上构想,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意见。

(一)关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为此,我们决定采用成长记录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具体做法是设计学生人手一份的《语文学期发展记录表》,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多角度收集个人行为表现作为自我评价量化依据,并吸收同学、家长的评价意见,实施自我评价记录。在每一个评价方面,要求学生依据管理者制定的评价标准,根据自己的学习行为方式及成果确定评价等级,自我量化学习行为表现,自主选择学习行为发展目标,在巩固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管理者从课堂基本学习行为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记录表》由学生保存使用,记录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学习基本行为评价:只要到课、守纪就记3分(合格);参与小组讨论、举手争取发言就记4分(良好);全班发言或提出疑问就记5分(优秀)。课堂上妨碍同学学习活动正常进行的违纪行为,引起老师、同学不满者,应该降等记分。学习习惯形成评价:只要携带课本、笔记本到课堂学习就可记3分(合格);读书时能动笔圈点评注,能利用笔记本整理学习收获或复习自查,经同学见证就可记4分(良好);课外每天平均阅读量不少于3 000字、结合词语积累整理生字不少于20字,每周练笔(作文)不少于500字,每周背诵默写诗文不少于一篇,每天能够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周内完成全部四项任务,经家长见证可记5分(优等)。以上评价标准,不仅把我们规定的常用字识记、语言材料积累、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基本考核任务分解到日常学习行为中去考察,而且还隐含着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过程的考察,其评价等级完全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为了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发展状况,我们又规定了学生每周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的标准。在课堂基本学习行为方面,学生可将本项每节课的得分相加求出平均分,作为本项一周得分,满分为5分。在学习习惯形成方面,学生可将本项每天得分相加求出平均分,作为本项一周得分,满分为5分。该项评价可根据自己一周内(包括休息日)完成课外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调整。一周内全部完成以下四项任务:阅读课外读物20 000字,整理生字、词语不少于150字,练习写作不少于500字,背诵默写课内外诗文不少于一篇,经家长认可,周小结可视为每天都完成了课外学习任务而得5分。反之,如一周内有一项任务未完成,习惯形成周评价最高只能记4分。这里的调整性规定,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而制定的。学生只要做到日记录、周反思,实际上就做到了从完善人格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于学习过程的学期阶段性评价

学习过程的学期阶段性评价,主要依据是形成性评价的每周小结成绩,同时由老师参考自己收集的被评价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调整。学期阶段性评价的各项成绩,为各项周评价成绩累加(满分为100分),减去欠缺实践成果扣分所得之差。如课堂学习基本行为评价,考察字词积累、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资料荟萃或小论文三项实践成果。未交存“读一读,写一写”已完成的书面作业本,该项成绩扣10分;写作练习不满10篇,每缺一篇扣2分;综合性学习资料荟萃或小论文不足两份,每缺一份扣5分。“习惯形成”学期评价,考察写作练习、课内外诗文联读方案设计两项实践成果。写作练习不满20篇,每缺一篇扣1分。课外阅读考核,要求为每一篇现代文课文搭配五篇课外诗文,并写出20篇“课内外诗文联读方案”,说明将这六篇课内外诗文组合在一起的理由。联读方案每缺一篇扣2分;一套联读方案中所选课外文章不足五篇扣1分,缺联读理由扣1分。在上述两项考核基础上,将两项的学期阶段性评价成绩相加被2除,所得之商为本学期学习过程阶段性评价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将阶段性评价总成绩的70%,加上该生阶段性检测成绩平均值的30%,为本学期阶段性评价综合成绩,满分可以超过100分。以上单项学期考核成绩、学生阶段检测成绩以及学期阶段性评价综合成绩,均记入《学期

发展记录表》。

在进行学期阶段性评价时,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学科特长表现。例如,凡是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者,发表一篇,学期阶段性综合评价成绩加10分;在此基础上,每多发表一篇再加1分。在校级以上演讲、朗诵、普通话比赛中获奖,学期阶段性综合评价成绩可加分,校级加3分,市级以上加10分。

