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社区便民出行服务示范工程项目简介
关于开展社区“最后一公里”微循环电动车小公交
便民出行服务示范工程项目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秘书长孙京伟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
背景:
关于开展社区“最后一公里”微循环电动车小公交便民出行服务示范工程项目,合理解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出行、村庄改造等成本,可以改变“吃肉甩骨头”的局面。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他指出,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La s t kilo m e te r),在英美也常被称为La s t Mile(最后一英里/ 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城市交通使用“最后一公里”,经常是用于描述公共交通末梢和微循环的问题。指乘客从主要公共交通主要站点下车后到自己小区(家)的距离。今年6月初,市政府印发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八阶段(2 0 1 1 年)工作方案》,提出要增设小区公交专线和区域“袖珍线路”,近年来,本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特别是在新的大型居民社区、市郊结合部,一些公交站点、轨交站点与周边小区交通的接驳还没很好到位,由此产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这段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在没有“补充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给市民出行添的麻烦不少。
大力发展短途“袖珍公交”,完成“最后一公里”接驳,政府下决心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把好事办得更好,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如何实现社区居民、交通营运者、主管部门的三方共赢,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在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和能力。首都建设发展和公共服务面临新的要求和机遇,在交通、市政、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等方面都会存在若干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状:
现在“五类车”屡禁不止,政府部门应该转变整治思路,通过“疏堵建管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方式综合治理“五类车”。“五类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装(拼装、报废)车,被统称为“五类车”。
违规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多发,有损城市形象,交警整治五类车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民警也受到很多伤害,有人身攻击也有辱骂,但靠堵是堵不住的。
要摆脱这种局面,需要尽快从立法上给便民服务车身份“正名”。同时需要地方政府在其他“补充交通工具”上协调和投入,从而解决居民小区与公交、地铁“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扩大便民服务车的辐射范围,增加便民服务车的数量,尽可能多地让政府参与进来,购买这种安全环保的电动摆渡车。
公共交通接驳不便是市民们铤而走险搭乘“五类车”的主要原因。
不少北京居民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从家里到地铁站,虽然有公交车,但早晚高峰时公交车上人满为患,步行则需要花不少的时间,摆渡电瓶车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受到欢迎,却因没有“路权”,处于不能合法运营的尴尬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凡是有小区公交及摆渡车的地方,“五类车”几乎“绝迹”。
由传统公交系统大客车或中巴(8米)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属于“拳头打跳蚤”,因公交体制(垄断经营)和利益驱动、站点设置场地等客观因素,群众普遍反映等车时间长,站点与小区距离长等,“费力不讨好”还极大浪费公交资源,空驶率较高。
传统燃油汽车在低速时耗油率极高,反而加大了公交亏损补贴现象,形成了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改造等成本,“吃肉甩骨头”的局面。而且还加大了环境污染和尾气排放。
而市场“第三方”运营的微型电动公交车(6米),是以市场为前提,除绿色环保概念外,其服务质量与运营机制也非常贴近市场和百姓,解决“最后一公里”与一般公交汽车不同。由各个小区(包括小区内部运行)为起点,以地铁、公交为终点,随叫随停,便利出行,形成短途闭环行驶,除绿色环保概念外,微型电动摆渡车的时速为5 至2 5 公里,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大于3 05 0 公里,票价为12 5 人左右,实行第三方运营市场化管理,保证车辆维护、保养、运营一条龙服务,并协调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完成前期资金投入等资金问题,协会进行监督管理、规范服务。
针对大型居住社区与地铁站、重点园区与地铁站、部分乡镇内部短途线路及特殊时段的出行需求,开展线路调研。将根据调研结果,合理设置线路,陆续进行投放,解决短途乘客出行和换乘需求。
以微型电动车为主的运营,在全市范围开展绿色环保出行提供了基础,受益人群将“不可估量”。首批示范运行的微型电动摆渡车为5 0 0 辆,1 0 个重点社区。完全可以解决部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出行、村庄改造等成本,可以改变“吃肉甩骨头”的局面。
现在该项目已经通过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向北京市社会组织工作办公室、民政局作为2015年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暨“市级社会建设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管理系统”、“北京市社会组织资源配置平台-社区“最后一公里”微型电动车便民出行服务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申报工作和发布。
第二篇:社区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实施方案
XX社区关于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新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服务基层百姓的新模式,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XX社区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服务宗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新形势下社区职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便民、以人为本,积极主动为居民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更加有效地解决居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服务宗旨:便民、为民、公平、公正。
二、服务范围
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窗口并在巴黎印象小区广场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点。本着“志愿服务,分工到人,为民着想,认真负责”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便民利民志愿服务作用。将民政残联、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文教卫体、等多个部门以及社区志愿者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信访、维稳、等部门进 1
