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1号、6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中国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
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原则:
——坚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
——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
——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主要任务
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292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55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57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2— 培植的24个新兴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新能力,主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
——持续开展科技攻关
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坚持基础研究选项与重大技术攻关相衔接,坚持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任务相耦合,科学选择科研任务。其中,60%用于支持基础性工作和基础研究,40%用于支持重大技术创新。
基于292个重点研究方向,明确各重点研究方向内若干重点任务,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跨学科方向凝炼战略性、长周期、大协作的重大科技命题,开展联合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和提升。
——调整优化人才团队
科学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序列。根据学科体系重点研究方向,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个科研团队,每个科研团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组成。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建设完善科研条件
综合性与专业性基地并举,院地共建共享、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在农业主产区和典型农业生产生态区域,重点建设北京通州、河南新乡、海南三亚等综合性试验基地,大力提升专业性基地科研服务保障能力,形成完善的试验基地网络。加强重大科技设施、科技平台和仪器设备建设,形成健全、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
—3—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薄弱环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重点培优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新兴学科领域。加强农业遗传资源、智力、技术及其标准的引进,建立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加强科技资源战略储备。
三、组织管理
建立院为统领、所为基础、共建共管、分级负责的创新工程管理新机制,科技上突出创新、管理上强化改革,提高院所自主创新活力、整体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率。
——咨询机构
成立院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是创新工程的战略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对科技创新方向、重大科研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提出指导意见,对创新工程重大事项等提出决策建议,协调重要科技资源使用。委员会成员由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
——决策机构
建立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院长担任。中心是创新工程决策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科任务审定、人才招聘引进、统筹条件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重大事项的审议,拟定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中心下设绩效管理办公室,独立负责绩效管理工作。中心日常工作依托现有院机关部门开展。
—4— ——执行机构
院属研究所是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机构。研究所负有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责任,法人代表是管理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团队建设、条件保障、绩效评估等工作。研究所成立创新任务执行专家组,由研究所主要管理人员、各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组成,民主协商重大事宜。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是创新工程任务的实施单元,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席科学家具有自主选择、组建、调整科研团队的权力,决定团队内部绩效奖励和分配等。首席科学家对研究所负责,按照任务书完成任务,接受监督考核和民主评议。团队成员享有进修、交流、提高等权益,负有团结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等义务。
支持建立首席科学家联盟制度,促进团队间交流合作。
四、人才选用和条件保障
建立创新人才聘用、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形成卓越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条件支持保障力度,持续增强创新力。
——岗位设置
遵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岗位固定、人员流动”的原则,合理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个序列的创新岗位,创新岗位人数一般不超过正式在职职工人员数的60%。科研团队由首席科—5—
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构成。技术支撑团队和管理团队创新岗位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人员聘用
首席科学家由研究所遴选后,向创新工程管理中心推荐。在充分吸纳农业部业务司局、行业学会、知名专家意见基础上,由中心研究确定人选。由研究所与首席科学家签订一年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满,经研究所考核合格、中心审定通过后颁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五年。从院外引进的人员,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可纳入研究所管理。
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由首席科学家根据标准和规定程序组织公开选聘,实行动态管理。
技术支撑和管理创新岗位人员由院所根据相关办法公开选聘、动态管理。
——条件保障
研究所负责科研团队、技术支撑及管理团队的条件保障,包括学术权力、实验试验条件、办公条件、生活待遇等。
研究所享有以下权益:(1)申报重大条件建设项目优先权。(2)财政资金管理权。(3)创新工程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4)创新工程科研活动形成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绩效奖励
创新工程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6—
五、绩效考评
建立两级绩效考评制度:财政部农业部对中国农科院考评,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
财政部农业部组织考评。根据创新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实施“3+5+5年”的阶段性考评。重点考评机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决策咨询服务等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考评结果应用于绩效预算。
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建立院、所、团队“一年一监测、三年一评估、五年一考核”的分级分期绩效考评制度。绩效管理办公室、研究所、科研团队按照规定分别进行独立考评。考评结果与目标校正、动态管理、绩效预算等直接挂钩,并直接应用于现代院所综合评价。
——绩效管理办公室组织考评
绩效管理办公室受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委托,负责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农科院实际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制度化设计,并进行动态调整;负责院对研究所的考评;指导研究所对科研团队的考评。
