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时间:2019-05-14 22: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第一篇: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其治理

姓名:王飞翔 班级:10环科 学号:2100901106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是在这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更加严重的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现在城乡差距的表现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多的深层原因是城乡公共社会服务的差距。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处理现状

1.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采用简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2.目前农村粪便的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3.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4.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若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2.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着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问题。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处理对策建议

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二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三是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村屯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五是应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各镇、乡、行政村应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六是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参考文献

蒙媛;施项;;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高怀友;;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02期

第二篇: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

建筑垃圾的现状与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废物管理及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并结合国外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新方式。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环境污染 综合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1]。

1、建筑垃圾的组成及危害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的成分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是由土、渣土、散落的泥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2]。2006年结果统计,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已超过34.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11.2亿平方米。据测算,我国工程建设正以每年约70亿吨的速度消耗砂石(骨料)。无休止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造成局部地区的资源枯竭、河道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恶化,而另一方面城市公用与民用建筑的更新、改造、新建,市政设施的重建、扩建与新建的过程均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不能适当加以利用,不仅不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而且会给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的建筑垃圾问题,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一个急迫并且重要的问题。

图1 建筑垃圾的组成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把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日本,欧美,韩国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较早,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在政策,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均比较成熟[3]。美国是最早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发达国家之一,早在1915年就对筑路中产生的废旧沥青进行了研究利用;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中,美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使得美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接近100%,同时美国也具有 100%回收利用旧沥青混凝土废料的先进技术。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十分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日本也是对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立法最为完备的国家,如图表二是日本有关垃圾处理的法制进程。自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制定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并认为建筑垃圾是“建筑副产品”,不能随意丢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 年时再生利用率都已超过65%,在2000年时达到90%的利用率。德国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也较高,例如混凝土的再利用率有望达到80%以上。

欧洲共同体、美国、日本等每年混凝土废料超过3.6亿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不同来源和组成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不同。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对道路开挖的建筑垃圾采用微波技术,100%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而对建筑拆除得到的建筑垃圾,新加坡SembCorp公司集合电脑化和输送带的模式,把它在循环和处理成铁、木材、纸皮等,建设了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对混凝土、砂、石等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再生制备建筑材料,如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而对可燃性建筑垃圾,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流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

2.2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4]。针对这些城市建设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7年武汉王家墩商务区首次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建筑垃圾,使用超过15万吨的建筑垃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建筑垃圾利用方面,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和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吨。

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吨。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平方米。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尽管思路与国外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技术和实施规模上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大量的成分复杂的城市建筑垃圾还没有成熟的规模化和成套利用技术路线。

3、国内政策

3.1 技术政策

3.1.1建筑垃圾减量化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是指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是对建筑垃圾的数量、体积、种类、有害物质的全面管理,亦即开展清洁生产。它不仅要求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和体积,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其有害成分的浓度、减少或消除其危害特性等。减量化是防止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优先考虑的措施。对我国而言,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开发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原材料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达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的。3.1.2建筑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技术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物质回收:指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次物质不经过加工直接使用,例如,从建筑垃圾中回收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废纸板、废玻璃等;物质转换:物质转换是指利用建筑垃圾制取新形态的物质。例如,利用混凝土块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利用房屋面沥青作沥青道路的铺筑材料等;能量转换:能量转换是指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例如,通过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纸板和废竹木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

3.1.3、建筑垃圾无害化

建筑垃圾的无害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处置,使建筑垃圾不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建筑垃圾的无害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选出建筑垃圾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建造专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分选出有毒有害成分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填满处置。

3.2经济政策

我国目前在用经济手段管理建筑垃圾方面的力度不大,这里介绍几项国外比较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其中“排污收费”政策和“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已经在我国广泛实施,而“生产者责任制”和“税收、信贷优惠”政策还暂未施行。3.2.1“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收费”是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征收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固体废物产生者除了需承担正常的排污费外,如超标排放废物,还需额外负担超标排污费。目前我国尚未对不同建筑类所产生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缺乏建筑垃圾产出和排放标准。3.2.2“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生产者责任制”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垃圾的管理负有责任。建筑施工垃圾中废包装材料占 25%~3O%,由此可见,如果严格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建筑垃圾尤其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可以大大减少。3.2.3“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就是通过税收的减免、信贷的优惠,鼓励和支持从事建筑垃圾管理规划和资源化的企业,促进环保产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无利或微利的经济活动,政府要建立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垃圾资源化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一切税项,以增强垃圾资源化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垃圾资源化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

