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文学小结
近代作品水平普遍不高,只要部分性阅读“四大谴责小说”(即《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和知道它们的思想倾向,另外稍知《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等小说的存在,外加知道有个作家叫苏曼殊,有个文学理论家叫王国维,他写了本《人间词话》,有个文学团体叫“湘乡派”,有本好书叫《曾国藩家书》,这就差不多了。
现代文学可分三个时段阅读:
(1)1919——1927,重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巨匠鲁迅。
文学研究会:
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坠网劳蛛》
庐隐《海滨故人》
王统照《湖畔儿语》、《沉船》
王鲁彦《柚子》、《黄金》
茅盾(另记,但要记住他是这个社团一员)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苏雪林、许钦文、许杰、王任叔、蹇先艾。
创造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郭沫若《女神》
田汉《获虎之夜》
张资平《冲积期化石》
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陶晶孙、成仿吾。
鲁迅的作品,不说了吧,说了都是吃饭太多。
本时期其他社团和作家:
浅草——沉钟社: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
林语堂:《祝土匪》、《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戴望舒《雨巷》
(2)1927——1937,重点:左联,新月,东北作家群,海派,京派,巨匠茅盾、巴金、曹禺、老舍。
左联:
艾芜《人生哲学第一课》、《山峡中》
沙汀《丁跛公》、《在祠堂里》
张天翼《包氏父子》、《大林和小林》
新月社:
徐志摩(他的作品貌似不用介绍了吧)
闻一多《死水》、《红烛》
东北作家群: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八月的乡村》
海派: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施蛰存《梅雨之夕》
京派:
老舍(另记)
萧乾《栗子》、《檐下》
废名《竹林》、《桃园的故事》
沈从文《边城》、《湘西》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最好把《京华烟云》一并识记)
通俗文学:张恨水《啼笑姻缘》、秦瘦鸥《秋海棠》
鲁迅作品本期以杂文为主,不用多说。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的作品,要是不知道也说不过去了吧。另外臧克家的诗歌《老马》、《罪恶的黑手》也应该知道吧。
(3)1937——1949,重点:七月派、国统区、孤岛——沦陷区、解放区。
七月派:
艾青(他的作品要再介绍那就太„„,不说了吧)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国统区:
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石青嫂子》
陈白尘《升官图》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张恨水《八十一梦》
孤岛——沦陷区:
张爱玲(这个真不该多介绍,自己看着办吧)
有条件选择性识记下列作家:梅娘、苏青、袁犀(李克异)、关永吉、爵青。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解放区:
赵树理(这个就不废话了)
另外识记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写完了,其实还有很多作家未上此回答,很是遗憾,如果全写,楼主估计是10年内都看不完(我文学阅读已经20多年了,上面的作品基本全读过,但我很清楚现代文学我需要阅读的作品还很多),关键是独立理解与总结分析,这样才有更大的收获。
楼主既然是南大的人才,我这些回答就算是“班门弄斧”了。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文学欣赏
鲁迅的小说创作 《呐喊》《彷徨》大致体现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狂人日记》(1918) 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如《药》《阿Q正传》
三是关于变革时代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如《孔乙己》《肥皂》《高老夫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 “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妄自尊大
自欺自骗
自轻自贱
欺弱怕强 麻木健忘 沈从文其人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妻妹张充和为他写的挽辞)
幼时顽劣——14岁到20岁前,参加部队——20岁到约46岁,作家,学者,教授——46岁后,文物研究者:中国古代服饰——80年代后,声名鹊起。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题材有两类:
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柏子》、《丈夫》、《三三》、《边城》) 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绅士的太太》)
代表作《边城》
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老派市民”
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中的祁家老太爷 等)“新派市民”
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
(《离婚》中的张天真、马克同;《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
“正派”或“理想”的市民
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离婚》里的丁二爷;《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底层市民”
体现老舍对底层市民的同情。《骆驼祥子》分析
(中篇小说《月牙儿》写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故事,《骆驼祥子》中祥子、小福子等。)分析祥子形象
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的典型。祥子形象是通过他“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的描写来完成的。
祥子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感与同情心,尤为可贵的是有一颗精进向上的心。他的全部理想就是买一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为了这一理想,他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拼命拉车,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买了一辆车。但黑暗社会对祥子的打击接二连三地袭来。他买的第一辆车被军阀的大兵抢走了。他极为愤怒但并未灰心,仍然顽强奋斗。在经过拼命奋斗之后,又聚了一笔钱。就在要实现买车希望时,他的几十块钱被孙侦探勒索一空。第三次是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但因虎妞难产而死,他不得不把车卖掉。从此,祥子绝望了。一个自信要强的祥子,堕落成为“邪恶”的无业游民,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是何等悲惨的人生悲剧。
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有三:
