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例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200例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75-01
本文报告经超声显像及X线检查拟诊为输尿管结石200例,均经体外震波碎石排石证实诊断。本文就诊断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探讨。
20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行体外震波碎石者,年龄15-68岁,平均40岁。其中男性158例,女性42例,患者碎石前均常规B超、X光腹平片或肾盂造影。
使用仪器为SIMENSAcusonX3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线扫探头和机械扇扫探头。
患者先俯卧位取肾脏长轴切面,注意肾集合系统有无分离扩张,必要时行双侧对比,发现扩张肾盂后即可于肾门处找到扩张的输尿管,并向下追踪直到在扩张的输尿管内发现有强光斑反射后方有声影,结石诊断即可成立。如俯卧位于扩张的输尿管内很难探及结石或结石位置在髂嵴以下的中段输尿管时,则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探查。先找到扩张的肾盂向下沿扩张的输尿管加压推开肠管,注意保持输尿管的连续性,直至在其内发现强回声结石影。下段输尿管结石探查取仰卧位,膀胱要高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方以膀胱为透声窗横切前列腺声束略向上斜切即可显示间断排尿的双侧输尿管出口,转动探头90度即可清楚显示扩张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及其内带有声影的强回声结石。使用扇扫探头,从对侧向患侧外后纵斜切可有效地避开肠管气体,使下段输尿管结石显像更容易。
结果
200例输尿管结石全部经尿道排石证实诊断。B超诊断符合184例,占92%,左侧112例,右侧72例,上段结石82例,中段结石44例,下段结石58例,其中X线阴性结石14例。1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43例同时伴有肾结石。结石最大者2.3cm×1.0cm,最小的0.6cm×0.4cm.B超检查及排石结果见附表。
讨论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以往均依靠X线检查确诊,其确诊率虽然很高,但对X线阴性结石及对造影剂过敏者无能为力,而超声检查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X线诊断存在的不足,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报告了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符合率为92%,与国内报道近似。我们体会:
1.多体位多切面探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输尿管结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对比较明显者沿扩张的肾盂输尿管追踪至结石多无困难,对肾盂输尿管扩张不明显者,采取多体位(平卧、俯卧、侧卧位),多切面(横切、纵切、斜切)探查,可明显提高结石诊断率。
2、高度充盈膀胱是扫查输尿管下段结石成功的关键。本组漏诊5例输尿管结石,均是由于膀胱充盈不好所致,我们体会高度充盈的膀胱可以推开肠管,排除肠管气体的影响,以膀胱为透声窗,可以比较容易地显示下段输尿管。同时应用扇扫探头较用线扫线扫探头更有优势。采取从对侧向患侧的外后纵斜切,可以使下段输尿管和管内的结石清晰地显像。
3、当临床症状典型,尿内有红细胞,B超检查未见明显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可采用双侧对比方法推断积水的存在。同时探头沿输尿管走行区寻找可疑光团,如能探及伴声影的强光团,以此光团为轴缓慢转动探头,即可见以此为光团为止点的扩张不明显的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即可成立。
4、肥胖和肠管气体是中段输尿管结石漏诊的主要原因。本组共漏诊16例,其中11例为中段输尿管结石,漏诊率为5.5%(11/200)。因为肥胖患者腹背部脂肪堆积,使B超声能衰减图像模糊不清,仰卧位探查时探头需加压推开肠管,而肥胖患者腹壁厚,很难做到此点,因此肠管气体干扰结石显像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438600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第二篇:右侧输尿管结石护理查房
泌尿外科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时 间:2018年5月24日 参加人员: 主 查 人: 病人床号:1床 病人姓名:谢惠英 诊 断:右侧输尿管结石 主要内容: 责任护士:
患者 5月18日11:18分以“右侧输尿管结石”收入科。体温:36.6℃,脉搏:78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2mmHg,自主体位给予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排石颗粒20g口服。
5月19日8:00给予哌酮抗炎,间苯止痛,14:04患者心情烦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4:32分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5月22日,20:26患者主诉大便成水状,已便两次,腰部疼痛不适,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曲马多肌肉注射。
5月23日17:30送手术室在腰麻醉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9:32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禁食,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补液。抗炎治疗。
