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聘用人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聘用人员
工作守则(试行)
一、基本要求
1、提交合法身份证、学历证及行业要求的上岗证、执业证、技术等级证、资格证等。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遵守应遵守的规章制度,行为文明、举止礼貌。
3、有独立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和能力。
二、工作要求
4、服从领导、热情服务、工作认真努力。
5、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守行业及本岗位的各项规章制度,6、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旷工。
7、保管和维护好本本岗位、小组的设备。
8、同事之间要团结相互、不打听个人隐私、不传闲话。
9、上班时遵守安全生产纪律,按规定的工作程序正确操作,防止生产和意外事故发生,下班时锁好门窗,关闭电源,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10、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打电话聊天、看小说杂志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带外人在本单位过夜。
11、不得利用工作便利索要或接受馈赠。
12、工作期间参加各种业余学习时,如占用上班时间的,要事先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三、请假与考勤
13、实行事先请假制度(突发急病可事后补假),没有事先请假的(急病除外)或未经批准的按旷工处理;事假、病假和休假超过批准时间的按旷工处理。
14、病假一般不超过一天,两天以上的需要出具医院的病假条,需要住院治疗的根据医院的证明。
15、事假一般不超过一天。一天以上的,要经用人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批准。
16、迟到一小时以上按旷工半天处理。
17、遵守本单位的考勤制度。发现不按单位考勤规定执行的,发现一次按旷工一天处理。
四、对违反规定的处理
18、出现下列情形的给予书面警告或口头警告(要有书面记录)一次:
(1)出现连续迟到二次、旷工一天的;
(2)不请假擅自离岗外出;
(3)发现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事情,影响工作的;
(4)发现上班时间用单位电话聊天超过十分钟的;
(5)被服务对象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或服务质量差的;
(6)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服务对象经济损失引发纠纷的;
(7)发现向服务对象索要东西或收受红包、礼物;
(8)擅自将非本单位人员带到单位过夜的;
(9)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经济损失达五百元以上的;
(10)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的;
(11)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经常发牢骚,讲怪话,影响同事团结的;
(12)违反行业、岗位操作规定操作影响本班次或下班次工作的;
(13)其它违反劳动纪律,领导认为应该批评的。
19、出现下列情形的、可以降低工资:
(1)一个月(三十天)内受到两次警告的,可降低工资10%;
(2)调换岗位,新岗位工资低于原岗位工资的,可以按新岗位的工资执行。
20、聘用人员出现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与聘用人员解除劳动合同或关系:
(1)提供不合法(或不能提出有效)证件、学历、上岗证、技术等级证、资格证的,单位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从发现之日起或约定的时间内,单位应立即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并保留追究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2)在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后,不能独立完成岗位任务(规定的数量或质量)的(以他人可以独立完成为标准),单位在没有空缺岗位又无法重新安排的,可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但要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按北京市最低工资
标准);
(3)出现不服从领导安排情形的,事实清楚的,单位可与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4)被服务对象投诉员工服务态度的,累计书面(口头)投诉三次以上,单位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5)连续迟到四次或当月累计六次、年累计十二次的;连续旷工三个工作日或年累计五个工作日的;事假月累计十个工作日或年累计三十个工作日的;年底考核民主测评票投票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单位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6)因工作失误导致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三千元以上的,本人又不赔偿的,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7)未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造成单位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一万元以上损失的)的,单位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8)有贪污、盗窃、私拿私分公家财物、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参与不法活动,受到公安机关传讯,拘留或受到医疗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有贪污的,单位必须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合同;
(9)一年内受到三次警告(含三次),两年内累计五次警告的,单位有权解除其劳动关系或合同。
第二篇: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研究所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略有调整。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一、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
我院接收全国“985”或“211”工程建设大学、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相关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具体办法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接收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意见》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招收推荐免试生公告》。
(二)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④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
课程;二,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含)文章;三,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⑤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09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科目由报考研究所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时间在2009年10月,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现场确认时间为2009年11月10日-14日。具体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到我院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选择其他外省市考点的考生,请按当地招生部门要求,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
