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依法行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县、乡人民政府处于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第一线,承担着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繁重任务,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县、乡人民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加快推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通过对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掌握了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塞县实际,就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和《决定》,全面推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谈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和《决定》
论证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审批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把关,确保新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质量。2006年以来,全县共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35件,其中县政府出台22件,乡镇、部门出台13件;因政策、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审核未通过的4件。同时,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定期清理制度,狠抓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监督,积极组织对文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文件得到及时修正和废止,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大大提高。
(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以规范城市管理执法为突破,先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认真组织开展“三清”工作,严格依法核实确定行政执法主体,明确实施主体的权力来源、单位性质、执法类别、权限、范围、内容和职责,确定行政执法的主管、共管和配合机关及其法定职能,做到了执法类别、执法权限、执法责任明确,有效避免了执法部门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和空缺。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程序公开和听证制度,建立了操作简便、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执法程序规范合法。坚持规范与监督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承诺制、评议制,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备案制度、案件评查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违法案件和执法错案,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了统一票据、罚缴分离制
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评查、行政赔偿、法制宣传以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等重要职责。目前,县政府法制办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有效发挥了其在政府决策中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行政执法队伍。2008年4月,组织换发了新版《行政执法证》,有469名执法人员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县、乡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从目前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政府法制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
(一)规范性文件审查不严,备案不够及时。部分乡镇和部门为了规避监督,对本乡镇、本部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报审,缺乏规范的审查制度,一些规范性文件质量不高,执行效果不够明显。有些乡镇和部门对规范性文件报备不够及时,甚至故意拖延报送备案,加之法制机构权限、手段有限,致使备案审查的意见难以落到实处,备案审查的监督效果不明显。
(二)行政执法监督不力,行政违法和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重视合法性监督,忽视合理性的监督,对行政机关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监督比较严格,但对自由裁量行为监
谋助手和行政监督纠错功能和作用。
(六)部分乡镇、部门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办事意识不强。一些乡镇和部门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不够,行政决策还是“拍脑袋”,个人说了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把依法行政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一谈到经济发展,就不顾法律约束,擅闯法律“禁区”,有些乡镇和部门在履行经济职能方面存在错位、越位、管得过多的问题,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缺位、不到位、该管没有管的问题。有些执法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依法办事水平不高,执法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引发一些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
三、对推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头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县乡政府特别是县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加强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政府自身建设,必须把加强县乡政府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抓紧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法制培训教育力度,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深入开展法制知识培训教育,是搞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和
政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建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公开,方便公众查阅,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机关、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行政决策失误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行政决策权责一致。三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各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行政审批,不得擅自设立或者变相设立行政审批事项,增加行政审批环节。要结合实际,探索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要切实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监管,坚决克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落实“谁审批、谁监管”的责任制度,努力建立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开公正的行政审批制度。
(三)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提高文件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对行政机关立法性活动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机关要认真执行《陕西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落
不符合程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或撤销,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监督。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备案工作目标,建立规范性文件统计、报告、审查责任追究等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五是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要按照“谁起草、发布,谁负责清理、修改或废止”的原则,对与上位法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定期组织开展清理清查,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改的要修改,并及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完善体制,规范行为,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严格按程序执法,注意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益关系人的权益,防止发生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行政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现象。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按照职权法定、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切实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问题,提高执法的整体水平。要按照减少行政执法层级,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要求,合理划分同一系统上下级部门之间的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建立完善层级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依法及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公平公正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实施监督。二是全面推行政问责制。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对违法决策、制定发布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要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开通行政首长热线电话、公开电子邮箱,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要认真调查、核实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问题,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四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强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着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抓紧制定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314-
