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水利厅部门预算资金管理办法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部门预算资金管理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本厅)预算管理工作,强化部门预算资金监督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预算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厉行节约、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 预算资金管理的基本任务: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依法取得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并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 各单位的全部财务活动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五条 本厅部门预算是各单位根据其职能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各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编制本单位建议预算。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第六条 单位预算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分类管理原则。财务实行分类管理,按预算单位分别核算。
(二)综合预算原则。要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在核实本单位各项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综合统筹安排支出,合理编制预算。
(三)公开规范原则。预算的编制要公开规范,对各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原则上按定员定额管理,业务专项支出预算要保证重点,分轻重缓急逐项排序,逐项核定,对支出额度较大的项目要有论证,项目一经确定,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变更。
(四)追踪问效原则。对预算的实施要实行全程跟踪监控,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
第七条 预算的编制。根据省财政厅预算编制工作的统一要求,各预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收支增减因素及业务工作需要,在当年第三季度初提出下一年度收支预算,通过“两上两下”的编报程序报厅规划财务处,规划财务处审核汇总并经厅务会议研究确定后,报省财政厅。
第八条 预算的执行。经批准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各预算单位要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专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绩效。项 目完成后,各项目预算单位应及时做出绩效评价。
第九条 预算执行监督检查。规财处要对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预算收入是否依法按计划实现;
(二)各项应纳入单位预算的收入是否纳入单位预算,有 无隐瞒等问题;
(三)各项支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四)业务专项实施进度与资金的使用计划是否一致,项 目完成后项目单位是否组织验收,资金使用效益如何;
(五)是否按预算管理规定和批复的内容、范围办理支出,基本支出和业务专项支出是否相互挤占;
(六)有无违反政府采购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规 定,违规使用资金。
第三章
第十条 财务内控制度。
(一)建立部门财务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坚持“一支笔”审批,合理确定经费审批权限,重大开支项目应由集体研究决定;
(三)强化财务人员的分工和责任,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财务管理 第十一条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项目之间确需调剂使用的,由项目预算单位提出专题报告经分管厅领导签署意见,厅长审查同意,报省财政部门批准后实施。经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批准,使用专项资金进行采购的项目(包括工程、设备货物、服务)必须纳入政府采购,由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并按政府采购程序实施。
第十二条 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数量和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车,强化车辆管理,降低公务用车使用成本。
第十三条 加强公务接待费管理。严格执行《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控制接待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接待成本。
第十四条 加强会议费管理。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压缩会期和参会人员,简化会议形式,严格会议审批、预算审核制度,降低会议成本。
第十五条 加强出国经费管理。落实出国经费零增长政策,压缩、控制出国人数和天数,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审核出国费用。
第十六条 加强差旅费管理。严格执行《青海省省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省外差旅费管理办法》、《青海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省内差旅费管理办法》,各单位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标准和擅自扩大范围。
第十七条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固定资产的核算,明确 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责任,年度终了需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和账物相符。
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处置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后办理,所需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和财力,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配置。
人员退休或调离工作前,须将配备的办公设备交回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清算手续,厅人事处根据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清算通知等办理退休或调离工作手续。
第十八条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青海省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规范管理银行账户。非财务部门不得管理任何资金,不得设置资金账户。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审批,不得以任何理由、以任何方式擅自开立银行账户。
第十九条 加强现金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现金管理的规定,如实反映现金库存,不得白条抵现金,不得坐收坐支,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
第二十条 加强财务人员管理。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加大会计事项的事前、事中监督,防止会计核算统管流于形式。
会计人员要定期对会计账簿进行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会计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人员的配备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二十二条 收入包括预算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预算收入为各单位经费的主要来源,按资金性质分为基本经费和业务专项经费。
基本经费是指保障单位正常工作运转所需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
专项经费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业务专项资金。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预算拨款以外依法依规取得的各种收入,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的收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取得,并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不得擅自扩大比例和提高标准。各项收入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任何单位不得自制收费凭证收取费用。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四条 支出预算的编制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业务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
基本支出预算是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
专项支出预算是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第二十五条 基本支出预算的核定,依据省财政厅核定的定员、定额管理方法执行。
定员是指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
