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第六章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 第一节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一)车务安全知识
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2、行车基本闭塞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 了解 按运输性质分类:旅客列车、混合列车、行包快运专列、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每类列车又分不同的等级,如旅客列车分为直达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列车 二 机务安全知识
1、机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 了解 内燃和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蒸汽机车上装设自动停车装置。
4、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 了解 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三项设备”)。
5、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了解 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时间不得少于4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室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 三 工务安全知识 了解
1、铁路线路类别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2、线路标准轨道和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300m≤半径≤350m,加宽5mm;半径≤300m,加宽15mm。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
3、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最高、最宽的限度 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
4、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 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线路允许速度140km/h以上至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000mm,牵引线与其相邻线为6500mm。四 电务安全知识 了解 五 车辆安全知识 了解 六 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了解
二、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掌握
(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人员对运输安全影响的主要表现(掌握)(1)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2)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3)在铁路――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4)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1)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运输基础设备: 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 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掌握)(2)铁路运输事故分类 按性质分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5个级别: 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大事故 险性事故 一般事故(3)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类别(熟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 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 营业线施工事故
(二)几类典型事故的主要隐患分析(掌握)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 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 机务方面主要是机务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2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掌握)(1)机车车辆配件脱落(2)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3)线路及岔道限度超标,(4)线路断轨胀轨(5)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6)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掌握)(1)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2)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3)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掌握)(1)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 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2)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3)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掌握)(1)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2)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3)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
三、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掌握)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3大类。
(一)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通过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是减少铁路运输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最佳手段。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闭锁等等。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1)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是减少铁路运输事故的重要措施,如平交道口改立交,铺设重型钢轨、采用自动闭塞、电气集中、调度集中,增加各类道口信号的装备率等。(2)隔离也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设计技术,如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降低危险的影响。(3)闭锁是指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等进入危险区域,如油罐车上的闭锁装置可防止在车体未接地的情况下向车内加注易燃液体。
