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纪检监察办案要坚持四个效果的统一
关于新时期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的思考
李建社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查办案件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研究和把握新时期查办案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在依纪依法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关注民生,更加突出效能,实现查处案件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
一、查办案件综合效应是四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效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可分为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和经济效果,是四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政治效果就是坚持党和国家的利益至上,通过查办案件,发挥治本作用,确保政令畅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进行。社会效果就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通过查办案件维护公平正义,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后果,得到群众的积极评价、充分肯定和普遍 认同。法纪效果就是坚持法律纪律至上,通过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使党纪国法得以遵守和执行,法纪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公正性得以维护和体现。经济效果既是对查办案件工作本身的要求,要讲究办案效益,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办案成本,也是对查办案件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
政治、社会、法纪和经济效果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四个效果之间既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一定情况下不可避免地矛盾和冲突,又有其紧密的一致性,其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只有最大程度将四个效果有机统一起来,恰当地处理好其关系和矛盾,才能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其中,政治效果是前提,必须把查办案件放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以政治效果统领社会、法纪和经济效果。法纪效果是基础,也是衡量办案成果最直接、最基本的标准。以良好的法纪效果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一是查办案件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法纪手段收到良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果是查办案件的根本目的。社会效果是目标,良好的社会效果是查办案件工作的价值取向,是政治、法纪、经济效果的落脚点。经济效果是保障,是新形势下对查办案件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办案工作的科学高效也有助于其他效果的实现。
二、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的必要性及意义 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既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明确指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和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惩治腐败成效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
(一)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是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方针、构建体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惩治与预防、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去认识,放到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去把握。通过查办案件,不仅要坚决惩治腐败,更要有效预防腐败和遏制腐败,不仅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治功能,更要发挥其治本功能,不仅要注重法纪效果,还要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二)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和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必须自觉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案件查办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案件查办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办案观,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办案观,树立注重实效、标本兼治的办案观,树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办案观,树立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效果的办案观,将案件查办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等因素相统一,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
(三)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是破解当前查办案件工作困境、提高惩治腐败成效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有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呈现易发多发态势,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居高不下,有的涉案金额巨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满意度有所提高,但仍未根本改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及时充分地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仍存在脱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形势就案办案、孤立办案的倾向,注重法纪效果偏多,注重其他效果过少;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只看当前,不顾长远,把两者对立起来,导致不想办案、不敢办案;有的地方重教育,轻惩处,导致执纪失之于宽,惩处失之与软,既损害了党纪国法的威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更加有恃无恐,也削弱了群众对反腐败斗争 的信心,危害了党的执政基础。实践证明,纪检监察机关不办案不行,就案办案也不行,而必须从单纯办案中跳出来,统筹考虑案件查办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和经济效果,才能使查办案件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新时期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的工作思路 新时期,查办案件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政治、社会、法纪和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针对当前案件查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办案难题,提升办案工作整体水平,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
(一)依纪依法,严格公正,注重法纪效果 一要严格。查办案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法纪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和法律为准绳,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人们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复杂化和国际化,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显得尤为重要。严格依法依纪办案,要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在案件调查中,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确保证据扎实充分。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惩治与保护并重。办案工作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对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追究,绝不能手软”的指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发挥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所产生的警示和威 慑作用。