一是黑暗的社会制度对祥子的迫害
二是祥子与虎妞不正常的婚姻。
三是祥子自己采用的个人奋斗的生活道路
祥子悲剧的典型意义有二:
一是揭露和控诉了黑暗的旧制度的不合理及其吃人的罪恶;
二是批判和否定了个人奋斗的生活道路。作家张爱玲 小说集《传奇》
代表作《金锁记》:---对金钱、情欲异化人性的表现--主要人物:曹七巧
第一个场景:丫鬟夜话。第二个场景:叔嫂调情。第三个场景:兄弟分家。第四个场景:季泽上门。第五个场景:辱死儿媳。第六个场景:毁女婚事。第七个场景:临终回想。
讽刺幽默的学人作家--钱钟书 《围城》
一、法国游船上
主要人物:方鸿渐
苏文纨
鲍小姐
二、回到上海
主要人物:方鸿渐
苏文纨
唐晓芙
赵辛楣
曹元朗
三、在路上
主要人物:方鸿渐
赵辛楣
孙柔嘉
李梅亭
顾尔谦
四、在三闾大学
主要人物:方鸿渐
赵辛楣
孙柔嘉
高松年
韩学愈
汪处厚
汪太太 范小姐 刘小姐
五、重回上海
主要人物:方鸿渐
孙柔嘉 方遁翁
陆太太 《围城》的意蕴
社会反映的层面:文化批判层面:哲理思考的层面: 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1、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老秦、李成娘等。
2、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年轻的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如小元
3、农村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艾艾、燕燕等。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
(1)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
(3)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侠文化与金庸小说
一、中国古代侠义传统
中国古代的侠 侠与剑 侠与酒
侠与隐逸主题 侠与武德修养 金庸笔下的爱情模式。
“英雄美人”的纯情故事模式。
郭靖和黄蓉 杨过和小龙女 乔峰和阿朱
令狐冲和任盈盈
由爱生恨的故事模式
康敏
李莫愁 一男多女的故事模式 郭靖、黄蓉和华筝 金庸笔下的人物
女性 怪异之人 先锋作家余华
早期作品:以死亡、暴力为主题
以《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古典爱情》《鲜血梅花》等为代表。
余华作品的第二个主题:苦难和救赎主题。
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
王安忆
《小鲍庄》1985年
鲍彦山家:鲍彦山 鲍彦山家里 建设子 文化子
捞渣
小翠子 拾来家 鲍秉德家 拾来
鲍秉德 大姑
疯媳妇 二婶 “三恋”:
《小城之恋》 《荒山之恋》 《锦绣谷之恋》 《长恨歌》(1995)-----王琦瑶 不同形态的“寻根小说”
首先,受传统文化哲学观的影响,出于对儒道文化的反思与追索,出现了一批儒道文化的寻根小说。
如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王安忆的《小鲍庄》
其次,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玄奥难解的文化寻根小说也大量出现。
韩少功《爸爸爸》
再次,与这种神秘文化的寻根相关,还有一批小说致力于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题材,形成原始文化的寻根小说。
如张承志的《黑骏马》
莫言的《红高粱》等小说。
最后,受民间文化和古老风气的影响,在寻根小说中,有些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如贾平凹的“商州小说”系列。90年代以来的一些小说介绍
一、王朔的小说
商业性。王朔不避商业功利主义之嫌,大胆迎合市民趣味,旗帜鲜明地追求小说的“通俗性”,并与影视全方位合作。
叛逆性。王朔在一些小说中,借“顽主”之口表达了拒绝崇高、消解神圣、反抗权威的立场。
反讽性。这主要表现在王朔特有的语言艺术。这是一种脱胎于民间、带着机智和俚俗的幽默语言风格;他擅长在政治语录、豪言壮语与英雄形象的缝隙中,发现和制造错位与反差,并通过错位对接、夸张变形等方式一本正经地加以展示,从而形成了漫画式、寓言式的揶揄与夸张。
二、韩少功《马桥词典》1996年
三、陈忠实的《白鹿原》1993年 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
二、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
1、分行
二十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 的《便条》
2、韵律--------------郑愁予《错误》
3、意象性
戴望舒《我的记忆》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
4、风格
《腐尸》波德莱尔
5、情境---------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1.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曾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全部著作汇编为《饮冰室合集》。
2.近代学者王国维著有《人间词》及《人间词话》等著作。3.《古文观止》是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普及性的古文选本。
4.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于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和胡适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新青年》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5.文学研究会 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它是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等,成员主要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6.创造社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7.新月社 1923 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8.1922 年春,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等因在湖畔写诗,并合集《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他们对新诗最大的贡献是爱情诗的创作。广泛的社会批评是鲁迅早期杂文创作的特色。他早期的杂文主要收入《坟》和《热风》中。
9.鲁迅(右图)后期杂文主要反映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事件,代表作是《且介亭杂文》三集。
10.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11.《阿 Q 正传》是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 Q 的“精神胜利法”。阿 Q 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12.《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女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
13.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14.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
