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科7月院感考核试卷1
急诊科7月院感考核试卷1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总分:100分 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2、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3、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4、(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5、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6、传染病“四早”措施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须保存(3年)。
8、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9、艾滋病传染途径分别为(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10、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3个月)、(6个月)、(9个月)。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
1、水痘法定传染病。(X)
2、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科室主任收取。(X)
3、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对)
4、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对)
5、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X)
6、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对)
7、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错)
8、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对)
9、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计划免疫工作。(对)
10、所有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应实行疫情网络直报。(对)
11、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
12、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对)
13、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对)
14、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对)
15、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科主任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例不属于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是:(D)A、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B、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C、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
D、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不得更换。
2、《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共有:(B)A、二类、11种; B、三类、39种; C、三类、26种; D、二类、26种;
3、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错误的是:(D)A、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 B、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C、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D、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4、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订:(C)
A、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B、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C、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D、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5、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的是:(A)A、乙肝、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 B、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 C、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D、多年未发生的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
四、简答题(共40分。)
1、乙类传染病是指哪些?(10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5分)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 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 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3、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何不同?(15分)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一部分,指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诊断、预防等技术措施(如静脉内插管、导尿管、注射针剂、输血、吸入疗法、烧伤治疗等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以及应用免疫制剂等而引起的感染。引起此类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第二篇:急诊科4月份院感培训考核小结
急诊科4月份院感培训考核小结
培训时间:2013年4月25日培训地点:急诊办公室 参加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培训考核情况:本月培训内容简单易记录,培训后即刻进行了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均为95分以上,全部合格。
发现问题:
1、2、部分人员记录笔记较乱,只能本人知道记录内容。讲课人照内容念,讲课不生动。
整改措施:
1、2、放慢语速使听课人能够更好的记笔记。讲课人应提前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课堂生动。
急诊科5月份院感培训考核小结
培训时间:2013年5月13日培训地点:急诊办公室 参加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培训考核情况:本月培训内容简单易记录,且有现场示范比较生动。培训后即刻进行了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考核,考试成绩均为95分以上,全部合格。
发现问题:
1、部分人员记录笔记仍较乱,但较上次有改进。
2、讲课人本次有操作生动易记,并编了洗手口诀。
整改措施:
1、再次放慢语速使听课人能够更好的记笔记。
2、讲课人应提前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课堂生动,继续保持这种课
堂氛围。
第三篇:急诊科院感制度
急诊科院感制度
目录 1.消毒隔离制度
2.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报告制度 3.换药室工作制度 4.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5.手卫生制度
6.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 7.抢救室感染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隔离制度常规”。2 使用国家卫生许可证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护理部有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每月对各临床科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督察(定期查.抽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医务人员必须衣帽整洁,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带好口罩.帽子从事各种治疗,操作前均应洗净双手,用托盘放规定处置室操作。污物处理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消毒—清洗—消毒原则。(2)妇产科.皮肤科污物四步法消毒(消煮洗消)。(3)一次性用物,用后必须消毒.毁形(其中输液皮条使用后要剪断)并由登记本;消毒处理后送往相关科室处理,并签收登记;使用一次性用品初步处理后,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医院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无菌室.烧伤科.换药室等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具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做到每日清洁1—2次;一旦培养细菌数超过规定的标准时,必须采取措施,重新消毒。8 认真做好出院.死亡病人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床褥日光暴晒或紫外 线消毒,床头柜.床等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至清洁整齐后备用。9 各种消毒物品,如无菌包等必须干燥保存在专用柜中,注明失效日期,一般为14天,梅雨季节为7天。特殊菌种,如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应及时焚毁。发生医源性感染,导致传播流行,应及时报告当地防疫站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杜绝播散。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室或床边隔离,并传染病处理原则执行。13 为预防院内感染,按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报告制度
1.短期内同一科室出现2~3例感染病例,有不能控制的流行趋势;突发3例以上的感染病例并暴发流行;检验科发现同一科室送检标本的病原体有聚集现象时应立即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科室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流行病学检查,如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专家协助对感染病员的诊断与治疗。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一起,及时认真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方案,包括医务人员的防护.消毒灭菌处理.病员隔离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蔓延。4.一周内未控制医院感染流行,且出现死亡病例,医务科应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发生医院感染流行的科室应暂停收治病员,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并按要求24小时内报上级卫生部门。
