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河职院教〔2006〕29号)
根据学院《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制定本管理实施办法。
一、明确职责,加强课程建设宏观调控与指导 1.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职责
(1)审定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课程建设计划,并根据学院课程建设经费安排确定年度课程建设经费投资方向,审议经费预算。
(2)根据课程经费预算组织相应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验收、评奖工作。
(3)组织院级优质、精品课程评审验收,并推荐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4)组织合格课程评审抽查,检查课程建设项目执行情况。(5)负责新开课程、课程教学大纲、主要课程入库及废除与更新的审批。
作为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教务处负责有关课程的协调、组织、行政审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2.系(部)课程建设与管理机构的职责(1)合格课程验收评审。(2)部门课程建设计划审定。
(3)组织相应课程建设项目立项、验收、评奖的初审与推荐。(4)负责新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入库及废除与更新的审定。
二、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做到课程建设责权利的统一 1.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范围(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的目的,是在课程负责人的领导下,加强课程教师团队参与课程建设的作用,统筹和规范基本内容相同、学时和授课对象不同课程的设置、建设与管理。
(2)凡我院综合教务系统课程库中的课程,原则上都要指定课程负责人,负责一门或若干门主要内容相同的课程改革、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可分期分批进行,公共课、院级平台课、系(部)级平台课、2人以上教师任课的专业主干课应首先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其它课程暂由任课教师负责。
(3)专业教研室主任应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的实际和部门工作需要,对由个别教师任课的课程,课程主管部门可以将性质相同或内容相近的课程组成课程小组,并指定课程负责人。
2.课程负责人的条件
(1)本校在编或全职返聘教师,热心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多年主讲该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好,在该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其他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3.课程负责人的聘用
(1)院级平台课的课程负责人由教务处负责选聘,其他课程负责人由课程主管部门选聘,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2)课程负责人聘期3年,期满后经考核可连任。
(3)聘期未满而需要更换课程负责人,由课程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报教务处备案。4.课程负责人的职权
(1)课程负责人是本课程教学质量和考核质量的第一责任人。(2)负责相关课程论证申报及课程库中课程基本信息的维护,授课教师的资格审查,并协助专业或教研室落实授课安排,监管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及质量。
(3)研究确定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课程(组)教学规范及相关教学文件建设。
(4)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课程改革与研究计划。
(5)组织课程日常教学研究、讨论及交流活动,撰写课程教学总结。
(6)领导本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及推荐本课程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奖励。
5.课程负责人的考核
(1)课程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与绩效,由聘任部门进行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结论记入相关档案。
(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对“称职”以上的,由课程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工作量补贴。考核结果“不称职”的,终止其课程负责人资格,一年内不能再担任课程负责人。
三、合格课程建设与管理 1.合格课程建设要求
(1)所有必修课、专业限选课都要达到课程合格标准的要求。(2)各课程主管部门要制订合格课程评审计划,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应在2年内达到课程合格标准的要求,其它课程应在3年内达到要求。
2.合格课程评审验收程序(1)由课程负责人向课程主管部门提出评估申请(填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合格课程评审申报表》)。
(2)课程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合格课程验收评审指标》对课程进行评审验收,原始材料留部门存档,并将评审结论及得分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
(3)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组织抽查或对有争议的评审结论进行复核。
四、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立项管理 1.课程立项
课程立项包括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项目立项。各系(部)根据学院优质、精品课程建设总目标制订本部门的课程建设与改革计划,逐步实现院级平台课程基本建成院级优质或精品课程,每个较为成熟的专业应有2-3门院级优质课程,1-2门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其中应有1门实践课程)的目标。每年的具体立项数由学院下达。
(1)申报:课程负责人向课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优质、精品课程(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申请表》)。
(2)审批:院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立项范围主要是公共课、院级平台课、系部平台课和专业主干课。优质课程立项实行分级负责制:①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负责公共课、院级平台课建设立项;②系(部)负责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立项,并报教务处备案。精品课程、课程改革项目统一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负责立项。
(3)立项:经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或系(部)审批通过的课程建设项目交教务处汇总,由学院统一发文公布。2.立项课程的建设(1)项目建设周期
院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项目周期一般为1年,其中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审的课程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建设工作。课程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项目组成员高效优质完成建设项目创造条件。
(2)中期检查
