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复评审核问题清单共73项焦化厂
附件一:
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复评审核问题清单(共73项)
一、焦化厂(1项)
1、硫铵库房看到产品正在出料,一边出料一边包装,包装袋内无合格证;洗油外卖,没做全项检验;所有焦化副产品均没有给用户质保书。
二、炼铁厂(6项)1、2015年2月5日3#高炉的定修,验收内容不具体,如槽上检查J102、Q102耦合器梅花体、抱闸调整杆、抱闸皮、低速联轴器、视情况更换项目,有验收标准:与减速机轴平度<1.5mm,没有验收数据。
2、质量目标:铁水合格率下降,2014年目标为≥99%,实际完成98.59%,2015年铁水合格率目标调整为≥98%,1-4月实际完成96.24%。查看历史趋势,S含量和Si含量逐年增加,如3#高炉铁水S和Si含量从2013年到2015年,S含量分别为0.024%,0.037%,0.045%;Si含量分别为:0.468%,0.433%,0.505%。内控质量目标一直未能完成,如3#高炉内控指标S≤0.035%稳定率60%,1月42.37%,2月41.81%,3月29.15%,4月48.73%,均未能完成指标。主要原因分析均为五炼焦焦炭含硫较高和炉况波动影响。但《安钢炼铁厂工艺技术规程》没有规定焦炭的S含量。3、3#烧结机工艺操作规程,料层>700,没有规定上限。
4、抽查近一周烧结矿的指标:亚铁波动大(7.31、6.91、7.41、6.65、6.1、6.6、7.6、5.9),烧结工艺规程没有规定,针对此情况没有告知相关部门的证据。
5、热风炉风温有提高空间,如1#高炉热风炉隔墙破损,正在新建一个热风炉,风温低于1000℃,2#高炉受炉况和热风炉本身影响,风温约1100℃,3#高炉主要受热风炉换热器损坏以及炉况影响,平均风温约1170℃左右,近期炉况稳定顺行,风温在1230℃左右。
6、抽查3#烧结机,烧结矿 FeO控制在7-10%,而《安钢炼铁厂工艺技术规程》中3#高炉对FeO要求为≤8%,抽查近一周烧结矿检验数据多次出现低于7%的情况,其中5月21日烧结770162批次出现烧结矿FeO含量5.90%,高炉烧结均无相应的处理记录。烧结料层厚度检测的7个点的测量仪器损坏或不准,已经出现将近四个月,目前未处理,料层厚度主要通过人工判断。对于烧结的关键控制参数:如料层厚度、FeO控制范围等工艺参数均未进行固化(尤其是新矿种使用后的工艺参数固化)(一般不合格Q-2/2)
三、第二炼钢厂(4项)
1、转炉合金平台上增C剂、CaC、SiC、焦丁没有标识,且SiC、自产焦丁小包装袋一样,袋上没有标识容易混淆。
2、提供的钢坯质量检查记录中,没有表面尺寸如:定尺长度,对角线差、弯曲度、边长等项目的检查。
3、中心配电室2个温湿度计没有校准标识,不能确定是否在有效期。
4、抽取2015-1-12—161#转炉定修项目6项,由于生产原因,定修计划没有完成,例如安装氧枪回水流量计、清理二文喷枪等,也未针对没有及时定修采取措施。
四、第一炼轧厂(5项)1、2015年5月28日加热炉8:00-15:40停轧7小时40分,加热炉内的钢种为SWRH82B,规定温度为1090℃±30,抽查12点时间段的上均热段温度为947℃、994℃,下均热段温度为952℃、885℃,违反了待轧降温度制度中停轧时间≥2h时均热段温度降≥250℃的规定。
2、点检工作流于形式。抽查5月份转炉机组检修项目计划22项,其中有转炉西侧球角螺栓护板掉加固,托圈、塞块补焊加固等项目。但查5月份100吨转炉设备岗位点巡检记录,点检项目25项,每天记录显示设备完好。3、4月份一炼轧维检部巡检表(工程技术总公司),需测量的12项,如:转炉倾动制动轮磨损不超过原直径的15%。闸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0.5,要求测量,但巡检员没有测量。
4、没有规定LF炉出站温度。
5、查阅《100吨转炉冶炼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高线机组加热炉岗位作业指导书》,去年底发布,但是文件没有编制、审批、实施日期。
五、第二炼轧厂(2项)1、2015年2月4-12日对“3号连铸机进行中修,发生费用614.15万元。验收标准规定:中间包车液压系统试验压力、保压;结晶器振幅;辊道辊面标高、辊道标高、辊道中心线偏差等维修项目均规定了偏差值,但提供的各种“验收表”只有相关人员的签名,没有记录实测值。
2、抽查1780热连轧机组的设备岗检、巡检、专检管理,查看2015年4月份“二车间粗轧操作台岗检本”、“机械设备运行巡检本”、“设备专业点检表”中,一些项目有监测值的规定,但只在该栏画“√”,没有记录实测值。
六、第一轧钢厂(4项)
1、“工艺文件”规定:每月对厂内加热炉内的有效加热区进行二次检测,各监测点的温差值不超过±50℃,但不能提供已检测的记录。
2、轧机在安装、调试导卫时,没有记录实际辊缝、入口、出口尺寸检测的实际值,不符合“工艺管理规程”。3、2015年1-4月每月“质量分析”均为短尺、中间废的质量问题,另1-4月发生的13起质量异议也均为相同的角槽钢弯曲不符合和螺纹钢重量超差(少)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基本相同。应进行再分析,提出降低或减少问题的更有效的改进措施。
4、根据公司《2015年“质量改进年”活动方案》的精神,结合厂内当前产品质量问题,提出了螺纹钢重量偏差质量异议、大规格角槽钢弯曲、角钢角度超差、提高成份稳定度、提高铸坯定重控制精度等五大质量攻关项目,提出的改进方案较空乏,应制定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计划,为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七、第二轧钢厂(2项)1、4月26日检修项目:更换精轧机前机架辊、传动轴、减速机,验收内容没有参数。
