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时间:2019-05-15 16:1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第一篇: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结构实验中心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结果公告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仪器设备等大宗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河北省2011年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文件精神,我院已经按照政府采购程序于2011年10月底将采购计划报给张家口市政府采购办公室审批。2011年11月,按照采购办的审批结果,委托张家口张垣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公告、发标等环节后,分别于2011年11月29日和2011年12月19日正式组织招标采购,张家口市政府采购办公室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

详情如下: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第一次开标)白润山祁润田高秉新夏海刚高峰亮

(第二次开标)白润山刘富河王恕谢建军祁润田

监督人员:陈继飞

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采购结果:

A包:结构力学实验加载系统,北京三强同维机电液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3.584万元; B包:压力试验机,天水红山试验机有限公司,120.6万元;

C包: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及其配套设备,山东思达特测控设备有限公司,85.98万元; D包:桥梁及建筑结构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5.5万元; E包:混凝土成型及耐久性测试仪器设备,重庆市科盾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24.95万元;

由于项目较大,院党委高度重视,特派土木系白润山主任参加评标,主管领导麻建锁副院长现场把关,陈继飞书记全程监督,国资处积极协调配合,圆满完成本次采购任务。最终成交总金额为380.614万元。

目前,由于土木系没有落实仪器安装场地而无法供货,学院正在积极协调教务、后勤等相关部门解决困难,争取尽快完成。

设备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2012年2月28日国资[2011]CJ-5号

第二篇: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9]7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规范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规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了《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九年十月三十日

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补助和事后奖励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资金。

第三条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包括:

(一)应用示范项目,指新技术推广前的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重点支持对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影响较大、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示范技术应基本成熟,具备应用条件。

(二)推广示范项目,指应用成熟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忠告非技术改造项目。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安排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重点行业、流域、区域的重大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每年的支持范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

第六条示范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原则上项目实施后不新增产能。

(二)项目前期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近三年内没有得到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四)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且示范技术属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等鼓励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

(五)省级(含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审查同意列入示范项目。

(六)应用示范项目已开工在建,或具备开工条件;推广示范项目已经实施完成。

第七条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第八条专项资金安排采取补助或事后奖励方式。对应用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资金补助;对推广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资金奖励。

第九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的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组织申报示范项目;中央企业集团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申报项目。

第十条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包括:

(一)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的申请文件。

(二)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由具有甲级咨询资质的机构分项目编写,具体要求见附件

1、附件2。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商财政部委托咨询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重点包括:

(一)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并符合本办法规定及有关要求。

(二)项目所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是否先进。

(三)应用示范项目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及推广前景。

(四)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完成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改善情况。

第十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审查结果向财政部提出示范项目安排建议;财政部根据示范项目安排建议和中央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审核下达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财政部、工业信息化部在政府网站公布专项资金安排的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财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除将国家补助或奖励资金全额收缴国家财政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企业,财政部将扣回专项资金,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责令地方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将企业名单在网站上进行通报,三年内不再受理项目资金申报。

第十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进行抽查,必要时委托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或社会中介机构实施专项检查。由工业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对重点行业、流域、区域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总体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

1、××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应用示范项目)

2、××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推广示范项目)

附1:××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

(应用示范项目)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项目法人等基本情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等。

三、示范技术来源及示范效果分析

包括国外同类技术情况;国内技术现状;技术来源(自主研发、引进应用、消化吸收创新开发等)、成熟情况、先进性评价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示范效果评价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对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作用和影响。

四、专家审查情况及主要结论

五、项目实施条件及项目进展

包括资金来源、土地、环评等配套条件;建设周期;项目进展。

六、有关附件要求(复印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二)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规划部门出具的意见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专家评审意见

(七)配套资金证明

(八)项目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证明材料

(九)前3年经社会中介机构编制的财务报表

七、装订要求

报告用A4纸简装装订,正反面打印。

附2:××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

(推广示范项目)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项目法人等基本情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等。

三、示范技术来源及示范效果分析

包括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评价、解决的主要问题等。重点是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节能、降耗、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以及经济效益评价。

四、项目验收情况及主要结论

五、有关附件要求(复印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二)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规划部门出具的意见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项目实际投资证明材料

(七)项目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证明材料

(八)前3年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

六、装订要求

报告用A4纸简装装订,正反面打印。

第三篇: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补助和事后奖励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资金。

第三条 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包括:

(一)应用示范项目,指新技术推广前的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重点支持对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影响较大、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示范技术应基本成熟,具备应用条件。

(二)推广示范项目,指应用成熟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中高费技术改造项目。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安排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 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重点行业、流域、区域的重大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每年的支持范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