项目负责人对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项目内容和要求,提交自检报告(含项目完成进展情况,已经完成的部分内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等),交课程主管部门和教务处进行中期检查。对人为因素造成项目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取消项目立项并收回项目经费。
3.项目评审验收(1)项目必备材料
课程建设评审验收申请书、课程建设小结及相关材料(参照评审指标)
(2)项目验收等级
优质、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项目验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通过”)、“不合格”(“不通过”)四级。“合格”(“通过”)等级以上的项目视为通过结题验收,其中,获评为“优秀”等级的重点课程可通过认定成为“院级精品课程”,部分“良好”等级的优质课程经整改后达到“优秀”标准的亦可通过认定成为“院级精品课程”。(3)项目验收方式 优质、精品课程实行网上验收方式,由课程组根据课程验收评估标准建立课程网站,实现课程资源网上共享。部门立项的优质课程,由部门根据相关评审指标组织评审验收,并报学院备案。对其中评为“优秀”等级的,学院将组织复核;学院立项的优质、精品课程,由学院按照相关评估指标组织验收并公布结果。课程改革项目的验收方式根据项目申请表确定的标准验收。
(4)奖惩
凡验收获“优秀”、“良好”者,可推荐参加学院相应的专项评奖,由学院予以奖励和表彰。主讲教师教学效果达良好以上者,系(部)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适当放大系数,在评选优秀、教学考核和推荐评选教学成果奖时,予以优先考虑。凡验收“不合格(不通过)”者,学校收回剩余资助经费。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目标或经费使用效益较差或挪经费作它用者,给予项目负责人2年内不再立项及部门立项数减少的处罚。课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将作为学校对各部门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完善课程入库管理制度 1.课程开设
(1)建立课程开设审批制度,公共课、院级平台课开设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系(部)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由课程主管部门审定,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其它课程由课程主管部门审批,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将定期公布全校课程目录,进行目录管理,进入课程目录的课程必须经过审批。
(2)院(系、部)级平台课、专业主干课应有2年以上的稳定期。
(3)公共课、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的开设必须经过严格课程论证。课程论证包括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说明,相关课程教学文件,尤其是教学大纲等的审定,课程论证由相应课程主管部门进行,并报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课程大纲是课程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一旦批准,不得随意变动。
(4)课程开设实行集中审批制度,每年的四月中下旬为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集中审批时间。
2.课程入库
(1)申报审批。课程基层教学单位或课程负责人为课程申报主体,课程申报审批经过查询(查询课程库中是否有相应课程)—>磋商(与相关课程主管部门或课程负责人磋商设课事宜)—>申报(经系部审定后向教务处申报)—>审(定)批(学院或系(部)审批)等环节。如欲申报由其它部门主管的课程需向相应的课程主管部门提出需求,由该课程主管部门提出申报。
(2)入库。课程入库必须做到信息规范与完善,包括:课程编码、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负责人、学科类别、总学分学时、实践教学学时、课程类别、开课单位、前导课程、后续课程、课程内容、现用教材、教学大纲、基层教学组织等。入库课程须经过系(部)审定、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所有课程入库前都需经过教务处(网上)审核。
新增专业教学计划经审定后,课程可以暂时以“临时课籍”资格入库,但须完善课程基本信息,并在3年内完成合格评审,获得“正式课籍”。
3.课程库清理
为彻底清理课程资源库,将赋予现行课程库中的所有课程以“临时课籍”,待课程满足以下要求后,再为其建立“正式课籍”:(1)完善的课程信息;
(2)完成课程合格评审,并经正式审批。4.入库课程信息的完善与维护
(1)基层教学单位及课程负责人应承担课程库中相关课程信息维护的责任,课程信息的变动,应及时准确地体现在课程库中,以保证课程库的实时性和权威性。
(2)提高课程库中课程的使用率,将入库课程使用率及课程完善情况作为院(系)评价的重要内容。
(3)将课程信息完善与维护作为课程建设评价的重要指标,及时完成已有课程信息的完善工作,尤其是经审定后的课程大纲的入库工作。
5.课程废除与更新
公共课、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的废除与更新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其它课程的废除与更新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教务处审核备案。
六、经费保障及奖励措施 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
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调研、教学资料、课程网站、CAD课件及题库等开支,课程建设中的教学仪器设备所需经费,仍由教学设备费开支。课程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监管,教务处执行。
2.资助及奖励
(1)资助。课程改革项目给予2000元经费资助;教材建设项目给予2000元经费资助;网络课程建设给予3000元的经费资助;院级优质课程给予2000元的经费资助;院级精品课程在前期优质课程建设经费资助的基础上另给予5000元的资助。其中,网络课程提取建设资助经费额的300元,院级精品课程提取建设资助经费额的500元,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给予800元作为教育技术中心精品课程维护费(不重复计算,取最高数额)。
(2)奖励。加大对各级精品课程的奖励力度,按照学院相关文件进行奖励。
3.经费下达
教务处根据学校审核通过的课程建设立项,每年一次将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划拨到各课程主管部门。课程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
七、本办法自发文之日执行,此前文件中与本办法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为全面实施“课程建设221工程”,提升内涵,创建特色,加快培育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课程建设221工程”,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课程,切实推进我院教育创新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我院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目标
我院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近二年内,每个专业(群)建有系级优秀课程;各系建有院级优秀课程;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全院争取建成2-3门省级精品课程。
三、课程建设的要求
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我院课程建设的要求详见《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建设验收标准》。
四、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
(一)立项条件
申报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各类重点建设的课程应是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窗口课程,并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2、各类重点建设的课程应具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教学团队,并具有一定的课程建设基础。
