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物业公司监管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强物业公司监管力度的建议
物业公司,本应是服务于广大业主,为广大业主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的一个服务性机构。然而,部分不良商家却把它变成了一个谋取暴利的工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每年收取大量的物业费、停车费,但路面常年破烂不堪,监控等公共设施部分损坏,危险建筑物不予拆除,反而伪造业主签字套用大量维修基金据为己有。
2、未经业主同意私自占用小区公共场所、消防通道建造违规建筑物,变为自己的车库、麻将馆、甚至用于出租,物业公司经理不思为业主服务,而是每天经营自己的麻将馆。
3、为赚取更多的停车费,私自允许非本小区的车辆常年停放本小区,造成本小区车位严重紧张,致使本小区车辆无车位可停。
4、公司账目严重不明,从未向业主公示过任何关于本公司的收支明细。
针对以上问题,我向各位领导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措施:
1、社区应加强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的监管,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公司应责令整改或者取消其资质。
2、加强物业公司财务监管力度;相关的审计部门应定时或不定时的抽查其账目,对违规的公司应责令整改并返还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3、社会力量监督、协助管理;相关科室应设置一个投诉信箱;对一些损害业主利益的物业公司,广大业主有权投诉,加大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望各位领导能采纳本人的建议,还广大业主一个安全,整洁,温馨的小区。
第二篇:关于对物业公司加大监管力度的建议
关于对物业公司加大监管力度的建议
物业公司的管理是小区日常秩序及业主生活的必要保障,也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利益矛盾,就其原因是各说其辞,业主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属于弱势群体。怎样既能保护业主的正当利益又能发挥物业公司的管理作用,是当前一个很关系民生的大问题。
分析原因其实就是个监管的问题。物业公司的管理行为是否符合物业的相关法规,其执行的管理行为是否规范,都需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督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力度是关键。比如有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擅自收取车位费或是擅自将业主的公共用地及配套设施租赁等,其行为是否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或监督是否到位。部分小区的监控系统形同虚设问题,物业公司在管辖区内的业主被盗问题的责任认定上等等,光靠业主与物业公司的交涉是很难解决问题的。那么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加大力度是保证各方利益的有效方式。为此,建议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定来监督相关部门的监管执行的情况,也切实需要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
提案人:赵庆0 1 2 年 1 2月
第三篇:关于政府对供暖企业加强监管力度的建议
内 容
供暖问题一直是市民及企事业单位热议话题,供暖好坏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政府形象。据了解,今年入冬以来,尽管供暖企业已采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一些小区供暖效果很不理想,市民意见颇大。因此,政府对供暖企业加强监管力度,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供暖企业存在的问题
1、供热初期暖气不热、维修不及时、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问题;
2、供热管网等设备故障造成停供、影响供热质量的;
3、供热单位没有实行24小时连续供热,用户室温不达标;
4、热温度达不到供热标准温度和温度达不到公有企业的供热温度,收费却同公有供热企业的收费相同,使百姓感到不满意;
5、供热主动权掌握在供暖企业,收费热费后供热质量好坏是企业说算的单一的卖方市场;
6、供热前的检修维修等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超前;
7、供热源配置不科学,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线过长热损耗大,能源浪费。
二、加强对供暖企业的监管力度的建议 我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供暖企业的监管力度,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的供暖机制,确保今后市民冬季取暖。提出如下建议:
1、严把供暖市场准入关。我市供暖企业开始走民营化经营道路,对直接关系市民生活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市政府应对其加大监管力度,对参加供暖企业进行资格认定。符合条件并据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才可进入供暖行业,从源头解决问题。
2、加强监管力度,设立24小小时供暖群众热线,接受群众监督、投诉。对供热企业实行供热保证金制度,对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供暖企业,限时整改,经济处罚,直至取消其供热资格。
3、政府设立专门热费收缴机构,不定期与供热企业结算。制定供暖行业标准,对供暖不达标的企业,政府将扣除其相应热费,并将所收热费退给用户。
4、建议政府设立专门单位加监管大力度。在供热监管工作中,供热质量要坚持定期和随机检查供热站点供热运行情况,走访固定测温点和其他热用户,及时了解确认热用户室温,妥善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源头,将温暖送入辖区内每户住家。按照其实施服务的范围,调查供热企业的服务事项和业主的满意程度和实际情况;了解供热管理中有关供热质量的技术指数和连续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对比情况。对百姓不满意的,企业运营存在严重问题,长期以往,就会损害百姓的公共利益的,要坚决取剔,政府按法 定程序收回,以保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以促使供热单位
转变观念,增加服务意识,保证供热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5、政府主持科学合理的配置热源和布局,在不影响各方面利益的前题下,采取就地就近的原则对供热区域和小区进行划分。以减少热量由于管线过长造成的消耗。
政协双辽市委员会 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
第 号
(类)
案由:关于政府对供暖企业加强监管力度的建议
提案人:王 晶 界别:教育界 工作单位:双辽三中 电话:***
附议人:
二O一O年十二月十二日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为了评职称,有人疲于奔命,有人拉关系找人情,有人憋着不评职称,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参加了今年的职称评审,深深体会到目前的职称评审体制的不合理、不公平。
对所有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晋级晋升职称,理由很简单——晋级就能涨工资。每到职称评审时,我们总是能听到教师们满腹的“牢骚”,这些牢骚多是指向目前不合理、不公平的职称评审机制。不可否认,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是好的——激励教师们努力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职称评审完全变了味——没有了公平公正。
首先,现在的职称评定细则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近年来,职称评定要计算连续四年甚至是五年的考核成绩、教学成绩和师德成绩。很多教师都在质疑:这个标准究竟是为谁而制定的?表面看来,这是在向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倾斜——只要你的教学成绩好,就能早日晋级。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教学一线上的教师很少能得到考核优秀、师德优秀,这些优秀的名额多数被中层领导干部“霸占”——在利益目前,领导优先!普通教师们只能“望优兴叹”!
