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22:3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

第一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发挥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标准是创新成果的固化和推广,是企业组织生产、服务、管理的技术依据。认证是对产品、体系和人员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和程序,是推动技术法规、管理标准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局,我省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注重运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必须看到,我省仍然存在标准制订数量少、层次低,认证对产业发展的保障能力薄弱,标准化和认证工作投入不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我省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省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再上新水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大局,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标准、认证、品牌为抓手,以检测技术平台为支撑的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体系,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自觉的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格局,大力营造依靠质量、标准、认证、品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社会氛围,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资源环境得到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二)基本原则。一是创新驱动、标准先行原则。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通过产品、管理和生产各个环节的不断创新,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企业实施先进标准,引导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二是质量提升、认证保障原则。充分发挥认证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中作用,通过有效认证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认证监管体系。三是产业联动、整体优化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开展标准化和认证工作,既注重产业链上下游不同阶段产品标准认证的协调和衔接,又注重各类相关、临近产业标准认证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的标准化和认证工作水平。四是人才为本、文化引领原则。重视标准化和认证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建立熟知并善用标准化和认证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文化和理念,用文化的力量影响和引领产业提升。五是节能减排、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并将其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加强企业用能和排放计量,不断研发制订有关标准,通过认证督促企业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建立一套比较先进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认证市场体系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政府、部门、企业重视实施标准化战略和认证工作的机制;打造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建设一批能够支撑我省产业升级的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培育一批在不同产业层次和优质产品聚集区起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构建先进的产业标准体系。一是加快联盟标准的制订实施。机械、化工(含橡胶轮胎行业)、纺织、家电、家具、五金、太阳能产品、食品饮料(含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陶瓷和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要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核心技术为抓手,大力开展联盟标准的制订和研发工作,将高水平的企业标准转化为联盟标准。鼓励产业集群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将联盟标准逐步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到“十二五”末,全省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30%。二是加大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力度。省、市、县各级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参与或承担国内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到“十二五”末,争取在我省设立的国际和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制订工作组总数达到50个,建设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制订工作组80个以上。三是完善产业发展急需的标准体系。选择关键技术和产品,制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订实施一批严于国家标准的节能减排地方标准。在国际标准制订、认证结果互认等方面,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我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0项以上,制订地方标准300项以上,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二)大力加强认证的推广和监管。一是进一步加大认证的推广力度。鼓励更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开展各类自愿性认证活动,着力推进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推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力度,依法规范生产强制性认证产品企业的行为;在制造业重点行业有序推进产品合格认证。大力开展节能认证示范区建设,推动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有序开展产品合格认证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完善节能认证鼓励政策,经认证的节能环保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加强对低碳产品、碳足迹、碳标识、节能量等认证的研究,为全省减排工作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针对部分认证机构存在的工作不规范、认证质量和诚信度不高的问题,要依法采取约谈、告诫等多种措施,促使其履行认证活动主体责任。对存在严重问题、扰乱认证市场的认证机构,要向国家认监委建议,依法吊销其认证资格。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重点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加强执法监管,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等行为。进一步加强对自愿性认证的行政监管,对不按规范要求组织管理生产的获证企业,要督促其认真整改。要发挥公众和市场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强获证企业实施认证规范的自觉性,保证认证有效。

(三)全力打造一批区域品牌。一是规划明确一批区域品牌发展重点。将区域品牌建设的重心放在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上,放在产业聚集区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培育和发展上,放在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上。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重点选择3至5个企业、在规模较小的中小产业集群中选择2至3个企业作为区域品牌的培育对象,充分发挥省长质量奖、山东名牌、优质产品基地创建等各项政策支持作用,提供各类技术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育。二是建立和完善品牌评价体系。积极修订和完善品牌评价产品目录,注重吸收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品进入目录;更多关注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产品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产品,区域品牌评选向产业集群、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倾斜和聚集,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区域品牌。到“十二五”末,力争全省形成区域品牌100个。三是优化品牌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涉及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食品、家电、建材、农资等产品的执法打假力度,优化企业的品牌发展环境,加大对潜力区域品牌产业和产品的政策保护力度,维护好企业的品牌权益。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品牌企业集聚,逐步实现由单个产品品牌向品牌企业、区域性品牌的转变,不断壮大优势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快推进检测技术平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已有平台效益。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检测能力,提高利用效率。针对部分检验检测机构人才匮乏的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广开渠道引进人才,对急需的专业人才采取公开招聘方式引进。在薪酬待遇方面,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同工同酬,支持技术人员多劳多得。二是提升新建平台服务能力。在平台的布局上,紧紧围绕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使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与全省产业总体布局相一致、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相吻合、与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推动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向产业发展方向延伸,不断满足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三是区分层次,搞好分工,实现差异化发展。国家级质检中心要做到建设高起点、人员高素质、检测高水平;省级质检中心要做到专业化检测、专业化服务;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要能够满足当地产业聚集和特色需求,真正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着力打造计量、质检、标准化、特检、认证认可、纤检和信息化技术服务等7个平台,夯实产业优化升级检验检测技术基础。到“十二五”末,争取建成国家质检中心48家、省级质检中心100家。