3、各类重点建设的课程应具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目标和措施,并能体现改革精神,其预期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突破性,并对学院教学工作能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二)申报条件
1、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虽为初级职称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2、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并具有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
3、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含兼职教师)应结构合理,一般不超过五人,且能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可以跨系、跨专业联合申报。
五、课程建设项目的检查评估与验收
1、根据课程建设的不同目标,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为:系级优秀课程一般为1年;院级优秀课程为2-3年;省级精品课程为3-5年。
2、课程建设项目完成后,应按《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建设验收标准》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3、系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对检查合格的核拨剩余建设经费,一年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对建设效果差的课程,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停拨建设经费,并视情形给予警告或撤销建设项目。
4、院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每应进行自查,并向学院报送建设自查报告,学院视其进展情况,核拨下一的建设经费。建设期满,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对达到验收标准的课程,即确定为院级优秀课程。对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课程,限期进行整改,若整改不力,将给予通报批评。
对院级优秀课程中遴选出的2—3门重点建设课程,学院将继续给予资助,并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六、课程建设项目的经费核拨与使用
1、学院设立课程建设专项资金,以重点资助各级优秀课程的建设工作。对各级优秀课程的建设项目,学院将视其建设任务,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
2、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应符合《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题)经费使用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要求。
课程建设经费与实施进度挂钩,在检查的基础上分核拨并实行专款专用。
七、课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课程建设项目实行院、系(部)及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方式。学院负责宏观管理、监督与检查;课程所在系(部)要配合学院做好课程建设中的管理与督促工作;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经费使用等。
八、附则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管理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009年4月15日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建设验收标准
说明:
1、本验收标准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验收标准分为综合评估与课程特色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课程特色占30%。
2、“验收标准”栏给出的是A级的标准,评分时以此为依据,针对课程情况分别给予每项相应的验收等级。
3、经专家组评分,验收总分在80分以上的课程,可确定为院级优秀课程。
第三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学生会干部任免制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干部任免制度
为了加强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把好干部的质量关,特制定本制度。
1、学生会成员聘用采取公开招聘及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2、凡承认本会章程、愿意遵守本会各项规章制度,热心学生会工作、认真踏实,有为同学服务的能力和精神,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或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并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同学,均可应聘为学生会干部.对某方面具有特长、有利于学生会开展工作者,经主席团讨论通过和指导老师批准,可破格任用。
3、应聘人员必须填写《学生会竞选申请表》受聘人员采用公开竞选方式,经主席团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录用。一经录用,受聘同学即可成为学生会成员须遵守本会各项章程与条例和工作安排,并尽力完成工作。试用期为一个月。
4、对某方面具有特长、有利于学生会开展工作者,经主席团讨论通过和指导老师批准,可破格任用。各系可推荐优秀学生到院学生会挂职,挂职时间最长为一个学期。
5、如有学生会成员因各种原因而离职,应由本人填写履历表(如要辞职要先将辞职信递交上级负责人)主席团认可后交回本人手中,办公室取消此人档案。
6、干部任期为一年,如有下列之一者,可主动申请辞职,学生会经校领导批准也有权罢免:
(1)违反校规、校纪处分或严重有损于学生会形象行为的。
(2)严重失职,工作很被动或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学习不认真,成绩在班级中排名居后的。
(4)例会3次无故缺席的。
(5)计划、小结或总结累计3次未交的。
(6)因违纪而被学校纪律处分的。
7、学生会干部采取换届选举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1)主席团的聘用采用公开招聘、统一竞选、择优录用的方式。
(2)新的主席团选举产生后,组织开展干部纳新活动,确立中层干
部(各部部长)。采用公开招聘、统一竞选、择优录用的方式。
(3)基层干部的纳新由中层干部开展,采用公开招聘、统一竞选、择优录用的方式,由分管副主席负责。
8、学生会采取人事调整制度。
(一)中期调整
(1)时间:第二个学期初期。
(2)调整办法:对于违反本会章程和有关规定,经教育无效者,由
所在部门负责人提请主席团批准,予以解聘。根据部长及分管副主席的意见决定人事的调整。对副部长以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部长以上
成员要述职,按照评议的结果确定调整。
(二)试用期调整
(1)时间:干部试用期间。
(2)调整办法:如有学生会成员在试用期内工作热情、业绩卓著,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由所在部向主席团提出申请,由本人填写申请表,经主席团讨论,批准归档后,可转正或升迁,人事变动完成。如有学生会成员在试用期内工作消极懈怠,或屡次违反学生会制度而受纪律处罚等情况,将由该部门向主席团提出罢免申请,经主席团讨论,批准归档后,罢免申请通过,人事变动完成。
(三)日常的调整
(1)时间:平时。
(2)调整办法:学生会各干部可跨部门平等移动。在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或由个人提出申请,上报主席团,由主席团讨论决定,下发调动通知,秘书处归档后,调动文件生效,人事变动完成。各系挂职干部,由于工作热情、业绩卓著,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可向主席团提出申请,经主席团讨论后,可转入院学生会工作。
