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四项措施解决三类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我市四项措施解决三类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积极引导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我市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09〕6号)等各类促进文件为指导,近一步发挥就业积极政策对引导、促进“三类重点群体”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作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相关政策,确保“重点群体”实现满意就业。
二、进一步加强专项培训,确保重点群体实现素质就业
一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二是针对“重点群体”子女开展培训援助。三是大力推进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将有创业意愿的“重点群体”纳入培训体系,并结合实际制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四是开展“千企万岗”就业见习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及时掌握就业技能,实现成功就业。
三、进一步强化劳务输出,确保重点群体实现市外就业
通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运作模式,加强与市内外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挖掘开发用工岗位,选择满意度较高的劳务输出基地,实现我市农民工成批量转移输出就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牢固原有品牌的基础上打造输出品牌,发挥品牌作用。
四、进一步开展专项活动,确保重点群体实现市场就业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周、春风行动、校企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创业成果展洽会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二是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辟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三是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积极做好就业咨询、维权等服务工作。
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唐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情系民生——温暖每一位劳动者”为服务理念,着力推动各类劳动者实现就业,其中重点帮扶三类群体破解了就业难题。
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建立高校、市场、用人单位有效对接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一条龙”服务。配合人事部门启动了万名大学生见习计划,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目前全市已征集见习基地109家,提供见习岗位3544个,帮助922名大学生走上见习岗位;为3096名家庭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879.4万元。针对部分大学生多理论少技能的现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大学生‘回炉’技能培训工程”,依托唐山劳动高级技校,对大学生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是针对农民工。坚持鼓励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相结合,将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民工和就地创业农民。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全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工作。抓住相关扶持政策出台、为扩大内需而实行经济刺激计划等有利时机,与“春风送岗位”等活动相结合,强化技能培训,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岗位对接。今年以来,共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次,预计年底可转移13万人次以上。三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认真落实《唐山市关于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的意见》等政策性措施,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范围,重点解决了因企业改制遗留的历史问题。截止到目前,全市已认定就业困难人员近2万人。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技能、送资金、送信息活动,认真做好对实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兑现工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138户,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通过对困难家庭实施技能就业扶助计划使其实现就业,省、市财政安排资金选送400名困难家庭的子女到技工院校免费参加两年培训,毕业后推荐就业。
今年以来,辽宁省凌源市劳动就业局以着力解决返回生源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等群体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全年确保完成实名制就业7000人,新增就业5400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5人,带动就业21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到期回收率不低于95%,上传空岗信息6600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一是充分发挥乡镇、街、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职能,层层分解细化目标责任制,积极组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深入到本辖区内挖掘岗位信息和就业信息,帮助用工企业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和用工备案,确保用人单位新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就业范围。
二是深入基层挖掘岗位信息,以劳动密集型、科技创新型、产业持续型企业为考察重点,以服务企业发展,引导就业群体就业为目的,积极搭建用工岗位信息对接平台。强化信息化硬件设施维护管理,确保信息网络平台畅通,及时准确发布招工用工信息,及时上报发布空岗信息。
三是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千企万岗”就业见习岗位,积极与三大医院、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钢达、宏钢等市内几家有能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单位紧密联系。认真摸清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及时与返凌高校毕业生取得沟通,让有见习需求的单位和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见习计划,确保完成35个就业见习岗位目标。另一方面要摸清返凌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建立实名制高校毕业生统计制度,摸清底数,建立健全信息库,及时准确掌握毕业生信息,切实做好毕业生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同时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重点开发乡(镇)街道、社区、(村)岗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四是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协调,全力抓好优惠政策落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张贴通知和工作人员走上街道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使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有创业愿望的人员积极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让创业带头人通过政府贷款资金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深入基层寻找和帮助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人员顺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积极协调财政、金融部门增加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年限,确保实现500万元的贷款任务顺利完成。
五是全面实施就失业登记制度。确保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新增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要全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全部录入网络实现微机化管理。
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创业型城市”,是杭州市今年就业工作的两大目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局势,杭州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一揽子新的积极就业政策,将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
新政重点帮扶四类人群
“今年的就业形势,概括来说就是三句话: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高校毕业生,受金融危机影响冲击最大的是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城镇失业人员”,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张建华局长说:“因此,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这四类群体,就是本次就业新政帮扶的重点对象。”
据了解,新的积极就业政策改变了以往就业政策三年一轮的做法,成为不设定政策审批截止期限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同时,新政策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的申领对象范围中,增加了“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并连续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将低保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困难家庭人员,取消了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失业登记6个月以上的限制;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对象从4050人员拓展到所有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人员;将职业介绍补贴政策从失业人员延伸到杭州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将见习训练补贴的对象从未就业6个月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拓展为所有在杭高校和杭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将培训补贴的对象从失业人员、大学生等拓展到用人单位和在职职工;将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公益性岗位等政策由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向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和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延伸。
很多补贴标准大幅提高
新政策把许多已有的补贴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预计今年的相关财政补贴,要超过5个亿,比去年要多出约3个亿。”张建华说。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其中“4555”人员每人每月800元。
为了鼓励物业公司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物业公司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保安、保绿、保洁岗位就业的,参照社区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提高到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人员、困难家庭人员、其他人员分别给予灵活就业补助和社保补贴每人每月500元、400元、300元。
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培训费由按培训后实现就业的给予全额补贴,未实现就业的给予70%的补贴调整为全额补贴,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补贴调整为培训鉴定费的50%(最高1300元);本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补贴放宽为“签订合同并缴费6个月以上”。