3.2.4“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是指对进入建筑垃圾最终处置的建筑垃圾进行再次收费,其目的在于鼓励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最终处置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填埋土地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不一,据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昆明、深圳等城市的建筑垃圾处置费平均达到每吨30元。而其他省市收费仍旧相当低廉,如北京市每吨处理费1.5元。低廉的排污收费标准,很难达到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置收费标准是当务之急。

3.3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这是从我国国情和现有技术考虑,在当时阶段采取的一种限制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和排放的有效措施。但应该看到这种收费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堵住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源头,并且它也没有呀涉及到建筑垃圾的从新利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远没有形成规模。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立法规范建筑垃圾处理以及回收利用。我国也有必要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纳入招标体系中,使承包单位树立环保意识和废料管理意识。建议建设项目在招标时,评标除了对投标价格,质量,工期,企业的业绩与信誉,施工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外,还需要对承包单位的环境保护与垃圾管理办法进行综合的考虑。

[5]

4、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 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势在必行。要全面实施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下列问题。

4.1加强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主要是以再生骨料的形式。再生骨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骨料的弹性模量、杂质含量等直接影响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再生骨料的来源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 决定了再生骨料性能的不稳定性及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应加强对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的特性对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再生骨料的颗粒的组成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的加工处理方法对骨料性能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研究。由于再生骨料的离散性, 直接影响着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必须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应更加深入进行[6]。如再生骨料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影响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质量标准的再生骨料掺量的研究;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 如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抗侵蚀和碳化性能等;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的研究, 如收缩和徐变等;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

4.2 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如政府制定一些强制性和鼓励性的专项法规, 研究和制定鼓励建筑业回收和利用垃圾废料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从产业政策和法规制度上引导再生混凝土的健康发展;加强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分析, 研究提高经济性的途径;制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4.3 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加强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改变人们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 梁忠凯.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J].论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2009,100-144.[2] 陆凯安.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J].施工技术,1999,28(5):44-45.[3] 周文娟,陈家珑,路宏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9,08:741-744.[4] 梁忠凯.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J].论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2009,100-144.[5] 庞永师,杨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研究[J].建筑科学,2006,22(1):77-79.[6] 田洪臣,段绪胜,王福忠,冯 勇.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7(1):109-112.

第三篇:建筑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房地产崛起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大力发展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我们在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时,将注意力投向了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却在无意之中忽略了建筑垃圾。事实上,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或者简单的填埋,处理方式落后。随着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这种处置方式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污染了土壤、大气、地下水,使得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与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非常低,再利用率还不足5%,而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超过9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城市建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压力下对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回收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将成为一种趋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也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节约填埋空间、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措施。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涉足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但是企业数量少,力量薄弱,没有合法的建筑垃圾收集与消纳权,企业用地得不到规划许可,缺乏产品质量标准,再生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低。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金属和木材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相伴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估计我国每年城市产出垃圾约为60 亿t,其中建筑垃圾为24 亿t 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3]。每万吨建筑垃圾约占用填埋场1 亩的土地,不仅大大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明显影响。面对严峻的建筑垃圾围城局面,如何合理控制建筑垃圾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建筑垃圾产生量不会无限制增长,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关注环境污染指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国外除了关注城市固体废弃物外,还研究了有关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方面内容,但国内外都较少关注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置建筑垃圾的方式一般是送到城市郊外或者农村,露天堆放或者填埋。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垃圾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过去50年,中国至少生产了300亿立方米的黏土砖制品,未来5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中国现有500亿平方米建筑,未来10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4]。根据住建部统计年鉴,2000年,全国总施工面积为160 141万平方米,2009年为588 594万平方米,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7.3%。有研究表明,1 000平方米的建筑施工面积平均产生550吨建筑垃圾。