2、废品存放区:有区域标识,废品标识不清(白漆画X)。
八、制氧厂(3项)
1、现场看到在氧分析实验室中,用于检验成品氧的气路上连接的压力表,于2011年3月检定后,至今未检,纳入C级仪表,欠妥。
2、现场粗氩中氩含量分析结果19.17ppm,氩产品中氧含量13.26ppm,超出国标中要求值10ppmm,但外供阀门打开,设定值已取消,连锁装置无效。
3、专业点检:每周五上午9点由设备科人员下现场点检,查看点检记录:4月7日、5月5日各点检一次,未按文件要求每周进行。4月7日、5月5日查出的三项问题,缺少处理过程及验收记录。
九、动力厂(5项)1、7#炉主蒸汽管道温度、量的热电偶,动力厂自检,检验人郝吉廷没有热电偶检验资质。
2、透平机止推轴承、透平前轴振动润滑油箱,报警温度45度,运行过程中油箱温度一直在临界点,43、44、45,追其原因,冷却过程中,回油没有冷却过程,直接进油箱,造成油箱温度高。3、3#空压机站1#空压机,其中操作规程中设备技术参数一、二、三级振动值以um计量,记录表中以MIL计量,记录数据也是MIL计量的数据,二者中间是25倍的关系。记录与技术参数计量值不统一。
4、冷却循环水加药外包,没有对外包方进行管理的证据。
5、煤气根据用户生产热值和压力要求配送。查1#加压站煤气输配:分三个区域,输出管网压力有波动,中板热处理过程对热值要求较高,偏差200自动跳机,2015年4月19-20日煤气加压机运行记录,有15个小时左右煤气输出压力低于输出压力标准,有的相差将近一半,从而影响煤气热值,煤气管网压力不稳定。
十、采购处(3项)
1、抽查4月13日,郸城鑫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 产品采购合同,15-205959-03-09-00,钛铁13吨,执行标准GB/T3282-2012,FeTi70-A 4月30日交货期,检验方式是供方提供质保书,需方抽检,4月22日送样,5月12日出报告,C%为0.11超标,标准为0.10%,属让步接收,到目前采购部没有按规定提出让步接收申请。实际该产品已使用。
2、外购生铁、铁水2015年有新增供方,没有建立新增供方清单。
3、未提供设备备件合格供方评价的评价准则和评价过程记录 十一、生产管理处(2项)
1、查看月度生产经营分析报告:2015年1-4月各月均没有完成钢材生产计划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受炼铁厂不能达产所影响。抽查4月份的“分析报告”中,分析炼铁厂不能达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3号高炉问题等四项措施,但不能提供措施实施和实施后效果评价的证据。
2、抽查对技术中心的金相室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照明度等监督检查,文件规定温度规定15-25℃,提供的监督记录实际为31℃,湿度55%;照明度没有进行过检查,不能提供事后监督是否整改的证据。
十二、技术中心(8项)
1、抽冷成型用热轧卷板AG500MC的设计开发过程,设计开发的输入“新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与AG700BL内容基本一致。另外,AG500MC研发不能出示试验方案的小结,设计开发的评审证据不充分,没有用户反映的使用效果的证据。2、2015年5月13日对1780成品库中的产品包装质量进行抽查,发现存在打包丝松、断裂等现象,没有明确缺陷数量,没有具体的改进措施,整个产品防护的管理系统性不强。3、2015年共提出原料异议154件,其中煤104件,合金和辅料48件,铁矿石2件。在2015年4月7日进厂15车低喷煤初检灰分为12.4不合格,提出异议复验结果为11.0,复验合格。按照《安阳钢铁公司大宗原燃料质量异议管理办法》规定中灰分≤15时误差范围超过0.3时,第48条规定“技术中心组织相关单位调查原因,并依据调查情况进行考核”,另外相关部门不能提出改进的相关证据。(一般不合格Q-1/2)
4、衡量异议处理效率的数据分析指标缺少结案率等处理效果的指标。
5、不能提供常规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合同评审。如抽查2015年4月23日订单评价小结,编号为PJZB2015003CK,SS400Cr中板1120吨,技术要求:加铬中板,B类公差,只对价格进行了评审,没有进行技术评审。
6、对公司工序控制点缺乏有效监管。抽查2015年4月公司各控制点报送给技术中心的资料发现:第一炼轧厂转炉终点C目标≥95%,实际完成95.61%,结论为完成,但实际分钢种中高碳钢1-4月份分别为86.78%、94.10%、89.58%。88.35%,均没有完成,而且运用直方图分析成品Mn,Cpk为2.44过高,对此问题,技术中心没有纠正,也没有督促整改。
7、未进行日常低倍检验的连铸坯为公司的特殊过程。设备满足生产的要求和岗位人员的要求分别由设备物资管理处、人力资源处确认,技术中心没有备案,技术中心也没有根据确认结果,进行连铸过程确认综合评价,连铸工艺过程确认不符合规定要求。抽查二炼钢2#连铸方坯工艺确认记录,2014年8月年度检修,8月28日组织确认,抽取1个炉号41-15008炉 HRB400 3个样进行低倍检验。
8、硫铵、粗苯标准、氮气(液态、气态)、氩气(液态、气态)标准不能提供,各类副产品及气体产品的标准需整理。
十三、运输部(1项)2015年5月25日入库炉号:5407898D、钢种HRB400、应入库支数40支,在半成品库现场查,该炉号放在3-1位置,现场人员核实为47支与入库不符,且标识不清,很难分辨各炉号,码放也未按炉有序码放,不能保证《安钢按炉批送钢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十四、销售公司(8项)