对研究所的年度考评主要是监测创新任务执行情况。中期评估主要围绕绩效目标校正、实现目标执行能力,以及团队工作状态和研究所保障程度等进行评估。期满考核主要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科研成果水平或重大突破,以及团队创新持续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按要求提出绩效考评报告,为中心决策提供支持。
—7—
——研究所组织考评
研究所负责对科研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进行考评。主要考评科研、国际合作等计划任务的年度完成情况,团队凝聚力、创新力建设状况,以及财经纪律遵守与预算执行情况等,提出考评报告,报中心备案,交首席科学家落实有关整改意见。对技术支撑和管理序列创新岗位人员的考核,由院所制定办法组织实施。
——科研团队内部考评
科研团队内部考评,由首席科学家根据科研岗位职责和创新任务,对科研团队成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年度考核,明确绩效奖励,并对成员的努力方向给予具体指导。首席科学家接受团队成员的民主评议。
六、进度安排
科技创新工程先行试点,按“3+5+5年”梯次推进,全面实施。2013-2015年为试点探索期,2016-2020年为调整推进期,2021-2025年为全面发展期。
(一)试点探索期:2013-2015年
试点期的主要任务是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建设、科研管理等考核、评价、激励新型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选择试点研究所及其创新团队,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注重探索、积累经验,落实创新岗位人选,分期分批启动实施创新工程各项建设任务。
—8— 2013年的主要任务:(1)组建创新工程组织管理机构。(2)择优启动6个研究所、100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3)招聘组建100个左右科研团队。(4)论证并启动3个左右重大科技命题。(5)制定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相关制度。(6)完成基地平台布局、192个重点研究方向和国际合作全球战略布局前期预研。
(二)调整推进期:2016-2020年
开展试点期绩效评估与总结工作,校正优化创新工程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新型管理制度,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创新机制更具活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三)全面发展期:2021-2025年
健全完善国际领先的农业科研组织方式,凝聚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建立完善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建立完善遍布全球的科技合作网络。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更加显著、创新人才竞相涌现,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大幅提升,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行列,引领农业科技发展。
—9—
第二篇: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研究所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略有调整。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一、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
我院接收全国“985”或“211”工程建设大学、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相关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具体办法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接收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意见》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招收推荐免试生公告》。
(二)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④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
课程;二,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含)文章;三,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⑤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09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科目由报考研究所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时间在2009年10月,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现场确认时间为2009年11月10日-14日。具体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到我院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选择其他外省市考点的考生,请按当地招生部门要求,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
3、考生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请正确详尽填写本人通信地址,以便我院准确发放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等。凡因通信地址填写不详或填写错误导致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无法寄达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4、从2010年起,我院实行按研究所、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请考生仔细阅读我院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招生导师信息查询方法: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就业→招生信息→导师信息。
三、初试
1、初试时间:2010年1月中下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2、招生研究所、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
二、301-数学
一、302-数学
二、303-数学
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院组织命题(科目代码为8xx)。
四、复试
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由各研究所在研究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分别组织进行。
1、复试分数线:进入我院各研究所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一类地区复试分数线要求,各研究所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本所复试线。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具体时间由各研究所规定。
3、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具体复试科目由各研究所自定。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4、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人数的120%左右。各研究所根据本所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差额比例可
适当扩大。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
5、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交以下材料: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1份复印件;④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⑤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⑥考生自述(网上自行下载表格,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弄虚作假随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五、录取
经过初试、复试、体检等环节,各研究所在综合考察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心状况的基础上,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决定拟录取名单,考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
