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篇)

时间:2019-05-14 21: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马鹿中心校:张世伟

小学生好素质的根本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他成才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现存的问题

小学学校里有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自私,好打架,易发脾气,说脏话,偷东西,没有礼貌,不尊重教师等。

二、分析成因

在以分数为最主要的教育评价方式下,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工作成为教育的薄弱环节,还有家庭教育没有跟上,社区风气也不好.

三、解决办法

以学校为主,家庭`社区参与,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和社区提供文明风尚`卫生优美的环境,教师`家长管理学生并及时有效的教育学生,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行.

四、具体实施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应以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变以往分数说了算的局面.教师更要把德育工作看作自己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一>、关爱、了解学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课前准备.走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并通过谈话和观察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学生在校与同学交往等情况,跟踪学生的动向,切实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教师在各科授课时,在班会`队会`课外活动时,在授《品德与生活》时,在发现学生品行问题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

<三>、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具有针对性`持久性`实效性的开展工作. 学生品德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1、加深认识,说服教育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从而自觉纠正错误行为。2、榜样示范法.以品德高尚的学生为榜样,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3、评优竞赛法.各班把每天的好人好事记录下来,每周评比一次,获胜评为本周的先进人物,引导学生争当先进,先进最光荣.4、实践活动体验法.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助人的快乐.如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植树节义务为社区种上一棵树等.5、意志磨练法.常带学生参加跑步`爬山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

6、正确发挥奖励和惩罚的激励作用。运用奖励或惩罚必须因人而异。就性别而言,女生应以鼓励为主;就表现而言,差生需要多鼓励。对于个别问题学生,还要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缓解心理压力,矫正心理问题,使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善于交往.当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需要学生坚持不懈.

家庭是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明白对孩子品行教育的重要性,使他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孩子.家长还要创建和睦幸福的家庭,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社区是德育教育的大课堂,是检验学生品行的地方.学校要以社区沟通合作,要求社区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契机,除恶扬善,进化社区风气,创建文明社区,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五、成果总结

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教育网络教育之下,在教师`家长的有力管理和精心引导之下,小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就会有效的促进其它各方面的发展,切实提高了小学生的素质.

第二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吉林省扶余县实验小学王艳秋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事物、正确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思想才会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而学校德育要达到育人的目的,要达到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要植根于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各种美德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扎下根,我们要根据周围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童年世界,对学生开展一些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陆游说的好:“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如何,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那么如何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呢?

一是实践内容要面向儿童的生活。学校德育改革取向应“生活化”,即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早日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衣、食、住、行、玩与学开始,使学生的道德生命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自由生长。虽然儿童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也有自己交往的小伙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除了学习,他们还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正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美好品德的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许多极具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关心他人、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等美德像种子一样悄悄地在学生的心灵中扎下根发芽。例如:为了让他们学会关心父母,体贴他人,在母亲节到来前夕,我们在同学中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件事”和 “感恩父母”等系列活动,要求同学们要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地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为父母洗一双袜子,也可以是吃完饭主动地为妈妈倒杯水,还可

以是为爸爸献上一首歌,为妈妈画上一幅画,给妈妈擦擦皮鞋。大多数的低年级小朋友在家里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中,父母每天为他们做这做那,他们却浑然不觉。在活动中还要求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父母每天都为自己做了什么。活动进行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开始留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们在记录这些生活小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为自己的无私奉献,也在为父母做事的过程中,学会了

关心和体贴父母。

二是实践活动的形式要具有趣味性。指导小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美德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例如,为加强对小学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可以开展“小学生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热爱社区,同时也增长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可开展以“我为社区做贡献、美化社区环境”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表演小品、唱歌、跳舞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人人为社区环境做出贡献等优秀品质。积极参加了社区实践活动,既增长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

三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持久性。实践证明,人的行为习惯需反复训练,即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真正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所以引导小学生进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坚持一个持久性。这就需要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加强检查,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其中一项是要求学生养成在楼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就需要强化训练。一年级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但是学校的学习环境又需要学生尽快养成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以保证教学楼内的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只要持之以恒地抓,全校学生都会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天使,甚至走到公共场合,也会树立新时期文明小公民的崭新形象。

