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时间:2019-05-14 22: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第一篇: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人人抗拒和不接受的负面情绪,却能带给你的礼物,所有的心理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如果人们明白情绪的困扰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状态,就像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一样,快乐和悲伤,开朗和消沉都是交替的。你可以把情绪困扰想象为不期而来的‘客人’,他让你感觉不舒服,但他不是你的家人,终究会走。每当她们来时,你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与其相伴,不评价、不批判。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所有负面的情绪会有其正面的价值。只要你明白了,就能善用它。如果你认同痛苦,那么痛苦反倒会成为你的资源;如果试图快速消除它,那你就扩大了痛苦。当你升起负面的情绪和感受,不是要驱逐它,而是拥抱它。请深深感恩一切的感受和情绪,无论它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请迎向它。人生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除了一种“恨”之外,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给我们一些力量,就是指引我们找寻更好的方向,有一些甚至两者俱备。以下是常见的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和意义:

1、愤怒: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电影中和社会罪案里的主角警告对方不要激怒他,否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的社会里充满内心力量不足的人,他们往往需要生活在愤怒里,以维持更多的力量去面对人生的状态。这就像一个人在冬天里燃烧自己的腿去取暖,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世人最大的错误是企图运用愤怒带来的力量去改变外面的人事物,这当然不会成功。这样的人以为需要更大的力,于是变得更愤怒。用愤怒带来的力量改变自己,这才是突破方向。当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已经拥有完全足够的力量,怎么会变得力量不足呢?力量消耗在哪里了?或者,什么事是不能接受的,真的不能接受吗?这些都是在辅导工作里应该探索的方向。

2、痛苦:指引我们去搭建一个摆脱的方向。痛苦是使我们能避开危险,并提升人生经验的信号。痛苦可分为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但意义是一样的。例如果把手放在火上感觉痛苦,手会拿开,如果仍感到痛苦便会继续拿开,直到痛苦消失为止。所以,痛苦给人动力,这份动力是必须的。没有它,这个人便不会改变和突破了。心理治疗大师罗伯·麦当奴在教授处理感情关系问题的技巧时说:在有痛苦的两人关系中,感到痛苦的人就是该做出改变的人!

3、悲伤:从失去里取得力量,使我们更能珍惜自己仍然拥有的,包括记忆。“珍惜”的意思是妥善运用。所以悲伤既指指引方向,亦给予力量。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能更好的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

4、后悔:找出一个得不到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义,提醒我们,要找出一个有更好效果的作法,同时让我们更明确内心价值观的排序。

5、左右为难:说明内心价值观的排序尚未清晰明确。

6、恐惧:一种高能量的情绪,恐惧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并能使意识性增强,这对我们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很有帮助。它使我们获得本不能得到的信息,它使我们迅速作出反应,并在必要条件下选择逃避。恐惧指引我们找出不必付出的却原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惧指引我们去找出原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并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不必付出这些代价。与困难一样,处理这种情绪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使我们做某一件事,而是多了一份“可以做这件事”的选择。恐惧是维持动物生存下去的第一重要工具,人活着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没有恐惧。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真正的勇气是:虽然有恐惧,但还能继续走下去。

7、无可奈何:已知的办法全不适用,需要创新与突破思考。

8、内疚:这是一种与评估是非对错连在一起的情绪。如果我们没有其他的方式评估与价值有关的行为的话,内疚可限制我们的行为选择范围。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用更富有建设性的评估方法来取代内疚。指引我们已经完结的事里尚有未完结的部分并转化为完成的力量。这些情绪是指引方向的,若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能将它们转化成力量推动拥有者把未完结的部分完成。关于这一点,家庭系统排列的学问里有关付出与收取的平衡

概念很有帮助。

9、焦虑、紧张: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专注和照顾;已拥有的资料与能力不足,须添加更多所需。同样也指引我们找寻方向。焦虑、紧张常常跟本人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搞不清楚或者本人与系统的关系不清晰或者误解有关。