定额是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各项基本支出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第二十六条 专项支出,应按预算编报要求填报项目申报文本及相关申报材料。年度计划批准后,各预算单位在开展专项业务时,必须与承办单位签定合同,载明项目内容、金额、完成期限、付款方式、付款日期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等。
专项支出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执行,各科目列支应遵循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规定。
第二十七条 支出应按以下权限审批。
日常经费支付额度在2万元(含2万元)以下的,由规划财 务处主要负责人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支付,支付额度在2万元以上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报分管财务的厅领导审批后支付,支付额度在5万元以上的费用,由分管财务的厅领导签署意见后报厅长审批。
项目任务书下达后,专项资金支付计划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项目,由项目主要负责处室领导审核,报业务分管厅领导审批后实施;资金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含20万元)项目,由项目主要负责处室领导审核、分管业务厅领导签署意见,报财务分管厅领导审批后实施;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项目主要负责处室领导审核、分管业务厅领导和分管财务的厅领导签署意见,报厅长审批后实施。
同一项业务支出必须按审批规定程序一次性完成报销批准手续,严禁将相应支出分次审批或分解支出。
第六章 结余管理
第二十八条 严格结余资金的管理使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青海省省级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结余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在申报下一年度业务专项预算时,主动统筹用于本单位重点业务专项支出。对累计结余资金规模较大的单位,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对结余资金部分进行统筹,作为该单位下一年度业务专项支出预算的资金来源。
第七章 决算编制管理
第二十九条 年度决算的编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决算 编制要求,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三十条 厅规划财务处在对各单位年度决算进行审核时,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决算编制要求的,有权予以纠正。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由厅规划财务处负责解释,厅属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部门预算管理办法
为了使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一、预算编制原则
(1)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
(2)必须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
(3)必须以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准则。
(4)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单位的预算必须包括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不得遗漏。
(5)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单位的预算收支项目的数字必须依据充分确定的资料,按批准部门认可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计算得来,不允许估算。
(6)统一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按照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进行计算编制。
(7)性原则。要求各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按财政进行编制。
(8)讲政治的原则。事业单位的预算要体现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
单位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1、摸清家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
2、对部门和单位的本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本部门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3、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考核每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
单位预算需经过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一上由部门(或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布置,根据本地区财力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按照人员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采取规定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一下由财政部门对部门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二上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门;二下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下达部门预算。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建立预算编审班子。建立以法人代表为主、由财会部门参加的预算编审班子。预算编审班子要明确分工、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职责,以保证预算编制任务的完成。
预算编审班子根据上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本的总体目标。
第二步: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对各预算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债权债务进行认真核实,理清资金来源渠道和支出结构情况,在全面弄清“家底”的基础上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摸清各预算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员经费支出结构,对人员情况登记造册,并做好编制和人员情况的核对。
3、真实报告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资产损失等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经申报和核实后进行账务处理。
4、针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堵塞各种管理漏洞,促进提高国有和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
5、认真分析上收入和支出结构,把握本收入和支出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增收节支的潜力。
做好上面五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
1、人员: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登记造册,本部门本单位无权增加或者减少人员。
2、人员经费: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人事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的标准,本部门本单位无权增加或减少人员经费的开支标准。
3、临时工:应属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的临时用工,编制预算时不在人员经费中反映。
4、对上年收支的分析,应分析到最具体的收入单位和支出单位,分析到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次数。
第三步:编制收入预算。
1、明确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标准,确定具体的收入征收科室和责任人。
2、由具体征收科室和责任人根据上的收入情况和本的经济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制出最基本的具体征收科室和责任人的收入预算。
3、财会部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收入预算进行审核、汇总,要将通过挖掘潜力,尽可能实现的收入编入到预算中来。
4、在预算编制与审核过程中,要分析单位占有的资产、往来款等的使用效率。同时要保证本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编制支出预算。支出预算要充分体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1、人员经费。人员经费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数和人员经费的标准(其中一部分按照社保部门核定的标准)直接计算编制。
2、维持机构正常运行的公用经费。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定额标准直接计算编制。
3、专项工作任务经费。按照效率最优的方法计算专项工作任务成本编制预算。
4、专项工程项目经费。专项工程项目分本完成项目和跨项目,应单独编制专项工程项目预算,其经费在使用时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单独建账核算。本年预算只能反映本年预算中安排的专项工程项目经费。
5、在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有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利用,讲究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
