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美大学 机械系统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机械系统:由若干机械要素组成,彼此间有机联系完成特定功能。
1系统的特性:1 目的性 2 整体性 3相关性 4环境适应性。
2系统的组成:1动力系统2传动系统 3执行系统 4控制系统 5支承系统.3系统的6个原理:1整体性原理 2结构性 3开发性 4动态性 5层次性 6目的性
4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1功能要求 2性能要求 3可靠性要求 4工作效率 5适应性 6经济性7寿命要求 5系统的一般设计过程:市场需求-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运行-产品报废与回收 6机械系统设计的前沿设计:模块化设计,协同设计,绿色设计,虚拟设计,动态设计
7设计类型:开发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设计
8总体设计的原则:1需求原则 2信息原则 3系统原则 4简单原则
9总体设计的内容:1原理方案设计 2确定参数 3总体结构设计 4分析与评价
10工业技术系统处理对象:能量物料信息
11待设计系统的功能:变换传递 保存
功能元:是指能够直接从技术效应和逻辑关系中找到可以满足功能要求的最小单位,是产品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产品功能分析的基本单元(物理功能元,数学功能元,逻辑功能元)
12总体布置的基本要求:1功能要求 2性能要求 3结构要求 4工艺要求 5使用要求
13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1尺寸参数2 运动参数 3 动力参数
14创新技法:类比创新法,组合创新法,头脑风暴法,TRIZ法
15方案评价的方法:加权评价法价值工程评价法 模糊评价法(单因素,多因素)
传动系统的功能:1实现从动力源到执行件的升降速功能 2实现执行件的变速功能 3实现执行件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变化功能 4实现对不同执行件的运动分配功能 5实现从动力源到执行件的动力转化 16传动系统的类型:分级变速传动系统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定比传动系统
17传动系统的组成:变速装置 启停和换向装置 制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
18扩大传动系统的变速范围1 增加传动组 2采用分支传动3采用背轮机构 4采用混合公比
19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1从内到外 2从主到此3从局部到整体4从粗略到详细
20执行系统的功能:1传递和输出所需要的运动2传递和输出所需要的动力3实现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变换 4完成预定的辅助功能
21执行系统的组成:1执行末端件:执行系统中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零部件完成一定动作
2执行机构:驱动执行构件,传递变换运动和动力以满足执行构件要求
22箱体轴线布置:1平面布置 2三角布置 3轴线互相重合布置
23支撑件的静刚度:1自身刚度 2局部刚度 3接触刚度
24支撑件的截面形状:1 圆形截面扭转惯性炬较大 矩形截面弯曲惯性矩较大 2空心截面可以增大惯性矩3封闭结构的惯性矩比未封闭的大
25支承件的结构:1隔板 2加强筋 3窗孔 4连接结构
26设计支撑件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便于铸造 焊接 加工和装配
27提高支承件动态性能的措施:1提高支撑件的静刚度 2增加支撑件的阻尼
28转速图的拟定原则:1前多后少 2 前密后疏 3 “升2降4”原则 4 前慢后快
超速现象:当一条传动路线工作时,在另一条不工作的传动路线上传动件出现高速空转的现象。危害:加剧齿轮和离合器磨损及噪声,增大空载损失
29载荷的确定方法:1 类比法 2实测法 3计算法
设计带式制动器时,应使拉紧力作用在制动带的松边。
原因:1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可使结构尺寸小些 2装在靠近执行机构的传动构件上能使传动链中其他传动构件避免过载运行 3因此应该放在靠近执行机构且转速高的传动体上
30控制系统的组成:1发令环节 2 执行环节3转换环节
31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1尺寸参数2运动参数3动力参数4重量参数5性能参数
11.从控制系统的原理来看控制系统由3个环节组成,发令环节,执行环节。
12.系统的产生有生核,合并,因果,自繁,外力等五种形式。
13.在导轨副中,运动的一方称为动导轨,不动的一方称为支承导轨。
14.提高支承系统热特性的措施有均热,采用“热对称 ”结构,散热和隔热。
1.设计对象的四个共性
1)具有确定的技术过程。
2)具有接受和转换物料、能量与信息状态的功能。
3)由许多要素集成。设施、设备、机器、零部件、元器件等。
4)由人规划、设计、加工、建立和使用
2.简述系统的三个定律
系统论第一定律:系统的属性种类总是多于组成它的各个事物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种类 之和,对于可
量度的某具体属性的值,系统可能起到放大或缩小作用,也可能不发生变化,究竟起何作
用取决于该属性的本质、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
系统论第二定律: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达到的功能的前提下,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利用率将趋于最高。
该定律又称之为五率最高原则。
系统论第三定律:不同的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从一个系统上得出的规律,可
以推广或还原到与之相似的其它系统上去
4.先进设计与常规设计的比较
设计对象:先进技术考虑了人、机、环境的相互协调,从而发挥产品的最大潜力或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工业设计、人因设计、生态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成果不胜枚举。
设计过程:先进设计在手段、方式和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充分采用计算机、自动绘图和数据库
管理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且使修改设
计十分方便。它由过去的串行设计发展为并行工程,正在向全程自动化设计发展。
设计方法:先进设计的指导思想由过去的经验、类比方法提高到逻辑的、理性的、系统的新设计方法。它广泛采用系统化设计、创新设计、智能设计和虚拟设计等,使设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不少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系统设计过程规律性:抽象到具体发散到收敛 继承到创新定性到定量 部分到整体 常用动力机: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压马达,内燃机
执行机构的功能:1施力2夹持3搬运和运输4分度,转位与定位 5检测 6复杂动作
操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机械系统的干扰:来自被操作的机械和周围的其它机械
2)自然环境的干扰: 3)操作者的干扰:来自操作者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体健康、心情、情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变化
功能修正量:穿鞋着衣产生的各方向尺寸变化量(高度、围度等);人体姿态不同产生的变化量;为了确保产品功能的修正量。
心理修正量: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恐惧感或为了追求美观等心理需求而作的尺寸修正量。支承系统的基本要求:
足够的静刚度:支承件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较好的动特性:抵抗振动的能力。
良好的热特性:要求支承件的热变形较小或均匀。
最小的内应力:内应力会引起支承件的变形
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和合理的结构布局
提高支承系统热特性就是设法减少热变形,特别是不均匀的热变形,以及降低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散热和隔热
均热
采用“热对称”结构
