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

时间:2019-05-14 22:1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

第一篇: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

ICS 13.220 P16 备案号:×××××-20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200×

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

(初稿)

200×-××-××发布

200×-××-××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

第1部分: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社区(以下简称社区)消防安全组织、设施建设、消防宣传及安全检查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和公安派出所对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检查指导。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9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条例

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术语

3.1 火灾危险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3.2 火灾隐患

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3.3 消防安全组织

从事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扑救的团体。3.4志愿消防队

主要由志愿人员组成,有固定消防站用房,配备消防车辆、装备、通讯器材的消防组织。志愿人员有自己的主要职业、平时不在消防站备勤,能在接到火警出动信息后迅速集结,参加灭火救援。

3.5 居民防火公约

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定的约束本社区居民消防安全行为规范的约定。消防安全组织

4.1 防火安全委员会

4.1.1 社区居委会应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建立由居委会主任任主任,社区民警、居委会治保主任任副主任,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服务公司负责人、驻社区单位的保卫人员、消防志愿者等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本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4.1.2 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4.1.2.1 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消防工作措施; 4.1.2.2 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4.1.2.3 制定社区消防工作制度;

4.1.2.4 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4.1.2.5 组织开展火灾扑救工作。4.2 社区志愿消防队

4.2.1 社区居委会应按照“有人员、有队房、有装备器材、有训练、有执勤、有经费保障”的“六有”基本标准,建立社区志愿消防队。

4.2.2社区志愿消防队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4.2.2.1 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2.2.2 开展消防业务训练; 4.2.2.3 建立执勤备战秩序;

4.2.2.4 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 4.2.2.5 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设施; 4.2.2.6 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 4.2.2.7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设施器材

5.1 社区居委会应依托警务室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居委会办公场所)设置消防室,配备消防器材柜。消防器材柜至少应配备以下器材:灭火器4具(8KgABC干粉)、消防斧1把、强光手电筒1只、消火栓扳手1个、消防水带6盘、水枪2支。

5.2 社区治安岗亭、小区物业服务单位设立消防执勤点,安装报警电话,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必要的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自救逃生和应急照明器材。

5.3 无建筑消防设施的居民住宅楼内应设置消防器材箱,并合理布置。

5.4 鼓励家庭配置小型灭火器、救生绳、强光手电筒、消防斧等简单消防器材。消防安全管理

6.1 《居民防火公约》

社区居委会应组织制定《居民防火公约》,督促居民遵守。《居民防火公约》应在各小区的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并发至居民家庭。主要内容包括:

6.1.1 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服从社区消防安全组织的管理。6.1.2 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挪用、圈占、埋压和损坏。

6.1.3 严禁在楼道内堆放杂物。严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

6.1.4 居民不得存放汽油、油漆、酒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乱倒液化气残液。6.1.5 居民家庭不得乱拉乱接电器线路,不准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6.1.6 教育儿童不玩火,不在禁放区域和禁放期燃放烟花爆竹。6.1.7 居民外出或睡前要检查电源开关和燃气灶炉是否关闭。

6.1.8 家庭装修时,要安全敷设电气线路,严格管控用火用电,防止火灾发生。6.1.9 家庭发生火灾时,不要因为贪恋财物而丧失逃生时机。

6.1.10 发生火灾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报告火警并拨打社区义务消防队值班电话。6.2 消防安全例会

6.2.1 社区居委会应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

6.2.2 消防安全例会应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主持,有关人员参加,每月不宜少于一次。消防安全例会应形成会议纪要或决议。

6.3 防火巡查、检查

6.3.1 社区居委会应建立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6.3.2 防火巡查和检查时应填写巡查和检查记录,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巡查、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6.3.3 防火巡查时发现火灾应立即报火警并实施扑救。

6.3.4 社区志愿消防队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应当建立24小时防火巡查制度。

6.3.5 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6.3.5.1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3.5.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6.3.53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 6.3.5.4 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 6.3.5.5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3.5.6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6.3.6 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服务单位对辖区单位的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居民住宅的楼院、通道的防火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

6.3.7 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6.3.7.1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6.3.7.2 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 6.3.7.3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 6.3.7.4 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 6.3.7.5 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6.3.7.6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6.3.7.7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3.7.8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6.3.7.9 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

6.3.7.10 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6.3.7.1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 6.3.7.12 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 6.3.7.13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6.4 火灾隐患整改

