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21: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第一篇: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各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 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

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创新路

子,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努力为推动海口科学发展创造稳

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对推进我市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提 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增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

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政法综治工作和维护社会

稳定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策,是解决当前影响

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社

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一定要迅速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

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是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各级党委政府

和政法综治部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

设的内在要求,坚持在改善民生、促进民和、化解民怨、维护

民利、保障民安上下功夫。面对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特点更加

突出、社会问题日益增加,加强社会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创

新社会管理任务更加艰巨的复杂局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

治部门一定要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

发展规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履行好第一责

任,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发展与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

硬”,努力实现中央领导提出的必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解

决好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创造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公平、正义的 要求。

二是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各级党委政府

和政法综治部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促进海口社会和谐的重要

举措,努力维护省会市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社会治安问

题与社会矛盾紧密相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说到底是对社会矛

盾的综合治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社

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在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基础

在于优化社会结构,关键在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胡锦涛总书记

记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

正,不但可以减少、缓解现有的社会不和谐的现象,而且还可

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数

量,减弱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强度,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努力

化解社会矛盾,把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作为优化社会结构,协

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

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 根基的过程。

三是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各级党委政府

和政法综治部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海口社会治安安定的重要

途径,努力维护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良好社会环境。随着海

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推进,岛外大量人员、资金、货物的

不断涌入,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受利益

驱动引发的各类违法犯罪不断增多,诱发、滋生各种治安隐患 的因素大量存在,而我们自身的工作仍然存在“思想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投入不足、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各

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要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 的实践中,不断研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环境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思路,开拓进

取,努力探索和构建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二、着力破解难题,努力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

新机制

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体制机制建设更具有

根本性。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要充分发挥首创精神, 善于创造和总结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经验,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当前,要结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际,突

出重点,大胆实践,力求在破解海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难点

上取得有效突破。

(一)加强“大调解”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创新。要着重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坚

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维护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能

力;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和一个问题、一名领

导、一个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机制,把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落到实处;要深入研究“大接访”、“大

调处”工作方式,组织干部下基层探索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农

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等方面的政策问题;要加强镇(街)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和村(居)调处工作站建设,落实在镇

(街)党委政府领导下,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的工作机制,落实定期排查滚

动排查和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把解决群众合理要求贯穿到社会

矛盾调处工作之中,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对群众的

不合理诉求要解释对话到位、对无理取闹的骨干分子要依法处

理到位、对确有困难的群众要帮助扶贫到位、对不明真象参与

群体上访的群众要教育到位,坚持在为群众解决问题中维护群

众合法利益,在向群众解释对话中消除误解增进和谐,在依法

处理中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在扶贫帮困中密切党群关系。

(二)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

理创新。要着重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实现由防

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坚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

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的服务管理新机

制;要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使流动

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

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三)加强帮教管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

理工作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

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

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

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

法、有体系,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

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

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在法院系统建

立少年法庭,探索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新机制。进一步加强

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问题少年” 的教育矫治工作,力争使更多的“问题少年”在法制教育中

心的“爱心桥”上拨正人生方向,回归社会。

(四)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创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安防控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难题,构建基层治安防范工

作平台,健全“五级联防”完善“五个网络”。要巩固以公安民

警为主体,治安联防队伍配合,在市区主要街道巡逻防控的一

级联防,以各区治安联防队伍为主体的配合辖区公安派出所开

展治安防控的二、三级联防,由村(居)委会组织辖区治安积

极分子在辖区内开展治安防范的四级联防,由单位内部保卫部

门负责,组织单位保安和单位内部保卫力量,开展单位内部治

安保卫工作五级联防的“五级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专业

警种巡逻控制为主的社会面巡逻防控网,以社区警务建设为依

托的社区安全防控网,以市场化为手段的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以推动社会化管理为重点的特种行业防控网,以集市为中心的

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网等“五个防控网络”。要努力实现人防、物

防、技防的有机结合,着力增强治安防范效能。要以基层治安

联防互助活动为载体,依靠基层组织,组织村(居)民和街面

商铺职员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开展以防盗、防火、防破坏、防事故、防矛盾纠纷激化等“五防”为重点的基层治安联防互

助活动,探索新形势下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广泛参

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新路子。

(五)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重点

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创新。要着重在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上下功

夫,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和基层综治工作机制。要以镇(街)

综治中心和村(居)综治工作站建设为重点,借鉴龙华区城西

镇和滨濂社区、头铺村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模式和经验,在全

市各镇(街)和农村(社区)建立起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

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社会管理联抓、基层平

安联创、惠民实事联办的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担负起维护基层

稳定和谐任务的基层综治组织和基层综治工作的体制机制。要

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

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

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关系;要对小旅馆、娱

乐场所、洗浴场所、废旧物品收购业等治安重点部位实行重

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及周

边治安和安全工作,努力创造确保师生安全和维护学校良好秩

序的治安环境;要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在巩固西环铁路良

好治安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维护东环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