第二篇:机械系统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是研究各种机械的组成原理、机器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机器动力学等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系统:由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具有6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3,任何机械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装置、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机械系统。而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机械零件。
4,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机械系统应有以下必备的子系统组成: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与控制系统等。
5,传动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四项:减速或增速,变速,有级变速和无级变速,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
6,机械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优质高效、物美价廉,应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能够赢得用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机械产品。
7,方案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方案设计是保证设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系统设计的成败。
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重要的是要创新,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机构、新工艺,才能设计出有突破性的新产品。
8任何机械系统都可以看成是实现某种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传递和转化的装置。
机械系统可抽象为:实现输入的能量、物料、信息和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转化的机械装置。
9用“黑箱”抽象地表示技术过程,不需要事先涉及具体的解决方法,就可以知道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基本功能为物料、能量、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约束条件表现为内、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技术过程是若干个分过程和工序组合而成的复合过程
11技术系统是实现技术过程各项转化的人为系统。
12功能分解是在系统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各子系统的功能可逐项分解,直至得到不能再分解的功能元为止。
13系统边界是技术系统功能范围的界限,即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分界
14总体设计必须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第3阶段—内部设计阶段的主要部分,是以后进行系统技术设计的依据.总体布置设计的目的:确定各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总体布置设计的原则:简单、合理、经济。保证机械系统内部的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途径合理,各零部件运动时不产生干涉,是对机械系统总体布置的首要要求
15为保证机械系统能平衡、稳定地工作,就应当尽量使机械系统的质心高度较低,尽量相对于支承对称布置,这对于行走式机械和工程机械尤为重要
17对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应尽量使振动源远离执行系统,采用分离驱动的方法,把电动机和变速箱、主轴箱分置,用有缓冲减振的传动装置将它们联接起来,就可使振源与执行系统隔开.布置执行系统时应首先确定执行构件的位置。工作机械就是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
16载荷是对机械及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计算的依据,也是进行机械系统动力机类型和容量选择时需要考虑因素之一。恒转矩负载特性又可分为两类:位能性负载特性和反抗性负载特性
17周期载荷包含3个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角
18确定载荷有3种方法:类比法、计算法和实测法。
19按励磁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可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复励等形式,按转子转速和旋转磁场转速的不同,交流电机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按电源不同,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
20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分为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型电动机和绕线型电动机。
选择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交流电动机优先于直流电动机;笼型电动机优先于绕线型电动机;专用电动机优先于通用电动机
21执行系统是由执行构件和执行机构组成。执行构件是执行机构中的一个或几个构件,是执行系统中直接完成功能的零部件。
执行机构是带动执行构件运动所需要的机构,执行系统的作用是传递或变换运动和动力,把传动系统传来的运动或动力进行变换后传递给执行构件,满足其要求。
22执行系统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实现运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变换、完成工艺性复杂动作等。夹持功能可分解为:抓取、夹持和放开三个过程。2输送是按给定的路线将工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24工程中使用的机械,大都是由若干个基本机构通过各种连接方法组合而成的机构系统—机构组合。
25并联组和:若干个单自由度基本机构的输入构件连接在一起,保留各自的输出运动;或若由干个单自由度机构的输出构件连接在一起,而保留各自的输入运动;或有共同的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连接(称为并行连接)。其特征是各基本机构均是单自由度机构。
26机器的运动循环至少包括一个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有时有的执行构件还有一个或若干个停歇阶段。
27传动系统是位于动力机与执行机构(或执行构件)之间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动力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执行构件)。传动系统是由运动链及相应的联系装置组成的。
28动力机输出的一般是等速连续的回转运动,而执行系统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两者的运动形式不相同时,要求传动系统能够改变动力机输出的运动形式,以满足执行机构的要求。当两者运动形式相同时,还有转速、转矩是否相同的问题,这就要求传动系统具有减速增矩或增速减矩的作用。
29按传动比变化情况传动系统可分为:固定传动比传动系统和可调传动比传动系统。可调传动比传动又可分为:有级变速传动系统、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和周期性变速传动系统
30传动系统按驱动形式可分为:独立驱动传动系统、集中驱动传动系统和联合驱动传动系统.按工作原理不同,传动系统可分为:机械传动系统、流体传动系统和电
传动系统。
31常用的离合器按工作原理分有两种形式:啮合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
32最简单最基本的有级变速装置是两轴变速传动装置,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轴变速机构串联的方法,组合成多轴变速装置。
第三篇:机械系统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1、系统指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2、要素:又称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又称为子系统。
