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设备事故的原因
1.1 机电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
据统计,在机电科工作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0%,中专以上的仅有10%。机电操作人员文化基础差、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再加上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整岗位,也给安全埋下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特别是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任重而道远,且又尤为紧迫。
1.2 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不到位
机电设备长时间运行和在机电设备运行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维修人员力量不足,再加上维修人员整体素质较差、设备维修工作量大等,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存在“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振动、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曾发生。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造成的。1.3 我矿部分机电设备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检验是一项新工作,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安全检测检验标准,由于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上,认为主要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就可以,对其它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不够重视。而只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用眼睛去判断机电设备上的问题,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2、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我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①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②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机电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③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素质,促使他们在岗位上“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按照《媒矿安全规程》进行作业;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④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内部培训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
(2)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②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③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发事故。
2.2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①科学检修。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儿坏修哪儿的旧传统,井上、下设备到达修理车间后,从螺丝、轴承查起,对设备全面检修,消除检修隐患,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②建立完善设备维修台帐。制定(包括设备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检修部位、检修时间等内容)的设备台帐,每台设备都有了“户口”,往来使用的设备都登记在册,掌握设备的使用周期。③对损坏的设备,实行责任追查。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后,由机电事故分析小组牵头,调查设备损坏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落实到人。④进一步深化包机责任制。在定期组织涉机、涉电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将机电设备管理权落实到人,交接班检查后双方签定设备完好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以较为先进和节能降耗的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高能耗,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人、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瘁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装备。2.4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2.5 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
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不使用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检测检验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对检测检验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要按标准要求整改到位,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二篇: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及预防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故障、预防、管理、维修
一、机电设备的主要故障
主要故障包括如下类型:
①损坏型故障: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②退化型故障:老化、变质、剥落、异常磨损等; ③松脱型故障:松动、脱落等;
④失调型故障: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⑤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⑥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⑦其他故障还包括:设备性能参数突然下降,振动的异常、声响异常等,磨损残留物的剧烈增加,排气成分的变化,过热现象,电压和电流的剧烈变化等现象。
二、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1)定期观察检测,掌握设备运转情况
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短路,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 是否正确等。
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检和定期检查;检查方法可分为直观法、经验性检查和用仪器等科学手段进行检测,机电设备小修、中修、大修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布骤进行。(2)注意日常维修保养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日常保养工作一般由机电设备使用者进行,要通过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专业维修由专业维修机构负责,有计划地检查和维修,要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只要设备使用到预定的维修时间,不管其技术状态如何,都要进行规定的维修工作。
二是视情维修,它不是根据故障特征,而是由设备在线监测和诊断装置预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维修时机和内容。
三是机会维修,它是与视情维修或定期维修同时进行的一种有效的维修活动。机会维修必须在进行维修或排除故障之时进行,实施这种维修可获得较好的效果。(3)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保持设备的更新进度,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拼装、改装、凑和用现象,该报废停用的坚决不再使用。
其次要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 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还要严格进行设备选型,真在把好机电设备的选型关所选用的设备一定要适宜于煤矿使用。
最后要严格把好安装质量关。对于主要设备与新型设备的验收、安装与使用,机电设备管理员应当参与到编制质量验收规程、操作办法与安装质量标准之中,要努力做到设备不合格不得出厂、设备不完好不准安装,在安装完之后应当由参与安装、使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的人员参与验收,在试运转之后再办理移交手续。
三、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修
首先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颁发合格证方可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得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使用设备时严禁超负荷运转。
要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益地服务于煤炭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定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
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总 结
通过本次技师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多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及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等,使我更深一步对矿井机电设备的故障以及预防措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懂得了在遇到故障时该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通过本次论文过程,使我认识到我的各项知识的缺陷,使我能够对我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和完整化有了进一步提高;故而我很感谢在本次矿井维修钳工论文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朋友。
但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有很多地方做得还是不够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都会努力的去提高,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老师在对本人的毕业论文的审核时给予指正,让我能多多受益。
第三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某矿井 + 620m 水平33#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兼职电工)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 + 620m 水平配电点约有800m(见图1),该电工为图省事,在 + 620m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 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 660V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