拟录取为定向及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和委托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往届考生须在考生人事档案到达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考生入学报到时需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
六、调剂政策
我院调剂原则:先院内、后院外。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对一志愿报考我院且成绩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
七、学习年限
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在研究生院进行集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符合规定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八、硕博连读
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可在二年级时申请硕博连读,通过我院组织的评审考核后,可在第三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九、关于培养机制改革
为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我院自2009年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关于培养费:硕士生承担培养费的比例不超过1/3(即三年培养费总和在5300元左右),剩余部分由招生研究所和导师承担。有条件的研究所可全部免除硕士生培养费。
2、关于资助体系:硕士生在一年级课程学习阶段助学金标准由400元/月提高到450元/月,二、三年级回所后的助研津贴标准由不低于400元/月提高到不低于600元/月,硕士生回所后的待遇合计可达850元/月以上。
3、关于奖学金: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各项奖学金,如“大连三仪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课程成绩优秀奖、中期考核优秀奖、优秀毕业生奖等。
十、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我院招生单位代码:82101。
2、我院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如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方案、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页上查询,网址:http://,http://。
3、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81;咨询电话:010-62162692,82106766,传真:010-82106609;邮箱:yzb@mail.caas.net.cn。
4、有关导师情况、复试科目、复试时间、复试成绩等信息请考生咨询报考研究所。
十一、其他说明
1、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研究所招生人数均不包含推免生。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于规定时间到招生办公室自取准考证,外地考点考生的准考证由我院统一按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填写的通信地址寄发。
3、初试成绩由考生自行登录我院网站查询并打印,我院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书。
4、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
5、2010年我院将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另行公布。
6、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考试科目大纲将另行制定,请考生注意查阅。
第三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1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三》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学科。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报考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科目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
(一)食品卫生学 1.食品的生物污染 1.1 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食品细菌污染的种类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和标准 食品细菌污染的预防 1.2 食品的真菌污染
食品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特点 食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状况和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控制措施
食品的其他真菌毒素污染:赭曲霉素、杂色曲霉毒素、伏马菌素、T2毒素、单端孢霉烯族类化合物、展青霉素、桔青霉素易污染的食品和控制措施 1.3 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卫生学意义及控制措施 1.4 食品的病毒污染
食品中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病毒污染的途径与控制措施
1.5 食品的寄生虫污染
寄生虫的概念、危害方式以及绦虫(含幼虫)、蛔虫的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
2.食品的化学污染 2.1 食品农药残留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2.2 食品的重金属污染
生物放大的概念和意义、食品中铅、砷、汞、镉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3 食品的多环芳烃污染
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4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5 食品中二噁英的污染
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6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控制 2.7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3.食品安全性评价 3.1 基本概念
毒性、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ADI等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3.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判断标准 4.食物中毒
4.1 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类型 4.2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发生季节、预防措施 4.3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毒蕈、霉变甘蔗、霉变甘薯、赤霉病麦等真菌毒素中毒发生的季节、原因和预防措施 4.4 天然植物食物中毒
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毒蕈、鲜黄花菜、豆浆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4.5 天然动物食物中毒
河豚鱼、有毒贝类、热带鱼、鱼胆、动物甲状腺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1.绪论
1.1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概念
1.2 食源性疾病、污染物和食品安全危害分类
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危害: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1.3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手段 1.4 食品供应链概念
2.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意义 2.1 HACCP体系概念及其来历 2.2 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原因 2.3 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组织 2.4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HACCP体系原理
3.1 HACCP体系的七项基本原理 3.2 HACCP体系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HACCP研究;HACCP计划;HACCP体系;HACCP工作小组;直线型、模块型和通用型HACCP方案;HACCP加工流程图;显著危害和非显著危害;CCP判断树;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与操作限值;纠偏。3.3 建立HACCP体系的步骤