3、考生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请正确详尽填写本人通信地址,以便我院准确发放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等。凡因通信地址填写不详或填写错误导致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无法寄达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4、从2010年起,我院实行按研究所、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请考生仔细阅读我院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招生导师信息查询方法: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就业→招生信息→导师信息。
三、初试
1、初试时间:2010年1月中下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2、招生研究所、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
二、301-数学
一、302-数学
二、303-数学
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院组织命题(科目代码为8xx)。
四、复试
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由各研究所在研究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分别组织进行。
1、复试分数线:进入我院各研究所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一类地区复试分数线要求,各研究所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本所复试线。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具体时间由各研究所规定。
3、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具体复试科目由各研究所自定。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4、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人数的120%左右。各研究所根据本所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差额比例可
适当扩大。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
5、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交以下材料: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1份复印件;④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⑤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⑥考生自述(网上自行下载表格,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弄虚作假随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五、录取
经过初试、复试、体检等环节,各研究所在综合考察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心状况的基础上,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决定拟录取名单,考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
拟录取为定向及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和委托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往届考生须在考生人事档案到达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考生入学报到时需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
六、调剂政策
我院调剂原则:先院内、后院外。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对一志愿报考我院且成绩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
七、学习年限
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在研究生院进行集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符合规定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八、硕博连读
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可在二年级时申请硕博连读,通过我院组织的评审考核后,可在第三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九、关于培养机制改革
为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我院自2009年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关于培养费:硕士生承担培养费的比例不超过1/3(即三年培养费总和在5300元左右),剩余部分由招生研究所和导师承担。有条件的研究所可全部免除硕士生培养费。
2、关于资助体系:硕士生在一年级课程学习阶段助学金标准由400元/月提高到450元/月,二、三年级回所后的助研津贴标准由不低于400元/月提高到不低于600元/月,硕士生回所后的待遇合计可达850元/月以上。
3、关于奖学金: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各项奖学金,如“大连三仪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课程成绩优秀奖、中期考核优秀奖、优秀毕业生奖等。
十、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我院招生单位代码:82101。
2、我院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如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方案、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页上查询,网址:http://,http://。
3、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81;咨询电话:010-62162692,82106766,传真:010-82106609;邮箱:yzb@mail.caas.net.cn。
4、有关导师情况、复试科目、复试时间、复试成绩等信息请考生咨询报考研究所。
十一、其他说明
1、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研究所招生人数均不包含推免生。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于规定时间到招生办公室自取准考证,外地考点考生的准考证由我院统一按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填写的通信地址寄发。
3、初试成绩由考生自行登录我院网站查询并打印,我院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书。
4、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
5、2010年我院将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另行公布。
6、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考试科目大纲将另行制定,请考生注意查阅。
第三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1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三》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学科。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报考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科目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
(一)食品卫生学 1.食品的生物污染 1.1 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食品细菌污染的种类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和标准 食品细菌污染的预防 1.2 食品的真菌污染
食品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特点 食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状况和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控制措施
食品的其他真菌毒素污染:赭曲霉素、杂色曲霉毒素、伏马菌素、T2毒素、单端孢霉烯族类化合物、展青霉素、桔青霉素易污染的食品和控制措施 1.3 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卫生学意义及控制措施 1.4 食品的病毒污染