二要公正。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都要依法严惩。同时,又要正确把握政策,宽严相济,对各类案件区别对待,做到当严必严,当宽则宽,刚柔并济,宽严有度。在办案过程中,要切实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综合考虑案件发生的背景、情节、后果以及有关人员的认错态度等因素,按照法律纪律规定实行区别对待,尽可能地教育和挽救大多数干部,孤立和打击极少数腐败分子。
(二)注重治本,服务大局,增强政治效果 一要注重实效,强化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党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更好地发挥惩治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克服单纯办案的思想,认真落实“一案两报告”制度、案件剖析制度,坚持查办案件同反腐败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坚持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有机结合,有效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切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方风气。
二要着眼大局,增强查办案件的服务功能。办案工作政治性强,案件查处往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增强大局观念、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通过 查办案件,严肃执纪,优化环境,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确保政令畅通,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为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服务;清除不合格党员,纯洁党的组织,维护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要把握好案件查处的时机和节奏,掌握好度,综合运用法律、纪律、行政处罚、组织处理等方式,确保案件查办效果。对重大复杂的案件,什么时候查、怎么查,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查办案件对地方、企业、单位的负面影响。办案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独立办案的关系,既坚持党委的领导,善沟通汇报,防止单纯办案,又坚持办案独立性,切实履行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三)以人为本,与民互动,注重社会效果 一要以人为本,办案为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办案为民,把维护好群众的根本权益作为办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要突出办案重点,严查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发生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严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案件,严查行政执法、司法、经济管理等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严查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查大案要案、窝案串案。加强对基层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基层案件查处力度,维护群众的切 身利益。
二要关注民声,与民互动。要倾听民声,自觉把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办案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了解民意,通过查办案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创新办案方法,增加案件查办的透明度,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提高对社会对办案结果的认同度。要始终关注和重视社会公众对案件查办工作的反响,在依纪依法查办案件的同时,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要健全案件通报制度,加强和改进案件宣传报道,坚持正确导向,掌握报道时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确保查办案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高效办案,科学办案,注重经济效果
一要严查快办。当前,查办案件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而办案力量又相对不足,要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就必须贯彻贺国强同志“严查快办”的指示精神,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质量,快办案,办好案。新形势下,腐败案件越来越复杂,使得查办案件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效果。为此,要树立成本、效益理念,节约使用办案经费,合理控制办案成本,同时要不断改进办案方法,讲求办案策略,抓战机,求速胜,提高办案效益。
二要科学办案。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妥善处理办案件与促发展的关系。一方 面,要严查危害经济发展的案件,优化发展化境;另一方面,坚持惩治与保护并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搞改革、谋发展、干事业的积极性,使查处案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要依法全力全部追回赃款赃物,尽可能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要适时对经济类违法违纪人员实施经济处罚,增加其违法违纪成本,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翻不了身,使腐败分子受到严惩。
第二篇: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丛培模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密切联系,强调了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一、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性修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是获得真理、坚持真理、运用真理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体共产党员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陈云、江泽民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和革命家多次语重心长地谈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党风的形成关键在于每个成员的党性修养。党的十六大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组成后,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和有关中央领导到西柏坡考察学习,意味深长地重提“两个务必”,强调党性修养。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传承,是一种总揽全局的清醒选择,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一种高瞻远瞩的发展策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自己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转化为辩证全面的思维方法,转化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内在动因。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则作风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始终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内在动因,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方面。我们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三)加强党性修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谈党性修养只能是一种说教。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生活更加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党性修养,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带领全国人民从容应对挑战、有效化解风险、开拓新的局面。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四)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途径。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忽视党性修养、放弃世界观改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侵蚀头脑。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坠入腐败的深渊,归根结底是党性不强、党性不纯,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所以说,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加强党性修养为重点,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抵制和清除腐朽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侵蚀,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坚实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坚实基础。