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诉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诉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兼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新领域
2006-08-07
一、诉讼会计的涵义及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诉讼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也译为法务会计,是西方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而产生的一个会计新领域。它既不同于以往的一般会计工作,又异于一般的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及内部审计,是界于一般会计和审计之间、涉及司法领域的特殊会计工作,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
诉讼会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暂,实务领域虽有所运用,但理论研究仍较为乏力,至今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所谓诉讼会计,是指对特定的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会计反映,为法庭与诉讼当事人、仲裁机构或仲裁双方提供专门服务,即给予诉讼支持(Litigation Support),以协助法庭或仲裁机构对这些案件作出最终裁决的特殊会计工作。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G·杰克·贝洛各尼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这样解释诉讼会计:“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与处理,并给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
从诉讼会计在西方近二十年来的短暂发展历史看,诉讼会计的主要工作在于以独立于诉讼或仲裁双方的第三者身份,针对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及经济犯罪等经济案件中涉及的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运用专业知识,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调查、计算和分析,最终以报告的形式说明鉴定结果,从而为法庭或仲裁机构的裁决提供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及说服力的会计分析证据。其业务领域涉及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股东、合伙人或经济合同双方经济纠纷的审查,交通、医疗等事故损失的求偿,保险、经营中止、财产损失等的求偿,职员层或经理层舞弊、欺诈案件的审查,以及婚姻纠纷的财产审查等诸多方面。迄今为止,诉讼会计在西方已得到普遍运用。例如,在著名的美国舞弊丑闻案--“麦可威尔通讯公司舞弊案”立案调查过程中,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就作为诉讼会计人员,在法庭上作证。
可以说,诉讼会计的诞生,极大地拓宽了会计职业领域,推动了会计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1996年开展的对美国21世纪20种“热门行业”追踪调查的结果,会计领域中的诉讼会计在这20种“热门行业”中名列前茅(李若山,2000)。
二、诉讼会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就目前来看,我国诉讼会计某种程度上已在实务工作中得到一定的开展,但主要限于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案件的审查。例如,一些重大经济案件由检察院立案后,聘请国家审计、税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施以联合审查,调查并搜集犯罪嫌疑人有关经济犯罪情况的事实,为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这也是我国诉讼会计发展的雏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经济交往、经济联系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广泛、深入和频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更趋错综复杂。基于经济利害关系不同而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摩擦而形成的经济纠纷案件亦是在所难免。经济案件的倍增亟待构筑完备的司法支持体系。同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契约经济,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法律是否构成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手段。因而,为妥善解决经济纠纷,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客观、公正度量经济损失,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法律尊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就必须强化法制建设,完善立法、执法体系。伴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必将加快建设并完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诉讼会计作为连接我国两大中介平台--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桥梁和纽带,也必将得到充分重视并蓬勃发展起来。
三、诉讼会计-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新领域
借鉴西方国家诉讼会计发展的已有经验,诉讼会计应由最具有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担任。因为在经济案件审查过程中,诉讼或仲裁双方当事人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供利己的证据。这种片面之词难以使法庭或仲裁机构作出公正裁决。伴随于此,现代社会更趋隐蔽化、复杂化的经济关系,必定导致经济案件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并将更多地涉及法律和会计两大知识领域。因此,为保证法庭或仲裁机构裁决的公正性、公平性,维护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对审查人员自身素质、执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尤其要求审查人员在证据搜集过程中要以独立于法庭、诉讼双方或仲裁机构、仲裁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身份,施以独立的调查、分析和取证,即恪守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严密推理,作出谨慎的职业判断,并提出报告、发表专业意见。这种工作由独立性很强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显然是现实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加拿大,律师、警方、公诉人、法庭、保险公司、银行、商业团体等经常聘请资深的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诉讼会计服务。世界著名五大会计公司早已在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诉讼会计部门,并且在人员数量及经费上不断加强力量,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中,美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会计人员现已达到500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会计人员也已扩充至382人(李若山,2000)。
