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廉政、政商问题的看法
大数据在廉政中的乘数效用对“清”、“亲”新型政商关系的促进作用
十八大以来,我国因政商勾结、以权谋私问题落马的官员占有相当比例。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又出现“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诸多问题以至于成为消极腐败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政商关系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为政者必须作出回答的时代命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新的重大论述,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怎样更好、更有效率的加强廉政建设,让反腐赢在起跑线上,“防患于未然”、使官与商之间即“清”又“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无论是在金融、审计、会计还是工程等都日益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让大数据进入廉政建设把数据盘活,发挥乘数效用,将会给其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如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在生活中具有很广泛的运用。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这一形势给廉政建设和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数据的下包围下,贪污腐败官员难免会留下贪腐行为的蛛丝马迹。通过对政务活动数据、公民个人数据、社会媒体数据、商业数据等四大数据源的收集与整合形成系统的、可利用的廉政大数据,以此搭建相关数据采集平台并制定数据的评估方法。为贪腐行为查找罪证,动态反腐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可能。借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力量,为反腐提供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空间。不断激发反腐机构内在动力、拓展反腐工作方法、提高反腐能力,以此来实现大数据在廉政建设中的乘数效用,加快“清”、“亲”型政商关系的建设。
提纲
1.政商关系导致贪污腐败的原因
第一,管党治党不严格,“一把手”带头搞腐败,导致本地区本部门窝案易发多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用人导向不正确,选人用人不公平、拉帮结伙、乱象丛生,产生“逆淘汰”现象”
第三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层层设卡,形成企业家“离不开、靠不住”的单向利益输送关系。
第四是政商之间勾肩搭背、水乳交融,形成稳定的利益输送关系。建立良好政商关系的必要性
第五是政商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形成“背靠背”关系 2.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的必要性
1.是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的必然要求 2.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措施 3.有利于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4.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构建 5.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避免扭曲市场竞争淘汰规则,出现“劣币淘汰优币”的逆淘汰 3.大数据的特点
一是数据体量巨大。二是数据类型多样 三是处理速度快 四是价值密度低
4.大数据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精密地记录着贪腐人员的思想、活动和社会关系,贪腐人员的行为不再被视为互不相关、随意偶然的独立事件,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互联系的信息链条。用大数据进行反复预警1.因子分析、多元回归。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反腐机构建立的相关数据库、视频监控系统、互联网等记录和储存着公务权力运行的数据轨迹;被审查人员的短信、往来的电子邮件、通信记录、朋友圈、微博、交易记录和音频视频电子文件、身份证登记系统等都会客观记录其一连串个人行为;来自官方反腐机构的网络举报平台接到的音频、视频、文字等数据信息,也是涉腐信息的重要来源;网民运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途径,会提供大量的数据问题线索。大数据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与腐败行为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出碎片化、杂乱无序化的特征,看起来没有意义,好像无关紧要,但是在集纳大量的数据之后,运用因子分析把他们归类,得出几大类重要的因子。在利用多元回归进行拟合,得到各类因子的系数,当被解释变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则发出预警。并设置偏离程度表示腐败倾向的可信区间。大数据技术弥补了传统反腐手段的不足,通过对抓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筛选、比对、关联分析,能够发现传统技术难以发现的关联关系,能够使得各种数据信息相互印证。
1.有利于动态监测 2.有利于多方位预警 3.有利于为贪腐行为提供罪证
有利于获得有效的电子证据,又能够锁定贪腐人员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绘制出贪腐人员的相关人物关系图、贪腐行为轨迹图以及资金资的流向图等,使反腐部门能够直观快捷地找到关键要素,理清贪腐行为的脉络、深入挖掘证据线索,查清外围、做实证据,认定贪腐事实,快速突破案件,降低成本,提高反腐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4.对于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措施
1.科学配置权力,发挥党委“一把手”的监督作用。
对党委“一把手”的权力进行合理分解和下放,使其从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责任中走出来,这样才能使其有时间和精力根据分工原则监督领导班子的具体情况。由“一把手”监督同级领导班子避免了“上级监督太远的问题,也因其监督的权威性而避免了“同级监督太软”的问题。对“一把手”的监督可由上级纪委来完成,这样也有助于提高监督的精准性。
2.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形成对腐败犯罪的强大刑法震慑 3.依法打击行贿犯罪,防止不法商人“围猎”干部。
4.打击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确保司法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促进政府部门完善“哪些可为”的权力清单和“哪些不可为”的负面清单,划清权力界限,促进领导干部商事活动报备制度、现金管理等机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5.大数据在廉政、新型官商关系建设中的现实困境