(三)关于学习过程的学段终结性评价

1.学段终结性评价,依据初中学段六个学期的阶段评价综合成绩进行评价。三个学年按2∶3∶5的比例数取值相加,得出学段终结性评价成绩。具体操作方法是:七年级两个学期的阶段性评价成绩相加,求出平均值取20%,加八年级两个学期阶段性评价成绩平均值的30%,再加九年级两个学期阶段性评价成绩平均值的50%,得出学段终结性评价成绩。如果管理规定有所要求,教师应依据学生三年的《学期发展记录表》显示出的发展轨迹写出文字评语,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三年的发展趋势,肯定学生的学

科特长表现。

2.教师必须妥善保管学生三年六个学期的《学期发展记录表》,学生本人必须妥善保管个

人的实物资料,以备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或高中招生查验。

3.学生的学段终结性评价成绩和评语,按青岛市教育局将来出台的具体规定纳入高中入学考试考核

范围。

五、结束语

以上发展性评价,包括日记录、周反思、学期审核调整、学段终结性评价四个环节,前一环节是后一评价的基础,四个环节构成完整而严密的评价系统。在评价方式上不仅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而且充分尊重学生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意见。在评价标准方面,我们尊重学生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根据他们现实的学习行为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样的过程行为表现给予同一等级评价,避免了把分数作为惟一评价依据的弊端。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决定每天的作业内容和数量,自主确定完成全部作业的时间,只要在规定阶段内完成了全部任务,用一天时间和用一周时间给予同样评价。这些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认识自我,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与别人比较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自觉调整自己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近期发展目标,通过选择自己目前愿意使用的学习行为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实行学期阶段性评价和学段终结性评价,使评价依据更客观,评价结论更具可信度。我们相信,经过完整的运行实践之后,这一构想将得

到充实调整,从而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实用。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尝试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尝试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焕发出新活力。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让美术教学很好的为主科服务,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做了以下就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教学方法体现主体性,走出形式化。

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丰富活动的空间,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意识深处得到大大满足,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例如讲《 拼贴的画 》一课时,我特意把专业教室进行了一番“调整、修饰”:按小组拼成几个大桌子,错落有致,每张大桌子上摆放了形状各异的石子、各色毛线、蛋壳、彩纸、彩色橡皮泥、水彩笔、胶水、剪子等。当学生来到美术教室,看到这些东西,尤其是看到了石头子、蛋壳、毛线等,感到很好奇,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的跑到桌前,摸摸石子,又拿起蛋壳看看;有的就干脆围着我问:“老师,为什么我们不按原来的样子坐,发图画纸,干嘛放这么多东西呀?”、“老师,这是我们大街上的石头吗?”、“林思琪,这不是图画纸,是硬纸板!”陈小东举着硬纸板跳着脚地向大家宣布他的新发现。这下可好,孩子们呼啦一下全围在桌前,摸摸这,动动那。每张小脸都洋溢着新奇与兴奋,虽然已经上课了,但我却没有阻止大家,看着他们机灵转动、充满好奇的眼眸,我觉得我没白费功夫。趁着这股高涨劲,我请同学们坐好,孩子们坐得可直了,瞪大双眼望着我,知道我要宣布今天上课的内容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弯身从讲台里拿出作品,学生们随着我弯腰的动作,伸长了脖子,直起身子,半站着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当我把由这些材料粘贴成的作品亮相时,大家都一愣,离我较近的同学说:“粘画?!”我点点头说:“对,我们就利用桌上的材料,创造出一份美术作品。”远一点的同学说:“您上面哪有石头呀?”我一笑,请各组组长拿回一份作品,大家凑近一看,啊!原来石头被上成各种颜色,远一看都没认出来。此时,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大显身手了。这个情境创设,是通过教室学习环境的布置,别出新意地摆放原始材料,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中,学习的过程已经被同化了;同时学生也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了,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学习美术课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应用性。

