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9-05-14 21: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

第一篇: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57号)、《福建省人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178号)及《福建省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整治工作目标

(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

(二)消除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行为;

(三)消除使用各种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基本遏制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二、整治工作重点

(一)重点产品:干制水产品、肉制品等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的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产品。

(二)重点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三)重点单位: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企业,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

三、整治工作措施

(一)完善企业档案,建立企业诚信记录。从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代码证等入手,建立起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的重要信息档案。同时按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违法违规记录,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记录。工商、卫生、质监部门要互相配合,互通信息,相互告知各自职责内证照办理情况。

(二)加快食品市场准入进度,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在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的基础上,及时统计已获证和未获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名单。督促已具备条件的未获证企业提出申请;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督促其尽快完善生产必备条件并准备申证;对暂不具备条件,经过一段时间整改又达不到条件的企业,要求企业关闭或停产,或与有条件企业合并,或是转产具备生产条件的其他食品。

新开办食品生产企业在申办证照时,经办部门应告知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将企业办理证照情况通报质监部门。质监部门应及时督促企业尽快完善生产必备条件并申证。

全面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是检查落实企业“三个环节”、“四本台帐”、“五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即检查原料和成品仓储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和添加剂的使用管理,其中生产过程管理着重检查五个方面的卫生情况:一是厂区环境卫生,二是车间防虫、防蝇、防鼠措施,三是洗手、更衣设施,四是生产设施、设备、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五是操作人员健康证。“四本台帐”即检查原料进货台帐、包装物进货台帐、产品销售台帐、添加剂使用台帐和备案登记的落实以及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五项制度”即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员工进厂(场)培训制度》、《卫生监督制度》、《添加剂管理制度》、《产品检验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度是否上墙以及制度执行情况。

(三)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在整治工作中,发现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发现属一般性食品安全隐患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严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一律停产整顿;属于严重质量安全卫生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发现使用工业染料、非食品工业加工助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等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移送公安部门,并及时追查食品去向,严防流入消费环节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四)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现有现档的食品企业进行梳理、排查,按证照是否齐全,生产经营规模,生产条件是否具备,卫生环境是否规范,产质量状况等方面进行分类,具备基本条件的列入帮扶类企业,暂不具备条件但通过整改后能具备基本条件的列入整改类企业,不具备基本条件并无法进行整改的列入取缔类企业。对帮扶类企业,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上门服务,督促其尽快取得证照;对整改类企业,责令其在一个月内整改,整改后仍不具备条件的,予以取缔;坚决取缔不具备基本条件的无证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五)强化监督抽查。要将食品抽查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对不合格产品要加强跟踪抽查,对肉制品、干制品水产品等重点产品要加大抽查频次。针对肉制品、干制水产品不合格情况,召集我市肉制品、干制水产品生产企业,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不合格品原因,研究整改措施,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抽查工作,完善抽查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应急专项抽查工作高效、准确的开展。

(六)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信用知识水平,同时建立起企业诚信档案,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制定食品产业扶持政策,强化扶优扶强措施,加大帮扶度,支持诚信企业做强做大。

四、整治工作进度

专项整治行动从9月上旬至1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部署阶段(至9月12日)

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各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完成组织、宣传、动员、部署工作;积极宣传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治活动。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2日至12月10日)

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

9月30前,各区梳理完成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的摸底更新,统计辖区内已获证和未获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企业名单,并督促企业尽快申请领证。

10月31日前,基本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的发证工作。

11月30日前,基本完成本辖区内全部食品生产企业的发证工作。12月15日前,责令仍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食品生产企业停产,并予以关闭。

2、整治工作 突出整治重点,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集中力量,联合打击查处。在各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质监、工商、卫生、公安、食药、经发等部门共同参与,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1日至12月21日)

由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各区、各有关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开展好的进行表扬,对工作开展差的通报批评。同时,要做好迎接国家、省的检查验收。

五、职责分工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在各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质监部门:负责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和专项抽查;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生产不合格产品和其他质量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营业执照的核发,查处无照生产违法行为。

