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0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篇: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云发〔2010〕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开发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0〕14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是指省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我省工业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奖励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人才,主要指在工业生产发展中,主管工业经济的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在各类工业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技术指导、研发、生产的人员。即工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所称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是指为培养、开发上述人才而实施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云南省工业人才总量达到222万人,其中工业党政人才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80万人,技能人才100万人。全省高层次工业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到2020年,工业人才总量达到290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93万人,技能人才135万人。

第二章 项目和专项资金的重点用途及对象 第五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对象:承担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的部门和企业;承担工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和科研机构;符合紧缺型高层次工业人才学历提升条件的个人;承担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取得重大学术科研成果、为云南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

项目实施及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

(一)构建科学的工业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以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四支队伍为重点,以“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工业人才开发重点工程建设,形成科学的工业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1、党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工业强省和桥头堡建设战略,结合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业经济的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工业党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各类培训、外派学习、挂职锻炼和交流任职等。

2、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工程。

依据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以提高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以提高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建设熟悉现代企业管理,了解高新技术、掌握实用技术,具有科学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经营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高新技术、金融、法律、国际贸易、资产运营等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

3、工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重点支持各行业、各专业领域具备领军潜质科技人才的进修深造、知识更新和参与技术合作交流;支持产业发展、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组织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院校的科技专家组成产业和技术创新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支持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和评审;对依托经省级以上认证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创新技术研究进行重点支持。

4、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实施“云南省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计划”,大力培养造就工业技能人才。

全省重点建设3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指导行业和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通过自办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职业院校、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支持通过岗位技能竞赛培养造就技能人才。

5、工业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加速国内外工业优秀人才聚集云南,有针对性地引进云南省急需的紧缺型高端专业人才,建立工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支持基地引进国内外专家。

重点支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工业技术人才和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滇创业发展,举办“留学归国人员云南创业行”创业交流活动,聚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工业人才队伍。

6、紧缺型工业人才培养工程。

根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实施“紧缺性人才培养工程”。

重点支持开发和培养我省急需的工业设计、软件开发、信息网络、市场营销、文化创意、资本运作、融资投资、物流服务、信息咨询、商务会展、品牌打造、节能环保、安全生产、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质量管理等紧缺型工业人才培养项目。

(二)完善工业人才流动的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现有的人才市场,发挥人力资源中介组织作用,形成全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业人才资源市场。

重点支持开发人才派遣、评价、租赁、猎头、转让以及 薪酬设计、管理咨询、技能培训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服务项 目,更好服务于工业人才队伍的流动。

(三)搭建工业人才资源信息网络平台。

整合现有各部门信息数据资源,构建“云南省工业人才资源动态信息系统”。

重点支持系统集成全省工业人才信息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建立符合云南南省工业发展需要并能反映和满足资源状况与紧缺度的人才资源信息指标体系与数据标准,即建立有关人才资源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渠道。建立在线学习的平台,为工业人才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四)搭建工业人才的研究、资助、交流服务平台。

支持成立公益性的社团组织“云南省工业人才发展基金会”,联合现有的各类人才资源中介组织,吸纳省内外各类企业、资金和人才参与,为工业人才提供一个成长、培训、合作与交流学习的平台。

支持为各类高端工业人才开展科研资助、创业融资、信息资讯、成果转化、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五)建立工业人才激励机制。

为调动工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云南省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每2年对为云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关键岗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实行特殊优惠和奖励政策,对重大工业学术科研成果、取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紧缺型高层次工业人才学历提升进行奖励。

(六)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第七条

专项资金为引导资金,采取无偿补助的方式补助到单位和个人。补助分全额补助和差额补助。

对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实行全额补助。

企业、社会组织及院校组织的培训项目、学历提升、人才引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科研资助项目原则上实行差额补助。具体标准为:培训项目的补助标准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40%;学历提升奖励项目1000元/人;云南省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人才引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科研资助项目的奖励和补助标准,根据项目实际成效情况确定。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八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规划,下达年度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和重点,明确申报时限。

第九条

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

第十条

项目申请单位的主管部门、州(市)工信委、州(市)财政局对申请项目出具初审意见。

第十一条

项目申请单位及其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资金安全和效益负责。第四章

项目和专项资金申请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单位须符合以下资格条件:

(一)承担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的相关部门或在云南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培训服务的单位必须是非营利且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二)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及制度健全,会计和纳税信用良好。