行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公,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服务内容:分公共服务和矛盾纠纷两大类。公共服务类包括计生服务、社会救助,就业保障、政策咨询、户籍迁移、医务诊疗、订餐、家政服务、家电维修、专业配锁、管道疏通等志愿者服务,采取“办理加代理”的服务方式,能办理的及时给予办理;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代为办理,限时办结。矛盾纠纷类包括有关邻舍关系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矛盾纠纷类问题,给予协调解决、处理答复或法律援助等。
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开通“3225866”专线电话,提供咨询、预约等服务。
三、工作制度
一、广泛宣传志愿精神,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等基础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
二、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服务人民奉献社区”为宗旨想社区所想,急社区所急,尊老助残,扶贫济困,在服务中做到耐心、细致、周到、热情,自觉把爱心溶入到社区之中,培养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忑愿者参加社区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国的法律,法规以及社区相关性的公共行为准则,个人行为道德,廉洁自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和
方式向被服务对像收取钱物。要文明服务,切实维护好志愿者的社会形象。
三、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情况和需求,关注社区孤、老、残等弱势群体,积极拓宽志愿服务渠道,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四、根据社区居民和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及时做好志愿者服务的报到和认证工作,客观评价忑愿者服务水平,整理志愿服务活动档案资料,积极向上级志愿者组织推荐优秀志愿者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XX社区成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使便民利民服务服务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阵地,成为诚信便民、真情服务的平台。
该项工作实行开放式的办理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XX社区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窗口设立监督电话:3225875。定期从中抽取部分群众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对社区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社区根据评议情况及时改进工作。
XX社区居委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项目简介(范文模版)
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项目简介
一、工程概况
2009年5月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7月6日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建成投产。
工程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临港工业区,西侧紧邻天津碱厂搬迁项目区。临港工业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距天津市中心46km,天津滨海国际机场38km,塘沽地区中心10km,天津港2km。
本工程计划新建1×250MW级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发电机组。工程系统由空气分离系统、煤气化系统、煤气净化系统、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组成。气化装置采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国产2000t/d级气化炉,燃气轮机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SIEMENS生产,燃气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组、气化炉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余热锅炉由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空分装置由开封空分集团设计生产。
项目由绿色煤电公司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绿色煤电公司投资75%,津能公司投资25%。项目建设单位为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公司成立,下设综合部、计划部、财务部、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生产部、运行部等8个部门。员工总数151人,其中100人为生产准备人员。生产准备人员中有91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分别在华能电厂、中石化企业、以及大学中培训。
2006年11月14日天津发改委批复项目开展前期工作,2008年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2009年5月22日国家发改委核准同意项目建设,确定了主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已完成,工程于2009年7月6日开工建设,已完成主设备招标,其他辅机设备招标正在进行。
二、绿色煤电计划的提出背景
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一定时期内只能以燃煤发电为主,全国电力装机中约75%为燃煤发电,华能集团的发电机组中约93%为燃煤发电。
如何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两方面问题促使华能集团提出绿色煤电计划。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燃煤发电在效率和环保方面的更高要求出发,于2004年率先提出了“绿色煤电”计划。
绿色煤电计划的总体目标: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以煤气化制氢,氢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为主,并对CO2进行捕集和埋存(CCS)的煤基能源系统,以大幅度提高煤炭发电效率,达到污染物和CO2的近零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好技术储备,实现煤炭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IGCC是把煤气化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有机集成的一种洁净煤发电技术。在IGCC系统中,煤经过气化产生合成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经除尘、水洗、脱硫等净化处理后,净煤气到燃气轮机燃烧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燃机的高温排气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为了制备并净化煤气,IGCC系统中设置了空气分离设备以生产氧气、氮气,系统还配置煤气除尘、脱硫设备。
