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从官场应酬中“省”更多的半小时大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从官场应酬中“省”更
多的半小时
漫画:徐简
4月9日,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司长张仲梁在中国传媒大学介绍“八项规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影响时披露,2013年,官员工作节奏明显改变,逐渐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其中,饭局平均减少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伴随着应酬的减少,官员在家的时间平均增加了半小时。(《南方都市报》4月10日)尽管总有官员抱怨时间不够用,忙,不过,只要挤一挤,特别是在面对八项规定的刚性约束时,还是可以节省下许多时间的。比如,开会可以少一些,办文也可以减一点,剩下来的就是挤掉应酬的水分。用张仲梁的话说,以前每周只有5小时协调研究工作问题,现在每天至少有3小时去协调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可见,以往那些似乎无法逃避的文山会海、应酬饭局,也不是不可以压缩甚至取消的。之所以官员们多年来沉溺其中而不自觉,除了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外,与风气也有关系。
至少从目前看,官员减少应酬并从文山会海中部分抽身,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外部推动的层面。若想真正养成气候,形成氛围,并发自内心地愿意减少应酬,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一方面,政策的强力由外到内,形成自觉自愿的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甚至也不排除出现反复。即便以前的文山会海、应酬饭局本身不合理,而长期浸染其中的官员也有些习惯了,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大家都忙于开会和应酬,你如果不“忙”一些,至少是“显得忙一些”,似乎很没有面子。这也是官场陋习的小小体现,很多人明明知道其“陋”,却依然安之若怡。若想改变这种歪风,只能由外力推动并刺激内因,从而产生内生性的变化,形成新的风气。比如,为什么不能多在家待一会儿呢?或者,为什么不能有一些个人的时间呢?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另一方面,官员的“省”时间,更多的取决于自上而下的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张仲梁的调查统计也发现,越往基层,官员的“饭局任务”越重,2012年,县级主官1周要“赶场”18次。基层官员忙于应酬,除了自身因素外,主要是迎来送往。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权力的下放以及政风的整顿,类似接待任务自然会大幅度减少。
这其中,也涉及一个风气养成的问题——即便是接待,也不一定非要大摆筵席大宴来客,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简化掉那些繁缛的程序,这样彼此都清清爽爽。果能如此移易风气,自觉自愿,有关部门也就不需要硬性规定什么接待标准、陪同人数了。
没有不变的风气,也不存在不变的“官场文化”。既然是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的习惯,当然可以通过人的活动来改变。不要小看官员在家里多呆的那半小时,很可能,这半个小时就能够决定官员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而一旦内在诉求与政策律令契合,必然会产生强大的能量,从而一举改变官场的各种陋习。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
第二篇: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时事政治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时事政治
高考改革应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地位
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在参加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上表示,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2017年英语将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一时引发议论纷纷。需要指出的是,顾明远先生是前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他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来自官方的信息,而只是民间(或者说更多接触到官方信息的民间)的看法,其所说的,与此前其他一些专家表达的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基本上传递了高考改革的思路——即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
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还主要集中在科目改革、计分方式调整上,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这可能无法解决当前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还可能出现新问题。有不少专家和社会舆论把英语不在统一时间考试,称为退出高考,这是不负责任的解读。退出高考的说法完全错误,即使这样实行,不放在统一时间考,高考英语还是要考。而社会化考试,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英语不在统一时间高考,不论是计最高的成绩进总分录取,还是计等级由各校提出等级要求,都没有做到社会化考试,让英语回归本质,也无法减轻学生的负担。计最好一次成绩进总分投档,是从以前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多考定终身;而高考英语计等级,高校在录取时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也不可能如大家想象,就降低了高 考英语的地位,在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教育部门要按一定的规则集中投档,如果一本院校都提出英语等级要求为A,那些英语为B的学生就无缘一本了,而这些学 生以前还可以通过其他科目把英语分数拉上去。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改革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出现更严重的应试倾向,薄弱学校不重视不计分数的科目(因 为各地会以计分科目分数划一本线)、农村学生进名校更难(英语等级低)等等。