以湖南省为例,通过调研发现,在省城长沙市仅有两家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生产再生砖的企业。其中一家已经断断续续坚持运作10年,其开发的加工设备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另一家以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为辅助业务。这两家企业均反映在原料上得不到保障,买来的原料都是混合原料,所以在加工前还得进行分选。由于原料不是分类拆解的,即使经过分选,加工后的产品也难以保持质量的一致性。这两家企业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外,没有其他实际性的地方政策支持。尽管住建厅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前往考察,给予了诸多精神鼓励,但由于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分属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所以领导的指示难以落实。特别是建筑垃圾填埋场属于环卫部门的下属单位,填埋场可以收取一定的消纳费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环卫部门不愿意将建筑垃圾运送资源再生产单位。因原料供应得不到保障,这两家企业多年来徘徊在生存的边缘,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在湖南省各地州市及县城,还没有以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产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目前大致有四种:一是非法倾倒,二是简易填埋,三是综合处理,四是现场资源化。非法倾倒是目前在县城及乡镇处置建筑垃圾的主流模式,该模式在地市级城市虽非主流,但仍然大量存在,在省城由于监管的加强,目前该模式已经少见;简易填埋是省城采用的主流模式,这是强制性监管的结果,这种模式近几年在地市级城市也呈现上升趋势;综合处理这种模式在极少数城市出现,属于自发性质,但是已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现场资源化这种模式在极少数城市开始出现,规模很小,也属于自发性质。在整个产业链中,湖南省目前只有建筑垃圾收运管理环节是有序管理的。长沙、怀化、益阳、湘潭、株洲、常德、岳阳等城市先后出台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垃圾的收集、运输环节管理已经走上正轨。2010年2月,长沙市取消了延续13年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项目,长沙市渣土管理处从繁杂的收费工作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公共事务管理轨道中。

从技术角度而言,相关研究显示,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已经不是产业链发展的瓶颈,真正的瓶颈在于产业链通路存在阻梗。

事实上,目前我国在扶持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在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1992年制定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2005年制定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涉及了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问题。2008年10月财政部出台《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利用财政补助资金暂行鼓励办法》,国家财政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再生节能建筑材料的生产与推广利用,对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扩大产能给予贷款贴息。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的发展。

国内主要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处置的相关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了有关财税和金融政策,以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调研发现,阻碍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行业的企业,除国家对建筑节能材料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外,无实际性的地方财政、税收及其他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先行进入的企业,经营状况比较艰难,都在等待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这些企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如最起码的投资回报和企业发展积累得不到保障、生产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消费者对产品内在质量和环保问题存在顾虑等,这些困难都需要政策予以实际性的支持。因此,要促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建立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是当务之急。

二是消费者对含“建筑垃圾”概念的再生产品心存疑虑。由于存在“建筑垃圾”这个概念,导致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链在原料采集使用和销售渠道上出现了两个障碍。一方面,因缺乏行业质量的标准,建筑企业不敢大胆使用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砖,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客户对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产品具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产品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对再生产品明确表示排斥;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产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且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可以考虑使用;有17%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使用再生环保产品,另10%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

三是产业链关键节点存在诸多阻梗。在项目设计阶段无建筑垃圾处理处置预算,产生的建筑垃圾无处置费用。新建项目无使用再生建材的硬性指标。这使得再生建材的销售渠道缺乏制度安排上的出口,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再生建材很难与天然建材竞争。无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制度规定。没有强制性的资源化规定,填埋场就成了建筑垃圾的归宿。填埋场一般由政府的部门采取收费制度经营。这就使得资源化的企业难以得到充足的原材料。缺乏再生产品质量标准。没有相应的标准,再生产品难以名正言顺进入市场,市场化道路受阻。对积极采用再生产品的建设项目没有激励政策。由于再生产品的特殊性,需要政府引导项目业主积极采用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产品,如果政 府给予采用再生产品的业主一定的奖励,将会大力推动再生建材的消费。

