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时间:2019-05-14 22:5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第一篇: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公司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确保公司2011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胜利实现,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等原则和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职业卫生管理》标准,特制定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

一.2011年度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总体考核目标:

1、公司不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

2、公司不发生重大经济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

3、公司不发生职业中毒事故,不发生职业病。

二、考核对象及重要考核方法:

1、所有与公司签订经济承包合同的单位。包括:DS分厂、YJ分厂、ED分厂、DL分厂、WL公司(含运输队)、CY处、技术中心(含土建室)、质检处、JT公司物业公司单独列入考核。

2、公司认为应列入的单位。包括:WJ公司(DL分厂)、JW机电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保卫处、化工厂、供销公司的有关部门(供应处、销售处)。FJ公司承租的水泥压滤、GF水泥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类似分厂和特种车辆工段。JT公司(含绿化、维修、医院、食堂、幼儿园、招待所以及附属工厂)。3、对DS分厂、YJ分厂、ED分厂、DL分厂、实行公司内部排污费模拟开征,摊入单位成本或管理费用之中(实施试行办法另定)。

4、对公司重点污染单位,如DS分厂、YJ分厂、ED分厂、DL分厂、以及三废经营承包者实施承包者集体预交污染风险抵押金制度,一并纳入经济承包合同管理。

三.考核项目及内容、要求:(总分100分)

(一)、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制度(12分)

1.以现有安全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立相关管理机构网络,分管领导和人员责任明确。(2分)

2.制定并执行符合法规和本单位实际的规章制度,完善相关技术措施,逐步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司的清洁生产。(2分)

3.制定并分解年度工作目标,每月有工作计划。(2分)4.结合公司开展的专项检查,分别开展日查、周检等形式的检查、整改;每月有工作小结;检查整改要做到有记录(4分)

5.切实加强对责任对口管理对象(下属承包单位;外来基建技改、检修施工单位组织、民工队伍;三废承包转运者、大宗原料、材料、燃料供应商、货物进出运输者)的管理,并承担全部的连带责任。(2分)

(二)、预防为主,切实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28分)

1.作业现场整洁文明,符合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条件,光照充足,通风良好,道路通畅,室内外无积尘、地面机台无油污,无其它不安全因素。(2分)

2、严格工艺,精心操作,精心养护生产设备,减少并逐步消除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的现象,提高节能降耗水平。(3分)

3、及时检查发现和防止各类污染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性排放,预防和杜绝职业中毒事故和职业病。(3分)

4、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治理和消除本单位的污染点源和职业危害因素,逐步实施公司的清洁生产。(2分)

5、DS渣堆场、液化气站、核子称、危险化学品(含化工原材料、化学试剂)等的管理、使用、贮存、处置符合安全环保卫生要求。(4分)

6、设备检修前,对各种有用物料进行分类收集,污染物必须妥善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分)

7、尘毒作业场所作业的员工,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必需的劳防用品;进入容器、罐、槽、窨井、窑、炉等密闭设备(场所)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化工安全生产禁令”中的“八个必须”制度;专用劳防用品应专门保管,方便使用。(4分)

8、根据作业、管理、季节特点,作好相关职业卫生工作和女工保护工作,加强对农民临时工的劳动保护。(2分)

9、JT公司尤其要加强对职工食堂、招待所、纯净水厂、幼儿园、以及各饮食摊点的监管,确保饮食卫生安全。(4分)

10、采购的燃料、化工原料、材料,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要求,必须附相关环境保护检测报告、安全卫生技术证书交生产安全处备案。(2分)

(三)、保证专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专用设备的运转率。(15分)1.环境治理、职业卫生设施齐全,并根据生产环境、条件和管理要求变化,必须主动提出持续改进的计划,如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职业病防治相关管理方案,实现持续改进要求。(3分)

2.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专用设施性能良好。(3分)3.设施运转情况良好,不得擅自停开相关设施,有记录的月运转率达95%以上,并完全承担造成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纠纷处理费用、环境保护部门罚款。(3分)