第二篇:关于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街道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是行使管理职能、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对树立维护基层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侵权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市委党校的组织下成立了一个乡镇依法行政工作调研组,每两人一组,分四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全市近几年来农村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为期10天的 调查,将400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乡镇街道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农村居民手中,由各类调查对象对我市乡镇街道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基本情况 **市地处黄河上游、陇中腹部,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东西宽174.75公里,南北长249.25公里。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4.4%。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共有56个乡,18个镇,10 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农业人口114.79万,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万亩。共有各类乡镇企业750家,其中工业企业50家,形成固定资产4.4亿元。全市小城镇总数已达19个。
全市乡镇机构含党委、政府、人大、纪委、武装、财政、计生、林业、农技农经、国土资源、水利水保、畜牧、邮电、民政、文化、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派出所、信用社、司法、法庭等组织,共有 名在职干部职工,其中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 人;共有778个村民委(社区)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 人、村小组干部 人。
近年来,各乡镇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为主线,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市县工作大局,在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行政复议、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培训、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政务公开等方面下功夫,共梳理审核各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依据 50个,确认行政许可207项、行政处罚3322项、行政收费56项、行政强制154项、行政确认12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193项,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法办事的机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的实施。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宣传不到位,效果不显著
通过“三五”、“四五”和 “五五”普法宣传,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趋向提高,懂法、用法、守法有了初步成效。但问卷表明85%群众认为普法宣传效果不明显,依法行政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一是乡镇村组对法制宣传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个别乡镇出现“三多三少” 现象,即讲重要性多,讲具体内容少;讲原则性多,讲具体方法少;讲具体要求多,讲具体落实少,宣传工作没有系统性。二是普法学习“上热下冷”问题极为突出,弱化趋势十分明显。表现为认识弱化,许多农民认为普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自觉性弱化,农民缺乏学法的自觉性;方法手段弱化,普法学习节奏慢,效率低。
(二)乡镇和村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行政行为不规范 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浅尝辄止,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弱化,依法行政意识不高,行政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是部分乡镇领导对依法行政的认识不够。他们思想上,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中,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去办事,致使有些行政行为不合法,造成工作失误。个别领导,为了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重罚轻管,以罚代法,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问卷显示有85%群众认为基层干部有侵权行为,他们在工作中以权谋私,知法犯法,滥用权力,以权易钱,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三是有些基层干部个人素质欠缺,对自己要求不高,只求工作上过得去,平时做一些违法的活动,如赌博、谋取私利、挪用公款等事件。四是当前大多数行政工作人员受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传统的影响,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问卷显示92%乡镇村组干部认为在具体行政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程序违法的问题。比如在计划生育违育费的征收过程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先收费,然后补充完善相关的法律程序,当然这也是作为违育对象最能接受的方式,他们认为如果按照法律程序依法征收就是对自己过不去,表示反感,不理解,甚至不配合。
(三)农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维权意识不强 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一是农民法律意识与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还有差距。从农民自身方面看,有历史因素、传统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在于现实的种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了一位群众,当年因农业税过重而外出新疆打工,把承包地上交了村集体,村上借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机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收回的承包地搞了退耕还林,去年听说国家有补助政策,就回来要收回自己的承包地,于是和村组产生了纠纷,乡上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劝说该农户起诉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该农户根本无法接受,认为政府推诿,不断上访,我们也给他讲解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收效不大,目前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农村社会政治体制也没有为农民法律观念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村委会的实际运作方式,表现出行政手段过于强大,给法律留下的空间有限。二是法律在农村的作用显现不全面。我们在全市三县两区进行了调查,农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与政府打官司维权的案例很少,据统计***至***有一个县共收到农村行政复议申请6件,受理4件,其中撤销1件、维持1件、做其他处理的2件;行政诉讼案件仅有3例。可见法律在农民心中还未获应有的地位,未能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获得现实的生命力。当然也 有些有关农村的法规,并未真正贴近农村实际,未能实在地深入农民生活。同时,由于政府权力的过于扩张,使得纸上的条款与生活实际距离较大。在部分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际上已被架空,造成了法律与农民的隔离,不为农民所相信,而一些为农民所依赖所期望的规定,又没有上升为法律,这也使农民看轻了法律。农民是最讲实在的,法律未能实在地给农民以正面的感受,因而也就不易赢得农民的信任、拥戴。加之基层司法中的一些腐败行为往往抹去了法律的积极效应,引发了农民对法律的一些不正确看法,妨碍了农民法律意识的健康提高。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大于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从目前的体制来看,乡镇人大,纪委等机构受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对执法过程及有些违纪行为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起不到相应的监督制约作用。我们调查中有一位乡镇纪委书记说除了搞好所包村组的计划生育工作,他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职能有哪些,如何本职开展工作,这充分说明了当前体制问题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监管的缺失。从我市近几年农村执法检查暴露出来的的问题看,权大于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得不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制约:一是执法不严,违法办案。重罚轻管,甚至侵害公民权益。二是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三是执法中的利益观,扭曲了法律的公正性。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 首先,要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强有力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乡镇“一把手”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格局。其次,要组织成立依法行政督促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站所院校依法行政质量和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定期对乡镇各部门办公室的依法行政质量实行考评和督促落实。再次,要实行领导包干联系责任制,确定乡镇党委领导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以上的村或企业,各站所负责至少联系1个组;同时乡镇各分管领导要做好对各站所实施依法行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分析、研究和处理。
