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

时间:2019-05-14 22: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

第一篇:【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

【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

【案例简介】

近日,某公司通过伪造员工工资合计金额、违规税前列支等手段偷逃税被税务稽查部门依法查处,查补税款、罚款并加收滞纳金合计100余万元。

检查人员在调取该公司相关年度的账册凭证等会计资料后,即对各税种开展核查。在检查该公司提供的工资表电子文档时,检查人员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多数部门的工资表中应发工资的最后一栏合计数是由EXCEL表格通过求和公式自动计算得出的,而少数部门的此栏合计数却是手工录入的。检查人员运用求和公式对这些部门的工资表复核后发现:用公式计算出的正确工资合计数均小于手工录入的合计数,也就是说,企业通过伪造工资合计金额的方式虚列了管理费用,少缴了企业所得税。此外,该公司还存在虚列办公用品采购费用、税前列支股东分红等税务违法行为。检查人员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纳税调整,追补了其少缴的税款,并处相应罚款及加收滞纳金。【案例分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不得扣除。在日常工作中,税务部门发现,有些企业因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而造成少缴税的情况。这种行为将会损害企业信誉。因此,从可持续健康经营的角度考虑,企业应重视涉税风险管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据实申报缴纳相关税款。

第二篇:【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

【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

【案例简介】

某集团公司持有乙公司股份,由于股票转换确认投资收益,集团公司仅就其所实际持有的部分股份缴纳了相应所得税。

其中代其子公司持有的投资收益由子公司缴纳所得税。【案例分析】

关于法人之间代持股的纳税人是法律上的持有人,还是实际持有人,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但是有一些相关政策条文可以参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

二、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征税问题”规定,因股权分置改革造成原由个人出资而由企业代持有的限售股,企业在转让时按以下规定

(一)企业转让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上述限售股转让收入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该限售股转让所得。企业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不能准确计算该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该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为该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

依照本条规定完成纳税义务后的限售股转让收入余额转付给实际所有人时不再纳税。

(二)依法院判决、裁定等原因,通过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企业将其代持的个人限售股直接变更到实际所有人名下的,不视同转让限售股。

39号公告“

三、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转让限售股征税问题”规定,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将其持有的限售股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以下简称受让方),其企业所得税问题按以下规定

(一)企业应按减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计入企业当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二)企业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依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纳税后,其余额转付给受让方的,受让方不再纳税。【温馨提示】

集团公司应按其实际及代持的股份缴纳企业所得税。

(1)代持股可以通过信托计划或法院判决对代持股情况进行梳理,各家按照自己持有的股份缴纳自己应该承担的税收,不要造成重复纳税。

(2)有实际判例,实际持股人没有缴纳税款,会判处逃避纳税的罪责。(3)代持股方在财务核算时,“应交税金”应该挂往来科目核算。

第三篇: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明宏公司近日拟从其子公司恒阳公司提取60万元管理费,公司王会计提出异议。理由是:母公司要对这6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子公司却不能税前扣除。从整体利益看,此举等于多缴企业所得税60×25%=15万元,她建议每年派出技术人员为子公司服务应签服务合同,收取60万元服务费,子公司则可以将60万元在税前扣除。

如果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服务而收取管理费,则母公司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要确认为“其他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得扣除”,子公司却不能税前扣除。从节税的角度看不划算。

如改为有偿服务,不收管理费,则母公司可以计收入,子公司亦可税前扣除,从母子两公司整体看,60万元服务费的企业所得税总和为0(不考虑母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情况,如子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或母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等)。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第二条规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项服务,双方应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及金额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协议规定所发生的服务费,母公司应作为营业收入申报纳税;子公司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同时,第五条规定,“子公司申报税前扣除向母公司支付的服务费用,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与母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或者协议等与税前扣除该项费用相关的材料。不能提供相关材料的,支付的服务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第四篇:所得税案例分析

江西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评估案例

一、对象描述

江西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办理税务登记,房地产开发、销售;注册资金:1亿元;从业人员:146人;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附征率征收。

二、分析案例

1.选案背景。房地产是南昌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也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可能存在申报不及时或少申报相关税种的现象。

