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2007-9-12 16:47:08 来源: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深化改革为契机,按照国务院部署,争取进行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按照2005、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大幅度提高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争取上级领导部门支持,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工作。加快研究我院作为国家创新基地的建设内容与方案,争取尽早启动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呼吁和争取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总量和农业科研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农业科研以国家长期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投入为主、竞争性投人为辅的良性循环新机制;建立适应农业科研性质与规律要求的、一定规模的、稳定的科技创新队伍,将农业科研辅助人员纳入创新队伍;完成改革验收工作,将农业非营利科研机构人均年事业费提高到10万元以上,进入中央财政预算基数;进一步创新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住房制度、福利制度改革;争取国家财政对现代院所制度体系建设的支持,增强和发挥院所调控能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创新活力。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l.花大力气努力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和稳定投入
通过各方面努力,争取国家在创新编制、事业费规模、科研投入强度和投入方式上取得突破。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我院创新编制达5 000人左右,争取人均年事业费达到10万元以上,建立稳定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
2.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的立项支持
全力以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建设计划、种子工程、“948”计划、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跨越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以及科技部专项、农业部专项、教育部专项、财政部支农专项、国债基本建设项目等经费投入,力争“十一五”经费总量比“十五”增长50%以上。
3.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多渠道挖掘经费资源
充分利用省、院共建优势,加强省际间科技合作与共建,抓好所在省市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积极承担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研究所争取企业、协会、基层组织的横向资金;积极争取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和世界银行、国际组织、国家机构和国外民间团体的项目资金,力争年合作经费比“十五”增长50%以亡。
4.从战略上重视和发展壮大科技产业,积累自主创新资金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建设,重点发展兽用生物制品及兽药、种子种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特产农产品及功能食品、科技信息传媒等产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产业规模化,做大做强科技产业,以产业创收反哺自主创新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5.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多方位融资渠道
转变发展观念,充分发挥院、所土地资源、房产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采取抵押贷款融资等手段,争取政府金融机构支持,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建立现代院所制度
1.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所长负责制制度,试行学部委员制度、重要管理岗位年薪制。建立创新团队管理制度:实行学科带头人年薪制和科研骨干、技术辅助人员的岗位合同制,探索实施研究秘书制度、全成本核算制度。
2.建立和完善学术管理制度
建立研究所学术年度报告会、项目“简报”、研究生读书报告会等制度,完善课题组研讨、学术研讨会、科研协作网等制度。
3.完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与评价制度:按照基础性工作、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与产业化、条件保障与试验技术、科技管理、科技文献与信息服务、科技期刊编辑与媒体传播等不同岗位类别,建立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实行分类考核与绩效评价。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专家人才推荐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等制度;完善院科技成果奖评审办法、科技成果有偿转让与利益分配制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鼓励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
4.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加强《中国农业科学》等核心学术期刊建设与管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容量,推进英文版的国内外发行规模,扩大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加强新兴学科学术团体建设,建设植物分子育种、生物质能源、数字农业、畜禽种质资源、家畜寄生虫病等全国性专业学会、协会;完善研究所、学术团体网站建设,增进学术交流。
(四)采取措施培育重大成果
1.抓好重大项目设计、跟踪与支持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抓好重大科研项目设计;建立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对于取得突破性创新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指导、服务;对有潜力冲击国家一等奖成果的项目,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组织上级领导、有关专家和新闻媒体召开重大项目现场会等,加强宣传,扩大示范和推广。
2.加大对已有成果的挖掘、集成力度
经过几代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积累,我院已经存在一批有苗头的成果,但分散在各研究所、研究室和课题组。要借鉴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的经验,加大挖掘、集成和服务力度,通过集成创新培育重大成果。
3.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成果鉴定
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专利、论文、著作等方面建立适合不同学科、专业、方向和岗位特点与规律的分类评价机制,及时组织成果鉴定,申请国家、国际专利保护或新品种权保护。
(五)组织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
积极推选我院及各研究昕与地方农业科学院/大学共建综合研究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国家创新基地、区域创新中心、国家试验站的创新力量联合攻关;鼓励和推进院、所、科学家三个层面与中国科学院、地方农业科学院、农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等开展科研协作;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论坛等。
(六)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以理念文化、标识文化、园区文化、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文化建设活动,在全院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营造浓厚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gmail.com
第二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形势与任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形势与任务
2007-9-12 16:49:25 来源:
未来5-15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院科学技术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明确我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有效对策与措施,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支撑能力,引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任务
(一)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要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从当前立足国内资源为主,向国际、国内资源并重的全球发展战略转变。
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必将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要求农业科学技术整体实力有新的突破,力争通过15年的努力,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科学技术提出了全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赋予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的发展机遇,关键是要加强学科建设、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现代院所制度与创新文化建设。
上述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标志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任务与需求