15.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16.老舍的作品很有北京味儿。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1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他的早期代表作。18.林语堂主要从事小品散文创作。他提倡“闲适文学”。赴美定居后,用英语写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19.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雨巷》是他的代表作。20.沈从文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21.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22.钱钟书的中篇小说《围城》生动地描写了战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23.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情的追怀。
24.梁实秋的代表作为散文集《雅舍小品》。
25.冰心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柔美、清俊,抒情性很强,被当时的读者誉为“冰心体”。
26.冰心影响最大的作品当推散文集《寄小读者》。母爱、童真是作品的主要内容。27.张恨水是通俗社会小说家。他的作品语言精炼,明白晓畅,其代表作《啼笑姻缘》是三十年代销售量最大的长篇小说。
28.张天翼是现代文坛杰出的讽刺作家。他的小说主要描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以及他们矛盾可笑的心理状态。他写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的名篇,还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29.胡适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他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之一。1917 年发表的他《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30.周作人的散文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风格冲淡平和。代表作有《乌蓬船》。爱情诗人冯至是个很有个性的诗人,鲁讯评价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诗集有《昨日之歌》。31.现代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2.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原则: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他的作品大多表现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诗集《死水》是他的代表作。
33.叶绍钧(圣陶)善于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潘先生在难中》是大家熟悉的优秀短篇。34.赵树理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35.中国第一部大型新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民族新歌田汉与冼星海在一起剧的奠基之作,它继承了民族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歌剧的长处
36.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全部采用陕北民间流传的“信天游”写成,节奏流畅明快,语言在朴素中具有形象美,音乐美。37.丰子恺是一个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散文作家。代表作是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38.田汉是中国现代卓越的戏剧家,是“五四”后早期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名优之死》是其代表作,他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
39.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纯正朴实,篇幅都极短小,有一种朴素的美。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
40.庐隐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充满了悲哀,某些小说具有自传性质。代表作有《海滨故人》。
41.沙汀 1940 年写了受人称道的讽刺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手法极为精炼和传神,每个人物都写得生动逼真。
第四篇:文学常识2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
文学常识
(二)中国近代、现当代作家作品
一、基本篇目:
(一)散文小说议论文等
★
1、《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
2、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等。课文《风筝》(散文)、《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其中《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
3、《我的母亲》的作者是(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我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4、《春》、《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
5、《猫》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郑振铎)。
★
6、《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
8、《谈生命》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
9、《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边城》)等。
★
10、《老王》的作者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译作有(《堂吉诃德》)等,散文集(《干校六记》)等。钱钟书,学者、作家,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管锥编》)等。
★
11、《吆喝》的作者是(萧乾),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12、《芦花荡》的作者是“荷花淀派”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代表作有(《荷花淀》)德等。
★
13、《傅雷家书两则》作者是(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4、《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是(汪曾祺),当代作家。★
15、《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
16、《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17、《斑羚飞渡》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题材小说家(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精品。
★