2.对象筛选。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项目,总投资1亿元,2006年5月开工,预计2008年6月全部竣工。该项目土地面积44817.5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共有楼房20栋,其中住宅659套,商铺95间,车库392间。期间采取收取购房户定金、预收房款、银行按揭等方式对外销售,至2008年3月,该项目楼盘销售情况良好。

3.分析基础。通过查阅江西省地税征管业务系统该企业纳税情况,审核该企业2006、2007、2008年企业纳税申报资料及财务报表后,税收管理员对比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信息。

4.疑点列举与分析

疑点一,2007年该公司标准住宅销售收入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07年9月至12月车库、商铺的销售收入为零,经分析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后,认为人为调节销售收入的迹象较为明显。审核资产负债表反映:2008年2月底“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15317081元,长期挂账金额过高。分析后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房屋已销售,货款收回后不入帐,挂“其他应付款”,不申报销售收入的问题。应重点调查“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形成的原因和真实性。

疑点二根据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得知该项目土地面积44817.5平方米,分两次取得。其中第一块土地2005年12月取得,第二块土地2006年8月取得。企业2006年的土地使用税一直是零申报。2007年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31270.49元,大大低于该公司实际应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此种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

疑点三通过查阅江西省地税征管业务系统,评估人员发现企业所缴纳的印花税中,没有建筑安装工程的印花税。由此税收管理员判断,该企业可能少缴建筑安装工程的相关税收。

5.评估对象确定

针对案头分析疑点,承包发现该企业在2006、2007年的纳税情况存在问题。3月11日,税收管理员根据以上疑点,选定该企业为纳税评估对象,着重评估该企业销售收入情况,土地使用税申报情况和建筑安装工程情况等问题。形成《纳税评估对象选取审批表》报分局长批准后,税收管理员对该企业进行初评分析,疑点核实,初评工作结束后,税收管理岗制作《纳税评估分析情况表》,交纳税评估工作小组审核。

三、约谈举证

1.初评后,管理分局认为对发现的疑点问题需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约谈,进一步核实异常申报原因。经分局长批准,税收管理员向该企业发出了《纳税评估约谈举证通知书》,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以上疑点问题,到税务机关进行举证说明,并提供以下举证资料:2007年房屋销售明细表、房地产收据、土地使用证书、建筑安装合同。

2.约谈实施:针对分析存在的疑点,约谈人员向企业财务人员询问该企业07年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土地使用税的申报情况和建筑安装工程情况等。在约谈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答复提出的问题时认为:

(1)对于2007销售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企业的解释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处在淡季,销售情况一直不好。“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过高的问题,企业承认是因为部分销售收入未及时申报,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

(2)对于城镇土地使用税2006年零申报和2007年税负过低的问题,企业财务人员解释是因为2005年第一块土地取得后,土地使用证一直未办理,会计对税法不熟悉所以没有计算缴纳土地使用税。

(3)关于疑点三,企业财务人员解释是因为对税收政策不熟悉,导致未按规定计算缴纳建筑安装工程的相关税收。

通过约谈,以及和约谈人员核对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账目,确认存在以下方面事实:

一是企业当期申报的销售收入不实,存在人为调节当期销售收入的痕迹,将部分预收房款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未计入销售收入,造成少申报纳税的情况。具体数额需进一步核查。

二是企业未申报06年土地使用税,少申报07年土地使用税,应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是企业总价款为44640000元的建筑安装工程合同未计算缴纳印花税。应补缴印花税。

3.实地调查和企业自查。经过评估分析及约谈之后,评估人员认为该企业对于疑点的解释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对于企业实际少申报缴纳的具体金额需到企业实地查阅相关帐务记录,以便核实真实情况。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通过深入工地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并根据日常管理中已掌握的基本信息,进一步核实了该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费用、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等情况。其中,重点核对了该企业已开具的《房地产预收收款收据》记帐联的情况与我们通过调阅企业已缴回的《房地产预收收款收据》存根联所掌握的情况,经过逐张逐户地核实购房款的真实性,查实了该企业通过将部分预收房款挂往来科目,不计入当期收入,人为调节帐面销售收入的事实,具体金额达:15317081元,致使少申报营业税:765854.05元;城建税:39292.71元;企业所得税:536097.84元;土地增值税:244469.65元;印花税:7658.54元;教育费附加:22975.62元。通过我们用耐心与细心的工作,使该企业由被动到主动地配合我们,税企关系更加融洽,相互之间更加信任,企业主动要求进行自查。3月17该企业向管理分局提交了自查报告。