1.《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规定:对每种主要钢材品种、连铸坯调查的顾客总数不少于全部顾客总数的75%;安钢钢材、连铸坯顾客满意信息分析报告(2014年9月26日)发出118份,返回116份,国外4份(高线:7份、卷板:17份、板材:31份、型棒:50份),是否满足75%,不能说明,另外连铸坯没有调查,建议增加顾客流失分析。
2.2014年累计受理异议513起(较去年同期增加127起),处理445起,累计损失3973652.74元。2015年1-4月累计163起(较去年同期增加31起),处理166起,累计损失1667151.82元,质量异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3.安钢产品购销合同(2015-5-25):W15上-代理B05-185513耐候钢钢板:厚度:12mm、宽度2米、长度8400mm、15吨,牌号COR-TEN B,执行标准:技术协议Q/AGJX06.24.818-2015 乙方:安阳市浩丰源旺商贸有限公司,合同评审:提供安钢产品论证结果、耐候结构钢COR-TENA/B 试验方案、合同评审小结,合同评审没有针对Q/AGJX06.24.818-2015具体评审内容。技术方案和产品论证结论有不一致的内容,如:成分、力学性能有不一致。
4.安钢产品购销合同(2015-1-24)纯铁板坯 编号:W15上-钢坯-01-176849不规范:长度、定尺没有具体数,技术条件没有规定。5、2015年5月20日“安钢产品购销合同”编号185265,其中产品材质为HRB400E,在“安钢钢材和连铸坯常规产品清单”没有该产品,也不能提供有关合同评审的证据。
6、在型材、板材(室外)库的南三露天的地面有大量遗撒在地的标识牌;有二垛分别存放材质为HRB400,规格为Ф
28、Ф22,各有13层不定尺,每捆只挂一个标识牌,不符合库房管理规程。
7、在南一露天库,有一垛堆放有板厚分别为6、8、10、12mm的板材,规格为2500×950和2500×930的板材,不符合库房管理规程。
8、中板库现场存放50张需探伤的钢板,没有待检标识;协议区域存放正品板材;观察12区2、9区3、7区4 存在堆垛不规范情况,有没有垫块的;长板压短板;垫块不合理,一端严重弯曲等现象,提供的《中板厂内库房入库、摆放、发货操作规程》相关规定不具体。
十五、质量检测处(7项)
1、硅锰合金、钒铁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判定,标准对粒度有要求,但没有粒度检验判定项目。
2、喷吹煤未检验可磨系数、Y值未按要求检测。技术中心文件要求“可磨系数、Y值、发热量每月分供方、分品种,依据GB475规定取样抽查检验1次,其它高炉喷吹用煤指标按GB475规定执行”;烧结用煤MES系统中有固定碳要求,未检测。
3、焦碳能按要求检验,其中硫含量及灰分指标只能达到二级,但系统中显示为“一级”,系统中判定原则为只要有一项符合一级,就判定为一级,系统判定功能需修正。
4、工业萘、沥青、硫磺的技术标准不能提供。沥青软化点实际检测3-4月均为90.5-91.0℃超出国标要求75-90℃,在技质量系统中没有沥青指标,指标是否合格,缺少判定依据。
5、查看2015年5月10日“产品质量保证书”编号***,炉号5407226D2 材质 HRB400E,规格Ф25;产品的尺寸检测,不能提供横肋末端最大间隙(标准最大值7.7)检测的证据 6、2015年5月15日“产品质量保证书”编号201505157995,炉号5M04028,产品材质Q345C,厚度30mm,规格30×2260×12000低合金热轧钢板,不能按标准规定:局部缺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允许最小厚度,提供检测实测值。
7、查2015年5月13日与河南融通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安钢产品购销合同”编号184721、产品材质AG380CL,规格6.75mm,车轮钢卷板,不能按“技术协议”:钢卷每侧的塔形不大于50mm、镰刀湾每10米不大于15mm要求提供检测证据。
十六、进出口公司(6项)
1、质量目标:没有规定采购方面的内容(采购铁矿原料和进口设备、备件)。
2、提供2015年1月4日《进口矿石合格供方清单》共18家: 巴西VALE、澳大利亚FMG公司、中钢贸易有限公司等,没有对这18家供方选择评价的证据。
3、抽查河北物流集团沧州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择和评价,2012年7月18日评价提供申请/调查评价表 :服务质量没有评审证据。
4、抽查2015年1月12日合同号AGTSEX2015/01 订货1500吨,钢种BDSS400Cr热轧卷和2015年3月4日合同号AGPEX2015/03订货800吨,钢种SS400 属特殊合同,均签有技术协议,查看“2015年安钢产品价格评审表”中的评审意见:没有对协议中的化学成分、尺寸公差等能否满足要求进行评审。5、2015年5月发出“钢材、连铸坯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其中韩国三星物产和德国蒂森等公司提出“报价和海外市场脱节”、“交货周期能否有所缩短”等相关意见;查看1月-5月“顾客问询及反馈”只记录了顾客问询的问题,没有记录对客户的反馈意见情况,如何处置反馈的意见记录。以上不符合公司“产品出口领导小组的通知”规定品种、规格数量和交货期问题于1个工作日,技术问题一般1个工作日,特殊问题不迟于2个工作日的要求。
6、“满意度分析报告”综合满意度为80.4%,不能提供没有完成满意度目标值86%原因分析、措施及评价的证据。
十七、煤炭处(5项)
