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1:5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

第一篇: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

附件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组建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根据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和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建工程中心应符合江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科技发展规划,涉及的产业领域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三条 工程中心主要依托市内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企业建设,对我市部分重点发展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可少量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

第四条 工程中心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企业类,主要依托企业组建,以本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研发支撑、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人才培养等服务;二是公益类,主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为相关行业提供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标准制订、工程技术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第五条 根据功能地位的不同,工程中心主要任务可以分为:

(一)企业类:

1.参与制定和执行本单位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建立完善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制度。

2.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技术装备和技术标准,不断地推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系列新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综合运用国、省内外创新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承接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

4.组织工程技术人才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吸引人才以各种形式为本单位服务。

(二)公益类:

1.根据我市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持续不断地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实行开放服务,承担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参与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为本行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检测、质量监督及技术信息等服务,参与国、省、市和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提升行业、领域的科技竞争力。

4.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第二章 申报与组建

第六条 申请建立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江门市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2.组织机构较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合理。

3.申请组建的工程中心要确定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4.申请组建的工程中心应配备管理负责人和技术带头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15人,拥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的人员不低于20%。

5.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有产学研合作基础的优先。

6.组建工程中心目标明确,研究开发任务具体,方案可行,措施得力。

7.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查、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不包括生产用设备),且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100万元。

(二)分类条件: ——企业类:

1.企业经营和运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上一年度销售额原则上不低于2500万元,能够提供组建工程中心需要的主要资金,软件、创意设计及研发服务类企业可适当降低。

2.企业原则上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上年研究开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或不少于150万元。组建后每年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或不少于250万元。

3.企业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自主知识产权。

4.优先支持产品、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省级工程中心。

——公益类:

1.必须能保证落实工程中心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每年承担所申报行业(领域)的科研项目不少于3项且此类项目的经费总额不低于150万元,同技术领域至少已推广转化1项重大技术成果。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的,应拥有3项以上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自主知识产权。

2.具有为同行业(领域)企业服务的经验,有较好的服务企业或行业的业绩,具有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具备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七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均可申请组建工程中心,鼓励依托单位针对行业细分领域进行申报,同一行业或领域可设立多个工程中心。

第八条 组建工程中心的程序如下:

(一)工程中心以自愿申请、择优遴选为原则,申请单位填写《组建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并附《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简称《组建方案》),一式二份,由所在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初审签署意见后报江门市科技局。

(二)江门市科技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将符合条件的工程中心纳入 “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

(三)获批准的工程中心列入当年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工程中心依托单位须签订《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简称《合同书》)。申请单位递交的《合同书》和《组建方案》,将作为工程中心验收的依据。

第三章 运行管理

第九条 江门市科技局负责指导推进全市工程中心的建设、验收、考核等管理工作。各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本市(区)工程中心的组建与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本市(区)工程中心组建的初审及实施管理等。

第十条 江门市科技局根据需要和可能拨出一定的经费支持工程中心建设,所在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配套经费支持。经费的使用须严格按照《江门市市级科技三项费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专款专用,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挪用。

第十一条 市工程中心分立、合并、更名、撤销等重大事项须报请市科技局批准。

第十二条 工程中心应按科学、民主、高效的原则,引入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建立富有活力的内部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 工程中心隶属依托单位,业务上相对独立,财务上独立核算。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的建设,原则上充分利用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现有基础和条件。依托单位是工程中心的技术和经济后盾,要为工程中心提供人、财、物等保障条件和主要建设经费,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工程中心的人事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保险制度、奖惩制度、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等,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制定。鼓励工程中心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采用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等激励方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第十六条 工程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依托单位、中心、个人的合法权益,并合法使用知识产权。

第四章 验收与考评

第十七条 工程中心建设期一般为2年,所在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对组建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工程中心完成建设任务后,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工程中心的验收由江门市科技局组织,或委托所在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组织,按《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进行检查评议和验收。提前完成组建任务的工程中心可提前申请验收。