办法和措施,为东环高速铁路的开通创造一流的治安环境。

(六)加强网络管理机制建设,积极推进虚拟社会管理

工作创新。要着重在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上下功夫,坚持建

设和管理并重。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

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

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

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

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

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七)加强法律规范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

新。要着重在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上下功夫,真正

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两新组织”。加强新经济新社会

组织管理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既要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

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又要按照社会组

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政法综治工作创新。要

以海口市政法综治局域网为平台,加强政法综治工作信息系统

建设。要充分发挥已经投入运行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信息

系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

教工作信息系统、监外执行人员管控工作信息系统、综治工作

台帐信息系统的作用,推进综治工作网上管理、网上检查、网

上分析、网上督导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模式;要进一步研

发新的综治工作信息系统,力争在明年初使综治工作全部纳入

信息化管理,实现海口综治工作信息化。

三、抓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

会管理

要认真做好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及试点经验的

推广工作。我市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大胆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省综治委已将我市列入中央综治委在

全国抓的试点单位之一。市综治委也已根据海口综治工作的实

际,制定了《海口市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

案》,将试点工作任务下达到各区、各有关部门,各级各部门要

根据任务要求,抓好落实。市综治办要跟踪检查指导,定期派

员深入各试点单位,随时与试点单位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出

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试点单位要按

照《海口市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

求,立即进行工作部署,开展工作。试点单位每月要实事求是

地向市综治办书面报告开展试点工作的情况,市综治办要定期

以《政法综治信息》向市领导和全市通报各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情况。没有明确试点任务的单位和有关部门也要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和工作职责确定内容和试点,形成工作方案报市综治办。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

工作责任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切

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格局,为加强社会建设和

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是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

自抓。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

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经常听取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

会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分析工作形势,认真研究规律特点,明确方向重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加强

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目标管理和领导班

子、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奖惩,最大限度

地激发广大干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二是要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

把对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视和支持落实到实际行

动上,切实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要

根据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实基层政法、综治、信访、民政、维稳等单位的力量,加大经费、装备保障,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骨干作

用。三是加强齐抓共管。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各级党委政

府要建立健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机制和

各单位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特别是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既要

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社会

建设和社会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0年8月6日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建设---XX公安局治安系统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为全力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效能,我局治安系统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于二0一一年二月开始在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等工作中尝试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工作实效:

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特别是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2011年我市建立完善了流动人口三级管理长效机制,即在乡镇(街道)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XX个,在村(社区)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XX个,在小区院落、村民小组、用工单位设立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点XX个,实行“办、站、点”全覆盖的网络化管理和“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2011年全市共登记房屋XXX户,暂住人口信息录入数达XXX人次。

(二)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工商、税务、计生、房管、劳动保障)资源共享。2011年政府投资研发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调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性,从人、房、业三大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截止2011年底,由移动公司承建的XX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共计点位XX个)中,城区XX个点位已开通XX个,乡镇XX个点位光缆全部布放完成,目前已调试验收完毕共XX个点。

(三)完善软硬件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政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站、点”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信息采集、维护,协管员工资、信息采集补贴等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目前,各流动人口采集点的XX名专兼职协管员(其中专职XX名)及电脑等办公设备已配备到位;2011年3月,我局通过开培训会和上机操作的方式,分期对信息采集和录入人员进行了培训。今后我局还将定期对协管员进行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保障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稳步推进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工作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做好户籍工作社会管理创新,XX市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的要求,切实解决户籍办证窗口工作效率、服务态度问题,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2011年11月底,由XX领导等组织召开了安排部署会,就进驻单位、人员、设备、行政办证事项等与政务中心进行了协调沟通。现拟将城区X个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XX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因市政府政务中心现正在对政务中心三期工程进行装修,2012年3月左右才能装修完毕,故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要在工程装修完毕后才能进驻。

三、规范行业管理,管理服务并重

(一)加快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旅店541家,已安装系统XX家,安装率为XX%。其中XX个床位以上的旅店共有XX家,已全部安装;XX个床位以下的旅店有XX家,已安装XX家,完成了总数的XX%。在全力抓好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旅馆业违反国家管理规定,不安装信息系统、不按规定如实登记、不实时上传数据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实现“实名、实时”上传信息,提高使用率,增强服务实战的能力。目前旅业信息系统上传率为91%。

(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我局治安管理部门不断强化措施,适应形势发展,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审批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全能型管理向有限型管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监管和事后查处上来,不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业治安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全市市区内的XX家再生资源回收业(其中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XX家,非生产性XX家)已全部进入位于马道镇的宏达废旧回收专业市场。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做好宏达公司在市内各乡镇拟设立的XX个回收站点的审核工作,在行业中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强化监督检查制度。2011年我局共查处废旧物品收购场点X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X名,取缔废旧收购场点X家。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局治安管理部门将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推进各项治安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推进平安XX建设为结合点,以提高治安民警素质为切入点,以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着力点,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努力实现公安工作上水平、执法工作上质量、队伍建设上台阶,让社会平安、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