10、困难:指引我们去量化须付出的代价比可收到的回报更大。很少人注意到困难也是一份情绪感觉,它也是指引方向。对于困难只要清晰地量化须付出的和收取的,便能马上改变这份感觉。咨询师应当注意:处理这种情绪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使来访者去做某一件事,而是使他多了一份“可以做这件事”的选择。

11、嫉妒:嫉妒是中转站般的情绪,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种是“我低你高,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凭增高终而超越你”。这样的嫉妒会变成“不服气”,从而产生动力,让这个人发奋努力。另一种是“我低你高,但是我无法增高或超越你”,这样的嫉妒会变为憎恨。

12、害怕:不甘愿付出本来自己认为需要自己付出,或者觉得付出的大过得到的。它促使我们对所期望的东西重新进行评价及对实现期望采取的方法进行重新调整。

13、惭愧:一件表面上已经完结的事,但还需要采取一个行动的部分。

14、失望:发生在所期望的目标已确定但没有实现的时候,是一种能促使对期望作出重新评估及对实现期望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作出重新调整的信号。失望其实可分为两种:对人事物的失望和对自己的失望。对人事物的失望必然来自想控制它们的企图,无法如愿便失望了。对自己的失望来自不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是解决的方向。所以,失望也是指引方向的情绪。

15、讨厌:需要摆脱或者改变的提醒信号,帮助我们去找出改变及摆脱的办法。

16、压力:是转变动力之前的准备,就想弹簧一样,压得越低,弹得越高。

17、忧虑: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它把主意力集中在一个就要发生,但后果令我们担心的事情上。让我们出去精力集中的状态并将其变成兴奋,为我们提供能量。

18、憎恨:我的研究里,只有“憎恨”尚未发现有什么正面价值和意义。这种情绪的意义,是要维持本人在无法提升、同时必须把对方拉下来的境界里,它基本违背了“本人有足够能力去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信念。来访者既不接受对方比自己高的事实,又不能操控对方让他降下来,亦不能提升自己去超越对方,内心会产生愤怒,并会把愤怒提供的力量用在企图毁灭对方的行为上。在企图毁灭对方的过程中,对方大多数不会被毁灭,但是自己却毁灭了。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那份企图上,人就无法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原来可得的成功快乐的机会也就被毁灭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小心不要让自己沾上这种情绪。化解憎恨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心中充满感恩。

19、委屈:小孩子对父母的情结投射在其他人事物身上。委屈的意思是:“你没有给我你应该给我的。”感到委屈的人把自己放在低位,把对方放在高位,操控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小孩子会觉得什么都是他该得到的,而且不管要多少、什么时候要,父母都有责任满足他。而心理成熟的人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己的责任,对方没有一定的责任要给我什么;并且,这里得不到,我可以去别的地方拿到。

20、感恩:“恩”是本人没有权利得到却得到了的东西,对恩有感谢的感觉,就是感恩。小孩子有父母走在后面搞定一切,没有感恩的需要。思想成熟的人才知道感恩,因此,不懂得感恩也是没有充分成长的心态的表现。