重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美术课是造型艺术课程。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多,这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意识有很大好处。使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所以新《课标》要求:要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美术课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都要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如:在教学《画画、我们的课桌椅》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使用的课桌椅有哪些不便之处,如果你是个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一套怎样的课桌椅?把它画下来,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思考一的设计了能装水杯的椅子,有的在桌子上放置了能自由伸缩的视力保护装置,当一幅幅饱含着学生创造力的作品交上来时,虽然他们的设计还不成熟,有的甚至不合理,但这已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播下了发明创造的种子。儿童正是在对生活假想性的模仿中获取了审美愉悦,同时也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理解了艺术的内涵。

三、教学模式体现活动性,走出模式化。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泼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适宜的环境。教学中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写生课不妨带领学生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

例如在《神奇的绳》这堂课中,我就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来活动——跳大绳,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玩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美术课,不画画,相反老师和我们一起跳大绳,为什么呢?”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启迪学生思维“用这些绳子能做什么呢?”再让学生用自由组合的形式来创造画面,自由发挥,自由创作。最后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评价方式不能搞教师“一言堂”,更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树立充分的自信心。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的时空中展翅翱翔。在师生愉悦的互动之中,扩大学生对艺术感悟的视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

第四,运用新课程标准备好每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①备好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学习,研究教材的价值,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抓住主线。②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时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③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④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启发、讲授、观察、演示、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⑤备好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⑥写好心得体会。以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

总之,上好美术课不容易,仅做到以上几方面也是远远不够的,美术教师要认真学习《纲要》和新《课标》,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上好美术课,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切实推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新模式

新评价

一、新课程

新课程,泛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从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本次课程改革,不光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新课程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纲一本”为“一标多本”的格局,设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科目设置有综合化趋势,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高中还分选修课和必修课。在习惯叫法上,初中一、二、三年级分别改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以往历次改革主要是靠科研部门探索和推进,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靠行政强力推进。

二、新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我着重就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与大家作如下交流:

1、和谐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尚的地位。师生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树立情感意识,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和谐、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尽力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关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必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评价,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差异性教育。老师在教学中,如课堂回答问题、上台表演、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是否给予一视同仁的关照或者特别的关爱,即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些关注,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教学观念,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框范学生的思维,不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教师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师。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专家们提出了“以学论教”这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以学论教”,它的内涵有两层:一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论我们如何教;二是 2 以学生发展的质量来评价老师教学的水平。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学生只要有了进步,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过去比较落后的学校和比较差的教师。

3、转变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将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生存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4、强调多边互动。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机会,有文本的,也有非文本的,也就是说,课程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各种活动课也是课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更是一种活的课程,活的教科书。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把教科书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去跟学生交流,用智慧去启迪学生,而不是生搬硬套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就完事。传统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多边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活动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强调多边互动,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的对话与交流。对于教学环境,教师也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尤其是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问题。

5、落实三维目标。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常把三维目标简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 3 目标。我们考察过的学校,都是在上课之前将三维目标写在黑板右上方或左上方醒目位置,让师生好把握目标是否达成。让听课评课的人也好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公式、概念、要点等;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

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有效整合是课改中的焦点和难点。长期以来,教师受知识本位影响太深,总担心这三者的整合会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认识到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际教学中,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应该交融在一起。

曾经有一位老师尝试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他给学生提供了圆形硬纸板、软布以及画在黑板上的圆,尝试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各组测量后分别汇报测量、计算的结果,报出的数据差别较大,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要尊重客观事实,认识量是有误差的,而减少误差,一是要有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认真仔细测量;二是教育学生,测量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要有耐心,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我们可以体验到,这节数学课,老师让学生亲自测量、探究,无论是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克服,学生体验了全面的过程。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要有科学的态度,这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学生参与过程、掌握学习4 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交融在一起的,课堂教学体现“三维目标”是切实可行的。这里的“情感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德育目标的实现,是课程育德、行动德育的最好体现。