(五)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一是精心选择培育龙头企业。根据全省“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和当地产业特点,区分不同层次、类型和产业,重点关注人才聚集度、科研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较高,开拓空间大,研发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在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中有实力、有影响、有辐射作用的企业,从中选择培育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省级每年重点选择培育20个左右,各市重点选择培育3至5个,县(市、区)重点选择培育1至2个,力争形成覆盖各个产业,在省、市、县三个层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300个。二是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针对龙头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培育方向、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在制订实施标准、人才引进、财政税收、项目申请、银行贷款、土地政策、技术改造等方面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制订实施国际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推动龙头企业成为实施先进标准的标杆、引领科技创新的先锋、聚集优秀人才的盆地、实施质量体系认证的模范。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带动广大企业强化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形成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格局。

四、组织实施

(一)制订推进规划。各级政府要依据我省“十二五”规划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对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工作作出规划。规划的制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全省经济总体布局,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需求;要5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季度有重点,把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到每个年度,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对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明确政府、部门、企业在推动当地产业优化升级中的职责分工,加快工作进度、提出完成时限;要狠抓规划的落实,加强协调调度和督促检查,严格年终考核,兑现有关政策,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二)突出工作重点。要根据我省“十二五”规划和“一蓝一黄”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要把人民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监督抽查发现问题的产业和产品作为重点,强化标准实施、认证监督和许可把关,扶优汰劣,净化环境,促使相关产业、产品加快优化升级,有效推进产业的调整振兴和全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标准化和认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加强企业在职人员标准化和认证等知识的继续教育。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共建、定向培养。注重引进熟悉掌握标准化和认证知识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社会舆论、行政管理、企业生产等环节营造形成注重利用标准化和认证等手段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理念和氛围。

(四)科学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要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综合运用标准实施、生产许可、认证认可、登记备案等手段,科学把握市场准入关。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的监督,对达不到标准和认证要求的生产企业责令停产、转产或取缔;要对重要工业品和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根据山东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实际,以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基础,在节能、环保、安全方面制订实施一批地方标准,督促企业逐步按规范实施,引导生产要素和区域重点产业集聚发展;要鼓励行业领先企业结成标准联盟,制订实施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通过综合技术手段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市场投向,避免“一窝蜂”跟进和低层次重复建设。

(五)做好结合文章。要与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结合,善于运用标准化和认证手段推进战略实施;要与科技进步奖评选、省长质量奖评选、名牌评选等结合,把标准和认证实施情况作为重要评价要素和依据;要与国家部委的重大部署和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充分运用标准化和认证手段促进相关工作深入开展;要与各部门、行业的经济管理活动结合,以标准化和认证手段指导各项具体业务工作。要注意运用成功案例推动工作,总结规律,创新机制,形成模式,固化流程,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民政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商务厅、卫生厅、环保厅、统计局、工商局、林业局、质监局、旅游局、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省级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联动机制,协调工作办事机构设在省质监局。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和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领导机制,把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摆上重要位置,形成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鼓励标准创新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技术标准的研制列入科技计划。对有重大创新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项目纳入省级科技进步奖的评奖范围。

(三)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产业标准的实施推广、标准体系建立、标准数据库建设等,支持获得国际领域互认资格的重点项目,支持节能产品、低碳环保等重点领域认证技术研究和推广。各级政府要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省、市、县三级运用标准化和认证手段共同支持产业优化升级的财政保障机制。

(四)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工作考核力度。要把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和认证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由省质监局牵头,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局制订考核办法,具体组织考核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作用及取得成效的情况,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第二篇:产业优化升级意见和建议