IGCC具有高效、低污等特点,并在捕集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成本优势,被公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煤发电技术之一。
绿色煤电计划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环保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天津IGCC电站已被列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已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国家发改委将其列为洁净煤发电示范工程。
第四篇:**社区关于创建“示范社区”服务特色
**社区关于创建“示范社区”服务特色
**社区减灾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网格管理的全新理念。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有以下特点:
1、**社区有综合类学校1所、幼儿园各5所,学校设有较大的操场,在必要情况下可供学生和居民紧急避难和疏散。
2、**社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拥有浓厚的企业文化理念、应急管理体系、救助动员体系。社区地势平坦,社区内建有多个小区,地下停车场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的应急避难场所。
3、**社区建立了网格化数字管理平台,社区安保、水电维护、社区服务、日常运营,“四位一体”紧密围绕**社区建设展开。各小区设有多个摄像头,建立完善数字化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可以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置各类应急事件,最大限度降低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4、社区居民分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社区党委按居民居住区域划分了包片小组,实行社区网格管理、楼长制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当遇到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严密组织,包片到户,落实到人。
5、**社区轴瓦厂居民区低洼处内涝以及地质性灾害为主要隐患,对此,我们在各住宅区均设立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并根据专职管家服务区域划分责任区,落实工作责任。
6、我们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五项:
①妥善安排好社区群众基本生活。要重点关注灾害来临时房屋倒塌、家庭财产损失,重大火灾等严重灾害的发生,对在灾害中新增需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并根据困难情况给予重点救助。②扎实抓好减灾应对工作。社区积极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灾情稳定后要抓紧开展社区居民,灾害地点的恢复重建。③大力推进综合减灾工作。要组织好,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积极探索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创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社区减灾工作投入,购置必要的减灾、防灾工具和器材,合理设置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的避难场所,今年我们社区要保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标,社区达到国家示范社区标准。社区要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综合防灾减灾相结合相统一的新举措、新经验,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精品。把主要项目和保障措施同救灾减灾的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纳入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规划。④着力加强减灾工作建设。主要是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修订完善预案,加快社区救灾物资储备和募捐机制的建设,结合创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加大对救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宣传救灾减灾工作的亮点。⑤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重点是要规范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和救灾捐赠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的救灾募捐登记。动员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而奋斗。
2019年9月3日
第五篇:创建生态示范社区工作情况简介
XX社区创建省级生态社区工作情况简介
XX社区位于XX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辖13个行政村,3185户,13600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4万亩,果园面积1.5万亩。近年来,社区党工委、管委会立足自身实际,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作首要位置,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各项指标。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社区已建成示范新农村9个,正建4个,建成新居1700多户,建成村级文化休闲广场9个,安装果皮箱80个,垃圾桶12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修筑排水渠3800米,栽植绿化苗木3500株,并同步开展“一池五改”和配套实施太阳能洗澡间、节能、太阳能灶、吊炕,真正实现环境节能,生态和谐的目标。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率77%,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7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4%;地表水、空气、声音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治理,改善社村面貌。社区成立环境卫生检查大队,配备人员8名。购置垃圾桶120个,垃圾清理车1辆,建成标准化垃圾填埋场一个。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堆积、定时处理,社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85%;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达72%。全面提升了社村面貌,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大步迈进。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生态果园、设施养殖、绿色蔬菜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色生产和生态保护和谐推进。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均控制在标准之内;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占60%。农业生态优良,无水土流失现象,农产品农药残留均在控制标准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