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参与服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程度日益加深,注册会计师已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清理整顿、脱钩改制工作的渐序完成,以及联合合并浪潮的蔓延,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稳健步入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但是,面对国际和国内资本的急剧扩张,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入世后滚滚涌进的实力雄厚的国外会计公司,将加剧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加速优胜劣汰的进度。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急需大力开拓业务领域,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走优化组合、规模发展之路,建立服务功能强大、内部管理严格、执业水准和职业道德较高、地域分布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新领域,诉讼会计将会极大拓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为其提供一个更为广博的发展空间。诉讼会计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与拓延,显然会迎合事务所扩张业务、开拓市场、提高业务收入、壮大规模之需求,从而合理降低事务所审计风险,有效增强与外国会计公司相抗衡的实力。
四、诉讼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与西方国家相比,诉讼会计在我国发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业务范围过窄,机构、人员临时性特点明显,工作程序和方法缺乏规范性指导,经济损失确认和度量标准缺位。同时,参与的会计人员不具有相应的专门知识和经验,亦大大影响了所获证据的针对性和对经济损失估计的准确性。这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司法实践发展的需求。其次,许多理论工作者或专业人士对其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研究有关诉讼会计规范的工作程序与方法、执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等。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上的欠缺成为制约诉讼会计实务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及时改变这种局面。第三,现阶段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由此产生的有关制度的不完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诉讼会计的发展。如,对于我国现已普遍开展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审查,或者由检察院下设的经济庭进行有关的调查,或者由检察机关聘请国家审计人员协助调查,这显然使得调查形式及调查过程缺乏足够和应有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到所搜集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力。
为切实配合并支持诉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应加速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尽快完善司法体系。其次,我国会计理论界工作者应重视并加快有关诉讼会计的研究工作,建立事务所在开展诉讼会计业务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工作程序与方法、执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等完备的规范体系。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知识多元化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也应抓住机会,重视对员工进行诉讼会计知识的培训,大力开拓诉讼会计业务,使业务量和事务所收入倍增,增强自身实力。
《中国注册会计师》·杨瑾
第二篇: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与展望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期末论文
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
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院:会计学院
班级:会计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并且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同时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国外相比,发展还很缓慢,造成其举步不前的原因不仅与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有关,还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乏,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等原因有关。文章对于目前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进行一定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发展信息
一、前言
随着政府转型,经济并轨的发展趋势,非营利组织蓬勃而起,非营利组织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劳动、民政、文化、司法、体育等部门,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民间非营组织已逐步走向市场。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逐步形成,推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并发布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非营利组织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非营利组织有四大类:
1、行政机关;
2、事业单位;
3、社会团体;
4、民办非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隶属机构在人事部门注册登记、定编制人数,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人们习惯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的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据调查分析,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许多利和弊,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针对我国这一发展特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影响。
因此,揭示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现状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成长和发展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原有的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由于其自身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一)会计体系结构不严谨。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按照组织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立包括财政总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缺乏统一的客观
基础,不利于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的生成,也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收付实现制影响信息质量。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提供与现金交易有关的信息,对于非现金交易的不记录以及对资本资产及其折旧不予以确认。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这种记账方式,首先是对于非现金的收支不予以入账,不能完整反映营运业绩,从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健康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政府的财政风险。其次,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最后,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尤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资金支付与物资到达时间不一致时,在收付实现制下特别容易造成物资入账不及时,致使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可见,收付实现制虽然有利于控制预算的执行,但是会影响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趋势展望