从上面这些定义中我们明白,每个负面情绪其实都是给人一份推动力,推动我们作出行动,这种推动力或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也可能给予了一种力量,或者两者皆有。既然问题不在情绪本身,就要看你如何去拓展情绪上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运用情绪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你在情绪上无能为力,那么,负面情绪似乎往往要占上风,它将主宰并控制你的行为。有时候,当我感到自己有一种负面情绪时,我外在的意识通常就通知我对这些情绪作出评估。假如,我最近感到工作上很有压力,我就会问自己:最近是否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一些动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会让自己去体会这种压力,这是我的选择。当我主动这么做的时候,事实上,压力已经不是压力,它更是一种刺激,一种挑战,一种动力!在此其间,我的外在意识会定期的使我对压力予以注意,因而我会对我的想法所维持的时间的长短是否合适作出估计。如果已经达到合适的程度,我就会选择一种新的情绪状态,对我来说,时间量的大小就是我获得信息并决定对其怎样作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说,所谓的负面情绪,多数都是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导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上。通过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不开心的事并使我们处于一种情绪状态,通过这些状态就可以帮助我们对所处的局面做出评价,所有负面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事情并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果这个反应过程中,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们就会完全自由的调整我的情绪状态以应对新的情况作出反应。我发现这种情绪的选择模式很有趣。因为我已经学会前面讲到的技巧,所以我对我的情绪有了一种意识力,从而任何特定的时候,我都能对它作出合适的选择。我们的情绪的发生总是配合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帮助我们向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前景。我发现负面情绪的真的很有道理,而且是有用的。当你再去体验负面情绪的时候,结果发现痛苦感不见了,你就会看到负面情绪可以为你服务,并能不断的帮助你找到方法同时给予能量动力去解决困难。就向前面所说的,上帝创造的功能总是有用的。你一旦获得了情绪上的自由,也就大大拓展了精神领域的活动空间。态度就想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想轮子一般,使我们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情绪状态,虽然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适应你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情绪来适应一切的环境。毕竟,你的生活不是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的,而是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和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的。

第二篇:负面情绪会引发心理疾病

不要不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的情绪和坏心情,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的话,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甚至是寿命,那么就带大家看一些些详细的情况及数据:

常因夫妻关系出现情绪困扰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常因亲子关系焦虑的人死亡率增加50%;常跟家人争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常与邻居争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初发期,喉咙会变得沙哑干涩;肌肉会变得紧张,引发肩颈疼痛及偏头痛;血糖也会因此突然升高。如果长期慢性焦虑,哮喘、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会引发疲劳、失眠等异常。

情绪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毋庸置疑。一般来说,不良情绪来自于压力,而压力又分为两种。当个人能力无法满足外界要求时,他会感到不堪重负;反之,当外界要求远远小于个人能力时,不被需要的痛苦也会造成另一种压力。所以,调控情绪的核心应是认清压力的类型,决定到底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还是提升自己适应环境。除此之外,遇到情绪障碍时,也有一些即时的小方法予以缓解。

负面情绪看起来很小但是如果不断积累却会造成大的伤害,文章给大家讲述的内容希望能使打击更加的关注自身的情绪,身体才是我们在快节奏社会中生活的基本。广州协佳医院提醒大家平时注意自身的调节远离心理疾病的困扰。

第三篇:如何消除员工的负面情绪

近日读了一篇短文,觉得很有收获,简单摘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文章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一家新开业的理发店聘请了一些发型师,因为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的问题导致一些优秀的发型师不断被顾客指名服务,而有一名发型师却总是无人问津。一个月过去了,因为业绩不同,结果得到的工资与奖励也不同,无人问津工资又拿的少的发型师产生了负面情绪,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消极怠慢。

这间店的老板非常的聪明,虽然他把这名表现不好的发型师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但是他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名发型师,更没有找理由开除他。而是亲自做了一天发型师给他看,如何拓展客户、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把话讲到顾客的心坎里,把原本只想花几十元的消费提高到了几百元。接着店老板又给了他三天时间让他以平和的心态仔细体验另一名优秀发型师的工作过程,几天下来原本窝火的发型师终于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他服气了。负面情绪没有了以后他开始刻苦专研美发技艺,服务态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起来认真而积极,争着抢着要好好干。而且日后他成为这家理发店最为优秀的发型师。理发店的营业额也在不断的提升。店老板成功的平复了员工负面情绪,成就了一名优秀的发型师,也使得自己生意蒸蒸日上。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加油站管理过程中,并不是每名员工都是优秀的,我们经常会遇到产生负面情绪的员工,对待工作消极怠慢、应付了事。与公司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对着干。更有甚者把这种不良情绪带到服务现场,引起客户的不满,甚至投诉,影响中国石油良好的品牌形象。

当我们的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一味的讲大道理,更不要不管不问。如何处理好这类事情,理发店老板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

带来很大的启发。笔者认为正确的帮助员工消除负面情绪,员工才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工作,加油站才能有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企业才能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四篇: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负面情绪