第十八条 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工程中心,经申请同意,可给予不超过1年的建设延长期,期满后仍不能完成建设任务的,取消其工程中心资格。

第十九条 工程中心每年须按要求履行有关统计义务,每年1月底前向市科技局提交上一年度工作总结,作为工程中心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条 工程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对已组建完成的工程中心的运行情况和建设绩效,市科技局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重点评价其知识产权创造、研发投入、研发队伍建设、研发条件保障、研发项目、研发管理制度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内容。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责成其整改。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撤销其工程中心资格。

第五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作为独立法人的市级工程中心,可视同市级科研机构直接向市科技局申请科技计划项目,市科技局在年度科技计划立项时,优先支持工程中心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对产业化导向明确的市级重点以上科研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应当建有市级以上工程中心。

第二十二条 鼓励工程中心将可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及成套试验装备在全市范围内开放共享,工程中心优先、优惠使用共享资源。

第二十三条 鼓励并支持已组建完成的市工程中心升级申报广东省工程中心建设项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门市科技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原2003年10月8日印发的《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篇:江门市2014届(范文)

江门市2014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

1.北京(116°E、40°N)天安门广场国旗与太阳同升同落。2014年1月1日,升旗时间为北京时间7:36时,降旗时间为16:59时。当天安门广场开始升旗时

A.地球上2014年1月1日的范围比2013年12月31日的范围大

B.太阳直射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C.北半球的极夜范围与南半球的极昼范围大致相当

D.晨昏线与子午线的夹角约等于黄赤交角

2.右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的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

3.下表为某市退休职工数与在职职工数的比

例,其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在职人数越来越少B.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C.职工退休年龄不断提前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特大城市郊区农业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4.图中M、N、O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M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弱化,生态、社会功能增强

B.N地区农业生产以蔬菜、乳畜产品为主

C.O地区农业生产基本上不考虑城市市场需求

D.距城市越远,农业生产的利润越高

5.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起伏B.交通运输

C.土地价格D.气候差异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地面沉降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1986—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变化特点是 A.沉降面积与沉降深度呈正相关 B.沉降面积与时间变化呈负相关 C.沉降深度与时间变化呈负相关

D.沉降面积和沉降深度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 7.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B.岩层断裂陷落 C.喀斯特溶洞陷落D.过度抽取地下水

“回南天”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我国华南地区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下表为“江门市2012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此回答6—7题。

8A.12日B.15日C.16日D.17日 9.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15日与14日相比,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B.15日至17日,江门有暖锋过境

C.12日至14日,连续几天的降水多为锋面雨D.12日至17日,平均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读右图,回答10—11小题

10.昼夜不停地从A海峡运出的重要矿产是 A.煤炭B.铜矿 C.铁矿D.石油

11.中国某著名企业计划在B地投资建厂,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

A.高档家具B.农用拖拉机 C.冷气机D.抽湿机

40.(28分)读非洲中部地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示意图及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为刚果盆地,盆地内重要的自然资源有:(6分)(2)A河与B河比较,入海口河段流量大,流速快,其主要原因是。(4 分)

(3)大猩猩,是非洲特有的动物,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以植物叶子为主食,近年来,大猩猩不断减少,未来10年到15年内将面临灭绝。除“埃博拉”病毒攻击外,其人为原因主要是:(4分)(4)C沿岸有非洲南部最大的沙漠,该沙漠绝大部分完全无土壤,表面为基岩,覆盖着流沙。主要原因是:

(6分)(5)D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中国帮助下,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矿业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试分析其原因。(8分)

41.云南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云南省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判断理由是。(4分)西北高,东南低;(2分)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2分)

(2)路南石林位于昆明市东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该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分别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4分)地面抬升(2分)流水侵蚀(2分)

(3)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称,普洱茶色泽褐红,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请简述普洱茶在该地生产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

(4)昆明有“春城”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原因是。(4分)(5)近年来,昆明市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分析昆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

地理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6分)

40.(1)森林、矿产、水力、热带物种(至少列举三种,每个2分)(2)A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2分)下游穿过刚果盆地西部,落差大。(2分)

(3)环境破坏,植物减少;(2分)非法猎杀(2分)(4)气候干旱,降水稀少,(2分)地表温度较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烈,(2分)流水作用微弱,表面为基岩,土壤发育不成熟。(2分)(5)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2分)近年来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2分)国外市场需求的增加;(2分)国家政策的扶持。(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1.