总之,我们要从小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力求全方位地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小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

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

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优秀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虽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亲切告诫教师的衷言。在教育活动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的优秀品德,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教师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用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讲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导和反复强化,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行为方式知识,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为方式的指导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并经常自觉地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习惯。

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逐项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评比标准。纪律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批评和处罚,就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领域,学生也不例外,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交往越多,他们必须认识这样交往。正确处理交往间各种矛盾,但当前大学生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品德,使他们在处理相互利益,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关系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行为方式,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为社会造就人才的必经途径。

第四篇:1浅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史水旺

在人生的征途中,初中学生如何迈出坚实的一步,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德育教育是现实教学中面临的最大缺憾。怎么样弥补这种缺憾?我认为,应该把现代的道德观念与传统国学有机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古今互补,搞好中学教育的德育工作,培养新型、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德者,品行也。我们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就是最讲德行。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凡有作为者都把“德”作为立身之本。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精辟地阐明“德”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无才,最多是用处少一点;但是没有人格那就害人,如果非常有才华,但是十分缺‘德’,那就是大灾难;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德行才能有大用处。”这段至理名言阐述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道出了“德才兼备”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

联系现实教育教学实际,我们恰恰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只注重智商教育。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那就“一俊遮百丑”,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误区,致使学生在校不知尊师爱友、不懂礼仪,在家不知尊老爱幼,在校是“小霸王”,在家是“小皇帝”。这种现象如果发展下去,下一代的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人的名言,并将其化为行动,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其次,要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道德教育又是塑造其灵魂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的教育方法仍有现实意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强调了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中的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人如果重德,就会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自勉奋发图强,才能有所得。怎样取得进步,使德行有长进,就是要从自身做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现今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很明确地道出了助人为乐的实质。

另外,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厘清是非。现在有的老师把扫地、擦黑板作为惩罚学生的措施。劳动本是光荣的,把其作为惩戒,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很容易成为对立面,结果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这种方法非常不妥。

德育工作还有很多方法有待我们去探索,作为老师,我们只有把书本中的人生道理、文化融合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让学生健康踏入社会,读懂社会这部厚重书籍,进而成就完美人生。

第五篇:怎样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孟芷卉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关系国家的发展强盛、民族的生存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家庭的和谐稳定,是一项容不得失误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心投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孩子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就要求人民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世界观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一)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指的就是做人的道理.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此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书的同时,把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学文化的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二)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去。

(三)要有责任心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懂得作为教师必须有责任心,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公众的观念、社会心理趋势、传播媒介的信息影响。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整个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致使孩子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孩子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责任。

社会风气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正在不同程度地污染着单纯的孩子的心灵。而社会上不断滋长的‚一切向钱看‛‚及时行乐‛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严重地妨碍着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社会上强烈的竞争意识也在无形中使孩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孩子自小过早地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而压力过重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处在信息时代,网络不可避免的成了最广泛的通讯工具。网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之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这就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减少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教书育人‛,教育不仅要解决知识的传承,还要承担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的责任。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影响对孩子的教化作用越来越大,社会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和学习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大力发展孩子的社会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当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也是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时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就务必要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务必关心和爱护他们,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家庭的示范作用

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充分的时间可以使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在一起,接触机会多,影响面广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孩子,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的最亲密的社会生活群体,家长与孩子之间具有血统的亲密情感。在这个集体中,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抚,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缺少父母之爱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

(三)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来实现的。

因此家庭的示范作用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父母不仅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而且更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应该高度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从小抓起,从细微入手,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艰辛付出,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的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和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优秀范文五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摘要: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道职业两个字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职业是人们在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和促进下、和促进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及所从事的工作。从事一种专门的职业或特定......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5)班的许韵涵。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说:一个人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文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今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我认真发现各种问题,认真思考、研究各种关于......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内容摘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本文从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他律”与“自律” 自律,是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自己,影响自己,促进自己进步的一种自我努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活动。对小学生来说,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