6、往来款,作为对收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债权债务,必须有预算,以正确认识本单位的承受能力和考核往来款的使用效益。净资产,作为收支任务完成后实现的目标,必须编制预算。
第五步: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经财会部门层层汇总审核后,报经预算编审班子对照本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审核和研究后,形成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同时还要编写好预算编制说明书,一同上报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是对预算进行的书面分析与说明,是预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步: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本地区的财力可能、政府及有关方面政策、文件规定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下达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控制数。
第七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建议数进行调整,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上报财政部门。
第八步: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及时下达到各部门各单位。
四、部门预算的执行
(一)分解落实预算指标。各部门各单位的预
算编审班子对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要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的科室和个人,不得留有未落实的预算。
(二)制定实施预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为了保证预算的完全执行,预算编审班子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各部门各单位可以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和修改。
1、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建议仍然由预算编审班子负责。
2、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可变即可控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职能科室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应负的责任和应享的权利。
3、制定各种支出控制定额。
4、制定预算执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
(三)单位的非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收入,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财政拨款按照单位的季度用款计划每月从财政国库拨到各单位支出户;单位取得的收入必须首先直接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然后根据单位收支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结合预算内拨款情况按月从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入单位支出户,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二者共同形成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的收入来源。
(四)及时、真实、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月报表及相关报表,认真编写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
(五)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编审班子要经常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照本的总体目标,分析预算执行中的不正常因素和对预算执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和环节,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六)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遇到不可克服的因素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就应该对预算进行调整。具体的预算调整程序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五、决算
单位的决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算前的准备,编制决算草案,编写决算说明书。具体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决算前的准备。
1、清理各项收支。对照预算,认真检查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将尽可能实现的收入完全列入本,将本的支出,尽可能清理净化,加以压缩。
2、清理资产与负债。清理检查各项资产的盘盈盘亏及资产的运行质量;清理检查各项往来款的情况及使用质量。
3、与有关部门核对好各项基本数字及进一步审查各项开支标准。
4、考核预算执行情况,落实奖惩措施。
(二)编制决算草案。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编制本部门本单位的决算报表。
(三)编写决算说明书。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格式,认真、详细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单位总体概况。第一部分,单位基本概况。包括人员的总量与构成,资产的总量与构成,工作职能,工作范围等等。第二部分,单位预算完成概况。包括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要与预算对比、与上年对比。
2、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收入的明细项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收入的增减变化原因,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等。
3、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要具体分析到支出的“节”级科目。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出支出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4、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分析。一是要与预算、与上年对比,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二是要分析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益。
5、跨专项工程项目经费的安排及使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6、详细介绍本部门本单位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及有关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7、分析研究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部门预算的监督
(一)部门和单位自身的监督。事前对预算编制审核汇总,事中监控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事后检查核证对预算的审核汇总。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重视自身的预算监督工作。
(二)财政监督。这是财政部门固有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财经法规正确执行和财政资源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从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布置,到预算执行的结束,财政部门始终在履行监督职能,考核整个预算过程的绩效情况。
(三)审计监督。政府审计部门也是监督整个预算过程的重要部门。
以上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整个预算过程的监督机制。
第三篇:预算资金申请管理办法
预算资金申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公司月度资金计划的准确性,更好的调度和安排资金,达到部门自控、事前规划、有效统筹的目的,规范费用的支出程序,提高管理水平,现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财务部作为公司资金管理部门,对各部月度资金预申请进行汇总、审核,对不符合国家财务制度或公司管理制度规定,财务部有权不予列支。
第三条 月度资金预申请是对支出的控制,各部门次月须发生资金支出的,均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提报部门月度资金预申请。
第二章 申请范围及要求
第四条 各部门应根据已下达的部门预算、季度分解、累计执行情况及下月支出计划,于每月25日前填写“年月资金预申请表(详见附件,以下简称月度资金预申请表)”,每月报下月资金支出预申请,次月按实际执行、逐月滚动调整报下月预申请。
第五条 归属各部预算内的成本费用项目,由各部直接上报资金申请;各部发生归口费用的,应向归口部门提报资金需求,由归口部门统一向财务部提报资金申请(参照年
月资金预申请表“填报部门”栏)。
第六条 各部应在本部门预算内申报资金,确须发生预算外支出的,按规定填写“公司预算外资金审批表”,办理审批手续并报财务部备案后,方可申请资金。
第七条 各部须核实申请资金的准确性,因部门原因多次申报资金不执行的视情况进行考核;当月未申请或逾期申请资金的,财务部按规定可不予列支,确属紧急或临时支出的,由财务部在总体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列支。
