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子项目论证报告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2013~2015年项目建设规划
子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申请学校:
项目负责人: 申报日期:
XXXXXXXXXXXXX建设项目
规划论证报告
(一)XXX实验室现状 简述基本情况;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二)指导思想 规划的方针(理念)、战略思想以及总体考虑。
(三)总体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四)主要建设内容 1.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各项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与建设目标密切呼应);学校的政策措施;实施周期与步骤;资金预算与用途等。
2.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3.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4.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5.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校园网基础条件、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三方面建设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6.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与扶持、师资队伍培训与交流三个方面建设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与建设目标密切呼应);学校的政策措施;实施周期与步骤,资金预算与用途等。
(五)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1.规划总资金预算及年度预算 2.中央专项资金及主要用途 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主要用途 4.学校自筹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5.其他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六)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七)预期效益分析
(八)保障措施 包括管理机制、管理队伍、环境条件、资金筹措、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
第二篇:《重庆某大学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邮电大学关于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0‟21号)和重庆市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发展和实际情况,加强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主要用于学校重点学科、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等建设。坚持促进优势、突出重点、建立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三条 学校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建立项目立项、申报、建设、验收、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对资金的使用加强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
第二章 机构职责
第四条 学校成立“重庆邮电大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专项资金项目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财务及项目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校办、发展研究中心、财务、资产、教务、科技、社科、研究生部、人事、基建后勤等部门领导组成。
第五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落实领导小组决策,组织项目申报、上级评审检查及奖惩建议。
办公室由资产管理处负责人任主任,组成人员包括校办、发展研究中心、财务、资产、教务、科技、社科、研究生部、人事、基
建后勤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
第六条 专项资金项目按类型实行归口管理,负责规划编报、校内申报、实施监督、考核评估。归口管理部门应明确具体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教务处牵头负责教学实验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科技处、社科处牵头负责科研平台建设,并会同研究生部牵头负责学科建设,人事处牵头负责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基建后勤管理处负责基础设施更新和节能改造,网管中心负责校园网基础建设,图书馆负责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
第七条 实施单位应成立建设小组,负责项目具体实施。专项资金项目由单个单位实施的,由行政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任副组长;专项资金项目由多个单位共同实施的,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实施单位领导及项目负责人任副组长。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学校根据财政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坚持专款专用,专项管理。项目预算应确保按期完成,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津贴补贴、对外投资、偿还债务、捐赠赞助以及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九条 学校根据财政部要求,制定专项资金项目工作进度安排,按规划立项、项目评审、建设实施、考核评估等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十条 规划立项。办公室按上级部门有关通知要求,结合学校近期及中长期发展目标,会同编报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规划。建设小组开展相关调研工作,确定立项项目、编写立项文本及项目建设方案。
第十一条 项目评审。办公室根据财政部和重庆市的评审工作安排,牵头组织归口管理部门开展项目申报、评审、现场考察。相应建设小组负责相关材料准备、人员场地落实,按要求配合专家做好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 建设实施。
各建设小组在项目立项审批后进行总体建设方案的规划,按审批的建设及经费额度分阶段进行建设。总体建设方案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会同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审核,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提出相应配套条件,经分管校领导同意后,报领导小组审批。