(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 未投入使用;
(2)+ 620m 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警示牌;
(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
(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
(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至煤电钻约 40m 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 3 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
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四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五篇: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0
论文题目: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作者: 商界娃娃 单位: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摘要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对于煤炭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文章概述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完善煤矿机电管理的措施和办法。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炭开采综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机电相关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与否,关系矿井的原煤产量和煤矿企业效益,更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目录
一、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1.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大……………………………………………………………………………1 2.机电生产和管理岗位人员多……………………………………………………………………………1 3.机电设备管理的优劣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1 4.机电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1.机电安全管理思想落后…………………………………………………………………………………1 2.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更新改造不及时……………………………………………………………………1 3.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2 4.机电设施的监督管理不到位……………………………………………………………………………2 5.技术落后…………………………………………………………………………………………………2
三、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预防措施……………………………………………………………………………2 1.强化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建设……………………………………………………………………………2 2.建立计划管理,综合平衡制度…………………………………………………………………………3 3.建立竞争机制,增加安全生产意识……………………………………………………………………3 4.及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更新老化设备…………………………………………………………………3 5.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3 6.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建设…………………………………………………………………………3 7.实现机电安全培训交流常态化…………………………………………………………………………4 8.夯实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4 9.煤矿机电管理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4 结语………………………………………………………………………………………………………………5 参考文献…………………………………………………………………………………………………………6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一、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大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煤矿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则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在矿井实际生产中,用于机电设备的资金约占全矿井总生产成本的45 %。因此,一套严谨科学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程序十分必要,能够排除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隐患,保证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
2.机电生产和管理岗位人员多
据统计,在煤矿企业中,约20%的工作人员在从事机电生产和管理的相关工作,因而,些许疏忽所造成的停工,都有可能导致矿山生产的停,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3.机电设备管理的优劣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的数据,在煤炭企业发生的井下煤炭和瓦斯事故中,40 %左右的事故是因失爆电气的电火花引起的,80%以上的井下重大火灾是山机电设备管理不健全造成的。因此,井下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的,同时,带来的社会负而影响也是巨大的。
4.机电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安全,同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稳扎稳打地搞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转,才能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二、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安全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大部分煤矿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化开采时代,在煤矿机电系统的建设方面有着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及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特点,但一些中小型煤矿对机电系统的了解度与认识度仍然不够,只是把机电系统看作煤矿生产系统单纯的组成部分,在重视程度方面相对较低。此外,在“生产为主”思想的影响下,煤矿生产的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只重视生产量的增加而严重忽视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设备带病运转或带隐患运行的问题。
2.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更新改造不及时
经济的强劲增长大幅拉动了煤炭需求量,面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期服役,加速了设备的老化;再加上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段落后,更新改造资金投人不足等因素,企业不能及时进行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制约了生产能力的发挥,还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
3.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摆放、管线吊挂、安全间距、安全设施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有些机电设备安装使用不正确,有些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维护检修不到位,设备保养的及时性和充分性得不到保证。
4.机电设施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部分煤矿对机电设施的管理相对宽松,比如,机电安装期问存在错误,检修问题大,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报废与更新。有的煤矿在机电设施的资料与档案记录上不够详尽,也没有相应的监督补救措施。煤矿机电设施资料的不完善非常容易引发一些工作漏洞,如果后期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加以重视,则会导致煤矿公司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事故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了煤矿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5.技术落后
在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管理无法指导生产实践“以政带技”现象非常普遍。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不全,测试于段和方法落后。从事机电工作的职工没有受过机电专业培训、理论知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设备故障率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三、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预防措施
1.强化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从某种程度上讲,机电安全管理是不能够离开安全管理目标的,必须要以提炼管理对象为前提,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化管理规程与新技术成果等,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化管理标准。煤矿公司应对煤矿工作中的每一个管理人员制定出合理化的管理标准,并让这种标准化安全管理发展为常态,健全煤矿机电安全工作体系,结合安全规程以及操作规程需求,从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具有较高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包括规划目标、项目实施方案、安全监督考核办法以及安全管理的奖罚措施等。
此外,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体现人性化,尽量以激励为主,做到奖罚兼顾,不可以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机电安全制度建设需要质量机制的保障,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应实施分级管理,充分体现逐级负责,严格落实责任体制,使每道工序、每个专业、每个工种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做到煤矿工作质量的全方位达标,保证安全生产状态的健康化。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制度来执行,不能够含糊,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一罚了之,必须要对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找到相应负责人,端正态度,不断吸取教训,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如果不能够排除质量安全隐患,就不可以开展下一步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工作。当煤矿工作中某一工序出现质量缺陷时,煤矿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规范化操作进行现场指导,从根本上提升煤矿的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计划管理,综合平衡制度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则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于段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制定机电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如机电管理人员值班制、机电工作生产例会、车间班组日作业计划制、采掘运机电区长和维护班组长例会制等。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而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3.建立竞争机制,增加安全生产意识