第八条 上月申请资金实际未执行,延迟至本月支出的,本月须重新申请资金。
第三章 申请流程
第九条 各部月度资金预申请表应在每月25日前,以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报财务部。本月部门无资金支出的,须报送空表。纸质版须经编制人、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印章。
第十条 财务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各部月度资金预申请表的审核,并就审核存在异议的项目通知各部门。同时将汇总、审核后的资金计划报公司审核。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 各部门预算员、报销员应负责或配合月度资金预申请工作。部门月度资金预申请表的编制人,应于每月20日核查本月度申请资金的执行情况,如有未执行金额较大的项目,应及时反馈财务部。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年月资金预申请表
第四篇:公司资金预算管理办法
资金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投放的计划性、科学性,保证公司生产经营、财务融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根据总局《关于全面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资金预算管理的内容。资金预算管理是对公司计划期内的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财务融资等资金收付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测算,并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控制、分析和考核。
1.各部门、分公司按时编制上报和月度资金预算草案。2.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平衡各部门、分公司资金预算草案,并下达公司、月度预算。
3.各部门、分公司严格执行资金预算。
4.财务部定期编制反馈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5.公司定期对各部门、分公司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第二条
本办法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涉及的的内容,按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的资金收付活动。第四条
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资金预算管理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任务,指导财务部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2.审定公司、月度资金预算。3.审定公司月度内新开项目资金预算。
4.审定财务部提交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奖惩方案。5.审批预算外资金的支付。
第五条
财务部为公司资金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1.审查、平衡各部门、分公司编制的资金预算草案。2.编制供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的资金预算预案。
3.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编制、下达资金预算。4.严格执行公司资金预算,确保预算的顺利实施。5.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分别于期中、期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督促各部门、分公司按预算开展资金收付业务。
6.根据需要,提出调整资金预算指标的建议方案。
7.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提出对相关部本、单位的奖惩方案。
8.负责资金管理的其他日常工作。
第六条
公司各部门、分公司作为资金预算执行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1.按时编制上报、月度资金预算草案。
2.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资金预算,确保资金预算的顺利完成。3.认真遵守公司资金管理制度,积极配合财务部的管理工作。第七条
依据执行者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确定资金预算草案编制单位。
1.各分公司、运营部负责编制销售货款收入预算草案和销售费用支出预算草案;负责编制已签订合同的工程项目资金收支预算草案。
2.采购部负责编制物资采购款支出预算草案。
3.财务部负责编制财务费用、上缴税金等资金支出预算草案,负责编制资金借款及归还预算草案。
4.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员工(除各分公司、运营部以外)工资支出预算草案;负责汇总编制公司办公用品及其他管理费用支出预算草案。
5.各部门、分公司严格按照财务部格式和要求,及时上报本单位、月度资金预算草案。
第八条
资金预算的编制
1.编制资金预算草案。12月1日前,各部门、分公司根据公司分解下达的任务指标编制下资金收支预算,经分管领导签批后报财务部。
2.编制资金预算预案。12月10前,财务部将各部门、分公司上报的资金预算草案审查、平衡完毕,汇总编制公司下资金预算预案,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3.资金预算审批。12月20日前,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公司下资金预算进行审议、批准。公司筹资预算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批。
4.资金预算下达。12月31日前,财务部将公司下的资金预算下达公司各部门、分公司。
5.资金预算的编制必须与公司其它预算形成勾稽关系。第九条
月度资金预算的编制
1.月度资金预算的审批流程与资金预算相同。2.各部门、分公司每月1日前上报月度资金预算草案。3.财务部每月3日前汇总编报本月资金预算预案。4.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每月5日前(与月度例会同步)审批本月资金预算,财务部同日向各部门、分公司下达本月资金预算。
5.月度资金预算的编制基础是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第十条
月度资金预算草案的编制
1.各事业部、分公司编制月度资金预算草案必须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
2.商贸类业务收入按照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工程项目类业务收入按已签订合同进度节点汇总编制。
3.各事业部、分公司在草案编制中严格区分管理费用支出、经营费用支出和成本支出,经营费用能够明确归属到具体项目的可以在项目中填列。
4.月度内新签合同的实施,单独编报资金预算,审批流程与月度资金预算相同。
5.各职能部门编报月度资金预算可以区分固定费用支出与变动费用支出。
6.各事业部、分公司月度收支存在短缺的,可以在每月1日前上报月度借款申请,与月度资金预算草案同时提交,同流程审批。
经审批后的借款申请,需与总公司签订借款协议,协议注明借款原因、借款金额、还款时限、借款利率、还款措施,列入本单位借款收入。
第十一条
月度资金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财务部严格按照收支分离的原则对公司范围内的收款业务进行管控。各分公司经营收入必须汇入总公司基本户,因税收管理及合同签订等原因收入分公司账户的,业务发生的当天必须汇入总公司基本户,总公司按照资金预算及时拨付。
天津分公司商贸及服务类业务收入,可以收入分公司结算账户,资金支出必须严格按照月度资金预算支出项目列支,工程项目类收入必须通过总公司基本账户收款。
2.财务部及分公司财务部门严格按照月度资金预算项目对支付业务进行审查,预算内支出业务,履行签批手续后直接支付;经审批的月度内新开项目预算,按预算内支出业务执行。预算外支出业务原则上不予支付,已经发生的可列入下一月度资金预算。
3.各事业部、分公司需由总公司办理支付的,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属于预算内项目,二是本单位在总公司有资金结余,否则不予办理。4.保证金类支出作为例外事项管理,在办理完签批手续后财务直接支付。
5.各事业部、分公司原则上不允许临时借款,如确有需要,由事业部、分公司经理负责办理,公司副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按顺序审批,并签订借款协议。
6.财务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适时开展融资业务,确保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第十二条
月度资金预算的监督与考核
1.财务部负责监督公司各部门、分公司的月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每月16日编制半月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公司班子成员、总工及副总会计师,并通报相关部门,督促月度资金预算的落实,每月5日前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各部门、分公司提出考核建议。
2.合同管理部门根据合同台账登记信息,对照在建工程项目的验收、回款节点,提醒、督促项目经理,按合同节点履行,确保项目按合同回款,并就项目节点执行情况提出考核建议。
3.清欠办根据应收账款对策表,提醒、督促项目联系人对项目质保金、异常合同工程款开展催收,并就回款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考核建议。
4.公司将部门、分公司月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公司考核体系,积极推进资金预算管理,逐步提高资金预算管控水平。
第十三条
资金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1.财务部每年于7月15前,编制半年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公司班子成员、总工及副总会计师。
2.公司各部门、分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开展情况,对本单位资金预算进行调整,财务部汇总后按流程进行审批,形成资金预算。
3.各部门、分公司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反映各单位收支管控水平,将纳入各单位的绩效考核。
第十四条
附则
