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时间:2019-05-14 22:5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第一篇: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摘要】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与医院的发展规模开始不相适应。现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并对之进行改善,同时对新的操作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差错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操作流程

1传统的调剂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研究和讨论的是门诊收费后到发药的一整个处方调剂模式流程。原有的一对一的传统模式优点就是每个窗口只需要保证两个人在,就基本保证了窗口的正常运作,但表面正常的同时却暗藏很多的问题。

首先窗口的无分配无指示几乎全凭病人自己选择,由于靠西的窗口 1与收费处较近所以往往第一个窗口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中间的窗口。在这有必要要解释一下我院的窗口设置,西药房共三个窗口从西往东一字排开,西面1号中间2号东面3号。实际工作中并无标示窗口号而且3号窗口并不作为常规窗口使用,每天只是忙时开上一段时间,真正正常不间断使用的只有1号和2号窗。

其次,窗口排队也缺少管理与自律,人一多一乱窗口就有杂乱无序,你争我抢的局面不时的出现,时不时的会有争吵。

而说到调配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传统的收方配方是在病人给了处方和发票后再去逐个配药,这样往往上个病人的药还没配完下个病人在就来到窗口等候,时间一长队伍自然就拉长了,一个处方配完发药的人员要复核,审方,标示,再发药。看似在时间上我们的速度是远远置后的,但却并不轻松发药的人员非常吃力需要一停不停的工作,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中午正常下班时间以前就来到窗口的病人拖到了中午,这是我们医院甚至好多医院都存在的情况。

(图1)

那么怎样的一种方式才能既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能发挥各个层面的人的能力,使一整个系统能和谐顺畅的运作,或须换一种新的调剂模式,将每个层次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同一水平的人通过轮流的方式达到一种平衡。新的处方调剂模式的设计

新的后台操作流程使得单个窗口2个人身上的工作量由4个人来分担,除了两配一发之外还有一机动人员巳,自然每个人的工作量就大大减轻,同时还能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1]从原来的2个窗口增开到上午3个窗口也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2个窗口的工作量加上三个窗口错峰阶梯式的工作模式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又解决了高峰时段人员拥挤的问题。还有每个窗口的配方和发药人员轮流上岗的工作模式也减轻了长时间从事一件工作的疲倦,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后台操作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准备工作都提前完成,把病患等候的时间大大缩短,把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在窗口发药人员的手中,按照配方的先后逐个呼叫病人,再进行收票、核对、审方、发药。不仅避免了排队发生的争吵也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患者有序安全的取药和用药!新模式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际操作中首先最明显的问题是常常后台跟不上前台的节奏收进的发票相应的药却没准备好,除了人手不够之外最主要的是没有做好工作的衔接和转换,必须让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比如轮到发药和配方的人员应提前10分钟开机上岗,而前一班人员提前十分钟停机,但工作仍持续到下班时间确保那些在下班前10分钟左右被分配到该窗口但仍未拿到药的病人仍能到该窗口拿药,另一方面减轻了来上岗的人员短时间内病人急剧增多的问题。

其次后台操作的最大缺陷是工作强度增加,因为电子处方不会停,[2]这就需要合理设置岗位增加人员投入和流动式的工作模式来加强后台执行力同时减轻工作负担。

总之门诊药房是医院的窗口,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个健康和科学的处方调剂模式是对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于西全,肖华.我院门诊药房后台摆药系统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5(9)

[2]张黎明,周学琴,李玲.进一步完善电子处方的建议J.实用医技杂志,2008(3)

第二篇:处方调剂过程分析报告

住院药房内外科在处方调剂过程中差错数量出入大 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为此,我院住院药房开展了品管圈项目,用于预防和减少处方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在此次数据调查中内外科差错数量出入较大,分析如下:

一、住院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包括:

(一)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安全意识模糊,导致差错发生。原因主要是工作强度大,疲劳,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调配被打断,如处理私人事务、接听电话、应对病人询问等;

