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
2016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双基”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和《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三个提高”为宗旨,强化统计机构建设,充实统计力量,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规范统计行为,努力打造组织体系完善、队伍素质优良、统计行为规范、技术手段先进、保障条件完备的统计工作体系,推动全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区级、部门、街道、和联网直报企业四个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为抓手,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营造依法统计社会环境。确保区局在2016年1季度通过省级达标验收;部门全部达到省局部门规范化建设标准(85分以上)、争创一批省级示范单位(95分以上);所有街道在2016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90%以上的联网直报企业在2016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树立一批不同层次的统计工作规范化创建示范典型,加速推进全区统计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达标在今年”、“我的特色我展示”、“零障碍”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我区统计规范化创建工作在全市领先。
(一)县级达标验收。2月底,全面布置县级规范化建设迎检工作,全局动员培训,加强调度制度,明确责任,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力求创新,确保区局在1季度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并争创省级示范单位。
(二)部门达标验收。按照《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验收办法》要求,对全区有关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组织指导和服务。分阶段对部门组织达标验收,年底前建立一批合格、优胜、示范单位。
(三)街道达标验收。进一步加强对街道统计科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督促,组织人员全面检查办事处的规范化建设情况,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办事处在全区统计系统通报,定期整改,年内所有办事处统计科务必通过市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单位标准。
(四)联网直报企业达标验收。各办事处统计科负责本辖区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区局各专业科室协同做好相关企业规范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工作。3月份上旬,召开全区联网直报企业省级规范化建设创建会议,各办事处统计科按照联网直报企业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导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进行规范化创建,并按月向区局报送验收进度;区局每月验收,并接受市局抽查,规范化建设基础工作突出,有特色的企业将上报省级示范企业。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区局成立规范化创建工作办公室,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总协调,从全局选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承担规范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二)全面部署,明确目标责任。按照创建要求对街道办事处及各专业科室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和目标要求,建立规范化创建工作台帐,实行目标责任评价,建立动态台帐,随时记录创建进度。
(三)做好创建工作的信息报道。区局将及时宣传各办事处和专业统计规范化创建活动的措施和成效,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区政府网页上及时更新报道规范化建设动态,不定期印发统计规范化创建信息专刊,创新宣传形式,营造创建氛围。
第二篇: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试行)
国家统计局
1990年12月29日
统计工作规范化,是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它的规范化是搞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和提高全国农村统计数字质量、发挥农村统计整体功能的根本环节,也是强化乡镇经济管理所必须。为了加强我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二、内容与标准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内容与标准包括九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完善
1.按照《统计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乡镇、村配备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懂得一些经济统计知识,有志于农村统计工作。需要调动乡镇专职统计人员,须事先征求县(市)统计局的意见。2.乡镇建立统计站(或称统计委员会、统计办公室、统计科,下同)。目前乡镇统计站有两种形式:
(1)联合型统计站:在乡镇政府领导下,以乡镇统计员为骨干,联合乡镇有关业务部门的统计人员组成的乡镇统计联合体,行使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权,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2)实体型统计站:由2名以上专职统计员组成的乡镇政府直属机构,是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能部门,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乡镇统计站要有牌子、有章子、有班子、有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室。联合型统计站要逐步创造条件向实体型转换。
3.健全农村基层统计信息网络,形成一个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上接县(市)统计局,下联村、组、农户、企业,横联乡镇各部门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
体系。
(二)任务职责明确
1.乡镇统计站的基本任务
(1)组织学习宣传贯彻《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监督其执行情况,并依法检查数字质量。
(2)在县(市)统计局的领导下,全面、准确、及时地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向下布置统计报表;统一搜集、整理、管理统计数据、信息;统一审核上报和向外提供统计数据、信息。
(3)监督乡镇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乡镇政府制定本乡镇的社会经济计划提供信息和咨询,定期向乡镇政府报告社会经济计划的完成情况。
(4)组织指导村、村民小组和乡村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组或专(兼)职统计人员搞好统计,有计划地对乡镇各级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将当年各种统计资料整理装订归档。