四是再生建筑产品效益较低。采用再生材料做成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往往比使用天然材料的产品要低,企业利润微薄,需要有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扶持才能调动更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积极性。同时再生产品的原材料及再生产品的运输距离对加工场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选择,城市建设规划时就没有给建筑垃圾再生产的企业留有土地空间,企业在场地选址时,只能在城市郊区寻找建厂土地。运输距离过长增加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盈利能力。

建筑废弃物并不都是垃圾,除一小部分含有有害成分外,绝大部分是有价值的,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原料。只要在拆解旧建筑物时做好分类,将生活垃圾、含重金属离子的灯管和油漆等有害物质分离开,其他的材料都可以重新利用。如果将建筑废弃物定名为“建筑垃圾”,一方面“垃圾”这个词会导致人们对其真实价值的忽略,另一方面,以“垃圾”为原料做出的再生产品容易受到购买者或者使用者本能的排斥。所以,建议政府引导媒体和产业链的参与者,对建筑废弃物不再笼统地称为“建筑垃圾”,而应该将建筑废弃物分为“可再生建筑材料”和“有害垃圾”。对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产品,可定名为“绿色建材”或者“低碳建材”。

对旧建筑物实行强制分类拆解制度;对在建项目实施强制限量排放制度。专业拆解企业和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就对整个项目废物的产量及收集做出评估和预案,确定有关分类回收的程序。对旧构筑物进行分类拆解,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最好办法。将小部分有害物质先行收集和处理,可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和绝大部分能够循 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混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避免所有的材料都变成“垃圾”。因此,强制执行分类拆解,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唯一途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市场准入和市场过程监控的办法来实施:由具有再生建筑材料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拆解作业;并由具备资质的监理公司对拆解作业进行监督。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强制执行招标预算定额,即对旧建筑拆除或新建筑项目,均在招标预算中列出废弃建筑材料的处理费用。政府采取强制许可的办法,只有取得政府许可的再生材料专业公司才有经营废弃建筑材料的权利。为避免其在经营中违规操作,采取第三方监管的办法,对其进行全过程监控,即由专业的监理公司实施监管。政府给予的任何优惠政策,必须由三方签证才可以兑现,即不管谁要兑现政策的优惠,则必须持有业主单位、专业运营公司和专业监理公司签字的单据才可以办理。因此,必要的行政许可和制度安排是强制执行分类拆解的前提条件。

为减少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成本,便于管理和高效利用,建议对建筑垃圾实施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即由一家企业对建筑垃圾实施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流程。同时,需要建立一个健全动态的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准确记录管理建筑垃圾种类、数量、运输车辆和去向等情况,确保建筑垃圾从拆解、分类、运输到加工处置全过程都规范有序。

分类拆解后的废弃建筑材料,采取分流的办法消纳。第一,业主单位就地循环使用。为减少循环利用成本,由实施分类拆解的专业企业利用移动式设备,就地加工,供该项目使用。第二,如果不能完全就地消化,则运输至专业企业进行再加工,作为再生产品的原材料。第三,有害的建筑“垃圾”或者无利用价值的“垃圾”则运送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政府相关部门制订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作为生产企业的执行标准。如果制订国家标准暂时有困难,可以先制订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是产品销售的通行证,有了产品标准,“绿色建材”产品才会有市场。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负责“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方可销售。与此同时,政府颁布定量排放标准,即规定包括旧城改造和危房拆除、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生产的垃圾、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排放数量。对超量排放建筑垃圾的企业或者个人征收超量排放费。征收的超量排放费应远远高于正常排放费用,促使项目现场减量化和现场资源化。定量排放标准的实施,是项目现场减量化和项目现场资源化的动力之源。对新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实施限量排放,是建筑垃圾源头减量的关键环节。而限量排放的前提是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定量排放标准。有了定量排放的标准,施工企业就有了约束。

为了让“绿色建材”找到合理的出路,一方面,采用政府干预的办法,在项目建设可研、环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批时,硬性规定该项目必须接纳一定比例的“绿色建材”,才予以通过。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引导的方式,鼓励业主单位多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凡是使用“绿色建材”达到一定的比例,均可以得到政府的奖励或者补贴。凡是市政工程,在同等条件下都能优先采购“绿色建材”。