3、结构:系统各个要素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4、功能:系统整体在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表现的作用和能力。
5、系统具有6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6、系统是可以分解和综合的。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7、组成系统间的要素相互间必须有机地联系。系统整体不等于部分和,表现出了系统的非加和性,即要素的相互作用具有非线性。系统不能分割只能分解。
8、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任何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9、机械系统:由若干个装置、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10、机械系统的组成: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与控制系统等。
11、执行系统:直接实现机械系统功能的装置,由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组成。
12、传动系统的作用:把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
13、传动系统的功能:a减速或增速,b变速c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d传递动力。
14、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作用: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执行系统彼此协调运行,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机械系统的功能。
15、按照性能不同,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基本功能:用户直接要求的功能。辅助功能:为了实现基本功能所附加在产品上的功能。辅助功能是实现基本功能的手段。(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必要功能、次级功能和多余功能)
16、按照满足用户的要求性质的不同,功能分为使用功能和外观功能。
17、用产品的价值来评价功能与成本的统一程度以及表示产品的物美价廉的程度。功能价值V=功能评价值F=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功能现实成本C实现功能的实际费用
功能价值V≤1。V越接近于1,产品的功能价值越高。(V=1最理想;V<1不理想;V>1情况不正常)
18、确定机械系统功能的原则:保证基本功能,满足使用功能,剔除多余功能,增加新颖功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外观功能。
19、失效:产品丧失了规定功能的现象。故障:产品虽然丧失了规定的功能,但可以通过修理的方法使其功能恢复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失效。可靠性技术:研究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原因的技术。
20、衡量可靠性的指标:可靠度R(t)、失效概率F(t)、失效率λ(t)、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失效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维修度M(t)、有效度A(t)。
21、提高机械系统可靠性的措施:a分析失效的形式,查找失效的原因b提高零部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可靠性(①采用减额使用法②采用冗余技术③如有可能,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可靠性设计,这样起到的效果更明显)c提高机械系统的维修性(初期故障、偶发故障、磨损故障)d简化结构,提高标准化程度,机械系统的零部件越少,系统的可靠性就越高。
22、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生产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使用成本包括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税金=销售价格。
23、采取6条措施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经济性:a合理确定可靠性要求和安全系数b贯彻标准化c采用新技术d改善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e采用经济的技术条件f选择合适的材料。
24、机械产品的寿命不应定得过长,制造成本加大,维修和运行成本加大,为技术政策所不允许。不应定得过短,用户要频繁更换产品,既浪费资金,又耽误生产或影响生活。
25、定期维修的优点:可以把维修时间安排在非生产时间,减小因维修造成的损失,在维修之前可做充分的准备,以便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缺点:维修周期难以精确确定。对重要的机械产品可采用按需维修的方法:在机械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对发现有失效先兆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
第二章
1、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1)研究给定的设计任务,对机械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2)提出实现功能的工艺原理;(3)确定技术过程,引进技术系统;(4)分析结构布局,拟定设计方案;(5)综合评价设计方案,找出最佳方案。
2、机械系统可抽象为:实现输入的能量、物料、信息和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转化的机械装置。
3、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基本功能为物料、能量、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约束条件表现为内、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系统边界是技术系统功能范围的界限,即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分界。
5、相同的功能载体关系,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布局。
6、总体布置设计的目的:确定各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
7、总体布置设计的原则:简单、合理、经济。
8、总体布置设计的顺序:先布置执行系统,再布置传动、操纵及支承系统等,最后布置动力和控制系统。要从粗到细,由简而繁,经多次反复修改,才能最后确定。
9、总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a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和流畅b降低质心高度,减小偏置c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性的要求d充分考虑产品系列化的发展的要求e结构紧凑、层次分明f使机械系统操纵、维修和调整方便g外形美观。
10、布置执行机构应注意3个问题:(1)尽量减少执行机构的运动副和构件数目,减小构件的几何尺寸(2)使原动件尽量接近执行构件应保证作业对象装卡和传送方便与安全。
11、布置传动系统应考虑3个问题:(1)简化运动链(2)合理安排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顺序(3)应保证传动系统润滑密封可靠。
12、为了提高传动链的传动精度,应尽可能增大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副的传动比。①对以传递动力为主要要求的传动系统,由于传递的载荷较大,应优先采用“蜗杆-齿轮”减速装置;②对以传递运动为主要要求的传统系统,由于对传动精度要求较高,应优先采用“齿轮-蜗杆”减速装置。
13、带传动放在高速级,对整个传动系统都有过载保护作用,而放在低速级只对执行系统有过载保护作用。链传动适于在较低速度下进行传动。
14、操纵件的布置:①操纵件的布置应便于操作②操纵件的布置应使操作人员按习惯进行操作③操纵件的布置应使操作人员有合适的位置④仪器、仪表的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在操纵机器的同时就可以查看。
15、总体主要参数包括:生产率、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16、确定执行构件的最高速度nmax和最低速度nmin,从而就可确定变速范围:
n Rmaxnmin
17、常见的有两种调速方式:无级变速和有级变速。
18、无级变速优点:可得到最有利的工作速度,便于实现自动化。缺点:变速范围较小,不能得到较准确的速度和传动比,机械特性差,传递功率较小。
19、有级变速 7个标准公比:1.06,1.2,1.26,1.41,1.58,1.78,2.0。
第三章
1、常见的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特性:转矩M的大小与转速n的大小无关,转速n变化,转矩M的大小不变。①位能性负载特性:转矩M的方向不随转向变化。②反抗性负载特性:转矩M的方向随转向变化,但转矩M的绝对值不变。
恒功率负载特性:功率P与转速n无关,转速n变化,功率P不变,即P=C(常数)。
转矩M是转速n函数的负载特性:转矩M与转速n成某种函数关系,转速n变化,转矩M按某种规律变化。
转矩M是行程s或转角θ的函数:转矩M与行程s或转角θ成某种函数关系,即M=f(s)或M=f(θ)。
转矩M随时间t变化无规律:转矩M在工作机械工作过程中,与工作时间t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其属于一个为随机变量。
恒转速负载特性:转矩M变化,转速n保持不变,即n=C(常数),则功率P与转矩M成正比,P=f(M)。
2、载荷按载荷产生的来源分:工作载荷、动力载荷、自然载荷。按载荷是否随时间变化分:静载荷、动载荷。按动载荷的载荷历程分:周期性载荷、非周期性载荷、随机载荷。(周期性载荷和非周期性载荷为确定载荷,随机载荷为非确定载荷)
3、周期载荷包含3个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角。
4、非周期载荷包括准周期载荷和瞬变载荷两类。
5、编制载荷谱的方法:功率谱法和循环计数法
6、确定载荷有3种方法:类比法、计算法和实测法。
7、应用类比法确定载荷的先决条件:具有与所设计机械同类型的或相近类型的机械产品,这些机械产品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计算法确定载荷的条件:已知计算所需的力学原理或经验公式或图表。应用实测法的条件:已制造出样机或关键部件。
8、机械工作的持续情况就是工作机械的工作制。
9、首选电动机的原因:①驱动效率较高;②种类型号较多;③与工作机连接方便;④调速、起动、制动、反向控制性能好;⑤易于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⑥不污染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电源)
10、电动机分类方法:按电源不同,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按转子转速和旋转磁场转速的不同,交流电机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按励磁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可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复励等形式。
11、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分为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
12、三相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结构可分为笼型电动机和绕线型电动机。笼型电动机:结构简单、易维护、价格低、载荷变化时转速变化较小(特性硬);但其起动电流较大、起动力矩较小、调速性能差,用于没有调速要求,起动力矩不太大的机械。绕线型电动机:起动力矩较大、起动时功率因数较高,可实现小范围内的调速,且调速控制简单;但与笼型电动机相比,结构复杂、维护较麻烦、价格较贵,广泛用于起动次数较多,起动时负载较大、或需要小范围调速的机械。
13、三相异步电动机按外壳结构型式可分为: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和防爆式。
14、三相异步电动机按安装型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
15、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转子转速为n,旋转磁场转 速为n0,并且满足n0≥n,转差率: Sn0n100%n0
16、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有两种接法:三角形接法(△型,额定电压为220V)和星形接法(Y型,额定电压为380V)。
1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4点3段)和人为机械特性(P55-56)。
MM18、起动转矩倍数λst、过载倍数λm:
mmstst MNMN起动转矩倍数λst反映电动机的起动能力,λst越大,电动机的起动性能越好。过载倍数λm反映了电动机的过载能力。λm越大,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越强。
19、减小起动电流Ist:①将△型接法改为Y型接法;②在定子电路中串入起动电阻; ③采用自耦变压器降低电动机端电压可减小起动电流Ist,但也使起动转矩Mst减小。
20、单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力矩Mst=0,不能起动,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起动:电容分相式和罩极式。
21、同步电动机既需要交流电又需要直流电。不能直接起动,需要异步起动。交流电→定子电枢绕组→建立旋转磁场;直流电→转子励磁绕组→建立旋转磁极。
22、同步电动机的优点:可在功率因数cosФ=1的状态下运行,不用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可通过改变转子励磁电流大小的方法,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同步电动机的转速恒定,不随外载变化。
23、按照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关系的不同,直流电动机可分为4类:他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串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24、电动机选择的内容:类型、结构、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功率。
25、电动机的类型选择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交流电动机优先于直流电动机;笼型电动机优先于绕线型电动机;专用电动机优先于通用电动机。(P58-59)
26、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制分为9类:S1-S9。
27、电动机的负载图表示电动机的转矩M、功率P和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即M=f(t)、P=f(t)、I=f(t)关系。
第四章
1、执行系统(也叫工作机械或工作装置)是机械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机械系统中直接完成预期功能的部分。由执行构件和执行机构组成。执行构件是执行机构中的一个或几个构件,是执行系统中直接完成功能的零部件。执行机构是带动执行构件运动所需要的机构。
2、执行系统的作用是传递或变换运动和动力,把传动系统传来的运动或动力进行变换后传递给执行构件,满足其要求。
3、执行系统的功能有: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施力、实现运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变换、完成工艺性复杂动作等。
4、夹持:抓取、夹持和放开。搬运:对路线没有明确要求。输送:按给定的路线将。分度与转位:①使工件转动一个角度②对工件进行定位③松开工件④使工件转下一个角度(相同点:使工件转动一个角度。不同点:分度对转动的角度要求较精确,转位对转动角度要求不太严)。检测:(1)使工件顺序到达检测部位,并使工件“浮动”(2)用检测探头对工件进行检测(3)把合格件和不合格件分开。
5、按对运动和动力的要求不同执行系统分为:动作型、动力型和动作-动力型。动作型:能实现精确的动作,各构件受力较小,对执行构件的运动参数有较精确的要求,对各构件的强度和刚度无特殊要求。
动力型:能克服生产阻力做一定的功,执行构件的运动参数没有严格要求,但对系统中的各构件有严格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动作-动力型:既要求执行系统能实现预期精度的动作,又要克服较大的生产阻力。
6、在满足运动要求的前提下,运动链尽量短。
7、执行系统的设计要求:a能实现有一定精度的运动和动作 b各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c各执行机构间动作应协调配合 d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便于制造和安装 e工作安全可靠,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8、影响机构精度的主要因素有:①机构的原理误差②构件的制造和装配误差③构件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造成的误差④磨损引起的运动副间隙加大造成的误差。