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才能始终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注重工作实践。党性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党性不是脱离实践、脱离社会的“修身养性”,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完善。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既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学深、学透,真信、真懂、真用,又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检验理论学习成果。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要义也就是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统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克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思想渊源。实践证明,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注重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继承的光荣传统。实践也同样证明,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提高。因此,党性修养也是具体的、发展的动态范畴,其内涵和要求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和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阶段,坚持党性原则,紧跟时代步伐,赋予党性原则以新的内涵,把建设性、创新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要求融入党性修养之中,做到不落后于时代,永远保持先进性。当前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
(三)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基本原则。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我们党的两项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是统一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练和提高。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为客观世界的改造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改造客观世界,就要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剖析和反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 终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有效方法。加强党性修养,要立足于个人修养,坚持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就必须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把党性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党性纯洁、党风端正。加强党性修养,还要接受教育监督,重视他律。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纪律。要善于把接受党内监督和接受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全方位接受监督。只有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积极而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不断取得进步。领导干部应本着对党、对人民、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在监督中强化制度意识,在监督中磨练品质,在监督中用好权力,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和接受监督的模范。
第三篇:坚持四个统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层党校的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加强,相反,在一定的程度上,党校建设呈滑坡下降趋势,并成为各项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名无校,有校无名,有名无实,名存实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单位对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严重地制约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理论教育,严重地影响了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扭转这一被动落后状况,利用好、发挥好党校这块阵地的作用,今年年初,常宁市委宣传部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党校,推动基层党员教育的工作思路,按照“四个统一”的原则,全市23个乡镇,5所市直中学,9个国有企业,全部建成了规范化、标准化党校,开创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统一领导,为基层党校建设添活力
年初,成立了以主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罗维芳同志为组长,宣传部部长刘志宏同志为副组长的常宁市基层党校阵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层党校建设的指挥协调,规范化标准的制订和组织验收。尔后,市委出台和印发了《关于各基层单位对口成立党校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各乡镇、各单位迅速成立了相应的基层党校建设领导组织机构。4月份,常宁市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基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动员会。会上,市委副书记罗维芳同志作了题为《夯实基础,严格标准,争创一流基层党校》的动员报告,对基层党校建设的意义、作用、要求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使各基层党校建设规范有序、迅速进行,市委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基层单位党校建设责任状书》,明确了党校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强化了每个单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统一标准,为基层党校建设定尺度
市基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认为,过去各基层党校的软硬件建设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与上级要求差距较大,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要求制订一套统一的基层党校建设标准,从而促进基层党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和制度化建设。根据领导小组的意见,宣传部经过反复酝酿和修订,推出了《常宁市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标准》。其内容涵盖了二个部分,一部分是党校的基础设施情况。标准规定:各基层党校要根据本单位党员人数的多少,至少要配备一间能容纳100人的教室,配制100套桌椅,教室四壁和外墙要重新粉刷、装修,室内要配有一块1mx3m的毛玻璃黑板和带音响的VCD电教设备一套。正对黑板的后墙要悬挂一条永久性宣传横幅。进门口按0.8mx1.2m的规格统一制作一块内含党徽、冠有单位全称的党校牌子。二部分是各基层单位党校的基本情况。根据统一规格,要求各单位订做两个宣传栏,A栏和B栏。宣传栏A栏的内容为:XX乡镇(局)党校基本情况。其一是组织机构。要求每个党校的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由基层单位一把手兼任名誉校长,主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或管政工的副职干部任校长,由管组织的副书记任副校长,并配备4名文化程度高,理论功底扎实,思想政治觉悟高,现实表现好的同志任专职教员。同时,聘请本系统、本单位学有专长,思想政治表现好的3位同志任兼职教员,保证了基层党校的领导力量和教学力量,为推进党校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其二是本单位党校概况。它主要包括本单位党校创办的时间、历史、现有的使用面积、课桌的套数、教员的基本情况介绍、单位现有党员的人数、农民和非农民党员人数、党员的文化程度等;同时还包括近三年来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所办的期数,培养的人数,以及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情况。其三是本单位党校的学习制度。主要包括本单位党校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的要求,学习时的纪律,学习后的档案建立及整理。就学习计划而言,要求各单位既要按上级宣传部门年初提出的党员学习要点施行,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力求学习计划能有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实效性。学习计划要表格化,每个月哪些人学,哪些人教,学哪些内容,学的时间都要体现在表格上。就集中学习而言,要求各单位全年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2天,一般应每个月学习一天,对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要及时组织学习。就学习纪律而言,要求党员在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与纪律,及时做好考勤评估,学习要备好专门的笔记,每次学习后,应写出学习心得和小结。每次集中学习后,要将学习的方案、考勤记录、讲课教案、学习记录、学习小结和心得收集、整理、归档。B栏是党的知识概述。一方面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宗旨、党的任务、党的纪律、党的教育、党的作用、党的建设的集中论述。另一方面是党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为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党的优良作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新党章的基本内容,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基层委员会的任期,党的纪律处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基层党员对我们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些标准出台后,我们还举办了