在孩子不满意或与小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都会产生各种情绪。这时,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否则,孩子长期受到压抑,情绪得不到宣泄,有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

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负面需要做到:

1、让孩子把心事说出来

比如可以这样说:有什么事你不想告诉别人,但憋在心里又觉得不舒服的,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心事写出来,心里就会感到轻松一些。也可以学会向人倾诉,把自己的心事向你的朋友倾诉。有时候自己的倾诉也许并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你会发现倾诉过后自己的心情会变的坦荡舒畅。还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 喊叫来发泄内心的积极。当然也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2、给孩子布置“发泄角”

实验证明,孩子用粗笔涂鸦的方式消解愤怒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投掷小飞镖或投篮。对于女孩来说,可以专门在家中开辟一块“涂鸦角”,买块纤维板,专供女儿张 贴涂鸦作品。对于男孩子来说,投掷飞镖,或是练习跑步上篮,都可以让其宣泄负面情绪。特别是那些感觉被老师和父母冤屈的孩子,掷飞镖是“发射愤怒”最有效 的手段。

3、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感受

当孩子有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只能借助不当方式宣泄。这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感受。如果孩子因为恐惧而采取 不当宣泄方式,抱紧他,陪他待上一会儿,想办法消除他的恐惧感。如果孩子是因对伙伴的不满而发怒,你可以重复一遍孩子的话语,帮助他理清思路,弄清他想怎 么做,然后明确告诉他你的想法,用建议或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他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会有种被充分了解的感觉,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尊 敬。

4、发泄后要拥抱安慰孩子

首先要使自己的心境平和下来,温柔的制止他的不良宣泄行为,然后轻轻的拥抱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疏导他的 情绪,并告诉孩子你知道他的感受,你爱他等。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切记不可用大声训斥或惊慌失措来刺激孩子,激化他的情 绪。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要先把孩子拉到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安抚。

第五篇: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

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

[摘要]“坚持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一条重要的原则。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正面报道理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受众对于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文章试图全面地解析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的主要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其存在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正面报道;负面解读;全民记者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20-04

2013年2月3日《河南日报》旗下的大河网关于连霍高速事故的报道引发网民不满。有网民统计,这篇1300多字的报道中,有1134字都是表扬河南当局如何辛苦工作,对事故本身和死者遭遇却轻描淡写。媒体人范炜微博总结称,该报道中“褒扬用语25处,如‘迅速、立即、难度很大、全力救援’……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名字,没有家属一滴眼泪、没有一句对政府的批评、没有一声领导的道歉……”

该条新闻本来是传递政府公共政策的新闻,却并未在受众端得到应有的解读,受众更多的是从负面去解读。正面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肯定,以期能引导社会氛围良性发展的一种报道。正面新闻报道本来是想发挥媒体影响力大、社会引导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去积极地解读公共政策、宣传社会主流意识,但由于报道视角的单

一、报道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细节等问题削弱了预期传播效果,甚至导致受众更多解读的是负面信息。

一、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的具体表现

正面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发挥着引领舆论导向,树立榜样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效。但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许多正面报道传递给受众更多的是负面信息,具体表现如下:

(一)新闻人物的神化——只可远观不可亵学焉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树榜样你学习”的单向传播模式一直主导着新闻人物报道的方向,现在宣传一些榜样人物时,主基调依然是其“废寝忘食,不顾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为了体现新闻人物的完美形象,故意拔高,不惜造假。受众本来就对典型人物抱一丝怀疑的态度,如果发现其中明显的负面消息,这个典型人物的榜样形象会荡然无存。《新闻联播》里还有病危期间甚至去世后才被宣传为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被网友戏称为“不死不模范,不病不典型”。这是典型人物宣传的极端负面信息。

(二)新闻事件的片面性解读——一切都是和谐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报道,能够积极地引导受众去感知社会,提高其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对于新闻事件的片面性解读,只提供一个报道视角,从政府努力的角度出发,对其他新闻主体的报道不足。这让本来对事件有所期待的受众参与性不足。