1.部门之间在数据的建立上存在“数字鸿沟” 2.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失真可信度低 3.预防腐败相关数据壁垒导致出现数据孤岛 6.可行性
在微观制度上,我国检察机关已建成涉及建设、金融、教育、医药卫生系统和政府采购部门的行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最高人民法院与 20 家全国性银行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体系央行于 2004 年建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监控和分析全国大额、可疑资金 交易数据。我国正在启动修订税收征管法,拟建立“自然人税收管统关联这些机构,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完备的公职人员财产监控制度就雏形已现。2.技术的发展
[1]刘筱勤.大数据与廉政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5(12):113-117.[2]刘俊杰,董雨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探讨[3].河南社会科学,2016,24(05):37-42.[4]李斌雄,姜向红.当代中国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的价值、问题和对策——学习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1):5-11.[5]万璐,庄国波.大数据时代廉政预警新模式[J].领导科学,2017(01):9-10.[6]宋寒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促进形成新型政商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6):19-22.[7]徐荣梅.大数据反腐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7(08):171-175.
第二篇:加强廉政监督工作的一些看法
加强廉政监督工作的一些看法
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权,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任务。区级人大常委会履行的监督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二是依法监督权;三是人事任免权。如何运用好三权开展人大监督工作,使之收到实际效果,这是人大常委会多年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
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不够完善,和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抓不紧等原因,客观上存在着腐败现象。给党的工作带来了一些损失,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光辉形象。现就人大工作如何配合党的工作加强对任命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监督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做好任命干部德、能、勤、职等方面的初审 人大常委会肩负着任命“一府两院”领导干部的职权,是地方组织法赋予的重任,任命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党的干部任用政策的落实,也是关系到本区“一府两院”的领导班子的建设,因此在任免干部之前必须做好拟任干部的初审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分析考察等工作,负责初审的部门除 了对其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工作政职的了解外,还要对其依法办事、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常委会讨论人事任命时,提请任命单位负责人和人大负责初审的部门向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告拟任命的人员初审的情况和介绍有关廉政情况,必要时回答常委提出的问题。使组成人员对拟任命干部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行使任免权。如在一次常委会讨论一名政府组成人员的任职问题时,有的委员对一些群众反映该同志生活作风的问题提出疑问,要求有关部门再次了解,弄清群众反映的这一问题后才对其任命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次常委会没有对其任命进行表决。有关部门对其生活作风的问题弄清后,在下一次的常委会会议上向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作汇报,才对论他的任命进行投票表决。这样做不但对被任命人员负责,而且亦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其他干部亦都起到一个教育、警示作用,对人大常委会来说不但依法办事,而且是真正发挥了权力机关的作用。
因此任命干部前的初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马虎。
二、对所任命干部的工作进行述职评议
开展的述职评议工作对由人大任命的“一府两院”领导在任期内是否依法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年应当对所任命的一定的数 理的干部象进行述职评议,通过对述职评议,使使任命干部发扬成绩,改进工作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有效地推进我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在述职评议过程中,述职者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面表现进行一次回顾,写成书面材料。然后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述职,人大常委会组成评议小组进行调查了解,听取意见,作出综合评议意见,由主任会议审定,最后由分管主任将评议意见分别反馈给述职者。
通过述职,对被任命干部来说是任期内一次难得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大检验。述职人员通过述职看到自己工作、思想作风等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正缺点,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其本人从中也收到教育和收益。
三、抓好民主评议,加强对有执法权力的职能部门的监督
有执法权力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数是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对其所在的部门工作开展民主评议进行工作和法律的监督是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职责。由于工作关系这些部门容易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滋生腐败的现象。目前,绝大多数的同志能够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亦有一小部分的人由于世界观没有改造好,法制 观念不强加上我们的制度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他们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败坏党的风气,在群众中影响极坏。