卫生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核发,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生产违法行为。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汇总整理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工作。公安部门:对查处的涉及食品违法行为的大案、要案,适时介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经发部门:负责制定食品产业政策,扶持食品生产企业。

六、整治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成立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合理、措施得力、监督考核有效。同时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监管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监管环境。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整治成果,及时揭露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大力宣传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普及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正确消费。

(三)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整治成效。

各区、各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整治工作不认真、走过场、不扎实的要给予通报批评。严肃处理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等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同时要强化信息沟通和交流,在专项整治期间,各区、各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有关信息材料的搜集、整理,每周向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报送专项整治动态,每月报告当月整治工作情况,遇到重大案件、突发食品安全事件随时报告。

第二篇:厦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厦门市人民政府文件

厦府〔2011〕263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海沧区开展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试点工作的批复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在海沧区开展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请示》(厦地税发〔2011〕83号)文悉。为加强我市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财税〔2010〕105号)有关规定和2011年市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现将在海沧区开展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试点工作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同意自2011年7月15日起在海沧区试点应用房地产估价技术评估存量房交易价格并停止执行《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房地产三级市场基准指导价有关问题的批复》(厦府〔2011〕62号)。

二、在存量房交易中,纳税人(交易双方)申报交易价高于估价形成的市场价值的,以申报交易价作为计税依据征收税费;申报交易价低于估价形成的市场价值的,以估价形成的市场价值作为计税依据征收税费。涉及评估争议的,由市地税局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框架下,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制定评估争议解决办法。

三、市地税局应通过媒体对评估技术应用试点工作妥善进行宣传解释,并认真做好试点中海沧区地税局驻国土房产局征收点的各项征收准备工作。

特此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主题词:税收 征管 工作 批复

抄送:厦门市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7月4日印发

第三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颁发《厦门市贯彻执行<福建省计划生育

【发布单位】81308

【发布文号】厦府[1996]综202号 【发布日期】1996-09-24 【生效日期】1996-09-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颁发《厦门市

贯彻执行<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6年9月24日厦府〔1996〕综20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一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已经修订,现予重新颁发,请遵照执行。

附: 厦门市贯彻执行《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若干规定一、一、提倡晚婚、推行晚育。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要求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须符合《条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夫妻生育实行生育计划证制度,生育第一个孩子的生育计划证,由女方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计生办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发放。有特殊情况的,可由男方户籍所在地发放,并通知女方户籍所在地。

夫妻双方均系农业户口,从事农业、渔业生产劳动或男方为连续外海捕捞五年以上的渔民,只生一个女孩要求再生育一个孩子的,依据《条例》规定,由县(区)计生委批准,发给生育计划证。

二、二、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均应落实一项有效的节育措施。农村仍推行“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不按规定落实节育措施或计划外怀孕而不采取补救措施的,经教育仍拒不落实者,镇、街道计生办应发书面通知,限于五日内落实。逾期不落实的,由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依法予以经济处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其落实。

三、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生育一个孩子。小孩年龄在十四周岁内,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每月发给奖励费5元,发至小孩十四周岁,或者一次性发给不高于四百元的奖励费。奖励费由夫妻所在单位各发一半,如一方为城镇无业居民或农村村民的,由在职一方单位发给。过去已办证,由一方单位发给奖励费的,仍由一方发给。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享受正常上班的各种待遇;在批准退休时,仍按厦府〔1985〕39号文件规定,加发基本工资百分之五的退休金(已领取百分之一百的不再增加);独生子女夭折而无人赡养者,按基本工资百分之一百发给退休金。

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优待奖励办法,由县(区)人民政府根据《条例》自行制定。按规定可生育二孩而自动放弃生育指标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妻,除享受领证待遇外,可另发给一次性奖励六百至八百元;如领取奖励后再生育的,除收回奖励外,并按计划外二孩生育处理。