第三篇:岐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岐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

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县直属各单位,各人民团体,驻岐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根据2010年全县政法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内在机制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由公安部门牵头,司法、计生、工商、劳动、民政、卫生、城建等部门积极配合,重点加强县城、蔡家坡、五丈原、曹家以及其它乡镇镇区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管理。要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和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安置、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外来人员权益,推动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发展事业,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由司法、公安、团委等部门

牵头,检察、教育、民政、妇联、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责任,组织开展社区矫正专项行动,巩固帮教效果。要加强对失学、无业、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与帮教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就学、就业等问题。要加强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监外服刑的人员、“法轮功”人员及扬言报复社会的重点人等高危人群的管控、教育和心理疏导,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三)加强严打和治安乱点整治。由公安部门牵头,文化、教育、工商、交通、卫生、消防等部门及相关乡镇通力配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及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并对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传销等新型犯罪,要敏锐反应、依法惩治、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集中整治,着力整治群众高度关注的车站、市场、校园周边、医院等治安“盲点”,紧紧抓住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容易为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歌舞娱乐、洗浴按摩和发廊等重点场所,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限期改变面貌,务必做到有乱必治、凡治必安。

(四)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由公安部门牵头,检察、宣传、文化、网络中心、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及单位通力配合,重点要建立网情研判处置工作机构和网评队伍,健全网情研判处

置机制、舆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协调机制,积极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探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正面舆情引导,掌握信息条件下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导权,最大限度扩大正面舆论影响力,最大限度遏制负面舆论的传播扩散,努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五)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由民政等部门牵头,公安、司法、工商、招商、工会、统战、监察等部门通力配合,重点要完善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境内外非政府组织以各种名义进行的投资、捐助等活动,防止发生渗透、破坏、煽动等现实危害,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坚决抵制破坏活动。

(六)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由公安、安监部门牵头,交通、消防、司法、工商、药监、卫生等部门通力配合,重点要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消防、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恶性事故。

三、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各项任务(见附表)认真分解,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此项工作有人

抓、有人管、有人干。

3、发挥优势、强化效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在形式上求突破,在管理上求创新,在效果上下功夫,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篇:关于推进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昔发[2011]23号

中共昔阳县委 昔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的

通 知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委和政府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现将《关于推进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昔阳县委 昔阳县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社会管理创新 项目建设 实施意见 抄 报:中共晋中市委 晋中市人民政府

中共昔阳县委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印发

共印160份 关于推进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部署,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系统设计、总体把握、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就我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实施项目化管理为基本模式,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和规模化,确保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有序、责任明确、保障到位、服务基层、惠及群众,为建设民富县强、人和政通、山川秀美、人民幸福自豪新昔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要以解决当前社会服务管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措施,全面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保障体系创新,实现“四个明显提高”,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

三、推进措施

(一)组织领导 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由县综治委统一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要主动承担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定人、定岗、定责,采取有力措施,统筹规划部署,集中组织落实,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二)职责任务 根据中央《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的具体要求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全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共确定为43项,分为维稳类、民生类、重点人群管理类、基础建设类和组织行业管理类5大类,具体项目和任务见《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任务》(附件1)。全县按照总体设计、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5大类43项项目分别由县直部门和各乡(镇),以系统组织和属地推进的方式予以全面落实。其中,每一项项目都分别确定了县直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具体任务分解见《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县直部门任务分解表》(附件2)

(三)推进步骤 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组织推进。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际情况,全县项目建设一年初见成效的要求,实施分步推进,共分为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2011年11月底。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集中安排部署。县直各牵头部门和各乡(镇)成立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协调和动员部署。

2、重点推进。时间为2011年12月初—2012年2月底。各级各部门分别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乡镇和部门实际,实施试点带动、重点推进。县直部门要确定一定范围的试点乡(镇)、村,各乡(镇)要从化解社会矛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互联网安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8个方 面确定不少于20项的项目进行集中推进落实,尽快抓出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3、全面实施。时间为2012年3月初—2012年11月底。进一步推进各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的开展落实,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改问题,全面推开43项项目在各级各部门的建设任务。期间,县、乡两级召开专题现场会进行集中推进。

4、阶段验收。时间为2012年12月初—2013年1月底。全县将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阶段考核验收,总结经验、不足、组织评比、表彰,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以后按,半年进行督查,年终进行考核。