(二)切实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结合普法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宣传“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依法行政”、“人权”和“物权”等新思想新理论。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不仅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而且要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规范行政行为,自觉依法办事。同时要“积极引导群众维护自身利益,逐步形成与建设法制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有效的学习教育机制。坚持党委集体学法、重大决策咨询、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任职法律知识考试、普法考试等制度,不断强化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提高依法决策的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首先,要强化乡镇领导和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和党在新时期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领会、把握其精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思想上不迷失,行动上不偏航。通过不间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乡镇领导和干部“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观念,切实纠正工作中出现的轻民思想和粗暴鲁莽的工作方法;其次,要加大对乡镇干部法制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涉及到乡镇工作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要让乡镇干部弄懂钻通,不但要学习一些实体法,还要学习行政处罚、复议、诉讼等程序法,切实纠正部分乡镇干部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以及断章取义的草率作法;再次,要强化对乡镇干部“正反典型事例教育”,举一反三,自省自查自纠,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促进他们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推动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三)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落实文明执法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直接面对的是相对人,群众办事需要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频繁接触,他们的行政风格和态度将会成为影响群众评价其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这次调查表明,部分与群众接触较多的机关办公窗口如乡镇办、民政办、司法、公安、计生等机构经常被反映态度不好或执法手段不文明。因此要妥善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关系,不管哪个行政部门代表的都是国家的权威,其一举一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形象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改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把工作对象当作服务对象,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执法的文明程度,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同时要树立群众观点,正确行使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对人民群众负责,把长期习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行政命令来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方式,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领导和管理的方式,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当一个人民的好公仆。
(四)加强队伍建设,严肃党纪政纪法纪
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熟悉和正确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具备运用法律手段完成行政管理职能的相应能力,认清新时期农村社会基本矛盾,学会有理有节做好群众工作,把完成任务与执行政策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下大决心要整顿“治吏”,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那些违犯党纪法纪政纪或不作为的干部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自身权益的保护,对那些公然侮骂殴打执法人员、抵抗国家政策的不法分子,要坚决绳之以法。
(五)落实执法责任,建立健全监督考核管理体系 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确保每一个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岗位,行政执法行为,都有明确的执法依据,严格的执法程序,相应的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办事须公开,过程受追究。做到政务公开、执法程序公开、办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依法行政行为。首先,要开门纳谏,畅通渠道,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乡镇“依法行政”监督员,对乡镇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门“做客”,为乡镇工作“挑刺”,做乡镇政府的“参谋”,及时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其次,要开展“阳光操作”,推行政务公开。在乡镇管理中,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如救灾款物的发放、农村低保、以及其他各种支农慧农补贴的发放、社会抚养费征收、人口计划、婚姻登记等等,及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参与政务管理和执法监督,确保严格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再次,把对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建章立制,加大对村组干部监督考核力度,推行干部考核公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和检验。通过这些做法,进一步增强乡镇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虚假政绩的产生;切实建立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确保依法行政真正落实到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之中,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之中。结束语 :
对基层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发布充分表明了国务院坚持依法行政的决心,而行政机关要做到执法为民,坚持依法行政,最终的问题还是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必须正确处理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权力与法律的两个关系: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行政机关是执行人民意志的机关,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行政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授权并有法定依据,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努力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法律意识方面的水平和修养,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使权力服从于法律。当前,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农农村依法治理工作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依法行政这一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篇: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章来源:市国税局 骆琴
发布日期:2011-11-17 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行政执法机关,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2010年,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治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税务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税收秩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各级税务机关和每一个税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对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认识