(二)药品种类繁多,许多名称相似、外包装相似、同种药物不同规格、同种药物不同产地等,容易出现药品调剂差错;

(三)药品在药架上乱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取药人员仍习惯从这个位置取药并不核对,造成错误。主要原因药品摆放过挤、被混放在其他药品盒内,发药时仅凭位置发药没有逐个查看;

(四)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表现为药物专业知识欠缺,对药品的适应症和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临床知识欠缺,如把药名相似但临床用途不同的药错取。

二、内科药房差错数量较外科药房少的原因:

(一)内外科工作重点不同导致。1.内科药房每周一三五集中补药,二四六主要为严格按照处方单每种药数量零拆片剂摆药,均分配到个人,较为规律整顿。2.外科药房以针剂为多,补药不规律不整顿,补药次数频繁、零散。

(二)人员配置问题导致。表现为 1.人员分配和人员数量不同、新老员工比例不同。内科取药人员按补药科室分配到个人,外科药房则多为随机取药,人员不固定;外科取药人员较内科多,且外科新员工数量较内科多,并且外科药房取药人员其中有2人对麻药进行专项管理,为老员工,因此取药多为新员工。2.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不同;内科药房老员工较多,相应对药品知识和临床经验较为熟悉,新员工只有2名,但均有工作经验;外科药房相对新员工较多,对药品知识和临床知识有所欠缺,导致出错;

(三)安全意识模糊、责任心程度不同。新员工尤其参加工作不久的可能对自身发展定位和本专业工作性质意识不太强,工作中还未能做到“四查十对”、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错误发生。

三、通过此次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为进一步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特采取以下措施:

(一)严格执行处方调配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加强本科室内部业务培训,认真学习药物知识和临床知识,更具专业化。

(三)加强工作责任心。药品存放要整齐并按类放置;取药时要做到认真负责、仔细查对,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杜绝边取药边聊天,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处方调剂制度

处方调剂制度

1.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2.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药师资格应在药学部门备案。药师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要在本机构留样备查,在更换签名或签章后要及时将旧印模销毁。

3.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4.处方调配、审核、核对、发药岗位不得少于两人操作,特殊情况单人值班时,应按两人调剂岗位的 程序操作,并实行单人双签字。

5.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6.药师要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7.药师要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8.药师要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9.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要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10.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1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要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7]11号)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要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医院进行临方炮制,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并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医院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二级以上医院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剂复核工作,复核率应当达到100%;医院要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要在±5%以内;医院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中药饮片煎煮液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要无毒、卫生、不易破损,并符合有关规定。

12.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要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13.药师要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14.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15.医疗机构要将本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同类药品相关信息告知患者。

16.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第四篇:中药处方调剂(本站推荐)

中药调剂业务管理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炮制,加工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石药三大类,其中植物药占大多数。中药调剂是一项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性应用技术的工作,是按照医师处方,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的调配和发售药剂并注以用法用量的重要药剂的调配操作。因此,调剂工作者不仅要有中药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调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的配伍禁忌所谓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后会产生或增强不良反应,或降低和破坏原有疗效,因此,临床应当避免配合使用。人们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把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外,都说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单行:是指一种药物单独应用就会发挥治疗效果,如独参汤; 相须相使: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党参配黄芪可增强补气之功效

相畏相杀:是指药物间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与半夏同制可解除半夏毒性,并能加强半夏的止呕作用;

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与莱菔子同用,可减少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加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即“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其含义是川乌、草乌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等。“十九畏”即“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莫相依。”其含义是:硫磺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黑白丑),丁香畏郁金(川、广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桂枝、肉桂畏赤石脂、白石脂。妊娠禁忌

有些药材能损害胎儿,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堕胎,致畸作用,所以常作为妊娠禁忌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儿的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数是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大戟、商陆、蜈蚣、天南星、麝香等。

慎用的大多数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等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生大黄、川芎、干姜、半夏、益母草、肉桂等。