(1)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2007年4月-08年2月29日的应税销售收入总计50761275元,其中35444194元已申报纳税,15317081元未申报纳税。应补缴营业税=15317081×5%=765854.05元。应补缴城建税765854.05×5%=38292.7元,教育费附加765854.05×3%=22975.62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624538.91元。

(2)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根据国税发[2006]31号文)和上饶市地税局文件规定,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核定附征率3.5%征收,其预售收入15317081元按10.61%毛利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24538.91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624538.91×33%=536097.84元。

(3)土地增值税:2008年企业未申报销售收入15317081元,其中12928579元属于标准住宅,212062元属于车库,2176440元属于商铺。共需补缴土地增值税=12928579×1%+212062×3%+2176440×5%=244469.65元。

(4)土地使用税:该企业土地使用面积44817.5平方米,其中第一块土地32967平方米2005年12月取得,第二块土地11850.5平方米06年8月取得。属于三类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2006年为1元/平方米,2007年调整后为3元/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商品房的容积率44817.5/80000=0.56.对于未销售出去的商品房,应通过容积率换算成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计算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2006年应补缴土地使用税=32967×1+11850.5×1×1/4=35929.5元;2007年一季度应补缴土地使用税=(44817.5-1272.20×0.56)×1/4×3-8241.75=24837.05元;二季度应补缴土地使用税=(44817.5-26775.24×0.56)×1/4×3-5884.12=16483.41元;三季度应补缴土地使用税=(44817.5-33287×0.56)×1/4×3-5147.62=14484.97元;四季度应补缴土地使用税=(44817.5-38896.76×0.56)×1/4×3-11997=5279.48元。共应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97014.41元。

(5)印花税:企业2007的建筑安装工程合同44640000元未按规定贴花,共需补缴印花税=44640000×0.03%=13392元;销售合同应补缴印花税=15317081×0.05%=7658.54元。合计应补缴21050.54元。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均已按规定申报纳税。

四、评估处理

1.事实陈述:经过税务机关约谈、实地调查和企业的自查,该企业承认存在少申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问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企业应补缴营业税765854.05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建税建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企业应补缴城建税38292.7元。

(3)根据《国务院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的决定》之规定,企业应补缴教育费附加22975.62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企业应补缴企业所得税536097.84元。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地产行业管理办法》之规定,企业应补缴土地增值税244469.65元。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企业应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97014.41元。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之规定企业应补缴印花税21050.54元。

2.处理意见: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法规缺乏了解,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非主观故意。经报分局长批准,评估人员制作了《纳税评估认定结论书》和《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企业进行自纠,该企业查核后,及时主动补缴了税款1725754.81元并缴纳了滞纳金22363.17元。

五、评估建议

(一)存在问题。我们发现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普遍存在应税收入申报不及时,申报税种不全现象。表现在:

一是预收售房款存在未按规定及时申报缴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的现象。

二是房地产企业在土地使用税方面都存在没有按实际取得土地的时间和面积缴纳土地使用税的现象。

三是建筑安装合同的印花税未按规定及时申报。

六、案例点评

(一)选取对象有的放矢。抓住该行业的重点纳税户,开展案头分析,确定评估疑点,确保了纳税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应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强化日常巡查和纳税辅导,尤其是税收管理员应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人员的水平做出相应的辅导,促使企业及时足额纳税。

(二)建立丰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必须贴近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实际,科学地确定每一指标的峰值和警戒值,为选取评估对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加大信息共享,防止信息失真。通过从当地房管、土地等部门获取数据,对评估对象申报情况的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通过房地产税收日常管理结合,要求评估人员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根据管理经验和日常工作掌握的情况全面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及各类涉税资料。