第四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十六条 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招生录取严格遵守教育部、省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第十七条 在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在保证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具体录取标准,按照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高职“3+证书”类分类录取。第十八条 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投档比例,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0%-120%以内,学校视生源情况在此比例内作适当调整。第十九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投档要求的情况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第二十条 专业录取按考生所填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第一专业志愿额满的情况下,按考生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根据考生专业填报顺序,总分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第二十一条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总成绩并兼顾单科成绩,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缺的专业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第二十二条 外语语种要求: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第二十三条 退档原则:没有填报我院志愿者;体检不合格者;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专业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所报专业已满,未达到其他专业录取分数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选考科目与所报考专业选考科目不符,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本人书面申请放弃录取者;经电话征求意见,考生或考生家长答复不读者可作退档处理。第二十四条 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专业分档时对投出档案考生按照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的40%,术科成绩的60%计算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十五条 对学业水平成绩的要求:在广东省,报考我校文科类、理科类第三批专科层次专业的学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在广东省,报考我校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的考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至少有两门达到D级及其以上等级。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考生考试成绩(或排序)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优先录取。专业录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专业分档时对投出档案考生按照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的40%、术科成绩的60%计算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十六条 对省招生办公示通过的当《普通高等学校照顾加分考生资格》中的加分予以认可。国家
和省招生办公示通过的各种符合优录条件的考生,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五篇: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 的永恒主题。为使学院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 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现按照学院教育质 量监控的整体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 心工作的理念。确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科学管理,强化教学过程控制,进一步完善以质量监控为主线、以系(部)管理为基础的学院、校区、系(部)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长效机制,使教学质量 监控成为我院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组织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分学院级、校区级、教学系(部)。
1、学院级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务处、督导室等领导组成,对全院的教学活动 进行宏观监控与评估。
2、校区级质量监控组织由教学副院长(院长助理)、教务办公室、科研督导、系(部)主 任组成,对校区教学工作组织实施管理、监控与评价。
3、系(部)级质量监控小组由教学系(部)领导、技术中心(教研室)主任和若干名骨干 教师组成,对教师备课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和教学资料存档情况进行检查,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三、工作机制
1、坚持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学院、校区和系(部)的主要领导是教学质量的第 一责任人。
2、构建学院和校区以宏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为主,各教学系(部)以日常教学质量检查 与改进为主的运行机制,发挥教学系(部)基层组织作用。教学系(部)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 任方。
3、通过日常教学巡查、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听课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考 核评价信息,汇总到督导室,信息整理和分析的结果反馈教务处(办)和教学系(部),突出问
题安排专家调查或听课。
三、主要内容
(一)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的监控 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属于教育 教学策划的范畴。
1、专业教学标准的监控
专业教学标准明确阐述专业设置的依据,准确界定专业与职业领域,清晰定义专业培养目 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具体提出毕业生应达到的技术技能指标,完整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发展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培养方案分析等环 节,经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主管院长签发后执行。专业教学标准一经实施,各专业必须严格 按照专业教学标准组织教学,任何人和部门不得违规调整。
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是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培养模式所做的较大规模的改动。教学系(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申请,主管院长审批,教务处备案后实施。