第五章
1、传动系统是位于动力机与执行机构(或执行构件)之间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动力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执行构件)。
2、传动系统是由运动链及相应的联系装置组成的。
3、传动系统的功能:改变动力机输出的运动形式或转速,以满足执行系统的要求;调节动力机输出的速度、转矩或力,以满足执行机构的要求;分配动力机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以满足执行系统的要求。
4、对传动系统的要求:1)考虑动力机与执行系统的匹配,使它们的机械特性相适应,并使两者的工作点接近各自的最佳工况点且工作平稳。2)满足执行机构在起动、制动、调速、反向和空载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在起动时,起动力矩一般大于正常稳定运转的力矩)3)传动系统的运动链应尽量短。4)传动系统应布置紧凑,有较小的外廓尺寸和重量。5)当机械系统的载荷频繁变化,而且有较大过载时,传动系统中要设置过载保护装置。6)对传动系统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5、按传动比变化情况传动系统可分为:固定传动比传动系统和可调传动比传动系统。固定传动比传动系统又可分为减速传动和增速传动两种情况。可调传动比传动又可分为:有级变速传动系统、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和周期性变速传动系统。
6、传动系统按驱动形式可分为:独立驱动传动系统、集中驱动传动系统和联合驱动传动系统。按工作原理不同,传动系统可分为:机械传动系统、流体传动系统和电传动系统。
7、传动系统包括:变速装置、起停和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安全装置等。
8、传动类型的选择:a执行系统的工作状况;b动力机的机械特性和调速性能;c对传动比的要求,包括传动比的大小、范围及准确程度;d对传动系统尺寸、重量、布置的要求;e工作环境的要求;f经济性要求,如可靠性、寿命、传动效率、制造费用、运转费用、维修费用等;g操纵与控制方式要求;h其他要求,如现场技术条件(能源条件及制造能力),标准件的选用及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9、机械系统对变速装置的要求:(1)能传递足够的功率和转矩。(2)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3)满足速度和转矩范围的要求,对有级变速装置还要求满足执行机构要求的级数。(4)体积和质量尽可能小。(5)工作平稳、噪声、振动较小。(6)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和维修工艺性好。(7)润滑、密封、散热良好。(8)防止漏油、漏气、漏水现象发生。
10、常用的离合器按工作原理分有两种形式:啮合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按操纵方式分类有3种形式:机械操纵式、液压操纵式、电磁操纵式。
11、普通啮合器有2个缺点:a当移动啮合套时会发生顶齿现象;b啮合套同时与两个齿轮啮合时,会因振动及非操纵轴向力作用而自动退出从而导致脱档。
12、不同机械对起停和换向的要求不同,通常有下面三种情况:(1)不需要换向且起停不频繁。(2)需要换向,但不频繁。(3)换向、起停频繁。
13、起停和换向装置可分为两大类:(1)靠按钮或操纵杆直接控制动力机实现起停和换向。(2)用离合器和换向器实现传动系统的起停和换向,不必改变动力机的运动状态。
14、对以电动机为动力机的机械系统,可以采用如下两种起停和换向装置方案:(1)控制电动机来实现系统的起停和换向。适用于起停和换向不频繁的电动机,或起停和换向频繁的小功率的电动机。方案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通过离合器、啮合器实现系统的起停和换向。适用于中等以上功率电动机带动的,起停和换向频繁的传动系统。
15、动力机为内燃机时,内燃机不能负载起动,不能频繁起动,更不能反转。因此,必须在传动系统里设置起停和换向装置。
16、对制动器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制动平稳且时间较短,结构简单,尺寸小,磨损小,散热良好。
17、用电动机作动力机时,可以利用给电动机接入反向电流的方法制动(反接制动),这种方法操纵方便,制动时间比较短。但由于制动电流较大,对电动机和电网有影响;电动机有反转的趋势,使电动机轴和传动系统受较大的惯性冲击,对传动系统及电动机轴有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只能用于传动系统惯性较小(惯性参数小、运动速度小)或电动机功率较小,转速较低的情况。
18、安全装置在转速较高的传动件上,结构尺寸可小一些,安全装置装在靠近执行机构的传动构件上,一旦发生过载,执行机构就能迅速地停止运动。综合以上两点,安全装置应装在靠近执行机构且转速较高的构件上。
19、转速图:距离相等的一组竖线表示变速组中各传动轴。距离相等的一组横线代表转速线。各轴与相应转速线的交点(用小圆表示)表示相应的转速。相邻两轴相应转速点的连线,表示一对齿轮副的传动比,连线向下倾斜,表示减速;连线向上扬,表示增速。
20、当变速级数Z′大于一定值时,就不能采用二轴变速传动。
21、多轴变速传动系统运动设计步骤:(1)确定传动顺序:对于减速传动,传动顺序应是前多后少,这样高速轴上的传动件多,可以节约材料,减小变速箱尺寸,减轻重量。(2)确定变速顺序:确定基本变速组和扩大变速组的排列顺序。(3)确定各变速组的传动比。
imax4(减速)11imin(~)(增速)22.522、在确定各级传动比时,应遵循3条原则:a各传动副的传动比不应超过极限传动比;b尽量提高中间轴的最低转速。为此,对于降速传动,使i1 23、若变速组的级比φ a与输出轴转速系列的公比φ相等,即级比指数a=1,这个变速组叫基本变速组。若变速组的级比指数a等于基本变速组的传动副数,这个变速组叫扩大变速组。 24、为了避免空档和重复转速的出现,三轴变速传动应由一个基本变速组和一个扩大变速组组成。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资料整理 机械系统设计总结 1.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统称。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人与机器组成了生产中的最基本单元。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 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3.系统可以分为两种:流系统(柔性连接),结合系统(刚性连接)。 4.机械系统的定义: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 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个特定系统,是一个由确定的质量 刚度和阻尼的物体组成的,彼此有机联系的,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 5.机械系统的组成:动力系统 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 框架支承结构系统 润滑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 6.内部系统:机械本身构成的系统外部系统: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 7.现代机械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 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 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8.从系统类型来看,机械系统本身通常为结合系统。 9.机械系统特性:集合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10.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11.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 性质的不同,动力机可分为一次动力机和二次动力机。一次动力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内燃机 汽轮机 水轮机等。二次动力机是把二次能源(如电能 液能 气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电动机 液压马达 气动马达等。动力机输出的运动通常为转动,而且转速高。 12.选择动力机时,应全面考虑执行系统的运动和工作载荷 机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工况 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等要求,使系统既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又有较好的经济性。 