6.4.1 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导致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应认定为火灾隐患。6.4.2 社区居委会防火巡查、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督促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及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报告。

6.4.3 社区居委会发现辖区内有下列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及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报告。

6.4.3.1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工程项目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开工的;

6.4.3.2 建筑工程项目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6.4.3.3 开办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开业的;

6.5 消防宣传教育

6.5.1 社区居委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6.5.2 利用社区消防室、社区网站和文化活动室等现有设施,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家庭防火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6.53 通过在社区内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画廊、居民防火公约,在居民楼道内设有消防警示牌,定期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居民宣传防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

6.5.4 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讲座、每年组织一次灭火逃生演习。6.5.5 在冬春季节、重大节日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每年“119消防宣传日”开展一次居民广泛参与的消防宣传活动。

6.5.6 定期对老、弱、病、残人员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学生放假期间,对中小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6.5.7 适时组织居民参观当地消防教育馆和消防站,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业务建设

7.1 社区消防室内悬挂张贴社区消防建设示意图、社区消防组织网络图及社区消防管理制度。7.2 社区居委会应制定并悬挂居委会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7.3 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内容包括: 7.3.1 辖区消防基本情况档案;

7.3.2 辖区特护人员及家庭基本情况档案;7.3.3 防火检查、巡查档案;7.3.4 消防器材配备及维护保养档案;7.3.5 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档案;7.3.6 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7.3.7 消防安全组织档案; 7.3.8 火灾事故记录档案;

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

第2部分:农村消防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基础设施、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业务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行政村消防安全管理和公安派出所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的检查指导。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9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条例

重庆市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术语

3.1 火灾危险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的后果。3.2 火灾隐患

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和危害的状态。3.3 消防安全组织

从事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扑救的团体。3.4志愿消防队

主要由志愿人员组成,有固定消防站用房,配备消防车辆、装备、通讯器材的消防组织。志愿人员有自己的主要职业、平时不在消防站备勤,能在接到火警出动信息后迅速集结,参加灭火救援。

3.5 村(居)民防火公约

行政村制定的约束村(居)民消防安全行为规范的约定。消防安全组织

4.1 防火安全委员会

4.1.1 行政村村(居)民委员会应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村务管理内容,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担任主任,驻村警务室民警、村治保主任任副主任,妇女主任、民兵连长、村民小组长等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本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1.2 行政村防火安全委员会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4.1.2.1 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消防工作措施; 4.1.2.2 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4.1.2.3 制定农村消防工作制度;

4.1.2.4 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4.1.2.5 组织开展火灾扑救工作。4.2 村志愿消防队

4.2.1 行政村应按照“有人员、有队房、有装备器材、有训练、有执勤、有经费保障”的“六有”基本标准,建立志愿消防队。

4.2.2志愿消防队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4.2.2.1 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2.2.2 开展消防业务训练; 4.2.2.3 建立执勤备战秩序;

4.2.2.4 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 4.2.2.5 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设施; 4.2.2.6 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 4.2.2.7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基础设施

5.1 消防规划

5.1.1 村庄建设规划中应当编制消防专篇,经济发达的行政村也可编制消防专项规划。5.1.2 村庄建设规划消防专篇或村庄消防专项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编制,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由所属镇、乡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5.1.3 村庄建设规划消防专篇或村庄消防专项规划应包含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站(室)、防火分隔、建筑防火、消防通讯等内容。

5.2 消防安全布局

5.2.1 村庄内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必须设在村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6

地带,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严重影响村庄安全的工厂、仓库、堆场、储罐等必须迁移或改造,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5.2.2 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储罐等与居住、医疗、教育、集会、娱乐、市场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烟花爆竹生产工厂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 的要求。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规定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和罐区应单独布置在规划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或侧风方向,并应考虑对其他村庄和人员聚集区的影响。

5.2.3 合理选择村庄输送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管道的位置,严禁在其干管上修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或堆放物资。管道和阀门井盖应有明显标志。

5.2.4 应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汽车加油站和煤气、天然气调压站、沼气池及沼气储罐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安全。燃气调压设施或气化设施四周安全间距需满足城镇燃气输配的相关规定,且该范围内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通过管道供应燃气的村庄,低压燃气管道的敷设也应满足城镇燃气输配的有关规范,且燃气管道之上不能堆放柴草、农作物秸秆、农林器械等杂物。