第六条 示范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原则上项目实施后不新增产能。

(二)项目前期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近三年内没有得到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四)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且示范技术属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等鼓励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

(五)省级(含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审查同意列入示范项目。

(六)应用示范项目已开工在建,或具备开工条件;推广示范项目已经实施完成。

第七条 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八条 专项资金安排采取补助或事后奖励方式。对应用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资金补助;对推广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资金奖励。

第九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的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组织申报示范项目;中央企业集团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申报项目。

第十条 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包括:

(一)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的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申报项目基本情况说明、审查意见及对项目真实性的承诺说明,并附项目汇总表。

(二)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由具有甲级咨询资质的机构分项目编写,具体要求见附件

1、附件2。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材料。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财政部委托咨询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重点包括:

(一)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并符合本办法规定及有关要求。

(二)项目所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是否先进。

(三)应用示范项目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及推广前景。

(四)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完成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改善情况。

第十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审查结果向财政部提出示范项目安排建议;财政部根据示范项目安排建议和中央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审核下达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政府网站公布专项资金安排的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帐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除将国家补助或奖励资金全额收缴国家财政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企业,财政部将扣回专项资金,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责令地方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将企业名单在网站上进行通报,三年内不再受理项目资金申报。

第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进行抽查,必要时委托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或社会中介机构实施专项检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对重点行业、流域、区域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总体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1.××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应用示范项目)

2.××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推广示范项目)

附1:

××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

(应用示范项目)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项目法人等基本情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等。

三、示范技术来源及示范效果分析

包括国外同类技术情况;国内技术现状;技术来源(自主研发、引进应用、消化吸收创新开发等)、成熟情况、先进性评价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示范效果评价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对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作用和影响。

四、专家审查情况及主要结论

五、项目实施条件及项目进展

包括资金来源、土地、环评等配套条件;建设周期;项目进展。

六、有关附件要求(复印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二)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规划部门出具的意见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专家评审意见

(七)配套资金证明

(八)项目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证明材料

(九)前3年经社会中介机构编制的财务报表

七、装订要求

报告用A4纸简装装订,正反面打印。

附2:

××项目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要点

(推广示范项目)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项目法人等基本情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等。

三、示范效果分析

包括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评价、解决的主要问题等。重点是对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节能、降耗、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以及经济效益评价。

四、项目验收情况及主要结论

五、有关附件要求(复印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二)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规划部门出具的意见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项目实际投资证明材料

(七)项目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证明材料

(八)前3年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

七、装订要求

报告用A4纸简装装订,正反面打印。

第四篇: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9]2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央财政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们修订了《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精神,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央财政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坚持合理分配、着重民生、优化结构的原则。

(一)合理分配。专项资金采取因素法与项目法相结合的分配办法,以因素法分配为主。

(二)着重民生。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类服务业。

(三)优化结构。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提高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节能减排。

第二章 支持范围

第三条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的技术升级、设施改造、网点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人员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的主要行业包括:

(一)社区服务、副食品安全服务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服务业;

(二)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废旧物资及旧货流通体系、业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等与生产流通相关的服务业;

(三)市场信息服务、市场监测及预测预警、应急管理等公共服务业;

(四)财政部确定的其他需要支持的重点服务业。

第四条 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供销总社等部门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

第三章 支持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支持方式。

(一)以奖代补。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能够制定具体量化评价标准的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在项目实施后,根据规定的标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安排奖励资金。

(二)贷款贴息。对于投资规模大、能够获取银行贷款的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支持。贴息资金根据实际到位银行贷款、规定的利息率、贷款期限和实际支付的利息数计算。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三)财政补助。对于盈利性弱、公益性强,难以量化评价不适于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的项目采取补助方式予以支持。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比例较高及地方财政给予支持的优先安排。

第四章 资金审核及拨付

第六条 专项资金管理根据支持对象及方式采取因素法与项目法相结合的办法,具体由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供销总社等部门确定。

第七条 按项目法管理的专项资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商务、供销等部门按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经审核后报财政部。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供销总社等部门共同审核确定项目。根据审核确定的项目,财政部下达资金预算。

第八条 按因素法管理的专项资金,通过以下程序确定:

(一)财政部根据资金支持重点,按照各地相关发展指标并考虑地方财力等因素,将资金分配到各省级财政部门并下达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按国库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拨付资金。

(二)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商务、供销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具体操作办法,根据国家规定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分配的专项资金预算指标,提出具体项目安排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报财政部、商务部、供销总社等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财政部及省级财政部门可委托相关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费用在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不超过专项资金额度的1%掌握,从严控制支出范围。