四、对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产业优化升级)

推进传统产业由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资源型生产向消费型生产转变,重点坚持传统产业终端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工业市场群建设为牵动,加快科技创新和战略性调整,不断确立产业竞争新优势,带动抚顺工业全面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各类消费市场,引领工业经济向消费服务领域升级延伸。一是培育区域型生产消费市场,推进原料、原材料产业向精深化发展。立足石化、冶金、油母页岩等产业现有优势,重点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商品交易所、商品销售中心等大宗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确立区域性产品价格、技术、信息等市场主导权。二是培育品牌型消费产品市场,推进传统制造业向终端化发展。立足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和特色轻纺加工等产业优势,重点依托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开发建设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市场,吸引各类资源进入抚顺加工销售,形成区域性商品生产和集散中心。三是培育消费型高新技术市场,推进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立足先进智能装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势,重点依托“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形

成持续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千企升级”为主线,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完善创新服务载体,集中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系列产品。二是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活动。重点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领域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三是加快“两化融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坚持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集成应用,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实现产品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加快战略性调整,创建集群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立足新型工业化,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协作配套完善、龙头企业支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资源节约、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力量抓好石油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等12个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无纺布、钕铁硼、琥珀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品牌影响力。

第三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

豫政办 〔2011〕75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污染少、消耗低、集约利用土地等突出特点,投资乘数效应大,杠杆作用明显,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通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成为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坚持存量改造与增量调整相结合,通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延伸扩展产业链条,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和开展战略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和我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技术改造作为统筹推进调整振兴、“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的战略性手段,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投入,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技术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政府服务职能,制定产业规划,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贴息、投资免税等政策,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结构优化调整并重。通过扩大技术改造投资规模,以存量调整带动增量快速发展。加强结构调整,鼓励兼并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存量提升。完善落后产能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

3.坚持壮大骨干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相协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强其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壮大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1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企业组织优化。

4.坚持提升战略支撑产业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举。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战略支撑产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5.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利用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支持企业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不同途径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做到自主创新与借力发展相结合。

三、主要目标

围绕国家和我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实施“万亿技术改造促升级计划”。2011—2015年,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幅30%以上,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发展显效益、结构调整上水平、企业发展上层次、“两化”融合上台阶。到2015年,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等指标优于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明显增加,建成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企业研发投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两化”融合取得显著进展,全省经常性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的企业达60%以上。

四、重点改造领域和方向

(一)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围绕关键零部件—主要总成—整车产业链,以壮大产业规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郑汴产业带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郑州宇通集团、郑州日产公司、海马公司、中国恒天集团和开封奇瑞公司等整车项目建设,配套建设郑州经开区、中牟、开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推进中原内配公司、许昌传动轴公司、中航新乡公司、中轴集团等骨干零部件企业产业园建设,以整带零、以零促整,实现整车与零部件集聚发展、互动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以富士康IT(信息技术)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尽快形成年6000万台手机生产能力,通过垂直整合,吸引关联配套企业,力争五年内60%以上实现本地配套。推进郑州固态照明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漯河电子工业城、鹤壁(深圳)电子科技园建设,力争郑州信息安全、新乡锂电池、许昌电力电子、南阳光电产业实现集聚发展、配套发展。大力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以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基础共性技术改造和数控机床的推广应用为着力点,全面提升我省

装备工业整体工艺制造水平;抓住农机下乡、电网改造和轨道交通建设机遇,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洛阳动力谷、中原电器谷建设为重点,实施中信重机大型矿山成套装备、新洛轴工程、许继风电装备、平高集团智能输变电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郑煤机集团高端液压支架、焦作厦工公司工程机械、南阳防爆集团电机等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输变电装备、大型成套装备、工程施工机械、基础部件等4个千亿元产业。

食品工业。以全面建设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增加食品高附加值花色品种和争创国内一流名牌产品为重点,培育壮大双汇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白象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推进双汇集团第二工业园、思念食品新工业园、众品食品中原冷链港等基地型项目建设,加快承德露露郑州基地、福建亲亲临颍休闲食品园、上海谷夫鹤壁基地等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

轻工业。重点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实施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周口制鞋基地、内黄陶瓷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壮大家电、制鞋、家具、陶瓷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塑料制品、灯具、五金、玩具等产业转移。