领导小组对建设小组的总体和分阶段建设方案,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批,审批后相关部门按建设小组填写的“重庆邮电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计划书”(附件1)进行采购和建设。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第十三条 考核评估。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校内验收。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绩效考评和接受上级检查。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项目以及配套经费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学校建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项资金项目咨询小组,为项目调研、申报、论证、建设等各个过程提供智力支撑。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专项资金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十六条 学校在预算中按照获批项目拨款额度的10-15%安排配套,用于配套建设和工作经费,统一调控使用。其中用于项目申报、调研论证、人员培训及奖励等经费不超过获批额度的3%。规划如有特殊情况,报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可超过控制比例,以保证当年工作开展。
第十七条 配套经费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归口部门审核后报办公室审批执行。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使用接受审计、监察监督。
第五章 评估奖惩
第十九条 建设小组根据学校批复的建设方案,开展建设工作。
在项目完成后,对照“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考评指标”(附件2)进行建设效果自查验收,完成“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报告”(附件3),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复查,提出初审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验收复查小组至少由五名以上专家组成。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完成并运行一年后,办公室牵头开展绩效评估。各建设小组按照建设考评指标自评,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绩效评估,提出结论意见,办公室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形成奖惩建议,提请领导小组审批。绩效评估结论将采用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学校按照“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原则,在政策范围内,对建设效果、绩效评估结果良好的项目建设小组予以奖励,并对后续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对建设进展不力或使用绩效差的建设小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并限制后续项目申报。
第二十二条 对建设小组和相关部门的奖励,按获批经费、建设进度、绩效考评等分阶段进行。对申报项目,学校根据论证评审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附件2未列的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考评指标另行下发。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与学校原有文件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上级有新规定的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附件:
1、重庆邮电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计划书
2、重庆邮电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考评指标
3、重庆邮电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报告
第三篇:中央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中央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启动具体工作布置
一、关于《管理办法》的有关解释和说明
(一)专项资金支持的高校范围
专项资金支持的陕西高校范围,即《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1)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普通高校;(2)其他办学层次较高,学科特色鲜明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1.下划高校
指根据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及布局调整,从1998年开始陆续下划陕西,实行中央和陕西省政府两级管理、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原国务院部门所属高校。我省共有下划本专科学校13所,其中本科高校11所;专科高校2所。按照《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普通高校‛,既包括本科学校,也包括专科学校。需要注意的是,下划的本科高校,原则上都纳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下划的高职高专学校,原则上也纳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但一旦其纳入了国家示范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财政部规定在其得到示范性资金支持期间暂停专项资金支持。2.其他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按照财政部设计,这里的本科学校分3个层次: 一是‚211工程‛学校。即列入‚211工程‛建设的西北大学,按规定纳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二是‚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即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非‚211工程‛陕西高校。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意见》(教研[2009]3号)和《关于做好编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0]3号)文件,我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3所高校属于‚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这3所高校也都纳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三是其他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即除上述下划高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之外,隶属于我省地方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既包括省属的,也包括地市属的高校。省属的高校又可分为省教育厅所属和行业部门所属。这些高校原则上都纳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但是,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不包括在内。
按照《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学校范围由省财政厅上报,财政部确定。但是,财政部也明确规定,专项资金支持的地方高校并不是固定的,有一个动态 调整机制。以后,如果我省有新的符合专项资金的支持条件,如有新的专升本学校,我们还可以向财政部申报将其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同时,财政部也建立了退出机制,即已经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地方高校,如果出现了违规行为,或者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很差,那么中央财政也将停止给予其资金支持。关于这个淘汰机制的具体规定,可以参考我们下发的68号文件的第十一条。
(二)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六个方面。