4.建立设备、设施运行检修申报许可报告和排污申报许可制度,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物。违反者每发现一次(按日计),扣罚单位奖金500元,造成污染者,并完全承担污染事故处理的全部责任。(3分)

5.相关设施治理效果经监测要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排放标准,超标准排放严重的,应停产整顿治理,待达标排放后,方可恢复生产。(3分)

(四)、抓好现场环境的管理,切实做好资源综合利用(20分)

1.各类垃圾必须分类收集,禁止无物业公司指定地点的乱堆、乱放、影响厂容,污染环境,尤其禁止垃圾的恶意转运。(3分)

2.废旧物资(检修更换物、包装物)、生产下脚料(生产等外、残、次、废品)、副产品(如矽铁)、工业废渣(含DS渣、煤渣、粉煤灰、石灰石、石灰头),进行及时回收、正确分类、积极修复、综合利用,安全处置;危险废物要求做到全过程的安全处置、符合环保要求。(4分)

3.积极发挥上述资源综合利用的价值,对上述资源进行认真的市场价格调查、严格的价格评估、公开的竞买审批、规范的合同管理,防止这些资源的不正常流失,发挥这些资源的应有价值。(4分)

4.建立基建、检修、技改、装修的报告制度,过程中应保持厂容厂貌、保护生态绿化,保护环境,及时修整、恢复原作业现场。(3分)

5.保护、保持责任区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注意公共卫生,逐步消除公司生产区内的白色污染:各门卫严格控制白色污染的进入;物业公司应责成快餐业主限期提供点对点的完全回收快餐盒,同时加大对生产厂区路面、绿篱、水沟、检查井存积、散落白色污染的清理力度;各单位要少用并逐步不用一次性快餐盒(2分)

6.生产岗位无闲杂人员;车不乱停、物不乱摆;大宗原料燃料科学存储、规范堆放;大型设备设施摆放有序、责任到人。(2分)

7.上下水沟管布置规范,无随意改动、无互串现象;勤检查早发现,做到无堵塞、无渗漏。(2分)

(五)、隐患整改和事故处理:(15分)

1.对自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谁主管、谁负责”,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切实整改。(4分)2.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根据事故性质按要求及时以书面或电话形式报告公司领导、公司调度或安全环保部门。(3分)

3.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发生同性质或相类似的事故,加倍扣分处罚。(3分)

4.发生事故(污染)单位(个人)必须主动、积极参与、配合职能部门作好善后工作,根据谁污染谁赔偿的原则,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污染赔偿责任和处理污染纠纷有关的经济责任。缴纳内部排污费,不能免除法定其他责任。(3分)

5.事故发生后,酌情扣减直至否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月奖、年终奖,同时援引公司安全规定,给予罚款处理;情节严重者,由公司另行处理。(2分)

(六)、基础管理工作的考核:(10分)

1.定期进行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相关稿件每月不少于两篇,板报上有相关内容的版面。(2分)

2.建立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月报制度(与“安全月报”同报),相关技术、业务管理档案齐全、完整、报表准确及时。(2分)

3.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按规定及时进行申报,进行相关评价与验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2分)

4.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率和重复使用率,单位无浪费性的长流水,长明灯现象,相关考核不得高于计划指标。(2分)

5.积极完成安全环保部门布置的其它相关工作,参加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检查和专门会议。(2分)

四:附则:

1.现场环境卫生考核按《公司现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细则》执行。2.生产安全处巡查或考核发现问题,即扣除该项得分。

3.生产单位每月考核得分60分以下,按每分值40元,扣单位奖金;61~70分,按每分值25元,扣单位奖金; 71~80分,按每分值10元,扣单位奖金; 81~90分,按每分值5元,扣单位奖金;得分91分以上,不扣单位奖金;全年综合得分达91分以上,公司将酌情给予奖励。

4.非生产性单位扣分标准,以实际工作内容的项次按比例折合扣分。5.处罚款纳入公司专项管理基金账户,作为年终总结表彰基金。6.本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7.单位签收回执另页返回生产部(安全环保)存查。

