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心一意谋发展 攻坚克难求突破
一心一意谋发展 攻坚克难求突破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一月八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经济总产值15.2亿元,镇内列统企业开票销售2.8亿元,镇财政总收入近80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300万元,工业入库税金超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00元。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今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GX矿冶全年实现开票销售3200万元,CJ车业一期竣工,已试产各类电动三轮车近3000辆。镇工业集中区从无到有,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30万元,已入驻企业9户。
镇村面貌显著改善。2011年,我镇镇村建设累计投资达3.1亿元,先后实施了观景街、HC园小区、BH广场、FR西路示范街道等12个重点项目和3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已完成建筑面积17.6万㎡。全镇齐力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努力打造镇村优美环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改善了XX镇的面貌形象。
高效农业稳步推进。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700多亩,总面积已超过4万亩(含复种),NZ、HZ两村的日光能大棚项目荣获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日光温室主导产品“XX”黄瓜、草菇同时荣获市级名牌产品称号。XX黄瓜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
岁末年初,我镇认真盘点一年来的工作,并组织了镇村干部到区外、市外学习观摩,让我们看到兄弟乡镇强劲的发展态势,体会到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次区委工作会议安排一天半的观摩更让我们体会到外界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感受到存在的差距,为确保完成201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重抓招商引资,大力度推进工业进程
这几年来,没有大项目一直是我镇的软肋,所以引进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工业项目和用地少、建设快、含税高的物流项目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也要在全镇上下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烈氛围,确保完成总体目标。
二、重抓财政增收,大手笔增强经济实力 我镇将继续围绕提档升级,创新举措,以富民壮村强镇的深入推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12年我镇财政收入力争突破亿元大关。
三、重抓镇村管理,大规模提升建设品味
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改面貌、创特色、强功能”的总体要求,着力在镇村建设与管理上下功夫,争取在2012年集镇总建筑面积达20万㎡以上。以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快实施文化市场、农贸市场、惠畅园、小宗河二期改造等项目,建成七
一、农庄两个省级康居示范村,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四、重抓品牌营销,大气魄推进高效农业
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丁集黄瓜的品牌效应,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一是争取和加大扶持力度,向规模要效益。二是规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功能,向组织要效益。三是以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向品牌要效益。四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向知识要效益。
五、重抓民生改善,大网络规划社会事业
我镇将财政增收的大部分投入到民生改善上来,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融入城乡一体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全镇人民创造一个安居、安全、安心的社会环境。
龙腾盛世,风劲潮涌。本次会议,区委区政府为我们吹响了大干2012年的冲锋号,我们将以更开阔的眼光,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风,谋发展、抓落实、求突破,努力开创全镇繁荣和谐的新局面!
第二篇:创业创新谋发展 攻坚克难求突破
创业创新谋发展 攻坚克难求突破
----海东镇贯彻落实全县干部大会精神材料
为保证全县干部会议精神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海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十二届一次党代会召开后,县委、政府根据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于11月14日上午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赴松桃、铜仁两地考察学习,15日进行了分组讨论,16日结合考察学习情况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会上,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安孝荣同志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县的重点工作,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作了发言,县委书记王俊铭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乡干部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并依此对我乡2012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对全县干部会议精神进行再贯彻、再落实。
海东镇全乡将以贯彻落实全县干部大会精神为契机,创新攻坚,促进亚鱼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在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一是全面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力争2012年工业总产值比2011年增长25%,狠抓项目落地,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玉铜”高速公路建设契机,围绕“三乡一园一区”建设,坚决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兴乡、生态立乡”战略,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新征程,并以突出抓好工业带动农业和三产的发展;二是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2012年农业总产值比2011年增长10%,一是围绕科技兴农目标,扎实开展水利工程、农机推广与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通过加大水稻旱育浅植、玉米肥球育苗、免耕油菜、免耕洋芋等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传统种植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水果产业初见成效,建立和完善了以郭家湾为中心地带的3000亩优质米基地、500亩荸荠基地、200亩梨子基地、500亩优质茶叶基地,亚鱼村百亩杨梅基地、百亩高山葡萄基地、300亩黄桃基地、千亩枣子基地;二是坚持防疫就是增收的理念,认真抓好春秋两级防疫工作,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快推进畜牧良种工程,建立了2个畜牧养殖小区,生猪、家禽生产规模稳中有增,畜牧生产实现了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三是以大龙泉源特种生态养殖公司、打谷冲火鸡养殖场为龙头,带动农户发展特种野猪和火鸡,拓展致富路子。