(6)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项调查,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2.乡镇统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和有关统计调查任务,严格遵守有关统计法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
(2)参与并组织在本乡镇范围内开展的农产量、农村住户和农村社会经济等调查活动,并围绕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搜集、整理统计信息,研究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管理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
(3)认真管理和对外提供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统一管理发往本乡镇的统计调查表。
(4)组织本乡镇各有关部门、人员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认真填写整理本乡镇的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
(5)努力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组织领导本乡镇的统计业务学习,培训统计人员。
(三)管理制度健全
1.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有章可循。
其内容包括: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上的岗位责任制度、联合办公制度、定期例会制度,保障农村统计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转。
(2)建立健全报表管理制度、资料审核报送和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保证统计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健全统计人员的考核评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使工作成果同奖惩挂钩。
2.以上制度既是活动内容,又是活动纪律,也是活动保证,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落实。
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上级统计部门。
3.明确记分达标考核标准,分层定期开展考核评比活动,实现层次化管理。
(四)工作流程规范
1.乡镇统计站应根据县(市)统计局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把各项工作任务按月份作出规划,并在乡、村两级明确,同时以工作流程图的形式来体现,用于提示、监督。其内容包括:
(1)向县及县以上统计部门报送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
(2)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活动。
(3)自身巩固完善的建设工作。
2.乡镇统计站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承接上级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合法报表,统一布置到村、组、企业和有关部门调查填报,组织有关人员会审汇编,核实无误后,由乡镇统计站盖章上报。
(五)方法制度科学
1.参加网络的统计人员,在搜集、整理、汇总和编报统计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统计制度和上级统计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规定的方案和计算方法,不得任意修改。2.乡镇统计站按上级统计部门的制度规定完成农村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调查任务,灵活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行政登记等方法,分层次地搜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
3.统一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布置到乡、村的各种统计任务,统一管理报表,理顺调查渠道,避免重复,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数字质量。
(六)资料档案完整
1.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统计的原始记录、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2.原始记录和各种台账的印制规格统一,要做到指标齐全、计算准确、数据真实、字迹清晰。
3.配备统计资料档案柜,存档资料要编号登记、填好目录、贴明标签,以便查用。
(七)统计服务优质
1.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统计定期报表和当地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报告。
2.开办乡镇统计综合经济月报,定期提供本辖区农村经济统计资料。
3.整理编印全乡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向社会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并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开发论证活动。
4.利用统计手段,积极开展对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预警。
(八)业务培训经常
1.培训对象:主要是参加统计网络的乡村统计人员,也包括临时雇用的辅助调查员。2.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村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学原理、现行农村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农村经济政策等。
3.培训方式:以实用为目的,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参加统计讲座,也可以通过开会布置工作进行培训,还可以通过建立例会制度进行培训,或是集中分期分批办班培训。
4.培训师资:可以由本系统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担任,也可以请有关院校的统计教员讲授。
5.组织领导:一般采取分级组织、层层培训,即县(市)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统计人员的办法进行。
(九)执法监督严格
1.依据《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抵制干扰统计工作、弄虚作假和篡改统计数字的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2.定期开展统计数字质量检查活动,对违反统计制度的错误做法要立即予以纠正。
三、检查考评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检查考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具体制定,建立检查考评制度,规定各项分数,实行量化管理。
四、本《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组织实施,根据统一的原则、要求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第三篇:规范化建设方案
乡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基层管理实际,特制订乡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四化管理为根本,以整合基层资源为抓手,以完善农村网络为着力点,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努力方向,立足于完善功能、增强活力、发挥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任务目标:力争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乡镇规范化管理,使职能设置进一步健全,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力争打造成为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运营高效的新型综合管理机构。