5.2.5 打谷场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汽车、大型拖拉机车库,村庄的集贸市场或营业摊点的设置以及村庄与成片林的间距应符合农村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消火栓的使用。

5.2.6 有计划地引导村民实施木板房、茅草房改造和农灶、电气线路改造,推广使用防火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改善农村用火、用电、用气条件,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5.3 消防通道

5.3.1 消防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应与其他公路相连通。村内车道和人行便道应满足普通消防车或小型消防车(摩托车)的通行要求。

5.3.2 消防通道宽度不宜小于4m,转弯半径不宜小于8m。当管架、栈桥等障碍物跨越道路时,净高不应小于4m。

5.3.3 建房、挖坑、堆柴草饲料等活动,不得影响消防车通行。5.3.4消防通道宜成环状布置或设置平坦的回车场。尽端式消防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并应满足相应的消防规范要求。

5.4 消防水源

5.4.1设有市政供水管网的村庄应沿道路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5.4.2有江河、湖泊、堰塘、水渠等天然水源的,应加以综合利用兼做消防水源,在其岸边设置供消防车、手抬机动泵吸水的场地或平台。

5.4.3给水管网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宜设置消防水池(可与饮水工程和抗旱工程合建)。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0米,水池容量不应小于50立方米。

5.4.4不能通消防车、无市政管网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可采用临时高压的供水形式,在街区、巷道等处铺设干式消防管网,管道上每隔60米设置消火栓。

5.4.5 利用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时,应配置消防泵或手抬机动泵等消防供水设备。同时,要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

5.5 防火分隔

5.5.1 人口密集的村庄应规划布置避难区域;原有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的建筑密集区或大面积棚户区,应采取防火分隔、提高耐火性能,开辟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改善消防条件,消除火灾隐患。

5.5.2防火分隔宜按30~50 户的要求进行,呈阶梯布局的村寨,应沿坡纵向开辟防火隔离带。防火墙修建应高出建筑物50cm 以上。

5.5.3 堆量较大的柴草、饲料等可燃物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5.5.3.1 宜设置在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5.3.2 当村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密集时,宜设置在村庄外。5.5.3.3 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附近及电气线路下方。5.5.3.4 柴草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5.5.3.5 堆垛不宜过高过大,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5.3.5.6 消防站(室)

5.6.1 行政村根据需要可设置消防站。消防站的设置应根据村庄规模、区域位置、发展状况及火灾危险程度等因素确定。

5.6.2 行政村应依托警务室或村公共服务中心(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置消防室,配备机动消防泵,或用灌溉机械、农用车安装水泵等形式改装的简易消防车,及消防水枪、水带、灭火器、火钩、火叉等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

5.6.3 农村居民大院、集中居住点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其中,10户以上的不少于4具,30户以下不少于8具,30至50户的不少于12具,超过50户的不少于20具,并合理布局。消防安全管理

6.1 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约》

《村(居)民防火公约》应在村内的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并发至村民家庭。主要内容包括: 6.1.1 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服从村委会的消防安全管理; 6.1.2 爱物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挪用、圈占、埋压和损坏;

6.1.3 不再道路上挖沟、设置路障和堆放杂物,以免影响消防车通行; 6.1.4 村民家庭按照村委会划定区域堆放草垛,并做到“四清”,即:灶前清、院内清、房前屋后清、道路两边清;

6.1.5 村内的电气设施、线路实行统一管理,村民家庭内不乱拉乱接电线,不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6.1.6 村民离家前熄灭灶火,封好炉火,关闭燃气灶炉房门和电器开关;

6.1.7 村民家庭内不违反规定存放汽油、柴油、煤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不乱倒液化气残液;

6.1.8 教育儿童不要玩火;

6.1.9 发生火灾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或村志愿消防队值班电话,主动向公安消防部队报火警。

6.2 消防安全例会

6.2.1 行政村村(居)委会应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村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

6.2.2 消防安全例会应由村(居)委会主任主持,有关人员参加,每月不宜少于一次。消防安全例会应应形成会议纪要或决议。

6.3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6.2.1 在村内的醒目位置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栏或张贴消防宣传画。

6.2.2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村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常识宣传教育,指导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掌握家庭火灾扑救和安全疏散、逃生自救的方法。