很显然,问题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我国高考制度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考试,而是录取——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由教育考试部门制定统一的投档、录取规则投档,把所有学生纳入一个评价体系,但回顾过去10多年的高考改革,对集中录取制度改革甚少,总是在科目改革上做文章。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应该是学校自主认可考试成绩,学生自由报考。进一步说,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才有考试社会化的可能。
包括顾会长在内的很多专家,还把高考视为指挥棒,希望改革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起到更好的指挥棒作用。不得不说,这种指挥棒思路,对高考改革是很危险的。高考改革的核心,应该是淡化高考指挥棒作用,把考试的地位从以前主导中学教学、大学招生,转变为为中学教学评价和大学招生服务。这就要求实行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能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各校自主提出对申请学生的学科和成绩要求,也就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中学开展多元教育,拓宽了空间。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设想的高考改革,都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都继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并不想撼动指挥棒的地 位。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这就要求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彻底治理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做到教招考分离——中学按照自己的育人目标,自主教学,大学按照自己的培养目标,自主招生,考试则完全社会化,由学校自主认可、学生自 主参加。只有如此,我国基础教育才能从教招考一体化中走出来。可以说,国家层面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可是具体落实却发生了偏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到的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次考等改革,都要和考试招生分离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改革的效果。
认定公考作弊,不能只靠“技术”来判定
雷同试卷是否属于作弊,只有公开更多的信息,并且经过公开的质证,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防止原本正当的技术认定被滥用。
据新京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后,一则题为《广西公务员考试发现雷同试卷 是作弊还是被误伤》的网帖在多个网站传播。网帖称有多名考生对被雷同试卷甄别技术判“违纪”不服,认为被“误伤”。对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应 称“对考生违纪的判断不存在‘误伤’”。在人事考试院眼里,这一雷同试卷甄别系统非常权威,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但被处理的考生对此并不认同,因此提出了异议。对于考生的异议,组织考试的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应非常坚决,表示不存在“误伤”。
判断是否“误伤”,抑或考生是否存在作弊行为,不能光听一面之词,最科学可靠的方式是凭证据说话。显然,要证明考生存在作弊行为,举证责任在考试组 织者一方。从现有的情况看,人事考试院提供的证据只有雷同试卷甄别系统作出的技术认定。这一认定是否足以证明考生存在作弊行为?还需要从雷同试卷甄别认定 的法律性质入手。
我国现有法律并未对雷同试卷甄别认定的法律性质作出过明确的规定,但从其特征来看,可以参照司法鉴定结论来处理。因为两者都是由有资质的机构经过专业的鉴定而得出的结论。
鉴定是一种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活动,鉴定结论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直接反映,其所得出的判断结果,也只是一种拟制事实,它并不具有当然的证据 力。也就是说,鉴定结论具有特殊的客观真实性,也包含着失真的可能性。就以普遍使用、已经十分成熟的DNA鉴定技术来说,它也不能得出百分之百确定的结 论。而在诉讼实践中,因为有其他证据而鉴定结论不被采信的情况也是时常可见。正因此,在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认定事实时,必须经过当事人的质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后才能最终采信,这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原则的体现。具体到考生是否作弊,人事考试院也应当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违法违纪行为的存在,而不是强调技术认定结果的权威性。
考生是否作弊,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比如判定试卷雷同的技术依据和方法是什么,所涉考生的分布情况及其所在考场的监控录像,是两两作弊还是集团 作弊,甚至作弊的可能方式是什么,构不构成刑事犯罪等等,只有公开更多的信息,并且经过公开的质证,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防止原本正当的技术 认定被滥用。
可能有人会认为,如此操作会大大增加成本,极不经济。但是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人社部门不能当自己的法官,一锤定音,不给考生申辩的机会,何况这 样的机会是关系到考生一生命运的。因此,对考生异议的积极回应,启动质证程序,是保证考试招录程序公正公平的必然要求,即使多付出点成本也是值得的。