13.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 状态 形状和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 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各种机械的执行系统也不同,而且对运动和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要求也不同。 15.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接触,其输出也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因此,执行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执行系统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寿命等要求外,还应充分注意其运动精度和动力学特性要求。 16.传动系统是把动力机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装置。 17.传动系统功能:减速和增速、变速、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传递动力。 18.当使用动力机变速不经济、不可能或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传动系统实现变 速(有级或无级),以满足执行系统多种速度的要求。 19.如果动力机的工作性能完全符合执行系统的要求,传动系统可以省略,而将 动力机和执行系统直接连接。 20.框架支撑结构系统包括基础件和支承构件,它是用于安装和支撑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操纵系统等,是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位置精度、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机械系统承载的能力等主要依靠支撑系统来保证。 21.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都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彼此协调运 行,准确可靠地完成整机功能的装置,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操纵系统指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通常包括起动、离合、制动、变速、换向等装置。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或测量元件获得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器,是控制对象改变其工作参数或运行状态而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如伺服机构、自动控制装置等。良好的控制系统可以使机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较好的经济性 22.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运动要求、动力要求、体积和和重量要求、可靠性和 寿命要求、安全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产品造型要求、其他要求。 辅助系统:支撑系统、冷却润滑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照明系统。 23.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开发新的机械产品和改造老的机械产品 24.机械系统设计中,创造性是最基本的特点,最优化是最终目标的要求 25.机械系统设计的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标准化原则、安全性原则 26.从设计角度出发,实现经济合理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合理确定可靠性 和安全系数、采用新技术、改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提高产品的效率、合理确定经济寿命 27.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包括铸造工艺性、锻造工艺性、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热处理工艺性、切削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28产品的质量事故有50%是出于设计失误造成的产品的成本60%~70%以上取决于设计 29.良好的工艺性是减小劳动量、提高生产率、缩短生命周期、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也是实现设计目标、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30.标准化的水平,是衡量设计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1.标准化通常包括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32.机械工业的技术标准有以下三大类: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33.国际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两个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公布的标准 34.机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机械系统执行与其功能的安全性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 35.机械系统执行预期功能的安全性是指机械运行时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如满足 必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磨性等要求 36.设计上可归于四大类:环境设计、系统设计、产品设计、零件设计 37.常用零件的设计,如标准件(紧固件)或通用件(联轴器),设计时只需注意 规格的选择以及互换性要求 38.从有无样机可参考的角度,机械设计分为三类: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 39.传统设计是指经验设计和半理论半经验设计 40.机械系统设计一般程序:拟定计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41.机械系统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功能原理设计阶段、实用化设计阶段、商品化设计阶段 4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简单、安全可靠 43.简单是指整机、部件和零件的结构,在满足总的功能前提下,尽量力求结构 形状简单、零部件数量少。 安全技术可分为:直接安全技术法、间接安全技术法和提示安全技术法 直接安全技术法主要遵循下列三个原理:安全存在原理、有限损坏原理、冗余配置原理 设计结构的基本原理:任务非配原理、自补偿原理、传递原理、变形协调原理、力平衡原理、等强度原理、稳定性原理。 常见的自补原理的应用形式有三种:自增强、自平衡、自保护 方案设计有三种基本活动组成:创造、分析、决策 方案构思常见的方法:黑箱法、列举法、移植法、筛选法 设计任务抽象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总功能 明确任务之后,把一个机械系统抽象为三个基本要素:能量、物料、信息 任何功能结构图,都有下面三个结构形式组成: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循环结构(四路结构) 功能结构图与功能分解图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功能结构图体现了功能与分功 能之间的关系 54根据机构在运动转换中的功能,可以把各种机构分成五类:实现运动形式的变换的机构;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机构;实现运动轴线位置变换的结构;实现转速变换的结构;实现运动分支、链接、过载保护等其他功能的结构。 55.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下列因素:机械的结构尽可能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链要短、所包括的运动件和运动副尽量少、机械的尺寸要紧凑、传动条件要好、惯性力利于平衡 56.