6.2.3 利用农村赶集、开会、科技下乡等活动,向村民讲解消防安全常识,发放消防宣传资料,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6.2.4 定期到村内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场所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宣传报告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常识。

6.2.5 定期到鳏寡孤独村民和留守儿童家庭提醒安全使用电器、炉灶、及时关闭电源、气源,防止发生火灾。

6.3 防火安全管理

6.3.1 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应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制定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村民、村办企业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6.3.2 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应组织经常性的防火巡查,农忙季节、重大节假日应组织全面防火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公安派出所进行处理。

6.3.3村内企业及农家乐、家庭作坊等个体工商户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灭火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对消防器材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5 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6.3.4经营场所与住宿场所为一体的建筑,其住宿部分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并且有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6.3.5农村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场所、木材加工场所,以及粮食、秸秆等农产品场院和仓库,应当符合有关消防规定,有针对地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6.3.6村民建房、挖坑、堆放柴草、饲料等,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占用防火间距。6.3.7草垛应在村外集中统一存放,确保消防安全。6.3.8定期维护村内电气设施和线路,确保用电安全。6.3.9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及烧荒。

6.3.10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严禁在林区内动用明火。

6.3.11严禁违法生产、经营、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及烟花爆竹。6.3.12 严禁自行拆修液化石油气钢瓶及灶具设备,严禁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消防业务建设

7.1行政村消防室内应悬挂张贴农村消防建设示意图、消防组织网络图、辖区道路交通水源图。7.2 行政村村(居)民委员会应制定并悬挂村(居)委会消防工作职责及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宣传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7.3 行政村村(居)民委员会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内容包括: 7.3.1 辖区消防基本情况档案;

7.3.2 辖区特护人员及家庭基本情况档案; 7.3.3 防火检查、巡查档案;

7.3.4 消防器材配备及维护保养档案; 7.3.5 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档案; 7.3.6 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 7.3.7 消防安全组织档案; 7.3.8 火灾事故记录档案。

第二篇: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标准

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标准

日照市已经制定并印发了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对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规划、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组织和队伍以及农村社区运行机制提出了基本要求。

1、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

在社区驻地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设立“一厅”(综合服务厅)、“一场”(室外群众文体活动场所)、“两栏”(公开栏、宣传栏)、“十室”(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社区卫生室、警务室、人口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健身室、老年活动室、志愿者服务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设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设施。加强并逐步完善幼儿园、购物超市、慈善超市、理发洗浴、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专项服务设施和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信息咨询等涉农服务站点建设,确保农民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形成以服务中心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各类涉农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社区驻地按照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聚集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原则确定,要实现“四通四改三清三化三建”: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灶、改厕、改圈,清理垃圾堆、草堆、粪堆,主街道硬化、亮化、绿化,建有垃圾集中处理系统、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户沼气池。

2、政府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

《标准》要求,要促进政府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重点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体教育、人口计生、社区治安、法律事务等方面的服务。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警务室等单独设置外,其他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纳入综合服务厅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支持各类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科技信息咨询以及生活照料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生活服务,大力发展便民超市、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幼儿园等服务项目。

3、每个社区配备4到7名专职工作人员

建立以村“两委”成员为主体,以乡镇下派人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志愿者为骨干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每个社区配备4到7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建立完善激励

约束机制、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和培训机制。

4、杜绝借社区建设名义,变相向农民和企业摊派

为保障农村社区运行,《标准》要求,区县、乡镇(街道)把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以各类涉农资金、部门帮扶资金、农村集体积累资金、商业资金投入为辅,以社会捐助资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社保、司法、警务等各类政策,整合捆绑、统一拨付、集中投入。

社区必要的办公用品费、水电费、报刊征订费等维持社区组织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办公经费,以及社区内治安、卫生防疫、垃圾收集处理等社区管理和服务支出,由区县财政专项拨付。“两委”成员及享受误工补贴的村干部补贴执行《日照市村干部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借社区建设名义,变相向农民和企业摊派现象。

第三篇: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一是社区组织建设

主要包括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二是社区服务建设

主要包括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户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三是社区卫生建设

主要包括社区的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科普、体普、娱乐活动。

四是社区环境建设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绿化美化。

五是社区治安建设

主要包括社区安全保卫、民事调解、群防群治、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冶

安综合治理工作。

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况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

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

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

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1996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