(一)关于依法行政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就是要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将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税思想贯穿到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税务管理、细化干部管理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去,不断理顺税收管理体制,完善税收立法,加强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完善干部教育激励机制,健全反腐倡廉体系,真正在税务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贯彻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税收工作,一般来说,包括税务系统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与纳税人及其他行政相对人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税收征管工作,也包括税务机关内部、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税务人员相互之间的管理关系、教育关系、监督制约关系、业务关系、协调配合关系等。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贯彻于这些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
(三)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应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组织税收收入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构建科学的税收计划体系,努力提高税务机关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在税务系统内部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团队氛围,营造良好的、和谐的、人文的税收秩序。二是正确处理税收法律的刚性与构建和谐征纳秩序的关系问题。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法律的教育、引导职能。三是正确处理对内依法行政与对外依法行政的问题。注重对外依法行政,即对纳税人等行政相对人的依法行政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内依法行政方面,应当二者并重,并相互依托,共同推进。
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实施逐步得到全面推进,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纲要》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准则,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税收执法,全面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好评,得到了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肯定。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税务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治税思想仍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个别部门和部分同志由于受现行的税收指令性计划的影响,对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实施依法治税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仍存有完成收入任务便“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在日常管理中只注重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不重视执法工作的落实情况,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对依法治税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疲于应付,税收管理体制没有彻底实现从收入型向执法性的转变,税收收入任务与税收执法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
(二)在执法过程中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仍然较大。一是受权本位的影响,实际工作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执法的整体效果。二是个别执法人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尽责,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存在行政不作为以及执法缺位现象。三是不能正确地使用自由裁量权,对违法行为要么处理过宽,执法不彻底,要么处理过严,缺失执法公正。四是受外界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在执法过程中变通政策、变相执法,“人情税、关系税”现象时有发生。五是个别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淡薄,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
法。
(三)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执法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也都开展执法检查,但是由于受形式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对基层执法现状的检查和了解仍停留在表面,走马观花,甚至上下都言好,不仅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发现和解决不了,也助长了个别人员侥幸思想,影响了执法监督的客观、公正和实效。
(四)行政执法的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目前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不能很快或者很充分地被税务机关的决策层所掌握;同样税务机关的相关改革措施或征管决定,相当一部分纳税人也难于及时了解。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对话”渠道不畅通,影响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措施实施社会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税务机关贯彻为纳税人服务的理
念。
(五)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到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存在片面、浅薄,部分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仍停留在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应用上,但对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对法律程序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不深不透,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也不熟练,学习效果不佳。
(六)税法宣传形式单一,手段匮乏。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靠纳税人对税法的熟悉和认同,而税法宣传正好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但目前许多税收宣传活动仍然停留在形式上,一年就只是在税收宣传月期间有那么一点形式,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没有做深、做细,缺乏针对性和经常性,宣传效果和影响甚微,以致于税法宣传工作“中间热两头冷”,进而影响了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造成依法行政的被动局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纳税人等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全面贯彻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增添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
三、加强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主要应当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就是要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充分认识税务系统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落实好依法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这个关键环节;突出收执法责任制这个重要节点,将权力与责任有机联系起来;确保监督制约机制的长效作用,注意内外并重的监督体制;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法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法律工作机构。
(一)充分认识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税务系统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链条的重要一环,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强化依法治税的自觉性。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安排,并保证分阶段付诸实施。
(二)强化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认真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从源头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控制执法风险。加大税收执法依据的清理力度,认真落实税收性文件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制度,将日常清理与定期清理有效结合,对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严格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制度,及时将制定规范性文件报送有权机关审查备案,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查、有错必纠。
(三)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健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完善重案执行情况反馈和督导机制;开展《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执行情况调研,认真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对违反税收执法岗位职责的单位和人员,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大税收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使依法治税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正当权
益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税收执法公开制度。公开是监督的前提,建立完善的税收执法公开制度是对税收执法实行事前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内容主要有:税收执法依据,包括税收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政策;税收执法程序;执法主体及其权责;执法主体违章违法的行为方式及处理依据,主要包括相关工作制度、规定和廉政纪律;税收行政救济的方式与途径等等。此外,设立举报、投诉箱的地点、举报、投诉电话也在公开之列。