1、《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2009年企业标准)中缺少磷、钾钠总量、哈氏可磨性数的指标,该文件5.1条款要求:可磨性性系数、发热量、胶质层每月分供方分品种依据GB475规定取样抽查检验1次。但本公司也未检测或委托检测,提供的供方检验报告中无可磨性性系数的检测结果。抽烟煤合同AY2015X23,哈氏可磨性数未检测;抽无烟煤合同:辉县市龙田煤业有限公司,HXLT-15-01,Y值,哈氏可磨性指数在合同中未约定也未检测。
2、肥煤供户“新坡”:合同签订量20万吨,现执行量7万多吨。G值指标要求86,实际82,反射率技术指标要求大于60,实际40-50,膨胀度13.4%-30%,标准要求220%,4月14日、5月4日、5月11日检测均超标。合同中未约定超出后如何处理,只是协商解决,目前未因此进行协商。
3、供应商评价:抽14年新入的陕西澳通运输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供应的煤,指标硫要求0.4%,实际年平均0.5%,挥发份要求小于37%,年均39.5,年平均供货指标不合格,但实际评价为92分,供货量基本维持原状,不妥。
4、焦化副产品质保书不能提供,随车也未带检验结果。
5、顾客满意度测评:调查表17份,汇总为焦副产品顾客满意信息分析报告,但所有产品如轻苯、工业萘、沥青、硫酸铵等十个产品均按“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各占0.5权重来进行分析,而这些产品根本没有物理性能指标,顾客满意度中产品质量指标不符合实际。
十八、设备物资管理处(1项)
1、第二炼钢厂1#转炉检修项目验收结果没有具体的数据和公差标准。例如氧枪对中装置对中+—10%,验收照抄数据,且验收不好操作。
经营管理处整理 2015年6月2日
第二篇: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复评审核问题清单共29项焦化厂
附件二: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复评审核问题清单(共29项)
一、焦化厂(4项)
1、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21个,控制措施为“运行控制”,应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2、酚氰废水现用于炼铁厂冲渣、烧结混料加湿,查2014年5月-2015年4月“酚氰废水出口监测报告”,没有对“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进行监测,不能证明PH、SS、COD、NH3-N、挥发酚、氰化物是否满足相应的排放限值要求。
3、查2015年1月1日-5月1日“焦炉冒烟记录”,各台焦炉共查出冒烟38次,没有原因分析,没有提供采取整改措施以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4、查2014年5月-2015年4月“焦化外排水监测报告”,没有对PH、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硫化物等八项污染物因子的排放浓度限值进行监测。装煤、推焦等四个污染物排放环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进行监测;精煤破碎,焦炭破碎、筛分转运、硫铵结晶干燥的颗粒物未进行监测。不能证明上述废水中的污染因子和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能否达到GB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标准。(一般不合格E-3/3)
二、炼铁厂(2项)1、3号烧结机机头脱硫系统进出口二氧化硫在线监测已坏多日,不能指导日常运行控制,没有及时恢复。2、3号烧结机电除尘卸灰处不放灰大门开启,地面积灰较多,有扬尘。
三、第二炼钢厂(3项)
1、二次除尘运行记录,每天约有4-6小时的停运,进行反吹,没有排污口标识。
2、二炼钢35吨转炉二次除尘排放口2014年8月监测不达标,厂里采取更换布袋的改进措施,2015年执行新标准后没有监测,但合规性评价结论符合要求。(一般不合格E-2/3)
3、转炉出渣侧一铲车司机用压空吹积灰,无组织逸散严重,环保意识不强。
四、第二炼轧厂(2项)
1、新二次除尘风机岗位提供的该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不是有效版本。2、2014及2015两个的第二炼轧厂职工培训计划中包括质量、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培训内容,但未包括环境保护培训内容。
五、第二轧钢厂(2项)
1、环境因素识别,2014年4月1日更新,作业文件更改页空白。加热炉作业、轧机作业-污水排放-状态:正常;加热炉检修没识别耐火材料的消耗;轧机作业没识别轧辊的消耗,没有识别矫直工序的环境因素。
2、提供的5月1-27日“上海久安水质稳定剂厂循环水化验报告”,水处理加药没记录。
六、综利公司(4项)
1、目前并没有真正实现安钢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应从钢渣制砖、钢渣粉用于商业砼拓宽钢渣的利用渠道,把热焖钢渣作为路基垫层材料和道路沥青路面骨料使用延伸钢渣产业链条,可考虑生产矿渣微粉,真正实现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变废为宝。
2、查“桥式起重机”22台,其中:2台2014年4月24日到期未检;20台2015年4月22日到期未检(主管人员说,已检,但报告未拿到)。