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三是发展休闲观光业。重点扶持1-3家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农家乐。
二、在和谐发展上有新气象。强化“守土有责”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首先,在破解难题上有新成效。继续实施“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推出包案限时制、跟踪随访制等制度,确保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在移民和谐融入上有新进展。继续完善“四联”制度,帮助移民多渠道实现就业和创业发展,加快移民融合融入。再次,在完善机制有新举措。进一步完善领导信访包案制度、信访代理人制度,采取排摸一批、转移一批、解决一批、掌握一批、稳控一批的“五个一批”方法,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平时。
三、在民生发展上有新改善。深入基层倾听呼声,着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活动,全面落实好“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实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增长11%。
2011年是县委确定的“创新攻坚年”,保增长、促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我们要坚定信心,创新方法,转变作风,攻坚克
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执政基础,全面完成亚鱼“创新攻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共海东镇委员会海东镇人民政府2011年11月15日
第三篇:四抓四促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抓四促求突破 一心一意谋发展
―――关于增比进位突破—高桥怎么干的思考
高桥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久强
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讨论“增比、进位、突破——桐梓怎么干”之际,我镇也迅速掀起了学习讨论的高潮。通过对省委书记栗战书、代省长赵克志到遵义调研讲话和市委书记慕德贵同志到桐梓调研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强烈地感觉到桐梓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必将很快来临,极大的鼓舞了我们工作的斗志,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在新一轮发展机遇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桐梓县24个乡镇之一的高桥镇,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大显身手、大有作为,这是高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必须思考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带着这一课题,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冷静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集中精力、奋勇争先,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发展,促实力增强
高桥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农业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非常落后,经济总量偏小,整体实力偏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风险抵御能力不强。在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高速推进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如果稍有不慎或错失良机,横向差距将越来越大,而且会因马太效应导致恶性循环而一蹶不振。因此,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对高桥这样一个纯农业乡镇来说,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一是要重抓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公路和水利建设摆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作为基础实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发动群众,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之机,特别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实现村村通油路,硬化通组路、串户路各60000米,修复所有山塘水库,新建水池500口、硬化沟渠10000米的目标。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县基础设施最完善的乡镇。
二是主抓优势产业建设。从高桥的区位、气候、土壤、水源、生态等综合因素来看,结合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镇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要有五大产业。
1、樱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兴隆、周市一带,面积约为750亩左右,年收入在120万元以上,高桥樱桃因质地和口感好而享誉全县,供不应求。群众发展樱桃的积极性很高,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品种老化、产量不高、存放期短而受到很大制约。根据调查和测算,在我镇兴隆、周市、两河一带可新发展优质樱桃2000亩以上,5年后可新增收入2000万元。
2、挂面。高桥挂面(有高桥挂面和周市挂面两个牌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成熟的技术和地道的文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高桥的老百姓就开始生产挂面,是我县最早生产挂面的地区,于1986年进入最鼎盛最繁荣的时期,生产挂面的作坊多达300余家,高桥挂面也因香纯味正口感好而享誉全县。近几年来,随着本地小麦产量的连年下滑,原料供应严重不足,诚实厚道的高桥人不愿外购原料、以次充好而砸了高桥挂面的招牌(高桥挂面 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只能用高桥本地生产的小麦才能做出地道的高桥挂面,正如只有茅台酒厂的水才能生产出真正的茅台酒一样),致使绝大部份作坊关门停产,至今只有12家面坊尚存,但也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为了保住高桥挂面这个地方特色品牌,镇党委、政府在今年秋种工作中,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稳油增菜进小麦”的工作思路,直接打响了高桥挂面的品牌保卫战。经市场调查和初步测算,高桥挂面的升值空间和发展空间都很大,挂面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增大150万公斤以上,加之再进行包装设计的改进和提升,可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
3、蔬菜。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县城的蔬菜需求量也将随着人口的剧增而不断上升,而娄山、燎原、楚米等原蔬菜供应基地的蔬菜种植面积将不断缩小并趋于消失。相比之下,高桥蔬菜会因距城近、海拔低、土质好、无污染而悄然崛起,成为桐梓县城新的蔬菜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根据调查和初步测算,可在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发展优质蔬菜2000亩以上,新增产值1000万元。