JXRR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一月一日

附件:

签收单位回执

公司生产部:

由你部代表公司下发的《JXRR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全文收悉。

对于《考核细则》中的基本规定和相关解释内容,我们将努力遵照执行。

签签收单位(公章)

签签收单位负责人:

二○一一年一月 日

第二篇: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序号 考核项目 基本要求 评分细则 标准分(500)考核情况 考核得分 合计(一)第一责任人 100 1 思想到位 重视环境保护 工作,组织贯彻 落实国家、行业 和上级环境保 护法规标准及 规章制度

1、以记录为依据,第一责任人亲自组织并参加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学习每少一次扣5 分;法规知识考试成绩低于80 分扣5 分。

2、对有关法规和上级指令及要求未及时或未按要求贯彻、落实或执行不力的扣5 分/项。

3、第一责任人未亲自组织或参加上级或本单位环境保护重要活动,扣5 分/次。

4、未按要求提取和使用环境保护费用扣10 分/次。30 2 责任到位 机构健全,职责 到位

1、未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或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扣20 分,未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委 员会扣10 分。

2、未明确主管责任人扣10 分;主管责任人兼职较多,不能用主要精力抓环境保护工作的,环境保护重点单位扣8 分,关注单位扣5 分,一般单位扣3 分。

3、未设置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扣5 分,部门负责人不能以主要精力抓环境保护工作扣3 分。

4、部门专职环境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或资格不满足要求扣2 分/人。

5、未与所属单位签订责任书或签订不全面扣2 分/单位。35 3 工作到位 亲自安排、布置 和落实环境保 护工作

1、以记录为依据,第一责任人全年主持召开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或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 议不少于4 次,听取主管部门汇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不少于2 次,每少一次扣2 分;第一责任人、主管责任人未签到的扣1 分/人次;委员到会率不足80%的扣5 分。

2、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兑现每少一次扣5 分;未按要求对先进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扣2 分/ 项。

3、未按要求组织项目巡查或巡查不到位扣5 分/项目,未按要求上报巡查报告3 分/次。

4、未按要求参加上级会议扣4 分/次,委托他人参会扣2 分/次,未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扣2 分/次。

5、以记录为依据,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重要文件、报告未及时明确批示的扣3 分/次。

6、对重要问题不研究、解决扣2 分/项。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处罚或投诉,不及 时研究处理的扣3 分/次。35(二)基础管理 150 1 职责与权限 各级环境保护 职责与权限清 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1、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环境保护职责与权限不清晰、分工不明确扣1-3 分,履责不到位 扣2 分/人;

2、主管责任人未按要求参加上级会议扣4 分/次,委托他人参会扣2 分/次;部门负责人 未按要求参加上级会议扣3 分/次,委托他人参会扣1 分/次。10 2 法规识别与 制度建设 识别、获取环境 法规、标准、规 范和其他要求 全面、适用,并 能认真贯彻执 行;建立完善的 环境管理制度 并督促执行。

1、法规知识考试成绩低于80 分,主管责任人扣10 分,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责任人 扣5 分,其它人员扣2 分。

2、以文件为依据,不能提供法律法规清单的扣5 分;不能提供相应的法规、标准、规范文本的扣2 分/个。所出示的法律法规不适用的扣3 分/个;不是现行有效的扣2 分/ 个;对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未更新的扣5 分。

3、以记录为依据,未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或检查无 记录的扣5 分。

4、以文件为依据,环境管理基础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奖惩规定、培训教育规定、信息管理规定、检查考核办法等)不健全,每少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扣2 分(转发上级 制度、照抄照搬或内容脱离实际视为缺项)。