(1)西北高,东南低;(2分)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2分)(2)地面抬升(2分)流水侵蚀(2分)(3)终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云雾弥漫;(2分)土层深厚、土地肥沃;(2分)无污染,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2分)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茶叶制作技术好。(2分)(4)纬度低,(2分)海拨高;(2分)(5)政府政策支持;(2分)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对外交往较多;(2分)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2分)交通条件较方便,劳动力丰富。(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山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建工程中心旨在加强我省工程化研究平台建设,培养并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山东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条 工程中心建设主要依托省内有关行业和领域中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建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实体。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工程中心。

第四条 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攻关,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可规模化生产的成套技术、标准、工艺、装备,辐射带动行业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接纳国内外相关科技人员携带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

(三)培养聚集行业或领域需要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为行业、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四)接受委托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咨询等工作,提高产学研结合、技工贸一体化、自我良性发展的能力,培植发展科技产业。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工程中心的组建工作,由省科技厅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各市科技局和省直有关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配合省科技厅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各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一)省科技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全省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组织编制工程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计划,制定工程中心建设方针、布局原则、优先领域和扶持措施;负责对工程中心进行审批、绩效评估和考评验收。

(二)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按照省科技厅的有关要求,负责组织本部门或地区的工程中心建设申报工作;调度工程中心日常运转情况,协调解决运行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保障条件。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七条 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和发布工程中心建设计划或方案,以主管部门推荐和公开招标等形式组建工程中心。第八条 申报工程中心建设任务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属于我省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拥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研究和设计基础,具有雄厚的科研与开发实力,在国内同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和突出优势,具备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供转化的发明专利和重大技术成果。

(二)具有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拥有一定规模、相对稳定的研究开发队伍和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创新学术团队。其中,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工程中心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

(三)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试验任务和服务的能力。

(四)拥有较雄厚的科研资产和经济实力,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其中,依托单位为企业的,其上研究开发费用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依托单位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同技术领域至少已推广转化3项重大技术成果。

(五)拥有改革意识强、勇于创新、高效精干、科学化管理的领导班子,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协调能力。

(六)与行业内企业联系紧密,具有较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和辐射带动能力。

第九条 工程中心的申报按以下程序:

(一)依托单位根据工程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依托单位基本条件,自愿提出工程中心建设申请。

(二)主管部门根据工程中心建设部署,结合本行业、地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择优推荐符合申报条件的依托单位作为申报单位。

(三)申报单位按要求如实填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并提交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

(四)主管部门审核申报材料并签署推荐意见,按技术领域转报到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

第十条 省科技厅按照有关规定于每年10月定期审批工程中心。

第十一条 工程中心的审批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资格审查,研究提出工程中心论证名单。

(二)相关业务处(单位)会同发展计划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论证,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工程中心建设意见。

(三)发展计划处汇总相关业务处(单位)的工程中心建设意见,经厅办公会研究确定后统一编号下文批复。

第十二条 相关业务处(单位)代表省科技厅与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共同签订《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一式四份),作为工程中心建设项目执行和验收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十三条 每个专业方向原则上只设立一个工程中心,不重复建设。对竞争性强、具备招标条件的工程中心建设,采取招投标 的方式立项。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指导下,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十五条 工程中心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工程中心与依托单位和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变,业务上相对独立,经济上实行单独核算,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与依托单位共有一个法人代表。