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

和问题。1998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

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

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究”成为民政部门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发展

特色。

第四篇: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换建设

1、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背景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 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 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 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 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 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1996 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 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 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 设中的困难和问题。1998 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 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 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究”成为民政部门推 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发展特色。

2、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实验,一手抓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实验,一手抓研究”(1)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验 1999 年民政部先后选择社区服务和城市基层工作基础比较好的 26 个城区为社区建设实 验区。这些城区是: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河西区、和平区,石家庄市长安区,沈阳市沈河 区、和平区,本溪市溪湖区,长春市朝阳区,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上海市卢湾区,南 京市鼓楼区、玄武区,杭州市下城区,合肥市西市区,厦门市开元区,济南市历下区,青岛 市市南区、四方区,漯河市源汇区,武汉市江汉区,佛山市市区,海口市振东区,重庆市江 北区,西安市新城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这 26 个实验区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全面 展开提供了最宝贵的探索与经验。各地积极探索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思路和对策,武汉、沈阳 等地率先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展了试点工作; 重庆江北区通过整合改革,解决了“没人办事、没钱办事、没地办事、没章办事”;武汉百步亭、青

岛浮山后进行了不设街道的社区建设探 索;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老街道基础上进行调整辖区规模的探索,白下区更是大胆地打破 以往“区、街、社区”的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了撤消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 心的试验;宁夏进行了“一个思想,两项活动,三项改革”。各地积极探索了体制改革的方 向和方法:沈阳市坚持民主自治方向;上海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南京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 杭州提高居民满意程度;武汉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等等。通过实验和探索,整合社区资源和 社区力量共同建设社区,倡导社区居民、驻社区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社 会团体“广泛参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社区建设实验中也逐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 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 设的整体合力。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中介组织或社区民 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发展路子显露出来。(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民政部门不断加强对各地社区建设的实验经验进行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1999 年 3 月,民政部在南京市鼓楼区召开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1999 年 4 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青岛 市召开全省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1999 年 6 月,南京市玄武区召开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国 际研讨会;1999 年 7 月,民政部在北京召开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1999 年 8 月,民政 部在杭州市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座谈会;1999 年 10 月,民政部在沈阳市召开

了社区体制改革专家论证会,明确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在各地实验区探索 和交流基础上,民政部于 2000 年 10 月 9 日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 区建设的意见》。这是民政部“一手抓试验,一手抓研究”的工作结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议专题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同意民政部的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0 年 11 月 9 日向全国转发了民政部的《意见》(中办发〔2000〕23 号),确定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 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 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中办发〔2000〕23 号文件宣 告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1 年 7 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城 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认识,部署任务,明确目标,掀起了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 热潮。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示范,一手抓研究”

3、城市社区建设中“一手抓示

示范,一手抓研究”(1)城市社区建设的示范 各地在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活动。2001 年,民政部下发《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同年,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 城市,已经开展了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尤其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率先行动,提出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的响亮口号。有一些省份还相继制定了社区建设示 范活动实施方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精心规划,周密部 署,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抓起,从薄弱环节抓起,从社区 居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使示范活动真正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 程。2002 年民政部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经评审确认,民政部 命名河北省保定市等 27 个市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北京市西城区等 148 个区为“全 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建设的任务、目标、思路和要求,同时要求以 社区为平台,社区组织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城市民政工作。同时,各地在总结示 范单位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向面上推广,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2002 年,在示 范活动的基础上,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全国已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党委、政 府名义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 31 个省(自治区、有 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规划,把社区建设纳入了地方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十五”计划。(2)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 2002 年,民政部门关于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入。一是加强立法调研,为加 快居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加强社区建设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服务。通过调研,民政部 组织专家草拟了居委会组织法的修改稿。就建立社区管理体制、居委会设置规模、居民的界 定、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居委会成员的民主选举和居务公开、社区党建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的 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类型、主体资格、工作人员的职业类别及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政策等问 题提出了初步修改意见。二是加强探索调研,为指导地方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市基层管理 体制服务。民政部重点研究和总结一些地方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实行社区“一门式办公” 的经验。积极探索和开展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社区功能的试点,实行政府与

社区直接 对接,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和城市基层政府机关转变职能,理顺与社区的关系。三是加强工 作调研,为完善社区管理规范,建立良好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服务。针对各地社区居委会的 直选面不断扩大,社区中介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露,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 的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民政部加强了规范管理的专题调研和工作指导。

