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
发展环境的意见
颁发机关/发布人: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政[2009]39号 颁布时间:2009-02-19 适用地区:河北省
各设区市建设局、规划局,华北石油管理局:
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市(2008)63 号,以下简称《办法》)转发给你们。同时就提高我省建筑设计水平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节能等原则,满足建筑功能需要。鼓励采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技术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活动应当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的统一监督管理。具体招标投标活动委托省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实施。设区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能范围内,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方案
设计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按规定应实行方案设计招标而不进行招标的建筑工程,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建筑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进行图纸审查。鼓励高水平的外埠设计单位单独或与当地设计单位合作参加建筑项目方案设计投标活动,外埠设计单位在办理设计招标登记后,办理备案手续。
二、依法必须进行方案设计招标的范围、条件
(一)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招标一般应为建筑工程实施性方案设计招标。
(二)下列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必须依法招标:
1、单体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单体建筑2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1000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项目;
2、火车站、机场、交通枢纽站、体育场馆、影剧院、图书馆、博览建筑、商业建筑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建筑;
3、国家和我省规定应当进行方案设计招标的其他建筑工程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进行方案设计招标的建筑工程采用肢解等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三)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应当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建筑工程,具有经过审批机关同意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2、具有用地手续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项目建设地点、规划控制条件和用地红线图;
3、具有符合要求的地形图。包括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初勘资料。水、电、燃气、供热、环保、通讯、市政道路和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4、具有体现符合规划控制条件、立项批复和充分招标人意愿的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
三、投标人资格审查制度按照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的条件,对投标人资质等级、业绩、信用信息、主要设计人员执业资格等进行审查;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审查条件,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不得与潜在投标人就招标项目设计方案、设计周期、设计收费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不得将不合理标准作为资格审查条件。招标人应当采用书面方式,告知未通过资格审查的潜在投标人预审结果,并说明未通过理由和事实。潜在投标人对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核查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核查申请之日起15 日内,组织核查并予以答复。资格预审后保留的潜在投标人不应少于5 家。
四、方案设计评标
(一)建筑方案设计评标,一般采用暗评方式。投标人应当附设计文字说明书或者电子文本说明。设计说明应当包括:主要设计理念和构思,包括功能区划、造型设计、艺术处理、室内外空间关系、交通组织及人流分析等;竖向设计的难点处理及特点;建筑结构体系;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供热制冷体系;节能技术运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
(二)评标委员会经过法定评审程序,向招标人推荐合格的中标方案,一般推荐1至3名,并按得分高低排序。设计投标方案未产生3 名最大程度响应招标文件时,大型项目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重新招标;建设规模较小,周期短的项目经评审委员评审,评标委员会以记名投票方式,按自然多数产生3 名或3 名以上投票人进行方案优化设计。评标委员会按程序重新对投标人的优化设计方案评审,推荐1 至3 名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五、其他有关规定
(一)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投标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且达到规定深度的,招标人应当向未中标人支付方案设计补偿费,并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补偿额度。补偿额度一般不应低于投标人的基本投标支出成本;如果应标单位过多,可以在招标文件中限定补偿投标人的数量。
(二)我省原有规定同《办法》和本《通知》不一致的,以《办法》和本《通知》规定为准。
二○○八年五月九日
附件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附件2: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冀政〔2009〕13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清理规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效能的重要意义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事项多、周期长、环节复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制约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企业、社会发展的活力,完善和落实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投资决策机制,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办理时间。省政府公布了保留和合并或并联办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明确了办理时限。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效能的重要意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和扩大社会投资。
二、基本要求
(一)依法合理。按照法律法规确定的事项、权限和程序规范许可审批行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打破常规,削减不合时宜的许可审批事项。对无法律法规依据、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事项一律停止,对保留的事项,明确标准、条件、时限和责任。
(二)合并精简。将同一职能部门对同一项目的多个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合并,减少许可审批环节和用章次数,实行一个公章对外。减少项目审批前置条件,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办结时限。通过市场调节、中介组织、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政府不再干预。
(三)阳光操作。制作办事指南,将管理权限、设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向社会公开。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受理、承办、办结和告知等环节依法公示。
三、建立新型高效的审批制度
(一)建立并联审批制。在项目建设条件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实行并联办理方式,涉及到的所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一个公章对外,不再单独办理,缺席视为默认,并负全部责任。各市、县(市)政府要按照统一受理、信息共享、同步审查的要求,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审批部门要明确主管负责人进驻集中审批服务场所办公并授权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杜绝“前店后厂”现象。进