机械系统的总部局的基本要求;保证工艺的过程的连续和流畅;降低质心的高度、减少偏置;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要求;充分考虑产品系列化的发展要求;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操作、维修、调整简便;造型合理、实用美观;提高人机系统整体的效能 57.传动系统的布置:简化传动链;合理安排传动机构顺序;注意传动系统的润 滑和密封的可靠性 59.机械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基本条件:组成机械系统的零部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期末复习材料 试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以下原理: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这正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要求的。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必须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实际工作的方针、政策,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空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就是坚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超历史、超时空的“左”的倾向,也要反对落后于时空条件变化的右的倾向。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情况,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坚持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理。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坚持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则,也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因此,它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重要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试以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原理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政治体制,从广义上是指一个国家的政体,也就是一个国家政权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狭义上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即政党、议会、政府、法院、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和相互关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政体而言,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政党制度而言,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国家结构形式而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及“一国两制”。政治体制是与基本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权限划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形式,组织协调各种机构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等。政治体制改革,顾名思义,是要改革具体的政治体制,而决不是改变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进行选择的结果。它适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旧政治制度比较,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持这种基本制度。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事实上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以及官僚主义问题,这些弊端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新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不仅必要而且相当紧迫。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可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消除政治体制中的弊端,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加以确认,我们所有的改革最后能不能成功,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原有体制的弊端集中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作风、形式主义等等。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体制则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享有各种民主权利的实现形式。如果不切实有效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认真解决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基本政治制度就会发生扭曲,人民当家作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就更谈不上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参加管理的形式和制度,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影响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曾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第四,政治体制改革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只有凭借一定的政治设施和制度才能得到贯彻和传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政治环境。 与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积极稳妥地不断向前推进。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各方面内容: 这就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陷,并进而针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固有弊端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发展城乡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推进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其中,有些已经取得了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有些还在继续探索、经受实践的检验。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必须肯定的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是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的需要的。对这个制度不是抛弃,而是要坚持、完善和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永远不能动摇这个信念。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千年以来的历史中曾经有过这样的大好局面吗?这一切发展都是在我们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发生的,难道这种政治体制要不得吗?!难道制造了那么多危机的西方体制是好的吗?!他们都要改变了,我们还要搬过来么?!