(一)适应新公共管理模式要求,建立政府会计体系。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在吸收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借鉴国际公共会计习惯做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管理型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了一个“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议,概括地说它应包含五个方面的主要要素原则,即透明度、负责任、灵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其宗旨是倡导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视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较为健全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仍然应该坚持我国的渐进式改革路线,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发展变革过程中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政府其他各项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会计改革中的长足之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的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完整的政府会计制度。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充分反映受托责任和业绩信息。目前,我国除国有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外,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的是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其不足之处很多,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债务、资产和财务状况等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下,一些在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或者具有连续性的经济事项等,均被制度“善意”地变成了“隐性负债”,从而实质上隐蔽了财政风险,人为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造成一种失真的财政预算平衡假象。
2、不能有效地分析政府的资金运用情况和效果。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后,就以其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其结果是使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产生的业绩和其利用效率不能从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得到完整反映。同样,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对已收到但未付款的物资或均衡拨款支付采购的物资,在该记账基础上因未付款而不予纳入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之中,削弱了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全面控制管理。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角度看,不利于强化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感。
3、财务成果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收付实现制下,收入、费用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的,它不考虑收支项目的配比性。为真实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管理业绩,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政府的受托责任,消除以上不良现象的产生,引入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财政部门实行的部门预算和国库制度改革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等,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可以预见,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结合了这两种记账基础后,将会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形成有充分加强政府职责行为的规范,明确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增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全面、完整、真实、透明和决策相关的效果。
4、建立基金会计模式,强化核算内容。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国家政府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我们应借鉴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基金会计模式。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基金会计时,应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的受托责任情况,立足于加强政府行为规范化和财政资源配置合理化,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体现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明晰性和责任主体责权利的承担与享有,对一些经济业务应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并相应地对核算内容和核算科目予以增加和设置。特别是根据现行的一些部门按统一安排预算的要求所设的一级预算科目,应在其下依据实际责任要求,进一步体现出部门日常维持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和公共工程项目支出等的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以便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具体分配状况和预算支出具体分布的管理和监控,满足政府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效率等的分析需要。
(三)、重新塑造财务报告体系,加快预算制度建设
1、重新塑造、揭示财务报告体系。重塑财务报告体系,首先,我们可以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果,发挥非营利组织会计长期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势,编制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金流量表》,有效地解决目前我们在现金流量信息方面的短缺现象,从而增强宏观经济决策中对经济前景预测方面对此信息的迫切需求;其次,在现行提供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反映国有资产分布和利用的信息、政府采购基金及专项基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信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信息等等;再次,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我们可以有步骤地、渐进地引进企业合并报表的相应技术手段,完善反映各级政府之间财务状况全貌的合并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等,向社会各界实时地、透明地披露除国家机密以外的财务信息。