(四)工作考核 全县将统一制定具体的项目建设考核办法,主要从组织推进、项目落实和群众评议三个方面,对项目建设整体工作按进行百分制考核,并纳入对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总体工作的考评范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一项硬任务,涉及行业广,参与部门多,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直接抓,把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摆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全县“三网一教育”推进体系,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根据任务分解的具体职责要求,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迅速组织动员,积极部署落实,确保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合力。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是基层,惠及的是群众。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结合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可行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当前社会服务管理薄弱环节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对各项建设任务,属于新建的,要制定规划抓落实;属于完善续建的,要注重规范抓提高;属于县级专项建设的,县直牵头部门和协作部门要集中组织推进;属于多级建设的,县直部门要和各乡(镇)积极沟通,相互配合,避免出现步调不一致、要求不统一的现象。各级各部门尤其要针对本乡镇本部门单位社会管理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针对性地细化和分解建设项目,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县直各牵头部门、各乡(镇)于11月底前,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县综治办,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进行工作汇报。

(三)条块结合,有序推进。各乡(镇)全面落实与县直部门牵头推进要实施有效对接和配套,形成齐头并进、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县直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责,做到统筹协调;协作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落实。各部门不仅要严格落实任务分解的具体要求,还要针对性地对基层开展项目建设进行行业指导、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整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推进。各乡(镇)要结合本乡镇实际,对社会影响大、惠及群众广、解决问题准的项目予以优先推进,实施重点突破;要分类别、分阶段、分批次、分重点,逐步推进各项项目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推广试点,带动全局;要在现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抓出成效、抓出特色,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

(四)强化保障,全面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保障力度。要加大对 项目建设的财政投入保障,县里和乡镇都要列出财政专项预算并逐年增加,特别是对涉及民生的项目要重点予以保障推进,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主导与社会配套相结合的投入保障机制。要严格工作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对组织到位、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乡镇、部门,县委、县政府将予以大力表彰奖励;对因领导不重视、落实不到位、责任不明确,而造成项目建设滞后、影响社会管理创新整体工作,或者发生重大事故、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将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要强化宣传保障,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宣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义、目标和社会效果,进一步激发基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把全县的决策变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附件:

1、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任务

2、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县直部门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任务 按照中央《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和市委《关于推进全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我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共划分为5大类43项,具体项目和任务如下:

一、维稳类项目(9项)

1、“大调解”体系建设项目。(1)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基础保障机制和组织运行机制;(2)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土地纠纷、劳资纠纷和交通事故、消费权益、涉农利益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组建相应的专(兼)职调解队伍,建立调解组织、调解人员信息库和基础工作台帐,投入必要的办公设施、交通通讯工具和调解工作经费;(4)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资金。

2、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建设项目。(1)建立县、乡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强化纠纷排查、重大纠纷调处、组织听证对话、社会舆情研判、稳定风险评估、检查考核、专业调处指导、队伍教育培训等综合功能;(2)依托乡镇(城区社区管委会)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完善联动机制,实现“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3)建立社区(农村)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站,收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纠纷;(4)进一步推进县、乡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中心建设,建立信息资料库。

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项目。(1)在县、乡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2)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综治维稳工作实绩档案;(3)完善评估程序,建立健全听证、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等公众参与制度;(4)建立专业评估队伍、专家信息库,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评估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

4、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建设项目。(1)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依托反恐部门,整合应急、维稳、处突部门力量,成立反恐应急组织,推动应急中心与公安指挥中心有机结合,建立统一领导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努力形成应急指挥中心、实战调度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治安防控中心的“四位一体”;(2)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构建应急物资储备供应体系,健全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等的应急处置演练;(3)健全完善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报送、预警、处置制度,健全完善公共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共享、风险评估、应急救援、社会动员、舆论引导和善后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5、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建设项目。(1)健全工作网络,整合协调各类反映社情民意的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收集社情民意;(2)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党员群众担任民情信息员,负责将群众反映迫切、比较集中的意见及时梳理上报;(3)建立社情民意网站,畅道社情民意反映渠道;(4)制定相关制度措施,定期召开民意状况分析会,采取定专题研究、定人收集、定渠道反馈等办法,通过专刊,向党政部门反馈热点、难点问题,反映 群众呼声;(5)对社情民意进行汇总分类,综合分析,及时将落实情况予以公示,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6、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建设项目。(1)县政法机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接待中心,整合资源,实现“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格局,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方便上访群众;(2)建立充实涉法涉诉专项救助资金,完善救助制度,促进息诉罢访;(3)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落实案件终结后的救助、教育稳控责任,明确新的责任主体;(4)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信访事项网上办理。

7、基层平安建设项目。(1)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公路、平安铁路、平安市场、平安文化市场、平安景区、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平安边界等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2)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深化行业、系统平安建设标准;(3)建立健全平安乡(镇)测评体系。

8、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1)按照“政府组织、公安牵头、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构建县、乡、村三级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加强以社区、单位和家庭为主体的区域报警联网系统建设;(2)加强乡镇(城区社区管委会)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治安巡防队伍,设立巡防室,配备必要的巡防设备,实现治安防控“公共场所全覆盖、监控范围无死角、电子防控联成网、防控打击有实效”的目标。

9、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改造建设项目。(1)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学校和幼儿园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2)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3)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建设,解决困难群体的 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建立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于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民生类项目(7项)