(二)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掌握)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铁路车辆探测系统等。
1、铁路列车检测 常见的列车检测技术有 轨道电路、查询应答器(通常被安装在轨道上,当列车通过查询应答器时,查询应答器进行识别,并通过无线电把列车的位置回传到信号控制点)卫星系统 车上检测感知器。2 铁路列车超速防护 铁路列车超速防护,是对列车实际速度和最大安全速度进行比较,当出现超速时,要实施安全制动。3 铁路车辆探测系统 铁路车辆探测系统有轴箱发热探测器、热轮探测器、脱轨/拖挂设备检测器、临界限界检查器等。(见下页)轴箱发热探测器是一种地面热传感装置,可检测车轴轴承发热情况。当车辆通过时,探测器测量轴承发射的红外线辐射热,并与同一列车的相邻轴承进行比较,如果记录到一个读数高,则向列车监控中心发出信号。给出怀疑发热轴箱的位置,以便及时做出处理。热轮探测器用于检测抱闸踏面制动,如果检测到抱闸制动,列车乘务员应请求列车停车,并在抱闸车辆上松开制动器。脱轨/拖挂设备检测器用在桥梁、隧道等处,用来检测车辆是否在钢轨上,以及设备是否仍完整无损。临界限界检查器常用在桥梁或隧道入口前,以检验准备或碴石没有超出正前方固定设备围砌的限界之外。
(三)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熟悉)包括事故调查处理与救护救援两部分。
1、? 事故调查处理(1)行车事故的分类等级(2)事故报告程序(3)事故调查程序(4)事故责任判定的基本原则(5)主要行车设备破损鉴定和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6)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编写原则
2、事故救护救援(熟悉)(1)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方法 基本原则:以最短时间起复机车车辆、修复线路,保证铁路正线、车站咽喉道岔的迅速开通,使铁路运输畅通,减少事故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干扰和影响,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基本程序和方法:行车事故救援实行单一指挥,以救援列车主任或救援队长为事故救援起复指挥人,由指挥人统一组织实施救援起复方案,明确分工,迅速实施;对事故地段设备复旧工作同步实施,事故起复一处,线路、信号等必须立即修复一处;对机车车辆的复旧,以开通线路为前提,应先行清出线路,抢通信路,随后组织复旧。在救援列车进入事故地点之前,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救护伤员,移开其他机车车辆,清出线路等前期工作,为救援列车进入现场提供条件。(2)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3)救援列车等主要事故救援设备的工作原理
(四)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 掌握
1、? 防止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的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行车作业的标准化,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全措施,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质量,提高线路岔道养护质量,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对车辆转向架侧架、摇枕实行寿命管理,凡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配件全部报废;车辆入厂、段修转向架除锈后进行翻转分解探伤,重点检查;加强制动梁端轴分解探伤检查等安全措施。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编组站、区段站在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线路上停留车辆,应连挂在一起,并须拧紧两端车辆的手
第二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公司组织的这次安全生产培训,使我深深体会到安全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千里堤坝,毁于蚁穴,往往一个安全事故的酿成,起因是意想不到的,让人防不胜防,毫无察觉,造成严重的后果。
经过这次学习,受益非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理解了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经济政策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标准依据和政策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法律不断完善,作为标准化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体系不断深化,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为搞好安全生产注入强大的活力。
二、如何理解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载体。如果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迟早要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必须明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员工的培训;保障安全资金的投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等。
三、如何理解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本质是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作为融合生产与安全的一个专门技术,即是生产持续进行保障,也是安全可靠性的保障。安全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等。
四、把所学的安全生产知识如何应用到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去。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心存侥幸,麻痹大意,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的形势,教育员工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员工明确遵章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员工的安全保护,积极作好均衡生产,让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不安全行为。
徐明海 2008-5-16
第三篇:生产人员技术培训
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火电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管理的基本规则。本标准适用于XX 热电厂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XXX 2004--2002企业综合管理考核规定
电安生[1996]374号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修订本)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产人员the operating personnel
生产人员指从事生产的所有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
3.2运行生产人员的“三熟”“three knows”of the operating personnel
运行生产人员的“三熟”指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范 和制度。