建材工业。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全面建设窑炉余热发电工程,加强建材行业与电力、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关联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设,加大各类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力度。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以及以水泥粉磨节电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全面完成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在平板玻璃行业推广全氧燃烧、配合料预热和烟气脱硫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建材,扩大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中高档建筑陶瓷等优质产品规模。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化学工业。加快传统化工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新兴化工短板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探索开发煤化工企业原料本地化、化肥生产醇烃化、氯碱生产离子膜法工艺等新型生产技术,采用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利用、废弃物循环回收、节电设备应用等技术手段,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大力推动节能降耗。重点发展甲醇深加工产品,突破甲醇制烯烃关键技术,实施百万吨煤制烯烃及乙二醇工程,积极发展醋酸乙烯等深加工产品,加快建设豫北、义马和永城现代煤化工基地,推动煤化工产品多元化和精细化。实施百万吨聚氯乙烯、百万吨尼龙化工工程,提高盐化工规模化深加工水平。

有色金属工业。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强化产品链接融合。电解铝企业着重推广高效节能电解技术和完善电解槽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抓好电解槽改造,淘汰100千安以下电解槽。氧化铝企业大力推广节能工艺技术改造。铅锌冶炼企业加快淘汰烧结机,推广富氧底吹加液态铅渣直接还原冶炼技术。铝加工以精深化为重点,重点支持高档民用型材和航空、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用铝材发展,加快实施豫联能源3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材、巩义产业集聚区百万吨铝板带箔、洛阳万基控股集团铝加工一体化等大型项目,提升铝工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积极承接沿海铝加工产业转移,培育电解铝、铝合金和铝加工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铜、镁、钛等金属深加工,提高铅锌和黄金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钢铁工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是节能降耗、循环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高档品种。炼

焦推广煤调湿技术和干熄焦技术,烧结推广烧结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炼铁5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全部实现煤气余热余压利用,重点企业的轧钢加热炉全部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60吨以上转炉实现负能炼钢。全面采用节能电机和变压器,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节电技术。全面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实施安钢集团高炉大型化改造、舞钢轧机技术改造、南阳龙成特钢项目,建设安阳优质钢生产基地,壮大舞钢宽厚板生产基地。

纺织工业。全面推广废水废气余热回收等新型工艺技术,提高专用设备使用比例,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鼓励引入国内外纺织、印染、服装、制鞋等行业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突出发展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推进郑州杉杉、滑县牛仔服、淇县浙商等一批服装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尉氏福甬、商丘恒大等高水平印染项目,完善纺织产业链。

煤炭工业。重点支持深井建设、大型综采综掘成套技术及装备、瓦斯综合治理抽采、煤层气压裂工艺等技术、装备攻关,支持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实施兼并重组小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工业化,力争把煤层气产业培育成能源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煤为主,积极发展煤—化工、煤—电、煤—电—建材、煤—电—铝等产业链,延伸产业链。

(三)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新能源汽车。培育动力电池、电控、电机、整车产业链。建设郑州电动汽车整车、新乡和洛阳动力电源系统等特色园区,突破电池隔膜、锂电性能、电控等核心技术,培育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以示范运营促发展。

生物产业。重点加快郑州和新乡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在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实施洛阳万吨级多晶硅及吉瓦级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南阳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洛阳光伏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以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及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为重点,突出提升品级和增加品种,加快发展超硬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快建设洛阳新材料、鹤壁镁合金以及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

(四)加快产业集聚,搭建技术改造平台

加强特色产业集聚区规划,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依据规划加快建设。鼓励迁建、改建、扩建的技术改造企业和新建项目按产业性质和产品特点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特色主导产业。支持企业实施系统技术改造,优化专业分工协作路径,延长、做强产业链,提高产业链间协作配套能力。促进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专业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五)加快自主创新,强化技术改造支撑

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抓好企业研发设计中心建设,鼓励企业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低水平的规模扩张。优先支持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采用较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项目及新产品项目。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专利等无形资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组织制定一批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力争将我省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编制《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大力承接有色、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弥补短板;积极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填补空白。把东部沿海的技术、管理、品牌、资本与我省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相结合,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的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鼓励支持沿海企业在整体搬迁转移过程中实施技术改造,加速更新技术、设备,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核心竞争力。

(七)加强节能减排,提高发展质量

在技术改造中注重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重点耗能企业和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支持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装备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加大对有色金属、钢铁、建材、焦化、碳素、造纸、制革、合成氨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以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八)加快“两化”融合,提高发展水平