10、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项目。(1)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各项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2)以农民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困难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3)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公共租赁住房等社会救助制度;(4)完善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司法援助、就业援助、公用事业救助等社会救助配套制度;(5)加强低保与扶贫、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新农保政策的衔接平衡,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物价联动机制;(6)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7)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11、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建立健全以经济适用住房、城区居民棚户区改造为主体,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辅助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2)积极推进城中村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3)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着力解决城区新就业大学生、企业职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12、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建设项目。(1)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全面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区域性、群体性、灾难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13、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程建设项目。(1)大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程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规划,提高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2)解决占道停车问题,着力抓好停车站场建设、停车现场管理和停车市场培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服务条例和收费标准;(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和鼓励居民小区、单位大院停车有偿开放,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的城市停车格局;(4)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引导市民乘坐公交出行;(5)积极优化交通组织,加快交通事故处理速度,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实现交通组织科学、管理精细、行为规范;(6)加大路网建设力度,构建立体型、网络型、枢纽型的交通格局。

14、社区管理社会化建设项目。(1)推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机制;(2)推进社区平台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活动类、公益类、管理类等社会组织;(3)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覆盖全体社区居民的社会服务网络,设立社区社会工作站,培育社工服务机构,通过提升转换、招聘引进和政府购买等途径,在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提供各类社会服务;(4)建立社工队伍激励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有序参与社区管理服务;(5)突出整合社区群防群治力量,规范管理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模式的平安社区建设活动。

15、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划分若干基础网格,将社区、农村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础网格,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纳入网格;(2)依托城区社区管委会(乡镇)和基层社区、农村,全面整合原有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流动人 口、治安巡防、城管等工作力量,组成综合服务管理队伍,与党建、卫生、治安、城管、信访、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重点人群管理等基层工作一并纳入服务平台,明确网格责任人,全面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网格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3)对管理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严格落实网格责任,网格管理主体与单位签订责任书,将网格责任具体化;(4)建立健全科学的网格化管理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16、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按照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的要求,推进村庄社区建设管理,整合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开展网格化建设;(2)加强村庄社区基层党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组建农村平安志愿者、综治员、信息员、调解员、治安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3)规范和增加村庄的社区管理功能,加强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等服务管理工作;(4)创新村庄社区警务模式,配齐配强警务力量,提高防范控制能力。

三、重点人群管理类项目(10项)

17、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项目。(1)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将流动人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3)在工业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等流动人口积聚地实行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集中服务模式。

18、流动人口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1)有效整合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开发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服务管理软件系统,建立集流动人口治安、消防、计生、食品安全、劳动就业、房屋 租赁备案、居住证办理、税收征管、人员分类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口信息综合管理平台;(2)强化信息采集措施,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分类录入、信息反馈、跟踪管理、服务到位的运行机制,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情况;(3)逐步实行信访、工商、电信、银行等统一联网,共享信息、有效对比,以实现“人证对应、人房对应、人岗对应”。

19、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设项目。(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办法,实行“一证通”制度,落实配套政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2)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服务、同管理;(3)鼓励流动人口参与公益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项目。(1)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评估、衔接管理、安置帮教等工作“无缝对接”;(2)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一体化,建立监管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3)在县级建设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组织公益劳动等功能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解决“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过渡性生活安置问题;(4)制定政府补助过渡安置人员办法,对刑释解教人员在出监所后,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由财政安排资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费;(5)对有效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满一年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财政予以相应的工作经费。

21、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机制建设项目。(1)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服务和违法犯罪预防试点,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 童、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采取每一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确定一个部门牵头和一个相应行政区重点承办服务管理;(2)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或流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拓展业务渠道;(3)依托有关专业力量,强化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4)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动态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杜绝辍学生、流失生;(5)实行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消灭制度、开展结对帮教等措施,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途径。

22、社区矫正建设项目。(1)在县里建立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组建司法所人员、社区民警、专(兼)职检察联络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矫正队伍,配备社区矫正工作专职人员;(2)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贫扶困工作,对有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过渡性安置;(3)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县财政配套拔付保障机制;(4)根据监狱提供的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等级和矫正意见,实施分级管控措施;(5)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社区服刑人员从判决生效就进入监控视野;(6)逐步运用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手机GPS定位等技术加强对各个管理级别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杜绝脱管漏管现象。

23、孤残流浪乞讨少年儿童保护中心建设项目。(1)依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或社会福利院,建立流浪乞讨少年儿童保护中心;(2)建立完善流浪乞讨少年儿童保护的相关办法;(3)加强对流浪乞讨少年儿童等生活无着落未成年人的救助;(4)加强对孤儿、弃婴的收留抚养、教育管理。

24、违法犯罪艾滋病人收治关押中心建设项目。(1)建立违 法犯罪艾滋病人员收治中心,对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刑事拘留、逮捕以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集中收治关押;(2)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收治对象、收治程序、管理模式等,推进违法犯罪艾滋病人收治关押规范化。