四、四、凡进入我市的外来育龄人口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到指定地点办证登记,符合规定的发给婚育审检证后,有关部门方可准予办理暂住户口、租用房屋或摊点、承包工程、领取营业执照,招用为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等,逾期不办理婚育审检证或有效期满未重新登记者,依法处理。

五、五、对计划外生育的夫妻,应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提前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按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征收;违反生育间隔规定的,按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一倍征收;超生一个孩子的,按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三倍征收;超生二个孩子的,按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五倍征收;超生三个孩子以上的,按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七倍征收。

计划外生育费原则上实行一次性征收,个别缴纳有困难者,经征收机关批准,可分期缴交,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六、六、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外超生者,从怀孕之月起夫妻双方各降一级工资。工资已在最低档次无级可降的,比照相近级别的工资额调降。降级工资在处罚期满后不能恢复。处罚期限:提前生育第一个孩子或违反生育间隔期规定的,处罚限制期为一至三年(一年以内的按一年计算,一至二年的按二年计算,二年以上的按三年计算);计划外超生的处罚限制期为七年。均从处理之日起算起。

七、七、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在处罚限制期限内均不得评为先进或授予其他荣誉称号,不发给综合奖(含生产奖、业务奖、超产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奖),不转正、不提拔、不晋升、不提工资;不发营业执照、不发汽车驾驶执照、不准承包工程;村民不得安排到乡镇企业工作、不招工、不办理户口农转非、不安排宅基地等。各有关部门在办理上述事项或进行有关证照审检时,必须审检当事人的婚育节育证明。没有出示证明的,一律不予办理。

八、八、对出现计划外生育的单位,每发生一个计划外生育,由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依法予以经济处罚。主管部门还应追究该单位领导责任,扣发单位各领导成员两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和半年奖金,情节严重、影响坏的,上级机关可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处理决定报同级政府人事、监察、计生部门备案。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引起的自动辞职、退职或除名、开除等,仍应视为原工作单位当的计划外生育,该单位仍须承担责任,应负责督促当事人落实有效的节育措施。

九、九、对未认真执行《条例》规定,没有达到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要求的县(区)、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及出现计划外生育现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责任人,在评选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时,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先进个人或授予其他荣誉称号。未经县(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核,评上荣誉称号的,应由批准机关负责撤销,情节严重的应予通报批评。

十、十、在本市境内的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国内私营、集体、国营及内联企业都必须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要有明确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不认真执行《条例》和本规定的上述企业,导致计划外生育者,按《条例》和本规定追究责任。

有关劳动部门为外商招收员工时,应把计划生育作为招聘条件写入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同时查验婚育节育证明。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未满处罚期限的,不得招用。招用期间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按《条例》及本规定处理。

实行承包、租赁的企业,必须把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承包、租赁合同,由承包、租赁者依照《条例》及本规定管理计划生育工作。不负责任或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应予追究责任。十一、十一、计划外生育费依法由当事人的户口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计生办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征收;外来暂住人员由暂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计生办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征收,也可由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征收。

征收的计划外生育费,必须实行“镇(街)收、县(区)管,财政监督”的管理体制,确保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支出,任何部门或单位都不得借支、挤占或挪用。计划外生育费的使用,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编制用款计划,报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经县(区)财政部门审批下达。

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提取一定比例的计划外生育费,用于全县(区)计划生育事业。

计划外生育费的征收、使用,必须做到手续完整、凭证齐全、帐目清楚。镇、街道办每年要向群众张榜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对违反财政法规的征收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视其情节轻重,按规定分别予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二、十二、当事人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交纳计划外生育费的,可按月加收5%的滞纳金,计划生育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十三、十三、本规定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十四、十四、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过去按有关规定处理的,继续有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办 事 指 南 - 厦门市人民政府

办 事 指 南

(一)申请再生育审批程序

办理机构:集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申办对象资格: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必须①符合《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之一;②女方年龄在24周岁2个月以上;③第一孩达3周岁2个月以上(《条例》另有规定的的除外);④目前尚未怀孕(适用《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申请再生育的除外)。