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在淡水、耕地、能源等要素的刚性制约下,唯一的出路是提高单产,不断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动植物新品种,发展适应不同生产、生态条件及种/养模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为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要求围绕农产品生产、保鲜、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种/养业技术,创新多梯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综合生产、加工技术,不断延伸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价值链,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资源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围绕土、肥、水、气、光、温、生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降本增效技术和资源替代技术,建立适合中国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生物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求针对动植物重大病虫草鼠害、人畜共患传染病、危险性外来病(动物)、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安全,在监测预警、检测诊断、快速扑灭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国家生物安全“防火墙”。
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的预警和监测,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预警技术体系。
能源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求在能源植物资源挖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方面,筛选、创新能源专用
新品种,发展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沼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关键技术,构建农业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的使命。要求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进行部署和安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三)发展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农业科技攻关、攀登科学高峰、服务宏观决策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支撑国家农产品供给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结束短缺时代、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在科学技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条件、管理制度、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围绕“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战略目标,通过凝炼学科发展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人才队伍、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立项和重大成果培育力度等措施,在科学技术创新、服务“三农”、创新能力建设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按照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要求,对院属38个单位施行了分类改革,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研究所18个、转为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所12个、转为事业单位的4个、进人大学的4个;在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了一批学科优势明显的机构和队伍,完成了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所的重组和筹建,推进了科研资源优化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人事代理制等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全面试行“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的分配制度改革,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2.初步完成新的学科体系建设
确定了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微生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农业信息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等9大学科领域和“41个一级学科、173个二级学科、84个重点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框架,组织实施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初步形成面向现代农业、面向科学技术发展,结构合理、门类齐全、重点突出、以任务带学科的新型学科体系。
3.创新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实施“杰出人才工程”,面向海内外招聘到一级岗位学科带头人61人,二级岗位学科带头人156人,三级岗位学科带头人222人,“十五”期间60%以上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由学科带头人主持。目前,我院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1人,在职国家级专家10人,省、部级专家135人,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到63%,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48%,实现了新老更替。
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4年以农学第一名荣列“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在校生从“九五”末的500余名增长到目前的近2 000名;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拥有350多位博士生导师和1 000多位硕士生导师;拥有40个博士授权点和52个硕士授权点,增设农业推广硕士和兽医硕士2个专业学位并取得自主招生资格。
4.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
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中期库)一座,新收集、保存水稻等22种作物资源3 256份,长期库保存数量增加2 038份,使国家种质资源库安全保存资源达38.4万份,居世界第一位;收集畜禽品种资源260个(种),整编完成全国畜禽品种志;向国内283个单位374人次共发放种质13 366
份,涉及80余种作物;拥有全国最多的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及网络系统,新增藏书15万余册、3万余种;订阅国内外科技期刊每年新增400多种,总数达4 000余种;新增外文电子期刊2 000种,总数达5 000种;引进各类实用型网络数据库40余种,总数达100余种;新建农业科技数据库98个、科技网站45个;每年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期刊80余种。经过“十五”期间的工作和建设,我院在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科技文献情报信息等方面的国家级中心地位更加突出。
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在核心种质构建及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重大动物疫病分子结构与功能、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生物入侵、生物防治农业微生物、农作物品质形成机理、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0项,承担项目课题21个,参加其他项目课题61个。获得14项省部级t~l_k成果奖励和34项专利,出版专著14部,发表SCI论文698篇,培养博士生133名、硕士263名。在NA-TURE、SCIENCE、PLANTCELL、TAG、PNAS等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作物发育与器官建成、遗传与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的高水平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改变了以往我院基础研究薄弱的情形,形成了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比例趋于合理、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新局面,提高了我院基础研究的竞争力,初步奠定了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三足鼎立”的格局。
现代农业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主体地位逐渐凸现,科研力量得到进一步优化。立足自主创新,以解决事关国家农业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咯陛、前瞻性和方向性的现代农业高技术和常规手段难以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为选题,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主持“863'’计划课题172个、参加课题167个,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三系杂交棉、双低油菜、鲑鱼降钙素高效表达技术体系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成果,获得专利34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10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 070篇,出版著作128部,培养博士394名、硕士846名,全面提升了我院在国家现代农业高技术研究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现了全院科研力量从科技攻关研究为主向高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研究并重的战略性转变。