3.3运行生产人员的“三能” “three skills!± of the operating personnel
运行生产人员的“三能”指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 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3.4检修生产人员的“三熟”“three knows”of the maintaining personnel
检修生产人员的“三熟”指熟悉设备的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设备的检修工艺、检修质量标准和运行 知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3.5检修生产人员的“三能”“three skills”of the maintaining personnel
检修生产人员的“三能”指能熟练的进行本工种的修理工作和排除故障;能看懂图纸和绘制简单的 加工图;能掌握一般的钳工工艺和常用材料性能。
4职责
4.1厂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责
4.1.1贯彻公司有关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执行公司职工教育培训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职 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制度和办法。
4.1.2根据培训规定和生产的需要,制定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1.3负责本单位培训网络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对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 评估,总结推广厂内外的先进培训经验,对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1.4负责本单位权限范围内的培训证书、培训手册、继续教育等培训后的登记管理工作。
4.1.5负责本单位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
4.1.6负责管理权限内的职工学习教育的审批。
4.1.7结合单位实际,积极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4.1.8安排外来人员的生产实习.4.2车间的培训职责
4.2.1编制本车间的、月度培训计划,按期作出总结、报表,并向厂培训中心汇报执行
情况。
4.2.2指导、检查、督促班组开展日常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组培训员会、检查班组培训工
作开展情 况,交流培训工作经验。
4.2.3负责本车间(队)的专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各种培训工作。
4.2.4做好车间教育培训各项管理工作。
4.2.5安排好本车间(队)后备人员的轮岗培训。
4.3班组的培训职责
4.3.1制订班组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活动。
4.3.2按厂和车间的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任务。
4.3.3组织班组成员学习专业知识及有关规程制度等,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4.3.4定期向车间汇报培训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5管理内容与方法
5.1培训计划与总结的编制
5.1.1贯彻上级有关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按照公司培训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由厂培训中心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送上级
机关。
5.1.2各车间主任应根据厂部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制
定下 培训计划,按要求由车间主任和班长负责,车间和班组培训员组织实施。
5.1.3编制培训计划的依据是:上级有关职工教育培训规定;电安生[1996]374 号文;
岗位规范 标准和技术等级标准;上级和厂安措、反措、技措和省煤节电的有关要求;在安全、经济生产中存在和暴 露出来的人员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等问题;上级和本单位事故通报提出的有关培训等。
5.1.4编制培训计划主要内容是:举办或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主要岗位和专业及
特殊工种 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各种规程制度的培训和考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赛;反事故
演习等。
5.1.5编制培训计划的重点是: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生产人员的岗位培训;熟悉设备系统和
规程制度,提高操作技术和应变能力,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恶性事故的培训;提高检
修工艺水平,防止发生检 修质量事故的培训;生产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教育;提高运行操
作水平和监视调整能力,防止发生误操 作及人员过失事故,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培训等。
5.1.6厂培训中心对半年、全年的培训工作应有书面总结,并填写培训工作总结汇总表,并
按要求报 上级机关。
5.1.7各车间对全年的培训工作应有书面总结,每月按时填写培训工作总结汇报表,并按要
求报厂培 训中心。
5.1.8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管理工作流程见附录A。
5.2新分配人员的培训
5.2.1新人员入厂教育由培训中心组织,人事、安监、保卫等部门配合,新人员经安全教育
考试合格 后,方可进入现场。
5.2.2大学毕业生由厂培训中心订出生产过程实习计划并安排进行全厂生产过程实习,经考
试合格后,再由人事部门分配到各专业车间,由车间主任和培训工程师负责制订岗位实习
培训计划并安排实施。
5.2.3大学毕业生的定级,应经过考试考核合格。对考试不及格或表现不好的应延期定级;
考试成绩 优秀,表现突出者经领导批准,可提前定级。
5.3值长的培训
新值长的培训计划由运行副总或值长组组长制定,实习期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
半年。新值长由有运行经验的老值长带领跟班实习。实习期间,老值长应按培训计划内容
定期对新值长进行培 训讲课。实习期满后由运行副总主持考试。考试合格后,由生产副厂
长或总工程师批准监护值班,监护 值班时间不得少于 1个月,再经考试合格后由培训中心
写出书面意见,经领导批准方可独立工作。
5.4生产人员的培训
5.4.1遵循以岗位培训为主的原则
生产人员的培训以岗位培训为主,根据人员技术状况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达到运 行生产人员和检修生产人员的“三熟三能”和技术等级标准,提倡一工多艺,一专
多能。
5.4.2严格地进行规程考试
对已独立担任工作的生产人员,每年“五一”前在安监部门配合下完成《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考 试。每年“十一”前完成检修规程、运行规程、试验规程的考试及规程修订后的学习
与考试。
5.4.3建立生产人员培训日制度
检修人员每周五下午半天为学习时间,运行人员每轮值学习日至少利用半天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各 级领导应保证生产人员的学习时间,车间、班组应充分利用学习日,由车间培训工
程师、班组培训员组 织落实,有计划、有系统地提高生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5.4.4运行生产人员培训学习内容
5.4.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运行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技术等级标准、岗位规范、工