中药调剂人员应牢牢掌握处方配伍禁忌,严守尽职,一旦发现有禁忌范围内的配伍处方应及时与医师联系,不可擅自处理。处方的药物别名、并开及脚注

中药除正名外,还有别名:如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大黄又称川军、锦纹;在医师处方中,以一名代表两种以上药物的写法称为“并开”如青陈皮(青皮、陈皮)乳没药(乳香、没药)二冬(天冬、麦冬)苍白术(苍术、白术)赤白芍(赤芍、白芍)等。如果在并开药物的右上方注有“各”字表示每位药均按处方量称取,例如青陈皮各6克即青皮6克、陈皮6克,如果在并写药名未注有“各”字,或注有“合”字,表示每味药称取处方量的半量,例如乳没药6克或乳没药合6克,即乳香、没药各称取3克。

中医常有书写别名及并开的习惯:作为调剂人员应掌握并熟记药物别名及并开。

脚注:脚注是是医师在处方药名右上方提出的简单嘱咐和要求,“脚注”内容一般有:对煎服的要求,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另煎、冲服等,配方时这些药物要单独另包。“先煎”的药物有介壳类或矿物类药,如生石膏、生龙骨,延长煎煮时间,可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后下”的一般为芳香清解之品,花类、叶类等药多含挥发油成分,久煎会是其含量损失或失去疗效;如薄荷、生大黄。“包煎”含有较多粘液果实,种子类或细末状物质,如车前子。“另煎”一般为贵重药:人参、鹿茸、虫草等。另外,胶类药物一般烊化或另炖,如阿胶、鹿角胶。贵重药的粉末或易溶化的药味则一般要求“冲服”。在调剂时要仔细审核,并在有特殊要求的小包上逐一注明“先煎”、“后下”、“包煎”等字样,并对患者详细说明煎煮方法,不可遗漏,以免影响疗效。中药调剂程序 中药调剂是药剂科(中药房)面向临床,面向患者的第一线工作。中药调剂工作者不仅应对药材品种是否正确,计量是否准确,炮制是否得当负责,还应对医师处方是否准确具有监督和检查的责任,加强对调剂工作的业务管理,是保证病人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审查处方

中药处方的格式、内容与西药处方大致相同,但中药处方正文内容一般更多,内容更加复杂。中药处方一般由“君臣佐使”(主药、辅药、佐药、使药)药物组成,有时因为各医师用药习惯不同,用药剂量也有差别,正确与否尚需靠中药知识和经验来判断,故收方审查工作一般应有中医中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较丰富的药师或中药师来担任。药师应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处方审核的内容有: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联系处方医师,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药物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中药,必要时提示医师及患者。划价

药物划价是按处方的药味逐一计算得出每剂的总额,填写在处方药价处。按国家规定价格划价,做到准确无误。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药学专业人员完成。划价时应注意做到:1.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2.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到分3.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4.划价完毕,药价填入处方规定栏目后,审方计价人员必须签字,以示负责。调配处方

处方经过审查、计价、确定无误后,即可配药。调配处方应注意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差错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品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6.便于核对,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独包装并说明8.配方完毕,配方人员需自行核对,全部无误后,根据处方内容填好中药包装袋,并在处方上签名以示负责。检查复核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防止调配错误和遗漏,杜绝差错事故,对调配好的处方应有药师以上职称的中药调剂人员进行一次合理细致的核对。核对内容一般为:1.符合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独包装;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正负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正负1%。发药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个环节。将调配好的中药交给煎药人员或发给病人。给门诊病人发药时还要将煎法、服法、饮食禁忌等向病人交代清楚,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发药时应注意:1.核对处方姓名和取药号牌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药品外包装袋上印制常规煎药方法,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要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3.耐心解释患者有关用药的各种疑问。另外,住院中药调剂室还担负病人煎药工作。住院病人的中成药由病区护士凭医师处方统一领取;中药处方由护士送至调剂室,调配后煎成汤剂,由调剂室专人送到病区或由病区派专人统一领取,汤剂的盛器外应表明病人所在的病区、床号、病人姓名、服用方法、煎剂数目、煎煮日期等,中药处方调剂后划价并通知住院处,病人出院时一起结账。