在连霍高速的报道中,河南当地媒体作正面报道突出政府在抢险救人中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一味的报喜不报忧,忽视了人文关怀,忽视对相关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必须全方位地进行报道,体现各方的观点,这样才能避免受众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三)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正面回应——漠视大众的感受

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热点突出,如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关系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于这方面的正面报道,一般显得四平八稳,往往拿

一句“正在研究调研之中,一定要相信政府”去搪塞大众,对于公众的合理要求不能正面回应,而采取的是消极回避,殊不知在一次次的消极回应中,大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感也在不断地丧失。在正面报道之中,不能正面回应民众疑惑及进行合理引导,势必会让民众解读为政府的不作为,这是正面报道不全面引起的负面信息。

“郭美美炫富”事件中,由于官方媒体不及时正面回应此事,仅仅是发布一个声明,没有及时澄清相关的责任,以至于事件不断发酵,最后造成红十字会的捐款数额大幅缩水。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

(四)会议新闻的空虚化——领导形象的过度再现

谈到会议新闻,大众的普遍反映就是无聊。但是会议新闻却是目前正面新闻报道的主力。会议新闻几乎成为黄金段新闻节目的全部内容,当地的领导按照职位的高低,逐次的抛头露面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新闻的排序不是按新闻价值进行排序,而是靠领导职位的高低进行排序。会议新闻基本模式化:哪些领导出席,主要领导讲话指出,最后强调。对于大众关心的会议内容却是一笔带过,不作详细解读。

二、正面新闻报道中负面解读产生的根源

正面新闻报道的预期传播效果是想从正面积极引导受众,但事与愿违,受众更多的是从负面进行解读,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上的僵化——宣传价值大于新闻价值

理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高度。之所以正面新闻报道会引起受众的负面解读,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新闻机构依然固守宣传价值大于新闻价值的观念。在当下资讯发达、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的时代大背景下,受众不再是以前信息匮乏时代“你报道什么,我接受什么”,而是选择性地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接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二)传播方式上守旧——单一的报道角度

传统的正面新闻报道传播方式单一,主要是选择政府的报道视角,整条新闻主要是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对于整个事件的进展政府作出的努力,有一种政府是万能的感觉,这种传播方式在树立政府权威形象,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整个社会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现代的政府不应当是一个大包大揽的政府,而是一个依法行政、服务性的政府。作为一个社会主体,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而不是所有的事都管起来。

(三)内容建构的空中楼阁——脱离大众生活

传统的正面新闻报道内容主要是以政府行为、政府决策、领导活动为主,在追求宏观视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一些信息传达,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即使有关于大众生活的报道也是从领导参与的角度进行报道,很少去涉及大众的现实生活,这就造成领导看新闻、大众看娱乐的传播心理。政府需要民众知晓的信息传达出去,但是民众接受不到。民众越接受不到,越是简单地加大宣传的频率,越是引起受众的反感,受众越是逃离电视新闻正面报道,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大众并不是完全讨厌政府行为的正面报道,只是相关性不足,造成其参与性不强。要想真正地提高正面报道的受众认可度,要从受众的视角去解读政府行为,提高受众在政府行为中的表达权。央视新闻报道中“新春走基层”、“央视记者蹲点日记”等报道在民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就是最好的例证。只有不断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报道民众的现实生活,才能不至于在内容上如同空中楼阁,不至于引起受众对于电视新闻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四)受众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告别“一枝独秀”

随着“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微博等新兴媒介的不断发展,受众在信息的获取上不再是单单的依靠传统的媒体,甚至在新闻的时效上,电视媒介有时候落后于微博等新兴媒介,如前面谈到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开始时就是在新浪微博上传播。在传媒格局发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正面新闻报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介上各方面的态度与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而传统新闻媒介依然是四平八稳的正面报道,不能起到消除社会的不确定性、有力回击谣言的作用,不能很好满足受众对电视媒介提供权威信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受众的不信任感,也助长了受众对电视新闻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三、正面新闻报道中负面解读存在的危害性