1.特色重点学科
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意见》(教研[2009]3号)和《关于做好编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0]3号)组织实施。主要支持地方非‚211工程‛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等。
2.省级重点学科(1)规划建设范围: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条件建设。
(2)具体建设内容:
省级重点学科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并给予重点建设的学科,这些学科反映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
具体支持建设范围是省级重点学科所属的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更新、改造及自主研制,支持其所属的人文社科基地的专业图书资料购置。平台建设要满足我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需求,统筹考虑学科内各创新团队的实际需要。
(3)预期开支范围: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电子文献购置费、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所必须的环境条件改造费(环境改造经费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
3.教学实验平台
(1)规划建设范围: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
(2)具体建设内容:
支持高校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购置、更新与补充。各高校应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切实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 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进资源共享。
(3)预期开支范围:设备购置费、教学软件购置费及实验平台建设所必须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改造费(环境改造经费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
4.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
(1)规划建设范围:构建科研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基地、实训实践基地。
(2)具体建设内容: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科学构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支持如下条件建设项目:
A.支持学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及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实验平台建设;
B.支持工科、工程教育专业校内共享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C.支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以实现‚产、学、研‛结合为目标的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D.支持校内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3)预期开支范围:设备购置费、教学软件购置费及基地建设所必须的环境条件改造费(环境改造费 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
5.公共服务体系
(1)规划建设范围:校园水、电、气、暖等主要基础设施更新和节能改造;校园网络基础条件建设;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
(2)具体建设内容:
A.支持校园的供电、给排水、供暖、燃气等基础设施维修及环保、节能等改造项目;
B.支持校园网主干网络的建设、改造,结点设备改造、核心设备更新等;
C.支持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购置、特色数据库开发、大型网络教学资源购置及对上述网络资源提供支持的硬件共享平台(如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建设,重点支持区域内校际联合的数字图书信息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此类建设应依托同一个共享平台进行统一建设、集中管理。
(3)预期开支范围:修缮费(原材料费、辅助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人工费、设计费、水电动力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网络信息设备购置费,数据资料库购置费,软件开发费。
6.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
(1)规划建设范围: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师资 队伍培训和学术交流,创新团队建设。
(2)具体建设内容:
A.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应达到省级特聘教授标准,学校应有明确的人才引进规划。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科研奖励费;
B.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支持高校科学制定师资培养培训与学术交流规划,鼓励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高校选派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做好实验实践教师队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培训,资助教师参与各类专业竞赛。需要强调的是,各高校特别要重视实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C.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应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骨干相对固定,承担有省部级重点以上研究项目,重点支持研究领域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及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创新团队的科研启动费、科研配套费。
(3)预期开支范围:人员经费(专指高层次人才安家费、奖励费用),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配套经费、与队伍建设有关的培训费(含国内外培训、交流发生的有关费用)。
(三)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和审批 1.学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上报
新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涵盖了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高校工作的很多方面,也兼顾了学校硬件、软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是财政部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高校和不同类型高校(如理工、文史、外语、美术等)的情况差异而定的。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所有学校都选择六个方面,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急需的、有特色的领域和项目进行申报。