3、现场看到,深加工车间皮带转运钢渣配备一台布袋除尘器,水渣车间皮带转运矿渣配备四台布袋除尘器,产生的颗粒物通过五个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但未提供颗粒物是否达标排放的有关证据。
4、现场看到,钢渣车间3#跨正在将渣罐的钢渣翻入2#热焖池,有大量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到大气中。
七、进出口公司(3项)
1、查《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5.3每年与汽运公司和港口货代分别签订“委托运输协议”和“代理协议”,但协议中没有对运输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及港口货代接货、存放、装船、装车过程中提出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要求。
2、查《安钢工矿产品采购合同》,采购的“新乡磷化钾肥有限公司”的高硫矿粉2000吨,但没有对相关方在汽车运输过程中提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的相关要求。3、2015年3月19日,采购“新乡磷化钾肥有限公司”的高硫矿粉2000吨,2015年4月23日采购“湖北江山化工有限公司”的高硫矿粉2000吨,建议规定高硫矿粉含硫量的上线值。
八、能源环保处(4项)
1、污染物排放控制设施不完善的分别是焦化厂1-4#焦炉推出焦粉尘无除尘设施、1-6#焦炉装煤粉尘无除尘设施。一炼轧100吨转炉、二炼钢35t转炉煤气未回收利用,使这些重要环境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
2、重点污染工序建立满足环保要求的生产作业模式或标准,制定各类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标准、统一模板上墙,但没有与电子版或纸质版的作业指导书相一致。3、2015年未进行合规性评价。
4、全公司无组织排放未监测。
九、设备物资管理处(3项)
1、目标: 没有环保设施方面的目标和统计。如:完好率、停机率、开动率等。
2、环境因素:提供安钢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2014年5月20日),2015年1月机构调整,增加了炉料科、材料科、计量管理科,没有重新评价。
3、抽查2#烧结脱硫塔防腐维修:签订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2015年1月27日外包附企建筑防腐工程板材加工分公司,签订的施工方案:没有具体的要求,如防腐等级等,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没有提供。
十、财务处(1项)
1、提供的安全环境法规清单新安全生产法、环保法没有更新。
十一、煤炭处(1项)
1、查2015年1月-5月《购销协议》共销售9种焦化副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如:酚油,轻油、粗酚、工业萘、工业硫磺等,但没有对购买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提出预防和减少的有关要求;也没有签订“安全环保协议”。(一般不合格E-1/3)
经营管理处整理 2015年6月2日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历次监督审核准备材料清单(最终版)
质量管理体系历次监督审核准备材料清单
1.硬件资料:公司最新年检过的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副本、生产许可证副本(如涉及)、目标分解及完成情况统计;
2.自上次审核以来,需准备一次内审(包括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不合格报告、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等),时间距离上次内审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内审计划及内审报告要有文件发放证据;
3.管理评审:在内审之后,较上次管理评审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一般材料包括:管理评审计划(一般在管理评审前10天左右发放)、各部门按计划安排提交的内容(一般包括本部门质量目标分解及完成情况、本部门的职责及完成情况、改进的建议等)、管理评审签到表、管理评审报告(一般管理者代表编制、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需总经理主持,要注意对上次管理评审改进项进行验证),管理评审报告的分发记录;
4.自上次审核以来,公司的产品检验情况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情况(尤其是成品检验的),质量抽检情况以及第三方检验报告等;整理下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5.关键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情况;注意检定证书不能超期;
6.文件更新情况(如新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与发放管理、文件修订管理、作废管理等);