(五)完善税收执法监督制度。建立税收执法监督制度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税务系统内部监督主体,明确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力和责任,突出监督主体的相对独立监督地位。二是确定科学的监督方式,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方式可选择组织定期的执法检查和评议;组织定期的交叉审核和重点审核;备案备查等。三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结果处理。对在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视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六)畅通税收执法监督渠道。税收执法监督渠道有两条:税务系统内部的监督渠道与外部的监督渠道。畅通税务系统内部的监督渠道,关键在于畅通系统内的信息交流渠道。外部监督渠道的构建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税务系统内部开设专门的投诉电话和网站,同时指定机构,负责处理投诉、质询;二是政府统一设置投诉电话和网站,同时指定机构,负责处理投诉、质询,并将有关情况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增强监督力度。
(七)加强税收执法干部队伍建设。根据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特点,制定分批、分层次的培训规划,建立每月一天的执法人员“学法日”制度、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用法制度。制定并推行税务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执法资格和执法证件的管理,健全对执法人员的动态考核制度和执法等级制度,对不依法履行执法职责,或不适宜继续从事国税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坚决取消执法资格,按有关规定调离执法岗位或清除出执法队伍。加强税收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实行新法律、法规实行前的专题培训、考试制度,确保执法人
员素质与岗位职能相匹配。
(八)拓宽税法宣传覆盖面。丰富税收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税法宣传活动。一是坚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以税法阐释、政策解读、办税程序等内容为重点,做好日常宣传工作。二是精心抓好税收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大力宣传税收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三是加强纳税服务、办公室、税政、税源管理、稽查等各职能部门税法宣传的统筹联动,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丰富宣传内容,改进宣传方法,增强税法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
性。
新形势为税务系统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新任务。全国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必须进一步坚定法治理念,科学把握法治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努力使依法行政真正成为指导各项税收工作的基本准则,并且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具体环节,实现税务人员在制度约
束下自觉依法办事。
第四篇: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以湘潭市国税局为例
摘要: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是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税收秩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税务机关和每一个税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借助在湘潭市国税局的实习机会,通过访谈等调研方式,对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作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税务系统、依法行政、思考
第一部分:前言
一、研习原因、目的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应当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宪法和法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是党在夺取政权与执政时期的最大区别。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而税收作为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方式,必须时刻体现依法行政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同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税务系统依法
行政工作也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国家始终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将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使税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尽管如是要求,但实际上关于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次研习试图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建议、思考,从而为税务系统更好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参考。
二、相关概念界定
税务系统:税务系统是负责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部门,包括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
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三、研习设计
(一)研习对象:本次研习地点为湘潭市国税局人事科,主要通过日常的工作和对文献的分析,了解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详细。
(二)研习内容:本研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部分,二是实践调查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国内外学者对于税务系统依法行政的文献和局内的政策文件。实践调查部分主要为访谈。
第二部分:研习调查结果
在为期42天的实习里,我通过翻阅文献和访谈,主要有以下了解:
一、对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认识
(一)关于依法行政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就是要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将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税思想贯穿到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税务管理、细化干部管理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去,真正在税务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贯彻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税收工作,一般来说,包括税务系统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与纳税人及其他行政相对人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税收征管工作,也包括税务机关内部、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税务人员相互之间的管理关系、教育关系、监督制约关系、业务关系、协调配合关系等。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贯彻于这些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
(三)纳税环境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和推动作用。税务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而完备的社会监督机制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去承载。纳税环境的改善,包括税务系统依法行政是否健全,广大的纳税人既是监督者,也是承受者,这种监督的实质就是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一种制约,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税务机关的行政工作能真正符合国家和纳税人及其他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这种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应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组织税收收入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构建科学的税收计划体系,努力提高税务机关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二是正确处理税收法律的刚性与构建和谐征纳秩序的关系问题,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法律的教育、引导职能。三是正确处理对内依法行政与对外依法行政的问题,二者并重,并相互依托,共同推进。四是依法治税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创新,正确理解创新,创新必
须有前提,即在不违反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不损害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前提下,才能创新。