4.建立HACCP体系的条件与前提方案 4.1 一般管理规范
4.2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点和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区别 4.3 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GMP GMP的主要内容和强调的环节 4.4 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SSOP 4.5 HACCP体系与GMP和SSOP的关系 4.6 食品配方与食品安全
酸度、防腐剂、水分活度、配料等与食品安全 4.7 食品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热加工、发酵、辐照等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4.8 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 5.HACCP原理应用实例
5.1 畜禽屠宰行业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2 净菜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3 肉类罐头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4 果蔬汁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5 糕点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管理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1.食品分析的概念、性质、任务和作用 1.1 食品分析的概念及性质
食品分析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开发食品分析方法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学科。1.2 食品分析的任务与作用
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成品、半成品、副产品等进行检测,以达到控制和管理生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开发新资源与新产品的目的。1.3 食品分析的内容
主要包括(1)食品营养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4)食品的感官检验等。2.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是指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2.2 样品的制备
是对上述采集的样品进一步粉碎、混匀、缩分,目的是保证样品完全均匀,取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2.3 样品的保存
样品如不能立即分析应妥善保存,其目的是防止样品发生受潮、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2.4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预处理就是在样品正式分析测定前将被测组份提取出来或将干扰成分去除的过程。一般分为(1)溶剂提取法;(2)有机物破坏法;(3)蒸馏法;(4)皂化法;(5)层析法等。3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食品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3.1 感官检验法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皮肤)所具有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食品的色、香、味、形等质量特征和卫生状况作出判定和客观评价的方法。3.2 物理检验法
通过对被测食品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温度、密度、折射率、旋光度、非典等的测定,可间接求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被检食品的纯度和品质。3.3 化学分析法
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法两大类。
3.3.1 重量分析
是将被测成分与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称定该成分的质量,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3.3.2 容量分析
也称滴定分析,它是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由滴定管加到被检溶液中,直到所用试剂与被测物质的物质量相等为止。可借助指示剂的变色来观察终点。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3.3.3 化学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用来直接定量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溶液,正确配制标准溶液对提高容量分析的准确度有重大意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溶液的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的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浓度)、溶质的体积分数、比例浓度等。
3.4 仪器分析法
借助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试样溶液的光学性质或电化学性质,从而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5 酶分析法
是利用酶的反应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方法。要求掌握酶法分析的特点。4.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验 不同食品其成分与含量也各不相同。要求了解下列各种成分测定的主要方法,掌握操作原理与简单过程。4.1 水分的测定
水分测定常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水分的方法,如干燥法、蒸馏法和卡尔.费舍尔法;间接法是利用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本大纲仅要求掌握干燥法原理。4.2 灰分的测定
食品经灼烧后的残留物就叫灰分。灰分是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标志。灰分测定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要求掌握总灰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4.3 总酸度的测定
通过中和滴定,用标准碱液测定浅色食品中总酸度的含量。4.4 粗脂肪的测定
常用的方法为索氏提取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含结合态脂肪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潮结块的样品测定。4.5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4.5.1 还原糖的测定
糖类的测定是以还原糖的测定为基础的。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方法。
4.5.2 淀粉的测定
常用的淀粉测定方法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本大纲要求掌握酶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和方法。4.6 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主要有紫外法、比色法、凯氏定氮法、仪器法等多种方法,凯氏定氮法是测定食品中粗蛋白的常用方法。4.7 维生素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种类繁多,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4.7.1 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主要通过皂化和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液相色谱法测定。要求掌握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4.7.2 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用荧光法、比色法、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8 矿物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的矿物元素通过干灰化或湿灰化的方法,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后用比色法、滴定法或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5.分析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 5.1 有效数字