6、树立训练意识。“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轻练”是当前课堂教学两个突出问题,也是危害较大的教学弊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重结果必须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就要树立起训练意识。要使重讲轻练转变为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精讲巧练。老师讲的时间必须控制在10分钟之内,大量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讨论、探究、练习、记忆和消化。

三、新模式

我这里讲的新模式,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常说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只有了解了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后,才能科学地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是:导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采用这种模式,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主导作用过多,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知识能够学到,能力很难提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质疑讨论”、“教师点拨讲解”、“以练为主”、“发展能力”等教学观念。在这些观念指导下,我 5 给大家简要介绍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以便大家在评课时作参考。

(一)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五步六结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教委投巨资邀请尝试教学法创始人邱学华到忠县讲学,并在县教研室开办了两期教材教法研究班,每个学校都派专人参加学习。1984年暑假,我有幸成了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班学员,收获非常大。邱学华的“五步六结构”课堂教学模式至今记忆犹新,现在看来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五步六结构”:基本训练——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归纳总结——课堂作业。尝试教学法体现了“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以练为主”“注重能力”等教学观念。当时,还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引入了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研究,效果非常明显。尝试教学法在理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忠县教育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模式”。杜郎口中学现有教师51名、学生600余名。走进校园有几幅醒目标语:“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让课外活动吸引人,让个性特长发展人。”、“做真正的教育,育合格的人才。”学校规模小,校园建设也比较普通,每天却有成百上千的人现场观摩学习,说明杜郎口经验的确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 6 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第一个“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第二个“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

一是预习:学生在课前或在课中用一定时间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预习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进行自学。通过预习交流,形成目标,并在上课之前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醒目位置。

二是分组:以六人为一个小组。通过长期实践,六人一组是最科学的。这六人中,好中差各两人。一个小组有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又叫“教师助理”。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一间教室里有N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教室里的桌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摆设,同一小组围坐一圈或面对面坐着。教室四面墙上都有黑板,每个小组可以同时派代表上台展示。

三是讨论:教师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分组讨论时,成绩好的同学要负责指导成绩差的同学,人人都要学会。这样就形成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的格局,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四是展示:各组派代表将讨论内容写在黑板上,同一小组协作进行,有的画图、有的负责写解答过程、有的负责讲解、有的负责点评。各组还可以互相点评。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五是巩固:各小组结合其他小组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六是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需要和考试需要,反馈测评既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好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地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三)綦江隆盛中学“四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四段”是指:自主预习阶段——合作探究阶段——展示提升阶段——检测反馈阶段。

“六步”分别是:

1、预习引导,明确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中的目标,进行预习引导。

2、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学生自主预习,交流预习情况,完成基础性知识,初步落实目标。

3、分配任务,合作探究:教师将重点任务以多种形式平均分配到小组,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4、展示质疑,拓展提升: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用多种形式对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作用。

5、穿插练习,全面巩固:各小组结合本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6、达标检测,反馈校正:学生完成学案中的检测反馈内容,检查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补救。

隆盛中学小组评价的基本要求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为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每节课必须对小组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当堂表扬,对表现差的组员提出建议或希望,并上墙。各班每天将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进行汇总,每周对学习小组进行小结评价,表彰优秀学习小组。年级组每月评出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教务处每学期评出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

(四)271高效课堂模式

1、“271高效课堂”的内涵(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 70%学生——优秀生 10%学生——待优生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3、“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路线图

(1)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①……②……;过程与方法:①……②……情感态度价值观:①……②……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要求具体、指导到位,切忌模棱两可;

10(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上角,不能擦掉;(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4、教师学生双管齐下,保证课堂高效:

(1)教师要始终围绕既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导入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总结回扣目标,把好方向盘,保证课堂教学高效。