第五篇: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公司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公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开发和制造,公司经营范围:公路筑路养护设备、除雪设备、市政环卫设备、港口设备、铁路养护设备、机场养护设备、特种设备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公路养护施工。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设备租赁。公司发展至今年产值仅50-100亿元,市场保有量600-700亿元,预计2020年养护机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95亿元-12,975亿元,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新增配置量将达到近1,000亿元。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冷吹式机场除雪车、机场跑道除冰液洒布车、机械式综合除雪车等行业高端产品的研发。

二、A公司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分析 A公司2011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如下:

(一)收入及利润

2011实现营业收入202,890,132.77元,比上年增加69,637,942.72元,同比增长52.26个百分点。此外,2011年,A公司在营业外收入方面共盈利10,004,544.57元(主要为政府补助)。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76,927,135.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960,325.91元,降幅71.1%。

(二)费用水平

A公司2011年发生销售成本99,812,049.59元,销售费用18,388,472.57元,管理费用17,198,476.76元,财务费用一3,148,719.35元。2011年列支工资薪金3,802,905.23元,列支工会经费14,185.92元,职工福利费68,679.64元,职工教育经费10,355.00元;列支业务招待费2,104,552.57元,折旧摊销支出875,848.44元。

(三)其他涉税财务指标

2011年,应收账款年初金额为43,199,192.5元,年末余额为63,461,696.12元;其他应收款年初金额为5,881,719.03元,年末金额为6,212,883.27元元,计提坏账准备1,687,505.49元。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及分析

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17%、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需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该领域企业所得税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本公司于2012年1月26日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四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F20112100012)有效期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有效期内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A公司投资的子公司B公司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三、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空间分析

(一)税收制度空间

1、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

在税法中,每一项税种的纳税人主体都有严格的定义,即对纳税人主体范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但这种划分又有着条框性,纳税人可以运用这种条框性,通过对经营活动的某种安排,改变纳税人主体的身份,即可实行纳税筹划,实现减轻纳税额的目标。

2、税率上的差异性

如果赋予课税相同的金额,却采用不同的税率,那么税率会随之提升,纳税额就越高,同理税率越低的纳税额就越小。而且即使同一税种,不同的税项也存在着不同的税率,这些不可避免的税率差异为纳税人提供了寻找低税率途径的契机。

3、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

通过对A公司课税对象分析发现,其适用范围的税率是计算纳税额的两个重要因素,纳税人可以通过一些纳税筹划方法将其所得税最小化,例如:根据实际情况与现有条件对课税对象进行调节,进而缩减税金,以实现税额的调节。对子公司B公司全额投资,由于A公司所得税率大于B公司的所得税率,A公司在对B公司的利润分配上可以进行筹划,最大限度地避免A公司分回利润的再纳税。使A公司尽量减少税收负担提供了可能。

4、税种税负的弹性

税负的弹性即具体税种的纳税金额伸缩性的大小,它对纳税筹划利益的大小和纳税筹划潜力的大小起着关键的作用,即成正比关系。其规律是:若税负的弹性越大,纳税筹划的可操作性就越大,反之亦然。税负弹性取决于税源的大小和税种的构成要素:即税源与税负弹性成正比,税基与税率弹性呈正相关关系,前者越宽,后者越高,即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就越重;也就是说,税负的轻重取决于税收扣除的大小。总而言之,税负弹性取决于各项税种组成要素的弹性。从A公司应收账款结算方式来看,其采用的主要方式为直接收款,也就是A公司在贷款尚未收回的情况下开具了增值税发票,即税金由A公司支付或垫付,而根据税法相关条款规定,如果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作为应收账款结算方式,那么企业就能够推后缴税的时间。

5、税收优惠

税收的优惠制度是我国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经济发展重要区域、经济发展优先区域以及鼓励研发与销售的产品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总之,若税收优惠的差别越大,实施的内容越广,范围越大,给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的可行性越大。A公司虽说属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税法规定应按15%,但由于A公司自己的缘故,未及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所以A公司2011年错过了按15%计提所得税的优惠。

(二)企业所得税法的弹性规定空间

总体上看,新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成本费用的抵减范围和标准,若收入不变得情况下,税前可扣除项目的增加,可一定程度减少课税金额;而计税工资等内容,所得税法中对其扣除限额也加以明确,基于此,企业能够更好地为纳税进行筹划。成为企业纳税筹划的一项重要内容。A公司在税前扣除项目上,如: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利息费用、捐赠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项目进行筹划。