作标准和 有关规程制度。
5.4.4.2本厂(局)发生过的事故、障碍、历年积累的设备异常情况资料,以及上级颁发的事故通报、事故资料汇编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等。
5.4.4.3反事故演习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及防止事故对策。
5.4.4.4现有设备和新设备的构造、原理、参数、性能、系统布置和运行操作方法。
5.4.4.5经济运行方式和先进操作方法。
5.4.4.6设备检修或异动后运行方式及新技术的运用。
5.4.4.7季节变化对运行设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5.4.4.8运行专业知识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5.4.5检修(试验)人员培训学习内容
5.4.5.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检修(试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技术等级标准、岗位
规范、工 作标准和有关规程制度。
5.4.5.2本厂及上级颁发的事故通报、事故资料汇编、反事故技术措施和防止事故对策等。
5.4.5.3现有设备和新设备的构造、原理、参数、性能、系统布置和一般运行知识。
5.4.5.4检修器具、试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5.4.5.5设备的检修、试验方法、检修质量及验收标准。
5.4.5.6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
5.4.5.7检修、试验专业技术理论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5.5新扩建机组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
5.5.1新机组试运前半年,各种规程制度、图纸资料等应由生产准备人员整理完毕,主岗运
行人员应 到同类型机组相应岗位实习培训达到独立操作的能力。
5.5.2新机组试运前,所有运行人员都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参加机组试
运行工作。
5.5.3新机组检修人员要尽早介入新机安装调试工作和参加对制造厂的设备验收工作。在安
装调试过 程中熟悉设备构造、质量标准、检修工艺等。
5.6现场培训工作方法
5.6.1现场考问讲解
5.6.1.1现场考问讲解由车间、班组培训工程师(员)主持进行。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口 头考问讲解,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5.6.1.2考问题目的拟定:根据反事故演习以及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生产人员在操
作、检修、维护设备方面的不足,根据新设备投入时间短,运行操作不够熟悉的情况,以
及反事故措施、事故预想、特殊运行方式、设备重大缺陷等拟定考问试题。
5.6.1.3现场考问后,班组培训员应将考问题目,被考人解答情况,以及讲解内容和评价内容,做好 记录。车间培训工程师应每月检查一次各班组考问记录的质量。
5.6.1.4对班长和班组培训员的考问由车间培训工程师进行,考问后应做好记录。
5.6.1.5考问讲解一般每月每人应达到两次。
5.6.2技术问答栏
5.6.2.1各班组每月应出一期技术问答栏,每期可选若干试题,每题可指定一至二人解答,限期完成。问答栏试卷采用统一的格式。
5.6.2.2问答栏的试题由车间、班组根据专业知识和生产薄弱环节中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中选取。
5.6.2.3班组问答栏答卷由班组培训员批阅、评价。检修人员的答卷贴在班组问答栏园地内。
运行人 员的答卷由车间培训工程师管理,存于个人技术档案里。班长的技术问答试卷由车
间主任或车间培训工 程师出题,并批阅、评价。
5.6.2.4车间应每月检查一次各班组的技术问答栏。
5.6.3反事故演习
5.6.3.1为了提高运行人员分析、判断、处理运行异常情况和事故的能力,厂有关部门应有
计划地安 排进行班组、车间和全厂性的反事故演习。
5.6.3.2反事故演习的题目应参照已往的事故教训、设备存在的主要缺陷和薄弱环节,特殊
运行方式、系统重大操作、季节性事故、人员素质等内容选定。
5.6.3.3各级反事故演习之前,都应详细研究演习题目,认真制订反事故演习计划,填写统一的“报 告书”、“通知单”。演习计划必须经上级领导审批。
5.6.3.4演习后必须认真做反事故演习总结,由演习组织人对每个演习人员的表现以及演习
总体情况 给予评价。并应详细记录演习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班组应逐项填写
反事故演习记录,车间 及厂级演习总结各车间应于演习后一周内交厂培训中心。
5.6.3.5班组演习每月安排一次,由班长组织;车间演习每季度进行一次,由车间主任组织;
全厂性演习每年安排两次,在总工程师主持下,由厂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生技科、安监
科、车间有关人员参加。
5.6.3.6反事故演习中不得触动运行设备,只能用模拟方式表示。演习监护人应做好充分准备。演习中应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5.6.4事故预想
运行人员应根据季节特点和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开展事故预想,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对策。事故预 想的内容应有故障现象、处理对策、其他班组的补充意见和上级领导的审阅意见和评语。事故预想应记录 在事故预想簿上,事故预想每周不少于一次。遇有特殊运行方式、设备缺陷应随时开展事故预想活动。
5.6.5检修过程中的培训
结合检修任务进行培训,每次大修前应组织检修人员结合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安 全措施进行学习,根据检修工艺上的课题和特殊项目进行检修中的专题培训,并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大修 前的抽考。在检修中注意对新工人的培训,注意检修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检修工艺和技术水平。
5.6.6专业短训班
根据生产需要,按岗位、专业由厂部或车间举办专业培训班。
5.6.7仿真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组织运行人员到同类型仿真机上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提高运行人员实际操作水平。
6检查与考核
6.1生产人员技术培训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由厂培训中心检查与考核。
6.2对于在培训管理过程中,未认真履行职责、未按管理流程工作、未达到管理要求的部门和个人,按照Q/XXX 2011--2002
第四篇: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心得
安全质量培训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由****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7日~8日在***大酒店举办的安全质量培训,通过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先总结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安全工作是毫不容辞使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进到一名管理者的责任。
一、分析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有哪起事故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呢?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