办理程序:

(一)夫妻双方向所在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经同意,到女方常住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填写申请表,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理处应在一周内审核完毕,并张榜公布15天,无异议的,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批。

(二)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接到申请表次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符合条件的,发给(再生育)《生育服务证》。

所需材料:

⒈第一孩户口薄、生育证或征收发票的复印件;

⒉结婚证及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⒊夫妻近期二寸免冠合影照片一张;

⒋目前尚未怀孕的证明材料; ⒌夫妻双方共同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审批表;

⒍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后要求再生育的,从批准之日起收回独生子女证,退回已发奖励费;⒎户籍地镇(街)计生部门及村(居)委会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⒏其他相关申请材料

①根据“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申请的,需提供:双方独生子女证或相关证明。

②根据“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申请的,需提供: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的书面允许再生育结论。

③根据“患不孕症,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后怀孕”申请的,需提供:收养证、县级以上医疗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不孕症证明。

④根据“再婚夫妻一方没有子女,一方再婚前已有一个子女”申请的,需提供:一方或双方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

⑤根据“一方丧偶后再婚,再婚前双方符合规定合计有两个子女”申请的,需提供:丧偶方原配偶的死亡证明。

⑥根据“夫妻双方均为农村人口一女户”申请的,需提供:双方均为农村人口的证明。

⑦根据“农村人口女方无兄弟且只有一个姐妹,男方到女方家结婚落户,赡养女方父母”申请的,需提供:双方均为农村人口的证明,女方父母的婚育证明,夫妻赡养女方父母的公证书,女方家全户的户口本及复印件。

办理依据:《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以下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提前生育的,按百分之六十至一倍征收;

(二)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二至三倍征收;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四至六倍征收;多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

(三)婚外生育一个子女的,按四至六倍征收;婚外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

个人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可以以个人年实际收入为基数,按照前款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征收。

(三)参加病残儿医学鉴定须知

一、参加对象

凡认为其子女有明显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经治疗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再生育的,均可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

二、申请鉴定须提供的材料

1、夫妻双方提供的书面申请。

2、证明父母子女关系的户口簿、身份证。

3、区级以上医院对子女疾病出具的证明书,连续病历、辅助检查报告,父母及病儿其它相关检查材料。

4、近期母子两寸合影照片三张。

三、申请鉴定程序

1、申请鉴定的夫妻携带全部材料向女方单位或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20个工作日内将材料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2、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在对申请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20个工作日内报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3、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申请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对符合鉴定条件者,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对不符合鉴定条件者,退回全部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4、市级病残儿医学鉴定组审核申报的病残儿材料是否完备、真实可靠,并提出需要补充的有关材料。

5、市级所作的鉴定结论于30个工作日内逐级通知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申请鉴定者。

6、当事人对市级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向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申请省级鉴定。

四、申请鉴定时间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2次病残儿医学鉴定,具体时间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通知。

(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 办理机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办理时限:一个月内

申办对象资格:户籍在本省或婚嫁并常住本省的夫妻,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在子女年满十四周岁之前,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申办材料:应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填写《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表》,并提交: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独生子女出生证明(或收养证)及复印件、二寸合影相片一张、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家庭所在村(居)委员会婚育证明。办理程序:

(一)须经夫妇双方协商一致后向镇(街)计生部门领取《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表》,并填写基本情况,一式三份。

(二)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将审批表连同相关材料一并送已婚育妇户籍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部门。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后,在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张榜公布10天。

(四)群众无异议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办理,并委托基层单位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送达当事人。不符合领证条件的,自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向当事人说明不发证的理由。办理依据:《福建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管理办法》。

(五)物业管理部门、私房出租户主在出租(借)时必须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承租人宣传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计划生育知识;

(二)督促承租或承借房屋者及时到现居住地镇(街)计生审验点交验婚育证明;

(三)负责登记承租人的婚育、节育等计划生育情况,并督促已婚育妇按要求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四)及时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告出租房屋发生的违反计划生育的行为;