开展对有执法权力的职能部门的评议是促进执法部门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廉政建设的好形式。如上届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先后对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市容监察中队、城监等部门进行了评议活动,重点评议执法、廉政、服务、素质四个方面的问题,采取走访、调查、座谈、调阅个案卷安等方式,在广泛开展评议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个案的监督检查,促进评议工作效果。通过民主评议,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纠正了一些违法现象,指出一些干部的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单位接受代表的意见,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堵塞漏洞,克服执法随意性和以罚代管的现象,使广大干部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加强人大信访工作的监督
受理人民群众对本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是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而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意见,往往通过来信来访表达,在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审慎的态度,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特别是注意抓住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和反映领导干部 廉政方面的问题必须坚持慎重的态度,不放走一个腐败分子,也不准诬告好人的原则,近年来,人大收到一些反映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来信来访。如新滘镇一些村的农民,来信和集体上访,反映本村领导干部在征地款上的使用问题上不当,有中饱私囊之嫌,要求严惩腐败分子的信案较多。我们与有部门联系,经调查,反映的情况,有的是事实,有的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针对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我们转有关部门查处。另一方面我们向有关部门提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的一些意见。
总的来说,人大对任命干部的监督主要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廉政方面的监督是贯穿于上述两监督之中,对干部的监督是多种途径,除了人大监督,还有党内监督、法纪监督、社会监督,只要加强监督工作,健全各项制度,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是一定得到遏制的。
第三篇:关于医闹问题看法
11月3日中午12时左右,广东潮州男科医院1名医生被砍死2人被砍伤。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黄某金认为男科医院治疗效果不好,治疗费用无法退回,遂怀恨在心。经进一步审查,犯罪嫌疑人黄某金主动交代当天上午在潮安县砍死一人。
对于近期患者骚扰医院和伤害医务人员的案件不少,见诸报端,因此依据法律、法规,通过执法手段整治医闹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环境,维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显然是迫切而且必须的。
从根本上维护医疗机构秩序考虑,维护医院的公共秩序,以及维护医患双方的人身权益,除了依靠执法手段之外,更要靠秩序的建设。这个秩序,既是环境秩序,也是信任秩序。“医闹”是一种非理性的维权,甚至发展成为职业维权代理,如果冷静地分析,也与医疗制度的部分非理性成分有关。比如医患双方专业上客观存在的不对等,使得患者没有能力自觉自愿地完全相信医生的话;医疗责任界定还不够明晰,也使患者难以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医疗事故鉴定公信力的一些缺陷,患者甚至无法判断医疗事故是否发生„„这些因素层层叠加,使得极少数患者激化医患矛盾,以制造事端的方式寻求对话。所以,“医闹”需要依法追究责任,但更需要在法律之外展开反思,以求得从根本上减少医患矛盾。我认为医疗行业需要更多的“第三方”。
“医闹”问题,是个重要的信任问题。当然,信任的建立,首先需要为专业、外行之间的对等交流清除障碍。我们需要呼吁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医疗专业的权威不仅仅是以艰深的专业为基础,而同时还要辅之以普通人的感知、经验认同。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医疗服务、医疗鉴定、医疗监管等等,能在符合常识的制度框架下进行。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专业权力”被分割,并互相制衡。具体的建议是:医疗机构、医保机构、医疗鉴定机构、医疗主管部门等等,形成相互独立的责任主体,彼此监督、制衡,最终使得医疗领域不再是个神秘的专业领域。在本质上,涉及到公众利益的科学专业也是一种权力,它需要和其他权力一样被切割,形成相互制衡的体系。
患者可以不相信一个医生的话,也可以不相信一家医院的治疗,但如果连整个医疗行业都一并怀疑,“医闹”就难免有可趁之机。要从根本上遏制“医闹”违法行为升温,执法决心需要特别宣示,打击“医闹”行为应该成为执法重点,重塑整个医疗行业的公信力,重建医疗行业的自律体系,引入更多的第三方,让医患走向相互信任,根本上消除“医闹”。
第四篇: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
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以及石化企业突发性污染、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土地荒漠化.4、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6.转基因生物的泛用以及所印记的生态危机 7.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及酸雨危害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我觉得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及生态危机;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了解,以下想说几点我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1.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沙漠、森林、草原、山地、河流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对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基本属性,如草原沙化就应加大治理力度,恢复本来的生态功能。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不该种树的地方就不能种树。