通过科研立项资助、成果转化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设备采购补贴,或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项目;对以“绿色建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从土地供给、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扶持;对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的项目予以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来源,一方面从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收取,另一方面从节约的末端处理处置费用中开支,不足部分由财政设专项预算资金。以“绿色建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虽然具有公益性和民生性,但仍然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企业自负盈亏。政府通过核发特种经营许可的办法控制企业数量,避免恶性竞争。

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具有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效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该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做一定程度的干预。但是政府不能包办,只能通过法律、法规以及通过税收与补贴等法律和经济干预来推动。建议根据建筑垃圾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特点,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列为政策扶持的产业之一,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协调住建、环保、工业与信息化、科学技术、财政、税务、国土、城管、环卫、质监、公安、交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起草相关法规和扶持政策,按照法定程序确定这些法规和政策。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督查政策的落实。由城管牵头组建联合执法小组,负责市场运行监督执法,对于严重违法的建设、施工、运输和消纳处置单位给予公开曝光和依法处罚。

第四篇:农村垃圾现状和处理

农村垃圾现状和处理

--农村垃圾的特征及危害

目前农村垃圾构成正发生一些新变化:由于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丢弃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同时,建筑垃圾的迅速增加,不仅侵占了土地,还影响了农业生产。而随意将垃圾倒进河里,导致河水严重污染。随意焚烧垃圾、秸秆等,对空气也造成严重污染。垃圾的露天堆放,导致蚊蝇滋生,老鼠猖獗,垃圾渗滤液污染水体和土壤。农村医疗垃圾不经处理乱倒,极易发生病原体传染事件。这些都为目前农村垃圾的集中整治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徐海云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应逐步实现垃圾清运容器化、密闭化和处理无害化的环境卫生目标,建立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的收运是垃圾处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耗资大,操作过程复杂。因此,对于我国大多数村镇,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建立低成本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即:把能够回收的废品分类收集起来,把相当部分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只是把不能回收、不宜堆肥处理的垃圾收集起来或进行简单筛选处理,集中运到规范的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处理,这是实现低成本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一条途径。

一、利用秸秆气化及固化成碳工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以各种秸秆为主要气化原料,通过集中供气的方式向农民提供炊事燃气或粮食烘干热能。秸秆固化成碳,主要是对生物质进行机械加工挤压、碾压成型,成型燃料可直接燃烧用于家庭或暖房,也可以加工成木炭棒、木炭块、木炭颗粒等作为民用烧烤木炭或工业用木炭原料。据农博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秸秆气化及固化成碳工艺目前可以在广大农民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单独收集的有机垃圾可结合树叶、草进行露天条形堆肥,堆肥场地可选择在田边或林地旁,也可建设简易遮雨棚,进行室内堆肥。事实表明,村镇比城市更容易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三、利用沼气工程,将村镇生活垃圾中厨余类有机物与人畜禽粪结合进行厌氧消化。第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展示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将沼气池、猪舍、厕所、蔬菜温室进行有机组合,全部设置于塑料大棚内,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既使得人畜粪便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又改变了农村庭院卫生“脏、乱、差”的状况,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效。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对土地、空气、光热、动植物废弃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垃圾焚烧处理。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将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包装废弃物等不易腐烂的可燃垃圾进行适当集中焚烧处理,对减少垃圾填埋量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适当推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区)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各乡镇应在适当的位置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运输车辆,各村设垃圾收集站,并建立保洁员队伍,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垃圾处理方式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镇垃圾管理系统,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垃圾管理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属地清扫,统一清运,监管一体”的管理模式。

第五篇:镇安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镇安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我们看到,在农村的许多地方垃圾随意倾倒,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垃圾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约为0.86千克,镇安人口超过28万人,其中约有24万人生活在农村,可知镇安农村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高达103吨。由于农村的环卫设施和管理体制落后,使农村垃圾的收运与处理基本处于管理无体系、工作无人员、建设运行无投入的“三无”状态,大量的生活垃圾只好乱堆乱放,甚至是利用“河水冲走垃圾”的方式处理。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占有土地,破坏土壤环境,阻塞河道,污染水源,而且传播疾病,威胁村民的生命安全。农村生活垃圾日益成为制约镇安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建设的重要因素,所以探讨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镇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垃圾数量庞大