围绕我省传统产业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设计开发的融合、与生产制造过程的融合、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与产品功能的融合、与市场流通的融合、与人才培训的融合等。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应用步伐,着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深化电子商务的应用,加快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技术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成立省企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任组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制定技术改造规划,发布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协调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整体推进技术改造工作。

(二)建立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体系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开展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监督、监测、评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与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金融、住房城乡建设、安全监管、消防等部门要建立协作共商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综合指导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依规保障技术改造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环保部门要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加快技术改造项目环评审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依法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规划认定;

金融部门要尽快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安全监管、消防等部门要依法加快办理技术改造项目的有关手续。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协调解决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中的问题,重大问题提请省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确保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合理、进展顺利、按期完成、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技术改造工作统计指标体系,完善技术改造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和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制度,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三)制定实施技术改造规划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未来五年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确定行业技术改造重点支持目录、新产品开发目录,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指导全省企业技术改造。从2011年开始,要重点实施“1260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围绕60条重点产业链,省辖市重点推进1000个重点项目,省重点推进200个项目。各省辖市、县(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技术改造规划。全省重点企业都要编制企业技术改造五年滚动计划。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见效一批”的思路,在各级技术改造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

(四)拓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鼓励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单位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和上市、风险投资、信托等方式进行融资。对规划的技术改造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合资合作、重组、相互持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多元化筹措技术改造资金。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切实做好技术改造项目招商工作。完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支持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加强融资担保、再担保工作。建设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水平。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技术改造,由省财政安排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并统筹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贴息、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鼓励和引导作用。有条件的省辖市和县(市)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指导帮助企业积极向国家争取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支持。

(六)落实技术改造优惠政策

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发展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的政策,确保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全部兑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支持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形成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

(七)强化技术改造服务指导

加强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技术改造工作管理和服务各项制度,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办理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相关审批手续,为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机构在技术改造中的作用,支持引导信息服务、评估咨询、招投标、融资担保等相关业务机构积极为技术改造工作服务。

(八)落实技术改造工作责任

各级政府要建立技术改造工作责任制,将技术改造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强化考核、督促检查,协调解决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对在技术改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努力营造重视和推动技术改造的良好氛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

第四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深府〔2013〕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创新工作思路,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重大意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但同时也率先遇到了空间资源紧约束问题,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给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必然选择,对打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深圳质量的理念,更加突出规划统筹,推进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优化;更加突出有扶有控、有保有压,以结构性、差别化的土地供给,引导空间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限制、淘汰落后产能;更加突出节约集约,加大土地利用强度,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提高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更加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土地整备、二次开发利用、产业用地用房供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释放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少的空间资源消耗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二、创新城市空间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三)统筹产业空间规划。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统筹规划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空间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引导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向深汕特别合作区和对口共建的省级专业转移工业园转移,实现产业布局的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

(四)加强产业空间分区规划指引。推行产业分区规划管理,引导新增产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加强重点片区规划布局,推动建设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和复合型城区。注重产业分区的均衡化布局,加快特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清退与线外新增建设、建筑物功能改变和容积率提高等挂钩机制,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内产业转型升级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企业转型和生态环境恢复。

(五)探索规划服务产业发展新方式。建立以空间二次开发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上限、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资源、集约布置配套设施、规范土地的弹性引导与量化控制等措施,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效率。

三、创新空间资源供给,支撑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六)完善空间资源供给模式。房地并举,优先供房,建立“以房招商、以房养商、以房稳商”新机制。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的成长型企业、中小企业空间需求,引导企业优先采取租赁、购买的方式解决生产及配套用房。挖掘存量用地潜力,鼓励项目企业和土地使用权权属企业合作,加强对社会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

(七)强化土地供应的产业导向。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完善产业供地预申请制度,对不同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和供地年限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土地供应的针对性、导向性和有效性。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利用,鼓励发展产业综合体。探索经营性配套设施用地和产业配套设施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方式。出台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机制拓展产业用地空间办法。

(八)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的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研发及总部,给予地价优惠支持;对容积率较高的新建产业项目,给予地价优惠鼓励;对在我市属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和产业项目,采取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成本等限制政策,逐步转移、淘汰。出台宗地地价测算规则,推动差别化地价政策落实。