各高校应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确定规划期内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方向和建设目标,在专项资金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编制高校建设规划(三年一期)。对高校编制的建设规划,省财政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经统计汇总后上报财政部审核备案(财政部不再组织专家评审)。
2.项目预算的申报和审批
《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项目学校根据建设规划确定申报项目,填写‘中央财政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和《陕西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申请表》(格式见附件3),经主管部门审核后,随同项目申请文件一并于每年3月1日前报省财政厅审核‛。这里的主管部门,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省级行政部门,以及地市政府。
《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学校提交的申请书开展项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编制《陕西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申请汇总表》,并于每年3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书面申请报告。‛
《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上报资料经财政部审核确定并下达项目预算后,省财政厅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预算批复到项目学校。‛这一款规定较以前的管理办法有很大的不同,即财政部对各地上报的项目不再组织专家评审,以各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为基准审核。以前‚共建‛的时候,省级财政部门上报项目预算后,中央财政委托中介机构和专家,对学校申报的项目进行现场和非现场评估。今后,财政部将这一环节后移,请中介机构和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开展抽查和绩效评价。
(四)‚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相关问题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问题。‚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是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的,目的在于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体系,提高特色重点学科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为 行业服务的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项目涉及23个省份71所非‚211工程‛地方高校的14个一级学科和111个二级学科。
为避免重复申报,‚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统一管理。2010年——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将单独安排5亿元支持‚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有关高校要根据教研[2009]3号和教研司[2010]3号文件精神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本校列入项目建设范围的国家重点学科编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期也是2010—2012年。学校对相关学科《‚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对经审核确定的建设方案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有‚特色重点学科‛的高校,可以同时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但不能重复。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方案要单独编制,并与专项资金的建设规划相衔接。
有关学校根据审核确定的建设方案,提出项目预算申请。《关于做好编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0]3号)中,已经明确了各个学科预算的控制数,请大家按照这个控制数编报项目预算。项目预算由省教育厅初审后,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预算 申请与中央财政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申请一起报财政部。
(五)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考核 《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项目调整和资金严禁使用的方面都明确规定,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和预算执行,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省财政厅备案。专项资金项目预算一经审定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经省财政厅研究同意后报财政部批准。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专项管理。项目预算应确保按期完成,如确因特殊情况当年未完成的,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在项目实施中,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应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每年年底及项目完工后,项目学校应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评,并将评估结果书面报送省财政厅。省财政厅于每年年底前编写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报财政部。
《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还设立了追踪问效的机制。财政部将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省财政厅将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严格按照规定管理项目和使用资金、成效显著的项目学校,在下一安排项目时予以优 先考虑。
二、关于项目启动和今年项目预算申报的具体要求
(一)关于规划控制额度的问题
由于今年特色优势学科已经下达10亿元,本次中央财政初步安排专项资金预算40亿元,明年至少50亿元,随着财力的增长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专项资金规模还将逐步扩大规模。关于专项资金的分配原则,中央财政一是向中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省份倾斜;二是动态调整,专项资金的安排将与地方财政投入努力程度和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挂钩;三是‚择优促优、突出重点、扶持特色‛。作为省财政厅来讲,我们将积极向财政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各高校在编制三年一期建设规划时,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大力整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类资源,按照轻重缓急,对项目进行排序。各高校要加强具体项目的必要条件与可行性论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关于各高校编制规划的资金控制额度,我们初步有一个想法,原下划本科高校和‚211工程‛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本次按照每校每年不超过4000万元掌握;下划高职院校和其他高校按照每校每年不超过3000万元掌握。