2、加快部门预算制度建设。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在推行零基预算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财力状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由部门编制,财政审核汇总,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完整预算。部门预算制度,打破了预算内外资金界限,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一改传统预算对各部门实际占有的预算资源反映不清楚和不全面的局面,使得公共部门各自拥有的预算资源总量的对比关系一清二楚,有利于改变支出部门非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解决部门经费“苦乐不均”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部门间预算关系的透明度。
(四)、深入研究、充分准备,保障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成功
我国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会计主体与财务报告主体不分,将行政单位作为完整的主体及事业单位的主体划分不够恰当确切,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最终都要转化为政府公共会计并融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它涉及政府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管理模式改革等方方面面,牵动着各方的利益和责任,因此要进行充分准备和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其改革的顺利进行。简要地说,要具备如下保障要求:第一,法律是推行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前提保障,也是进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成功的法律基础。第二,改革的系统性、技术性和全面性,要求我们要积蓄较强的人才力量、技术支持力量和具备良好的外围
管理环境,这是保障其改革成功的核心要求。第三,要处理好借鉴与吸收的关系,既要保持我国在宏观财政政策上的调控力度,全面用好并盘活国有财政资源,又要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灵活性、有效性及其责任感,还要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职能和业绩的有效监督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6,(29).[2]邓国胜.中国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参见王名: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北京:联合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NGO研究所,2001.24.[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孔德议.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5]王名,贾西津.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2006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报告.2006.[6]谭晖.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的成因剖析[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6,(3):17-20.[7]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浅谈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浅谈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伴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创新,电子银行业务已逐渐成为各大银行发展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内外电子银行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我国电子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等角度展开分析,找到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电子银行业的顺利运作与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1、什么是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是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电子技术,为客户提供的一种自助式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类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消费金融的日渐兴起,电子银行业不但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拓展出全新的市场空间,而且逐渐对传统金融服务业行成不可忽视的挑战与冲击。
2、国外电子银行发展历程
电子银行最早兴起于美国,1996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便开始通过网络开展金融业务,由于网上银行的客户、交易额等迅速超过传统银行,其业务覆盖范围快速扩大,得到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关注与借鉴。欧洲国家中英国和瑞士是最先发展网上银行,德国、法国等紧随其后。亚洲网上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进程非常迅猛。
近几年,国外手机银行业务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展了手机银行业务,尤以韩国与日本发展最快。就日本银行而言,手机银行己成为其零售业务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体来说,国外电子银行通过10余年的发展,立足于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和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长为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我国电子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国内电子业务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外,我国电子银行受到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全及网络信息技术较为落后等现状的制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一)网上银行
1997年,招商银行建立的“一网通”,首创我国网上银行的先河,中行、建行、农行等也随后陆续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进入21世纪以后,网上银行业务流程更加现代化,网上银行越来越受到企业与个人的青睐。2010年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553.75万亿元,截止2010年底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图1为05年至10年我国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及增长水平。由
图可看出交易额快速上升。
图105-10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及增长情况
(二)银行卡及自助银行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为21.9亿张,信用卡发卡量为2.3亿张。各类银行结算账户共计33.76亿户,同比增长20%,另外,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共277亿笔,金额为90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6.5%。其中银行卡业务共257.6亿笔,金额为24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48.7%。银行卡的使用,为消费者日常购物、交易等提供便利,排除了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隐患,无纸化操作也促使交易顺利快速完成。
(三)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一种电子银行业务,它通过电话这一通信工具将用户与银行紧密相连,为客户提供各类查询服务的新型银行。各大银行均开通了“9”开头的电话服务热线,如中国银行:95566。电话银行操作简单,自动化管理,可实时查询,实现了银行“24小时制”的服务模式。