自主创业扶持力度更大
助推创业、带动就业,是杭州市近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新政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也相应进一步增大了。
新政增设了大学生一次性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在给予社保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就业补助;每年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无偿资助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增设创业园补贴,并对登记失业人员进园创业的给予场地租金补贴;增加新的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员、卫生协理员);增加对在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期间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奖励;增加创业导师补贴、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补贴、新增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补贴。
享受优惠政策门槛降低
对用人单位享受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费补贴取消了“每月发放工资标准不低于市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110%”的要求;对享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取消了“注册资金在3万元及以下”的要求;在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期间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可以申请一次性领取其未领取完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创业扶持资金;对小额贷款贴息范围由服务业项目放宽到所有项目;对培训生活补贴取消了“200课时以上才能享受”的规定;允许登记失业人员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安宁市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更新时间:2009-09-17 09:59:09.0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了“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支持,社会联动”的就业新模式,从夯实就业平台、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援助、落实就业政策、建立培训网络、提供就业服务等六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夯实就业平台。在各镇(街道办)完善了9个社会保障事务所和30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建设,做到了机构、人员、车辆、场地、经费和制度的六个到位,初步建立了市→镇(街道办)→社区(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培植劳动密集型企业、政府出资买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举办各类招聘援助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地积极拓宽就业空间,开发就业岗位。2008年以来,开发就业岗位9421个,为各类求职人员开展职业介绍5335人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79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552人,实现转移就业收入6025万元。
强化就业援助。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开展了就业困难人员的专项调查,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基础台账,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71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1690人,对465名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技能培训,407人实现就业,80户“零就业家庭”117人实现了就业。
落实就业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2008年以来,共筹集投入就业再就业资金317万元,帮助失业者减免各种税费429.8万元,为7257名再就业援助对象发放社会保险补贴758.78万元;为232名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14万元和创业贷款900万元(全市办理1330万);认真落实“贷、免、扶、补”的就业鼓励政策,降低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使企业尽量做到“不减薪、不裁员”,稳定我市的就业形势。
抓好技能培训。我市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职业技能,致力于将全市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转化为人力资源储备,服务于大工业发展,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原则,以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实用职业技能为核心,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短期、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2008年以来,根据市场需求,先后举办了会计、美容、烹饪、茶艺、电工、电焊、保安、保洁员、物业管理、汽车驾驶和计算机操作等19个专业培训,累计培训人员11142人(含农村富余劳动力10631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501人,全面实现“培训有目的、就业有方向”的工作目标。
从今年上半年我市就业再就业的情况分析:
一是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总体平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下,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总体上略在增加。
二是城镇居民成为失业和难就业的主要人群。从失业登记和就业跟踪服务的情况分析,企业失业职工占22%(自动辞职的占到65%),失业后大部分能实现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6%,由于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就业难度大;城镇居民失业占62%,主要是被征地农转非后的失业人员,这部分失业人员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就业观念、年龄、家庭等原因影响,就业比较困难,比如:经调查统计,被征地失业人员中愿意到加工企业工作的人员只占30%。
三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和“用工难”的矛盾比较明显,一方面,由于劳动者素质较低,有大量的劳动者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即使已经就业的,质量也不高,且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企业需要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一些岗位又没有合适的劳动者。
四是职业技能培训薄弱。目前,我市职业技术培训力量还十分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公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专业单一,实作训练设施不足;社会培训机构规模较小,专业教师素质不高,培训基地建设任重道远。
五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形成安宁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和完善,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第二篇:劳动保障部将重点解决三类人群的就业问题
劳动保障部将重点解决三类人群的就业问题07-1
1为期3天的全国培训就业系统工作会议10日开始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对明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会议上介绍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重点解决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张小建分析说,明年是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最后一年,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作出最后的努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又会产生新的失业。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有一大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目前,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失业大学毕业生没有到培训就业部门登记。随着新的大学毕业生不断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与教育、人事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创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工作,要像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那样,运用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通过一对一的服务援助,尽快帮助进行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迄今为止,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转移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不断扩大,农民工群体正在由亦工亦农兼业为主向全职从事非农就业为主转变,由在城乡双向流动向更多融入城市转变,由谋生存向注重追求平等转变。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在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需求问题。
张小建强调,为实现明年的就业任务目标,要强化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周正平)
出处:中国新闻网 2007年11月10日
2007年11月12日08时14分
-----
[内部信息 未经授权 严禁外传 违者必究]
-----
第三篇: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模版)
从公共政策方面浅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袁秀婷)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制度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步下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过程中还存在着互动缺失、政策科学性不足以及执行乏力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
1、存在的客观因素:从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佳,中国在计划体制和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加剧。从2009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从610万猛增到2014年的720万,据教育部的数据,2009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逐渐降低,从62%到2014年的48%,再加上逐年累积的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招聘单位和用人岗位的“缩水”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
越严峻的实际。
2、政策体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基本实现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2000年教育部将毕业生就业的“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从性质上表明毕业生的就业自主地位得到了确定。公共政策是政府运用合法权力直接采取的行动和策略。公共政策对于一个国家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极大的影响。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促使人们的合作与积极行为;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由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就业管理体制、服务保障体制等内容组成,这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由于缺乏配套的实施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综上所述,实施市场化就业政策之后,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由于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自主择业的一代也成为最难找工作的一代。我国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转轨过程中体制摩擦的问题。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现象也是我国教育现状所致。高校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既有中国经济结构和体制结构的原因,也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大学生个人观念的原因。