5、未开展合规性评价扣5 分;合规性评价缺乏支撑性证据的扣2 分/个。

6、以文件为依据,单位或所属项目部(单位)受到当地政府环境处罚或投诉的扣5 分/个;受到业主处罚或投诉的扣3 分/个;受到监理处罚或投诉的扣2 分/个。

7、单位或所属项目部(单位)构成环境犯罪的,此项不得分。10 3 教育培训 制定环境 保护教育培训 计划,认真组织 环境保护教育 培训。

1、以文件为依据,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中无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内容的扣3 分。

2、以记录为依据,未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培训扣6 分,未完成教育培训计划内 容扣2-5 分。

3、培训记录不真实或不完整的扣2 分/项。

4、培训效果不明显的扣2 分/次。

5、无环境保护教育培训总结的扣3 分。10 4 重要活动 认 真 落 实 “六·五”世界 环境日活动和 其他上级布置 的活动。

1、以文件为依据,未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或上级布置的活动)的扣 3 分/项。

2、活动未落实或活动效果差的扣1-3 分;

3、无活动总结的扣3 分。15 5 检查及隐患 整改 有计划地实施 监督检查和隐 患整改

1、未按上级要求和结合实际开展环境保护检查,扣2 分/次,检查低于规定频次,扣2 分/项次。

2、对重点监控项目(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检查的,扣5 分/个。

3、未编制环保检查表或环境安全专项检查表,明确检查项目及内容或检查证据、资料不完整,扣2 分/次;不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查整改意见和要求,扣2 分/项。

4、环境隐患及合规性评价中“不合规”未登记,或无整改措施及要求,或未按要 求及时整改,或整改无验证,扣5 分/项。10 6 目标管理 目标明确、措施 具体,对目标实 现情况定期总 结、分析和评 价。

1、以文件为依据未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指标)的扣10 分,对上级控制 指标分解不对的扣8 分/项,未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措施的,扣5 分。

2、半年或工作总结未对目标及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扣3 分/项。

3、未完成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指标)的,扣3 分/项。10 7 信息管理 信息化建设及 安全质量环保 管理子系统推 广应用符合集 团(股份)公司 要求。对环境信 息的统计与报 告要及时、准 确、客观和全 面。按时报送环 境保护资料,及 时交流和沟通 环境保护信息,并对信息进行 分析、处理和利 用。

1、信息化建设未达到集团(股份)公司要求的,此项不得分。未明确业务管理员 的扣5 分。未明确各功能模块责任人的,扣2 分/个。数据录入、更新不符合集团(股份)公司统一要求的,扣2 分/项。未按要求通过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子系统上 报数据和资料的,扣2 分/项。

2、未上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扣3 分;未上报环境监测计划的扣2 分;未上报环 境保护半年或工作总结的各扣5 分,未上报环境监测报告的扣5 分,环境监 测报告上报不全的扣2 分/个。

3、未上报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统计表的扣5 分;未上报重点监控项目(单位)的扣5 分。

4、未上报法律法规清单的扣5 分;未上报合规性评价资料的扣8 分。

5、未上报本单位环境应急预案清单扣5 分,对新增或修订的环境应急预案未上报 的扣2 分/项;未上报重大环境管理方案的扣2 分;未上报环境管理制度清单扣3 分,对新增或修订的制度未上报的2 分/项。

6、发生环境事件,未按规定程序上报的扣5 分;迟报扣2 分/小时,谎报或瞒报 的此项不得分。

7、环境月报和其他环境信息资料报送,每迟报一次扣1 分,每少报一次扣3 分。

8、报送的环境保护月报和其他信息资料内容不符合要求(不具体、不真实、不全 面、不规范等),每次扣2 分。

9、以记录为依据,单位内部信息上下交流不畅或对信息不进行分析、处理和及时 反馈的,扣2 分/项。20 8 体系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 有效运行