生活垃圾产生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越多。随着镇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如果按照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计算,镇安全县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约为37668吨,数量之大,令人震惊。

(二)、垃圾成分日趋复杂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更为复杂化,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据调查,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有4大类:一类为有机物,包括厨房剩余、瓜果皮壳、秸秆、家畜粪便;二类为无机物,包括陶泥、渣石;三类为包装物,包括硬纸盒、卫生纸、布、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皮革、泡沫;四类为有毒有害物,包括灯泡、废旧药品、电瓶及电池等。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分拣难度大,难以自然降解,对环境影响严重。

(三)、垃圾堆放点多面广

村民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丢弃在“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废弃物也随意倾到在工厂附近,长此以往,道路两旁和自然低洼地也变成了天然垃圾箱。

(四)、县城垃圾下乡

由于资金和技术以及土地的局限,常常把城市垃圾向农村“输送”。县城垃圾下乡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

(五)、垃圾的收集、运输系统落后

在调查中发现,以户为单位分散收集,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收集,再通过垃圾运输车送往垃圾处理站处理的收集运输模式在镇安农村尚未建立,只有部分镇政府所在地按照这一模式运行。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完全分离,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如报纸、旧书、纸箱、金属等得到很好的回收再利用,而一些回收价值低的或没有回收价值,如塑料包装袋、电池、有机垃圾等就无人回收或不愿回收,家庭有害有毒垃圾也没有分开收集处理,如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旧药品等大都混入农村生活垃圾。

(六)、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严重滞后

虽然国家环保局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据调查镇安生活垃圾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多村镇,没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随处乱堆。二是一些村镇,设置有露天生活垃圾收集点,没有任何有效的密封、清洁措施,生活垃圾在收集点附近露天焚烧或简易填埋,没有采取任何防渗措施。三是一些村镇,将生活垃圾从收集点直接运至简易填埋场进行处理,一些填埋场只是由镇或者村一级建设的简易填埋场,在技术、管理方面都达不到卫生填埋场的要求。

二、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镇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制品、工业品进 2 入农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在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加大分拣难度和处理难度。

(二)、农村村民居住分散,环境意识薄弱

村民居住分散无形中扩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我县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环保意识较为缺乏。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增大。

(三)、农村工作缺乏支持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上级的财政和管理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调研中了解到,镇安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和规定,县镇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在农村受经费的滞约,村镇保洁人员少工资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薄弱,少数镇和大部分村尚未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四)、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范围更多地集中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执法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要说村一级,就是乡镇一级也是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不少村镇的垃圾清运设施不足,垃圾处理没有场所和设施。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缺乏的同时,收运处理体系基本上还未建立起来,也未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给依法管理带来困难。

三、镇安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镇安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

纵观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卫生填埋方法简单、以其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在中国运用较为广泛,但这一处理方法,占地面积大;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存在安全隐患等。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为手段的垃圾处理方法,现在被许多地方广泛采用。焚烧主要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尤其是塑料和纸类为主,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 3 源化,还能彻底地消灭各种病原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在焚烧过程中排放大量烟气,而且仅适用于可燃物较多的垃圾。堆肥是我国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古老技术,其特点是工艺比较简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只能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对其他的无机及有毒有害成分没有处理效果。

由以上分析看出,无论单纯的采用哪一种模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在结合镇安实际,建议采用综合处理模式,即将几种垃圾处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回收可利用成分,有效增加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分拣。分拣有人工分拣和机械分拣两种方式,结合镇安的经济状况,目前宜采用人工分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第一次分拣,将分类后的垃圾送往垃圾收集点,再由保洁人员进行第二次分拣。这时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分离。