18、《羚羊木雕》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
(二)诗歌
★
1、《天上的街市》《静夜》的作者是(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等,诗集(《女神》)等。
★
2、《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
3、《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雨巷》等。
★
4、《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
5、《理想》的作者是当代诗人(流沙河)。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
6、《化石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作者是(张锋)。★
7、《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
(三)说明文
★
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
2、《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地理学家。★
3、《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桥。
★
4、《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是(朱泳燚)改写的。
当代作家。
9、《桥之美》作者是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说屏》作者是中国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
10、《信客》的作者是(余秋雨),代表作有(《文化苦旅》)等。《夏感》的作者是(梁衡)。《人生寓言》作者是(周国平)。《地下森林断想》作者是(张抗抗),当代女作家。
11、《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登上地球之巅》作者(郭超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1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何为)。
13、《变脸》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枣儿》作者(孙鸿),剧作家。
14、《春酒》的作者是台湾作家(琦君)。《行道树》作者是台湾作家(张晓风)。《贝壳》作者是台湾作家(席慕容)。《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
15、《生物入侵者》作者是(梅涛)。《落日的幻觉》作者是(黄天祥)。《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作者是(吴岗)。《旅鼠之谜》的作者是(位梦华)。
16、《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作者是(金波)。
(二)1、《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由(8)个乐章组成。
2、《秋天》作者是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
3、《华南虎》、《我的第一本书》(散文)的作者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当代诗人(牛汉)。《华南虎》是具有浓厚(象征)色彩的一首诗。
4、《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2011-04-16
二、自读篇目:
(一)1、《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2、《雷电颂》节选自《屈原》,作者是(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等,诗集(《女神》)等。
3、《观舞记》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她原名(谢婉莹)。
4、《竹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5、《日》、《月》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反响巨大。
6、《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
7、《蒲柳人家》作者是(刘绍棠),当代作家。《俗世奇人》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心声》作者是(黄蓓佳)。《孤独之旅》的作者是(曹文轩)。《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
8、《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邓拓)的笔名,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论述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
论述题: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独特的艺术形象。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不在于他确实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迫害妄想”症患者,而在于作品集中描写了他在迫害妄想之中时时表露出的强迫观念,让人们透过病态,推导出一个具有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何因传统势力的迫害而致狂的,狂人之所以成为狂人本身,就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狂人在精神刺激造成的强迫观念的支配下,所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以及“救救孩了”的呼喊,虽带有病态思维特征,但人们透过病态能看到狂人确有某种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这能激起进步读者的共鸣和同情。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在于,狂人的言行中包含着的真理和正义,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狂人对他所处的环境的“反常”的认识,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暗示,导引着读者看到整个老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相。传统势力的伪饰,掩盖了旧制度旧礼教的罪恶,把反常扮成了天经地义的正常,只有狂人f无所顾忌地揭去了这种伪饰,狂人被传统视为“反常”的举动,恰恰尖锐揭示了历史的真实面,虽然狂人本身并不是一个坚强无侵的战上,但通过他的举止,能够暗示人们去看待现实中反传统的革新力量的生长、在被传统势力支配下的反常社会里,那些首先说出了历史真理的先驱者,也常常被视为反常,乃至被诬为狂人和疯子,这就是狂人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性作用。sg
《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能达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能从他们的思想性格中看出某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1.鲁迅总是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在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掘出来。