二、大学生就学政策供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供给主体与受众之间互动缺失。由于我国决策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政策供给主体不能充分地了解政策受众的需求,制约了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民众对政策的了解,制约了公共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主要是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负责完成,大学生很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不仅不利于政策供给部门充分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制定切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实际需求的就业政策;同时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对相关就业政策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以致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利用就业政策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2、部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此项公共政策本身具有可行性并且符合当下社会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指决策的过程是科学的。经过十几年以来的努力,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已经初成体系,主要有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权利维护政策、招考录用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九大类。但是其中部分政策因为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必要的支持体系而未发挥其预期的作用,使得社会对国家的就业政策产生了质疑。
3、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存在不平衡,公平性不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求公共政策的供给原则应该保证最大程度的公正,从而保证全社会整体的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在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中的户籍政策就对农村籍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我国的法律明确规
定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享受同等的就业权,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政策对于女性就业都很不利,使得一些女大学生不能享受和男生同等的就业权;同时一些国企、事业单位招聘用人中存在的潜规则也给大学生的公平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在以后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中,国家应该要更加注重政策供给公平性,确保政策供给在性别、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平衡。
4、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执行程度有待提高。政策执行作为将公共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整个公共政策供给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组织和某些个人因素的影响,象征性地执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附加、公共政策曲解以及机械地执行公共政策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大大影响了公共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使得很多公共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中央政府提供的九大类大学生就业政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很多具体的政策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供给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三、从公共政策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1、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就业最终要靠经济的增长, 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经济繁荣就业易, 经济繁荣靠人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就业提供巨大的空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带动大量就业岗位开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
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必然推动就业结构大幅度调整。目前,第三产业成了吸收就业的主要领域。其次, 非公有制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对高层人才需求旺盛成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载体,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渐完成, 也将使国企大规模储备人才。
2、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应该将教育方式逐步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 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 并且要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这类教育。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在教学计划上, 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就业方式的市场化, 高校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体, 不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教育部门的安置。这就要求学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认真细致地抓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推荐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发挥推荐主体作用。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求职技能, 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3、政府创造政策环境, 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政府不断培育和完善市场, 让市场在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公平、竞争、择优、统一有序的就业制度、就业机制、就业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第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
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第二,建立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就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作为有着传统优惠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毫无准备,一定时期内难以适应。因此,政府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制度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设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就业介绍所、就业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等,免费为毕业生快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等。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供网上就业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4、加快立法,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也需要法制来维护。诚然,目前,已相继制订了一系列就业规范,也包括《劳动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将对就业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丛实际来看,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而且对于户口、年龄、健康、身高等方面的限制是否属于就业歧视,《劳动法》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由此导致了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现象经常发生。就业改革呼唤法制,就业市场呼唤法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立法进程,出台《市场就业法》、《公平就业机会法》等配套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显得尤为迫切。
第四篇: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措施)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措施。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
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本文来自织梦
(3)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4)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4、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5,、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
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5)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第五篇:22解决就业问题措施的探讨
申论热点:解决就业问题措施的探讨
就业状况
2005年1~3月,全国共有1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500万目标任务的22%,其中4050人员2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的29%。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去年底持平。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就业和再就业计划的落实,强化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二是进一步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将于二季度开展“政策实效行动”,督促各地采取整改措施,对政策落实难度大,工作进展较慢的城市进行重点督导。
三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操作办法,同时及早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四是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将于二季度在全国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活动”。
五是组织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 六是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