4、茶叶。早在60年代,我镇火石村生产的红光茶就极负盛名,曾在全国的茶叶参展评比中荣获第7名,但因品牌意识淡漠、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面积萎缩、产量下滑,至今面积只有200余亩。据专家对当时红极一时的红光茶的调查分析,该茶之所以品质上乘、名列前茅,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土质和气候因素,而我镇的土质基本都属于同一类型,气候差异极小,因此都具备生产红光茶的条件,适宜发展茶叶产业。据当地群众反映,在每年茶叶采收的季节,有很多老同志还专程到火石村购买茶叶,最贵的“916”品种已卖到近100元/斤,比县内其他地方的茶叶高出数十元,加之有曾获全国评比第7名的辉煌历史,市场前景和升值空间将不可估量。根据调查和初步测算,可在改造现有茶园的基础上,新增茶园1000亩,到盛产期亩产可达200余斤,新增收入2000余万元。
5、旅游。随着圆满贯水库的建成和蓄水,给我镇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填补了我镇旅游资源贫乏的空白。圆满贯库区水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平均宽度约100米,水面一平如镜、天水一色,两边山岩林立、奇峰延绵;加之位于我镇境内的库区上游河段,是一个天然的峡谷,水流缓急交替、有惊无险,峡谷植被浓郁、风光秀丽;另有千年神树、千年古场、近代悬葬和野生鲢鱼等自然、人文景观。可通过招商渠道,引资入注资金5000万元,将我镇麻子坝打造成为集观赏库区风光、体验峡谷漂流、追忆人文历史、享受垂钓休闲、品尝生态河鱼为一体的立体休闲旅游渡假区,每年可创收入2000万元以上。
通过3-5年的时间,逐步形成“1+2+5=8”的产业支撑形态,“1”指烤烟这一成熟产业,“2”指粮油和畜牧这两大传统产业,“5”指樱桃、挂面、蔬菜、茶叶和旅游这五大特色产业。“八龙共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净增1亿元,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进和加速高桥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抓队伍,促能力提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得不好,都只能是空谈。因此,抓好
干部队伍建设,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根本保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我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1、抓人员到位。人员到位是干部队伍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但从前阶段干部的到岗到位情况来看,有部份干部很不自觉,有的早上迟迟不到岗,有的来晃一下就走了,有的甚至长时间不见人影,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了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确保有人在岗、有人办事,必须重新建立、完善和坚持好上下班签到和请销假制度,对不按时签到上下班和不假离岗的,要视其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记入档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达到开除或辞退条件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上报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2、抓思想转化。抓思想转化就是要充分了解干部对工作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把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强化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及政风政纪教育,抓好面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解开心结、放下包袱,心情愉悦地开展工作。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利益观和荣誉观,让他们远离抱怨、消极和扭曲的价值观念,善于从工作、单位和群众中找到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以思想大转化、大提高促进工作作风大转变。
3、抓素质提升。抓认识到位和抓素质提升要同步推进、交替进行,达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目的。一是要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要把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主渠道和根本抓手,在学习的方式、内容上狠下功夫,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干部理论学习,把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逐步实现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自觉化。二是要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是学习的目的,也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安排到条件最差、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胎换骨、优胜劣汰、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三是要强化干部的心理调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界信息刺激的多元化,干部的心理冲突及消极心态也日益显现,成为当前干部成长和工作推进的一大瘟疫。因此,加强干部的心理辅导和调适,提高他们的情商,已成为党委政府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心理调适工作的强化,使之能根据外界信息及时调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冲突,尽可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随时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大限度的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4、抓工作落实。抓队伍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而检验干部队伍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把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抓工作落实也是抓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为此,对每一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奖惩兑现、总结反思等各个环节,都要从实过细、环环紧扣,不得发虚脱节;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每一个单位及干部的工作实绩、能力素质方面的情况;要定期对各单位及干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和公示,促进争先创优、重抓落实氛围的形成;要把每一个单位及干部抓落实的情况如实记入他们的详情档案,作为考核、奖励、培养、选拔和推荐干部的主要依据。
三、抓民生,促群众满意
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我们践行宗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和扩大就业;要加大非农技能的培训力度,促进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要用好用活农村危房改造、困难补助、医疗救助、农村低保等政策,最大限度的解决和关心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低收入人群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三是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工作的力度,提高参合率和医保覆盖范围;要适时启动并搞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真正解决好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四是要更加重视文教卫生事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落实好各项教育政策,真正解决好“学有所教”的问题;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强重大疫情和疾病防治,提高健康水平,真正解决好“病有所医”的问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总之,要创造性的执行和