应用技术攻关研究成果显著,保持了传统领域优势,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发展中平稳实现了代际转移,目前科技攻关队伍的主体为改革开放后培养的30-50岁的中青年科研人员;研究重点从农业资源与种质创新、农作物育种、农业区域综合治理、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奶业、农产品质量与标准、节水农业技术、环境控制与修复、生物质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与新兴技术领域,研究方向与内容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5年来我院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课题育成各类农作物、动物新品种187个,涌现出超级稻、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西门塔尔牛、大通牦牛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成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5.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支撑“三农”发展
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转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培育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从“九五”末的5%上升到“十五”末的70%,达3 000多万亩,彻底取代了以往国外抗虫棉品种的地位;双低油菜新品种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一,推广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比例从“九五”末的30%提高到“十五”末的40%,占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的80%,年播种面积达3 500万亩以上;育成超级稻新品种8个,百亩示范片亩产均超过800kg,累计推广面积达1 800万亩,占全国超级稻种植面积的11%;果树、蔬菜、西甜瓜等园艺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甘蓝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年播种面积的5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左右;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成为我国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地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核心支撑技术,已累计应用65亿羽份,占全国用量的70%(其余30%均由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技术进行生产),其中出口到越南3.4亿羽份,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此外,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兴农、科技下乡、科技展览活动和科技合作,一批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升了我院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科技支撑力与影响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围绕种子种苗、疫苗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蜂产品与功能食品等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组建各类科技型企业32个,其中注册资本3 000万元以上的5个,取得各类注册商标38个,拥有各种特许生产经营权证
书27个,22个企业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全院科技产业累计实现产业收入25亿元,收入年均增长28%,纯利润年均增长7%,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的中试和转化,科技产业开始步人规模化的稳定发展轨道。
6.基础设施与科研条件逐步改善
建成了“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检测中心、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和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项目设计;新建成或在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8个、国家农作物改良(育种)中心6个、改良分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5个、部门重点野外台站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部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6个;科技图书文献保障能力增强,建立了NIAS农业科技文献信息集成平台;建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2 000亩规模的核心区规划和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达15.4亿元,新增科研专用仪器设备1.1万台(套),价值2.16亿元,分别比“九2i'’增长0.5倍、2.4倍和1.8倍,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较有力的条件保障。
7.国际合作与交流网络基本形成新设立4个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的亚太区域、国家或项目办事处,“十五”末依托我院设立的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办事处总数达到11个;积极开拓南美洲、亚洲周边国家、非洲及中东地区的合作渠道,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及20多个国际组织和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55份;新引进各种资源15 000余份,项目658个,已覆盖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教单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国际协作网;主办或承办各种大型国际学术会议51次,接待外国官员及专家来访3 700多人次,向国外派出专家3 000多人次,为促进我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的地位逐渐显现。
(四)存在的问题
当前,制约我院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挑战有:一是一些体制性障碍急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二是学科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领衔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需要一个大的发展;五是系统的国际化战略有待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六是社会公益类现代院所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七是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的新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gmail.com
第三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与
工作重点(2)
2007-9-12 16:47:38 来源:
11.高新技术中试与孵化
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建设一流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的战略目标,以我院优势技术为依托,加大种子种苗、疫苗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特产与功能食品、灌溉与加工机械、农业软件与传媒等技术中试与孵化力度,发展现代农业新产业。
重点方向:
.杂种优势利用与农作物高效制种技术
.畜禽和特种经济动物新品种集约化生产技术
.食用菌高效生产技术与特种菇开发
.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
.重大畜禽疫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快速诊断技术
.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生产技术
.口蹄疫疫苗生产技术
.家畜寄生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技术
.特种动物和宠物基因工程疫苗生产技术
.畜禽用高效天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生物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技术
.生物农药技术与精细农化服务
.新型肥料技术与工艺
.蜜蜂、鹿茸、人参等特产品开发技术
.功能性食品关键技术与加工工艺
.鲑鱼降钙素等生物医药(原料)技术
.生物质能源(沼气、生物柴油等)转化技术
.生物降解地膜技术
.农业环境保护与生物修复技术
.农业信息资源与管理软件
.农业科技书刊及农业科技信息传媒技术
.农田灌溉设备与节水型产品
12.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
揭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农业经济理论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政策与评价、农村发展政策与评价、农业经济政策与评价,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农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全球化战略等重点、热点问题研究,为宏观决策服务。
重点方向:
·农业科技与管理政策研究
·基于农业重大举措的技术经济理论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评价
·国家贫困与发展政策研究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发展政策研究
·农业经济模型与政策效果预测评价研究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
·农业标准化发展与全球化战略研究
·农业财政、金融体系与政府行为研究
·农业市场与国际贸易研究
·农业风险管理、预警与政策研究
·GMO的经济、生态、社会效应与政策选择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政策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政策研究