(五)接受所在地各级计生部门的检查指导,并与镇(街)或村(居)委会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六)承租人在租赁房屋时,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流动人口承租房屋时,应当办理、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二)流动人口拟在现居住地生育的,必须持有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开具的生育证明材料,经现居住地镇(街)以上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审验核准后方可生育;

(三)在计生管理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和私房出租户主查询时,要主动出示有关证件,如实申报本人的婚育、节育等计划生育情况,并接受计划生育日常检查;

(四)已婚育妇应按现居住地的要求自觉参加所在村(居)组织的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七)《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查验程序

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

(1)18周岁至49周岁的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凭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已生育子女的,还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理执行情况证明),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持证人应当在到居住地后15日内,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验证点交验婚育证明,接受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凭证享受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服务。

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程序:

(1)外来育龄人员,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15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户籍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到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验证点申请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

(2)验证机关查验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应当将查验结果在“查验记录栏”予以记录、盖章、登记。查验后应当将《婚育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退还本人。

(3)持证人婚育情况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到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由本人在3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原发证机关。

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应当对持证人的婚育变更情况在其《婚育证明》中如实记载,并及时将情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在得知持证人婚育变更情况后,应当及时在管理档案中予以记录。

办理变更登记不得要求当事人换领新证。

(4)持有加盖计划生育验证合格章的婚育证明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前到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复验。

(八)《福建省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办理程序

一、已婚育龄妇女根据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的要求,持本人身份证、近期照片,经现居住地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查验有效的《婚育证明》(无《婚育证明》的,需现居住地村居或镇街计生部门出具的“双查”证明),定期到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二、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出具《福建省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第五篇: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推荐)

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委组织部 市人事局 市财政局

《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厦委办发[2006]39号

各区委、区政府,市直各部、委、办、局,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各人民团体,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人才政策 实施意见 通知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

厦门市人事局

厦门市财政局

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优化我市的人才政策,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厦创业、工作,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现就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进人才优惠办法

(一)适用范围

从厦门之外新引进到本市企业和市、区属事业单位工作的,并已按规定办理了人事关系、户籍迁厦手续且符合本意见规定条件的人才,按本意见享受优惠政策。但从驻厦部、省属单位调至本市市、区属单位工作的人员除外。

(二)编制《厦门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由市人事局依据厦门的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汇总、整理、分析用人单位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编制目录,经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目录每年更新一次,于当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引进人才经济补贴办法 对依据目录引进的、个人条件与拟任岗位需要相一致、急需紧缺且在补贴名额内的人才,以人才在厦企事业单位受聘工作时间,按月计发一定数额的引进人才经济补贴(包含安家费用、购房补贴、生活津贴和特殊保障津贴等引进人才财政性补贴),发放期限最长为60个月。原则上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补贴名额,其中企业的补贴名额不少于总名额的70%,企业的补贴名额向本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倾斜。

补贴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每人每月2500元、第二层次每人每月1500元、第三层次每人每月1000元。三个层次补贴人数的比例原则上为2:3:5。

1、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

第一层次是符合市重点人才直接确认条件的人才;第二层次是经市人事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评鉴确认的市重点人才、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第三层次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或中小学引进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

2、企业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

补贴对象条件:原则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个人条件与岗位需要相一致、具有三年以上与拟任岗位相关工作经历、与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岗位薪酬不低于本市上一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

(1)属电子信息、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急需紧缺的技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2)属软件、光电、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技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3)属物流、旅游、商贸、文化、金融、中介、会展等行业急需紧缺的高级人才;

(4)属其他的企业急需紧缺的核心骨干人才。

补贴层次与比例:第一层次是市重点引进人才,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才;第二层次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第三层次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或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高级技师人才。

3、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变更 引进人才在享受经济补贴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该情形产生的下个月起,由用人单位按原发放渠道报市或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停发补贴:

(1)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

(2)不具备岗位所需工作能力的;