食品中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病毒污染的途径与控制措施
1.5 食品的寄生虫污染
寄生虫的概念、危害方式以及绦虫(含幼虫)、蛔虫的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
2.食品的化学污染 2.1 食品农药残留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2.2 食品的重金属污染
生物放大的概念和意义、食品中铅、砷、汞、镉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3 食品的多环芳烃污染
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4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 2.5 食品中二噁英的污染
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2.6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控制 2.7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3.食品安全性评价 3.1 基本概念
毒性、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ADI等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3.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判断标准 4.食物中毒
4.1 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类型 4.2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发生季节、预防措施 4.3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毒蕈、霉变甘蔗、霉变甘薯、赤霉病麦等真菌毒素中毒发生的季节、原因和预防措施 4.4 天然植物食物中毒
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毒蕈、鲜黄花菜、豆浆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4.5 天然动物食物中毒
河豚鱼、有毒贝类、热带鱼、鱼胆、动物甲状腺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1.绪论
1.1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概念
1.2 食源性疾病、污染物和食品安全危害分类
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危害: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1.3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手段 1.4 食品供应链概念
2.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意义 2.1 HACCP体系概念及其来历 2.2 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原因 2.3 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组织 2.4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HACCP体系原理
3.1 HACCP体系的七项基本原理 3.2 HACCP体系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HACCP研究;HACCP计划;HACCP体系;HACCP工作小组;直线型、模块型和通用型HACCP方案;HACCP加工流程图;显著危害和非显著危害;CCP判断树;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与操作限值;纠偏。3.3 建立HACCP体系的步骤
4.建立HACCP体系的条件与前提方案 4.1 一般管理规范
4.2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点和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区别 4.3 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GMP GMP的主要内容和强调的环节 4.4 HACCP体系的前提方案——SSOP 4.5 HACCP体系与GMP和SSOP的关系 4.6 食品配方与食品安全
酸度、防腐剂、水分活度、配料等与食品安全 4.7 食品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热加工、发酵、辐照等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 4.8 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 5.HACCP原理应用实例
5.1 畜禽屠宰行业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2 净菜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3 肉类罐头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4 果蔬汁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 5.5 糕点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管理
(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1.食品分析的概念、性质、任务和作用 1.1 食品分析的概念及性质
食品分析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开发食品分析方法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学科。1.2 食品分析的任务与作用
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成品、半成品、副产品等进行检测,以达到控制和管理生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开发新资源与新产品的目的。1.3 食品分析的内容
主要包括(1)食品营养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4)食品的感官检验等。2.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是指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2.2 样品的制备
是对上述采集的样品进一步粉碎、混匀、缩分,目的是保证样品完全均匀,取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2.3 样品的保存
样品如不能立即分析应妥善保存,其目的是防止样品发生受潮、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2.4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预处理就是在样品正式分析测定前将被测组份提取出来或将干扰成分去除的过程。一般分为(1)溶剂提取法;(2)有机物破坏法;(3)蒸馏法;(4)皂化法;(5)层析法等。3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食品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3.1 感官检验法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皮肤)所具有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食品的色、香、味、形等质量特征和卫生状况作出判定和客观评价的方法。3.2 物理检验法
通过对被测食品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温度、密度、折射率、旋光度、非典等的测定,可间接求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被检食品的纯度和品质。3.3 化学分析法
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法两大类。
3.3.1 重量分析
是将被测成分与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称定该成分的质量,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3.3.2 容量分析
也称滴定分析,它是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由滴定管加到被检溶液中,直到所用试剂与被测物质的物质量相等为止。可借助指示剂的变色来观察终点。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3.3.3 化学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用来直接定量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溶液,正确配制标准溶液对提高容量分析的准确度有重大意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溶液的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的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浓度)、溶质的体积分数、比例浓度等。