25、专门(工读)学校建设项目。(1)新建或改建一所满足社会需要的专门(工读)学校,完善办学设施,提升办学质量,使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得到教育和矫治,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完善专门(工读)学校管理办法,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监管、服务和指导。

26、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救治管控机制建设项目。(1)建立定期排查机制,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主,村(居)委会和社区干部密切配合,对管辖区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倾向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开展全面排查摸底,统一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病情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建立分类处理机制,对排查出的精神病人进行鉴定和风险评估,根据其现实危害性实行分类管理控制;(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安排精神病人鉴定和评估专项经费,对困难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提供药物治疗,对需要收治的应及时予以收治;(4)依托精神病院,建立相应规模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中心、安康医院或改、扩建独立专门病区,对狂燥性及无监护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查清原籍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集中治疗,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5)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将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列入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增加资金投入;(6)建设慢性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加强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管理。

四、基础建设类项目(9项)

27、基层综治组织建设项目。(1)加强对基层综治组织建设 的保障力度,进一步推进县级综治办、乡镇(城区社区管委会)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农村(社区)综治办、警务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2)深入推进乡镇(城区社区管委会)综治工作中心建设,配备相应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及必要的办公经费,实现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通过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3)严格落实县、乡两级综治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和农村(社区)综治员补助经费县级财政保障机制。

28、虚拟社会动态防控网络建设项目。(1)构建虚拟社会防控网络,建立专兼职网评队伍和虚拟人口、虚拟社区、网上重点人员信息库;(2)建立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舆论引导应急响应机制、网上舆情监测研判机制、重大案(事)件快速反应机制;(3)以建网安警务室为载体,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行网上动态管理,实现对网上有害信息的快速封堵或删除,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报道和恶意炒作;(4)提高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处置能力,有效打压网络犯罪,统筹管好网上网下,维护现实社会大局稳定。

29、互联网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1)整合网安管理、网上舆情、网络侦查等各类信息资源与技术系统,建设全网覆盖、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网上治安秩序的有效管控,网上社情民意的实时掌握,网上重要案事件的及时预警,网上重点目标活动的动态设防和涉网违法犯罪线索的快速查证与有效处置;(2)积极推进被动、粗放、防御型网安警务模式向主动、集约、打防控一体化警务模式转变,全面提高网上防范控制、发现处置和侦查打击能力。30、兼职网宣网评队伍建设项目。(1)加强县、乡兼职网络宣传、评论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正面主导力量,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努力实现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2)明确兼职人员津补贴、队员职责任务、日常管理考核办法等,做到兼职网宣、网评队伍上规模、广覆盖;(3)通过网上互动和网下走访,充分发挥兼职网宣、网评队伍的作用,主动加强与网络管理员、论坛版主、博主群主等网络管理带头人的联系,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

31、司法信访救助基金建设项目。(1)以涉法涉诉救助资金、执行救助资金和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等为基础,发展壮大司法信访救助基金,最大限度地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2)规范管理,明确基金使用范围、司法救助主体和司法救助对象,按基金模式运行,做到专款专用、管用分离、适时救助;(3)有效运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与赞助,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4)进一步完善司法信访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基金申报、审批、核拨、发放及监管等各项制度。

32、政法综治信息平台建设项目。(1)加快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各级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管理监督,严肃查处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2)建立流动人口、境外来华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重性精神病患人员、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口信息库;(3)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政法综治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共享;(4)推行网上政法综治服务与管理,建立覆盖全面、管理科学、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33、政法综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1)建立政法干警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办学力量,加大政法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开展政法干部、综治办主任、综治专干的集中培训;(2)加强 对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新闻媒体、律师行业的领导以及业务骨干的政治培训和专题培训,强化政法系统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

34、法制宣传教育建设项目。(1)开展“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办专栏、专题节目,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向贫困地区赠送报纸、期刊等宣传品,拍摄宣传教育专题片,制作公益广告,举办主题展览,提升政法宣传影响力;(2)重点引导流动人口、社会闲散青少年、特殊群体和广大网民等各类主体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依法表达合理诉求,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3)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和法制培训,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4)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工地等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

35、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项目。(1)结合实际,县里设立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2)针对全县社会服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3)加强人、财、物保障,率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昔阳发展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

五、组织行业管理类项目(8项)

36、“两新”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完善境内“两新”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登记注册、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登记和备案双轨制,加强对“两新”组织的监督管理;(2)建立健全综合性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扶持社会组织有序发展;(3)推动社会组织在机构、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脱钩,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 购买服务机制;(4)严格执行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制度;(5)开展社会组织的等级评估工作,建立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6)建立由民政、业务主管单位和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管理的内部会商机制;(7)严格境外组织准入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8)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综治组织机构。