二、主要措施
(一)整合乡镇资源。乡镇作为城乡的重要节点,是服务“三农”的重要窗口。目前全国大部分物流快递公司只能通达到县级站点,尚未设立镇级站点,给广大农村带来不便,1
各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城区现代交通物流企业协商开辟镇级站点,既服务广大农村,又增加收入,并以此为抓手发展农村物流业,充分发挥基层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优势。
(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切实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和业务指导,及时为群众提供行业资讯、出行信息和物流供求情况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供行政许可业务资讯服务。将具备条件的作为基层服务窗口,接通服务软件,更好地方便群众。
(三)乡镇规范化建设模式
1、规范机构名称
统一乡镇名称,我单位经过“四位一体”建设后,已将基层统一定名为“××(乡、镇)”。以后一块牌子对外,不得再悬挂其他牌子。
2、规范内外形象
我单位已在基层导入管理Ⅵ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办公环境,统一内部版面、标志标识等,形成了统一、规范、有序的文化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形象的统一,树立交良好形象。
3、规范岗位职责
我乡镇内部设立管理办公室、农村货运管理办公室、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和安全管理办公室四个主要职能办公室。
农村货运物流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货运业务办理的初审;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协助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促运输企业安装GPS监控平台,督促企业落实对营运车辆、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职能。认真组织辖区内运输企业参加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积极配合运管机构打击非法经营,整顿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合法经营者利益,保持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经营秩序良好;结合辖区实际,整合货源、车源信息,积极探索农村物流与现代物流业的有效对接,畅通物资流通渠道,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机动车维修业务办理的初审;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维修市场监管的原始档案、资料保存完好,做到有据必存、档案完整;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督导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健全机动车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维修档案,做到资料齐全、档案完整,并严格按规定期限保存;督导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推行维修收费备案公示制度和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以及实行警告牌制度;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督导维修经营者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档案,提高文明服务水平;配合运管机构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治活
动。
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按照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督促企业按时上报安全生产承诺书;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会议和安全培训,并传达贯彻到本单位和辖区内的企业,认真开展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时段不定期检查,每季度最少一次,并建立隐患整改制度;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统计资料。
4、规范内部管理制度
(1)人员配备。人员配备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确需增加人员的,原则上从单位内部调剂,并按照有关人事管理规定办理。
(2)政务公开。按照“四化”管理和政务公开的要求,具备功能的各个办公室要统一制作图板,上墙公示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绩效情况。体现基层文化建设成果在做好上墙公示的同时,要加强内业资料管理,使之与公示内容标准一致。要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使各个职能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工作过程和工作绩效能够通过网络显示,营造浓厚的“四化”管理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加强乡镇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所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本单位办
公室,负责规范化建设的协调落实。有关所室要根据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履行职能的指导、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
(二)加强队伍建设。实施规范化建设,对基层职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有关所室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加强基层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根据职能履行情况,及时开展必要的业务培训,确保各项职能发挥到位。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不断优化管理环境,从而推动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条件较好的,要单独设立各个职能办公室,条件不具备的,根据工作重点不同,职能办公室可合署办公。投入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桌椅、档案橱、文件柜、电脑、执法车辆、执法装备等设施设备,建立设施完备的“五小”(小会议室、小餐厅、小活动室、小浴室、小休息室)服务设施和停车场地,满足日常办公和职能履行需要。
(四)加强经费筹措。为保证基层规范化建设资金,各单位除积极申领上级补贴和本级财政支付资金外,为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利用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以及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