5月24日9:10患者主诉右侧腰部不适,遵医嘱给予曲马多肌肉注射。现患者手术后第一天,心情平稳,留置尿管固定通畅在位,继续给补液抗炎治疗 问题一:患者于5月22日拉水状便两次,使用蒙脱石散,使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责任护士:
1)指导患者饭前服用,影响胃肠蠕动,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是饭前服用。让其理解配合。2)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用 问题二:患者呕吐后,作为责任护士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卧床休息,把病人的脸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流入鼻腔或呼吸道。2)
呕吐物要赶快从病人面前拿走,并仔细观察呕吐物的内容,同时清洁口腔。
3)止吐后,由于水分丧失,要逐渐予以补充。
4)
仔细观察呕吐的原因,因为,有时呕吐是疾病危笃的信号。问题三:患者急查血液等项目,一般多长时间需要查看结果? 责任护士陈:
半小时内,如结果未出,需要及时询问相关辅助科室
问题四: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需给患者做哪些方面的健康指导? 责任护士陈:
1)向患者详细介绍出院后的有关事项,提醒患者出院后一个月来院复查; 2)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避免劳累;
3)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感染。
护士长总结:本次业务查房准备仓促、马虎,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泻药物、止吐药物等,护理记录单上未体现;长期止痛药物不需要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的,却有记录。
从这份护理记录单上可以看出,大家的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有待规范,明日起,凡患者使用临时特殊药物、特殊治疗等护理记录单上要有记录及追踪,以后业务查房不定时查,将这种类似查房常态化,主要查找工作中的缺陷,发扬优点,请每一位同志正确对待。
第三篇: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案总结
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案总结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90%以上由肾内形成后降入输尿管。由于输尿管管腔小,又是肾脏排泄尿液的通道,一旦结石进入输尿管,就会造成尿液引流不畅或堵塞。结石的下移和尿液引流不畅会引起肾绞痛。而结石嵌顿在某处,会造成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或感染。肾绞痛易引起患者重视,通常会立即就诊。而不引起疼痛的输尿管结石,则容易造成患者的疏忽,引起该侧肾脏功能的丧失。因此,只要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就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疗,直到输尿管结石排出或取出。
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有许多,各有其适应证,选择得好,患者可少受痛苦,少花钱。为了使读者对各种治疗方法有初步的了解,现简要介绍如下。
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结石引起的梗阻、疼痛症状,采取解痉止痛、促进结石排出的方法。在疼痛发作时,可采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解痉,强痛定或哌替啶止痛。也可用黄体酮10~20mg肌注,吲哚美辛栓剂100mg肛塞,奥秘溶石贴贴脐。症状缓解期间,可口服排石中药,同时大量饮水。近来也有人提出α-受体阻滞剂有助于输尿管结石的自发性排出。
适应证:结石小于0.5cm,远端无梗阻、无肾积水者。
禁忌证:伴有严重肾积水者。
优点:非侵入性治疗,易于施行。
缺点:患者需忍受排石的痛苦,治疗效果不确定。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将结石粉碎。
适应证:能粉碎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尤其适用于小于1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
禁忌证:出血性疾病;妊娠;育龄妇女的输尿管下段结石;严重心、血管疾病;尿路感染未控制;结石大于1cm或停留时间长、结石下方有扭曲、息肉者;对于肥胖、脊柱严重畸形、结石定位不清者。
优点:非侵入性治疗,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
缺点:对于输尿管有粘连的结石,粉碎后也不易排出。
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是用纤细的输尿管镜经尿道插入输尿管,在直视下将结石钳出或用超声、气压弹道、激光等将结石粉碎后排出。
适应证:输尿管中、下段结石,ESWL机上定位不清的输尿管结石,以及因肥胖、结石硬、停留时间长而ESWL困难者。
禁忌证:尿路感染未控制;下尿路梗阻;输尿管细小、狭窄、严重扭曲等。
优点:微创,损伤小,痛苦少,治疗周期短。
缺点:有感染、输尿管损伤可能,远期可有输尿管口狭窄、闭塞或逆流等。
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是通过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盏,扩张并建立皮肤至肾内的通道,经肾盂到达输尿管上段,放置输尿管镜,直视下取石或碎石。碎石可采用超声、气