被“冒名顶替”她的损失谁来赔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湖南发生了一起“冒名顶替”事件。在事主曾巧娟办理社保之时,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在几年前被人盗用,盗用者聂小力通过盗用姓名,伪造学历档案,冒名顶替了原本属于她的工作。
意外发现被冒名顶替,并“要”回工作,于曾巧娟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本应属于她的工作“迟到”三年,她的损失谁来赔?谁又该为冒名事件负责?有三个责任主体值得追问。
首先是用人单位。公务员系统或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客观上要求对聘用人员的身份信息承担审核责任,包括对提交者真实身份的核查程序。本事件中,除了性别以外没有太多相同之处的两个人混淆,用人单位竟未能觉察纠错,应承担过失行政责任。
其次是“办事人”贺祖信的法律责任。贺时任该县财政局领导,正是他直接导致曾的身份被“挪用”至自己内侄女身上。不论他是否曾收受委托人的“开编 费”,单从党纪、政纪角度讲,他都将无法免责。如果确有贺祖信以各种名目收受非法费用的证据,那么,斡旋受贿罪的罪名也可能无法避免。
最后是冒名顶替者。本案与十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齐玉苓案”有很多相似之处,齐玉苓也是被人以冒名顶替的形式,取代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该案的判决 依据为《宪法》所规定的“受教育权”。不过,事后很多学者认为,宪法司法化并不符合国情法治。所以,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废止了当年对该案的批复,这也就间接否认了在“冒名顶替”案件中直接适用宪法规定的可能性。那么,本案适用法律基础就应是《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姓名权。冒名顶替者应被认定为侵权行为,需承担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民事责任。侵害姓名权的责任在恢复原状的前提下,应强调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利益赔偿,只有让侵权人得不偿失,才可能杜绝这种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
少年为何怕长跑?
从今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将有大调整,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今后统一测试长跑。按以前的测试标准,怕长跑的完全可以选测其他项目,可新标准的推行让测试项目由原来二选一的单选题变成了别无选择的必选题。无疑,长跑将成为不少大、中学生不可逃避的拦路虎。
既然非跑不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测试前来个“恶补”行不行?恐怕不行。我上学时最怕长跑;参加工作后,更是不爱跑。没想到一个月前,晋升警衔 需进行的3个体能测试项目,其中一项就是1000米长跑,因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费劲不说,大腿连着疼了好几天。让我羡慕不已的是,有不少同事长年坚持 长跑的,一点都不费劲。
前段时间,每天晚饭后,都会看见一个男生由家长陪练投掷实心球,一打听,是要参加中考体育加试,抓时间“恶补”呢。像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也投不多 远,急得直跺脚。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哪个体育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拿出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力。
其实长跑并不难,更没有多可怕,“敢”字当先,知难而进,定能越跑越轻松。
干部出差 吃住多少钱不超标?
本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其中第12条和第17条规定,自治区各单位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依照财政部制定的分地区标准执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梳理中发现,这份“标准表”在多地财政厅官网上“露脸”。省部级干部住宿费限额标准统一为800元每人每天,各地之间没有差异。厅局级干部标准介于450元至500元之间,其他人员的住宿标准则从310元到350元不等。
而在伙食补助费标准方面,除西藏、青海和新疆地区定为120元每人每天之外,其他各地标准为100元。公布
多个省份公布干部差旅食宿标准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等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在那次出台的新规中,就舆论普遍关心的住宿费和餐费,财政部并未确定具体的数额,而是明确由各省财政厅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消费水平等因素,提出所在地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报财政部,经财政部统筹研究提出意见反馈地方审核确认后,由财政部统一发布作为中央单位工作人员到相关地区出 差的费用限额标准。
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广西、上海、安徽、山东、贵州和四川等地财政厅参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均在官网上公布了这份差旅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表。分析
在北京吃青菜和在拉萨不是一个概念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一样,肯定会有一些差异。以住房为例,一线二线三线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准不一样,标准自然会不同。”
刘尚希表示,“差旅费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北京吃青菜和在拉萨吃青菜不是一个概念,青菜运送到拉萨地区还需要考虑运费成本。”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体现不同级别官员在待遇上的差异,在住宿费用上设立不同的标准“还是必要的”。“但是差别不宜过大,对于级别稍高的官员而言,保证三星级的酒店标房就足够了,在住宿费用上超出的部分应由公务人员自己承担。”本版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制图/沙楠 部级干部 火车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轮船 一等舱 飞机 头等舱 司局级干部 火车 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 轮船 二等舱 飞机 经济舱 其他人员 火车