1、未制定内审计划扣4 分,内审计划落实不到位扣3-5 分,内审覆盖面未达 到100%、要素审核不全扣3-5 分。

2、内审记录不详细、不全面扣3-5 分;无内审结论和通报扣3-5 分。

3、未召开内审首、末次会议扣3 分/次。

4、不符合项报告未及时整改关闭和验证的扣2 分/项。

5、出现严重不符合项的此项不得分。同一基层单位(或部门)出现重复性不符合 项扣5 分/项。

6、不符合项未及时整改关闭和验证扣3 分/项。

7、管理评审会议的输入不充分扣3-5 分,管理评审决议未及时下发扣3 分。

8、决议未落实或没有验证记录扣3 分/项。

9、未制定体系、土建或机电工程预防措施扣4 分/项;预防措施照搬照抄、未结合实际、无具体内容、缺乏操作性扣3-5 分。

10、预防措施中的每项具体措施未落实或无验证记录扣2 分/项。

11、未及时收集、研究并修改体系文件的扣3 分/项。10 9 应急管理 建立健全环境 应急管理体系

1、各层次环境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的扣8 分。

2、以文件为依据,未针对存在的环境事件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的扣8 分/项;应 急预案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的扣2-5 分/项。

3、以文件为依据,无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的扣3 分。

4、以记录为依据,未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宣贯或定期组织演练、评 估的扣2-5 分/项,演练计划未完成的扣2 分。

5、发生环境事件未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或因应急指挥系统失灵、各应急组织未履行 职责等而导致事件扩大的,扣5-10 分/项。10 10 环境信访 处理 及时有效处理 环境污染纠纷 或投诉。

1、以记录为依据,所属项目部(单位)对环境信访处理不及时的扣2 分/起,对 上级督办的环境信访不按期处理结案的扣3 分/起。

2、对业主、监理或地方政府环境投诉或处罚不及时进行处理的扣5 分/起。

3、以记录为依据,未对所属项目部(单位)环境信访处理情况进行督查的,扣2 15 分/次。11 环境事件 控制 有效控制各类 环境事件

1、发生一般环境事件或一般辐射事故,每起扣10 分;

2、发生较大环境事件或较大辐射事故,每起扣15 分;

3、发生重特大环境事件或重特大辐射事故,此项不得分。30(三)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另行制定 200(四)建筑施工环 境管理 50 1 环境因素的 识别、评价 与控制 组织开展环境 因素识别、评 价,并对重要环 境因素实施控 制。

1、以记录为依据,未组织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扣8 分。

2、以记录为依据,环境因素识别不全扣2-5 分,评价不准确扣2-5 分。

3、未针对作业活动、设施、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和评 价,扣2-5 分。

4、未建立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登记台帐,扣8 分;重要环境因素掌握不全,扣5 分/项。

5、以文件为依据,未确定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环境事件危险源)重点监控项目(单位)的扣10 分;确定不全的扣5 分,不准确的扣2 分/个。

6、未组织制定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扣3 分/项,现有控制措施不符合要求的扣 2 分/项。

7、对本单位重点监控项目(单位)监管不到位扣5 分/个。15 2 技术管理 制定并落实环 境保护技术措 施。

1、编制的投标文件中无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的扣3 分/个。

2、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未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扣3 分/个。

3、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的监督检查不到位,扣2-5 分/项。10 3 物资设备 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 符合环境保护 要求。

1、以记录为依据,供应方调查无环保内容的扣1 分/个。

2、合格供应方评审或复审中无环保评价内容的,每发现一个扣2 分;合格供方资 审材料中缺少环保相关材料的扣2 分/个。

3、以采购合同为依据,物资设备的采购未提出环保要求的,每发现一份扣2 分。

4、以运输方案为依据,对危及环境安全的物资设备的运输无环保措施的,每发现 一个扣2 分。

5、对危及环境安全的物资设备的采购、运输、贮存、租赁、使用、保管、维护、报损、报废等环节管理,未明确环境安全责任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每发现一处 扣3 分。