压弹道、激光等。术后放置输尿管双J管和肾造瘘管引流尿液。
适应证:伴有肾结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下方严重扭曲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亦可作为ESWL治疗后“石街”的处理手段。
禁忌证:凝血机能障碍,严重的脊柱侧弯,尿路急性感染等。
优点: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损伤小,痛苦少。较ESWL治疗效果确切。
缺点:可造成肾实质撕裂、大出血、漏尿、感染、动静脉瘘、周围脏器损伤等。
腹腔镜手术它是经腹腔或后腹腔,采用腹腔镜系统设备和手术器械,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较大的、伴有严重肾积水、原来考虑开放手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经ESWL、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失败者。
禁忌证:凝血机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未控制。
优点: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
缺点:费用较高。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是经腰部切口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嵌顿时间长,不能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处理其他方法治疗后引起的并发症。
优点:能处理各种情况。
缺点:损伤大,痛苦多,住院时间长。
如何选择“排石术”
对于肾绞痛正在发作的输尿管结石,可首选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因为结石刚下移,与输尿管壁无粘连,不但容易粉碎,而且粉碎后碎石可很快排出,肾绞痛也会随之消失。
如果医院无碎石机,或结石太小、显影不清、体型太胖、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则可选择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后者更直接,通常当时就可去除结石,使绞痛立即消失。
如果结石停留时间较长,已伴有肾积水,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后一次粉碎率就会降低,常需重复治疗,治疗周期也会较长。如患者希望尽快去除结石,也可选择输尿管镜下碎石。
如伴有肾结石,或结石靠近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且结石下方有扭曲,采用输尿管镜无法靠近结石,则可考虑采用经皮肾镜下碎石。
如输尿管结石位于上段,停留时间很长,肾积水明显,以往需考虑开放手术的,现在可采用腹腔镜下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
如无腹腔镜或伴有肾盂感染,可在抗生素保护下采用开放手术取石。
当然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治疗,最好听取经治医生的意见。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都必须随访至结石完全排空。注意多饮水,根据不同性质的结石,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并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结石复发情况。
第四篇:输尿管囊肿的彩超诊断研究范文
输尿管囊肿的彩超诊断研究
摘要:目的:针对10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凸阵探头,3.5MHz探头频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姿势进行检查。
结果:95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得到彩超确诊,诊断正确率高达93.14%(95/102)。
结论:输尿管囊肿经彩超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彩超诊断 输尿管囊肿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3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89-02
输尿管末端发生囊性扩张会形成输尿管囊肿,临床主要有尿路梗阻及因此引发尿路反复感染的症状表现。因囊肿具有细小的开口,梗阻输尿管口持久可引发输尿管与肾积水、损伤肾功能。诊断输尿管囊肿通常采用静脉肾盂造影与膀胱镜进行检查,由于该检查有创且具有离子辐射,一些患者不适合做此检查。而超声波检查就没有不足,适合于所有人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收集2004年5月-2010年8月之间的102例彩超诊断为输尿管囊肿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彩超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1.1 患者资料。收集2004年5月-2010年8月之间的102例临床确诊为输尿管囊肿的患者,其中有21例男患者,81例女患者,年龄在1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5岁,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有51例患者为尿痛,24例患者为排尿困难,23例患者为尿频,3例患者为血尿,1例患者为尿潴留。都通过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得到证实。