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 轮船 三等舱 飞机 经济舱 部级干部 800 房型:普通套间 单位:元 司局级干部
北京、上海、深圳、海南、西藏、青海 500 大连、江苏、浙江、厦门、青岛、广东 490 山西、福建、山东、河南、湖北、重庆、云南、新疆 480 广西、江西、四川、贵州、甘肃、宁夏 470 内蒙古、安徽、陕西 460 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宁波、湖南 450 房型:单间或标准间 单位:元 其他人员 北京、上海、深圳、海南、西藏、青海 350 大连、江苏、浙江、厦门、青岛、广东、新疆 340 广西、辽宁、宁波、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云南、甘肃、宁夏 330 天津、内蒙古、江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 320 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 310 伙食补助
西藏、青海、新疆 120 其他省份 100 每人每天 单位:元 市内交通费
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包干 80 单位:元
第三篇: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计划从工人农民中招录253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计划从工人农民中招录253名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和《陕西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办法(试行)》,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组织实施2015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下同)工作,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共3375名(其中,选调生219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438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一)报考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9年3月30日至1997年3月29日期间出生);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其中,报考人民警察职位须符合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标准和体检特殊标准;6.具有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退役士兵报考特警为高中学历)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上述第2、6项所列条件,如与职位资格条件不一致时,以职位规定的具体条件为准。(二)招考的范围对象
招考范围为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
1.常住户口在陕西省(2015年3月22日之前已正式落户,下同);2.陕西生源;3.陕西区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4.2015年、2014年毕业生报考选调生乡镇长助理职位的;5.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报考以本科学历为起点职位的;6.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法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医职位的;7.由陕西省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募和选派,符合服务期等有关规定的四类“服务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层项目”人员报考特设职位。
8.陕西兵源的退役士兵报考公安特警的。(三)退役士兵报考公安特警职位的资格条件
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之一的退役士兵可报考公安特警职位:
1.年龄在25周岁(含)以下,具有大专学历(包括入伍前、服役期间、退役后取得的学历)且具有2年(含)以上军龄(军龄计算时间截止2014年12月1日,下同)的退役士兵(不限服役部队、服役岗位,以及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对应的专业);2.年龄在25周岁(含)以下,具有高中学历(含中专、技校、职业高中),5年(含)以上军龄,从解放军特种部队或者武警部队退役的士兵。
(四)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主要情形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曾因个人重大过失被辞退或取消录用资格的、未经批准自行离职或被辞退未满5年的、在试用期内的;曾在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作弊被终身禁考的,或2010年以来曾在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被取消资格并作禁考处理,仍在禁考期限内的不准许报名。
2.在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公告中明确规定对在面试资格复审合格后无正当理由放弃的人员,在禁考期限内的;全省统一考试录用的服务期未满的基层政法干警定向培养人员或正在定向培养学习的不准许报名。
3.现役军人不准许报名;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非2015年应届毕业生不准许报名。同时,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非2015年应届毕业生中本科或研究生人员也不准许用以往取得的学历报名。
4.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与用人单位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应当回避情形的职位。