2.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是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近随意取物代替,该办理工作许可证而不办,觉得麻烦,就不用办理了等。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危险性很大。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惰性心理。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在防爆区打手机,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随意穿行工作区域等,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这种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3.控制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及时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三违”。从安全意识和个人修养上加强员工的心理诱导。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化学危险品知识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教育;以及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教育、反事故预案的教育等。从职业道德事业心和前途上进行心理诱导。对员工而言要做到四懂三会,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做到安全操作。用美好的愿望鼓舞员工,用良好的道德培养员工,用先进的机制激发员工,用前途的美景鼓励员工,用安全生产奖励嘉奖员工,使员工自觉的遵守纪律,积极敬业。在行为的准则上加以诱导、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约束。
二、刚柔并济抓管理,发挥管理层高效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全局的大事。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
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必须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厉考核和奖罚,进行所谓的刚性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情感关怀进行各种思想和心理教育及训练,进行所谓的柔性疏导。多年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使大家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向发展。近几年安全事故的减少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但发展的水平不平衡,在某些单位和某些群体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是管理和教育,员工的素质和责任感,素质高的接受事物快,认识明确,观念转念的快,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就强。
补充:安全是一种文化,得学习教育。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达不到某个境界的时候,还得采取行之有效方法,保证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分析我们安全现状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由上至下的一种纵向深入和由外到内的一种递增强化。一级向一级加压传递。最终的落脚点是生产前沿阵地——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最高,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第一道防线,就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为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层最小单元—班组抓起,抓出成效。进一步深化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班组必须做到“五个字”:安全意识要“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教育在班组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执行制度要“硬”。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抓执行制度要一丝不苟,不讲私情。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要严格管理,严厉处罚;考核制度要“严”。安全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对规定制度,操作规程,规范动作,坚决执行,在操作上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对每项工作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标准完成;工作方法要“新”。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各种舆论一起上,上下齐动员,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不能老一套;工作要“细”。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所以要把安全生产贯彻与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要做细致工作。
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当路线确定以后,各项目标的实现,干部起决定因素,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安全制度的落实、违章的查处、隐患的整理、都要管理者督促完成,所以企业的各级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将给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很重要。然而在我们管理层无知、无畏、视而不见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检查查不出问题,甚至视而不见,专业人员一检查问题百出,这充分说明在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为此加强管理层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是燃眉之急,在职工培训期间首先培训干部,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带领员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给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良好安全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员工的良好安全意识,然后再不断的巩固和提高,根治安全意识的各种“隐患”。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设计者、管理者、操作者,三个层面都进到责任受控,把住源头,加强管理,就将为我们的企业围起三层的安全防护网。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安全的根基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企业,让这三重防护网在坚实的根基上不断的加密、加牢、加固,为我们的企业构建起一座坚实的安全堡垒。
最后感谢公司组织的这次培训会议,以及授课教授的精彩演讲,使我们受益匪浅,必将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将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更好的贯彻!