7.记录更新情况(如新增加的记录的控制方式、作废的记录的处置相关证据)8.自上次审核以来,培训计划以及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评价情况;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9.设计开发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新项目的设计开发控制情况。如设计开发策划情况、设计开发任务书、设计开发评审、验证及确认情况、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情况等。
10.特种设备安检情况,要确保在有效期内;
11.生产管控情况: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实施—相关作业指导书的更新与实施情况——关键/需确认工序的相关监控证据——关键/需确认过程的过程能力确认证据——工艺参数与实际作业指导书的一致性,现场管控情况等; 12.销售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的合同台账—合同评审证据—履约情况统计—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满意度汇总;
13.采购部门:自上次审核以来,新增加供方的选择、评价与更新情况,老供方的评价情况;采购实施情况等。14.数据分析;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情况
北京东方纵横认证中心山东分中心
第四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恒田印染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及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第一阶段审核
1月5日—6日,恒田印染公司接受了美国AQA公司高级审核专家组对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QMS)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EMS)认证第一阶段的现场监督审核,并顺利通过。
现场审核的首次会议上,审核组长高级审核员吴豫老师介绍了此次审核的目的、范围及审核具体安排,恒田印染公司总经理魏来德对审核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也希望本次审核能够对我公司的质量和管理工作起到督促及指导作用。管理者代表蒋德君、宋育亮,及各被审核部门负责人、质量环境内审员也参加了首末次会议。
通过与公司领导层座谈,审核组对我司的基本概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现场察看,审核组了解了我公司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和相关管理流程,对我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认为我公司的QMS及EMS实施程度基本符合要求。经对我公司《质量手册》评审后认为其覆盖标准要求,基本具备可操作性,体现了组织特点。最后提出8项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评审改善意见,要求将以上问题按意见整改完毕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此次审核结束后,魏来德总经理对审核组提出的问题表示认可,并保证于2012年2月中旬前整改到位,争取第二阶段审核顺利进行。双方还就第二阶段审核的范围做了进一步确认。
本次审核使全体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表示将继续努力加强质量及环境管理工作与实际工作的融合,使日常管理与操作更加规范化。(印染 杨晓娟)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
(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34.2.4
(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15.1
(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25.2
(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
(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订了质量方针。
(1)质量目标的内容不完全,没有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不一致。
(3)质量目标无可测量性。
(4)质量目标的实现不能提供证据。
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标准条款5.4.2)
(1)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允许的剪裁没有详细说明。
(2)更改期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得不到保持。
(1)人员间的接口关系不明确,遇到具体问题常有扯皮现象。
(2)不清楚由准决定或处理某些事情(如:如何处置不合格品等)
(3)组织图不能清晰地反映相互关系、职级关系等。