(3)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

(4)应停发补贴的其他情形。

在本市范围内变动工作单位,要继续享受补贴待遇的,由新的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符合当新公布的目录、仍属本市急需紧缺人才的可按规定继续享受,但累计享受补贴的期限不超过60个月。

4、不得重复享受经济补贴的原则

本意见实施后,下列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得重复享受:

(1)引进人才经济补贴;

(2)根据《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享受留学人员生活津贴;

(3)根据厦卫人[2006]29号文件规定,享受市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岗位津贴;

(4)其它类似的财政性补贴。

5、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其他事项

(1)对于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他特别需要、特别紧缺、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补贴标准由市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另行研究,报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

(2)引进并落户到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的补贴名额内同层次人才,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0元。

(3)未享受引进人才经济补贴,引进到经费自给事业单位(含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和财政核拨补助经费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按以下标准发给一次性安家补贴: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补贴4万元;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补贴3万元;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补贴2万元;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高级技师,补贴1万元。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自筹。企业单位可根据引进人才的能力、表现和业绩自主决定一次性安家补贴。财政核拨经费单位不实行一次性安家补贴。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的人才,为单位的服务年限不得低于三年,服务年限不满三年离开的,用人单位可按未满服务年限时间所占的比例扣回所发补贴。

(四)引进人才租赁住房办法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房源,由市人事局负责安排给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承租使用。引进人才租赁住房的管理由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负责。具体租赁分配及管理办法由市人事局商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研究制定,并报经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后实施。

(五)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办法

1、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安排,原则上由用人单位为主帮助解决。

2、符合《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市人事局关于加强国家公务员转任工作的通知》(厦委组【2005】54号)文件规定条件的,转任机关工作的可申请免于考试。

3、引进到企事业单位的享受引进人才经济补贴、个人条件与岗位需要相一致(或受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市重点引进人才、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其配偶原属机关事业单位、从外地应聘到本市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编制内的,暂不纳入本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按原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发退休费;其配偶应聘到财政核拨补助经费、经费自给事业单位编制内的,按照《厦门市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厦府[2004]178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可按照厦府[2004]178号文件实施前本市事业单位已在编职工的身份办理。上述所列人才,引进到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的,其配偶原属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从外地应聘到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区属事业单位且专业对口(或单位对口)的,可简化招考程序,采用考核等方式聘用。

(六)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办法

1、继续给予市重点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特殊照顾,其子女由异地、境外(国外)转入,就读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允许择校择园一次,免收择校择园费用;如未享受择校择园照顾的,参加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参照归侨子女享受照顾分待遇。

2、人才引进时人事关系和户口迁入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辖区范围内的,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或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 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或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高级技师人才,凭市人事局出具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区人才子女就学优惠证》,其子女由异地和从思明区、湖里区随迁转学的,属初中、小学或幼儿园的,允许在所在区范围内公办初中、小学或幼儿园择校择园一次,免收择校择园费用;如未享受择校择园照顾的,参加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参照归侨子女享受照顾分待遇。其中在同安、翔安的,自本意见实施之日起三年内择校择园的范围扩大到跨两区辖区范围内的公办初中、小学或幼儿园。

3、进一步办好市国际学校,满足各类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的特殊需要,为引进人才子女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服务。

(七)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的调整。

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等优惠政策,可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情况作适当调整,并报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后以适当方式公布。

(八)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资金来源

引进人才经济补贴所需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分别安排,纳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部门预算,市级资金统一归入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其中:对企业引进的补贴名额内人才的经济补贴所需的资金,按财政体制规定由市、区两级财政按共享税分成比例分别承担,先由市财政统一支付,年终再由市、区两级财政通过体制进行结算。

(九)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申办

(1)申请引进人才经济补贴的单位应于每年的3月10日前向市人事局申报当的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计划,包括需求的岗位、人数、资格条件等。未及时申报的,原则上不安排引进人才经济补贴名额。(2)市人事局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预算安排、单位申报计划情况、人才急需紧缺情况等,商市委人才工作部门综合研究核定补贴名额总数及各行业补贴名额,经审批后向社会公布。