3.4 仪器分析法
借助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试样溶液的光学性质或电化学性质,从而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5 酶分析法
是利用酶的反应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方法。要求掌握酶法分析的特点。4.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验 不同食品其成分与含量也各不相同。要求了解下列各种成分测定的主要方法,掌握操作原理与简单过程。4.1 水分的测定
水分测定常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水分的方法,如干燥法、蒸馏法和卡尔.费舍尔法;间接法是利用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本大纲仅要求掌握干燥法原理。4.2 灰分的测定
食品经灼烧后的残留物就叫灰分。灰分是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标志。灰分测定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要求掌握总灰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4.3 总酸度的测定
通过中和滴定,用标准碱液测定浅色食品中总酸度的含量。4.4 粗脂肪的测定
常用的方法为索氏提取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含结合态脂肪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潮结块的样品测定。4.5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4.5.1 还原糖的测定
糖类的测定是以还原糖的测定为基础的。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方法。
4.5.2 淀粉的测定
常用的淀粉测定方法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本大纲要求掌握酶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和方法。4.6 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主要有紫外法、比色法、凯氏定氮法、仪器法等多种方法,凯氏定氮法是测定食品中粗蛋白的常用方法。4.7 维生素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种类繁多,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4.7.1 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主要通过皂化和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液相色谱法测定。要求掌握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4.7.2 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用荧光法、比色法、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8 矿物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的矿物元素通过干灰化或湿灰化的方法,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后用比色法、滴定法或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5.分析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 5.1 有效数字
就是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之和。有效数字的修约按“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在有效数字的计算中,应遵循四则运算的规则。5.2 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食品分析中误差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表示,而偏差常用绝对偏差及相对偏差表示。
6.各种食物成分结果的表述
检测结果的表示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尽量与食品卫生标准一致。固体样品与液体样品的结果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聘用制度
古田县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聘用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心人员管理,规范中心人员聘用制度,促进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宁德市人事局《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中心与应聘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关系,明确双方与工作有关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处理办法。
第三条 中心实行人员聘用采取公开招聘、岗位管理、合同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的办法,择优聘用。
第四条 中心人员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接受各级人事、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管理。
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心全体干部职工。
第二章
聘用条件及程序
第六条 中心聘用各类人员,严格按照人事局、卫计局下达的人员编制、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结构比例内,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权限和聘用条件、待遇等。
第七条 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热爱社区卫生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三)具有履行本岗位职责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相应的执业资格;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聘用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第八条 聘用人员的基本程序:
(一)中心根据岗位情况和工作需要,公布空缺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
(二)应聘人员提出申请;
(三)资格审查;
(四)组织考试考核,确定拟聘人员;
(五)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的有关手续;
(七)报区人事行政部门办理聘用合同审核鉴证手续。
第三章
人员聘用及聘期待遇 第十条 中心与拟聘人员签订书面聘用合同。
第十一条 聘用合同应当明确合同期限、岗位职责、工作条件、岗位纪律、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的条件、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等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 聘用合同须统一使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第十三条 聘用合同一式三份,中心和受聘人各执一份,一份存入受聘人员个人档案。
第十四条 聘用合同期限按人事部门要求,一般一任期为三年。
第十五条 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订立的聘用合同或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
第十六条 受聘人员在合同期限内,享受以下工资福利待遇:
(一)聘用岗位工资以及国家、省、本地区和本单位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二)国家规定的工时、公休节假日、婚丧假、探亲假、病事假和计划生育假等福利待遇;
(三)有关政策规定的其它待遇和奖励。第十九条 受聘人员岗位调整后其工资待遇按实际所在岗位确定。
第四章
聘用合同变更、终止及解除 第二十条 聘用合同依法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如需变更的,双方应协商一致按程序变更。