二、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湘潭市国税局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好评,得到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肯定。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收行政立法的机制和程序不够完善,包括在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机制和程序上,缺乏规范。特别是省级以下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往往没有经过必要的法制审查,造成一些不符合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文件出台,对依法行政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一些税务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税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难以胜任税收工作,影响了税收征管措施的贯彻落实。在执行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上,在处理税收业务问题上,不是主动寻找法律依据,而是凭主观臆断、凭工作经验办事,一味地想当然,认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三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越权执法、随意执法等现象仍然存在。税收的强制性、税法的刚性和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纳税人反映比较强烈。在税收执法方面,过多地强调法律的强制性,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按程序办事,甚至有意规避法律、法规规定,侵害纳税人或其他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行政执法的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目前纳税人对我们税务机关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不能很快或者很充分地被决策层所掌握;同样相关税收改革措施或征管决定,相当一部分纳税人也难以及时了解。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对话”渠道不畅通,影响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措施实施社会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税务机关贯彻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
五是税收执法责任制落实较差,税收执法监督不力,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税收执法责任制,与其配套的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也开始实施,省局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使税收的法制建设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由于这些办法和措施实行时间不长,执行力度不够,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磨合或完善的地方。
六是税收法制专业人才缺乏,法制部门职能淡化,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工作上疲于应付,主动性较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纳税人等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全面贯彻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增添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税务系统依法行政。
第三部分:对策思考
加强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我认为,主要应当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要充分认识税务系统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解决好税务系统税收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这个前提,做到有法可依;落实好依法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这个关键环节;突出收执法责任制这个重要节点,将权力与责任有机联系起来;确保监督制约机制的长效作用,注意内外并重的监督体制;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法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法律工作机构和组织体系。
(一)充分认识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税务系统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链条的重要一环,我们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办法和配套措施,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
(二)建立和完善税务系统税收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制。税收立法,单就税务系统的税收立法方面,侧重于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于规章的制定,必须坚持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形成制定规章的合理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等制度,形成广泛共识,注重法制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与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工作调研、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纳税人、行政相对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意见,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寻求广泛共识。要深入调查研究,尤其要进行立法评估和效益分析,使税收立法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当前工作实际。同时要建立税务行政决策
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反馈。
(三)严格按照法定原则、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规章等为执法基础,严格按法定的执法原则、执法程序、执法内容、执法项目办事,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过程中的回避、告知、听证等各项程序制度,依法保障纳税人和其他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大涉税事项的公开力度。将所有需要纳税人及其他行政相对人周知、遵守和执行的事项和信息,通过公报、网站、报纸、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对外公布,提高税收执法的透明度。认真落实税源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切实加强税务稽查力度,合理界定税务机关内部税源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和法律救济等各环节的职能。公正、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税务机关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享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要进行梳理、分类,制定具体、细化的实施办法,从源头上降低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风险。
(四)认真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努力做到违法必究。税收执法责任制是贯彻税务系统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从本质上讲,就是把税收执法权力转化为执法责任,把权力与责任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要认真开展考核评议,以计算机考核为依托,实行人机结合,拓展考核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全员综合考核。对税收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使执法重心由原来的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移,实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质的飞跃。二是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完善追究范围和追究形式,确保追究结果公
平公正,过罚相当,最大限度预防、遏制重大执法违法案件的发生。
(五)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制约,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后监督,促进税收执法检查与执法监察工作的结合,确保成效。二是自觉接受对税收执法行为的外部监督。如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等,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我们实施的监督。认真配合监察、审计、检察等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积极落实监督决定。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主动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切实依法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
(六)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法律工作机构和组织体系。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培养、选拔、配备一批法律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并为他们在经费、办公环境、工作机制、手段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保障。在法律人才的培训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2005
2、湖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报告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湘国税函„2009‟223号
3、赵光珍 依法行政与证据运用——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有效性之探讨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4、王祥 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基于依法行政体制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0(7)
5、郭筑明 税务稽查实践依法行政的思考 北京财会 2003(8)
6、谢芬芳 从征税主体角度探讨依法治税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第五篇:2014全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全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以行政程序法治化和政府服务法治化为重点,深入贯彻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一