第五篇:我院2012-2015年处方点评分析

我院2012-2015年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点评我院2012~2015年的门诊处方基本情况,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门诊处方,每月15~16日抽取,使用随机抽样法从各科室分别抽取50张处方(共26382张),对所抽取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药物品种、注射剂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处方、不适宜处方情况进行点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用药教育等措施以整改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5.39%,其中2012年门诊处方的合格率最低(88.99%),2015年的门诊处方合格率最高(99.29%)。不合格处方中50.90%为不规范处方,42.93%为用药不适宜处方,7.81%为超常处方。2012年的不规范处方占60.06%,显著高于其他3个(36.88%、38.19%、35.29%),P<0.05。门诊处方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为2.4种,其中2012年的处方药物品种数最多(3.1种),2015年的药物品种数最少(1.7种)。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26.8%,其中2012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40.0%,显著高于其他各(P<0.05),2015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最低(17.0%)。门诊处方注射剂使用比例为18.8%,各的注射剂使用比例接近(P>0.05)。处方基础药物使用比例为64.3%,其中2012年的基础药物使用比例最低(49.0%),2015年的基础药物使用比例最高(74.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在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实施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处方合格率。【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行政干预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处方是重要的书面文件,其是指导临床用药、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处方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是临床合理、有效用药的直观依据,也是衡量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准[2]。为了解我院近几年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门诊处方,每月15~16日抽取(遇节假日则抽取时间依次推后),使用随机抽样法从各科室分别抽取50张处方,对于处方数量不足50张的科室,则抽取当月所有处方。共抽取26382张处方,处方来源于临床各科室,具有代表性。1.2 方法

1.2.1 处方点评方法

参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3]、《处方管理办法》[4]及其附件中对处方的评判标准与相关规定,综合运用人工点评与软件点评方式对抽取的处方逐一进行点评、审查,对处方的基本指标(如抗菌药物处方、注射剂使用处方、处方药物使用品种等)、不合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2.2 处方质量干预

对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向处方医师反馈其中的不合理情况,让处方医师做出解释,对于解释合理者可改判为合理处方。对于经处方点评专家组最后认定为不合理处方的,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临床医师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在院内对临床医师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教育。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Excel 2003和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处方合格率

206382张门诊处方中,25166张合格,处方合格率为95.39%。其中2012年门诊处方的合格率最低,为88.99%,2015年的门诊处方合格率最高,为99.29%,2013年和2014 年的门诊处方均比2012年有所提高,且两年的处方合格率接近,分别为96.01%和96.99%。见表1。

表1 我院2012~2015年的处方合格率比较[n] 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处方总数(张)

6415 6585 6603 6779 26382

合格 5709 6322 6404 6731 25166

不合格 706 263 199 68 1216

合格率(%)

88.99 96.01 96.99 99.29 95.39 2.2 不合格处方情况

在1216张不合格处方中,50.90%为不规范处方,42.93%为用药不适宜处方,7.81%为超常处方。其中2012年的不规范处方占60.06%,显著高于其他3个(36.88%、38.19%、35.29%),P<0.05;2012年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2.86%,显著低于其他3个(55.13%、54.27%、57.35%),P<0.05;4个的超常处方占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2012~2015年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n(%)] 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不合格处方数(张)

706 263 199 68 1216

不规范处方 424(60.06)97(36.88)76(38.19)24(35.29)619(50.90)

用药不适宜处方 232(32.86)145(55.13)108(54.27)39(57.35)522(42.93)

超常处方 50(7.08)21(7.98)15(7.54)5(7.35)95(7.81)

2.3 不规范处方情况

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以“使用含糊不清的字句或用法、用量不完全”和“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未写临床诊断”居多,分别占13.40%和12.75%,不适宜处方以“用量用法不适宜”居多,占24.10%,超常处方以“无适应证用药”和“无正当理由同时开具2种以上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居多,分别占3.45%、3.29%。见表3。