学校的考核制度也多数偏向于中层领导干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奋斗在一线上的教师们即使努力工作,也很难得到好的考核成绩。每年晋级排在前几名的多数是中层领导干部,这对普通的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凭什么中层领导干部每年的考核成绩都是优秀?
其次,现在的职称评定养肥了一些部门。职称评审细则中有课题研究和论文一项,教师们只要交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就能轻松拿到论文和课题研究。不知这些花钱买来的课题和论文反映了教师的什么能力和水平?教师编写的论文都是垃圾论文。
再次给教师评定职称,既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
由于教师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这些手段说来也简单,无非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争取把职称捞到手。这些一心想得到职称的教师的竞争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层领导不大不小的腐败。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因被迫不正当付出,也内心不得安宁。因此而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现在的职称评审标准基本上都是领导说了算,正如广东商学院董福荣教授所说,目前的职称评定表面上看是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这仅仅是形式而已,实质上是一些人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或者说行政权力在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不合理、不公平的职评体制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鉴于此,想呼吁一下,不合理、不公平的教师职称评审体制该改革了!别再让教师职业成为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职业了!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二是折断脊梁之痛。求主任,找校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
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由于历史原因,三中的中级职称问题一直很突出,许多在三中的教师的职称比新调进来的年轻教师职称都低,加上职称必须一级一级地评。明年名额可能更少,而最近几年的高级职称却好评得多,这就有个特殊现象相同年龄的老教师工作差不多还在评中级而调进不多年的教师却轻松评高级,说得不好听点评上高级的不一定比评不上中级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贡献大。评上的得不到尊重,评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中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办好教育、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第四篇: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对上市公司进行以落实诚信责任为重点的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督促各有关方面切实履行诚信责任; 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监管手段,开辟更加畅通、便捷和高效的资信渠道,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力量,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一线监管,如建立上市公司资信信息网、上市公司失信举报电子信箱等; 建立上市公司诚信评级和公告制度。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将上市公司分为守信和失信两类,再根据守信和失信的程度划分为若干级别,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加以公告; 建立诚信档案,实行“黑名单”制。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董事、监事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他们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行为,并将失信者列入“黑名单”。
第五篇: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一)创新环境执法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采取日查、夜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对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实施专项行动。加强主动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扭转被动执法的局面。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对重点行业和重要污染源实行分片包干制,加大监测频次和监察力度,切实推行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忏悔制,对不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的企业要在媒体公开曝光和道歉。
(二)实行部门联动,形成环保合力。财政、金融、电力、能源、安全等部门利用政策、税收、金融、信贷、断电等综合手段遏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对整改不到位、治理不到位、顶风作案、违规排污的企业坚决予以处理,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利局画。
(三)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监管力度。新设立马坝、管镇、桂五3个环境监察分局,人员要抓紧到位,迅速开展工作,拉长农村环境保护短板,加强对开发区外企业的监管,使城乡环境质量整体进一步好转。
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立环境预警、环境应急响应、环境修复等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体系。排污单位要加强自身环境应急能力建设,防止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县乡政府都要保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制定完善相关预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的环境应急工作体系。
以保障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2007年全面完成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报批工作。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排污行为和其它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统筹城乡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扩大农村集中供水覆盖面,提高农村受益人口比例。完善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体系,建立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