4、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城市社区建设体制创新。目前,大部分城市实现了科学合理划分社区,社区体制改

革步伐加快。在此基础上,各地逐步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社区 组织建设逐步完善,社区中介组织发展迅速,在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此外,各级政府加大了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等多种办法,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办公经费、工作人员补贴等问题,改善了社区服务条件,社区基础建设和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91 年《居委会组织法》 颁布实施以来多数地区已完成 4 次换届选举,上海、北京、南京、沈阳和青岛的少数社区还 开展了居委会的直接选举,普遍建立健全了社区居委会。全国大部分城市进行了社区规模调 整,社区居委会由 10 万个减至现在 8 万多个,数量得到减少,功能得到加强。截至 2002 年底,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8.5 万个,比上年减少了 7.6%;居民小组 124.4 万个, 比上年减少 1.5 万个;居委会成员 39.7 万人,比上年减少 6.7 万人。●城市社区建设机制创新。目前,各地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 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社区 建设正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人大和政协的建议案、提案显著增多;政府各有 关部门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在建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寻 求结合点,深入开展社区为老“星光计划”、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社区计划生育、社区教 育、社区就业、社区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等工作,并制订了相应管理措施。各地充分利用媒 体,采取多种形式争相报道社区建设,使社区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社区居民树立 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驻区单位发挥协同力量,最大限度 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城市社区建设思路创新。通过积极培育社区意识,增强了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着重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

第五篇:农村(社区)消防管理制度

农村(社区)警务室消防工作职责

一、掌握辖区消防安全基本状况,定期向派出所报告消防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二、对辖区内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进行监督;

三、对辖区单位、居民住宅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积极参与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

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五、做好火灾多发季节、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六、领导辖区义务消防队员日常训练工作;

七、参与组织火灾救援,维护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火灾原因调查。农村(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制度

一、村委会、物业管理企业要经常向居民家庭、农村(社区)单位宣传消防基本常识,并根据季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二、农村(社区)内要设立消防宣传专栏、灯箱、标语、警句、漫画、横幅、黑板报等消防公益宣传设施,并及时更新内容,使宣传贴近居民、贴近现实。

三、农村(社区)消防教育活动室要经常向辖区居民群众开放。

四、农村(社区)学校应增设消防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居民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五、农村(社区)发生火灾后,视具体情况组织居民和辖区单位参观火灾现场,用活生生的教训,教育居民群众。

六、针对本辖区的实际,开展农村(社区)消防运动会、消防知识竞赛、消防宣传黑板报展评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消防活动。

七、每年的119消防活动日,要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掀起消防宣传高潮。

八、定期公布消防安全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对辖区内外发生的火灾及时向居民告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一、农村(社区)各级消防组织应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到社区单位、居民家庭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社区消防安全。

二、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白天和夜间、重点和一般、突击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针对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火灾多发季节,或针对本地区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检查。

三、农村(社区)内的单位和应认真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消防检查和防火巡查,落实各级防火责任制。

四、物业管理企业要经常开展以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灭火器具、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检查,劝阻居民不要在楼道、走道上堆物,保障居民楼安全。

五、检查要做到“三不放过”,即: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彻底整改隐患不放过。

六、检查要做好记录,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制止,并向有关居民或单位发出“火灾隐患告知书”、“火灾隐患整改建议书”、“责令改正通知书”等有关文书,对一时难以解决或有一定难度的隐患,应及时向公安派出所报告。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一、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发出消防检查意见书或建议书,督促有关单位、部门和居民落实整改措施。

二、有关单位、部门和居民接到农村(社区)消防警务室的整改意见书或建议书后,及时制订整改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整改。

三、农村(社区)消防警务室应对火灾隐患单位进行跟踪督查,并在业务上给以指导。

四、对一时整改不了的火灾隐患,应填写《火灾隐患跟踪报告表》,每月辖区派出所报告备案。

五、农村(社区)消防警务室对火灾隐患整改对象的跟踪督查和业务指导应当做好记录,对整改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应予保存。

六、发现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并对当事人进行警示教育。

消防工作例会制度

一、村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研究解决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遇重大问题或突发性事件,立即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和措施。

二、农村(社区)消防警务室每季度召开由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定社区消防计划,解决重大消防问题,布置近期消防工作。