第十六条 工程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应成立主要由依托单位和有关成员单位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发展方向、规划计划,监督和审查财务预决算,协调成员单位及合作单位间的关系。

第十七条 工程中心应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一般为7—15人。专家指导委员会由省内外的高层次技术、工程和管理专家组成,每届任期3年。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中依托单位和本中心的专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三分之一。

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计划,评价工程设计试验方案,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及市场信息等。

第十八条 工程中心应建立健全以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一)对外实行设备资源开放、研究项目开放、学术交流开放和人才使用开放;

(二)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省内外科技人员携带 科研成果进行成果转化;

(三)在机构组建、项目申报、课题研究时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四)根据国家现行关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规定,签订有关技术转让或合作研究合同,建立互利互惠的开放合作机制,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实施。

(五)建立健全诚信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职业道德行为,预防和纠正科研和服务中的不端行为。

第十九条 工程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工程中心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工程中心名称,专利申请、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工程中心建设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依托单位,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市场融资,各级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二十一条 工程中心建设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单独列帐,专款专用。每年应按有关规定编制预决算报告,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与检查。

第五章 验收与考评

第二十二条 成立工程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全省工程中心的建设方针、总体规划、建设计划和保障实施等提出决策咨询意见,参与国家工程中心的推荐论证和省工程中心进行检查、验收与考评。

第二十三条 工程中心的建设管理采取在组建期间实行中期检查、组建完成后实行验收评估、通过验收后实行动态考评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 工程中心建设期间,依托单位应于每年12月中旬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建设进展情况,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科技厅。

第二十五条 省科技厅将委托工程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在建的工程中心进行中期检查。如发现未按建设任务书执行的,督促整改。整改无效的,取消立项。

根据市场变化和发展需要,确需调整建设任务书内容和进度的,依托单位应提前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批准。

第二十六条 依托单位按建设任务书要求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后,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撰写工程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总结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科技厅。对按照建设任务书要求提前完成建设任务的,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依托单位可申请提前验收。

第二十七条 省科技厅将组织工程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的程序是:

(一)依托单位根据建设任务书的条款自我验收后,填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验收申请表》,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二)主管部门认真审查验收材料并进行实地考察,向省科技厅提出验收建议。

(三)发展计划处会同相关业务处(单位)组织召开工程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对工程中心的验收材料进行评审论证,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考察,形成验收建议意见。

(四)发展计划处根据验收计划和验收建议意见,提出工程中心验收意见,经厅办公会研究确定后批复公布。

第二十八条 验收意见分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级。获得优秀、良好等级的工程中心,视为通过验收,给予正式命名,授予依托单位“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匾牌;获得较差等级的工程中心,限期1年整改。

第二十九条 对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委托工程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工程中心运行情况及绩效进行考评,并向社会公布考评结果。对考评较差的,限1年内整改。

第三十条 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必须于每年12月中旬将本总结和下的工作计划,连同相关统计报表一式二份报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科技厅。

第三十一条 工程中心建设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依托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中止,主管部门报省科技厅核准。

(一)骨干技术人员离开依托单位、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项目无法实施的;

(二)依托单位发生重大变故,建设经费不能足额及时到位,项目难以完成的;

(三)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中心无法完成预期建设目标的。第三十二条 工程中心建设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省科技厅将视情况轻重予以通报批评、强制中止和撤消项目。

(一)项目主管部门、依托单位有弄虚作假行为、建设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等严重违规现象的;

(二)依托单位从事的主导行业或产权发生重大变化,不能 在相关行业或区域发挥骨干支持作用;

(三)依托单位支持不力、管理不善,建设进度滞后于建设任务书的;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超期一年以上不能通过验收或考评的;

(四)无故不接受省科技厅和主管部门的调度、检查、监督、考评和验收的;