6、对危及环境安全的物资设备未按国家要求进行检定扣3 分/台。

7、单位对物资设备未组织进行检查的扣5 分;检查缺少环保内容或无环保检查记 录的扣3 分/次。10 4 分包、劳务 管理 分包和劳务管 理符合环境保 护要求。

1、对分包和劳务队伍进行登记、资质审查、评审、使用、评价等环节管理不符合 环保要求,每发现一项扣3 分。

2、分包或劳务合同不规范或未明确双方环保责任及要求,每发现一份合同扣3 分。

3、未将劳务队伍视同职工队伍管理,或对分包、劳务环境监管不到位扣3 分/个。

4、单位未组织进行分包和劳务检查的扣5 分;检查缺少环保内容或无环保检查记 录的扣3 分/次。7 5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符合 国家要求

1、以文件为依据,单位未按国家要求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扣5 分,监测计划覆 盖率低扣4 分,列入计划的项目部(单位)不具有代表性的扣2 分/个,确定的监 测因子不具有代表性的扣2 分/个。

2、以监测报告为依据,监测计划不落实的扣5 分;落实率低的扣3 分。

3、环境监测不符合国家要求和集团(股份)公司要求的扣3 分。

4、对监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不及时整改的扣3 分/项。8

第三篇: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4.1总则

4.1.1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4.1.2

第四条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1.3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4.1.4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4.1.5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4.2机构与管理

4.2.1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4.2.2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4.2.3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2.4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4.2.5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4.2.6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4.2.7

工会、人事、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相关的职业卫生责任条款,协助作好职业卫生工作。

4.3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4.3.1

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4.3.2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4.3.3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3.4

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4.3.5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4.3.6

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4.3.7

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4.3.8

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企业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按《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04〕166号)和《事故隐患限期整改责任制》(中国石化安〔2002〕250号)执行,并由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整改。

4.4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4.4.1

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4.4.2

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4.4.3

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4.4

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企业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4.4.5

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健康安全科鉴定意见安排其相应工作。

4.4.6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患者所在企业应根据健康安全科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

4.4.7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4.8

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4.4.9

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4.4.10

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防部门自休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

4.4.11

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保护法规条例,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的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4.5作业场所管理

4.5.1

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4.5.2

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4.5.3

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4.5.4

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4.5.5

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4.5.6

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4.5.7

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4.5.8

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4.5.9

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4.5.10

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4.5.11

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

4.5.12

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4.6职业病诊断与管理

4.6.1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企业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企业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4.6.2

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集团公司报告。

4.6.3

应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安全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

4.6.4

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6.5

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7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4.7.1

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

4.7.2

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举办专题培训和学习讲座,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4.7.3

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及中国石化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班组每季度在安全活动中安排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

4.7.4

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4.7.5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职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7.6

要做好生产检维修前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结合检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和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点掌握自我防护要点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4.8附则

4.8.1

企业对外来施工人员和长期雇用的劳务工的职业卫生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4.8.2

对放射线、噪声、剧毒品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管理,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8.3

应按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4.8.4

销售部参照本规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4.8.5

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安全部。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4.1总则

4.1.1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4.1.2

第四条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1.3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4.1.4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4.1.5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4.2机构与管理

4.2.1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4.2.2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4.2.3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2.4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4.2.5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4.2.6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4.2.7

工会、人事、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相关的职业卫生责任条款,协助作好职业卫生工作。

4.3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4.3.1

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4.3.2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4.3.3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3.4

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4.3.5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4.3.6

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4.3.7

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4.3.8

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企业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按《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04〕166号)和《事故隐患限期整改责任制》(中国石化安〔2002〕250号)执行,并由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整改。

4.4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4.4.1

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4.4.2

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4.4.3

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4.4

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企业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4.4.5

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健康安全科鉴定意见安排其相应工作。

4.4.6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患者所在企业应根据健康安全科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

4.4.7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4.8

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4.4.9

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4.4.10

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防部门自休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

4.4.11

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保护法规条例,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的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4.5作业场所管理

4.5.1

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4.5.2

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4.5.3

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4.5.4

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4.5.5

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4.5.6

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4.5.7

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4.5.8

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4.5.9

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4.5.10

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4.5.11

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

4.5.12

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4.6职业病诊断与管理

4.6.1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企业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企业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4.6.2

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集团公司报告。

4.6.3

应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安全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