需要强调的是,规划编制要与我省实施的重点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以及‚以奖代补‛等项目相结合,统筹考虑安排,要整合资金,各高校要将上述项目一并纳入‚中央财政支持陕西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规划统一实施,集中财力解决高校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将与地方财政投入努力程度相挂钩,为了落实并增加省财政配套资金总额,各高校在申请2010—2012年省级高教专款项目时,选取项目应符合本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要求。简言之,今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高教专款安排的项目资金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另外,编制规划要注意项目的时间进度。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类项目原则上以三年为一周期统一安排、分步实施;条件建设类项目原则上应在一个内完成,确需分建设的项目,其阶段性工作内容和总体目标要明确具体。
(二)时间表和路线图。
——6月10日前,各高校上报三年规划。逾期上报的,省财政厅不予受理。
——6月11日——6月15日。由我厅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和市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高校制定的规 划进行评审,指导高校做好三年规划顶层设计。
——6月25日前,我厅负责向财政部报送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三年规划。
——7月1日前,各高校根据规划确定2010申报项目,填写项目申请书,上报省财政厅。逾期上报的,省财政厅不予受理。
——7月5日—7月10日,我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地方高校提交的申请书开展项目评估。
——7月25日前,我厅负责向财政部报送2010年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预算。
第四篇: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调研报告
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调研报告
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国家实施了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出台了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发展学前教育。近期,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完善政策的建议。
一、现行政策成效显著
(一)计划目标基本实现。
截止2013年底,河南省共有幼儿园14,485所,在园幼儿347万人,幼儿园教职工2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43%。与2010年相比,新增幼儿园6,787所,在园幼儿增加150多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22.6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入园难”问题在全省范围初步得到缓解。
(二)体制机制逐渐完善。
一是制定《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成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理顺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签署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四是建立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行动计划进展情况、重大项目实施和资金落实等进行督导检查。
(三)资源布局趋向合理。
一是把学前教育布局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某市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完成改建幼儿园25个;二是通过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增设附属幼儿园等多项举措加快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如某市三年来已建设公办幼儿园近300所,较快缓解了幼儿园的供需矛盾;三是采取保证合理用地、适当补助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园,三年来,全省新增民办幼儿园5,000多所,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初步形成。
(四)中央资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年行动计划期间,中央累计拨付河南省专项资金33亿元,带动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0亿元,带动社会力量投入55亿元。某市对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每增加一个班按照县10万元、市区2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家庭困难儿童入园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方面。
1.类别项目多,地方自主权小。学前教育中央奖补项目包括校舍改建、办园扶持、师资、困难资助四大类七大项,涉及硬件软件两个补助方向,公办民办两种办园类型,项目人头两类补助因素,每一类资金都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地方具体执行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有效调剂。
2.客观环境变化快,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一是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的硬件条件已大为改善,闲置资源利用建设方面已基本饱和,后续跟进不够;二是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行政策对幼儿园教师的奖励投入不多;三是政策细化不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同时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园的话,可同时享受扶持城市和扶持民办两项奖补资金,容易造成重复奖补。
3.项目调整所需的审批程序不够明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社区建设范围的扩大,地方申报的项目建设计划时有调整,但项目调整所需的报备或报审程序不够明确。如某县114个项目中,将46个项目的938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合并到11个新建项目进行使用,只是报某市教体局进行了备案。
(二)执行方面。
1.资金使用存在偏离政策初衷的情况。一是有的地方等米下锅,有违“地方为主、中央奖补”初衷,如某市的12个校舍改建类项目、某县的14个校舍改建项目,均是按照收到的中央资金数进行改建施工,地方未投入资金;二是购置高档用具,有违“满足基本办园需要”初衷,如某县某社区幼儿园用中央财政资金购买了投影仪等;三是个别县将资金整合用于新建项目,有违“闲置资源改建”初衷,如某县将项目资金整合,集中用于了11个新建幼儿园项目。
2.民办园受到影响。一是新建公办幼儿园挤压民办园生存空间,如某县幼儿园2012年建成后,附近的民办幼儿园不久即亏损关闭;二是享受中央资金扶持的民办园数量不多,比例很小,如某区民办幼儿园共102所,仅有11家民办幼儿园享受了中央奖励资金,某县100家民办园,享受中央奖励资金的也只有9家。
3.个别政策执行效果不尽理想。一是被调查县区普遍存在享受资助的幼儿数量少、占比不高的情况,如某区2013年底拥有幼儿园136所、入园幼儿37,021人,而享受困难资助的幼儿园为24所,资助幼儿64名;二是民办园扶持力度较小,如扶持民办园奖补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但实际上给予民办园的奖补资金很少,从资金投入效果看,难以达到政策目标。