为期一天的“常宁市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骨干培训班”,对上述每项标准进行全面阐述和剖析,并提出具体要求。
三、统一实施,为基层党校建设增效率
为了在全市更进一步做好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我们还树立了一个样板,通过样板示范来推动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选择基础设施较好,硬件齐全,经济实力较强的松柏镇委党校作为试点
。严格按照宣传部出台的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步一步实施,经过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我们又组织全市各乡镇各单位的副书记和管政工的负责同志到松柏镇党校现场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我们举行了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座谈会,要求与会者表态发言,保证任务的落实。最后,宣传部部长刘志宏要求各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施工,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制作。各基层单位对党校阵地建设十分重视,许多单位一把手亲自出面开会,统一部署,挤房子,挤资金,搞装修,购设备,做软件,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在常宁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四、统一验收,为基层党校建设保质量
为了验收各单位基层党校建设情况,市委宣传部与市委办、政府办、组织部一道组成了5个督查评估验收小组。检查验收实行听汇报、查资料(含开展党员培训情况资料)、看现象的方式进行,实行量化计分。具体检查内容为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资金投入、党校内外设施、宣传栏、党员教育计划、学习资料、教案、学习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开展活动的情况、学习培训档案的整理等。5个督查组经过一周时间对基层单位党校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验收。一类单位28个,二类单位8个,三类单位1个。评比结束后,市委督查室专门发了通报,要求二类和三类单位进行补火整改。尔后,我们召开了一次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后进单位促进会,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单位的党校建设。由于采取统一验收,统一评估,统一分类指导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党校建设的质量,全面地推进了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开创了常宁市基层党校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篇:坚持四个统一 建设文化强国
坚持四个统一 建设文化强国
马建辉
2013-01-04 15:43:38来源:《光明日报》2013-01-0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血脉永续,我们的民族才能充满活力;只有精神家园殷实,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有意义和方向感。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坚实而独立的文化根基和鲜明而有尊严的文化形象,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深邃的思想构建。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必须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坚持先进与丰富、精神与主体、传承与创新、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坚持先进与丰富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这里内在地蕴涵了“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思想。在我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两个基本体征,一是先进,二是丰富。落后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贫乏也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在先进和丰富两个方面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使之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坚持先进和丰富相统一的根本保证;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根本要求。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就能使文化产品的人民性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使人民的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这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因为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多样需求,也必然要求文化产品的多样和丰富。“三贴近”原则中的“实际”、“生活”和“群众”都是最丰富和最多样的,贴近他们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丰富性诉求。
在先进与丰富这一对关系中,先进是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更为根本的方面。丰富是在先进指导下的丰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之下的丰富。同时,丰富对于先进又有正向推进作用,丰富的不断积累和提炼,可以为先进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可以说,没有先进性的丰富,不是真正的丰富;同样,缺乏丰富性的先进,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先进。
坚持精神与主体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一定的主体条件,需要进行人的人民性素质和公民性素质的建设和培育。文化强国的落脚点是在人民上的,是在人民的精神上的,其着力点应在以文化来立人、强民,通过立人、强民来实现我们的文化强国梦。这就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精神与主体相统一,使主体成为摆脱动物性的文化主体、摆脱物质性的精神主体,实现赋精神予主体。优秀文化产品是人类灵魂的钟声,它可以加强和推进对主体的心灵建构和精神提升,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激发其自身立人的理想和热情,充分发挥其对于人的建设的重要作用。
坚持精神与主体的统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德教来从精神上化人、育人,使主体统一于精神,或使精神统一于主体,弥合主体与精神之间的裂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培育主体的美德认知能力,使其知真假、晓善恶、识荣辱、辨美丑。要积极培育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社会生活中不乏假以真出、恶以善出、辱以荣出、丑以美出的现象,要引导人们注意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不以现象遮蔽对本质的认知。其次,应培育主体的美德践行意志,意志源于责任,责任感愈强则意志力愈强,在我们这个时代,美德不仅仅是一种修养、一种教养,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因为美德不仅对于肯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通过肯定人来肯定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还应营造一种崇尚美德的社会氛围,培育一种朝向真善美的时代风尚,实现社会环境要素对人的肯定性精神要素的积极配置。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一切文化都是当代文化,传承是其基因,创新是其生命。没有传承,文化就没有积淀和底蕴,就会失去历史血脉;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很好地跟现实结合,其意义的生长与丰富就会受到阻碍,就会失去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既要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建设其传承体系,弘扬其思想精髓;又要在尊重命意传统和历史语境的前提下,以一种当代视野、前沿方法、世界眼光、未来关怀和问题意识来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从中提炼、挖掘出新意蕴、新向度、新品格,使传统文化在保持精华的基础上被赋予崭新的时代意义。传承是蕴涵创新的传承,也只有蕴涵创新的传承,才能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