良好的竞争机制能够增加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对于工作的认同感。企业可针对相关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岗位采取竞争机制。尤其是对于新设备的使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员工的入岗等及时组织集体学习,通过传输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员工的技术能力,选拔有能力和负责人的员工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或者技术岗位。竞争机制的引入将有效的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为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
4.及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更新老化设备
煤矿企业中,技术改造是企业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职工进行有效改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人、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改造的力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同时,为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果断地更新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为日常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
5.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效力。机电管理人员应树一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握工作主动权。煤矿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责任心。选拔一批肯吃苦、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提高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6.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建设
特殊工种在煤矿机电中是一种要求技术全面,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组成的工种。因此在特殊工种的用人过程中必须避免以熟人等理由聘用,建立相关的甄选制度选择具有全面扎实牢固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思想品行端正的人员。此外,在人员聘用上尽量避免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临时工担任和缺工,随意调动等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人员聘用与作业要求的制度,依照持证上岗的原则选用人员。
7.实现机电安全培训交流常态化
在机电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形成常态化的“两项”交流,具体来说就是“每月一座谈,每月一交流”。在机电安全管理中,每个月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座谈会,参与人员包括安全管理的领导、机电技术人员以及机电班长等,对于煤矿机电的相关技术难题以及共性问题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后再由专业人员就专业化的理论知识与日常工作常见的实践问题进行培训教育,从而让每一位煤矿机电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从根本上保证机电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在煤矿工作中需要每月组织一次现场交流会,强化工作人员之问的沟通交流,学习兄弟单位工作中的相关先进经验,促进每个基层区队的煤矿机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8.夯实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现场监督检查的实践证明,大多数煤矿事故都是因机电设备故障而引起的。因此,煤矿企业需要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提高设备机械化水平,扩大机电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机电设备的使用与更新,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多管齐下,消除煤矿机电设备从采购到应用各环节的安全短缺,以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9.煤矿机电管理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1)日常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三化”管理方针。即在新时期的煤矿机电管理中,坚持以预防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隐患为主,将机电技术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周期化管理的方针战略。管理人员要对生产各环节进行严格查管,其程序包括机电设备工程的安装→布置网络图→调整拟定网络图→进行安装和调试→成功试产。在煤矿开采生产监管中,管理者认真履行以下义务: ①对入井产品设备的防爆合格证和安全标志的检查;
②确保接线供电设计要求,电缆放置规范,开关整定值符合设计标准;
③确保电气设备完好,操作人员需技术达标,持证上岗,停电检修悬挂标志牌并上锁; ④综掘机开启、移动时要指派专人查看周围是否有人逗留,并妥善看管电缆; ⑤确保作业时不缺水,停机时必须关水。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在生产之前还需组建专门的生产管理小组并设定相关的主管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和人员操作技术规范等进行安全检修和检查,并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煤矿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技术教育工作,杜绝违章作业,尤其应加强开采现场的管理检查工作,从设备的运行,到电缆和小型电器等各个方面进行定期的循环检查,应维持在每周至少两次的频率范围内,在检查之后并做好日检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查记录报表,加强防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综掘机司机操作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综掘机司机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的开采安全和效率。在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要特别重视该类人员的技术管理。无证人员不得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开采流程进行,岗前要经过严格培训和技术交底,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综掘机在移动或工作时,严禁任何人在巷道周边。在对综掘机进行检修时,要确保停在无水干燥且支护完好的平整地面,然后方可断电检修。
(3)停送电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
停送电的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活中非常重要。进行停送电操作的人员必须是检修电钳工亲自操作,要持证上岗,确保一岗两人制,操作时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程序进行,并悬挂警示牌。在操作高压电气设备过程中,一定要配备齐全经过打压实验合格的绝缘手套、绝缘靴和绝缘用具等防护用具,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岗位责任制原则。
对以下情况严禁给送电: ①未查明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的设备故障跳闸; ②未盖盖和经过防爆试验的已检修电气设备; ③停风后未进行瓦斯安全检查的工作面; ④保护失灵的电气设备和有故障的线路;
⑤在职煤矿企业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规定的“停送电”制度。
给送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酮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齐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坚持使用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
(4)机电检修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无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机器进行安全检修。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 ①移动或检修机电设备前必须先断电,停电上锁挂牌;
②由岗位专职人员专人操作,在确保没问题之后再进行给送电处理。
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外,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还应注重对电气焊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应严格按照“一焊一审批”制度执行。
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是一种复杂的现代技术制造的机械设备,其中涉及到液压、化工、计算机等技术。因此对于操作人员提出技术要求全面,责任心强等高度要求。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无论是设备质量有缺陷,设备安装使用不规范,设备老化,操作人员工作疏忽,矿井质量存在漏洞等原因都能成为事故发生的原因。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采取制度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是有效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途径。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豪,张长友.浅析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15(12):201-209,212 [2] 徐新.新时期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电子制作,2014(21):245-246.[3] 尹伟,梁阴芬,秦宇鹏.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优化[J].煤,2010(06):52-53.[4]宋占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1):12-13 [5]刘文科.浅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J].中国科技博览,2013(8):5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