(三)申请项目符合年度支持方向和重点。

第十三条

个人申请学历提升奖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所学专业是工业设计、软件开发、信息网络、市场营销、文化创意、资本运作、融资投资、物流服务、信息咨询、商务会展、品牌打造、节能环保、安全生产、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质量管理等我省紧缺型专业且已经取得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二)毕业后与在我省注册的工业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第十四条

云南省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表彰奖励,每2年评选一次,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下发通知,明确条件和名额,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评审组评审确定。

第十五条 申请项目和专项资金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填写相应的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 申请表(附件1-3)。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三)单位法人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四)单位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明(附件4)。

(五)委托第三方实施的项目,须如实提供第三方的资质、委托方与第三方的合作协议(复印件)。

(六)个人学历提升项目资金的申请,须提供身份证、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学历证明(复印件)。

(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第十六条

项目立项和专项资金的审批和拨付:

(一)符合项目立项和专项资金申请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项目申请表,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上级主管部门,州(市)工信委、财政局签署意见后,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提出申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项目可行性、有效性进行筛选和评估,并提出项目立项和专项资金安排意见。

(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对拟支持的项目进行公示。

(三)对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联合下达专项资金到申请单位和个人。第五章

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或擅自改变用途,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财务规定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十八条

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请或多头申请,对收费项目,安排的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原则上用于抵减收费。

第十九条

各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要严格按批准的立项计划开展工作,并在项目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报告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同时提交受训人员签名的学员登记表复印件(附件5)。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每年年终向有关部门专题报告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要加强对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监督检查。要研究制定项目管理和资金跟踪问效办法,规范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申请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需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同意。对因故撤销或调整的项目,申请单位应及时做出项目调整和资金清算报告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核批,并如实调整项目和上缴专项补助资金。

第二十二条 对弄虚作假、不按立项实施项目和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经费的,将视情节轻重,采取取消申报项目资格或扣减、收回资金等措施。对项目负责人按照管理权限,通报其上级单位或部门,情节严重的送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 财政厅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长沙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长沙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工发资金)是指经市政府批准设立,每年由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工业节能专项资金、信息产业建设专项资金和政策奖励专项资金等。

第三条

成立由主管工业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落实和监督市政府确定的工发资金规模、使用计划和预算安排。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领导小组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相关部门工作协调、督查。同时,市工信委负责工发资金计划编制和落实、项目归口管理和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市财政局负责工发资金预算安排和落实,参与工发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审核、评审,并做好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第四条

对工发资金支持项目,建立项目库,按照公开申报、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结果公示、集中支付、绩效评价等六个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实行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章 使用原则

第五条

工发资金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项目原则。重点支持成长性好、投资规模大、投入产出比高的企业项目,突出支持产业带动能力强,对相关产业发展有较强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

(二)促进创新原则。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技术引进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鼓励配套原则。围绕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本地主机企业、配套企业之间配套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不断壮大配套规模。重点鼓励主机企业成规模采购本地配套产品,配套企业成规模提供本地主机企业配套件,引领产业集聚发展。

(四)扶持产业原则。根据国家、省、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高端制造、电动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作为培育重点,支持其快速发展。

(五)规范管理原则。公开办事程序,接受纪检、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资金的筹集拨付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执行。

第三章 使用范围

第六条

工发资金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和为工业企业服务相关机构,支持的工业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工业发展重点要求,能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两型产业建设,有利于带动就业和提供地方财源。按分类主要用于:

(一)产业发展专项。主要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配套链的工业企业。对重特大工业招商项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可采取“一事一议”的特殊支持政策。

(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合理经济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支持企业改善装备条件,引进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着力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支持创业基地建设,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着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市场网络建设,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信贷风险补偿、担保机构补贴、上市扶持和风险补贴、股权融资奖励、服务体系建设补助和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等。

(四)技术创新专项。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核心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产品产业化、重大创新项目及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项目实施建设以及企业信息化改造项目等。(五)工业节能专项。主要用于工业企业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与培训、节能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同时,对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和两型企业建设给予支持。工业节能资金的使用,参照《长沙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六)信息产业建设专项。主要用于支持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及三网融合内容产业和终端产业建设等。

(七)政策奖励专项。主要用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奖励政策兑现,以及境外参展、招商、申请技术专利的配套奖励。