(九)创新特殊功能区土地政策。以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结合特殊功能区定位,根据区内产业导向,实施特殊的土地政策。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土地供应、地价管理、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收益调节等方面先行先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严格土地管理,规范市场运作,保障产业发展;支持国际低碳城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形成以低消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结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推进城市更新,拓展空间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人文和生态环境。

(十)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筹集力度。制定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和收购投资计划,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取得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支持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落实城市更新项目按一定比例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规定。对已出让的产业用地,鼓励提高容积率并按一定比例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出台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

(十一)优化创新型产业用房配置。按照租售并举的原则配置创新型产业用房。采取租金补贴或租金优惠等措施,重点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创新型产业用房市场,允许以“限销售对象、限销售价格、限二次转让周期”的方式向市场流通创新型产业用房。

(十二)推进工业楼宇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修订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规范流转管理,盘活工业楼宇存量资源。适度放开工业楼宇分割转让范围,建立转让时限控制、准入资格审查、政府优先购买和转让增值分配等制度。

(十三)健全产业配套住房政策。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工程,以“租、售、补”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企业职工住房需求。在产业集聚园区科学布局保障性住房,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在符合规划控制原则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在产业用地内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对产权归政府、由政府统一调配的公共租赁住房,可配置一定房源给重点企业用于解决人才住房需求。出台加快发展产业配套住房实施意见,健全产业配套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四、创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十四)整备产业用地资源。结合全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综合运用规划、土地、资金等多种手段,加快整备成片土地资源,保障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土地整备政策,强化市、区联动,建立健全各区(新区)土地整备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机制。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原使用土地纳入土地整备范围的,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十五)引导社区土地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社区土地资源管理,按照“集中布局、周边配套”的原则,调动社区股份公司、保有富余产业用地企业的积极性,鼓励社区企业以资金、土地、厂房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提高社区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益。

(十六)推进旧工业区拆除重建升级改造。通过政策优惠、手续简化等手段,加快推进旧工业区拆除重建类升级改造。提高工改工项目比重,支持拆除重建的旧工业区项目升级改造为我市鼓励发展的工业产业园区。

(十七)鼓励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支持旧工业区实施综合整治和功能改变等混合类城市更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效益产业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对于涉及旧工业区局部加改建、部分功能调整等改造的,在规划、土地和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创新监管服务,保障产业空间资源高效利用

(十八)搭建企业空间供需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公开、常设性的企业空间供需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空间资源供应信息的高效链接。健全企业用地用房申请联动联审机制,由市产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进行初审、联审,快速高效地明确供地、供房顺序和规模、标准,为满足企业空间需求提供便利。

(十九)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市、区协调和部门联动,明确各方监管责任,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机制。采取检查、考评、通报等措施,及时监测、分析产业项目用地用房利用效益。健全产业项目用地用房准入、退出机制,鼓励和引导低附加值、低效能产业有序退出,为优质生产要素提供发展空间。

(二十)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贯彻执行国家对闲置土地处置的有关规定,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对建设用地出让后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建设用地供后闲置行为。对符合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允许限期开发的闲置产业用地,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等方式予以利用,提高闲置产业用地处置水平。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3年1月7日

第五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11〕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部署,振兴发展全省广告产业,充分发挥广告产业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就促进全省广告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广告产业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意经济的重要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等特征,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广告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省广告经营单位发展到15095户,从业人员9.6万人,年实现广告经营额85.9亿元,广告市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告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在扩大生产、引导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全省广告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特别是广告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尤其是缺乏具有综合实力和国内外竞争力的广告企业,全省广告业发展状况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广告产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缺乏高端人才,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缓慢,广告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等。当前,广告产业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把广告产业作为十大文化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支持发展。推动广告产业发展,提高广告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和发展水平,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加速市场信息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推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要转变观念,从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广告产业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强化措施,进一步发挥广告产业在促进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广告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原则,积极调整优化广告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广告产业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努力培育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广告市场主体,逐步构建广告产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严厉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全面提升全省广告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广告会展经济;积极推动网络、数字和新兴广告媒体的规范发展;不断提升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整体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广告业商标;充分发挥优势媒体集团带动作用,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广告产业体系,使广告经营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广告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努力,力争2015年全省广告经营额达到150亿元左右,确保全省广告经营的增长高于同期地区GDP的增长速度,争取在3至5年内发展一批广告策划、创意、制作产业群体,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广告创意园区(基地),打造一批广告著名品牌,建设一批广告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使广告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作重点。