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做到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完成时限和奖惩措施明确。
(二)落实限时办结制。研究制定限时办结的具体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理时限,逐步推行超时默认制。做好专家评审、技术分析、踏勘、公示、公告、听证等准备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市、县(市)政府要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类型,分类制订和细化项目管理流程图,向社会公告,并接受监督。
(三)推行网上审批制。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县(市)政府,要加大网上审批推进力度,通过增强网上公示、申请、受理、审批、联办、投诉和监管等功能,开辟快捷的网上审批通道,为项目单位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制定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研究调度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难点问题。要明确工作分工,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各市、县(市)政府要结合实际,细化操作规程、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转变管理方式。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研究制定具体的精简下放措施,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加强指导,防止管理脱节。
(二)抓好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提高人员素质作为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立完善项目审批制度的同时,对工作人员及时培训,强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熟悉掌握新的审批流程和模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监督。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会同法制、发展改革等部门建立经常性的督办督查机制,开展明查暗访,定期进行通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跟踪问效。建立网络全程行政监察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确保审批精简执行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投诉办理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并对典型案件予以公开曝光。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对有章不循、有据不依、流于形式以及“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等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四)做好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新的审批程序,对广大投资者进行解惑答疑,使其及时了解投资政策和审批程序。通过新闻媒体,对精简行政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能的政策、举措、典型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九年七月十日
第三篇:提高行政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
提高行政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08年效能建设工作汇报)
公开单位:仪陇县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14日
市效能办:
今年来,仪陇县按照“围绕经济抓效能,抓好效能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机关作风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落实,以强化内部管理和优化对外服务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有力推进了我县机关效能建设,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改善了全县投资发展软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行政行为
(一)加强效能制度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出台实施意见,制定了《仪陇县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度》、《仪陇县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仪陇县行政机关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督促县级各部门和乡镇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岗位责任制、投诉举报制、一次性告知制、绩效考核等等效能建设工作制度,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有力地加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审批服务制度建设。在开展阳光审批服务工作过程中,坚持制度创新,更新各项运作措施,逐步建立了范本表样制度、联合预审制度、先办后补制度、电话咨询和答复制度、预约上门服务制度等审批服务制度,极大的方便了企业、服务对象。
(三)加强效能监察制度建设。一是规范效能监察工作流程。制定了《仪陇县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工作规则》,明确了效能投诉中心的职责权限、投诉与受理的要求和范围以及效能投诉的调查和处理的要求,使效能投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二是建立效能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仪陇县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明察暗访、群众效能投诉中查实的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实施效能责
任追究。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一)简化审批程序,深化审批改革。以建立“有限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行政许可事项,依法削减审批项目,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快捷高效的审批服务机制。目前,我县行政审批项目已从原来的661项缩减为560项。在行政审批服务上,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基层群众办一个证,进十几家门,盖几十颗章的状况。为提高审批服务水平,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已有305项行政审批、许可及登记类事项进驻,项目进驻率为49.9%,共受理、办理各类审批(许可)和登记类项目134个,项目受理率43.9%;受理各类行政审批、许可和登记类事项16890件,办理各类审批(许可)和登记类事项16466件,按时办结率为100%。
(二)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透明行政。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对政府投资、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交通水利工程建设等15个重点方面,落实责任部门,抓好这些重大事项决策过程、运行过程和实施结果的公开。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目标,创新有载体、建立工作平台,规范统一标准,严格监督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依法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和阳光政务建设,从而将机关部门权力行使行为的监督进一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规范财政管理,降低行政成本。为从源头上解决机关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设“小金库”等影响机关效能建设、浪费行政资源的问题,今年来,我县不断加大部门预算外资金管理监控力度,对所有县级机关和乡镇的银行账户开展专项清理,取消多头开户38个。全面推行乡镇财务集中结算制度,成立了11个会计核算部,撤销56个乡镇预算单位账户,将各乡镇使用的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中心统一管理,实行“集中支付、会计代理、账户统管、分户核算”的统一结算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各部门年初预算总额,制定月度用款计划,逐月拨付资金,按月结账,强化部门预算执行的过程监控,对超出用款安排的支出当月不予结报,无特殊情况,年底不予追加。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结算,各部门各乡镇