(三)管理方面。
1.一些部门协调不力。调查发现,部分县区改建项目不能及时完工,原因在于当地规划、国土部门审批程序进展缓慢,协调不力。如某县县直幼儿园,因为项目微调更改规划,在相关审批单位前后报送材料数次,时间长达数月方予开工建设。
2.项目资格审核把关不严。如某市教体局将准备按照当地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的拟搬迁的某三所小学列入了改建项目,目前该三所小学均正常上课,因地方财力困难,搬迁时间不确定,造成中央资金沉淀。
3.施工方垫资建设形成债务隐患。一些幼儿园建设项目采用施工方先行垫资、财政部门后续结算的垫资建设模式,形成了新的地方政府债务。如某市已完成的24个闲置校舍改建项目中,均或多或少由施工方垫资完成了改扩建。从调查情况看,财政还款资金来源均未列入地方预算,开发商垫资形成的学前教育负债也未纳入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统计范围,形成潜在财政风险。
三、原因剖析
(一)地方政府投入不足,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河南省的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4%至5.5%之间,投入规模偏小。从抽查情况看,部分县只是按照收到的中央资金进行项目实施,未予配套。另外,个别基层主管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如某市教体局对已完成的项目未积极组织验收,未及时完成的也没有加以督促检查。
(二)社会办园激励不够。
一是地方政府对于民办园的管理,更多的是规范和文件引导,缺乏实质性奖励和支持;二是目前房屋租金、教师薪金等办园成本较高,造成了普惠制的民办园生存难度大,如某区幼儿园,2011至2013年托费收入共453万元,而实际发生人员支出264万元、房租等公用费用支出245万元,入不敷出。
(三)政策执行过程监管不到位。
目前的财政支出监督仍然以事后专项检查为主,致使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同步监督缺位,对专项资金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调研发现,学前教育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立项的分析、论证,以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力度不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不多,有待于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加以解决。
四、政策建议
(一)对现行支持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1.归并改建项目。不再区分农村闲置校舍和农村小学富余校舍资源,统一按照拟改建校舍面积进行补助。已改建完毕的以补充运转费用为主,未改建完毕的继续施行,考虑到目前人工成本和建筑成本的提高,每平方米补助标准提高可到600元。对于巡回支教试点补助项目,从调查情况看河南设点不多,投入资金不大,可不再由中央补助,转由地方承担。
2.取消综合奖补类项目,新设运转补助项目,对公办园、普惠制民办园的运转费用予以奖补。对公办园、普惠制民办园按照一定时点上的在园幼儿人数给予运转费用补偿,如以每个幼儿20元或30元的标准来配备玩教具;对于办园时间超过三年的民办幼儿园,考虑到园舍大都租赁而来,可按照租金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目前尚未完全达标但社会需要的幼儿园,在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财政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
3.理顺幼师培训政策和幼儿资助渠道。从调研情况看,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师资流动性大,合格师资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将幼教的培训列入国培计划,增加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加大幼师教育和培训力度。同时,将资助政策列入国家教育资助系统,通过资助信息系统进行人头管理。
(二)建立边远地区幼师支教补助机制。
随着公办园建设速度加快和民办园迅速发展,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充与师资匮乏、队伍薄弱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边远地区。因此,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于到偏远困难地区施教的教师发放津补贴,补助标准可定为200-400元每人每月,增强幼师支教的吸引力。
(三)实行省定规划、市定计划、重心在县的管理模式。
一是以省为单位确立规划,以市为单位制定计划,能够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均衡发展;二是明确县为学前教育管理部门,同时明确县为中央支持项目实施责任主体,解决省市鞭长莫及和乡镇管理重心过低、难以统筹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任务细化,真正做到责任到人。
(四)明确奖惩措施,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对于项目实施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地区,在确定次年的奖补金额时应相应提高奖补额度;对于地方配套资金未到位的,视程度于次年扣减相应的中央补助资金;对于中央资金已到位满一年而尚未开工建设的,将资金收归省级财政部门,由省里统筹用于其它地市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对于虚报冒领、挪用中央专项资金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列入行动计划黑名单,在行动计划期间取消该地区的奖补资格。
(五)创新财政监督机制。
中央学前教育奖补资金的使用涉及省、市、县、乡、村,涉及面广,资金链条长,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大。为此,要以内控制度建设为主,创新监督机制。一是项目申报环节,强化规划审核,由财政部授权驻地专员办先行审核,对地方上报的项目基本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把关,审核意见报财政部;二是资金分配使用环节,中央资金切块到省里以后,对地方承诺的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专员办要进行跟踪监督并不定期抽查,抽查率应达到20%以上;三是为缓解监管难度大和专员办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员办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事前、事中工作,设定购买服务的标准化流程,涉及的相关事项都在流程内加以解决,相关支出由专项检查经费予以负担。
第五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从农业部新闻办获悉:2007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并扩大了补贴范围,共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
粮食生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专项资金比去年增加29亿元,良种补贴预计增加9.5亿元左右,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6亿元,测土配方施肥增加4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加3亿元,新型农民培训增加1亿元。此外,安排5亿元设立棉花良种补贴。
补贴范围扩大。水稻良种补贴增加了四川、广西、重庆3省区市,补贴范围由去年的7个省扩大到10个省区市。预估今年水稻良种补贴面积将达到全国总面积的70%左右,小麦良种补贴面积将达到全国总面积的29%左右,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补贴机具种类由2006年的六大类19种,增加到七大类24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由去年的600个县增加到1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