1.提升广告创意制作水平。重点扶持发展广告创意、策划、制作企业,广泛开展广告创意、策划活动,建设省级重点广告产业园区、创新基地,不断提升广告从业人员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水平。

2.培育大型广告企业集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广告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尽快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创新能力强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广告企业集团;鼓励拥有著名品牌的大型企业通过为其提供全面服务的广告公司,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广告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联盟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重点扶持山东长城梅地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山东通广传媒广告有限公司、青岛天马广告有限公司、山东新之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潍坊晨鸿集团等企业发展。

3.做大做强广告会展项目。提高广告会展业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的密度,吸引国内外高端机构进入我省广告会展市场,提升我省广告会展业的技术和水平;以“山东省广告节”、“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优秀广告作品展”及“中国(枣庄)广告设备交易会”为龙头,扶持打造一批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广告会展项目,为全省广告业相互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4.发展新兴广告产业。发展以互联网、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电子网络、数字出版、数字传输、动漫游戏、新型广告装备制造业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广告产业;支持网络广告、移动电视、楼宇视频、手机广告、LED显示屏等新兴广告媒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鼓励环保型广告材料的广泛运用,支持开发低成本的替代广告材料,重点培育一批创意独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广告企业。

5.打造广告创意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优势广告产业品牌。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打造一批广告创意制作品牌、广告龙头企业品牌、广告会展品牌、多媒体广告品牌、动漫广告创意品牌、新型现代广告设备制造品牌等一批品牌价值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广告产业品牌集群,力争推出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广告产业品牌体系,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广告品牌创意群体,增强广告产业综合竞争力。

6.扶持影视、音乐、动漫、平面广告创意制作。充分发挥创意在影视、音乐、动漫、平面设计制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广告创意活动,在影视、音乐、动漫、平面创意制作发行和广告衍生产品的开发上,多出精品,推动广告产业、市场、资本的对接,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扶持广告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文化产业振兴的扶持政策,将广告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投资基金等重点扶持的行业,支持广告创意设计、广告会展、人才培训、公益广告及新兴广告企业,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园区(基地)建设带动广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设大型综合性广告媒体。鼓励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整合广告经营资源,促进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使广告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增强经营实力,扩大国内外广告服务市场,形成一批大型综合性的广告媒体。

(三)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除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广告经营单位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广告经营单位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企业年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结转扣除。广告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符合条件的,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广告经营企业销

售其自主创作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动漫作品、广告原创作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现即征即退政策。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广告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广告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四)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支持新办广告企业。取消各种不利于广告业健康发展的准入限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一切审批项目均不得作为广告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项目。凡是来我省投资创办广告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可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性广告公司注册资本可降低到3万元。组建广告企业集团,控股子公司由5个放宽至3个,母公司注册资本放宽至1000万元,母子公司合计注册资本放宽至2000万元。依法允许租用或自用家庭住宅为广告企业住所;房屋开发者或实际所有者出具的能够证明房屋归属合法安全使用的文件、材料,可视为办公场所证明。允许以公司股权出资设立新的公司,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设立广告企业的,其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积极支持广告企业使用冠省行政区划和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转制后的企业名称,可使用原单位名称(去掉主管部门);允许广告企业名称体现行业特点,使用表明其广告产业内容和经营方式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允许企业在名称中使用“文化传媒”、“文化传播”、“广告创意制作”、“广告传媒”、“广告产业”等字词;注册资本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广告改制企业在企业名称中可不使用字号;允许广告企业在牌匾中将企业名称简化使用;允许连锁广告企业使用总部字号。新办广告企业根据企业税收缴纳和同级财力情况给予重点扶持。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残疾人、城市困难人员、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等7类人创办的广告企业,按规定享受各类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试运营业制度,成立满2年以上广告公司可申办《固定形式印刷品登记证》,试办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业务。广告企业在办理检验和工商登记事项时,依法从快从简办理。