(四)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我国电子银行的重要发展方向。手机具有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等特征,用户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联系,是一种大众化的便捷通信工具。1999年,我国首次开发手机银行业务,为用户提供账户查询、缴费、转账与证券交易信息等服务。目前,中行、交行、工行等各大银行均已开通手机银行的业务,其中招商银行用户手机银行转账汇款0费用、建行用户可享受转账汇款1折优惠等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
截至2011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亿大关,超过3亿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业务,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已超7000万,标志着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电子银行发展特点
电子银行发展如此迅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具有无纸化交易、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的特点。
(一)无纸化交易
传统银行的日常支付手段通常是通过现金、票据等来完成的,而电子银行的应用使我国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它具有高效、安全、保密的特点,已成为银行业及其他领域的发展主流。
(二)方便快捷
电子银行使用非常便捷,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服务。电子银行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针对性的为企业与个人提供理财投资服务,使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电子银行也为用户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水电费、网上购物等的交易支付,省时省力。
(三)成本低廉
电子银行的交易成本低廉,能够实现银行、客户成本的双降,实现共赢。电子银行省去了以往传统支付的繁杂手续,减少了银行的开支,同时可以减少客户交通等的额外费用。
三、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应当看到,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引起从业者的重视。
首先,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有待完善。电子银行的无纸化操作虽规避了携带现金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我国各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整体规划,潜在的信息安全漏洞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的不完善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条件。作为电子银行运营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漏洞如不能妥善解决,将成为制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瓶颈。
其次,电子银行业务品种单一,经营理念落后。目前,电子银行服务仅包括账单查询、汇款、转账以及企业资金结算与调拨等业务。新型电子银行未能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发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产品,长期局限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窠臼。相对于西方银行以客户为主,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经营理念,我国的电子银行仍以产品为主,服务项目存在较大的雷同性,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不能通过聚焦细分市场,以产品的差异化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最后,电子银行法律不够健全,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尚未针对本行业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影响了行业内信用体系的完善,阻碍了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进程。
对于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把握战略定位,加大科技投入
电子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电子银行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运行。因此,我们务必加大科技资金和开发的投入,加强优秀科技人员对电子银行各方面项目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业务监督
我国电子银行业应建立统一的准入和支付标准,规范网上银行支付规范,避免不当操作引起的损失。同时应加强电子支付的网络安全建设,防范计算机、银行卡、手机银行在支付环节的信息遗漏风险。此外,央行应当积极引导各银行采用SET运作模式,在各交易参与方之间建立防火墙,提高信息安全性。
(三)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足度
加强对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识,提升电子银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培训力度。银行员工培训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方面,培训过程中能够挖掘员工潜力,使员工更好地掌握电子银行业务,并能够提高团队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增强员工防范意识,按规操作,相互监督。
2、创建学习型团队,培育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
3、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的评估体系,不断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强化产品功能,以差异化促发展
电子银行的产品开发人员应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发掘细分市场,在传统银行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新功能,适应当前电子产品的发展。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长期持续对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咨询和调查,打造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搭建核心竞争力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五)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电子银行已经制定的规章包括:《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属行业指导性文件,而现行的《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均未对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进行规定。监管法律的缺失导致我国电子银行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在不断完善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出台相关立法,为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我国电子银行前景展望
电子银行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盛而产生,适应了现代电子网络时代的步伐。电子银
行业务作为一种虚拟的银行柜台,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为广大客户的金融理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发展势不可挡。
手机银行业务将凭借手机特有的优势,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热点。它有成为与网上银行与银行卡并驾齐驱第三极的潜力。另外,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已与支付宝展开了合作,共同开拓电子商务市场。
我们应当立足国内市场特征,逐步解决电子银行的各项问题,推进我国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第四篇:会计电算化前景展望