(五)依托单位破产、倒闭的。

第三十三条 对申请中止、强制中止、撤消项目的,省科技厅将面向社会公布取消其组建的工程中心,收回匾牌。

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三十四条 对验收获得优秀等级或有望成为国家工程中心的工程中心,省科技厅将给予一定数额的项目建设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参照《山东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教〔2004〕17号),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各市应建立本级工程中心建设补助资金。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不低于省建设补助资金的匹配资金。

第三十五条 作为独立法人的工程中心,可视同省级科研机构直接向省科技厅申请科技计划,省科技厅在科技计划立项时,优先支持工程中心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对于具有较好产学研合作基础、能够进入省以上产业群、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的,给予优先支持。

第三十六条 工程中心的仪器、设备及成套试验装备应纳入全省科研基础条件平台网络。工程中心优先、优惠使用全省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入网仪器设备。

第三十七条 依托单位在人才引进,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 学位,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学术会议,晋升职称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工程中心科技人员。

第三十八条 对具备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条件的工程中心,省科技厅将择优推荐其申报。

第七章 附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鲁科计字〔2002〕270号)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立项批准组建的工程中心,按原建设任务书或项目合同要求进行考评验收,验收通过后,按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合科„2008‟51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经研究,对2004年颁发的《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合科[2004]43号)进行修订,现将《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四日

抄送:省科技厅,市财政局。主题词:科技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办法 通知

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规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和管理(以下简称“中心”),依照国家、安徽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心是指依托于行业或领域内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而建立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实体或组织。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出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三条 组建中心旨在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工程化研发平台,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 中心实行企业申报制度。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成熟一个、认定一个。

第五条 根据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相同技术领域只建立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六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

(一)围绕我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攻关,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可规模化生产的成套技术、标准、工艺、装备。

(二)为行业或领域进行人员培训,培养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三)中心对外开放,接受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咨询等任务。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接纳国内外相关科技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到中心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

(五)积极发展科技产业,形成技工贸一体化、自我良性发展的能力。

第二章 申请与认定

第七条 申报建立市级中心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或有行(产)业代表性的企业,在某一技术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基础、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二)具有创新能力强、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

(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提供必要的建设资金,有较高的研发投入保证中心的运行。

(四)具有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必要的试验仪器、测试设备和工艺装备。

(五)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在研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

(六)产学研联系密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有良好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七)已初步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领导班子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第八条 中心的申报认定程序:

(一)申报单位按照规定格式填报《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并提交“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申报书受理后,根据规划进行初步审查和筛选,在调研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通过论证并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后,申报单位填写《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任务书》。

(三)申报单位根据与市科技局签订的《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任务书》,正式启动实施中心建设。《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任务书》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和验收考核的主要依据。

(四)对企业已建立的研发机构,符合本办法所述认定条件的可直接申请认定;对未达到认定条件的,先组建,后认定。已被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视同为市级中心,须向市科技局提交相关资料备案。

第三章 运行与管理

第九条 中心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建设期一般不超过三年。组建中心的依托单位是中心建设投入的主体,中心可采用与依托单位一体化的核算形式,并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人员、财务、资产、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成立由依托单位、有关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制定有关工程技术中心的发展方向、规划;监督和审查财务预决算;协调合作单位之间的工作任务,提供技术经济咨询等,但不干预工程技术中心的日常事务。

第十一条 中心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面向相关产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中心要纳入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开展相关为行业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活动。通过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每年开展成果和技术服务至少两次以上。中心的仪器设备纳入合肥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共享服务。中心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网站为行业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中心有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实现的收入,报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备案,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中心取得的技术性收入主要用于中心自身的事业发展。

第十三条 中心应充分利用依托单位为其提供的资金、行政保障和后勤支撑等,联合专业相近或技术互补的中心,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发挥中心综合、配套优势。

第十四条 中心建设期间所需经费筹集采取“单位自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的原则。依托单位应根据《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先期投入,确保组建工作顺利进行。对因故无法继续实施的,市科技局将缓拨、停拨科技经费。

第十五条 市科技局对中心建设拨付的科技经费,主要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经费实行单独核算,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新添置仪器设备统一纳入国有资产渠道依法管理,并接受审计监督。