就是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之和。有效数字的修约按“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在有效数字的计算中,应遵循四则运算的规则。5.2 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食品分析中误差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表示,而偏差常用绝对偏差及相对偏差表示。
6.各种食物成分结果的表述
检测结果的表示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尽量与食品卫生标准一致。固体样品与液体样品的结果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第四篇: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合作项目-黑龙江农垦科技网
附件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商,双方确定首期启动28个科技合作项目,包括组建农业研究综合试验站项目2个、作物育种项目2个、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项目3个、大豆机械化栽培技术项目2个、植物保护项目3个、土壤肥料项目2个、蔬菜及马铃薯高效栽培项目2个、果树生产项目3个、农业产地环境项目2个、农业信息化项目1个、畜牧项目4个、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
一、组建农业研究综合试验站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垦建三江水稻研究试验站
工作目标:在建三江农垦分局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试验站。针对垦区水稻生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协作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提高垦区水稻生产科技含量。双方拟在建三江垦区组织重点农场及主要技术人员,开展针对农垦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以及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培训等活动。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
垦区合作单位:建三江农垦分局、七星农场、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建三江科研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高效利用综合试验站
工作目标:研究解决垦区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天然湿地保护等问题,形成系列技术体系。通过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带动垦区粮食增产增收,争取使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kg/m3,土地生产力提高20%,粮食增加单产120斤。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郝卫平。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水稻所、总局科研育种中心、北安局红星农场、牡局八五七农场、宝局新华农场、齐局克山农场、九三局大西江农场、北安局赵光农场。
二、作物育种
3、农作物种质资源交换与利用
工作目标:以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优良品种培育和产业化为目标,根据垦区的特点和生产需求,开展寒地水稻、玉米、大豆以及麦类作物资源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加强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充分利用优异作物种质材料,创造主要作物育种新材料。强化优质、高产 与抗逆等性状的综合利用与改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专用新品种。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农垦科学院经作所、八一农大农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北安科研所、九三科研所、建三江科研所、宝泉岭科研所、总局育种中心哈尔滨科研所、总局育种中心经济作物研究所、华疆科研所。
4、蔬菜及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
工作目标:在垦区引进试种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蔬菜和适合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每年在100亩试验用地上试种蔬菜新品种10~15个,包括甘蓝2~3个、白菜2~3个、番茄2~3个、黄瓜3~4个、甜辣椒1~2个,筛选试种20个马铃薯加工品种(系)。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刘伟、金黎平。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经作所、哈尔滨科技园区、北安局格球山农场、北安局红星农场、齐局克山农场。
三、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
5、水稻钵型毯状秧苗机插新技术示范与应用
工作目标:在建三江、牡丹江、红兴隆、宝泉岭、齐齐哈尔等分 局示范应用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解决普通机插质量差、伤秧、返青慢及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研发新型适用秧盘,提出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及机插集成技术,争取示范增产5%以上,亩增产30公斤。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陈惠哲。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一农大农学院、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红兴隆分局、宝泉岭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
6、水稻机插秧技术及高产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根据当地的生态类型和生产特点,以及种植密度、移栽时间、机械化作业等状况,筛选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和机械作业工艺,研究制定水稻机械化栽植农艺技术规程。筛选出高效、经济、实用适合当地条件的秸秆还田和植保机械,研究开发适合北方寒地水稻的精准对格育秧播种装备、新型高效毯钵一体化秧苗栽植机械。在主产区建立不小于500亩的机械化水稻生产试验示范区4~6个,争取提高产量10%左右,降低综合生产成本10~30%。
责任单位与专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张文毅、于林惠。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一农大农学院。
7、超级稻高产机插秧技术示范
工作目标:选用超级稻品种,以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为主导,建立以标准化育秧技术、定位定量机插秧技术、群体优化与定量调控技术组装集成的超级稻高产机插秧技术体系。争取万亩示范亩产600公斤,核心区亩产700公斤。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陈惠哲。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工程所、八一农大工程学院、建局七星农场、红局八五二农场、牡局八五○农场、绥局铁力农场、齐局查哈阳农场、宝局新华农场、建局浓江农场。
四、大豆机械化栽培技术
8、大豆节本高产技术及配套品种试验示范
工作目标:采用新型大豆品种和大型机械,集成轮作倒茬、原垄卡种、秸秆还田、根瘤菌接种、配方施肥、新型除草剂施用等技术措施,解决垦区产量低、成本高、除草剂危害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生产发展问题。通过喷灌、叶面喷肥、化控等技术措施,创造小面积高产节本典型,实现亩产超过200公斤,三年示范200万亩,每亩增产20公斤以上。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总局育种 中心、九三局大西江农场、红局友谊农场、北安局建设农场。
9、大豆连作障碍发生过程与阻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以垦区大豆连作区为对象,研究连作大豆施肥、土壤状况、胞囊线虫病、根腐病、土壤微生物以及毒素物质等,确定发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和过程,提出相应防控措施并进行相应的示范。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通过技术实施提高大豆生产能力5%-10%,品质提高1个等级,技术示范5000亩以上。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淑香、杨俊诚。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植保所、齐局克山农场、北安局引龙河农场、北安局红星农场。
五、植物保护
10、玉米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