第五篇:安全技术培训教案
安全技术培训教案
(20XX年XX月)
课题:爆破基础知识 计划课时:4小时
时间:XXXX年 XX月XX日 地点:XX石场会议室 对象:爆破工、风钻工 授课人:XXX 培训重点:工业炸药基本知识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爆破工、风钻工熟悉工业炸药的基本知识,从而遵守相关操作要求,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杜绝“三违”行为,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确保实现生产安全。教学内容:
一、对爆破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爆破作业是特种行业,它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从事爆破的所有人员,都是国家的财富。作为一名爆破工,是十分光荣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爆破工的极大信任,将具有破坏性极大的炸药雷管交给你们,决不能随意丢失或转借他人,更不能利用手中的爆破器材去做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另外还必须深刻了解各种爆破器材的性能,熟练掌握其应用技术和 操作方法及国家有关的安全法规,才符合一名可信任的爆破工的基本条件。
二、工业炸药
(一)炸药的基本概念 1.炸药三要素
炸药爆炸是化学爆炸的一种,炸药爆炸时应具备三个同时并存相辅相成的条件,称为炸药爆炸三要素。(1)反应过程大量放热
放热是化学爆炸反应得以自动高速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炸药爆炸对外做功的动力。例如,1kg梯恩梯爆炸时能产生1183kcal的热量;而把1kg大米做成饭却只需要约500kcal的热量。
(2)反应过程极快
这是区别于一般化学反应的显著特点,爆炸可在瞬间完成。例如1kg梯恩梯完全爆炸只需要十万分之一秒的时间,而1kg煤能放热2140kcal,比梯恩梯约多一倍,但其反应时间需要几十分钟,故煤不具备爆炸条件。(3)生成大量气体
一个化学反应,即使具备了前面两个条件,而不具备本条件时,仍不属爆炸。2.炸药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
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可能发生三种基本形式的化学反应,即热 分解、燃烧和爆炸。(1)热分解
炸药在常温下或受热作用时,会发生缓慢的分解并放出热量,这就是热分解。热分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在存储炸药时,堆放不要过密过多,要注意通风,保持常温,防止炸药因温度过高导致热分解加快而引起的爆炸事故。(2)燃烧
炸药在火焰或热作用下可能引起燃烧。燃烧速度一般比较慢,但燃烧生成的气体或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时,可能导致爆炸,因此,当遇到炸药燃烧时,切不可用沙土覆盖法去灭火。(3)爆炸
当炸药受到足够大的外能作用时,会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该反应以一种冲击波的形式高速传播,这就是炸药的爆炸。爆炸速度保持在最高值并稳定传播时称为爆轰。因此,爆轰是炸药化学反应的最高形式,这时炸药的能量释放的最充分。
上述三种反应形式不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当炸药失火时,应设法控制升温和热能积聚。使用炸药时,要给足够的外能,确保炸药稳定爆炸,以免造成半爆炸或拒爆事故。
(二)炸药的起爆、感度及有关性能 1.炸药的起爆 炸药具有爆炸的性能。在常态下,它能处以相对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他不会自行发生爆炸。要使炸药发生爆炸,必须使炸药失去相对的稳定状态,即必须给炸药施加一定的外能作用。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的过程,称为炸药的起爆。使炸药起爆所需的外能,则称为起爆能。
多种形式的外能都可激起炸药起爆,但从工程爆破技术、作业安全和有效使用炸药的角度看,热能、爆炸能和机械能较有实际意义。(1)热能
当炸药受到热能或火焰的作用时,其局部温度将达到爆发点而引起爆炸。例如,火雷管起爆法就是利用导火索的火焰来引爆火雷;电雷管起爆法则是利用电桥丝通电灼热引燃引火药头而引燃雷管,进而起爆炸药。(2)机械能
炸药在撞击或摩擦的作用下,炸药颗粒间产生强烈的相对运动,机械能瞬间转化为热能,从而引起炸药爆炸。但利用机械能起爆炸药既不方面也不安全,工程爆破中一般不采用。在运输和使用炸药时,必须注意机械作用可能引爆炸药的问题,以防爆炸事故发生。(3)爆炸能