5.属于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人民警察其他情形的人员,以及不符合本次招考的基本条件和职位资格条件要求的人员,不准许报名。
二、报考程序(一)职位查询
报考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网站查阅《陕西省2015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职位表》(以下简称《职位表》):
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热点:让更多百姓从“平均数”中看到自己
山东公务员考试热点:让更多百姓从“平均数”中看到自己 世界上最揪心的平均数,莫过于一端买了“苹果四代”,另一端买不起“四袋苹果”。收入、教育、医疗„„在不断公布、屡屡上涨的“平均数”中,人们有欣喜,也有失落。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更多的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在“平均数”,为让“平均数”下的人们能感受幸福而建言献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平均每年公共假期115天,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一个个“平均数”见证着中国近年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贫困人口超过1.2亿,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却稀释了平均数字背后的幸福感受。“被平均”“拖了后腿”等网络调侃,折射的正是严峻的社会现实。
平均数,只是一种笼统的情况标示,并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群的真实感受。在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协调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计算“平均数”,但决不能沉醉于“平均数”,更不能忽视“平均数”之下的人群的境况。应当清醒地看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就像一条条鸿沟,拉开了很多百姓的幸福距离。人们期盼的,绝不只是抽象平均数字的增长,而是真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全社会共同进步。
让“平均数”离每个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更近一些,需要政府更果断的作为和民生情怀;让“平均数”与人民的“幸福感”紧密相连,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更大作为。发展成果要全民共享,优质资源不能少数人垄断。没有公平公正,就丧失了社会和谐的基础,“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决定一支船队速度快慢,并不取决于那些航行最快的船只。考察一个国家发展成果,也不能只看“平均数”,更不能只看“平均数”以上的人群。愿更多的普通百姓,从不断增长的“平均数”中看到自己,读出幸福。
来源: 山东中公教育官网(sd.offcn.com)(山东公务员考试网|人事考试信息网|山东公务员网)
第五篇: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内部问责”有悖于“阳光司法”理念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内部问责”有悖于“阳
光司法”理念
去年,浙江有两个冤错案件引人关注。一个是“张氏叔侄强奸案”,一个是“萧山5青年劫杀案”。现在,案件进展如何?错案责任人有没有受到追究?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接受采访时称,目前,这两起冤错案件都已经得到纠正,国家赔偿也全部到位了,在这两个案件中,没有发现是故意制造冤案,都是在组织内部,按照党纪政纪来问责。(4月10日《新京报》)错案得以纠正,冤情得以昭雪,正义迟到了,但没有缺席。不过,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打折扣的正义,司法机关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行动,弥补正义的缺憾,重塑司法公信力。因此,震惊全国的“叔侄冤案”以“内部问责”方式结局,注定让人遗憾不已。很多人会本能地追问:那个曾经荣誉加身的“女神探”聂海芬去哪儿了?问责细节为何不公开? 自去年4月浙江省政法委成立调查组,决定彻查聂海芬等该冤案侦查、起诉、审判等全部司法过程中的涉案人员以来,公众都眼巴巴地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及时公开调查动向和问责情况,捍卫司法公义。但调查变得渺无音讯,甚至有媒体披露被调查的“女神探”依旧是大队长仍在一线,一时传言四起,调查的公信力遭到质疑。“女神探”的下落俨然成了一个谜。
如今,面对“内部问责”的现实,公众难免疑惑和不满。的确,问责错案责任人要区分程度、情节,故意冤枉人和判断错误、破案心切是两码事。但如果不公开调查细节,即使“没有发现是故意制造冤案”的调查结论是正确的科学的,也难以打消公众的疑惑,至少显得诚意不足。鉴于冤案早已成公共事件,即使按党纪政纪“内部问责”,也应公开具体问责情况,不能让“女神探”永远成谜。
其实,公众并非要把“女神探”拉下马而后快,只是案件情节过于离奇、反差过大,若没有一个透明公开的调查过程、合情合理合法的说法,注定过不了民意关。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抵消,不能含糊,这是基本的是非问题。此外,该冤案侦查、起诉、审判等过程中涉及很多司法工作人员,让聂海芬一人承受舆论拷问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其他责任人的变相包庇。
“内部问责”漠视了公众的知情权,让迟到的正义再次打了折扣,与“阳光司法”的理念背道而驰。“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是司法领域公认的金科玉律,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方向。只有最大程度地公开透明,才能真正捍卫司法公义、树立司法公信。“阳光司法”是从源头上防止冤案产生的良药,良药苦口,但不能不咽。
据悉,为了深刻反思冤错案件的病灶病根,浙江法院剖析了发生冤错案件的7个特点、5条教训,提出了6项对策、11条建议。其中,必定有“阳光司法”这一条,那么不妨付诸实践,公开这两起冤错案的问责细节,回答一个问题:“女神探”和她的“小伙伴”去哪儿了?(陈广江)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