规划两规定六办法”等依法行政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奋力开拓进取、勇于争先创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一)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要求,切实做好我县2014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工作。针对在2013我县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和标准,把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受理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政府服务法治化建设、学法制度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加强对乡镇和县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和监督。
(二)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政府领导负责、部门分工落实、社会公众参与的推进机制。政府各工作部门研究制定本部门《2014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推动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三)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确定县依法行政工作示范单位和示范点,并加强对其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指导,切实保障其在依法行政工作上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以县人民政府为主体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总结上报创建成果和经验。
二、努力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水平
(一)严格重大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决定必经程序。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对于重大决策中涉及的民商事合同等法律文件应事先交由政府法制机构或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全面落实决策听证程序,确保听证参加人的广泛代表性和直接利害关系听证参加人占比,并将意见采纳情况及时反馈或公布。重大决策事项提出部门和重要项目报建部门、改革牵头部门作为承办单位,牵头组织或委托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对社会稳定、经济、环境等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风险等级提出决策、暂缓决策或不予决策建议。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
(二)加强决策规范建设。政府及其部门要明确专门机构(股室)负责重大行政决策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规范决策过程和决策事项实施。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登记管理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提出、确定、调整、公布、备案进行规范。
(三)严格落实决策责任。明确决策主体、决策实施单位职责,对决策实施情况、执行效果,作出决策的政府及其部门应跟踪检查;对决策执行情况和社会反应,决策实施单位应及时报告,适时开展后评估。建立完善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机制,重点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监察督查,组织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工作检查,对于不执行决策程序或搞形式主义的应严肃处理,对于违反决策权限和程序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责任。
三、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一)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抓好《古丈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则》(古政发〔2013〕11号)的落实,切实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未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一律不得发布施行;规范性文件未经本级政府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印发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和县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落实规范性文件申请审查制度。认真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审查申请。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机制。对不符合规范性要求的文件,要责令制定机关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依法予以撤销并通报。
(四)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及时清理制度。对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起草单位或者实施单位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制定机关组织修改或者废止,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四、努力增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效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检查、案卷评查等方式,重点加强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行政处罚裁量
权基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在监督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整改到位。继续推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对行政执法案件的指导作用。
(二)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个人一律不得对外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完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的信息
化建设,建立执法人员信息查询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三)推行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对行政执法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编制行政执法权力目录,明确行政执法权力名称、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对象、执法内容、执法方式、执法程序和监督办法,加强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管理,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实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制定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办法,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并经研究批准,行政执法信息必须在网站、政务服务大厅或窗口全面公开,重点公开行政执法权力目录、自由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结果、投诉举报方式及法律救济途径,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过错问责。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明确行政执法监督的责任,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对行政执法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切实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发挥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一)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积极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调查取证、事实认定、审理决定、监督指导等各项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
(二)推行重大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报备、通报制度。加强与复议机关和法院的联系沟通和衔接,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复议和出庭应诉,促使行政机关自觉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裁定,履行法定义务。研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
六、着力强化政府法律服务
(一)政府法制部门及政府工作部门法制机构要着力为政府投资、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合同签订等重大经济活动做好法律意见和法律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和运行程序,县直重点行政执法部门要聘请法律顾问,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律师和其他法律专家为政府和工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
(二)加强对政府合同的监督管理。政府合同的谈判、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及纠纷的解决,政府法制部门要全程参与。凡是由县人民政府(政府委托的部门)作为甲方或乙方签订合同协议必须经两个程序:一是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核修改;二是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七、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一)加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局(委、办)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专门法律知识学习。把依法行政知识继续纳入到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培训之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能力。
(二)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政府有关部门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局务会议制度,重视发挥法制机构职能作用。
(三)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利用各种媒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