(2)学习小组长要根据小组成员学习实际,采用“A帮B,B帮C,A拓展”的分层互助模式,兵练兵,既团结互助,发挥集体智慧,又让每一个人都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5、“271高效课堂”的四个着力点:(1)高效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高效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要求所有学案都要提前一周编制,由两个备课组长、学案编写人、包科领导在两天内研究出框架,用3天至4天的时间进行编制,然后再根据高考考纲、新课程标准对学案进行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在每周周一集体备课时发到每一个老师手中进行再讨论再修改。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个学案,甚至是每一个题目都要设计使用要点或使用说明。其次,为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我们还规定学案编制必须规范、必须使用电子稿,并要存档,发至学校规定网络上,学校统一进行整合。最后,为保证学案落实,我们规定,所有学案必须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2)“444”课堂教学过程——每一节课让学生学得精彩。

“四原则”是指课堂教学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四类型”是指课堂学生学习类型分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演示学习四种类型;

“四课堂”是指课堂要体现创新课堂的基本特点:即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安全的课堂。

(3)小组建设——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学习小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高效学习的成败。

a、小组组成:4——6人为一小组,由班主任协同各科老师根据总成绩统一安排,合理搭配,确保每小组每科都有优秀同学和相对弱科同学,组长就由本组学科最优秀的同学担任,可分科兼任。小组内又将每两个同学结成一个互帮对子,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各科培养好小组长,发挥小组长作用,组织本小组形成一个坚强的合作团体,布置检查本组同学学习情况,组织发言展示等都要由小组长组织。

b、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小组文化:各个小组都要根据小组实际,在小组内部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制定本小组的奋斗目标、组训、组规,甚至可以创作本小组的组微、吉祥物、组歌、组旗等,让小组文化成为联结小组成员的纽带。

C、为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长的培训、具体指导也尤为重要,在一开始时帮助各个小组正常启动,当学习流程熟练后,适当放手;同时还要重视小组自治,小组每天计划和总结也作为 12 小组评价的重要方面,帮助、督促小组内部成员高效学习、主动学习。

(4)233课堂评价——高效课堂的推化剂

“2”是指高效课堂的评价坚持“整体性评价”和“累积性评价”两个原则,旨在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每一个同学认真自学、热烈讨论、积极展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是指在坚持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将两个原则又各细化为三个指标,即:

整体性评价的三个指标:a参与率:要求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全员参与,如果有一个同学在展示过程中游离于小组之外,本小组优秀一票否决;b精彩度:以观摩方自发鼓掌喝彩的次数作为评价依据,次数越多越精彩;c含金量:由老师根据展示方学生在展示内容要求的范围内评价展示内容的容量、思维量、创新量。

累积性评价的三个指标:a课堂表现: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展示方的课堂表现评选出最优秀的三个小组颁发小红旗以资鼓励。b小组成绩:根据平时的诊断测试、单元测试以及其他大型考试的小组平均成绩评选出每次成绩的前五名进行颁发小红旗奖励。c晋级评价:这是小组评价的表现形式,我们根据课堂表现和小组成绩两个评价指标,对学生获得颁发小红旗的次数进行统计,进行累积晋级评价,即不搞每周重新计分制,只对每周表现进行点评,并保留所有获奖纪录,并按每5面小红旗换一个小星星、每5个小星星换1个小月亮、每5个小月亮换1个小太阳 13 的晋级制度。

四、新评价

前面,对新理念、新模式有了初步了解,现在来谈如何评价一堂课就非常简单了。在座很多离开教学第一线时间比较长,对学科专业知识不一定很清楚,这对评课没有大的影响,因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理念和方法上去评价一堂课。为了大家好记,我把它归纳为“五看”:

一看关系:即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绕着“太阳”转。整堂课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课堂是否民主,气氛是否活跃。

二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面,投入度和精彩性。首先看学生的参与面,是100%参与,还是小于100%;其次看学生的投入度,如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再是看学生参与的质量,学生的预习是否到位,课堂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