工作目标:面向基层农技人员和生产用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玉米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包括单机版、网络版、手机版。提供病虫草害信息与诊断咨询,解决防治问题。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红兴隆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
11、主要农作物环保高效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工作目标:以高活性新烟碱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为主要成分,采用可逆弱絮凝态技术,研制系列环保高效种衣剂,提高作物苗期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袁会珠。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植保所、八一农大农学院、牡局八五○农场、红局八五二农场、北安局二龙山农场。
12、主要迁飞害虫发生危害规律及监控与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系统研究粘虫、草地螟、甜菜夜蛾三种昆虫发生危害的环境特征和天敌优势种的控害功能,建立和完善垦区迁飞害虫监测预警技术,完善黑光灯、性诱剂及食物等技术措施对成虫监测技术,开发优势天敌规模化生产及保护利用技术,构建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综防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提升垦区重大迁飞害虫的综合防治水平,构建以控制、减灾为目的可持续综防技术体系。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罗礼智。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植保所、牡局八五○农场、宝局军川农场、建局七星农场、九三局大西江农场。
六、土壤肥料
13、黑土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研究黑土有机质退化过程与机理,提出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技术3-5项,建立示范基地2-3个,技术示范5000-10000亩,提高示范区土壤肥力1个等级,提高肥料利用率5%-10%,提高粮食生产能力5%-10%,亩均增效40-80元。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杨俊诚。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北安分局、九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
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网络平台建设与示范
工作目标:基于GIS系统基础,研究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网络体系,形成远程快速服务系统,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垦区科学施肥、平衡施肥问题,促进粮食增产、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养分精准管理。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网络体系的构建,提高肥料利用率5%~10%,促进粮食增产10%~20%、节本增效20~50元/亩,保护生态环境。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白由路。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 8 院水稻所、建局七星农场、齐局克山农场、牡局八五七农场、宝局新华农场、绥局嘉荫农场、北安局赵光农场、牡局兴凯湖农场、建局八五九农场、宝局二九○农场。
七、蔬菜及马铃薯高效栽培
15、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
工作目标:利用农业废弃物,发展循环农业,生产高品质蔬菜。研究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和病虫害控制的生态环境,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利用秸秆、稻壳、牛粪等废弃物,研究有机基质2-3种,解决设施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建立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争取番茄或黄瓜产量达到7500kg/亩,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贤昌、贺超兴。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经作所、哈尔滨科技园区、北安局格球山农场、北安局红星农场、哈局香坊农场。
16、马铃薯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应用
工作目标:建立示范基地,在垦区进行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争取平均亩产达到3吨。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经作所、八一农大农学院、齐局克山农场、九三局嫩江农场、北大荒薯业集团。
八、果树栽培
17、葡萄设施优质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
工作目标:根据黑龙江环境条件,筛选适宜的设施栽培葡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葡萄设施优质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宜的早、中、晚熟配套品种,形成有针对性配套技术体系并推广。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窦连登。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经作所、八一农大农学院、红兴隆分局、牡丹江分局、宝泉岭分局。
18、蓝莓日光温室栽培试验与示范
工作目标:研究筛选出适宜的蓝莓品种进行日光温室试验栽培,同时开展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千亩日光温室蓝莓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红军。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经作所、八一农大农学院、绥化分局、北安分局。
19、李杏名特优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
工作目标:引进李杏名特优品种,研究建立适宜当地各区域生态环境的生产栽培模式,集成高光效树形、科学配植授粉树、配方施肥等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红军。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经作所、八一农大农学院、红兴隆分局、宝泉岭分局、牡丹江分局。
九、农业产地环境
20、气候变化与垦区农业环境演变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垦区的温度、降水、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以及农业灾害发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技术措施。建立长期定位观测站,研究减排固碳技术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减灾技术。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玉娥、刘布春。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电子所、八一农大农学院、农垦科学院水稻所、总局科研育种中心、建局七星农场、牡局八五○农场、齐局查哈阳农场、绥局肇源农场。
21、农业面源污染与界河、界湖水质安全问题研究
工作目标:探索兴凯湖、乌苏里江、黑龙江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11 问题,建立长期定位站,研究国际界湖兴凯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问题,保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污染,为兴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张庆忠。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一农大测试中心、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局科研育种中心、牡局兴凯湖农场。
十、农业信息化
22、东北优质大米产地环境同位素指纹图谱研究
工作目标:研究东北优质大米与特定产地环境同位素指纹图谱关系,建立同位素指纹图谱库,提出同位素指纹“电子标签”,为保护地区名优产品提供技术依据。技术示范5000-10000亩。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俊诚。
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八一农大农学院、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红兴隆分局等。
十一、畜牧