正面新闻报道是为了引导社会大众以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视角去认知社会、关注政府的行动与政策动向,如果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出现负面的解读,对于整个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众出走——对正面报道失去兴趣

当受众对正面新闻报道开始作负面解读的时候,也是受众对正面报道失去兴趣的时刻。正面报道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引导受众积极的去认识社会,知晓政府在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社会整体的向心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当正面报道的受众开始失去兴趣的时候,正面报道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政府无奈——上传不能下达

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及时传达政府的政策及相关工作计划,让社会大众知晓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及公务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共同去建设和谐的社会。

作为政府信息重要传递渠道的传统新闻正面报道不断受到负面的解读,很大的一个危害就是政府的一些政策与工作计划不能很好地传递到社会大众之中。如若一个政府的行为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就会增加政府的行政沟通成本,增加政府沟通协调的困难,减缓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

(三)媒体叹息——信息的无效性

作为正面报道的传播主体,传统新闻媒介面临正面报道被负面解读的危机时,就会造成社会大众对整体新闻节目可信度的质疑,对“舆论领袖”地位的质疑,随之而来降低对节目的“黏性”,受众就会不断地流失,传统媒体的整体经营压力就会不断上升。

面临如此困境,传统媒体为了自身品牌的发展,就会减少正面报道的栏目设置,减少正面报道的时长,增加一些娱乐类的节目去争取收视率,进而提高其经营业绩。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正面报道就会在经营压力下被媒体淡化,对受众的引导就越不足,受众就更多地去关注一些娱乐类的节目,减少对正面报道的需求。长期以往,媒体就会丧失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进而丧失其权威性。

(四)社会悲哀——社会心态的浮躁

正面报道在引导社会舆论、塑造社会大众素养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正面报道被大众不断地负面解读,这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消解,社会大众更多地听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没有核实的各种小道消息,被其中故意夸大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接受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在没有权威媒体引导以及对新闻事件没有全面认识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对抗情绪。

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在没有正面报道的合理引导下,受众很可能被各种负面报道所吸引,对社会产生悲观情绪,进而造成社会心态的普遍浮躁,丧失了基本的思考与判断,只是简单地盲从各种观念,并不自觉地作为人生的行动取向。长期发展下去,便会造成整体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对于处在改革攻坚期的当代中国很不利。

四、正面新闻报道中负面解读的解决之策

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其危害存在于各个层面,不仅是传媒内部层面上,而且对

社会良性氛围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传媒人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创新正面报道,消减受众对其负面解读,继续发挥其引导舆论、沟通社会的作用,具体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更新观念——在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中找寻平衡点

要解决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其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宣传系统观念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转变其宣传价值大于新闻价值的传统观念,只有作为正面新闻报道的主管部门的传播理念进行创新,才能在源头上保证正面报道的新闻性。在受众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传媒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宣传部门应当认识到单纯注重宣传价值,对受众进行灌输式教育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要想对受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必须注重正面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采取平民的视角去报道,才能吸引受众去关注正面报道,才能谈得上正面报道的引导效用。最近央视记者走基层的正面报道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获得社会大众热烈讨论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多角度的传播——追求多角度、全面的解析新闻事件

媒体在进行正面报道时,要放弃其传统的单一的政府报道角度,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新闻事件,占领舆论的制高点,而不是在受众质疑的时候出来当“灭火队员”,甚至保持沉默,任由其不断发酵。

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电视媒介要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尝试从政府的角度、平民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解析,成为受众关注新闻事件的权威信息源,从源头上杜绝受众负面解读的可能性。在媒介观点横飞的时代,受众渴望一个真实、权威信息源的心理是没有变的,只是在电视媒介不能满足其新闻需求的情况下,才去听信谣言,进行负面解读。如若电视媒介能发挥自身权威性、客观性、声画合一的优势,积极地多角度地解析新闻事件,受众依然会回归。