第二十一条 聘用合同中规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时,聘用合同自行终止。
第二十二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终止聘用合同:
(一)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二)违反工作规定、操作程序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四)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岗位要求,又不同意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
(五)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二十三条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一)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三)因工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人员可随时与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考入普通高等院校或应征入伍的;
(三)被录用或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第五章
考核及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考核办法按照福建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实行聘用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进行。
第二十六条
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中心可以调整其岗位,并对聘用合同做出相应的变更。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无法胜任工作的,中心可以与其解除聘用关系。
第二十七条
中心和受聘人员因履行聘用合同、考核结果等问题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区卫生局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在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执行。已签订聘用合同的,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心在编在册人员的聘用。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处聘用人员管理,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结合我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聘用人员,是指我校聘用的非事业福利编制的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人员(包括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返聘人员),不包括全日制在读学生勤工助学人员。
第三条聘用人员必须依据部门岗位编制,以及后勤保障和服务的需要,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人数。
第四条 后勤受学校委托,按照“合法合理、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日常管理,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各服务中心具体负责。
第五条 后勤成立聘用人员聘任领导组,对全处聘用人员聘用工作统一领导、安排部署。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总务科,负责聘用人员聘用具体工作,包括聘用人员需求审批、录用、绩效考核、合同签订等的聘用人员聘用工作。
第二章 聘用人员聘任
第六条聘用人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年龄在18周岁以上,男性在55周岁、女性在50周岁以下,如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特殊岗位年龄可适当放宽(由决定,并报备案)。根据聘用岗位具体情况确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第七条聘用的,应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第八条各服务中心违反后勤管理处规定、未办理用工手续而使用聘用人员,不予审批工资,且违反规定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该服务中心自行承担,情节严重的,将追究中心负责人的责任。
第九条聘用程序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首次聘任专门成立聘任考核组,并在学校纪检、人事部门及后勤党委监督下,对全处范围内的临时务工人员重新进行聘任,聘任采用面试、笔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优先聘用已在我校工作的人员。各服务中心聘用人员的后续聘用于每年2月份、8月份定期进行。聘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用工需求审批:各服务中心根据本部门岗位编制及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用工需求和相应的岗位任职条件、工作任务,填写《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需求审批表》,报后勤管理处聘任领导组审批。
(2)发布聘任信息:经审批后的招聘信息,可通过网上或人才交流中心等形式发布,信息应明确招聘人数、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报名时间、联系方式和特殊要求(如年龄、学历、户籍、健康状况、有效证件等)。
(3)报名和资格审查:应聘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报名时,要携带身份证、务工证、介绍信、推荐信、体检表、下岗证、培训证、学历证、专业(职业)资格证等有效证件,要详细地向聘用小组介绍和应聘有关内容,要把个人的学习工作简历、家庭情况、专业特长等进行详实陈述。拟招聘人员的服务中心也要向应聘者介绍本中心基本情况,详细地介绍工作任务、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等,回答应聘者提出的和应聘有关的内容,使应聘者了解自己应聘的工作岗位,以上内容如实填入《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聘用考核表》。
(3)考试和录用:根据岗位招聘、应聘情况组织考试(面试笔试相结合)。最后聘任领导组根据任职条件、应聘者的个人综合因素及考试结果,按岗位确定聘用人员。
(4)聘用结果公示:对已确定的聘用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在公示期间若对被聘用人员有异议者,可通过书面形式向聘任领导组办公室反映。
(5)试用期:公示期结束若无异议,由各服务中心通知拟录用人员进入试用期。聘用人员试用期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聘用人员的试用期限。试用期工资一般按约定工资的80%发放,不低于太原市最低工资标准。
(6)签订劳动合同:试用合格之日起一个月内,由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有效期起始时间为试用期起始日期)。
第三章 劳动合同
第十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后勤管理处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合同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每期不超过三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后勤管理处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合同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在签订或续订劳动合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签订无固定期合同:从劳动者初次与后勤管理处签订劳动合同算起,已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两次与后勤管理处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后勤管理处与劳动者约定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聘用人员分为全日制聘用人员和非全日制聘用人员两种。
全日制聘用人员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原则上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确因工作需要的,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的岗位,各服务中心应明确具体工作方式及工作时间,并在招聘时告知应聘人员。