(二)学科建设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调整与建设方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重点选择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动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动植物分子标记与分子设计育种、植物营养与耕地质量、动物营养与健康、动物繁殖与生物技术、植物保护与农业生物安全、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控制与修复、预防兽医学与兽医生物技术、节水与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环境工程、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食品科学与农产品加工、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农业应用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特种农产品与生物资源利用、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等重要领域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一级、二级重点学科,进一步明确重点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平台,造就40-50个具有国际影响的重点学科。
加强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航天育种、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立体污染防治、分子生态学、环境资源信息学、农业生物安全学、数字农业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通过人、财、物综合配套,在杰出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培育、科研条件建设、重大项目立项、重大成果跟踪、国际合作交流、研究生培养等方面重点倾斜,培育成为新的(三)创新团队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1.知名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培养
针对知名专家作用越来越重要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院有关部门发挥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加大我院知名科学家队伍的培养,打造我院国际知名专家队伍,重点培养15-20名国际知名科学家。
通过定向引进等方式,继续推进“杰出人才工程”,针对九大学科群中的薄弱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学科关键岗位的人才建设。
2.创新团队建设
全面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对具有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能的科研团队,在重大项目申报、人才与队伍配备、科研与试验条件配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科研骨干、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梯次配备合理、专业互补的人员结构,打造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主攻方向,团结协作、创新拼搏、竞争有力的创新团队。建立技能培训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的业务能力。
3.杰出人才培养
通过“穿梭科学家”等形式,每年选派100-2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科研骨干到国际一流实验室或国际研究机构考察、研修和合作研究;加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学历与学位培训,在自主创新行动中委重任、压担子,加快培养未来5—10年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
4.加强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以研究生院为主体,重点建设研究生教学实验设施、研究生公寓、博士后公寓、留学生公寓、多功能培训中心、食堂、体育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以博士生培养,特别是硕博连读博士生培养为重点,根据需要适度扩大研究生院招生规模,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动态创新队伍。
5.引进国内外科学家来我院工作
通过聘用制和年薪制,招聘100名左右高水平国内外科学家进入研究所进行客座研究或长期科学研究工作。
(四)基础设施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牢牢抓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启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的契机,围绕我院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学科,力争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学设施/科学中心、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国家/部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部门重点野外台站、种子工程、试验基地等渠道取得国家的重点支持和资金投入。
“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内容是:
1.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综合研究中心建设
启动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学设施项目,争取国家植物分子育种中心、动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耕地质量科学中心、动物医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中心等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综合研究中心、园艺研究中心等综合研究基地。
2.重点实验室建设
继续建设和完善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兽医生物技术、水稻生物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推进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蔬菜遗传与生理、棉花遗传改良、油料作物遗传改良、动物寄生虫学、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等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建设好草地资源生态、麻类遗传改良与工程微生物等现有的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培育作物栽培与生理、果树资源与遗传改良、特种经济动植物资源与利用、动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蜜蜂分子生物学、人畜共患病、新兽药工程、水资源利用与灌溉工程、厌氧微生物与沼气技术、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质量控制等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积极筹备和推进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烟草遗传育种、动物热带病、动物外来病、数字土壤、饲料(添加剂)与安全评价、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柑橘贮藏与加工、农业政策分析等实验室建设。
3.科学试验与示范基地建设
北方综合试验基地:以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要基地,建设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及应用微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试验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北京昌平试验基地,建成粮油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畜禽健康饲养技术展示中心、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中心和北京肥料监测基地;依托南口试验基地,建成农业工程技术中试基地、蔬菜原原种(亲本)研发基地;与地方政府合作,在京郊建立综合试验基地,为京区长远的空间拓展奠定基础;在东北地区设立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试验基地。中原试验示范基地:以河南省安阳为基点,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油菜等主要优质粮棉作物育种试验、鉴定试验、品比试验和繁育示范基地;在新乡建设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中试基地。
南繁基地:在海南省三亚市建设院农作物、天敌昆虫等育种、南繁基地。
北繁基地:在青海建设油菜等农作物加代试验和繁育基地。
4.品种改良中心体系建设
依托种子工程二期,进一步提高小麦、蔬菜、麻类、大豆、糖料等改良中心、分中心创新能力,新建国家优质玉米、桃和葡萄、畜禽、牧草、小杂粮、食用菌等改良(育种)中心,以及湖北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离体与DNA保存中心、果树无病毒种质保存中心。争取国家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能源油料植物、蔬菜、茶叶、果树、西甜瓜、烟草、麻类、甜菜等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心和畜禽、家蚕、特种动物分子育种中心的项目立项。
5.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进一步加强国家昌平综合农业、油料、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建农业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应用、劣质水农业安全利用、节水设备与材料创新、农业生物安全、农业环境工程与控制、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生物质能源、棉花、农产品加工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争取建设肥料应用、苹果、梨、柑橘、转基因棉花、麻类、茶业、食用菌、兽用生物制品、种子加工、农业污染综合防治装备技术、草地生态保护与改良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野外台站建设