(二)鲁迅小说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与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一、《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地域色彩和传奇性。他的小说往往取材于东南亚地带的生活。具有东南亚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味道。传奇性主要指他的小说比较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
二、许地山小说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特别是佛教意味。许地山对宗教的感情和研究,使他的小说也打上了鲜明的宗教烙印。尤其是佛教烙印。
三、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他的小说通常主张人去奋争、抗拒以获得自由。就是自我追求,获得自我自由、圆满。或者把自我追求的过程看作是人生的意义。
四、许地山小说的不足。他的小说重在阐发一种人生理念,却忽略了把这种人生理念与生活的融合。过分的追求哲学思想的表达,往往容易把小说变成哲学的教科书,也是小说的异化。
郁达夫小说的风格特征(以《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例)
1、自我的写真。郁达夫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多的作品中,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乃至相貌的投影。从初期的《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带有作者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
2、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特别对忧伤的情感感兴趣。如《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他”的自卑和自伤沉沦的情感。
3、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常常截取几个生活片段,随意着笔,行文松散,以感情来连缀故事。
4、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
他游历过欧美,学会了一套现代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有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和气魄,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冒险,刚强、自信的性格,从他兼并八个小厂,成立益中信托公司.接办一个丝厂和绸厂的过程中,在整顿工厂的措施中,我们看到他的气魄和能力,为了实现他的宏大计划,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他的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似乎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振兴带来了希望。吴荪甫虽有魄力,有铁的手腕和管理才能,却无法摆脱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政府的联合压迫下,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公债市场上,他与赵伯韬拼死一搏而遭惨败,虚弱。颓废、甚至企图自杀,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致命弱点;
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工人时,他采取的是残酷的手段:减工资,加工时,裁减工人、分化瓦解,直至镇压工人的反抗运动。他收买工头屠维岳,破坏工人罢工斗争,依靠军警和流氓用武力镇 压工人运动。但当工人包围了他的汽车挡住了他的去路时,他在车里吓得脸色铁青,充满了恐惧。在对待双桥镇的农民暴动的态度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另一面,他大骂国民党不开杀戒.红军是土匪。在家庭生活中,他采用的足独断专横的封建家长作风。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其命运必然的悲剧结局。
《子夜》的艺术特色?
1.《子夜》结构恢宏、严谨。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
2.茅盾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作家,茅盾在《子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子夜》中吴荪甫召见屠维岳的场面,茅盾写吴荪甫的内心就经历了这番复杂的变化。其他如吴少奶林佩瑶的内心失落,四小姐的心灵变化,都是循这一艺术来描写。《子夜》的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比重。
3.茅盾在《子夜》中十分注重环境描写,将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交相辉映。如《子夜》第七章在描写吴荪甫内外交困的心境时,作者始终伴以自然景象的描绘:灰色的云块、闪电、雷鸣、金黄色的太阳、绿色的树林„„不同层次的音响效果和不同基调的色彩构成了吴荪甫内心世界情绪起伏的流程。
4.《子夜》在描写工人与革命者的形象时显得比较单薄与概念化。这是因为整个作品的笔力侧重所致。当然也是由于作者擅长于描写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对工人生活相对不熟悉。
祥子的形象及其悲剧的成因。
祥子是个悲剧的形象,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祥子变成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祥子的悲剧。祥子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在畸形结合的家庭生活中苦苦挣扎而终归失败;在绝望中扭曲了灵魂而堕落成走兽。
首先,祥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那个**的半殖民化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其次,祥子的悲剧又是性格悲剧,祥子的性格中有善良纯朴的一面,又有自私狭隘的一面。通过对祥子形象的塑造,不仅探讨了城市贫民出路问题,也揭露了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的中国社会是如何毁灭人、毁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还表现了古老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这就是祥子形象的思想价值。
《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1.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这是《骆驼样子》在艺术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2.与小说展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一中心内容相适应,《骆驼样子》的结构是以 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落笔谨严,格局妥贴,使祥子的性格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以充分展开。
3.在人((特别是祥子)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4.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
觉慧的形象?