23、奶牛集约化饲养技术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开展改善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和优质安全原料奶 生产GAP体系研究,以及奶牛繁殖、胚胎移植和胚胎生物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以完达山现代化奶牛养殖场作为畜牧业节能减排的科研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牧场,减少投入,提高效益,降低污染。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开朗。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畜牧所、八一农大动科院、牡局八五一一农场、齐局绿色草原牧场、建局八五九农场、牡局海林农场、绥局和平牧场、完达山奶牛养殖场。
24、肉牛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产业化示范
工作目标:开展肉牛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产业化示范,以及中国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与推广。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垦区合作单位:农垦科学院畜牧所、八一农大动科院、八一农大应用技术院、九三科研所、红局五九七农场、红局八五二农场、哈局香坊农场。
25、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模式研究与示范
工作目标:开展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模式研究与示范,以及优质、高效、安全瘦肉型猪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及配套技术的研发应用。探索新型健康养殖生产工艺和饲养管理模式,推广饲料营养技术和添 加剂配制技术。在不添加抗生素和药物的条件下,保证育肥猪的健康和高产水平,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8头以上,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下降0.2,生长速度提高5%,每头猪用药开支下降30%,达到健康、高效、优质、无残留、无公害目的。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赵克斌、王立贤。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动科院、农垦科学院畜牧所、宝局江滨农场、红局友谊农场、宝局宝泉岭农场。
26、猪新型疫苗应用示范
工作目标:开展猪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推广应用新型猪瘟疫苗、猪圆环病毒疫苗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科研成果。开展系列技术培训与普及,建立2-3个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了解掌握宝泉岭地区主要猪传染病的流行现状,研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推广应用猪圆环病毒疫苗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新型疫苗,提升养猪生物安全和生产水平。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蔡雪辉、田志军。
垦区合作单位:八一农大动科院、农垦科学院畜牧所、宝局江滨农场、哈局畜牧兽医站、红局友谊农场、宝局宝泉岭农场。
十二、农产品加工
27、长效酸奶的研制
工作目标:筛选适宜的复配稳定剂,优化杀菌方法,延长产品保质期,并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等实现产业化。研究新杀菌工艺,开发适宜的加工设备,配合其他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至30天,扩大市场供应。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吕加平。垦区合作单位: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一农大食品学院、农垦科学院加工所。
28、新型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
工作目标:研制接近于母乳奶粉配方。按照婴幼儿营养需求,科学设计奶粉配方,使脂肪组成、油脂结构、酸碱平衡更加接近于母乳化,保证营养均衡全面。
责任单位与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吕加平。垦区合作单位: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一农大食品学院、农垦科学院加工所。15
第五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7-9-12 12:51:33 来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繁荣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学术民主,加强学术指导,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第二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是院长实施学术领导的最高学术评议、评审和咨询机构。
第三条 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
1、对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农业科技计划设计及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组织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倡导和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
3、审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发展规划,论证重大科技项目,讨论学科建设、科研机构设置与调整等重大问题。
4、对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进行评价、建议与推荐。
5、评审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6、对涉及学术问题的重要事项进行论证和咨询,评议和裁定相关的学术道德问题。
7、对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学术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学部主任、副主任,以及部分学科代表组成。常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院长兼任;副主任委员2~3人,由主任委员提名,常委会表决通过;秘书长、副秘书长各1名,由主任委员指定,负责常委会日常事务管理。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的职责是:
1、主持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休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2、对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负责并报告工作。
3、讨论审议工作计划、工作报告,组织学部开展活动,不定期编发工作简报。
4、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初评结果进行复审、评议和最终评定。
5、研究和决定其它重要事项。
第六条 学术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名誉主任委员、名誉委员等。名誉主任委员由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担任,名誉委员由历届学术委员会部分老委员、院内资深院士等担任。
第七条 学术委员会下设作物学部、动物学部、资源环境与微生物学部、质量标准与农业工程学部、经济与信息学部等五个学部。学部是受学术委员会领导的学科咨询与工作机构。委员按其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只能参加一个学部。学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学部全体委员会议。
第八条 学部推选学部主任1人、副主任2~3人,主持学部工作和学部全体委员会议。学部设秘书1人,由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协助主任委员开展学部日常工作。
第九条 学部的职责是:
1、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农业科学技术问题、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对重要研究领域、研究计划、学科发展以及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等进行评议和论证,提出建议和意见。
2、酝酿、筹备和组织学术活动,倡议组织农业科研协作。
3、审议学部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4、初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第十条 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专门的日常办事机构,挂靠院科技管理局。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并设处级干部职数1名、专职工作人员若干名,负责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第三章 委 员