财政资金使用由分散变为集中,由无序变为有序,增强了政府调控资金的能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据统计,县级机关部门仅办公支出一项,每年就要比改革前节约50余万元。
三、创新监督机制,确保勤政高效
(一)完善效能监察网络。年初,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黎明任组长的机关效能和投资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在县政府办公室设立了效能办;同时,在县纪委、监察局增设内设科室——效能监察室。效能办和效能监察室一起负责对各行政机关落实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部署、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效能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设立受理群众有关机关效能建设投诉的专门机构。与此同时,我县还在18个规模重点企业设立效能监察联系点,基本形成了以县效能办、效能监察室为核心,上下联动的效能建设监察与投诉网络。
(二)加强党风政风日常监察。一是开展明察暗访活动。通过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及时发现和查纠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年来,我县3次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特邀联络员、新闻记者等,深入县级机关进行暗访,将发现的突出问题拍摄成录像,反馈给有关部门,并督促各相关部门严格对照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办法实施效能责任追究。对县工商系统五名上班打牌的干部进行批评通报,对县医院收受手术红包的邓某和胥某,责成相关部门处以罚款并作待岗处罚等等。今年来,共有12名机关工作人员受到批评教育、口头告诫、通报批评等效能责任追究。二是定期召开座谈会。由县效能办会同经商、物价、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一起召集部分企业界代表、基层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和企业代表针对行政审批、收费政策、机关效能等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对一些问题现场进行解释和答复。三是对审批服务情况开展效能监察。主要通过向有关单位和经办人员发放效能建设跟踪督查卡,对新办重点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情况实施跟踪督办,促进部门和窗口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三)及时查处效能投诉。通过效能监察投诉网络的有效运转、定期召开联络员和联系点负责人会议、上门走访、电话热线联系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拓宽效能监察投诉的信息渠道,及时查纠各机关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县先后通过效能投诉中心和效能监察网络受理效能投诉30余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效能办或直接派人调查,或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查结、限期反馈,该整改的及时整改,该处理的严肃处理,需作解释说明的帮助做好解释说明。基层企业、群众反映:过去对机关作风有意见、办事跑冤枉路、吃冤枉气时,往往投告无门、投诉无效,现在有了监察中心,一个电话,一次投诉,都能在规定时间查出个结果,给出个说法,“效能投诉中心”就是“机关效能建设的110”。
四、开展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监督
(一)开门查找问题。认真对照省、市、县效能建设文件精神及刘奇葆同志关于效能建设“两个讲话精神”,坚持开门抓效能建设。采取“上请、下求、内听、外访”的形式,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办法,围绕机关效能和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本单位机关效能和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找准突出问题220余条,分系统加以整改,切实增强了机关效能和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集中评议活动。突出“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的原则,把评议工作的重点放在整改落实上。从8月21日开始,采用集中评议的形式,定向征求全县各界评议代表对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230条,梳理汇总向各单位反馈。然后由县效能办组织检查组对供电、劳动保障、卫生等7个群众意见相对较多的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全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较好地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开展“千人评议机关”活动。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千人评议机关”预评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会议,就预评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上,组织教育局、经商等7个部门作了大会交流和书面交流,会后,又组织20个部门在仪陇电视台上公示预评意见整改措施,组织34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在电视台开展访谈,介绍部门职能、报告预评意见整改情况、公示服务承诺,有力地推动了评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富有约束力的民主评议,对各机关部门优化工作作风产生了无形的压力,也激发了极大的动力。群众反映:自评议活动开展以来,机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少了,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多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的衙门作风少见了,文明服务、高
效服务、依法行政的意识强了。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逐年提高,从集中评议统计结果看,群众满意率较去年有了大幅上升,达到了96.33%。
第四篇:提高办事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
1、扎实开展改作风、优环境、抓落实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2、提高办事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
3、优化环境促赶超改进作风树形象
4、抓好服务谋发展 改进作风促提升
5、应对挑战不退缩 改进作风不懈怠
6、发展快不快 干部作风带
7、思想上牵挂群众 感情上贴近群众 工作上为了群众
8、让勤勉干事成为主流 让公平正义成为准则 让廉洁俭仆成为风尚
9、加强作风建设 实现新的跨越
10、雷厉风行抓落实 大刀阔斧求突破
11、履职尽责创先进 立足岗位争优秀 为民服务作表率
12、你追我赶 不甘落后 争先进位 争创一流
13、讲党性 重品行 作表率
第五篇:发展环境优化工作效能提高
发展环境优化工作效能提高
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实际,建议采取以下五项措施深化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助推我县教育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1、深入学习贯彻县委有关文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效能意识。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和大调研活动,促使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等方面凝心聚力、自觉践行,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坚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促使教师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塑造良好行业形象。
3、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意识。在全县开展学理论、比师德,学政策、比业务,学先进、比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比”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创先争优意识,努力争教育发展之先、创和谐校园之优。
4、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干部自觉为民服务的意识。
5、切实加强纠风工作力度,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持以端正师德、优化师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各项规范办学行为和收费管理等政策规定,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维护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