觉慧是《家》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他从朴素的耐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作者通过这个思想发展过程,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
觉慧的形象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实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都是那个时代的先进青年所特有的。他爱国,追求科学与民主,因而他不信神,反对专制主义。他平时不乘轿子,并能爱上婢女鸣凤,归根结蒂还是出于民主精神的指导。但是,他并不是已经彻底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彻底背叛地主阶级的英雄,他的思想里仍然有少数剥削阶级的东西,比如,他对鸣凤的爱情就远不及鸣凤对他的爱那么坚定和忠贞。在这个问题上,他一直是犹豫不决的,最后在关键时刻他恰恰忘掉了自己先前的承诺,反而在痛苦之余决定“把那个少女放弃了。”这样的描写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因为觉慧所处的环境仅仅是能够形成具有民主思想的爱情观念的环境,但还不是能够实践这种爱情观念的环境,尽管觉慧的爱情观念已完全摆脱了封建阶级的情趣,开始把鸣凤的价值即人的价值放到了中心位置,但他实际上却不可能逾越那一道阶级的垒堑,他最后离家出走前的心情却是十分真实的,他和高老太爷思想上虽属不同的营垒,但他们毕竟是祖孙关系,他那恋恋不舍的心情正表现了他身上人性一面。
觉慧这个形象表明,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逃离家庭,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其次是,觉慧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给这个家庭以巨大影响,这就使他成为高公馆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觉新的形象?
高觉新是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的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所造成的,他的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
觉新原来是一个相貌清秀、聪慧好学的青年,思想进步,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应该说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实际上他却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因为择偶时一次荒唐透顶的拈阄而把前途断送了,他必须依着长辈的意志躬行他所反对的一切。他会变成这样,完全是由家族制度决定的。觉新是长房长孙,大家庭的未来这主要责任应由他来负,这种家庭结构就决定要觉新来维护这个制度。这样,现实和理想就出现了尖锐的冲突,于是就造成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
觉新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觉 新所处的环境,上边有高老太爷、克明等长辈压在他的头上,除此之外,封建观念是觉新无法克服的又一道障碍。正因为担心高家从他手中败落、害怕承担不孝的罪名等,他每次总是自告奋勇地把头往绞索中伸去,觉新的事事退让的心理就在这种环境里形成了。
从表面看来,觉新只是个动摇的人物,实际上他内心里却经历着新旧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巴金也十分注意表现觉新的人性美,他与瑞珏在不幸中相濡以沫的爱情描写构成了作品中极为动人的篇章,觉新是新文学史上动摇型的代表,中国“多余人”的代表。
以《边城》为例谈谈沈从文小说的思想追求以及艺术价值?
一、沈从文小说的思想追求
(一)淳朴善良的道德理想。《边城》以偏远的湘西小城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展示了边城人民健康、质朴的风俗人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二)饱满旺盛的生命力量。在沈从文那里,偏远的乡土生活不仅具有巨大的道德力量,而且,还蕴藏着人性的生命力量。沈从文说《边城》追求的是一种“人生形式”:“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二、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价值
首先,沈从文作为一个小说家,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对于文体形式的自觉追求。他被公认为小说“文体家”,“小说的魔术家”。
其次,小说诗化。沈从文尽管善于驾御多种文体,但是,他最擅长的却是一种抒情文体,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被认为是“散文化小说”,或者是“诗化小说”。比如《边城》,作品爱情故事似乎只是一个主干,在故事的缓慢进程中,作者大量地叙述了边城的风俗人情。就整个作品来说,展示的是边城特异的生活形态。整个小说就好象是一幅风俗画一样。
戴望舒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基调是什么?