(1)没有以文件的形式对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进行明确。
(2)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不完整。
85.5.3
(1)不明确沟通的目的(2)沟通的工具不明确。
(1)管理评审未保存记录。
(2)管理评审内容不符合要求。
(3)管理评审不是由最高管理者执行。
(1)资源提供的途径不明确。
(2)资源配置不充分。26.2
(1)能力需求未确定。
(2)未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3)培训后未进行考核。
(4)未进行质量意识方面的培训。
(5)检验人员、内审人员、计量人员未取得培训资格。
(6)以学历代替上岗证。
(7)以培训代替上岗资格认可
(1)设施和设备不充分。
(2)未按规定保存设备维护记录。
4、工作环境(标准条款6.4)
(1)工作环境不符合规定。
1、产品实现的策划(标准条款7.1)
(1)未针对特定的新产品、项目、过程和合同编制质量计划。
(2)建立和实施质量计划时,忽视了对必要的人员和资源的配备。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标准条款7.2)
(1)产品要求不明确,没有形成文件。
(2)没有规定产品要求,对产品要求评审的内容理解有偏离。
(3)没有依据标书检查合同。
(4)评审的结果与跟踪措施未记录或记录含糊。
(5)未对零星、口头的顾客要求(以口头订单、合同形式体现)进行评审。
(6)交货时发现组织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7)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未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8)合同、订单处理过程中,与顾客沟通不够。
(9)对顾客的投诉没有处理记录。37.3(1)参与设计的不同组别(设计部门之间,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接口没有规定
(2)设计输人没有形成文件,未作评审。设计输人中未包括适用的法令和法律。
(3)未编制设计开发计划(策划的结果),计划未随设计的进展而适时修改。
(4)每次设计的人员职责、阶段划分不明确。
(5)设计输出资料不完整,没有满足输人的要求,输出中未包含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重要的产品特性未作出规定。
(6)设计输出文件发放前未批准。
(7)设计未评审/验证/确认,或评审不合格仍投产。
(8)评审、验证、确认后的跟踪措施未记录。
(9)设计更改未标识,没有形成文件。
(10)更改审批人员没有授权依据。47.4
(1)对供应商的评价结果,尤其是跟踪措施没有记录。采购单上的供应商为未经批准的供应商
(2)采购文件、采购单发出前未经审批。
(3)顾客指定的供应商,组织对其不评审也不验证其产品。
(4)无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准则。J
(5)采购文件的内容未清楚地在表明订购产品的要求(如产品的质量要求验收要求等)
(6)对质量差的供应商,没有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7)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经批准的供应商。
(8)采购单的修改没有管理规定。
(9)采购产品的验证方法不明确,或虽明确但不执行。
(10)组织或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未在采购文件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办法作出规定。
(11)对服务供应商(如计量器具检定供应商、委托的检验机关、运输公司等)等未进行评审等控制活动。(1)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的信息不全,缺乏作业指导书或作业指导书不够详细正确而影响产品质量。
(2)作业人员的作业不符合作业指示。
(3)设备没有进行正常的维护。
(4)工作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5)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点没有监控措施。
(6)操作者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无记录。
(7)生产过程无计划管制(如投入、在制、产出的日常控制)。
(8)失效的图纸、规范等还在使用。
(9)领用的原材料没有规定的标识或检验状态。
(10)未规定产品放行的条件。
(11)发运了型号不正确的产品。
(12)货车运输公司或船舶运输公司未经评审。
(13)对运输中的货物损失没有采取纠正措施。
(14)货物没有正确地进行标识,随货文件不完整。
(15)没有规定交付后(售后服务)的管理措施,或规定了但未执行,或没有效果。
(16)合同规定的售后服务未执行或执行后没有记录。
67.5.2(1)未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
(2)未对确认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规定。
(3)过程更改后来进行必要的再确认。
7、标识和可追溯性(标准条款7.5.3)
(1)生产中产品无证明其身份的适当标识(过程卡、随工单、路线卡等)。相似的物品不易区分。