三、农村(社区)消防警务室每月召开一次例会,落实上级工作指示和要求,总结上月工作,布置本月工作。

四、每半年召开一次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会议,向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消防志愿者、社区单位等通报社区消防建设情况,征求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完善社区的消防自我管理体系。

五、每次消防会议都要做好会议记录,遇重大问题可发会议纪要。

弱势群体消防监护制度

一、农村(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精神病人、瘫痪病人、低能弱智者、小孩、玩火怪辟者等人员,应作为消防安全弱势群体的管理对象,加强重点监护,形成街道(镇)、居委会、家庭、邻居、朋友共同参与的消防监护网络。

二、消防安全弱势人员的家庭、亲属是弱势人员的消防安全直接监护者,应采取各种措施,阻止弱势人员违反消防法规行为,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弱势人员的周围邻居、朋友要经常细心留意他们的行为,提醒其要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不要玩火、不要卧床吸烟,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四、街道(镇)、居委会应落实专人,对弱势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并建立消防安全联系卡,经常与监护者、邻居等进行沟通,了解其行为动向,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

五、发现弱势人员有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时,应及时制止;当无法阻止时,要立即向公安派出所、居委会等报告。

六、弱势人员家庭的门口可张帖醒目标志,有条件的可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提醒周围居民注意其消防安全行为。

灭火和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制度

一、物业管理企业、农村(社区)单位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应包括: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人员疏散路线、灭火措施和疏散措施,做到定人、定位、定职。

二、参加演练的居民群众应了解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数量、疏散逃生路线和方向、逃生设施位置、灭火器材摆放位置,并要掌握使用消火栓、消防水带和预防烟气侵害的方法。

三、街道(镇)、公安派出所和村委会等部门要指导、督促物业管理企业、社区单位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四、物业管理企业、辖区单位要定期组织居民群众进行演练,通过演练不断修改、完善预案。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制度

一、物业管理企业要对本管辖范围内或受委托管理的公共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其完好有效。

二、村委会要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维护管理人员应熟悉简易水喷淋、消火栓、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材、逃生设施等消防设施的原理、性能和维护要求。

四、每年对市政水源供水能力进行一次测定;每季度对水喷淋管网上的阀门、喷头和压力表作一次检查,并打开末端放水阀,释放锈水,防止管网腐蚀而影响喷淋头正常工作;每季度对火灾报警设施联动功能进行一次检测和试验;每季度对消防水带、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灭火器材等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五、消防设施发生故障,需停水抢修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防范措施,并告知居民。

六、每次检查、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都要进行记录,并对灭火器材的品种、数量、购置时间、有效期限等登记造册,建立档卡。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圈占、埋压、拆除、损坏、停用、挪用消防设施或器材。

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制度

一、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要防止气体泄漏,用后要随手关闭气源阀门。钢瓶、减压阀、橡皮管和灶具连接要牢固,不能用明火查漏(用皂泡)。烧煮东西要有人看管,防止熄火而发生事故,临睡前应检查是否关闭气源。

二、安全使用家用电器,不用劣质的电器产品,不乱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炉、电熨斗、电吹风等电加热器具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置于安全地方。

三、燃油、燃气的助动车(摩托车)应停放于安全地带,储油器具、储油地方应安全可靠,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四、使用油漆、香蕉水等危险物品时,应开窗通风,落实安全措施,使用多少购买多少,不应超量储存,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家中尽量不储存汽油、油漆等危险物品。

五、使用香烛时要有看管,防止香烛倒塌引发生事故。

六、家长应教育孩子不玩火。

下载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初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

    贵州省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 (试行) 为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农村社区运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健康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标准。 一、农村社区建设模......

    城市社区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区别

    姓名: 专业: 城市社区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区别社区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建设是......

    农村社区建设

    城乡统筹连片推进 全面加快农村社区建设近年来,坊子区把握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基本......

    农村社区建设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通过农村社区建设, 大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墓层社会服务和管理, 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养......

    建设农村社区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科学、服务、特色、和谐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

    农村社区建设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

    消防档案建设标准

    提供一份消防档案建设标准给你: 一、单位应建立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档案的制作、使用、更新及销毁的要求。 二、消防档案内容应......

    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创先争优、固本强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双滦区创先争优活动以社区建设为载体取得突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双滦区委、区政府把“四有一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