第十条 各地可根据当地财力情况,安排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并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

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专项资金划拨手续,及时、足额将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

第十二条 中央直属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和当年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向财政部申报,财政部按规定进行审核后,下达资金预算并拨付资金。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材料一般应包括:

(一)专项资金申请文件;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地税、国税登记证复印件;

(四)申请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需提供相关银行贷款合同和贷款承诺书等凭证;

(五)项目承担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财政部、商务部、供销总社等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地方财政部门、商务部门、供销部门和中央直属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地和本系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对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和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财政部将收回已安排的专项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印发的《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853号)同时废止。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2014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立项指南

附件1:

2014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立项指南

为贯彻落实好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水利部2014年农田水利重点工作部署,按照《财政部关于拨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的通知》(财农〔2014〕66号)和《财政部关于拨付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通知》(财农〔2014〕67号)要求,为统筹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资金”)与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下简称“中央统筹资金”),切实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制定本立项指南。

一、基本原则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突出改革创新,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重点县建设模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集中投入、整合资金、竞争立项、连片推进”等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的优势,实行竞争立项机制。

(二)突出重点区域与类型。按照“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西南五小水利以及南方地区节 水减排”的思路,重点支持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华北节水压采,继续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西北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以及西南地区“五小水利”和南方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

(三)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扩大由农民、村组集体、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规模,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二、统筹整合资金要求

2014年“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要统筹安排,统一立项指南,在资金支持重点、区域任务、方案编制、资金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妥善衔接。

“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项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统筹安排重点县建设后,主要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

三、建设内容

(一)东北“节水增粮行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区)继续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安排给东北四省(区)的“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可按照不超过50元/亩的标准用于“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置换出来的省级财政资金调整用于解决电力配套;其余资金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用于支持非“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以县为单元集中连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以及适当开展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

(二)西北节水增效。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要按照当地水资源条件,严格限制发展新的灌溉面积。一是不再新增安排甘肃、宁夏、新疆三省(区)重点县,三省(区)要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根据有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确定的区域和重点,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集中连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节约农业用水。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河塘整治以及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二是新增安排陕西、青海两省部分重点县。两省要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河塘整治以及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等,实施重点县建设。三是“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其余资金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集中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适当开展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

(三)华北节水压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六省(市),重点在地下水超采区开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一是河北省按照省政府批复的201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方案组织实施。二是新增安排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五省(市)部分重点县。五省(市)要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重点围绕高效节水灌溉、适当兼顾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等,实施重点县建设。三是“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其余资金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集中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等。

(四)西南五小水利。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等六省(区、市),新增安排部分重点县。一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五省(区、市),要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以“五小水利”工程为重点,结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等,实施重点县建设。二是广西自治区可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有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确定的区域和重点,围绕优质糖料蔗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重点县建设。三是“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其余资金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集中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

(五)南方节水减排。新增安排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十省部分重点县。十省要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以渠系工程配套改造、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推进节水减排为重点,结合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等,实施重点县建设。“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其余资金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集中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

(六)全国抗旱规划项目。按照《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组织实施。水利部将另行制定印发项目建设管理要求。

(七)其他。大连、厦门市,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统筹使用中央补助资金,集中连片,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等农田水利建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广东垦区的项目选择及具体补助规模,分别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自行确定。农业部黑龙江垦区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有关要求安排建设任务。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按照《东北四省区及北京市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应急方案》,组织实施灌溉试验站建设。

四、立项要求

2014年安排400个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各省(区、市)按照以下基本条件,自行遴选重点县。重点县一定三年。

(一)坚持竞争遴选。重点县遴选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竞争立项等方式评选,遴选结果要向社会公 示,保证重点县遴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已完成总体验收工作的第一、二批重点县,或已完成2011、2012建设任务且验收合格,并已完成2013建设任务的第三批重点县,可以参加重点县遴选,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二)地方政府重视。当地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已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且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件及经批准的规划文本及有关数据已录入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信息系统。

(三)技术保障到位。当地政府重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县乡两级水利技术服务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已建成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工程效益较好。

(四)水源有保障。水资源支撑能力有保障,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能提供可靠的水源。

(五)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六)资金统筹整合。县级人民政府具有较强的资金统筹整合能力,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田 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包括:整合资金名称、规模及其使用范围、建设内容、建设任务、预计完工时间,以及确保整合到位的具体措施等。重点县建设方案中须包含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整合方案内容不完整、整合措施不具体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原则上不予通过审查。

(七)目标能够实现。重点县通过三年建设,能够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第九条规定的各项目标。