第四章 支持方式

第七条

工发资金支持方式为有偿使用、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除奖励外,原则上同一企业同内不重复安排。

第八条

有偿使用主要用于新型工业化发展项目、重大工业招商项目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办公会议确定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可依法采取借款、投资、入股等方式。具体操作细则另行制定,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贷款贴息主要用于支持投资总额较大、贷款比重较高的项目及银企对接项目,同一项目的贴息一般不超过200万元。贷款贴息期限和额度根据银行实际贷款金额和现行贷款利率及贷款贴息的资金规模等因素核定。对重大项目大额贴息资金(金额超过200万元),分两次拨付,首次拨付总额的80%,项目竣工验收后拨付剩余的20%。

第十条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设备购进、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化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根据项目实际投资总额按一定比例核定,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含200万元)。重大补助项目(金额超过200万元)按市委、市政府决定、批示和会议纪要执行,并分两次拨付,首次拨付总额的80%,项目竣工验收后拨付剩余的20%。

第十一条

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利税大户、企业上台阶、产 业配套奖励、循环经济建设补贴等相关奖励政策的落实。

第五章 申报与审查

第十二条

申报工发资金的企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企业注册地在长沙,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具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具备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按章纳税,及时向财政等部门提供财务报表、纳税证明和数据信息;(三)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企业各出资人按约定出资到位,项目自筹资金必须到位;

(五)项目申报的其他条件,按各项目申报文件执行。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一)资金申请报告;

(二)规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三)资金申报表;(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企业上完税证明(新建企业除外);(六)项目资金构成证明材料;

(七)申报文件规定提供的其他资料。第十四条 项目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一)每年4月份以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统一联合下发各类资金申报通知,各区、县(市),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工业经济局(产业发展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含工业园区项目)联合申报。各区、县(市),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工业经济局(产业发展局)负责项目资料的接收,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资料进行初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以联合行文的形式上报市工信委和市财政局;中央和省在长项目直接向市工信委和市财政局申报;市属企业项目由企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市工信委和市财政局申报。

(二)市工信委负责项目汇总,并按要求报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工信委、市财政局按照本办法会审和组织专家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和项目资金安排意见报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三)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批意见,将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在《长沙晚报》和长沙工业网上公示。(四)公示无异议后,市财政局根据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批示,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如有异议,由市王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报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最终审定。

(五)其他因特殊情况需分期分批申报项目资金的,按照上访程序办理。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五条 工发资金支持的项目实行报告和验收制度。市工发资金扶持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项目承担企业应向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信委、市财政局报告工发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投产达产情况。凡使用市工发资金5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后,须向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市工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竣工验收有关办法由市工信委、市南下局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企业收到相关补贴资金后,必须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并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第41号令)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税法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并自觉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

第十七条 市工信委、项目资金使用单位为工发资金绩效评价的责任主体,应按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要求开展自评和综合评价,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按照国家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执行。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同级财政和工业主管部门要求,上报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上报情况、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工发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及未达到绩效考核要求的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将采取警示整改、撤销项目并追回全部工发资金等办法处理,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经警示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相关部门3年内不得对其安排、批准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工发资金,凡违反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九条

工发资金预算安排和使用全过程应接受审计部门审计监督,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及工发资金使用单位要主 动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审计部门应提高审计效率,推进审计资料和结论共享,避免重复审计。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管理办法未明事项,依照项目资金申报文件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20日起施行。

第三篇: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云财行„ 2013‟ 551 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是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每年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旅游产业建设发展和规划管理项目。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坚持以下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纳入省级管理的重大项目,给予优先扶持。

(二)引导激励原则。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的投入,坚持以业主单位自筹为主,地方建设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旅游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

(三)项目化管理原则。通过申请、审核、审批、监督实 施、决算等项目管理程序,对专项资金实施有效管理。

(四)公平、公正、择优原则。专项资金管理坚持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五)跟踪问效原则。各级财政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并确保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使用绩效。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形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游路、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点、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标牌等。

(二)旅游产业基础工作,包括: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旅游教育和培训,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及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整治等。

(三)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及省领导确定的补助项目。

(四)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有关项目。

(五)旅游规划编制,包括: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六)旅游开发建设,包括: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及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开发。

第六条 根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项目性质,补助方式 采取专项拨款补助、以奖代补等形式。

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付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方式:

(一)省级项目业主单位申请专项资金,应首先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于每年4月底前向省财政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申报。