工程爆破中常用一种炸药爆炸产生的强大能量来引爆另一种炸药。例如在实际爆破作业中最常见的是利用雷管或导爆 索的爆炸来引爆炸药;其次是利用起爆药包的爆炸,引爆一些钝感炸药。
除了上述的热能、机械能和爆炸能外,光能、超声振动、粒子轰击、高频电磁波等也都可激起炸药爆炸,因此这些在爆破作业中都应引起注意和重视。2.炸药的感度
炸药在外界作用影响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即指炸药对外界起爆能的敏感程度。感度的高低,通常以引起爆炸所需的最小外界能量来表示。所需外界能量越小则感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引起炸药爆炸的外界能量有:a.机械能:冲击、摩擦、针刺、振动等产生的能量。b.热能:加热、火花、火焰或灼热物所放出的能量等。C.电能:电热、电火花产生的能量。d.光能:激光发出的能量。e.爆炸能:由爆炸产生的能量引爆炸药。炸药的感度主要以下几种(1)冲感度
即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用炸药受固定重量的落锤,自固定高度自由落下的冲击作用而发生爆炸的百分数表示。表示猛炸药的冲击感度通常用立式落锤实验仪测定,锤重10kg,落高25cm,药量0.05g,实验次数规定为25次,用爆炸次数所占总数的百分数表示。
一般来说,起爆药的感度很高,即在外能作用下,很容易引 起爆炸。因此要特别小心,如火雷管加强帽下面的起爆药,把火雷管加工成起爆药包时,就必须特别注意,不能对它有大的挤压、冲击和摩擦。(2)摩擦感度
炸药在摩擦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摩擦感度。炸药的摩擦感度用摆式摩擦仪测定。(3)热感度
炸药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热感度。热感度一般用爆发点来表示。(4)爆轰感度
炸药受到其他炸药作用而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爆轰感度,通常用极限起爆药量来表示。极限起爆药量越小,则炸药的爆轰感度越高。
炸药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临近炸药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
3.炸药热化学参数极其有关性能(1)炸药反应的几个主要参数 ①爆热
进行爆炸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叫炸药的反应热,简称为爆热。②爆温
炸药爆炸瞬间释放出的热量将爆炸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称为爆温。工业炸药的爆温一般可达2000——4500C以上。③爆压
在发生爆炸反应的瞬间,高温气体在未向外膨胀以前,对周围介质造成的最大压力叫爆压。④爆炸功
炸药爆炸时,整个爆炸过程中的爆炸做功力叫做爆炸功。(2)炸药的爆炸性能 ①威力(爆力)
即炸药爆炸时做功的能力。②猛度
即炸药的破碎作用。③爆速
即炸药爆炸时爆轰波沿炸药内部传播的速度,爆速主要取决于炸药的性质与纯度,此外还与各种因素,如起爆药的威力、装药直径、包装材料的强度、炸药的装填密度、炸药的颗粒大小、含水量及附属物等因素有关。a.导爆索法(道特里什法)
其原理是利用已知爆速的导爆索与一定长度炸药柱的平均爆速相比较,简便地测量出炸药的爆速,该法简便易行。b.电测发
目前较常用的是示波器测定法和数字爆速仪测方法。④聚能效应
某特定装药形状(如锥形孔、凹孔)可使炸药能量在空间重 新分配,大大地加强了某一方面的局部破坏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聚能效应。⑤传爆
炸药起爆后,爆轰波能以最大的速度稳定传播的过程,称为理想爆轰。在一定条件下,炸药达不到理想爆轰,但可能以某一速度稳定传播爆轰波的过程,称为稳定传爆。影响炸药稳定传爆的因素: a.起爆能的影响 b.装药直径的影响 c.装药密度的影响
d.药包外壳约束条件的影响 e.径向间隙的影响 f.炸药颗粒的影响(3)炸药的安全性
炸药的安全性指炸药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原有物理化学性质的能力。保持其物理性质不变的能力叫物理安定性,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叫化学安定性。
严格说,炸药从化学体系上来看,属于不安定的物质,即使在正常的保管条件下,因受到温度、湿度、阳光的照射以或大或小的速度进行分解。安定性好的,引起分解过程较困难,通常开始分解时速度很慢不显著,以后渐渐加速,甚至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