“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其余资金集中用于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中央统筹资金”项目县(以下简称项目县)按照重点县建设管理模式,以县为单元,采取竞争立项、差额评分、择优比选等方式遴选,保证项目县遴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项目县一年一定,通过一年建设,集中连片治理一片,见效一片。项目县其他遴选条件,参照重点县选择条件执行。

五、申报与审批程序

(一)重点县

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要按照下达的重点县名额和补助资金规模,组织开展重点县申报和审批工作。重点县建设期为三年,各地要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确定各年 度建设任务。

1.投入规模。2014年每个重点县中央补助资金平均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200万元,由各省(区、市)根据重点县2014年建设任务,统筹“小农水资金”和“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安排。各重点县的具体投资规模,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省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每个重点县的资金,原则上不低于中央“小农水资金”规模。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切实增加重点县建设投入。

2.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3.申报程序。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级财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4-2016年)》(编写提纲见指南附件1),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4.审批程序。进一步下放权限,各省财政、水利部门组织专家对各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4-2016年)》进行评审,并将重点县名单、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财政部、水利部将适时组织专家抽查。实施方案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自行批复。

(二)灌溉试验站 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五省(区、市)省级灌溉试验中心站,根据《东北四省区及北京市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应急方案》,以试验站为单元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复。经批复的实施方案作为项目建设和验收的依据。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广东垦区参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4-2016年)》要求,组织重点团(场)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团(场)建设方案(2014-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复后,将重点团(场)名单、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备案。

(四)项目县

“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扣除统筹用于重点县建设的资金后安排的项目县,由各省(区、市)组织开展项目县申报和审批工作。

1.投入规模。每个项目县中央补助资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各项目县的具体补助标准,由各省(区、市)根据项目县建设任务和补助资金规模自行确定。

2.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3.申报程序。项目县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 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2014年“中央统筹资金”项目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见指南附件3),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4.审批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组织专家对《2014年“中央统筹资金”项目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合规性审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合规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批复并组织实施。

六、维修管护支出

“中央统筹资金”20%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日常维护支出。各省(区、市)要按照《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3‟14号)及有关规定管好用好“中央统筹资金”安排的日常维护支出,建立健全奖补激励机制和使用管理制度,统筹做好2014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各省(区、市)可从“中央统筹资金”安排的日常维护支出中,适当安排奖补资金对灌排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给予奖补。

(二)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 机制试点

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2014年选择部分县进行试点,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农田水利设施移交农民(含种植大户、联户、家庭农场,下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运行管护的有效途径,实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到位、权责明确、保障经费、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试点县要立足现有的资金渠道,特别是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照绩效原则,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好的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给予奖励。各省(区、市)可从“中央统筹资金”安排的日常维护支出中,适当安排奖补资金对试点县给予奖补。试点实施方案另发。

(三)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试点方案另行印发。

七、项目实施要求

(一)资金下达。各级财政部门要尽快分解下达中央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二)项目实施。各县财政、水利部门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1.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结合本地水土资源 条件、农业种植结构和水利设施状况,合理确定具体项目建设地点,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集中连片推进。

2.坚持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综合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3.扩大由农民、村组集体,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规模。

4.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资金监管,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5.严格工程验收。依据有关办法,加强工程验收,做到建设一片、验收一片、交付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建立验收销号制度和标识确界登记制度,避免重复申报和投资。

6.各地要安排一部分重点县,开展“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模式试点工作。

7.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建设管理、资金管理、建设进度、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县级规划数字化工作。

8.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支出的资金,以县为单元填报《2014年“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日常维护支出汇总表》并报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各省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对县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将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报财政部、水利部。

八、审查要求

各省财政、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评审要求与标准,认真组织审查,并对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暂不列入重点县或项目县范围:

(一)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规划未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规划审批文件和规划文本未录入相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二)未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

(三)建设项目超出资金使用规定范围。

(四)近三年(2011-2013年)因小农水资金违纪违规,受到审计机关、财政监督检查、水利工程建设稽察等处理、通报或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五)未完成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任务的。

九、其他要求

第四、五批重点县2014年标准文本合规性审查意见已反馈各地,各省财政、水利部门要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已完成2013年重点县绩效考评和验收的省(区、市),要尽快将县级绩效考评和验收结果上报财政部、水利部。尚未组织县级绩效考评和验收的,要抓紧组织考评和 验收。绩效考评和验收不合格的县,取消重点县资格,已提前拨付的资金,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调整用于奖励绩效考评优秀的重点县。

指南附件:

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4-2016年)编写提纲

2.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省级汇总表

3.2014年“中央统筹资金”项目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4.××县(市、区)2014年“中央统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日常维护支出汇总表

下载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