重点建设现有的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争取新升级为国家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10个;建设现有的20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争取新列入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0-15个。
7.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新建动植物转基因监测与评价中心、国家草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力争我院优势学科领域的主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入部级专业中心行列。
8.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完成国家农业图书馆建设工程,实现数字化图书借阅、浏览和管理服务,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全国网络共享和下载;启动并部分完成国家农业政策分析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书刊出版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建设等。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l.进一步加强重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争取在我院新建3—5个开放性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巩固10个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办事处(代表处)的基础上,新建2-3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或国外农业科研单位依托我院建立的亚洲区域农业研究中心或代表处、办事处,重点推进国际马铃薯中心在我国(我院)设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和建立“中—法小麦联合示范中心”的工作;推进我国加入国际黄麻研究小组的工作,力争建立国际麻类研究中心。主动“走出去”,争取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南亚等地区创办联合试验基地。
2.加大国际资源引进和利用力度
每年选派20名左右资源专家,重点对CGIAR等国际组织和俄罗斯、拉丁美洲、非洲等一些重点国家、地区开展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考察、搜集与引进工作。
组织对东南亚、中亚、南美洲地区农业资源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科考活动。
3.组织开展重大国际交流活动
组织全球农业科学院院长论坛和高级科学家峰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培训班。通过多边、双边以及民间渠道选派1 000名科学家赴国外考察、学习和工作,培养能够在国际组织任职和工作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20-30人。接受国际留学生到我院研究生院进修或攻读学位。争取中—德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全面合作取得突破。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gmail.com
第四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
发展目标
2007-9-12 16:49:04 来源: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肩负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培养高级农业科研人才、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协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宏观决策的历史使命,在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与转化,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引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行使“国家队”职责,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农业部提出的“三大战略”、“九大行动”任务目标,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契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筹设计和重点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着力提高我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与以研为本相结合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自由探索,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和科研协作的优势,坚持以研为本,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2.自主创新与转化应用相结合
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出发点,以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抢占经济竞争制高点为目标,以形成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为标志,组织开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进行技术集成、中试熟化和转化应用,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3.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既要考虑现代农业完整科学技术体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体系,推进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也要选择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中的重要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处理好点与面、阶段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关系。4.支撑发展与战略储备相结合
统一好前瞻性自主创新与服务近期国家重大需求的辨证关系,选择制约我国未来“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关键技术进行超前部署,为支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5.引领未来与立足当前相结合
既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和现实需求,又要把握科技发展动态与方向,瞄准农业科技国际前沿,超前部署一批有基础、有优势的前沿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四)发展目标 l.总体目标
到“十一五”末,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提升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2.“十一五”具体目标
自主创新:重点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农产品加工与现代物流、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等领域,重点突破20个左右重大科学选题,创新100项左右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20项左右重大技术,完成20项产业技术的中试和转化,培育500个以上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产品,获得400项l~2_k国际、国内专利或新品种保护权,获得30项左右国家级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 000篇以上。
学科建设:继续培育九大优势学科群,形成2—3个国际一流、30—40个国内一流、40—50个具有我院特色的重点学科(中心);培育建设5个左右新兴或交叉学科。力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8-10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60个左右,硕士授权点7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10个左右。
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的领军型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使各类专家和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形成20名左右知名科学家、50名左右具有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20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2 00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科研骨干、创新编制总数5 000人以上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和建设10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 000人以上以及专业学位1 500人、在职300-500人、在站博士后200人、国际留学生人数100人左右的高级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引进100名左右高水平国内外科学家来院工作。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围绕九大学科群建设,新建2-3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科学中心),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15个部门重点实验室、4-6个农业综合试验示范与繁育基地、7—10个改良中心或育种中心、3-5个国家级和5-8个部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0-15个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3-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等。