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保民生、惠群众的政策,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抓稳定,促社会和谐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当前,抓好稳定的关键,就是要毫不松懈的抓好信访工作。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素质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真正把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放在心坎上,以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信访问题。二是在工作上要强化措施。要把问题化解与源头预防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排查、接访、调查、处理、回复、稳控、劝返、处置等八个环节,切实做到 “责任、感情、政策、方法”四个到位,真正把信访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把治安维护和打击犯罪作为抓稳定的有力保障。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排除治理工作,落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高桥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作出更多、更好、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求突破 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谋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保持整体上升势头,需求拉动强劲,发展特色明显,运行质量提高,内在活力增强,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其中一些主要指标呈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从工作上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开放举措更为有力三是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四是干部作风更加务实五是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六是发展态势更趋良好。
在看到好的发展势头的同时,更要保持坚定、清醒、有为的精神状态,正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充分估量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勇于攻坚克难,不断突破风险,争取更快更好发展。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显现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的供需条件特别是贷款、用地、用电、运输难和干旱影响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下半年经济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保持全年经济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冷静清醒地面对客观现实,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全面正确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切实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工作。
一、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运力不足、电力紧缺、用地紧张、信贷趋紧等紧迫问题,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已经研究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关键是要明确要求,责任到人,强力推进,确保落实。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过半任务完成较好的地方,要再接再厉,紧盯不放,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力争为全市全年任务的完成多做贡献。完成过半任务较差的地方和行业、企业,要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迎头赶上。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办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特别是加大市区废气、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整治力度,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把握大局、加快融入,在实现“五个突破”上下功夫。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发展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现在,关键是认真按照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加紧研究、细化、拓展和延伸,尽快实现新突破、新进展。在观念对接上,重点要大力冲破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习惯思维定势,冲破受山区环境束缚的狭窄思维定势,冲破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惰性思维定势,牢固树立沿海观念,以大开放的思路、大市场的要求和大手笔的举措来抓经济、促发展。在战略对接上,重点要着眼于建设全省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的定位,切实把发展战略谋划好、目标任务制定好、城乡建设规划好、保障措施落实好。在产业对接上,重点要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与沿海产业的联系与合作,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三个产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具有地方鲜明特色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提升在全省的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对接上,重点要围绕打造闽西北商业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在专业市场、会展经济、地产品市场、现代物流市场、边贸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建设中加快与沿海地区的对接与共建。在交通对接上,重点要加快构建“二纵一横”的高速公路和“三横四纵”的省级干线、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和以沙溪航道为重点的水上运输通道,形成通畅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是落实政策、创新机制,在破解“三农”问题上下功夫。要精心组织农业生产。