(3)用人单位当引进符合本意见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人才的,在人才按规定到单位报到并试用合格后,根据引进人才的数量、人才的能力表现与业绩提出补贴人选。属事业单位的,先送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再按单位的隶属关系向市或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申报;属市集中收入企业的,由用人单位直接向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申报;其它企业应先送相关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再向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申报。申报截止时间:每年12月10日前。

(4)根据用人单位的类型、规模大小、申请补贴人选的条件以及人才急需紧缺情况等,在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和拟定的补贴名额总数限额内确定补贴对象及补贴层次,通过厦门人事网等方式公示后,按财政规定的拨款程序核发。从引进的次年起,原则上于每年的5月和10月各发放一次。

二、优秀人才奖励办法

(十)设立“厦门市杰出人才贡献奖”

市委、市政府设立“厦门市杰出人才贡献奖”,每三年在本市的企业和市、区属事业单位中,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评选名额在10名以内,根据条件按实表彰,获奖者各奖励15万元并授予“厦门市杰出人才”称号。所需资金从市人才发展资金列支。成立“厦门市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具体的评选组织工作。评选办法另行制定。评选结果经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核,报市委、市政府批准,适时给予表彰奖励。在“厦门市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周期内,“市产业科技功臣”、“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获得者,申报评选的,经审核可授予“厦门市杰出人才”称号,但不占用名额,不再发给奖金。

市直部门确需新设人才奖励项目的,组织实施部门须拟定可行性报告,送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审核,报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后实施。各区可参照市级人才奖励规定,设立人才奖励项目和奖励办法,评奖时间原则上与市级人才奖励同步进行,评选方案送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

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办法

(十一)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本市重点发展区域流动

1、鼓励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采取兼职的形式到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辖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服务,兼职的有关待遇等内容由用人单位与人才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2、凡在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辖区范围内的市、区属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或从外地及本市思明、湖里辖区范围内引进到这四区辖区内市、区属事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单位在首次聘任其专业技术职务时,可申报专项聘任指标。

3、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区区属事业单位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或具有与岗位需要相一致专业又属急需紧缺专业的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和急需紧缺的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如单位编制已满的,可予专项批办。

四、人才继续教育办法

(十二)鼓励人才继续学习深造

1、中、高级人才参加与所从事专业有关的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

2、鼓励人才参加在职提高学历教育,并切实落实报销学费等有关规定待遇。

3、市组织、人事部门继续选拔有潜质的公务员公派出国留学。

4、遵循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市组织、人事部门继续组织中高级人才到国内外参加短期培训。

5、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有针对性地联合举办急需紧缺人才培训活动。

五、人才公共服务办法

(十三)建立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市属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业绩优异、贡献突出的,不唯学历、资历、论文等条件,以其业绩、能力为主要依据,进行职称的特殊评审。

(十四)开展对外招聘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 坚持定期征集重要职位,开展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招聘信息发布等免费服务,所需资金列入市人事局的经费预算。

(十五)高级人才的医疗服务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条件比较好的医疗服务机构,为高级人才提供特色医疗服务项目,适应高级人才的医疗保健需求。

(十六)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的主体,应在引才、用才、育才和留才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更新人才观念,加大人才投入,积极主动解决人才的困难和问题,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十七)加强宣传指导,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大力宣传在引才、用才、育才和留才方面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着力宣传人才的突出业绩,在各行各业人才中树立建功立业的典型和标兵。围绕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人才活动。各级新闻单位、各主管部门、人才所在单位应以多种形式及时总结、宣传优秀人才的精神风貌和奋斗业绩。

六、其他事项

(十八)加强监督检查

各相关单位和当事人应如实提供申报材料,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经核实追回有关人才经济补贴或奖励金、撤销荣誉称号、取消相关单位或个人的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十九)本意见及未尽事宜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二十)本意见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以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下载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的 - 厦门市人民政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