1.本办法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青海省服务业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青海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加强和规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若干经营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意见的通知》(青政〔2012〕4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指省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支持我省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有关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专项资金的管理,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商务厅另行制定。
第三条 引导资金由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管理。财政部门为资金主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发展改革部门为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支持重点,印发项目申报指南,审定申报材料,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监督。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坚持市场主导、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科学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1- 第二章 资金支持方向和方式
第五条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第三方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生产性服务平台等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以及省政府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发展的服务业新兴业态;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国家安排的服务业项目配套;服务业前期项目及开展服务业检查工作经费等。
第六条 引导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后补助和股权投资等方式。
(一)贷款贴息。对以银行贷款投资为主的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支持。贴息资金实行先付后贴的原则,根据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及贴息率计算确定。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5%,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二)后补助。对符合投资补助条件的项目,根据其申报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采取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等确定拟补助金额,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项目实施期,预拨不超过该项目拟补助金额30%的启动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先行投入资金组织实施,按规定程序通过审核、评估和验收后,根据项目实际指标完成情况再拨付剩余补助资金。
(三)股权投资。专项资金中不低于30%的资金采取股权投 -2- 资方式,具体额度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确定。申请资金额度在100万元以上且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应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具体按照《青海省省级财政支持产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青财建字〔2014〕1852号)执行。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定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服务业项目支持方向;
(二)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在青海省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
(三)企业管理规范,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信用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等级;
(四)项目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均已落实,一般能在当年启动,并在2年内建设完成;
(六)同一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和一种支持方式。已在其他省级项目管理部门申报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第八条 项目申报材料。
(一)项目单位按照第七条要求报送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一式
-3- 五份;
(二)引导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年限、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2、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3、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4、项目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上一审计报告,新注册者提供验资报告;
6、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土地证;
7、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书;
8、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9、项目单位所在开户行出具的银行存款证明;
10、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州(市、地)以上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或签订的贷款合同文本;
11、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1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材料。第九条 项目申报程序。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国家和我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制定项目申报指南,明确 -4- 引导资金支持方向、支持方式、申报条件和程序。
(二)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州)发展改革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和申报条件等要求,对属地企业项目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筛选,汇总后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省属出资企业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申报。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 项目审定程序。
(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对拟支持项目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公示期间如有举报,经核实后确有问题的,予以取消。
(二)省发展改革委提出项目计划,省财政厅依据项目计划,按照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将资金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应按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截留或挪用,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规定使用管理及进行财务处理。
第四章 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建设内容进行实施,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对确实无法完成或需要变更实施的项目,需提出申请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必须专款专用、-5- 专账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不得违规提取现金。
第十三条 各地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项目监督检查、绩效评价、验收等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负责全省项目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验收等管理工作,必要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协助进行。
第十五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并对项目实施单位三年内不再安排资金计划,对所属地区暂停下一年引导资金的申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青海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青政办〔2013〕80号)同时废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