表4 不合格处方的具体内容[n=1216] 不合格处方类别 不规范处方

不适宜处方

具体内容

使用含糊不清的字句或用法、用量不完全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未写临床诊断

需皮试药物未注明皮试

处方修改未签名、注明日期 医师签名不规范或未签名 药师单独值班未双签字

婴幼儿、新生儿未注明月龄、日龄 联合用药不适宜 用量用法不适宜

给药途径或药品剂型不适宜 遴选药品不适宜

处方数 163 155 93 80 56 40 32 62 293 85 57

百分比(%)

13.40

12.75 7.65 6.58 4.61 3.29 2.63 5.10 24.10 6.99 4.69 超常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

无正当理由同时开具2种以上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无适应证用药 40 10 42

2.06 3.29 0.82 3.45 2.4 处方基本指标

2012~2015年门诊处方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为2.4种,其中2012年的处方药物品种数最多,为3.1种,2015年的药物品种数最少,为1.7种。各的非专利名使用比例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26.8%,其中2012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40.0%,显著高于其他各(P<0.05),2015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最低(17.0%),显著低于其他各,P<0.05。2012~2015年门诊处方注射剂使用比例为18.8%,各的注射剂使用比例接近,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012~2015年门诊处方基础药物使用比例为64.3%,其中2012年的基础药物使用比例最低(49.0%),2015年的基础药物使用比例最高(74.0%)。见表4。

表4 2012~2015年门诊处方的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

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种)非专利名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注射剂使用比例(%)基础药物使用比例(%)

2012年 3.1 100.0 40.0 20.0 49.0

2013年 2.7 100.0 28.0 18.2 65.0

2014年 2.0 100.0 22.0 19.0 69.0

2015年 1.7 100.0 17.0 18.0 74.0

合计 2.4 100.0 26.8 18.8 64.3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的合格率最低,为88.99%,2015年的门诊处方合格率最高,为99.29%,2013年和2014 年的门诊处方均比2012年有所提高,且两年的处方合格率接近,分别为96.01%和96.99%。可见我院门诊处方近4年的合格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说明我院近几年的门诊处方质量有明显改进,这是因为我院在2013年引进了合理用药软件,采用了人工与软件结合的处方点评方式,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客观、准确、全面的点评,指导临床用药,从而使门诊处方质量大为提高。本次研究发现,我院2012年的处方药品平均种类数最多,同时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注射剂使用比例也要比其他更高,而基础药物使用比例又比其他更低。说明门诊处方药品种类多、抗菌药物及注射剂使用比例高、基础药物使用比例低是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但研究还显示,到2015年,我院门诊处方的平均种类数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注射剂使用比例也明显降低,而基础药物使用比例明显升高。这提示我院在2012年后所采取的门诊处方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了临床医师对基本药物、注射剂、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5]。