会计电算化前景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新的管理思想、技术、手段和模式不断被采用,传统的理论、方法受到了巨大冲击。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处理和管理制度,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遇到了空前挑战。在会计电算化高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标志的形势下,会计信息化便应运而生。要理解会计信息化,首先要从我们所熟知的会计电算化谈起。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使会计工作从传统迈向现代化,而且使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更重要的是为建立和完善能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会计电算化”的提出是为了更直接地让人们了解和接受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这项工作。“会计电算化”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这种工具论的思想导致会计软件的开发思路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只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替代手工处理方法,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并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回顾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电算化=现代信息技术+手工会计模式。而现在许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实际上就是传统手工系统的翻版,仅使其手工处理工作自动化。同时,目前的会计软件由于过分强调会计人员的习惯,使得这种会计软件变成了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傻瓜”型软件系统,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看到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面,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和分析的一面,这样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1
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及时的信息,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它的目标是通过会计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处理、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满足现代企事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可以说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与会计电算化相比较,会计信息化有着自身的特征。
(一)、全面性和复杂性。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其范围涉及到会计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处理、会计教学和各级政府部门对会计的管理等。其次,参加会计信息发展过程的人员具有广泛性,系统定位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事务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会计教育人员、会计工作者、政府职能部门人员等都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的参与者。再次,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会计电算化技术基础主要是计算机,而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是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系统工程等全面的现代信息技术。
(二)、多元性。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这种职能将不断扩大与延伸。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技术化,促使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真正的“管理型”转变。会计核算业务将由计算机技术完全替代,财务人员更多的精力将侧重于会计监督、会计分析与控制、会计预测与决策等方面。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将会逐步建立,并进而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层发展。
(三)、开放性。在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时代,信息传播为“报告者、需求者”的传统模式,信息传播是单向的,需求者只能被动接受。会计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变为“报告者、需求者”双向选择模式。信息需求者既可以通过传统的方式接受会计报表,也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主动地请求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工并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信息需求者还可以在授权范围内,直接从会计信息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信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架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得系统与企事业单位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字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四)、实时性。在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部分地实现了会计
信息实时查询和输出,但仍按传统的会计循环进行分期会计处理,由于会计信息必须完成从凭证录入、账簿登记到内外会计报告的加工程序才能产生,因此,会计信息只能按期反映。会计信息化的实质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手工会计进行重构,在重构过程中,手工条件的会计循环被简化、改善,使经济业务一经会计账务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刷新所有相关输出的会计信息。因此,在信息提供时间上将由传统的及时性上升为实用性。同时,开放性的信息系统的实时处理、披露,使得信息需求者可以随时查询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预测某一经济业务对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迅速、准确地作出决策。
(五)、智能性。会计工作采用电算化处理后,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其依据的是手工会计模式,仅仅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种工具。会计信息输入、输出均依赖会计人员,因此,建立在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仍是模拟型的。会计信息化依据会计目标,利用现代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按现代管理思想、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公司”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同时建立起来的开放的、智能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并信息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因此说,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讯有机结合的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
(六)、渐进性。会计电算化基本上可以用计算机代替手工