4.6.4

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6.5

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7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4.7.1

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

4.7.2

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举办专题培训和学习讲座,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4.7.3

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及中国石化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班组每季度在安全活动中安排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

4.7.4

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4.7.5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职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7.6

要做好生产检维修前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结合检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和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点掌握自我防护要点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4.8附则

4.8.1

企业对外来施工人员和长期雇用的劳务工的职业卫生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4.8.2

对放射线、噪声、剧毒品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管理,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8.3

应按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4.8.4

销售部参照本规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4.8.5

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安全部。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篇: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1)

总则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四条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2)

机构与管理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的有关待遇。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工会、人事、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相关的职业卫生责任条款,协助作好职业卫生工作。

3)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企业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按《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21〕166号)和《事故隐患限期整改责任制》(中国石化安〔2021〕250号)执行,并由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整改。

4)

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企业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健康安全科鉴定意见安排其相应工作。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患者所在企业应根据健康安全科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第五篇:职业卫生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7.3 职业卫生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级管理、综合治理,与生产现场管理、安全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作业环境,逐步减少或消除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危害。

第三条 各二、三级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行政主管领导是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应坚持管生产也要管职业卫生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并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技安员)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工会组织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监督。

第五条 公司及各单位应提供足够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费用,以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公司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或合资合作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第七条 环境安全保障部为公司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

2.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订公司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负责监督实施。

3.负责制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长远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监督检查各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

5.按职业卫生检测规范,定期组织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公司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以下简称“接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督促各单位对检测不合格的接害作业场所进行整改。

6.负责组织公司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以下简称“接害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知接害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职业病的鉴定及后续处理等工作。

7.负责公司各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8.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并对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9.负责统计、汇总和上报公司各种职业卫生报表;负责与市、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协调联络等工作。10.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参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预评价、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11.制定公司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2.负责公司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第八条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负责建立本单位接害人员、接害作业工艺及场所的档案资料,及时统计上报接害人员、工艺、作业场所及原材料等变动情况。

3.负责配合公司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做好本单位接害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本人。

4.负责配合公司做好接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工作,并对检测不合格的作业场所组织整改。

5.负责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6.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运行、检查、维护保养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确保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7.组织制订本单位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以及接害人员日常培训教育工 作。

第三章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第九条 各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必须执行国家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应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条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章 防护设备设施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首先选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或用低毒代替高毒的原材料;新增有毒有害原材料或工艺,应及时上报环境安全保障部。

第十二条 各单位接害作业生产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排毒、除尘、消音、防振、降温、保暖、供氧等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并应有专人负责运行、维护保养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转。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将有害作业场所与无害作业场所有效分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及时将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维修费用纳入预算,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及卫生条件。

第十五条 各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备或场所,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十六条 各单位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 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第十七条 公司定期组织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数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档保存。

第十八条 经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后,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各单位应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治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为接害人员提供符合要求和足够数量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换,作好领用记录。

第二十条 接害人员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各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毁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

第五章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正确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并及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第二十三条 当员工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需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所在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员工本人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及时统计更新本单位接害人员的档案资料(包括新招初次上岗、转岗、在岗和离岗的公司员工),并上报环境安全保障部。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按公司要求及时组织安排接害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确保接害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率达100%。

第二十六条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等资料的整理分类存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员工个人可凭单位证明和有效证件查阅和复印相关资料。

第二十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由各单位告知员工本人,经本人签字确认,并存档保存。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当及时调整其工作岗位,并将岗位调整安置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存档和备查。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应积极配合公司做好职业病员工的康复治疗和定期健康检查。

第三十条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女工保健的规定,做好女工“五期”保健工作,未生育女工不宜从事接触影响生育能力的有害作业。

第六章 考核处罚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未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未向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发现一项,对所在 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处以50-300元的考核。

第三十二条 未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使其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各处以50-300元的考核;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处及相关管理人员各处以100—500元的考核,并要求及时恢复;故意不恢复的,加倍考核。