(二)州(市)、县(市、区)项目业主单位申请专项资金,向所在辖区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逐级上报至州(市)旅游行政主管和财政部门;再由州(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和初审,于每年4月底前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申报。

(三)专项资金逐步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纳入预算项目库管理,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八条 申报专项资金,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文件。

(二)填报•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附件一)。

(三)申请专项资金需提供以下附件: 1.项目所在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文件。

2.项目所在地或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的项目立项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所在地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4.项目所在地或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5.项目所在地或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6.项目开工建设所需的其它立项审批文件。

7.申报旅游规划编制资金的,需填报旅游规划编制申请书(附件二)。

8.申报旅游商品研发及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开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旅游教育和培训、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及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整治等专项资金的,需提供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等相关文件。

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情况及时反馈同级财政部门。

第九条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资金量较大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研究确定专项资金的补助方案,报请省政府审批。

第十条 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及省领导确定的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由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省财政厅根据确定项目通知项目单位按申报程序上报材料,并对上报材料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以奖代补项目的补助范围和条件、奖励金额由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确定后,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会同省财政厅对补助项目进行审核,拟定具体补助方案报省政府审批。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按照省政府的审批意见,按照预算管 理有关规定,将专项资金下达到相关省级部门或州(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各相关州(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在专项资金到位15个工作日内,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用款单位。资金下达文件抄送同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管理责任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项目主管部门、项目用款单位根据职能定位,按照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共同承担旅游专项资金的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责任

(一)省财政厅按照部门预算编审体系有关要求对部门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结合财力情况,落实安排项目预算;会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审核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审核并及时、足额下达专项资金,对省级项目按进度拨付资金;督促州(市)级财政局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下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对违反规定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查处。

(二)州(市)财政局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下达项资金,并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五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任

(一)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库,对全省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督促项目按时、按质、按规划完成建设;会同省财政厅审核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按照本•办 5 法‣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会同省财政厅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规定使用资金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二)州(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属地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库,对本州(市)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督促项目按时、按质、按规划完成建设;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会同州(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项目主管部门责任

督促用款单位严格按专项资金规定用途及本•办法‣规定使用资金;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用款单位责任

按照项目批复及时组织项目实施;按照专项资金预算和资金安排计划、项目进度编制用款计划;在项目完成后及时向旅游发展委和财政部门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第五章 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各级财政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对项目实行跟踪问效,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对已下达专项资金资金计划的旅游项目,原 则上不得调整,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确需改变项目用途的,由项目单位所属的州(市)旅游、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报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经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商省财政厅同意后联合行文予以变更。

第二十条 凡使用专项资金的在建项目,项目业主单位要指定专人在项目补助资金下达的次年2月底以前向当地旅游行政主管和财政部门上报补助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展情况,并如实填报“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展情况表”(附件三),同时抄送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项目业主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如实编制补助经费财务决算和项目实施绩效报告,并如实填报“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情况表”(附件四)和“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经费决算表”(附件五),经州市旅游行政主管和财政部门审查后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未按本条规定报送有关材料的,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不予受理该州(市)新项目的申请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州(市)财政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组织对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于当年12月31日以前报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对重点项目使用专项资金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检查。

第二十二条 凡使用专项资金的,应当主动接受监察、审计、财政、旅游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 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发„1997‟190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武汉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武汉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为全面贯彻落实•武汉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武政办„2014‟134号)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规范武汉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降耗的引导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节能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用于工业节能奖励,支持本市工业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合法、权责对等、有效监督的原则。实行无偿支持、事后奖励。

第四条 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受理审核等,配合市经信委做好项目的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二章 支持对象、条件和标准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为依法在本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会计制度健全、依法纳税的工业企业或相关

单位。

第六条 专项资金对满足下列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一)工业节能改造项目(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2.重点支持高耗能通用设备(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变压器等)能效提升、重点用能单位(钢铁、建材、化工、纺织、造纸等)综合能效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重点工程。

3.项目年节能量在300吨标准煤及以上;

4.项目在上两个自然完成并稳定运行6个月及以上; 5.项目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

(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本市节能服务机构在工业领域采取节能效益分享型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2.单个项目年节能量在100吨标准煤(含)以上; 3.项目在上两个自然完成并已稳定运行6个月及以上; 4.用能单位必须具备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第七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标准为:

工业节能改造项目按照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年节能量给予一次性奖励,年节约每吨标准煤奖励300元,单个项目奖励金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照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年节能量给予一次性奖励,年节约每吨标准煤奖励300元,40%奖励给节能服务 2

机构,60%奖励给用能单位,单个项目奖励金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第三章 申报与审核

第八条 市经信委发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通知。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转发专项资金申报通知,组织企业(单位)通过市经信委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出项目申请、开展相关申报工作。

第九条 申报专项资金的企业(单位)应如实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表;

(二)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财务决算报告;

(四)在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项目立项(备案)文件和项目申请报告;

(五)项目验收报告;

(六)申报企业盖章的“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七)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十条 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企业申报材料,流程如下:

(一)受理审核。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通知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

(二)现场核查。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核查意见。

(三)项目拟定。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依据审核与现场核查意见,拟定支持项目并将拟支持项目行文上报至市经信委,同时提交项目申报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 市经信委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遴选节能量审核第三方机构,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真实性、年节能量等进行现场审核、出具审核报告,并将审核结果通过市经信委官方网站对外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第四章 资金计划与拨付

第十二条 市经信委依据专项资金预算额度和公示后的第三方机构审核结果,按照重点支持方向制订专项资金预安排计划,并与市财政局会商。

第十三条 市经信委将经主任办公会、党组会审议通过的专项资金计划函告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按专项资金计划将资金拨付至项目承担企业(单位)。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申报企业(单位)应当如实申报,若发现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申报,已获得专项资金的收回资金。

第十五条 企业(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并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十六条 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论作为以后申请和编制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11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008年5月5日印发的•市财政局、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武汉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武财企„2008‟23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21、云南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云南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6]5号)和《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云南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

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省农

业厅负责管理。

第四条

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村内道路硬化建设补助;

(二)供排水系统建设补助;

(三)公共厕所建设补助;

(四)垃圾收集点(站)建设补助;

(五)村内路灯亮化建设补助;

(六)农户能源及改厨、改厕、改厩配套建设补助;

(七)村内公共绿化建设补助;

(八)列入文物保护的古树、古建筑物和特色民居补助。专项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办公用品、接待、考察、误工补贴、困难补助等管理性和福利性支出。

第五条 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设应选择中心村和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经济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强劲的村,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补助原材料、直接补助或先建后补等方式补助,具体补助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六条

申请整治工程建设项目的村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一)已组织编制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

(二)具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环境;

(三)村级“两委”班子健全,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四)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五)村民有整治村容村貌的积极性,有筹资筹劳的承

受能力;

(六)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有健全的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和会计核算体系;

(七)近三年本村在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未出现违规违

纪问题。

第七条 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根据当年村容村貌整治资金预算安排和省政府确定的整治村任务数,按照平均每个村补助10万元的标准,将当年整治村控制数分解下达各州(市),各州(市)按照控制数进行申报。

第八条 各县以村委会为申报单位,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厅下发的申报通知编制《云南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申报书》,申请补助资金控制在5—15万元,经县(区)农业和财政部门组织审核后,逐级向上申报。县(区)农业和财政部门对申报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州(市)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县(区)申报项目进行核实汇总,联合行文统一上报,不得越级申报。

第九条

省农业厅和财政厅根据各地申报的项目,确定整治的村、建设内容和补助金额,联合下达资金预算和项目

计划。

第十条

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实施前须经村民“一事一议”,民主决策。项目实施村要将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纳入村务公开范围,接受群众监督。第十一条

项目实施村要建章立制,加强和规范村容村貌整治资金的管理。凡涉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资料、财务凭证等,项目实施村必须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管备查。

第十二条

村容村貌整治专项资金由乡镇财政所或农经管理机构具体管理,实行报账制、专账核算。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拨付资金:

(一)工程结算手续不完备的;

(二)工程不按规划实施的;

(三)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各地要定期报送项目执行进度,并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及时将总结书面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第十六条 各级各部门不得虚报、瞒报、套取财政专项资金,不得以任何形式滞留、截留、挪用专项资金。违反规定的将扣回上级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结构实验中心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结果公告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仪器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河北省20......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兰州威特焊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 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 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 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XX公司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及公司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特制......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重庆北泉温泉开发有限公司专项资金管 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及公司相关资......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关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合理、高效使用,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1,必须做到专款专......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福海县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全县安居富民房防灾减灾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资......

    云南省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小编整理)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加强云南省标......

    广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