37、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1)推进青少年事务、禁毒、安置帮教等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城市管理、平安建设、治安防范、应急服务等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2)制定完善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人员选管、教育培训、信息研判、保障救助、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成立志愿者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长效机制;(3)规范见义勇为基金会运作,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医疗救助、抚恤安置等工作机制,加大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力度,有效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38、加强小旅馆管理建设项目。(1)依法加强对小规模旅馆的管理,特别是对无办证条件的小旅馆要强化规范;(2)按照“同等对待、同等要求、同等责任”的原则,安装旅馆业信息系统和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提升信息登记、上传的数量和质量,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实际情况。

39、重点特种行业监督管理建设项目。(1)推进重点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将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延伸到废旧物品收购(站)点、旧货市场、典当拍卖、机动车修理、房屋中介、物流、汽车租赁等重点特种行业(场所);(2)将二代身体证读卡器和人证自动比对系统安装到旅馆业、网吧、留宿性休闲场所等特种行业,做到“实名、实情、实数、实时”登记上传;(3)完善危爆物品管理办法,逐步在危爆物品储存仓库安装远程监控报 警系统,专用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实现购买、储存、运输、爆破、清退“一条龙”监督管理;(4)积极创新特种行业监督管理模式。40、监管场所改造建设项目。(1)加强看守所、拘留所、戒毒场所监管和安全防范,维护监管改造秩序,保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2)开展文化、法制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心理矫治,提高教育改造质量;(3)加强戒毒场所改造建设和看守所安全管理,看守所民警与在押人员的比例达到1:5;(4)加强看守所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应急警报系统、讯问指挥系统等业务装备建设;(5)加强看守所安全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建设。

41、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项目。(1)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建立分片包干、专岗专警、联勤联动“全警消防”工作机制,健全部门定期通报、告知制度和重大火灾隐患督办整改机制,构建联合监管、巡防一体、安全评价“三大体系”;(2)实施社会单位“动态化”管理,实现119指挥中心与社区、单位监控系统互联互通;(3)大力开展“红、橙、黄、绿”四色等级评价,逐步推行重点单位消防控制室、消防保安员派驻制度和公安派出所消防协管员派驻制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42、“绿色网吧”建设项目。(1)加强青少年上网阵地建设,建设能够满足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吧”,净化青少年上网环境;(2)按照属地原则,加大投入,在每个社区(村)建设1所以上的“绿色网吧”,免费供辖区内青少年上网;(3)推广“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和二代身份证刷卡系统安装;(4)严格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制度;(5)提高网络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组织并壮大专业网管队伍,加大打击非法网站力度,完善网络屏蔽系统,及时有效的拦截有不良信息的网站和有害信息。

43、心理干预机制建设项目。(1)由政府主导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或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规范、发展专业心理服务机构;(2)建立调查摸底、动态监控、心理检测机制,加强心理危机的提前干预;(3)对心理偏执者、吸毒者、残障人士、家庭破裂者、艾滋病患者等心理、精神上有隐患的异常人群进行排查,开展心理风险因素评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进行个性心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潜在危险;(4)对失业下岗职工、失地农民、部分离退休干部、复员转业军人等群体及时进行社会心理调适;(5)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联动配合,对重点群体实施心灵综合治理,帮助建立健康市民心态。附件2: 昔阳县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县直部门任务分解表 类 序 别 号 1 项 目 牵头部门 协 作 部 门 县人民法院、县综治办、县人社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农业委员会等部门 县司法局、信访局、县国安办等部门 大调解体系建设项目 县司法局 2 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建设项目 县综治办 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项目 县维稳办 县综治办、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局等部门 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县安监局、县民政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国土局等部门 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检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信访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信访局、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 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文广新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妇联等部门 县综治办、县财政局、县编办等部门 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环卫所、县卫生局、县人社局等部门 县民政局、县司法局等部门

(一)4 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建设项目 县政府办公室 维 稳 类 项 目 5 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建设项目 县委办公室 6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建设项目 县委政法委 7 基层平安建设项目 8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县综治办 县公安局 9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改造建设项目

(二)县综治办 10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项目 民 生 类 项 县人社局 11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县住建局 县卫生局、县药监局 县财政局等部门 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农业委员会、县畜牧中心、县 经贸局等部门 目 12 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建设项目 22 类 序 别 号 项 目 工程建设项目 牵头部门 县规划办 协 作 部 门 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 县委组织部、县综治办、县人社局等部门 13 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

(二)民 生 类 项 目 14 社区管理社会化建设项目 县民政局 15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县委组织部、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民县政府办公室 政局、县住建局、县卫生局、县信访局、县计生局、县人社局等部门 县综治办、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财县政府办公室 政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环卫所等部门 县公安局 县综治办、县财政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计生局、县住建局、县人社局、县信访局、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计生局、县住建局、县人社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等部门 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人民法院、县教育局、县人社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 县财政局、县公安局等部门 16 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17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项目 18 流动人口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19 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设项目