三看教师:首先看教师准备充不充分,如学案的准备,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等;其次是看教师是否按新理念和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操作;再是看教师在一堂课中累计讲了多长时间,是否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是否把多数时间留给了学生;最后看教师的仪表和基本功,如教师的着装、举手投足、语言表达、课堂板书 14 等。

四看方法:首先是看课堂教学是否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其次是课堂教学是否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是否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的策略;再是教学手段是否体现了多边互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教师与教材等多边互动。尤其是对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五看效果:首先是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充分得到了调动,是否学得愉快;其次是看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是否高质量地完成。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新课程实施的成败。而教学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实施中具有激励作用和导向性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鲜明特点,我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注意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应该作以下几点改变:

一、应重新确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的立足点从教师转向学生。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教师,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无非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流畅,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已经得到了突破等等。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怎么对课堂进行控制,怎么对学生进行引导,把课堂看成是教师的课堂,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评价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反应、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成果的参照物。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的特点,是有违新课程的理念的。

本次新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建议下学习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成效。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以“以学为主,教为学辅”的原则,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把通常意义上看一堂课的好坏以“看老师教学生教得好不好”为标准变成以“学生有没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得更好、得到发展”为标准。这一标准的转变将对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冲击和启示。

二、应改变单一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应从单一变为多元。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多以量化、封闭、概括的评价为主,这和新课程的理念是相矛盾。新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强调多样化和灵活性,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如此。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要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重点必须由结果向过程、由成绩向态度、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转移。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规范、量化和评比,评价标准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标体系构成。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优势与不足,关注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对传统的量化指标体系提出了挑战。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纯粹的、过分的量化描述,容易把教师和学生那种丰富的个性表现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字中,把问题简单化、表面化,甚至引导到庸俗的功利追求。而质化评价则更多的关注内在的、过程性的东西,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去把握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发展的机制,抓住了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最根本的内容,是一种描述性的发展性评价。

质化评价的方法正以其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人性化优点,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需要。

另外传统评价中过分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生举手与回答问题的次数等)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教师的教学。而过分概括的评价标准则显得笼统空泛,会使一堂好课的要求难以落实,也会给评课带来麻烦。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尽量做到具体和概括的最适当的结合,可以具体评价的内容就采用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学活动,内容充实多样;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等方面),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的就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例如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方面的评价)。

三、应改变评价的主体,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和操作者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只是简单地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这是极不合理的,尤其是在新课程这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其他人评价教师为主,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课堂听课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据此做出的评价也往往有失公正和全面。另外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衡量,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就十分必要。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的推行,对教师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为教师列出各方面的标准,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成为教师工作总评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可以实现帮助教师改进工作的评价目的。虽然自我评价常常会有夸大自己的价值、评定等级偏高的嫌疑,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会在内心上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和业绩,作出如何改进和完善的决策。促进教师的自我评价其实也是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评价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堂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而推进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说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捷径。

总之,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在突出导向功能,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上下功夫。具体把握科学性、导向性、人本性的原则,重视教学主体的感受、体验、主体性以及潜能的发掘,不应一味强调外在物质性的实用。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新评价方法尝试实施体会

    新课程新评价方法尝试实施体会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都是纸笔测验,从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在信息化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学生评定......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有趣的课堂、一个对话 、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探究的课堂。探究和把握这些基本的评价标 准,有助于我......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方案(共五则范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方案1.成立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确立子课题单位;2.研究制定《实验方案》;3.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搜集文献资料;4.完成......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生物课堂教学 湖州中学 全刚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尝试(获奖论文)(本站推荐)

    富民县永定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教育科研材料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尝试 作者:丁建芳 单位:富民县永定小学 邮编:650400 联系电话:*** 关键词:有效定准重......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学习评价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学习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怎样评价说课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怎样评价说课 我州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就要开始了,而“说课”是教师资格考试程序中的主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形势下,怎样来评价一堂“说课”的优劣?......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富阳市教研室沈 波 一、教学设计概述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教学设想涵盖了教师对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