账来表达其特征,其目标较为单一,企业一旦实现了以计算机来处理账务、甩掉手工账,就可以认为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以同时在各方面都一步到位,而是要从手工会计方式逐步过渡到会计电算化,从会计电算化过渡到初级会计信息化,从初级会计信息化最终过渡到整个会计领域全面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传统手工会计体系和信息化会计理论必将长期并存。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只能是一个分步骤、分阶段的循环过程。
三、电子商务与网络会计
随着Internet应用日趋广泛,信息得以高速流动,资源得以海量集成,电子
商务逐渐从概念走入现实生活。迅速深入发展的电子商务正在动摇和丰富着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贸易方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并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社会的核心。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环境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如网上的广告宣传、咨询洽谈、资金划拨、交易管理、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调研、财务核算、生产调度等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Web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使用Web技术易于集成、沟通不同软硬件平台的信息系统,而界面统一、操作简单的浏览器是跨平台沟通的桥梁。
在空前加剧的全球化的竞争压下,企业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需要将经营环境的各方面,如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分支机构等的经营资源通过网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供应链,并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系统做到:快速反馈全球市场的信息;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间寻求平;提高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更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更强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等。实际上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计算机管理,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处理,因此,财务软件向财务管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四、会计信息化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作为一个过程,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如电算化会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单位领导对电算化会计优越性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只有具备上述条件,会计信息化才能在财务管理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二)、计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避免造成重视计算机专业人员,忽视会计人员的现象。在传统会计核算形式下,从对原始凭证的分析处理开始,一直到财务报表的生成和财务数据的分析,都由财会人员完成,整个财务会计工作始终离不开财会人员,财会人员显得至关重要;而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表面上看,会计人员主要工作方式是原始凭证的分析和信息输入,因而容易导致忽视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及作用发挥。不要使会计信息化成为“傻瓜型”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慧型”管理系统。
(三)、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可以极大发挥电子计算机卓
越的计算功能,但应避免只重视报账功能,而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要促使会计信息化从核算型管理型转变。
(四)要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要注重财务数据与其它业务信
息数据共享,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处于核心地位。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转化的里程碑,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所以,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口号的改变,它更应该代表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方面看,一是更关注财会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使用者随时随地都可能需要作出经济决策,而传统财会系统是按月按年定期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另外,在网络时代,竞争趋于激烈,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因此,及时获取信息包括对未来的预测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来讲至关重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的制造、销售、财务、人事等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存储于集成的数据库中,授权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在线访问企业数据库,获取自己所需的实时数据;另一方面,企业财会系统也可主动通过Internet把财务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外部网页上发布,把财会资料以电子邮件方式传至税务、会计师事务所、证交所等机构,替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二是更关注财会信息的有用性。由于受传统劳动分工、信息传导机制及会计假设的限制,现行的企业财会系统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的需求。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能够实时得到企业外部市场的商品价格信息尤其是证券信息,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一维定式计量可能变为更有用的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重的二维乃至多维动态计量。历史成本反映体现受托责任的、作为当期企业利润分配主要依据的面向过去的信息;公允价值反映体现各个项目收益和风险情况的、作为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主要依据的面向未来的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将能够收集到关于业务活动的所有关键信息,会计要素的划分将更加精确和丰富,最终可以满足财会信息使用者广泛的需求。
第五篇:我国给排水阀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给排水阀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给排水工程,特别 是污水处理工程规模浩大包括管道、阀门在内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业已形成强大的水工业。为阀 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已进入WTO,全球每年需求阀门约300万吨。要充分利用 阀门业属劳动密集、劳动条件差、我国人均工资低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生产转移等优 势,积极走向世界经济的平台。分几个题目简述给排水阀门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状况
现在约有3000家的大小阀门厂,其中温州600家,郑州近200多 家,上海150多家,辽宁250家,江苏、福建各200余家,尽管良莠不齐,但产品品种已达 3000多个型号,近3万个规格。在多品种、密封性能、强度要求、调节功能、动作性能和流 通性能,特别是密封性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倒退十年前,城镇供水协会的权威人士有句 行业名言说“十阀九漏”,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是事实。