四、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设计

根据对A公司2011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空间的分析,便可着手设计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优化方案。

(一)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对于A公司而言,除了对优惠政策加以利用外,同时还需在合法的情况下加大成本投入,缩减本期确认收入,合理的利用资金流动的时效性为A公司进行纳税筹划,而是实现节税、增收效益目的。

1、延期纳税 在合法的情况下,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节税技术延期纳税,如对收入进行推迟确认。尽管本期税款缴纳延迟不能减少应纳税款额,但对于纳税人而言,推迟缴纳的税款等同于一笔无需支付利息的资金,可以加快企业现金流动,而企业在足够资金的支持下,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与所得。

2、利用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

费用摊销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前提,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成本核算在国家规定的产品成本范围内进行时,利润减少的实现可以通过对有利于产品成本扩大方法的选择来获取,进而实现企业所得税税额减少。

3、利用低税率的优惠条件

在新颁布的税法中,其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除了上文提及的相关优惠税率外,新税法中有增加了新的减少税率的规定:首先,对于国家需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该领域企业所得税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所以,A公司目前可以充分根据新政策所提供的新的优惠税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调整现阶段生产经营活动。

4、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A公司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这些优惠政策,包括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来降低自身的税负。

(二)扣除项目的筹划

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前,可以根据税法要求对以下项目进行预先扣除,如损失、成本、税金以及费用。基于成本核算角度来讲,企业想要减轻税负,完全可以通过列支成本费用来实现。

1、业务招待费筹划

根据我国所得税税法相关条约规定,实际发生额的百分之六十是准予纳税人业务招待费扣除部分,最大额度不得高于企业盈利的千分之五,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用的开支不得高于纳税人盈利的百分之十五。根据我国有关税前扣除办法的相关要求,纳税人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如若董事会、会议以及差旅中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开支,均可被列支为“其他扣除项目”,但不能将这三项在视作业务招待费来进行处理。因此,对于纳税人而言,其在核算业务招待费过程中,可以列支出董事会费、会议费以及差旅费,并将其与业务招待费所分开,因为这三种费用开支,只要纳税人能够提供其因正常经营活动需要而造成的的必要开支,并提供合法、真实的收据凭证,即可将这三种费用纳入到其他扣除项目中,如记录好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就可获得全额扣除,并且不受比例限制。

A公司将会议费80万元列入业务招待费,这部分业务招待费40%在计算所得税时已经作为纳税调增项目进行调整,如列入会议费不用纳税调整,该笔会议费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为80*40%*25%=8万元。

2、工会经费筹划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有关在职员工工费的开支,其税前能够扣除的为不高于工薪总额的百分之二部分。2011年,A公司工会经费发生额共计1.42万元,同年,A公司工薪总额共计380.28万元,因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即2011A公司工会经费提取限额=380.28*2%=7.61万元,还有未用完的税前列支限额7.61-1.42=6.19万元,仍有6.19*25%= 1.55万元的节税空间。

3、教育经费筹划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有关在职员工再培训费用的开支,其税前能够扣除的为不高于工薪总额的千分之十五部分。2011年,A公司因职工再培训经费发生额共计一万元,同年,A公司工薪总额共计380.28万元,因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A公司仍有4.7*25%=1.18万元的节税空间余地。

4、职工福利费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有关在职员工福利费用的开支,其税前能够扣除的为不高于工薪总额的千百分之十四部分。2011年,A公司福利经费发生额共计6.87万元,同年,A公司工薪总额共计380.28万元,因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即2011A公司工会经费提取限额=380.28*14%=53.24万元,此时,A公司还有53.24-6.87=46.37万元的税前列支限额,因此其节税空间颇为巨大,共计46.37*25%=11.59万元。

5、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筹划

对于A公司而言,固定资产部分价值损耗转嫁到产品成本投入中,而产品成本的增加势必会提升销售成本,此外,随着固定资产的持续损耗势必会造成企业采取一定措施来遏制,这又造成管理费用的开支,进而在对企业本总额利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净收益的减少。所以,企业应缴所得税额减少的另一大途径就是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A公司从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按固定资产的类别、估计的经济使用年限和预计的净残值分别确定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表4-1A公司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政策表