(2)破碎。垃圾经过分拣后,占比例较大的有机物宜被破碎,然后放入堆肥场或者垃圾发酵间进行堆肥发酵;无机物及包装物则被填埋或焚烧处理,大部分有机物都被分离出去,填埋或焚烧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也使得对填埋和焚烧的技术性要求大大降低,有毒有害的垃圾物则需进行特殊处理。

(3)堆肥。有机垃圾在经过破碎处理后被送入堆肥场或垃圾发酵间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期间,有机垃圾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有机肥,并产生渗滤液及沼气。产生的有机肥可作为有机肥出售;渗滤液经过进一步的处理,产生沼气,沼气被收集经净化,脱硫后用来做饭照明。经发酵后的沼液一部分根据工艺的需要喷至堆肥场,以提高堆肥的效率;另一部分可开展农作物灌溉等综合利用,从而彻底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村民对垃圾的认识和处理习惯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能在源头控制好、分拣好垃圾,则能大大提高接下去的处理效率,因此加强宣传,改变村民对生活垃圾的传统认识,改变村民对生活垃圾的收集习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向村民宣传垃圾混合收集的危 4 害和分类收集的优点,并将分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群众,使其能方便快速地培养起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是垃圾处理最为关键的一步。要给农户配备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金属、玻璃、塑料等进行回收利用,实施有价收集,对有毒有害垃圾分开收集。第二,在各校园中组织一些如“捡垃圾,爱环境”的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将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纳入素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让孩子带动家庭,并通过孩子们的行动带动他们的家长,发挥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第三,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村组进行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如较落后的农村可通过环保交流大会、环境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号召社会环保组织深入到农村宣传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并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

(三)、强化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大量资金的投入是解决垃圾处理设施落后的关键。县、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配套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在农户和农居点分别摆放分类收集且颜色不同的垃圾桶,在桶上做好分类标示便于人们分类投放,垃圾的运输也要分类,不同的垃圾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在每个村组设立生活垃圾暂放点,并在每个村组中按村组的规模招聘环卫工人,根据实际可让每户村民适当缴纳垃圾处理费。根据各镇实际,在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地区,可参照城镇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加快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经济落后的村镇,可先建简易垃圾填埋场,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四)、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一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如果人少垃圾量少的村镇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可适当延长收集运输的间隔时间,以降低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二是制定乡规民约,不断规范村民的行为规范,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形成环境保护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经检查,同时任命村干部担任垃圾处理督导员或由村民选取督导员,对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 5 可以适当减免垃圾处理费,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者进行公示,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建立垃圾运输处理管理新体系

这个新体系主要包括县、镇、村、村民组、户在内的农村垃圾排放、收集、清运、处理五级责任主体,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体系中的五个主体各自的责任要明确具体,即农户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村民组负责对垃圾进行集中,村负责收集,镇负责清运,县负责处理(填埋或焚烧发电)。在收运处理的方式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一是集中处理方式。除居住特别分散、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外,对农村垃圾都应推行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即农户分散投放、村民组集中、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二是分散处理方式,即农村“庭院自净”式处理。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偏远山区、住户分散、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其主要方法是由农户先分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地点,组织农户分户自行填埋、焚烧或堆肥。每年镇和村都要组织专项检查,对符合规范要求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管理体制上,要统筹城乡一体,建议将农村环卫工作的职责划入县市政环卫管理部门,在镇政府设立环卫工作办公室,并相应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根据需要,组建农村环卫队伍,增加适应农村道路的垃圾清运车辆,在行政村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站(点),在村民小组设1名兼职保洁员,村设2至3名垃圾收集转运员。

下载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摘要 生活垃圾问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变得日益突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成......

    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处理对策

    小城镇垃圾问题现状及处理对策随着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增加,生活垃圾问题日益显著。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所含成份复杂,数量巨......

    关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关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切实加大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力度,建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长效保洁......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怎么处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农村生活垃圾数量持续增长,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

    为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提升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根据xx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及考评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变农村......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5篇范文)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 农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百姓身边事儿节目又准时与您见面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改善生态环境,已经付诸行动。为了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改善......

    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2009-3-18 17:25:42 广府办发〔2009〕4号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

    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经验交流材料今年以来,__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作为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市和各镇(街道)、村(社区)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