统,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造活力着眼于创新,但其内涵也离不开传承,是蕴涵传承的创新。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地跟新时代、新实践、新主体、新需要、新思想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求。文化创新同科技创新一样,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当代实质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传承创新发展过程。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动机,因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些要求内在地蕴涵了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辩证法,主张要把文化发展和文化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坚持快速发展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呢?应该说,快速发展,尤其是更多地受市场调节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本性,它与经济效益是必然地紧密连结在一起的,有快速发展一般就会有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则不然,它不必然地和快速发展连结在一起,二者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有时反而是成反比例的。因此,对于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必须一再强调,反复强调。
坚持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首先要明确只有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快速发展才是良性的、好的快速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从实质看,从长远看,社会效益都是比经济效益更能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既要在快速发展中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划出底线,更要对其做高标准要求。这是我国近十年来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如果有的文化生产部门只注重追求发展速度,至于社会效益、精神效益方面则以不碰触、不突破底线为限,不是向高标准看齐,而是着眼于最低标准,坚守的是道德底线,而非道德高原,这就会使部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始终在底线徘徊。因此,即使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坚持内容为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始终坚守精神高原为荣。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才能真正具有恒久的家园魅力,才能真正聚心、化人、立民、强国,也才能真正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教育部社科中心)
第五篇:法院队伍建设要坚持四个原则
军分区杨生华政委《牢记责任,珍视信任,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质量》讲话学习以后,我深有感触,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公正执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是确保公正执法的重要条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要注意坚持四个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政法干警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保卫国家政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靠的是行使这一职权的政法机关,靠的是履行这一职责的每一个政法干警。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每个干警都必须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一心为业。在抓队伍建设中,要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采取多样形式,灵活的方法,有效的措施,坚持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做好工作,不断增强干警的政治信念和群众观念,变要求做什么为自觉做什么,变不能怎么做为不愿怎么做,变不敢怎么做为不想怎么做。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和追求,才能为这个理想和追求而无私奉献。
二、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抓好政法干警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面对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对象在不断地变化,对政法干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新的形势,就要不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在目前人员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要立足现实,贴近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抓好初任培训和专业培训、晋升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职后教育培训;培训中,注重培养干警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避免单纯追求高学历、学习与实际相脱节的做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保证审判干警人人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三、要坚持多管齐下原则,抓好政法队伍的监督和管理
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政法队伍的监督制约,使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时刻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加强监督必须多管齐下。法律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干部管理部门要做到心明眼亮,时刻关注所使用干部的德才表现;纪检监察部门要尽职尽责,抓苗头,抓倾向,及早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新闻单位要从关心爱护政法队伍的角度出发,关注政法队伍建设动向,及时宣传正面典型,报道英雄模范人物,曝光执法不公问题,揭露司法腐败现象。政法干警要端正执法观念,自觉接受监督,虚心接受批评,为外部监督提供便利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多管齐下抓好监督的同时,还要抓好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建立并坚决实行抓队伍建设领导责任制,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案件跟踪监督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司法赔偿制和考核评议制等,完善执法规程,堵塞执法漏洞,遏制执法中的随意性。要加强内部执法检查和执法评议,及时查处执法活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有法不依、依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罚代法和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现象。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完善考核录用、资格考评、选拔任用、任职回避和辞职、辞退等项人事制度,坚决克服和制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认真查处司法腐败现象,确保政法机关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四、要坚持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用优良的工作业绩检验队伍建设的成果
严格的管理带出优秀的队伍,优秀的队伍干出优良的业绩。要通过不断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干警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高尚情操,激发干警干事创业、勇于进取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队伍建设的目的所在。因此,队伍建设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比成绩争奉献的工作局面。对于工作中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同志,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弘扬正气。对于既不违规又不违纪、工作平庸,一事无成者,要给以鞭策激励,促其提高。对于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严重影响政法队伍形象的,要坚决清除出政法队伍。总之,要通过抓队伍,促工作,不断提高政法队伍素质,树立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良好形象,确保严肃执法、公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