A公司折旧合理避税的方法有: 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和择取合适的折旧年限 由于A公司大部分资产折旧年限都属于长期型,如果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折旧年限加以缩减,那么就能够适当的对前期折旧额予以增加,可以延缓缴纳所得税,有利于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如果A公司对折旧的会计政策定为加速折旧和减少折旧年限,将大大减少与折旧相应的所得税额,A公司2011年当年计提折旧463万元,如果将折旧年限减为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和加速折旧的方法,当年计提的折旧将增加400万元,影响A公司所得税400*25%=100万元。

6、利用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在会计处理中,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可以据实上报。然而在税收处理方面,根据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用若在当期未形成企业无形资产的,那么需将其计入到当期损益中,规定中明确支出,企业准予扣除部分为技术开发费用的50%,若该部分费用已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那么必须摊销无形资产150%的成本。A公司从国外购买该技术,花费2000万元,购买后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应用,合同约定的年限为10年,当年可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假设自行开发该项技术,估计费用也为2000万元。但可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万元,少纳所得税(3000-200)*25%=700万元。

(三)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节税效果评价

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是循序渐进的,是在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实施的,尤其是对与某些重要的节税措施,其必须落实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以达到企业节税需要与要求。对于A公司来讲,在合法情况下,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积极为公司享受优惠税率创造条件,通过上文的纳税筹划方案的应用,A公司节税金额共计2819.6万元,详情如表4-2所示:

表4-2纳税筹划方案

首先通过上述纳税筹划方案的应用,实际效果显示可以为A公司减轻税负,这一点实现并符合了纳税筹划的最根本目的,即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其次,资金收入确认时间的时效性价值应最大程度的在纳税筹划中发挥出来。公司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延迟当期所得税的上缴,进而将延迟上缴的所得税作为一笔无息的贷款供企业进行资金周转。最后,企业纳税筹划的制定与开展必须是在合法的情况下,即严格按照税法与相关法律的要求,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时,为本企业创造享受优惠政策与税率的条件,进而帮助企业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不难发现,纳税筹划不仅帮助企业享受了应有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帮助企业承担了纳税义务,呈现双赢的局面。

下载【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伪造工资偷逃税,要不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所得税纳税案例分享

    1. 法人持股除了能免交个税,另外的好处是: A B C D 实力强对抗性强灵活性强稳固性强 2. 通过收入环节发票套现,对有些收入不做账,目前很多国际大公司都利用的账户是:A B C D 秘密......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利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筹划现行的鼓励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1.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承......

    企业所得税自查实务及典型案例分析Ⅱ

    企业所得税自查实务及典型案例分析Ⅱ 课程介绍:近年来,税务总局每年的专项检查可谓是对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法理解和运用的一次次考验,而在各个税种中,企业所得税无疑是检查的重中......

    企业所得税自查实务及典型案例分析Ⅰ

    企业所得税自查实务及典型案例分析Ⅰ 课程介绍:近年来,税务总局每年的专项检查可谓是对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法理解和运用的一次次考验,而在各个税种中,企业所得税无疑是检查的重中......

    工资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搞员工培训值得吗? 青春化妆品公司是南方某市一家有名的生产女用系列化妆品的国营公司,公司创办于1981年,主要生产和经营化妆品和幼儿保健用品。在创办最初的十多年......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案例(大全5篇)

    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清算例解及管理建议 2013-03-07 14:06:13 作者:刘玉泉 来源:中华财会网 我要评论字号T | T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国家税务总局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

    房地产业偷逃企业所得税案例

    房地产业偷逃企业所得税案例 第一部分 一、编写目的 通过本案,使稽查人员掌握对房地产企业隐瞒收入、多列成本,偷逃企业所得税违法行为的具体检查方法,特别是分析性复核方法......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评估案例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评估案例 (一)评估案例 基本案情介绍 1.企业基本情况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2003年在国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内资企业的非增值税纳税人,主营房地产开发、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