我院不合格门诊处方有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三类,在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50.90%,用药不适宜处方占42.93%,超常处方占7.81%。可见门诊不合格处方以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居多。不规范处方的常见问题有:(1)使用含糊不清的字句或用法、用量不完全,本次研究中有163张处方存在此类问题,在不合格处方中占到了13.40%,是较为常见的不规范处方类型。例如,在处方中对双氯芬酸钠乳膏只注明外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只注明滴眼,口服药物只注明口服,或者是根本未标注药物的用法、用量。这种用法、用量标注模糊的处方,容易造成患者用药方法或剂量的不正确,从而影响临床疗效,甚至还可能引起各种药物的毒副反应[6-7]。(2)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未写临床诊断,本次研究中有155张处方都因诊断书写不规范而判为不合格,比如对诊断为“待查”的患者开具治疗性药物,在诊断栏中书写“神衰”、“慢支”等不规范名称等。之所以会出现诊断书写不规范、用法用量描述模糊这类问题,可能是因为我院门诊量大,医师门诊工作繁重,在接诊时常常为了节省时间而忽视了诊断及用法、用量书写,特别是一些复诊患者,门诊医师往往认为他们的用药时间较长,对药物用法、用量熟悉,所以无需在处方中详细说明。另一方面也与门诊医师对处方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认为处方不规范只是小问题,不会导致严重后果[8]。(3)婴幼儿、新生儿未注明月龄、日龄。本次研究中,就有32张不合格处方存在此问题。由于婴幼儿和新生儿处在较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其生理特点比一般儿童更特殊,所以其临床用药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故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详细注明婴幼儿或新生儿的月龄、日龄。另外,需皮试药物未注明皮试、处方修改未签名或未注明日期、医师签名不规范或未签名、药师单独值班未双签字也属不规范处方范畴。本次研究中,也有少数的不合格处方出现了上述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的主要问题包括:(1)用量用法不适宜。1216张不合格处方中有293张的用法用量不适宜,占到了24.10%。具体表现为药品稀释浓度不符合说明书规定,超剂量用药,低剂量用药等,比如250ml生理盐水与1.8g注射用克林霉素混合后用药,这样配制的克林霉素注射液浓度为9.6mg/ml,远高于规定浓度6mg/ml,这种处方极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引发医疗纠纷。(2)给药途径或药品剂型不适宜。不合格处方中有6.99%存在给药途径/剂型问题,比如将口服的制霉素片阴道给药,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滴耳等。另外还有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也为用药不适宜处方类型,其在在本次研究中的不合格处方中分别占5.10%、4.09%、2.06%。超常处方主要包括:(1)无正当理由同时开具2种以上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比如在处方中同时使用美洛昔康和塞来昔布,同时使用司他斯汀和依巴斯汀,等等。本次研究中的不合格处方中有3.29%都因上述问题而判为不合格处方。(2)无适应证用药。本次研究中的不合格处方中有3.45%为无适应证用药,比如对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对头晕患者长时间应用胸腺肽肠溶片等[9]。

对于处方点评结果为不合格处方的,我院同时采取了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手段。一方面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用药方案,获取更多合理用药相关信息,积极参与用药会诊,推行基本药物目录,实施用药指南,并对临床医师加强合理用药教育。另一方面,针对重复出现的、典型的、严重的不合格处方,要在全院公示,并要进行相应的处罚[10]。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通过联合运用技术与行政干预,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在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实施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处方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胡扬,张波,都丽萍等.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与成效对比[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282-285.[2] 周权,LI Tian-yuan,颜小锋等.建立处方点评质量管理制度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8):546-550.[3]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94.[4] 王羽.《处方管理办法》答疑 [M].中国法制,2007,113.[5] 周永梅,房德敏,高颖等.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标准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4):307-309.[6] 郑造乾,骆瑾瑜,袁雍等.基于智能推理机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7):566-568.[7] 朱红燕,朱春丽,贾巍等.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2,31(4):544-546.[8] 陈华,孙丽,叶柳贤等.处方点评在我院2012门急诊处方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8-120.[9] N.R.Samaranayake,S.T.D.Cheung,W.C.M.Chui et al.Technology-related medication error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A 5-year analysis of reported medication inci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2,81(12):828-833.[10] Maltezou,H.C.,Mougkou,K.,Iosifidis,E.et al.Prescrip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wareness of antibiotic costs by paediatricians in two hospitals in Greece[J].Journal of chemotherapy,2014,26(1):26-31.

下载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4年度门诊处方12856张。根据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作者:蒋玉珍 作者单位:姜堰市中医院,江苏 姜堰 225500 来源:医学期刊 / 医药科学综合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药物配伍 随着......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规程(模版)

    一、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中药调剂常规一般可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 (一)审方 执业中药师要对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审阅,包括书写规范及合理用药两大方......

    我院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 副本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柯敏巧赵明华 王丽华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 温岭 317523)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抽查处方的......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门诊患者就诊的最后环节,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取到正确、合理的......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基本操作规范 中药调剂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分别如下 一、审方:审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工作单位......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 为提高调剂部门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现制定《调剂处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