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感悟
圣人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错误,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
看到圣人说的话,我内心感慨万千,一方面感叹圣人的睿智,早就把做人做事的精辟告诉我们,而我们从没有好好的珍惜和遵循!另一方面就是想起过去血的教训!以前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的做事,没有一个好的规划,总是做着做着就看到错了,然后有从头来过,浪费了时间不说,最关键耽误了工期。还有时候,领导安排的工作时间要求比较急,自己就匆匆忙忙的做完,然后就匆匆的教了上去,到最后出了问题,弄的大家都很被动!所以我对圣人这句“事勿忙 忙多错”理解是,做事的时候先期要有个好的规划,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事做完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检查,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以前做一个液压油箱,一个孔的位置开错了,用是可以用,但配管不是横平竖直,我明知道错了,知道可以把它焊接起来在重新开孔,可是焊接需要找别的部门帮忙,需要找领导写联络单,想想这么多的东西我就什么都没做,就错做错出,最后成品出来了不是很美观,客户不满意,我也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就是圣人告诉我们的:不要怕困难,做事情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逃避改变不了现实,只有自己勇于去面对,才可能改变现实。一个小小的错误只要提前自己把它改了,就不会出现后面那么多的麻烦,做事情一定要认认真真!
以上就是我对“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这句话的理解,但我深知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所以在以后做事的时候,我要将这句话深深铭记在心,好好的体会圣人的良苦用心,以便把事情做的更好!谢谢!
杨介朋 2012.12.3
第二篇:感悟《弟子规》
8.4陈庆江
学《弟子规》有感
八
(四)陈庆江
人人有孝心,双亲容颜笑;人人有诚信,都有一份“金”;人人有爱心,世界更美好。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孕含着儿女对父母的爱,对他们的关心。自古以来,百事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儿女对父母的感恩。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是他们将我们抚养成人。是他们用汗水和那已被压弯的背换来的钱将我们抚养长大,他们给了我们一切,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远远超出了他们对自己的爱,由此可以表明我们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虽然他们付出并不求回报,但是
我们怎能不报答他们呢?古人云;“羊有跪哺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因此我们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给双亲一份快乐和幸福。
“金” 为诚实而开,诚信是做人之本,拥有诚则为拥有“金”。诚信待
人会让别人尊重你,让别人相信你。这样,你的朋友才会多,你的工作才会
好。还如“作为人,信为先,诈与妄,系可焉。”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
到,和别人约定的事,要准时参加,做个有信用的人,让别人相信你,你就会
拥有财富,拥有一切。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
西,拥有她的人,整个世界对它来说都是他的。他爱任何生物,他关心任何生
物,就于拥有爱的人,任何生物都是他的亲人。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任何东西,但却缺少爱,那么他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是个危害。但当他拥有爱时,他对
世界都是有益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是有好处的。
人人有孝,人人有诚信,人人有爱心,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
第三篇:《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里面有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会读会念,没有用处,最重要的是会做。
做子女应该孝顺父母,我们只有一个爸爸、妈妈,从我们出生时到现在,他们都在很辛苦地把我们养大,并且希望我们成才。平时爸爸妈妈对我们严格,其实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爱。
如果我们任性而为,容易出错,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心里面要记住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处处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孝顺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除了孝顺父母,做人还要诚实守信。开口说话,一定要做得到。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花言妙语,更不能使用。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新会实验小学三年级:熊毅
第四篇:弟子规感悟
感悟弟子规
前几天看一个节目,有一位韩国人谈对教育的见解。她说:教字拆开来看,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教育起源于孝的文化,我们搞好教育,首先应当讲好孝道。看来这位韩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些研究,也许还读国弟子规。弟子规上说首孝悌,次谨信,凡爱众,而亲任,有余力,则学问。处世为人,首先应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待人以诚,与人相处要懂得尊重他人,多向仁德之士学习,最后尚有余力,才是做学问,学知识。这位韩国人也许是受到了启发,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孝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百善孝为先,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二十四孝,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故事传说,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可是到了现在,我们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在飞速发展,与之对应的却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日渐衰落,古人的道德文化和不朽文明正在从我们手里一点点消失。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古代教书育人的千古名篇早已淡出了人民的视野,留下的或许只是它们的名字。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中生活,忙工作,忙朋友,却很少有时间去关心我们的父母,难道我们真的抽不出时间去看望父母吗,或许我们只是觉得,父母就在家什么时候都能去,下次再回家也不晚,于是我们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回家的机会。我们对朋友,对客户,甚至对陌生人都能够热情周到到,面对亲人却失去了这样的热情。弟子规上说不爱
己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这一切都是伪善,都是假装的热情。只有对父母关心,才是真善。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其实父母的要求并不高,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父母一辈子操心,就图儿女平平安安。我们作为儿女,父母的笑容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新的一年里,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第五篇:《弟子规》感悟
做一个有孝心有良好品质的人-----读《弟子规》有感龚金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有孝心有良好品质的人----读《弟子规》有感。
在这春色撩人的季节,我们南方中学也到处可以闻到书香。说实话,每天早上七点五十分,当我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弟子规》时,感觉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当今社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却普遍令人担忧:路边的老人没人去扶,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因为老人讹人事件不断发生;中国人到国外旅游,为了显摆,特别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被外国人鄙视,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成了“不讲文明”的代名词;地沟油、毒奶粉、病猪肉、药儿灵,毒害国人的事件屡禁不止;宁抢一秒,不等一分,“争分夺秒”的不良行为酿成的车祸教训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在这种种行为背后,掩藏着我们中国人的自私与自利、困惑和迷茫,在这个时候,《弟子规》如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扉。
《弟子规》告诉我们:
首先要孝顺父母。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感恩之心的人,我们首先要回报父母的恩情。唐代孟郊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我们现在有些同学,每天回家之后,只知道问父母要钱要吃要穿要玩,父母稍微没有满足要求,就对父母冷嘲热讽;更有甚者,对父母辱骂或者大打出手。完全不像一个学生,更像是一个没有教化的畜生。
其次,我们要尊重老师。在老师的微博圈里,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笑了,认为学生真的“位高权重”“威风凛凛”。但我要问一句,当你们在笑时候,你们是否感觉到了老师心中的无奈呢。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上课时讲话、玩手机、看小说、睡觉,如果有哪位科任老师制止这样的行为,该同学不仅不感到羞愧,相反的却和科任老师“吹鼻子瞪眼”。是谁给了学生这样的权利:可以不听讲、可以辱骂老师?难道这是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人能做出的事情吗?当然,我们周围还是有很多让老师感动的学生的。他们不自卑、不自弃,默默的学习,努力的拼搏:在运动场上,他们展示健全的体魄;在考场上,他们展示超强的智力;在别人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懂得了《弟子规》深刻含义的人。
最后,我们要与人为善,善待周围的人。无论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我们都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昆明3月1日残暴杀人案件,让人愤恨不已。那些恐怖分子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逝去的生命却让千百个家庭伤心不已。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这些残暴的行为而愤慨,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自己的亲人,做一个有孝心有良知有品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加的幸福!
愿我们都沐浴在《弟子规》的教化之中,做一个让人肯定、让人欣赏、有孝心有良好品德的人!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