抓住近期旱情有所缓解的有利时机,抓紧开展夏秋农业生产,集中力量抓好抢收抢种,巩固早季农业生产成果,落实好农民增收减负政策措施,深化“钱粮丰收竞赛”活动,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对旱情仍在持续的部分县(市、区),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政策、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第五篇: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求突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谋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保持整体上升势头,需求拉动强劲,发展特色明显,运行质量提高,内在活力增强,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其中一些主要指标呈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从工作上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开放举措更为有力三是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四是干部作风更加务实五是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六是发展态势更趋良好。在看到好的发展势头的同时,更要保持坚定、清醒、有为的精神状态,正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充分估量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勇于攻坚克难,不断突破风险,争取更快更好发展。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显现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的供需条件特别是贷款、用地、用电、运输难和干旱影响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下半年经济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保持全年经济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冷静清醒地面对客观现实,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全面正确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切实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工作。
一、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一是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运力不足、电力紧缺、用地紧张、信贷趋紧等紧迫问题,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已经研究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关键是要明确要求,责任到人,强力推进,确保落实。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过半任务完成较好的地方,要再接再厉,紧盯不放,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力争为全市全年任务的完成多做贡献。完成过半任务较差的地方和行业、企业,要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迎头赶上。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办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特别是加大市区废气、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整治力度,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二是把握大局、加快融入,在实现“五个突破”上下功夫。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发展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现在,关键是认真按照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加紧研究、细化、拓展和延伸,尽快实现新突破、新进展。在观念对接上,重点要大力冲破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习惯思维定势,冲破受山区环境束缚的狭窄思维定势,冲破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惰性思维定势,牢固树立沿海观念,以大开放的思路、大市场的要求和大手笔的举措来抓经济、促发展。在战略对接上,重点要着眼于建设全省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的定位,切实把发展战略谋划好、目标任务制定好、城乡建设规划好、保障措施落实好。在产业对接上,重点要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与沿海产业的联系与合作,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三个产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具有地方鲜明特色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提升在全省的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对接上,重点要围绕打造闽西北商业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在专业市场、会展经济、地产品市场、现代物流市场、边贸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建设中加快与沿海地区的对接与共建。在交通对接上,重点要加快构建“二纵一横”的高速公路和“三横四纵”的省级干线、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和以沙溪航道为重点的水上运输通道,形成通畅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落实政策、创新机制,在破解“三农”问题上下功夫。要精心组织农业生产。抓住近期旱情有所缓解的有利时机,抓紧开展夏秋农业生产,集中力量抓好抢收抢种,巩固早季农业生产成果,落实好农民增收减负政策措施,深化“钱粮丰收竞赛”活动,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对旱情仍在持续的部分县(市、区),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政策、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涉及农民利益的大事做好。全面落实好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丰富林业发展内涵,转变林业发展观念,拓展林业发展理念,破解林业发展难题,特别是要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度,加强林业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稳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益。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农业经营、社会化服务、劳动力转移、农村投入、文明创建、社会治安防控、基层组织工作和领导责任等机制的创新。要把学习借鉴各地经验与坚持当地行之有效的办法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农业155”和“村会
协作”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下派驻村干部的作用,通过服务方式的转变、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抓好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按照市里促进农民增收10个方面35条措施,逐项抓好落实、抓好督查。四是抢抓机遇、加快调整,在提升产业素质上下功夫。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中