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反映了朴素的管理思想,但其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建设依旧是推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要想真正的推进统计工作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保证统计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就必须进一步健全统计制度,提高统计制度在现实工作中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统计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与统计对象建立统计关系,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统计制度进行规范和保障。“万事开头难”,如果在与统计对象建立关系这一步走的不规范,势必会影响日后的工作。当前统计工作中,在工作的入手阶段就存在统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可概括为:与统计对象建立统计关系的操作方法在统计制度的层面不完善,缺乏一些具有实际可操作的规范。由于统计法在这方面规定的不够详细,只是在大的层面上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统计制度又没有对这块工作作出具体的可执行方法,这就导致一些统计对象钻统计法律的空子,走统计制度的漏洞。
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
报统计资料。”这只是一个在高层面上具有导向性的条文,在实际工作中其实并无多少可操作性,我们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家电下乡期间,从商务局得知某公司实际销售额已达到限额以上,当要求其填写统计调查表时,对方以自己没有达到限上额度为借口,拒绝填写统计调查表,这样统计部门就无法与其建立统计关系,也无法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更无法就其行为进行处罚。在这件事情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当出现统计对象拒绝报表,不与统计部门建立统计关系的情况时,统计部门没有确定的、可执行的制度规范作为依据对其采取下一步行为,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处罚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也无济于事,因为在没有与统计对象建立统计关系时,统计部门是无法对其进行执法检查的,处罚就无从谈起,这样,处罚条例就被架空了,大大减少了对统计对象的规范作用。
第二统计局在商务局处获取的数据并没有制度的确认,在缺少制度确认的情况下统计局无法以在商务局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据行使自己的职能。
总体来讲,主要就是在统计工作的开始阶段,只有统计部门主动,统计对象则主要靠自觉,虽然有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大框架去规范其行为,但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却又不具备具体可行的办法去约束其行为。
要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统计制度层面界定统计部门获取数据的渠道。第一种思路:可以具体的做出统计局可以使用相关部门的数据权利,这就需要上级部门间的工作沟以及在统计制度上建立完备、科学、实用的取数流程,比如说是上级各相关部门间先进行沟通,在上级统计部门取得数据后将数据给基层统计部门,还是先由上级部门进行沟通,然后各级统计部门依照相关制度法规,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有关部门取数。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制度来保证实施,提高统计部门取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第二种思路:由上级部门统一印发统计报表,由统计部门具体执行报表过程,对于需要报表的企业发放统计报表。这种办法的施行需要配套的统计制度跟上。比如对于以自己没有达到限额而不填表的企业应当如何处理,现行的制度往往强调统计对象“应该怎样”,而在现实中出现情况后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处理,如果缺少了建立统计关系这一环节,那么再完善的处罚制度也起不到作用。
二、将联合年检扩大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年检的作用。
当前的联合年检主要是对于外资企业进行的,对于统计数据的收集是比较有效的。但在联合年检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联合年检的范围没有涉及到外资以外的一些企业,而
这些企业其实是可以用联合年检的方式进行统计数据的收集的;第二,联合年检没有形成制度,虽然在目前来看并没有因为联合年检没形成制度而产生问题,但将工作中一些有效地手段规范化、制度化是有益无害的。对于联合年检,我们提出以下思路:
首先,将联合年检制度化。这有利于基层统计部门对于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年检进行数据统计,同时也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对年检的干扰;其次,将联合年检的范围扩大。当前联合年检主要是针对外资的,并没涉及到其他企业。应当将联合年检的范围扩大到所有适合使用联合年检的企业上面,这样有利于保证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避免一些企业找各种借口拒报数据。
统计制度所确定的处理日常统计问题的方法应当多样化、规范化,既应在统计制度上不断完善创新,也应在操作流程上进行优化,形成一个思路、制度、方法都比较健全的立体的统计环境,真正以统计法为导向和依据,将统计制度创新作为落实统计法的一种手段,深入到一线的工作中去。
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可能会面临很多难题,但统计制度建设的决心还是应该坚定,完善统计制度的步伐还是应该加快。只要坚持去做,难题肯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统计制度的建设肯定会不断的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肯定会给统计工作带来更大的发展进步。
第五篇:山东省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
山东省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
评分标准
为有力推进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各市农机化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山东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指导思想
本标准以《山东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山东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考核项目》,立足农机化统计工作实际,紧扣统计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主题,在标准公开、评分公正、考核公平的基础上,对各市农机化统计工作进行综合考评,促进农机化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考核内容
1.农机化统计组织领导
主要包括单位领导重视程度、统计经费保障、统计监督权落实、统计工作受表彰情况等。
2.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主要包括统计规范化创建、统计工作软硬件的配备、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考核管理情况等。
3.农机化统计日常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统计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统计数据的审核报送、统计数据的报送等。
4、农机化统计服务
主要包括农机化统计分析、统计调研、决策咨询
建议等统计服务情况,以及被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三、考核标准
1.指标数量:考核实行百分制,共5大类项评分明细,其中4项强制性指标。
2.评分规则:满足一项指标要求得该项分值,不
满足不得分,不能达到强制性指标要求的倒扣分。
3.农机化统计工作实行定期评分,原则上以为主,评分结果予以通报。
附件:《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评价表》(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