(三)内容来源的多元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传统的正面新闻报道主要是以政府动态、领导活动为主,才造成普通受众无心参与,甚至进行负面解读。正面新闻报道要想得到受众的关注,必须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中,去采写社会大众真实的生活状态,解读政府政策在现实生活状态中的执行情况,听取大众对于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些褒贬,才能更好地为政府履行管理社会、为民众服务的职能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政府行为的好与坏,对于媒体报道的人物的好与坏,受众拥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只有真正地深入他们的生活,才能了解其最真实的想法,从根源上截断其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正面报道的先进人物是大众生活中可以感知,可以学习的榜样,受众就不会负面解读。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推出的“身边好人”为何会引起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就是对正面报道过时之说的最有力的回击,也再一次证明受众不是拒绝正面报道,只是缺乏对生硬宣传、与其生活无关的正面报道的耐心。

(四)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倾听百姓的声音,建构沟通的桥梁

传统的正面新闻报道,主体的思路就是“我做指示,你学习”、“我树榜样,你模仿”这样的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受众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接受者,被生硬地成为一个学习者,个人的参与意识得不到表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单向传播模式必然被受众所抛弃。正面新闻报道要想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受众的青睐,必须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让其参与正面报道,听取其对于政府政策的感知,给予其表达自身观点的平台。电视媒体只有真正成为百姓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才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旋律,引领社会舆论。

央视《感动中国》作为一档正面报道栏目,为何每年能得到大众的追捧,其主要的原因便是:从感动中国人物最初的全民推荐,全民票选,全民评判,到最后节目现场的全民参与,整个流程都有社会大众的全程参与,社会大众就会相信自己参与的正面报道,相信这是

客观的,这是值得自己信任的正面报道,就不会去负面解读。

五、结语

正面新闻报道作为引导社会大众积极认知社会、感受先进人物,理解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其在塑造民众的社会素养与媒介解读能力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面报道面临受众的负面解读,不仅是传媒内部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整体氛围的问题,作为传媒人,有责任去破解这个难题,让电视新闻正面报道起到其应有的功用。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王蒙,公信力,包容性和人文精神[N],人民日报,2011-06-07

[3]焦娜,浅析《感动中国》正面报道中的创新与突破[M],新闻窗,2012,(6)

[4]陈先,探讨正面报道中的几个偏颇倾向——从颂扬招来质疑、策划成了造假、新闻爱戴“官帽”谈起[J],新闻与写作,2011,(6)

[5]何可可,新闻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J],新闻传播,2010,(10)

[责任编辑:钟山]

下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当代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及对策

    《管理心理学》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浅议当代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及对策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二O一六年十一月 浅议当代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

    家长如何积极倾听孩子的负面情绪

    家长如何积极倾听孩子的负面情绪?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第二中学 杨绍芬 情景一: 莎莎:妈妈,我好想像爱丽一样生病感冒呀! 妈妈:为什么呢,孩子? 莎莎:就是想生病嘛? 妈妈:你脑子是不是进......

    “负面清单”正面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负面清单”正面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负面清单”正面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近日,湖北省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省属高......

    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如何面对恐惧?

    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如何面对恐惧?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通常都会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经常会给人带来负面的体验。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通过我们头脑中对一件事物......

    正能量感悟---消除负面情绪,打造正向能量范文

    正能量 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 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 使人不断追求、让生......

    生活中常见的十类正面、负面铭印

    生活中常见的各类正面、负面铭印 1.健康长寿 正面:关心他人健康、照顾病人、帮助寻医问药、帮助他人得到身心安乐、保护动物、戒杀放生、教大家健康的方法(6、9皆可),供养和布施......

    浅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浅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周一帆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402班,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针对外商投资管理的一种新的法......

    负面情绪蔓延影响幸福感 社会管理亟待创新加强

    负面情绪蔓延影响幸福感 社会管理亟待创新加强 2011年06月27日 15:29:52来源:人民网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就是人们社会性、精神性需求上升,而我们社会管理全面滞后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