央实施宏观调控的机遇,加快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要科学配置现有产业资源,缓解煤电油运紧张带来的压力,使消耗少、成本低、效益高的企业能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对新上项目要更加注重从能源供应、原材料消耗、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把好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特别是要加大旅游促销的力度,壮大建材、水果、粮油等批零贸易市场,加强边界特色专业市场建设,构建闽西北物流集散中心,组织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展销会、“大篷车”等各种形式,提升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搞活人流、物流,聚集人气、商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益型经济。积极发展节能、节水、环保等新兴项目,发展利用工业“三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提倡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战略提供支撑和保证。进一步推广无公害、低残留的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瓜果的种植,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休闲观光型农业、科研开发型农业,争取尽快形成规模、打出品牌、创出特色,提高比较效益,在建设绿色产业高地上实现更大的作为。
二、项目推动,增强后劲一是大项目好项目的开发建设要有新突破。一个大项目、好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就可以集聚成一个或多个增长极。要不断强化重点建设。把全力保障在建重点项目的实施作为要素调度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市级60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重点在建项目要快竣工早见效,预备重点项目要争取全部动工建设,储备项目和前期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转化为在建项目。要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路网的建设,确保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至福州段在“9.28”前通车,泉三高速公路三明段控制性工程动工建设,三明至龙岩、三明至宁化高速公路完成预可编制并通过省内审查,永安至长汀、江西抚州经三明至莆田湄州湾铁路的前期工作取得进展。要加快33项生产性项目建设,抓好7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的实施,使之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要不断提高项目开发水平。从开发转化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不断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提高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攻关水平,确保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深化一批、洽谈一批、策划一批,不断开发,滚动发展。当前,特别要围绕加快“五个对接”、实现“五个突破”,加强项目的对接、合作和引进抓好一批以提升产业素质为主的工业项目,一批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一批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协作型项目,一批发挥比较优势的生态型项目,通过一批批项目的加快实施,积小胜而成大胜。要不断构建项目平台。目前金沙园、尼葛园和大多数县(市、区)的工业小区的开发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但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入园项目少、层次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引进更多更好的项目入驻园区,加快产业扩张,发挥集聚效应。特别要集全市之力,加快金沙、尼葛园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加快经济繁荣带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改善项目生成条件。着力在改善行政环境和政策环境上下功夫。下决心解决一批投资商反映最突出、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树立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努力营造亲商、尊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增强环境投资吸引力。着力在创新项目投融资机制上下功夫。从增强实际效果出发,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银行、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磋商机制,办好银企供需见面会,促进银企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互动双赢。金融部门要围绕发展大局,主动帮助企业破解难题,调整贷款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保证重点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二是“9.28”系列活动的筹备要有新突破。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责无旁贷地抓紧抓好筹备工作,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以赴把活动办成、办好、办出影响力、办出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通过这次盛会充分展示三明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各专项活动的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要精心组织分项活动,全面落实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各县市、区特别是京福高速公路沿线的梅列、沙县、尤溪和三泉高速公路动工现场所在的永安、三元等地,要加紧推进相应的带动项目和经贸活动。届时,匈牙利、意大利、香港、澳门都将组团参加我市“9.28”活动,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项目对接准备和服务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强策划。注意吸收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办法,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策划水平,运用好专业机构的策划力量,组织好活动策划方案的评选论证,做到好中择优,同时要坚持面向社会,集思广益,发动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出谋划策、聚智集力,提高活动的整体水平,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筹委会各工作机构要在各牵头市领导的组织下,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围绕通车庆典、投资贸易洽谈会、商品展销会、旅游观光活动、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竣工仪式以及泉三高速公路三元连接线工程开工仪式等重点工作,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把任务、要求和责任具体到人、落实到位,按照倒计时工作时间表,环环扣紧,层层推进,确保活动圆满成功。三是招商引资工作要有新突破。要确保签约项目的落实。重点围绕上半年六场招商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加强跟踪服务,落实扶持政策,促进项目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认真梳理合同、协议、意向、正在洽谈等各类对接项目,狠抓已签约项目的督查,提高履约率、到资率、开工率和投产率,促进项目转化升级。要及时了解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信息,利用与科研院所建立起来的联系机制,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供企业选择。要加大跑部跑省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扶持资金和配套政策。要精心组织好“9.8”经贸洽谈活动。“9.8”经贸洽谈活动是下半年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各级各责任部门一定要按时间进度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要广开思路,做好推介项目的开发、筛选和汇总工作。