5.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后,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写出调查报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及上级卫生部门。
6.确定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流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凡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固定位置分开放置。换药次序: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视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每次换药前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镊,一份无菌物品。换药盘内常用的换药缸及敷料已经启用,每日需高压蒸汽灭菌;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各种检查.治疗包未使用者,每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一次。换药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送供应室酶洗,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污染敷料必须投入医疗废物桶。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擦拭换药床.门.窗.台.凳一次(抹布分开使用)。地面宜湿式清扫,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拖地1—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培养1次 10cfu/cm ,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500cfu/m,报告单留存备查。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医疗废物应现场交接,核对其数量,种类,标识是否相符及包装是否密封。若发现医疗废物包装袋破裂.泄露,回收人员应协助科室进行处理。交接双方必须根据交接情况认真填写《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销毁登记本》《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并签字确认。5 妥善保存登记资料,并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手卫生制度
1.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根据2009年12月1日执行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全院工作人员遵照执行。
2.手卫生知识培训应作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做好参加培训人员统计,做到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全覆盖。
3.手卫生指征.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原则.手卫生方法和注意事项按《医院感染控制操作规程(SOP)》执行。
4.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各临床科室要做好手卫生自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检查成绩与科室绩效挂钩。
5.手术室负责手术医生的外科手消毒督查工作,对于外科手消毒不规范的医生,责令其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以确保外科手消毒质量。每月手术室将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报院感办,日常监督与每月考核挂钩。
6.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手卫生考核规范”定期各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及外科手消毒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
1.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2.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按医疗废物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值与符合《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标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的医疗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再按要求处理。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排泄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消毒双手。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抢救室感染管理制度
在病房感染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1 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和监护区。
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放置。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3 工作人员进入抢救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也各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是戴手套。5 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防止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8 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对特殊感染或高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第四篇:急诊科2018院感工作计划
急诊科2018院感工作计划
2018年急诊科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特制定2018年院感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目标:
1、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
2、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5%,正确率≥90%。
3、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
4、医院感染漏报率<5%。
5、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6、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月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4、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5、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三、工作重点:运用管理工具,提高院感质量
1、以2017年急诊科院感存在问题为依据,选择2个品管圈主题,对专项问题进行改进。首选品管圈为: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例数。
2、运用PDCA手法,持续改进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管理流程质量,如: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等。
3、制作院感知识微讲课视频,便于翻转式课堂在院感培训工作中开展,落实各级培训。
4、落实急诊科院感管理三级质控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共同提高院感管理水平及质量。
以上为急诊科2018年急诊院感工作计划,如与医院、院感科工作有冲突,科室计划将做相应调整。
急诊科 2017年12月21日
第五篇:院感第一季度培训考核试卷
院感培训考核试卷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
1.以下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下是:()
A.ICU(重症监护病房)B.心内科病房C.门诊接诊室D.放射科E.门诊注射室
2.同一类传染病病人住同一病房,床距应保持在:()
A.1m以上B.0.8m以上C.1.5m以上D.2m以上E.2.5m以上
3.医疗用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几类:()
A.1类B.3类C.5类D.7类E.9类
4.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
A.病毒B.衣原体C.细菌D.真菌E.弓形虫
5.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以下处理措施不妥的是:()
A.查找感染源B.对感染病人和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C.隔离病人D.制定防范措施E.调换所有工作人员
6.无菌物品的保存方法不当的是:()
A.储物架及运送车要保持干净B.无菌物品应有合格标志,并标明灭菌日期
C.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论是否潮湿,均可保存7~14天D.储藏房间要
保持湿式清扫,避免扬尘E.无菌物品应与未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7.传染病区设置隔离室的主要目的是:()
A.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B.便于对病人进行监护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E.方便家属探视
8.属于高效灭菌的是:()
A.本扎溴铵B.聚维酮碘C.戊二醛D.乙醇E.氯己定
9.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为:()
A.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李斯特菌
10.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不包括:()
A.老年患者B.免疫性疾病患者C.新生儿D.术后患者E.年轻人 二.填空题:(每题5分)
1.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2.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有:()()()3.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正确的处理程序是:()()()()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三.问答题:(每题30分)1.隔离的对象有那些?
2.暴露部位现场紧急处理的方法,如锐器伤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