1.2 方法。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5MHz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患者采取仰卧或侧卧姿势,对肾脏常规扫查,观察其回声及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肾盏肾盂是否扩张。再从肾门延着输尿管进行扫查,对输尿管是否扩张,末端是否有囊状突起进行观察。经彩色多普勒进行连续观察排尿时输尿管口彩色流束范围,囊状暗区变化等相关信息并进行记录。大部分输尿管异位都具有较大囊肿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在通常部位两根输尿管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在膀胱三角区开口,具有输尿管囊肿,上肾部引流的输尿管一般在粘膜下层,在膀胱颈或后尿道开口。利用彩色血流显像进行协助检查,输尿管囊肿难以显示的要结合实际采取多方位、多切面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本研究患者中彩超诊断为输尿管囊肿的有95例,诊断正确率达93.14%(95/102),误诊率为6.86%,其中诊断上尿路扩张积水的准确率约为92.41%(73/79),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率约为95.65%(22/23)。彩超诊断准确的95例患者中,单纯型为66例,异位型为29例,探查到膀胱底部三角区有95个输尿管囊肿,都是单侧囊肿,平均直径为2.8厘米。19例患者囊壁光滑、薄、卵圆形,囊肿内呈现无回声暗区,2例患者回声增强,囊壁增厚,形态不规则,囊肿内呈现低回声。讨论
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没有吸收消退,使输尿管口形成程度不同的狭窄,也可能由于输尿管末端薄弱的纤维结构或过长、过弯的壁间段行径等因素造成,受尿流冲击后产生囊性扩张向膀胱突入。临床上早期病例没有症状,通常在对重肾畸形进行诊断时才被初次发现。膀胱颈因囊肿堵塞而产生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及尿路复发性感染,有时女性患者囊肿可通过膀胱颈与尿道而在尿道口外脱出,通常能够自行复位,但也容易产生嵌顿而形成紫色肿物。解除梗阻,防止反流,处理并发症使该病症的治疗原则,如患侧上半肾具有不良功能,可将其进行切除。约有近1/4的病例术后还存在症状,这时再处理囊肿。若患肾具有良好功能,可实施 切除输尿管囊肿及输尿管膀胱防反流再植术。
输尿管囊肿在女性患者中较为多见,可发生泌尿系反复感染、输尿管梗阻持续、排尿不畅、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症状。输尿管囊肿早期的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引流不畅,伴有肾畸形重度之输尿管口囊肿上肾段通常不能显影,下肾段存在受压变形,囊肿造影剂充盈不良或不能显影,膀胱内能够发现缺损的球状或蛇头状充盈。膀胱镜检能发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的位置,狭窄开口或无法找到开口,随着到达和消退的蠕动波及变化的膀胱内压,囊肿大小不断变化。
本研究彩超诊断正确的输尿管囊肿病患者有102例,诊断正确率达93.14%(95/102),误诊率为6.86%。7例误诊患者的主要原因有:彩超仪器的误差,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对并存输尿管囊肿与结石的可能存在忽视,鉴别输尿管与膀胱结石关键缺乏一定的了解,对患者排尿情况没有详细了解,简单检查后就确诊为膀胱结石实施手术取石,造成诊治错误。因此,临床医生要不断积累经验,降低误诊误治的可能,以免产生不良后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超检查对于诊断输尿管囊肿病因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该病症的临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宇迪,江明龙.彩超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09.3
[2] 肖亚军.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急性输尿管梗阻引起的疼痛―一种前瞻性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7
[3] 刘岩,王存龙,裴琼等.J形管在预防及治疗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1.20
[4] 李芳,宋承霞.宫颈癌致双侧输尿管梗阻的治疗[J],江苏医药,2010.12
第五篇:B超、心电图诊断室人员职责
B超、心电图诊断室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完成本科的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配合临床工作、工作迅速、诊断准确、报告及时发出并检查科内的诊疗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做到优质服务。
三、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训。
四、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吸收运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诊疗方法。
五、遵守、督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
六、对急诊心电、“B”超要求做到随叫随做,准确快速发出报告。
七、对设备定期保养、维护,熟练掌握心电、“B”超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以及操作技术,遵守操作规程,严防差错。
八、每日上、下班必须检查电气开关,注意节约水、电、气。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