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加强与省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省级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建一批综合研究中心;新建3—5个开放性国际联合实验室,新建2-3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或国外农业科研单位依托我院建立的亚洲区域农业研究中心或办事处、代表处,选派1 000名院内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到国外考察、学习和工作;重点加强《中国农业科学》等农业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和依托院、所的学术团体及其网站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现代院所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要求的院所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和分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现代农业院所制度体系,优化自主创新氛围。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www.xiexiebang.com@gmail.com
第五篇: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研究所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略有调整。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一、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
我院接收全国“985”或“211”工程建设大学、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相关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具体办法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接收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意见》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招收推荐免试生公告》。
(二)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④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
课程;二,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含)文章;三,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⑤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09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科目由报考研究所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时间在2009年10月,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现场确认时间为2009年11月10日-14日。具体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到我院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选择其他外省市考点的考生,请按当地招生部门要求,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
3、考生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请正确详尽填写本人通信地址,以便我院准确发放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等。凡因通信地址填写不详或填写错误导致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无法寄达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4、从2010年起,我院实行按研究所、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请考生仔细阅读我院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招生导师信息查询方法: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就业→招生信息→导师信息。
三、初试
1、初试时间:2010年1月中下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2、招生研究所、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
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
二、301-数学
一、302-数学
二、303-数学
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院组织命题(科目代码为8xx)。
四、复试
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由各研究所在研究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分别组织进行。
1、复试分数线:进入我院各研究所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一类地区复试分数线要求,各研究所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本所复试线。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具体时间由各研究所规定。
3、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具体复试科目由各研究所自定。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4、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人数的120%左右。各研究所根据本所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差额比例可
适当扩大。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
5、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交以下材料: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1份复印件;④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⑤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⑥考生自述(网上自行下载表格,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弄虚作假随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五、录取
经过初试、复试、体检等环节,各研究所在综合考察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心状况的基础上,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决定拟录取名单,考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
拟录取为定向及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和委托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往届考生须在考生人事档案到达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考生入学报到时需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
六、调剂政策
我院调剂原则:先院内、后院外。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对一志愿报考我院且成绩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
七、学习年限
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在研究生院进行集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符合规定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八、硕博连读
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可在二年级时申请硕博连读,通过我院组织的评审考核后,可在第三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九、关于培养机制改革
为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我院自2009年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关于培养费:硕士生承担培养费的比例不超过1/3(即三年培养费总和在5300元左右),剩余部分由招生研究所和导师承担。有条件的研究所可全部免除硕士生培养费。
2、关于资助体系:硕士生在一年级课程学习阶段助学金标准由400元/月提高到450元/月,二、三年级回所后的助研津贴标准由不低于400元/月提高到不低于600元/月,硕士生回所后的待遇合计可达850元/月以上。
3、关于奖学金: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各项奖学金,如“大连三仪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课程成绩优秀奖、中期考核优秀奖、优秀毕业生奖等。
十、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我院招生单位代码:82101。
2、我院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如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方案、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页上查询,网址:http://,http://。
3、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81;咨询电话:010-62162692,82106766,传真:010-82106609;邮箱:yzb@mail.caas.net.cn。
4、有关导师情况、复试科目、复试时间、复试成绩等信息请考生咨询报考研究所。
十一、其他说明
1、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研究所招生人数均不包含推免生。
2、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于规定时间到招生办公室自取准考证,外地考点考生的准考证由我院统一按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填写的通信地址寄发。
3、初试成绩由考生自行登录我院网站查询并打印,我院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书。
4、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
5、2010年我院将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另行公布。
6、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考试科目大纲将另行制定,请考生注意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