(三)县公安局 重点人群管理类项 目 20 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项目 县司法局 21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机制建设项目 团县委 22 社区矫正建设项目 23 孤残流浪乞讨少年儿童保护中心建设项目 县司法局 县民政局 24 违法犯罪艾滋病人收治关押中心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 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团县委、县财政局等部门 25 专门(工读)学校建设项目 县教育局 26 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救治管控机制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 23 类 别 序 号 项 目 项目 牵头部门 县综治办 协 作 部 门 县财政局、县编办、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检察院、县人民法院等部门 县委宣传部、县国安办等部门 27 基层综治组织建设28 虚拟社会动态防控网络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29 互联网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四)基 础 建 设 类 项 目 县公安局 县委宣传部、县国安办等部门 30 兼职网宣网评队伍建设项目 县委宣传部 县公安局、县财政局等部门 31 司法信访救助基金建设项目 县委政法委 县财政局、县人民法院、县信访局等部门 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国安办、县财政局等部门 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国安办等部门 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国安办、县文广新局等部门 县政府办、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财政局等部门 县民政局、县工商局、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县国安办、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等部门 县综治办、团县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住建局等部门 县工商局、县住建局等部门 32 政法综治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县委政法委 33 政法综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县委政法委 34 法制宣传教育建设项目 县司法局 35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项目 组织管理服36 “两新”务体系建设项目

(五)组 织 行 业 管 理 类 项 目 县委办公室 县综治办 37 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 县民政局 38 加强小旅馆管理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39 重点特种行业监督管理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县工商局、县文广新局、县安监局等部门 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县武警中队等部门 40 监管场所改造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类 别

(五)组 织 行 业 管 理 类 项 目 序 号 41 项 目 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项目 “绿色网吧”建设项目 心理干预机制建设项目 牵头部门 县消防队 协 作 部 门 县财政局等部门 42 县文广新局 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财政局等部门 43 县卫生局 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老干局、县残联等部门 25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xx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xxx建设

xxx镇党委、政府

xxx镇位于我县东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xxx平方公里。全镇下辖xx个行政村,农业人口xx万人,xxx万亩耕地。近几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一、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部署,是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我镇各村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执政为民的关键环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统筹抓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做好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们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综治维稳中心运转良好。我们整合综治、公安、司法、信访、劳动、国土、民政、妇联等职能部门,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为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通过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工作机制,协助镇党委、政府开展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把治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共同维护了社会稳定。

2、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充分利用综治维稳中心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的平台作用,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建立了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为依托,以司法所为支点,以各村治保调解主任为网眼的排查调处动态网络。

3、依托平安志愿者协会,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我们把筹集到的平安保险经费全部用于综治大巡防,巡防队员由平安志愿者协会管理,专款专用。下辖2个巡防中队,购置了巡防车辆和必要的警用器械,由派出所正式干警任中队长,昼夜巡逻,实现了对农村区域的全覆盖。安装监控探头xx个,覆盖面约32%。限于财力有限,还没有安装监控大屏幕。

4、加强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我们整合派出所、司法所、计生办、综治办等单位力量,建立了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由派出所对辖区内流入人口予以严密监控,计生办对流出人员的工作、生育等情况给予热情服务,司法所对各类刑释解教人员定期帮教,民政所和团委、妇联对社会闲散青少年进行有效帮扶,综治办统一协调、检查、督促落实各项管理和服务情况。

5、加强了对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防范。镇党委政府成立了 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防范领导小组,为每所学校都配备了2-3名安保员,购置了必要的安保器械。定期组织校园周边专项治安整治行动,各校治安状况都较以前明显改观。

6、大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为综治办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10元万元,整修综治办办公室;建立了综治专项经费、综治奖励基金专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综治维稳中心运转正常,各项规章制度完整;2个巡防中队办公场所按上级要求达到标准,坚持常年巡逻,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三、社会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社会治安的突出难点问题。这部分人群流动性强,变化快,底数难以掌握,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问题时有发生,但案件侦破难度大,成为社会治安的难点之一。

2、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困难。大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生活比较困难,又缺乏就业再就业的技术,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或报复社会的举动,致使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3、治安防范存在不足。我镇的x个巡防中队尽管尽职尽责,但在责任意识、防范技能等方面还需要加强,与兄弟乡镇、上级业务部门的交流有待支持。

四、对策与建议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 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全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作为最基层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关键位置,国家各项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一级来完成,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各种困难,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平安创建工作。

下载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当前,随着我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我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来,提升了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5篇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 李晓阳 学号:1130359031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创新工作进展情况食安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在经贸、农海、质监、工商、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推进......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深入推广群众工作站、室模式,强化基层基础及信访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根据(竹委政法【2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时间步骤1、指导思......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和谐中卫建设(3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富裕新中卫建设 中共中卫市委组织部 区党建研究会调研组: 按照调研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面我就市委组织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作一简单汇报,......

    团县委紧抓“五项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团县委紧抓“五项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共青团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团组织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2014.04.23)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