1、忧郁凄凉的情感基调。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并不开阔,他并不善于抒发那种深厚的社会意识和人生体验,他的诗歌,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忧郁凄凉的悲剧感。
2、抒写梦的幻灭。戴望舒诗歌中多抒发理想失去的苦痛和悲哀,表达理想无法获得的悲剧感受。体现出忧郁悲哀的情绪。他更善于体验寻梦过程中的忧郁悲凉的心境。
3、抒发民族苦难的悲愤之情。抗战爆发后,戴望舒因从事抗日宣传而被捕。民族危机的深重苦难,使戴望舒诗歌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开始超越个人忧郁情感的狭小天地,抒发民族的苦难和不幸,表现出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周朴园的形象
周朴园是整个剧作的中心主人公,他既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也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本家的典型,是封建独裁的象征。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就在于其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
周朴园早年留学德国,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潮,因此,他能与家中的女仆侍萍相爱。但他终于又向封建传统和封建家庭观念的压力屈服,抛弃了侍萍母子。这不仅使他处于一种矛盾的痛苦的境地,也使他从此 变成一个极其自私、冷酷和虚伪的人。
虚伪的慈善家的面貌、冷酷的封建家长的威严、自私阴暗的内心世界,使周朴园的性格异常复杂。尤其在对待侍萍的态度上,充分显露了他人性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态。他对侍萍的情感并不是虚伪的,但这种真实的情感是以侍萍的¡°死¡±为前提的,因此,当侍萍竟又活着站到他面前时,他那些自私、冷酷、虚伪的本性又都浮现出来,无情地再次撵走侍萍。
实际上,他在毁灭整个家的过程中也毁灭了自己,在制造他人悲剧的同时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惩罚。周朴园也是这场命运悲剧的承担者和受害者。
曹禺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艺术风格)
一、曹禺是一位有着巨大热情的作家,他的热情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和诗的意味。
二、曹禺的创作风格,透露在人物塑造上则是着意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赋予人物以浓厚的抒情色彩。
三、曹禺人物塑造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他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多面性。
四、曹禺不但善于用浓重的笔触勾勒人物性格的轮廓,而且善于把人物的行为举动的理性根据和分寸,感情的波纹,心理的微妙,内在的韵味都准确而细微地加以刻画。
五、曹禺的创作风格,体现在情节冲突的提炼和组织上,其特点是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紧张性的高度结合。
六、曹禺语言的特点是简练、含蓄,具有高度的戏剧性和浓郁的诗意的抒情色彩。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方鸿渐的形象
首先,方鸿渐是位才貌平平,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的知识分子。但他本质上仍是个善良的人。
其次,方鸿渐的性格特征: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懦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这是他人生悲剧的主观原因。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当时一部分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和困厄。第三,方鸿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1)现实世界的虚伪丑恶,荒唐无聊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2)中国的传统生存结构——家族本位制内部的明争暗斗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也是导致方鸿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3)方鸿渐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始终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以致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这也是导致他悲剧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世同堂》里鲜明的文化反思特色? 1.《四世同堂》鲜明的特色是有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作为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以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2.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 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选择的小羊圈胡同就成了北京近代思想文化变迁的缩影。3.即使在冠晓荷、大赤包这类人身上,作者也没有放弃从文化的角度对他们加以观照:他称冠晓荷“是北平文化里的一个虫,可是他并没有钻到文化的深处去,他的文化只有一张纸那么薄。”
4.老舍对国民性根源的剖析不能说已经非常深别、准确,但《四世同堂》对于独具韵味的多层次的北平文化的描写与议论,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汪文宣形象?
巴金在《寒夜》里描写了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活、它的最大成就在于详尽细腻地描写一个人的屈辱心理,深刻地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病态灵魂,并以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这个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