(五)清理收费项目,拓宽广告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凡未列入国家和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对广告经营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广告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广告企业,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利率优惠。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广告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的保险服务。支持广告企业用市场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鼓励重点园区(基地)、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将拟上市广告企业纳入全省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享受“山东省企业上市专项扶持资金”等政策扶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广告业发展,鼓励外资投资广告企业,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向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广告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引导广告企业实施股权质押、债权质押、动产抵押贷款,开展广告企业驰、著名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为广告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六)在用地政策上对广告业予以支持和倾斜。广告业建设项目要尽量利用存量土地,确需新占用土地的,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对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四合院区域、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兴办广告产业的,可暂时不变更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

(七)提高中小广告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中小型广告企业加快提高自身专业化服务水平,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资质好、经营行为规范的中小型广告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广告经营单位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及广告资质等级认证。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广告企业,按照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奖励。

(八)引导扶持广告园区(基地)建设。借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实施,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培植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打造配套功能完善、综合效益突出的文化创意、广告影视音乐、平面创意制作、广告会展、动漫游戏、多媒体广告新兴产业园区,在济南大学科技园、青岛市和潍坊创意产业园等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广告创新园区(基地),对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园区(基地)的广告产业项目,财政给予一定奖励或补贴。对涉及重点广告产业园区(基地)拆迁、改造、建设等发生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予以减免。对入驻重点园区(基地)、预期经营时间在10年以上的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九)积极开发和利用户外广告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建立健全全省户外广告网上审批系统,对经审批的户外广告,实行备案制度,不再进行异地审批,减少登记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已批准设立合法有效的户外广告设施,因城市拆迁等因素予以拆除的,要按实际损失给予补偿。

(十)促进公益广告发展。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建设,明确公益广告的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责,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构建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良性机制;落实和实施公益广告减免税费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和刊播;支持公益广告作品评优工作,从文化事业建设费中列支部分资金奖励公益广告优秀作品;采取鼓励措施,提高公益广告的刊播比例,扩大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力。

(十一)落实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广告业对外开放与交流。扶持发展重点广告创意设计企业,积极发挥创意在广告产业中的核心作用。依托两年一届的“山东省广告节”及“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优秀广告作品展”,广泛开展“泰山杯”、“学院杯”和公益广告创意大赛活动,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在中国国际广告节和山东省广告节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的影视、音乐、动漫、平面等创意作品和为广告节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加强与国内外广告业的交流合作,把参与国内外广告市场竞争,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驰名商标、提升广告业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国内外广告产业链。鼓励广告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实现跨国、跨区域经营。

(十二)提高监管效能,创造广告产业健康发展良好环境。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加强重点领域的广告监管,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建立健全虚假违法广告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制、集中监测制、联合通报制、典型违法广告公告制、信用监管制和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等项制度,形成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广告监管体系;加强广告发布前行政指导,发布中的动态监督,发布后的违法广告查处,积极采用建议、劝告、提示、警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经营者诚信、规范经营;加快广告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建设全省上下联动、标准统一的现代化信息监测系统;完善广告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建立虚假违法广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预防及处置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部门的作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积极调动社会各方监督力量,努力形成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合力,营造有利于广告产业良性发展的市场秩序。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促进广告产业发展工作。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促进广告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研究,根据实际,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完善相关产业政策。要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广告管理职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协调制度,会同财政、税务、金融、物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新闻出版、科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全省广告

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解决广告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全省广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广告产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加强产业发展政策和广告监管制度理论研究,积极促成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相关政策,推动工作开展。鼓励广告业理论创新和拓展,加快广告与品牌的理论体系建设,促进广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科学的广告业调查统计制度,完善广告业调查统计方法和指导体系,加强广告业信息统计和预算的系统性、权威性,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广告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广告企业广告数据的统计申报和管理,定期对广告企业统计数据进行核实检查,为广告市场提供科学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服务。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建设广告监管和自律信息发布共享平台,为宏观监管和投资主体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鼓励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广告创意人才。要优化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要建设广告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实施不同类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级广告专家;在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广告人才职业水平考试培训基地,在山东长城梅地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山东通广传媒广告有限公司、青岛天马广告有限公司、山东新之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潍坊晨鸿集团等知名广告企业及济南长清大学城山东数娱文化广场等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实践基地,建立和不断丰富广告经营管理人才库;要积极推进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实现广告人才信息共享,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结合广告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国际广告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四)强化行业组织在促进广告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挥广告协会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广告协会建立广告企业信用评价和企业资质评级体系。扶持一批经营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骨干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广告行业秩序,提升行业形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按照各自职责范围,研究制定促进广告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广告 产业 意见

抄 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2月11日印发

下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