第三十三条 经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后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项目,各单位未在限期内进行治理整改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处以50—300元的考核。

第三十四条 员工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工作时未正确佩戴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处以50元/次的考核,同时对所在班组组长(领工)处以30元的考核;凡一次检查中发现同一单位违章3人次及以上时,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处以50-100元的考核。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和组织接害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各处以50—200元的考核。

第三十六条 接害人员离厂时,各单位应及时上报和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经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害员工,不得办理离厂(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凡不按规定上报、组织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和办理离厂手续的,对相关责任人各处以100—300元的考核。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未及时将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员工本人的,考核相关责任人50-200元。第三十八条 员工不服从公司安排,无故不进行职业健康检(复)查的,对员工处以50—100元的考核;同一单位超过3人(含3人)未进行职业健康检(复)查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各处以50—200元的考核。

第三十九条 未按要求及时调整职业禁忌者、职业病员工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处以100—300元的考核;因上述原因造成员工死亡的,公司按100元/人对事故单位进行考核,对主要责任人、责任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视责任大小处以200—2000的考核。

第四十条 未按要求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或者未按要求对职业禁忌员工进行岗位调整,造成员工发生职业病的单位,每发生一起算一起轻伤事故指标,公司按50元/人对事故单位进行考核,对主要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考核,对责任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视责任大小各处以100-500元的考核。

第四十一条 每发生一起生产场所中毒事故的单位,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人处以100-300元的考核;造成员工中毒死亡事故的,按第三十九条处理。

第四十二条 迟报事故(发生一般生产中毒事故2小时内未报告、中毒死亡事故1小时内未报告的)的单位,对事故单位领导处以500元的考核,对相关管理人员处以50-200元的考核。

第四十三条 瞒报事故(一般生产中毒事故72小时内未报告、死亡事故3小时内未报告、较大以上死亡事故1小时内未报告的)的单位,对事故单位领导各处以2000元的考核,对技安员处以400元的 考核。

第四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有下列情形的,对事故单位领导各处以200—500元的考核,对相关责任人处以50—200元的考核:

1.擅自撤除事故现场; 2.拒绝接受事故调查;

3.拒绝提供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四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有下列行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有伪造、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2.做伪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3.销毁事故有关资料、证据的; 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七章 评比奖励

第四十六条 公司每半年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无事故竞赛评比活动,评选职业卫生管理先进个人4名,并对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级员工进行奖励。奖励经费由年初预算和专题报告方式解决。

第四十七条 公司年终对全年无职业健康事故、职业病的单位进行年终评比。评选优秀单位1个,优胜单位2个,先进个人6名,并对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级员工进行奖励。奖励经费由年初预算和专题报告方式解决。

第四十八条 对于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隐患,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公司给予适当奖励。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数以及在作业过程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数。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数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第五十条 本办法“事故”是生产中急慢性中毒事故、职业病产生、职业病伤亡事故,不包括工作岗位上突发其他疾病死亡或医治无效死亡的事故。“员工”是指公司在册正式职工。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日起执行。本办法解释权属环境安全保障部。

下载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考核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卫生检测考核试题

    职业卫生检测考核试题 姓名: 一 填空(每题2分,共计40分) 1、职业病是指 、 和 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 和 而引起的疾病。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

    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实施细1[定稿]

    华西实验学校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实施细则(初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学校中层校中层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

    学校政教处工作考核细15篇

    学校政教处工作考核细则(讨论稿)《细则》总体能够体现政教处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也有助于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但个别地方在操作和执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2004年度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细1

    2004年度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细则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分 考核办听汇报查文件得分 备注 值 法 支部书记履行"年初,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1 第一责任人"职订年......

    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精选]

    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我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

    职业卫生工作职责

    职业卫生工作职责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本企业实际情况,卫生科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 2、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HUBEI DONG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减少或消除有害职工健康的因素,为职......

    2016年公司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有限公司 2016年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在省安监局、县安监局的高度重视,公司领导的精心部署及**职业危害研究有限公司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