第四章 验收与考评

第十六条 中心建设期间,每年年底前应将中心建设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科技局。

第十七条 中心完成组建任务后,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对照《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任务书》撰写验收报告,并提供中心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系列文件以及其他证明资料(如:成果、专利证书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者,由市科技局授予“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铭牌。

第十八条 对中心建设期内未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求的,中心建设的依托单位要书面说明原因,市科技局提出限 6 期整改意见,未见成效的,取消其“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追回所拨中心建设资金。

第十九条 对通过验收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市科技局每两年一次对中心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对于成绩突出的中心,推荐申报“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管理不善者,责成其限期改进,对连续两次绩效评估较差者,取消其中心的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市科技局发布的《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合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

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步伐,规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认定和管理,根据《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心”,是指依托于行业或领域内科技实力较强独立法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开发实体。“中心”拥有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是合肥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科技设施。

第三条 组建“中心”旨在加强企业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共同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四条 “中心”实行申报制度。每年4月份,由市科技局发

-1-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南,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申报和推荐,并于6月底前报市科技局审核确认。第五条 根据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相同技术领域原则上只建立一个“中心”。鼓励“中心”成为独立法人的研发实体。

第六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

(一)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攻关,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提供可规模化生产的成套技术、标准、工艺、装备。

(二)为行业或领域进行人员培训,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中心”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三)“中心”对外开放,接受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咨询和技术成果转化等。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接纳国内外相关科技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到中心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

第二章 申报与确认

第七条 申报建立“中心”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或有行(产)业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在-2-某一技术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二)具有创新能力强、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人员,其中有引进的高层次研发人员。

(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近两年每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能提供必要的建设资金,有较高的研发投入保证中心的运行。

(四)具有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必要的试验仪器、测试设备和工艺装备。

(五)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在研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

(六)产学研联系密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有良好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七)管理团队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第八条 “中心”的申报认定程序:

(一)“中心”申报单位按照规定格式填报《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并提交“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受理后,在调研基础上进行审查。经专家评审、研究后,报市科技局审核确认。

(三)“中心”实行合同管理,合肥市科技局下达当年组建批文后,由合肥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以及申报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合同任务书》,申报单位根据《合同任务书》启动实施“中心”建设。《合同任务书》是“中心”

-3-实施和验收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 运行与管理

第九条 “中心”采取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建设期为两年。组建中心的依托单位是“中心”建设投入的主体,业务相对独立,经费单独核算。制定有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规划;监督和审查财务预决算;协调合作单位之间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人员、财务、资产、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中心”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面向相关产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中心”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网站为行业提供服务。

第十一条 “中心”建设期间所需经费筹集采取“单位自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的原则,财政资金由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自主创新政策经予兑现。依托单位应根据《合同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先期投入,确保组建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 支持“中心”建设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技术开发的仪器、设备等。经费实行单独核算,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中心”的仪器设备纳入合肥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共享服务。

第四章 绩效考核

第十三条 “中心”建设期间,每年12月31日前将“中心”-4-建设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中心”完成组建任务后,应及时提出评估申请,对照《合同任务书》撰写自评报告,并提供“中心”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系列文件以及其他证明资料(如:成果、专利证书等)。评估通过者,由市科技局命名为“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十五条 对通过评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于每年12月底前,对“中心”工作进行考核,报市科技局核查。对于考核优秀的“中心”,优先推荐申报“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核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六个月后仍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取消其“中心”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原市科技局发布的《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合科〔2011〕59号)同时废止。

下载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管理办法(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

    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厦门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区域......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是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

    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组建、运行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培养......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暂行)(精选合集)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研发公共服务、工程化研究开发、科技成......

    江门市粮食局首问责任制

    江门市粮食局首问责任制 第一条 为了加强局的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单位、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首问责......

    江门市公园汇总压缩

    目录 蓬江区 ...................................................................................................................................... 1 白沙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