第十一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院、所两级有关领导、两院院士、科学家代表等院内专家,以及聘请的地方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有关高等院校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等院外专家组成。院外专家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委员总数的1/3。
第十二条 院内委员产生办法:按遴选委员、推选委员分别进行。
1、遴选委员:在职院领导、两院院士(资深院士除外)、研究所(含研究生院、出版社,下同)行政一把手、机关主要业务部门领导为遴选委员,由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建议名单,提请院长审定。
2、推选委员:院属各研究所按照委员候选人推选名额,由科技人员酝酿,提出差额选举委员候选人名单;召开科技人员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委员建议名单(按得票多少排序);所长办公会议或所务会议研究产生报院学术委员会的候选人建议名单(排序),填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信息表》(另发),正式行文报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审查有关材料,拟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提请院长审定。
第十三条 院外委员产生办法:由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在相关研究所推荐、建议的基础上,提出院外委员建议名单,提请院长审定。
第十四条 委员的基本条件是: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农业科研事业,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2、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道德品质高尚,大公无私,清廉正派,为人师表,拼搏进取,乐于奉献,顾全大局。
3、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5、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两院院士除外),身体健康。
第十五条 资深院士、退休人员一般不再担任委员。
第十六条 委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1、在学术委员会内部任职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决议学术委员会重大事项时,有表决权和建议权。
2、免费获取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编印的工作简报和有关书刊。
3、参加学术委员会及有关学部活动,承担并完成交办的任务。
4、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及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人才与团队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等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5、维护中国农业科学院形象和声誉,在学风建设、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中起楷模作用。
6、对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及过程履行保密的义务和责任,由于泄密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七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任。原则上连任不超过三届,连任人数不超过上届委员总数的2/3。学术委员会换届时院内、外委员产生程序同“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第十八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调离工作岗位或因出国等原因离开岗位一年以上者,即自行解聘委员资格,由学部主任提议并提出增补人选,报学术委员会审批并颁发聘书。第四章 议事规程
第十九条 学术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或由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召开;全体会议休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代行其职责,由主任委员根据需要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学部会议由各学部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召开。学术委员会召开的各类表决性会议,应出席委员达2/3以上时方能举行。
第二十条 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决议重要事项时,均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决议。需要学术委员会表决的议案,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作出决定,须达到投票人数的2/3通过方为有效。学术评议事宜可根据情况采用记名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在学术上,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听取和保留少数委员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工作纪律
1、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学术委员会有关会议时,事先向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请假。
2、提交学术委员会讨论的议案,主任委员可指定一名或几名委员提出初审意见后再交全体会议审议。
3、学术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在异议期内如有人提出复议,先由秘书处征得半数以上委员的同意,可召集全体委员进行复议。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不得再行复议。
4、在讨论、评定、审议与委员或其直系亲属有关的事项时,实行委员迴避制度。
5、院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可以列席学术委员会会议并参与讨论,但不参加表决。第五章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是由所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代表组成的、所长实施学术管理的学术审议、评议和咨询机构。
第二十三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可由研究所行政一把手兼任,也可由研究所学术委员会选举产生,副主任由主任提名并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选举产生。
第二十四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规模:在职科技人员总数200人以上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数原则上不超过29人,100~200人之间的原则上不超过19人,低于100人的原则上不超过13人。
第二十五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换届程序和委员产生程序:研究所行政一把手、两院院士、科研处处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为当然委员;所外委员由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提名,民主选举产生,一般不能少于1名;其他委员,以研究室为单位民主酝酿,提出差额选举候选人名单;在科技人员大会民主推选的基础上,所务会议形成报院审批的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换届时应保留不少于1/3的上一届委员会委员进入到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并注意学科、专业、年龄等的平衡。
第二十六条 委员在任期间退休或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即自行解聘其委员资格;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委员,由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提出解聘、调整和增补委员建议方案,报院学术委员会批复。
第二十七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在业务上接受院学术委员会的归口管理和指导。
第二十八条 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可依据本章程制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及管理细则,报院学术委员会备案。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修改本章程须由院长提议,修改方案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表决和院长办公会审定后方可发布实施。
第三十条 本章程由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www.xiexiebang.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