非全日制聘用人员一般签订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可以与其他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必须告知各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可以根据聘用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工作。非全日制聘用人员不实行试用期,合同双方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合同。非全日聘用人员一般以小时计酬为主,也可以双方协商报酬,小时计酬标准不低于太原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用工单位名称和主要负责人;劳动者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考核要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培训、保密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第十四条聘用人员所在服务中心发生合并、分立或主要负责人发生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时,原合同继续有效,由承继权利或义务的部门继续履行。
第十五条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聘用人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聘用人员提前30天或在试用期间提前3天书面通知各服务中心,上报后勤管理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聘用人员所在服务中心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聘用人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2 未足额支付工资;3 以暴力、胁迫手段或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的;4 违章指挥,强令聘用人员冒险作业,危害人身安全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第十六条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勤管理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由于聘用人员以下六种主观行为之一,给学校和后勤管理处利益造成损害的,各服务中心可上报后勤管理处解除劳动合同:1 在试用期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3 严重失职,给学校和后勤管理处造成重大损害;4 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给工作造成重大影响;5 以欺诈的手段签订合同;6 因违法被劳动教养或受到刑事处罚的。
聘用人员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各服务中心上报后勤管理处后,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聘用人员解除劳动合同:1 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安排的工作;2 经考核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3 签订合同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等。
第十七条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劳动合同自动终止:1 劳动合同期满;2 聘用人员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 聘用人员死亡或法院宣告失踪;4 部门撤销;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后勤管理处向聘用人员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在15日内给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相关手续。
第四章 聘用人员待遇
第十九条后勤管理处各服务中心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第二十条后勤管理处聘用人员工资待遇执行太原市最低工资标准规定。
新聘的全日制聘用人员工资标准为850元/月,非全日制聘用人员工资标准为9.3元/小时。
各中心可根据聘用人员工作年限、工作表现及定期考核结果,奖优罚劣,以850元/月为基准,上下浮动10%。连续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成绩突出,考核为优秀者,本考核期内工资上调10%;违反劳动纪律,表现恶劣,考核为不合格者,本考核期内工资下调10%。
第二十一条后勤管理处按照有关规定负责与人事处协调,组织聘用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保费缴纳按国家和山西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聘用人员在合同期内因工负伤、死亡,各服务中心必须及时上报后勤管理处,并报人事处备案;聘用人员因工负伤、死亡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根据国家劳动保护规定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后勤管理处各服务中心应为劳动者提供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保护设施。
第二十四条对从事特种作业工种的聘用人员,各服务中心应视情况给予特殊岗位津贴,随工资发放。
第五章 聘用人员管理
第二十五条后勤管理处聘用的聘用人员,由保障与质量监督科负责宏观管理;各服务中心负责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及考核。
第二十六条保障与质量监督科职责:根据各部门的编制情况,核定聘用人员的用工指标;根据国家劳动法规、政策,建立和健全后勤处聘用人员管理制度; 3 负责各中心聘用人员需求的审批;负责具体组织聘用人员考试录用工作;负责组织各服务中心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负责聘用人员档案的动态管理;监督各服务中心对聘用人员实施规范管理和定期考核;负责与人事处协调办理聘用人员保险相关事宜。
第二十七条各服务中心职责:严格执行后勤管理处有关聘用人员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师生工作生活顺利进行,保证学校利益和聘用人员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将直接涉及聘用人员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聘用人员;负责提出本部门聘用人员需求、任职条件、工作任务等岗位要求; 4 负责配合聘用领导组对应聘人员情况进行调研和资格审查;负责本部门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职工名册和聘用人员档案,并设立负责聘用人员的兼职管理人员。每月定期上报聘用人员流动情况,每季度对聘用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上报保障与质量监督科;负责对聘用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和劳动纪律培训;负责定期对本部门聘用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爱岗敬业的教育;保证按时足额发放聘用人员工资;定期组织聘用人员进行体检;安排聘用人员住宿的,应对聘用人员的住宿环境定期检查,确保整洁、安全;如遇聘用人员违纪、违法情况发生须及时做出处理,并上报后勤管理处。第二十八条聘用人员应遵守以下劳动纪律:聘用人员应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后勤管理处及各服务中心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聘用人员应服从工作安排,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聘用人员在工作场所内要服饰整洁、举止得体,应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提高素质。聘用人员在各服务中心安排的住所中不准留宿他人;宿舍内应保持卫生整洁;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不准赌博、酗酒。聘用人员如有违反本办法或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后勤管理处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或者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后勤管理处保障与质量监督科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