造成阀门行业存在的众多问题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市场急 速扩大,而原有国营阀门企业纷纷关停并转,本来机械工业水平就不高,于是乡镇企业(民营 企业),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起点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设备简陋,产品大多数都 是模仿生产,再加上市场混乱,特别是给排水用的低压阀门,问题严重。近十年来,在少数阀门企业的带动下,确有明显进步,有 些品种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许多企业进行二次创业。但就整体来说,差距还很大,有 很多工作要做。为此,分别作出2010年、202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阀门
在给排水工程中,中低压阀门广泛应用,特别低压大口径阀门(低压阀门是指公称压力PN≤1.6MPa的阀门),而中压阀门(PN2.5-6.4MPa)较少。而闸阀、蝶阀是最基本最广泛应用的主导产品。
2.1闸阀的现状和发展
闸阀使用历史最久,至今世界各国仍在应用,特别是DN300mm 以下,在各类阀门中仍占主导地位。其特征是阀板前后压差使阀板强制压在出口右侧的阀座 上,密封性较好,且全开时,由于阀板不留在流路上,压力损失小。用于切断管道中介质。
其缺点是操作力矩大,操作时易使阀体、阀杆损坏,特别 是大口径闸阀。外形尺寸和重量也大,DN1000口径闸阀约3200mm高,需要四个人操作,所以闸阀一 般使用在小口径,即DN500以下使用。
闸阀从全开到中间开度,阀门的流阻较小,接近全闭时,流阻急剧增加。较大的范围内,流阻变化较小,在接近全闭时,流量变化较大,一定不要在阀 门接近关闭时使用,这时很难进行流量的微调。阀门若开度极小,开口处的流速极快,会使 闸板下侧产生气蚀,并伴有激烈的振动和噪声,长时间节流运转,往往会使阀体和闸板的金 属发生气蚀。闸阀工况若处在中间开度,阀板因为是靠两侧的导轨支撑,全闭时配合紧密,而中间位置时,阀板与导轨间隙大而产生振动。因此,即
使在气蚀发生率较低的区域,长时 间使阀门节流运转,导轨也会发生畸形、磨耗或损坏,且由于阀座不是全面接触,而接触部 位表面压力很高,往往会产生咬蚀或粘连,因此,不宜用于流量控制。还要注意,闸阀在小 开度时,流量变化大,如果对阀门紧急启闭,会造成压力急剧上升或产生负压,特别是关阀 门时水锤的产生。
在金属密封闸阀基础上,近些年来开发了橡胶软密封闸阀,其特点是:
(1)法体底部无凹处,流体通过截面呈直线状,不易堆积 和夹杂异物。
(2)闸板密封面是压在阀体上进行止水的,关阀力矩小。
3)不因配管的弯曲和拉伸而影响密封性能。
(4)整个阀板衬橡胶,耐腐蚀,不出锈水。
(5)阀门可在全开通水的同时更换密封材料和O型圈。
(6)闸板互换性好。
由于功能优越,国际上(特别在欧洲)需求量速增,软密 封闸阀是30年前奥地利人发明,在欧洲每年生产50余万台,几乎100%使用,是硬密封闸阀的替 代产品,其制造口径在欧日为DN500,美国一般用到DN400,而意大利可生产到DN1200。但也有不 足,软密封闸阀是靠对橡胶阀座进行压缩密封的,是否关闭不好判断,要避免关阀过紧,不要超过关阀扭矩为好(扭矩在标准上给出)。
2.2蝶阀的现状和发展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发明了蝶阀,上世纪七十年代传入 我国,开发使用。目前世界上一
般在DN300mm以上蝶阀已逐渐代替了闸阀。蝶阀与闸阀相比有开 闭时间短,操作力矩小,安装空间小和重量轻等特点。以DN1000为例,蝶阀约2T,而闸阀约3.5 T,且蝶阀易于各种驱动装置组合,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橡胶密封蝶阀缺点是作节流使用时,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 气蚀,使橡胶座剥落、损伤等情况发生。为此,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国际上又开发金属密封 蝶阀,耐气蚀、寿命长,近几年我国也开发了金属密封蝶阀,但要注意,阀体、阀座和阀板。阀座的材质不适组合时,阀座间会产生热咬合,又不能开闭的危险。在国外还开发耐气蚀、低振动、低噪声的梳齿形蝶阀。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可使铸铁的阀体、阀板与不锈钢阀 座铸在一起,致使阀座部分的构造简单,导物不积留,耐久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一般密封座的寿命在正常情况下,橡胶15年以上,不锈钢金 属约80年,综合比较各异。但如何正确选用则要根据工况要求。蝶阀的开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呈线性比例变化。如果阀门处于节流幅度较大状态,阀板的背面容易发生气 蚀,有损坏阀门的可能,一般均在15度以外使用。节流侧阀门下面会产生负压,往往会出现橡 胶密封件脱落。蝶阀操作力矩,因开度及阀门启闭方向不同其值各异,卧 式蝶阀,特别是大口径阀,由于水深,阀轴上、下水头差所产生的力矩也不容忽视。另外,阀 门进口侧装置弯头时,形成偏流,力矩会有增加。
2.3排气阀
旧式双孔排气阀由于排气能力小等原因,逐渐要被新型高 速进排气阀代替。判定排气阀的性能高低除对阀门的一般要求外有三点至关 重要:
(1)在大多压差下大孔口关闭。
(2)管道中介质——水,冲上来时是否会把浮球压住,孔 口不能关闭。
(3)在低压时(0.02MPa)是否仍在密封不漏水。
排气阀口径的选择需要谨慎,特别管内产生负压时,需要 补充,使管内负压不超过
0.35kgf/cm2,否则管道会失稳破坏。
停泵水锤防护专用阀门问题
3.1水锤种类
水锤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四种。按关阀历时与水锤相μ的关系分为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按水锤成因的外部条件可分为启动水水锤、关阀水锤和停 泵水锤;按水锤水力特性可分为刚性水锤理论和弹性水锤理论两种;按水锤波动的现象分为 水柱连续现象和水柱分离的水锤现象两种。
根据调查统计,在城市给水和工业企业的给水泵 站中,绝大部分水锤事故都属与停泵水
锤事故。水锤事故危害性很大,会导致管道和设备的骤然炸破。由于本文只论及停泵水锤的防护,所以水锤的理论问题另做探讨。一般管道末端关阀水锤是先发生高压,后发生低压。泵站 中停泵水锤的特点是先发生低压后发生高压,而且由于水泵电机旋转部分有一定的转动惯量,在停电后不是立即停止而是转速逐渐降低,仍处于水泵的工作状态,只不过扬程和水量都逐渐下降,当扬程 降至与外部管道压力,流量变为0以后水开始倒流,此时水泵仍在正转受倒流水的作用,而 转速很快下降,此阶段为制动阶段,进一步当水泵转速为0以后受倒流作用,推动水泵倒转,而开始进入水轮机工作状态,随 后压力才逐渐升起。
在整个低压(或负压)水锤波所延续的时间大于正常水锤 波。低压(或负压)波时间,一般可
由4、5秒到7、8秒。当水泵出口没有止回阀时,停泵后水可以通过水泵大量倒 流泄水,使正压水锤压力,有效地减小,因此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消除水锤,防止水锤事故,但不能消除拉断水柱的水锤。当水泵出口装有止回阀时或水泵出口阀提早关闭,在水倒 流后水能冲击止回阀迅速关闭,从而产生一个较大的关阀水锤,尤其当发生拉断水柱水锤时,回流水柱碰到关阀的止回阀上,将产生极大的水锤压力,这是我们主要的防护对象。停泵水锤防护专用阀门要适应这一过程的特点生产制造,而且在正常运行时水头损失要小,安全可靠。若管道假设为刚体,水锤压力
式中g——重力加速度m/s;
a——水锤波传播速度,近似1000m/s;
V——流速m/s;
L——管道长度m。
直接水锤多发生在管道较长,关阀速度较快时,所以关阀 时间T的掌握非常重要,应满足
3.2阀门的气蚀问题
用气蚀系数δ值,来选定用作控制流量时,选择什么样的阀门结构型式中H1——阀后(出
口)压力m;
H2——大气压与其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之差m;
ΔP——阀门前后的压差m;
其余符号同前
各种阀门由于构造不同,因此,容许的气蚀系数δ也不同。如计算的气蚀系数大于容许气蚀系数,则说明可用,不会发生气蚀。如蝶阀容许气蚀系数为 2.5,则:
如δ>2.5,则不会发生气蚀。
当2.5>δ>1.5时,会发生轻微气蚀。
δ<1.5时,产生振动。
δ<0.5的情况继续使用时,则会损伤阀门和下游配管。
3.3阀门的卫生要求问题
自来水管道、阀门的卫生、防疫要求十分重要,目前仍没 得到生产、施工、应用等各方面应有的重视,各种医药,食品现在加强了管理,但人们每天接 触最多的水却很少有人问津,今后是我们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 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要严格执行,必须有省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证明,浸泡试验规定的21个项目和其他3个项目,涂料应进行21个规定项目和5个其它项目的卫生 要求应进行试验。原料达到食品级。
3.4阀门的防护问题
为延长阀门寿命,保证阀门卫生要求,阀门金属表面必须 作涂装,涂层厚度要保证,涂装工艺必须做好涂装前的金属表面处理,达到级(近白级),且 推荐热喷涂。露天安装的阀门外表面宜再涂层外面涂耐紫外线的丙烯酸涂料。
不仅上述问题需要解决,还要优化流量系数,降低水头损 失系数,并要研究提高大范围调压、调流(消能)的专用阀门生产技术,如:针阀(活塞阀)、多孔阀、环喷阀(固定锥阀)、隔水有保证的导流防止器等,及进一步开发超大型蝶阀(DN3000以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