要主动出击,更加广泛地联络、结识、邀请客商,大力推荐项目,做好签约项目前期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力促更多的企业家、投资者在“9.8”结束后到三明进行经贸考察,促进更多的项目在三明投资兴建。要务求实效,力争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规模、层次、创新、成交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要提高经常性招商实效。全方位激活招商引资主体,重视招商引资人才的引进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改进招商方式,注意提高企业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网络招商和连带招商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立以商招商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组织在亲情招商、行业招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引进更多的区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推动商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项目竞赛活动要有新突破。要讲求方法,不断深化竞赛活动。强化分类指导,市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四个协调考评工作组要立足于各自的工作职能,针对上半年竞赛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任务完成落后的单位,加强督查、分类指导、对症下药,督促尽快采取措施抓好整改,确保任务完成。坚持典型推进,这次会议对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出色的市直部门进行了单项奖励,并安排有关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目的就是要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路,来推动全面工作,从而使项目竞赛活动真正起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作用。要突出重点,提高县(市、区)项目开发的档次和水平。从改善县域发展条件、培植骨干财源、促进增强综合实力的要求出发,立足各地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项目策划水平,提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项目工作长效机制,真正把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实到项目上,发挥项目对发展的带动效应,以项目带动县域投资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要主攻难点,力求市本级项目开发建设取得大的突破。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方法,集中力量主攻具有较强产业带动能力的市本级大项目、好项目。市直各经济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项目目标责任,确保领导责任、工作班子、保障措施、经费投入四个到位,力争市本级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年内取得新突破。要主攻难点,力求市本级项目开发建设取得大的突破。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方法,集中力量主攻具有较强产业带动能力的市本级大项目、好项目。市直各经济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项目目标责任,确保领导责任、工作班子、保障措施、经费投入四个到位,力争市本级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年内取得新突破。
三、突出特色,把握关键一是抓产业集群培育,推进企业改革。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资本退出和股权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重点企业低成本扩张。加大企业改制、改组和破产重组的力度,盘活资产存量,增强经营活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重点围绕三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强化与全省产业分工布局的对接。通过三钢等核心企业的带动辐射,推动冶金及压延产业向多品种和中下游后续产品发展;通过提升机械行业的核心零部件加工水平,逐步增强整机装配能力;通过推进林产加工业一体化,不断提高林产加工业在全省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并壮大以永安为重点的纺织、以沙县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以明溪为重点的生物制药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其他县(区)也要立足产业基础、挖掘产业潜力、培育产业特色,主动围绕省、市产业集群分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群,增强区域工业的总体实力,为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创造条件。二是抓龙头上档次,发展特色规模经济。要立足品牌打造特色经济。对已具有较强实力的7个国家免检产品、4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9个省著名商标,要在壮大规模、提高效益、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经营素质上下功夫,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对增长的带动力;对具有较强实力,准备近期争创名牌的企业和产品,要加大技术进步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创建名牌、赢得发展。要立足盘活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打破区域、隶属限制,深度开发整合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增长优势。围绕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以紫杉醇、雷公藤等为重点新兴生物制药产业。围绕林竹制品深度加工,形成以特种纸、高档装饰板材等为重点的林产加工业。围绕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发展特色矿业经济。围绕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围绕土地的集约经营、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等生态农业。各地要结合各自的生态自然及资源条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养经济。要立足技术进步提升特色经济。要按照科教强市的要求,加大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度,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要充分发挥县校合作、院企联姻的优势,加快高新技术和新型实用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加快科技成果的对接和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培育特色经济进程中,要大力摒弃唯资源论的传统观念,逐步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对技术、人才等无形资源的吸纳、整合、配置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创特色经济新优势。要立足龙头壮大带动特色经济。集中力量加快70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尤其是11家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技为一体和种养加、储运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三是抓开放促开发,提高综合竞争力。