据有关资料介绍,降雨量太小的地方就不宜种树,因为加大了蒸发量。海拔很高的地区也不宜种乔木。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修复能力,不必人为去干扰,靠自然恢复,修养生息也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这个原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态保护要坚持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在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活动,首先应考虑本地的生态特点,明确生态功能定位。统一虑人为活动是否附合生态功能区要求。区域开发应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如松花江的污染涉及吉林、黑龙江两省,首先就应制定统一的、共同遵守的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防治规划,确定科学实际的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体现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的。在经济展上应大力提倡生态经济,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物是无可非议的,但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态平衡,如果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不平衡就应人为进行调节,使之趋向于平衡,如我省林区一度野猪过剩,对庄稼的破坏非常严重,就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捕猎一些,不能片面的保护了动物的利益而过多伤害人的利益。日本对野生的鹿也曾有计划猎杀,使生态平衡不至于被破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保护环境。
4.生态保护应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的合理的引进外来物种也是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称为外来物种,引进物种要经过科学评估,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引进物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做不好,就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消失与灭绝,还可能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5.对于转基因生物的泛用,政府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可以进行科学普及,改变人们对转基因的看法和了解,同时引导此科学向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进步!总之,全球生态热点问题正在不断的引起人类关注,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大学生也义不容辞,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不要以为保护小草,栽种一棵小树没有意义,不要认为捡起一片纸削没有帮助,更不要以为节约一滴水毫无价值!绿色生活,都在小处!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对抗生态危机,保护地球吧!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看法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看法
在我们的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拿的却是最微薄的收入。他们由于没有城市户口而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甚至遭人歧视——他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
农民工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贡献,按理说,他们应当享受相应的报酬。可现实是,他们成了这个社会中待遇最差的人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在着重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今天,拥有承包土地的农民难以通过单纯的种地来维持生计,于是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了进城打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可知,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前提。连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的农民工,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所以农民工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农民工遭受歧视的现象。城市公民对于农民工的认识与评价有着相当大的偏见与误区。城里人普遍看到的是农民工的文化、思想素质的相对低下,却极少会重视农民工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由于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城里人未曾干过农民工所做的工作,体验过农民工的艰苦生活,自然也就无法对农民工有正确的评价与认识——即便他们知道,但潜意识里对于农民工的轻蔑却很难消除。
再者,由于一些企业领导在生产体系中处于统治者地位,他们为了扩大自身利益,对农民工进行压榨、拖欠工资,农民工的收入过于微薄,也导致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这样的情况再拖延下去,农民工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势必会奋起反抗。国家的生产力一旦缺失了这样一块,必定导致经济发展的崩溃。既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这样一来,国家的强大,以及一切上层阶级所享受的精神生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于农民工待遇政策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严惩苛扣工资、压榨劳动力等行为,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进行生活补贴,并提供住房、医疗、安全等各方面生活保障,得以适应城市生活;对农民工子女开展义务教育,而对农民工则提供免费的文化素质培训,以提高其在城市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对于农民工这一社会矛盾的解决,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091511102 曾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