汪文宜过去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大学生,曾有过高尚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他为人正直,绝不愿巴结上司;他善良,即使身陷困境还要关心朋友,同情在寒风中瑟缩的流浪儿;他爱国,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还念念不忘抗战的胜利„„然而他又是个有着病态心理,内心分裂的人,他自卑自戕自轻自贱,当妻子被别的男人带走时,他都不敢出面阻止;他在家庭闹纠纷时,只敢自己打自己;他自己毫无主见,一切都要看人眼色行事„„。
汪文宣的卑怯懦弱以至变态也正是国统区小公务员卑微社会地位的反映。他的死首先来自物质方而的社会原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国民党官员的横征暴敛、大肆搜刮,造成了他生活的极度贫困,以至最终累得吐血;其次才是家庭的精神方面的原因;大后方风气的腐败促使他的妻子曾树生给人家当“花瓶”,从而造成了家庭内部的不和,无休无止的争吵造成他极度的心灵痛苦,这样,巴金就在这个小公务员的悲剧中总体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罪恶,从而使作品具有极大的批判力量。
《寒夜》的思想主题以及巴金后期艺术风格的变化? 1.由“热”到“冷”。在《家》中,构成巴金艺术风格的主旋律是巨大的热情。作品通过鸣凤、梅、瑞珏这三位女性的悲剧向封建专制制度发出愤怒的“我控诉”,并通过觉慧、觉民和琴这几位新人形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热烈追求,而在《寒夜》中,作家对旧社会的不共戴天的仇恨和猛烈的抨击,开始变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更为冷静、客观,同时也更为深刻的剖析。
2.作品的主题、题材也发生了变化。在《家》中,巴金着力于刻画一群青年人的命运,表现他们的追求和抗争,反映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父与子”的冲突。《寒夜》中,巴金所展示的只是一幅灰色的、充满家庭琐事的平常的图画。主人公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反映外在的社会压力造成的家庭内部的分裂。它的基调在于对旧社会的批判。
3.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入内心世界。在《家》中,虽然也写了很多人物的内心活动,但作家较多注意的还是那些悲剧事件、那些动人的情节,而到了《寒夜》,情节的因素已退居极为次要的位置,作家着力于“发掘人心”的工作,着重刻画汪文宣病态的灵魂。
以《金锁记》为例谈谈张爱玲小说的审美追求?(或者谈谈张爱玲的文学风格特 征?)
1.张爱玲的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生的风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作家精细地描写了人物的衣饰及环境,通过衣饰与环境的描写,将时代社会的变化在物上、在空间的描写上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金锁记》中凤萧与小双关于下江衣着的议论,前后两次婚礼的叙述,将地域差异,时代特征以及姜家的衰败都作了含蓄的表现。这些描写透露出浓浓的文化意蕴,2.张爱玲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派”味道。诸如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与象征,善用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理的描写与揭示等等,都显示出这一特点。
3.张爱玲的小说具有雅俗融合的特征。从所写生活看,她对于人生之世俗层面的饮食男女,衣食住行投以极大的关注,同时对于人物的深层意识,人性予以剖析;从叙事看,张爱玲的小说大抵是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故事结构完整。但又与传统小说大异具趣,它们不仅是传奇,她的故事是以人、以人性的探索为中心的,呈现出现代小说的特征。
4.张爱玲小说中具有繁复、丰富的意象。张爱玲的意象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这种独特的意象,带来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风貌。
谈谈你对九叶诗派的理解?
九叶诗派是在40年代中国人民处于全民抗战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变革的紧要关头出现的。作为一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青年,他们共同的思想倾向是不满于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反对内战,同时对理想光明的新社会怀着热烈的幢憬和追求。
1.九叶诗人感受到新文学诞生以来各种思潮的交汇和西方最新文学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文学观念、诗歌理想表现得更具综合性和现代性。
2.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联系,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
3.九叶诗人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
4.在内容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于超越性的形而上沉思。
5.在艺术表现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
6.语言清晰准确,而诗意朦胧含蓄。
他们也有不足的地方,一些诗句有过分欧化的倾向,有些诗过分照顾了形式的需要,而忽视了思想内涵。
如何理解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样式?
1.这种评书体小说结构上吸收评书艺术以人物带出故事,以小故事构成情节的方法。《小二黑结婚》中前五节都是为人物命名,在介绍人物中埋下故事进一步发展的伏线,后六节虽是以故事冲突设题,但是结尾仍是以人物性格的介绍人手。由此人物引出彼人物,人物的行为方式的设定,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伏线。2.由于人物之间在结构上相冲突上的双重联系,又使得每一个小故事围绕主情节展开并给读者在阅读中留下“联想它间”。3.叙述上作品多用“白描”,即抓住特征,简约干练,每个故事都是特定人物最 明显特征的形象注释,不枝不蔓,辞达而已。
4.作品语言的通俗化是明显的,作者以“听得懂”来作为叙述选择的基本标准。通俗化即平实。赵树埋在作品中对他所熟悉的北方农民的口语进行加工、筛选、改造、提炼,使之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农民普通话”,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故事相缀,情节连贯,结构单线,语言通俗,正是“评书体小说”的基本要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