难道这是对人民负责?!难道这样才算是社会的“良心”?! 什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的方向就是坚持“三统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在强调民主、发展、自由等的同时,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意志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一切。而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了推进人民的事业的,是为保障并不断扩大人民权益的。在这之外,就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都要依法而行。“三统一”就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正在上演一场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历史剧。离开了这当中任何一条,我们都会犯错误,人民都会遭殃。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在今后的改革之路上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是政权建设,这其中的核心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要有更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好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更好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还要有更好的任期和退出机制。 其次是改革完善行政体制,使之更加有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一方面是提高行政的效率,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配置,具体来说是大部制。不光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做了很多尝试。另一方面则是转变政府工作作风,调整政府工作的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再次是推进基层和地方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主要是指村、乡一级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出现的基层公共事务的人民会商制度,这个制度创新开始于浙江台州温岭的“民主恳谈”,这是现阶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此外,很多地方人大在吸收人民群众的参与,广泛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比如:浙江温州乐清人大的人民听证制度等。这些都是中国的政治创造,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果,今后还要继续推广、继续探索。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势头很好,中国已经确实进入了复兴模式,坚持我们经过长期探索、反复实践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并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探索完善,就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即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自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在一个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并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发展方向;矛盾的斗争性则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并最终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新事物诞生。 比如国家之间的关系。世界上有诸多国家共同生存于同一个地球上,共同拥有着地球上的资源。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它们进行贸易往来,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它们也相互竞争,力图在各个方面获得相对多的利益。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合作和斗争中走到了今天的。首先,伴随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形成,各国之间出现了贸易往来,各国开始了交往,使得地球上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比以往更大。其次,随着各国,尤其是大国对现状的不满,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对立、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许多局部性的战争都是这种斗争激化的结果。战争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不过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原子弹、氢弹都是在战争背景下诞生的。今天,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同样共同推动着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由此可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商品二因素矛盾 举例说明:在商品生产中,人们为了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就要进行一定形式的劳动。使用价值的不同属性,决定了劳动的特殊形式。如生产上衣需要裁缝的劳动,裁缝利用尺子、剪刀等缝纫工具,对布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上衣。这种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加工对象、生产手段、操作方式、生产结果等来区分的。这种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它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永久条件,是不以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的。但是,具体劳动的种类和操作方式,都随着生产力和生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变化。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千差万别,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这种撇开了具体劳动特殊性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它体 现着人和社会的关系。 答:(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简述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价值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是两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相等。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一定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表明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却减少(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把增多了的商品所含的相应减少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加在一起,其总量与原先的总量一样。反之亦然。第四篇: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五篇:集美大学期末复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