树立大开放的新理念,坚持以开放促调整、促开发、促发展。按照借脑发展、借梯登高的私路,密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关系,促进“6.18”项目对接成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乘热打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签订合作协议单位的联系,落实合作领域,寻找合作项目,实现技术对接。大力推广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技术、人才、资金、项目引进,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要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攀高亲、招洋亲、靠乡亲、联内亲,密切与港澳台、东南亚等经贸合作与交流,大力开拓欧美市场,把到国外、省外、市外创业的三明籍乡亲吸引回来投资兴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当前,特别要通过对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和引导,大力启动民间投资。要积极运用商会平台,促进私营企业与市内外业主强强联手,组建集团,从整体上提升个私经济的规模、档次和水平。
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一要进一步凝聚合力。要以学习郑忠华英雄事迹为契机,用英雄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合力,引导全市上下把学习英雄所焕发出的极大热情,转化为做好工作、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全市人民进一步强化“四个不动摇”,坚持集中精力谋发展,亲力亲为抓发展,攻坚克难争发展,凝聚合力促发展,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推进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落实。二要进一步狠抓落实。完善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抓工作落实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评价措施、激励措施,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优胜劣汰的制度保证和竞争机制,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领导体制和集动力、压力、活力为一体的推进机制,把好的思路、好的方略、好的措施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强化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分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和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对出现的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就要在哪个环节解决,属于谁的职权范围,就由谁来解决,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互相推诿,久拖不决。突出抓落实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加快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以及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督查组提出的指导意见,一件一件项目、一个一个环节、一项一项任务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三要进一步讲求效率。着力提高会议效率。进一步充实完善并落实精简会议文件的具体意见,强化会议活动报批制度,大力精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减少领导陪会,同时对必须开的会议也要压缩会议时间,严控会议规模,突出会议主题,加强会议组织,提高会议效率。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倡导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今天能办的事,绝不拖到明天,自己能办的事,绝不推给别人,只争朝夕、高效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规范运行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手续,加快办事节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创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办事环境。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强化“民本”意识和“公仆”观念,有效克服和避免片面强调部门和小团体利益,甚至吃拿卡要,办事难、掣肘多的现象,少说不、多说行,少推诿、多服务,积极主动帮助业主办实事,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督查效率。市几套班子领导要带头做抓落实的表率,工作不仅要有部署,更要有检查、有督促、有成效。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跟踪督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四是进一步强化领导。要提高水平。按照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牢牢把握住驾驭经济全局的主动权,善于在错综复杂情况下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脉络,科学判断形势的走向和变化,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当前,特别要认真分析、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善于抓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性,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要敢抓善管。坚持领导带头,亲历亲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深入经济工作第一线,深入到基层、企业,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困难最多的地方,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要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闯不合时宜、习惯势力形成的“禁区”,敢试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敢冲矛盾交错的难区,与时俱进,善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要统筹兼顾。始终坚持把维护安定稳定放在“压倒一切”位置,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出现反复的矛盾纠纷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避免出现新的群体性事件。要深化建设“平安三明”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加快发展营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集中整治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尤其要注意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主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解决好特困户、受灾户、下岗职工的实际问题,当前特别要注意保障城乡人畜饮水安全,进一步开展送温暖、办实事、解忧愁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凝聚全市力量,积极投身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加快三明发展的具体实践,不断把我市各项工作推向前进。本文为市委书记##7月16日在市委二季度经济形势暨项目工作分析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