(2)在有可追溯性的场合,产品标识不具有惟一性,无法追溯。
(3)可追溯性实施中出现“断裂”现象而无法实现可追溯性。
(4)产品标识系统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无法做到„使用适宜的方式‟标识产品,不具有可操作性。
(5)产品标识在使用中消失而未按规定补加标识。
(6)产品分割、分装时,未按规定将标志转移至每一部分。
(7)当产品有有效期限限制时未对产品作出有效期标识。
(8)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
(9)不合格品未加标识。
(10)标识消失、涂改时有发生。
(11)检验状态改变了,其标识没有变化。
(11)检验状态规定的部位、印鉴、签署、记录不完善。
(12)现场产品无检验状态标识或标识错误。
87.5.4
(1)未对顾客的产品进行验证。
(2)未对顾客的产品进行明确标识,未作好适当隔离。
(3)顾客产品损坏、丢失或不适用时,未记录并向顾客报告。
(4)未将顾客提供的检测设备、无形产品(软件等)纳入控制对象。
97.5.5
(1)未按规定做好包装运输标志、防护标志。
(2)搬运人员未进行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
(3)未按规定(组织自行规定)定期对库存的进行检查。库存品出现变质损坏。
(4)未接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作业。
(5)仓库出人库管理混乱
(6)仓库账物不符仓库混乱,不同产品不能清楚地界定。
(7)未按仓库规定(如先进先出。隔离存放)进行。
(8)顾客的产品未隔离存放,不能实施追溯。
(9)合同的特殊包装要求未向作业人员详细解释。
(10)包装材料的供应商未经批准。包装材料未经检查。
(11)随发文件不完整。
107.6
(1)测量设备校准状态标识不是唯一的或没有校准状态标识。
(2)对自制的测量设备.无校准程序。
(3)测量设备超过校准期.(4)校准结果未记录或记录不适当。
(5)使用中的设备未进行系统的管理(如维护等规定}。
(6)设备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不一致。
(7)测量软件使用前未经确认。
(8)不对测量设备,而只对设备中的仪表进行校准。
(9)测量人员不按规定调整。18.1
(1)监视和测量活动不能确保符合性利实施改进。
(2)未采用统计技术的需求。
(3)统计技术使用中有错误,可能是缺乏培训,也可能是无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数据收集不规范。
(1)没有规定收集分析、利用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方法。
(2)顾客满意度下降时,未采取改进措施。38.2.2
(1)未进行审核策划或策划的内容不完整。
(2)每次审核时未编制审核计划。
(3)内审员未经培训或资格证实。
(4)内审后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缺乏记录,或验证记录未报告相关部门及人员,(5)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有直接责任关系。
(6)审核的内容不充分,流于形式。
4、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标准条款8.2.3)
(1)未确定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未进行收视和测量。
(2)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不恰当。
(1)没有产品的验收准则。
(2)监视和测量的阶段不明确。
(3)所有规定的检验未完成,且又未经授权人员批准就放行了
(4)检验记录不全或保存不妥。
(5)抽样检验不规范。
(6)检验人员不合格。
6、不合格品控制(标准条款8.3)
(1)没有程序或程序不适用。
(2)出了不合格品不标识。
(3)出了不合格品不进行处理.或处理的权限不清
(4)返工/返修的产品没有再次验证
(5)返工或返修两者之间区分模糊不清,让步接收未经顾客或授权人员批准。
(6)组织没有对售后的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措施。
7、数据分析(标准条款8.4)
(1)数据收集不规范。
(2)数据分析没有提供以下的信息:
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供应商(供方)。
(3)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时,未实施改进活动。
(1)未策划和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现,对持续改进认识不清
(2)本编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3)对顾客投诉不分析、不处理。
(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了但未见记录。
(5)采取预防措施的根据和原因不明。
(6)未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评审。
(7)未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提交管理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