2、课程标准的监控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清晰地定义了课程的教学
目标,全面阐述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明确提出本课程的考核目标,系统规划本课程的教学模 式和考核方式,具体给出各项教学文件的开发思路和教学资源使用建议。
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体现改革思想的课程标准,是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课程标准开发主要包括确认教学目标、确定能力解析表、研制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开发教学文件以及编制考核方案等环节。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教学系组织落实,课 程建设考评小组评审,经教学工作委员会批准后发布实施,并在教务处(办公室)备案。所有 课程在开课前必须编制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教学系应向任课教师提供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必须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和考核,如果需要进行局部调整,需经过教学系批 准并在教学系备案;如果发现课程标准已经过时,则应向教学系提出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建议。任何教师不得私自背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展教学。
(二)学期授课计划的监控 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日常教学工作计划性与规范性的具体体
现,是检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执行情况和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学期授课计划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来编制,明确课程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给
出课程考核方法,结合任课班级做出教学时间的具体安排,并明确每次课的目的要求、简要内 容、作业、授课地点和教学设备需求。学期授课计划需经过教学系主任审核,并在教务办公室 备案后实施。
任课教师必须按照学期授课计划进行备课和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若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必须经教学系(部)主任批准,并在教学系和教务办公室备案。
(三)教学秩序检查 教学秩序检查是教学过程监控的基本环节,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 学有序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按照《教学失误与教学事 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及时处理。
1、日常教学巡查 教务办公室派专人每天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秩序进行检查。检查项目 包括教师到位情况、教学准备情况、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听课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教学系反馈,由教学系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和管理。
2、教风学风联合检查 各校区组成教风学风联合检查小组,加大教风学风的检查和监督力 度,强化管理,树立良好校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联合检查每周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照规 定及时处理。
(四)常规教学检查 常规教学检查包括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检查,以 教学系(部)为主体进行普遍检查,以达到稳定教学秩序、保证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效落实的目的。
1、期初教学检查 期初教学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学前的教学准备情况,包括教室资源准备、学期授课计划编制、提前 3 周备课情况、第 1 周教学开展的情况等,其目的是保证新学期迅速建立起稳定的教学秩 序,顺利开学。
2、期中教学检查 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对任课教师执行授课计划、备课与教案资料、作业 布置批改、课程中期考核情况和学生学习状况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查,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及时做好纠偏工作。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第 10 周左右),召开两个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发现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搭起上下沟通的桥梁,创建和谐校园。教务办公室组织各教学系举行教师座谈会,并邀请学院领导参加。通过教师座谈会,收集教师对各班学风、课程设置、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办公室汇总座谈 会意见,提交学院领导研究,督促相关部门改进管理和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各教学系组织本系所有班级的学生代表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和了解各班级教与学的情况,听取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意见。教务办公室收集各 教学系学生座谈会记录,进行统一整理,整理归纳学生意见,进行相关部门反馈,共性问题向 学院领导汇报,提请学院领导研究解决。
3、期末教学检查 期末教学检查主要是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目的是根据教学完成情况,检查 一学期教学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对下学期教学工作提出整改措施。
期初、期中、期末检查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检查过程中教学系(部)要针对每 位教师的情况填写教学常规检查测评表,同时关注理论课、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校区级质量监 控组进行抽查,保证各教学系(部)严格按规程执行,完成了常规教学检查任务。
(五)学生评教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重视 学生的意见,要建立起收集学生意见的有效途径,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学生评教由三部分组成。
1、专题座谈会。在开学第 4 周左右,针对新生班级的教学适应情况、上学期教学工作质量考核成绩偏低教 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改革试点课程和上学期成绩普遍偏低课程的教学情况等,由教务办公 室、督导室组织专题座谈会,了解相关班级、教师、课程的教学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 教学,提高质量。
专题座谈会有很强针对性、目的性和诊断性,是持续改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座谈 会后,要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反馈教学系(部),落实改进措施。
2、课程教学质量中期调查
在开学第 10 周左右,由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班级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典型课程的教学质量 中期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和收获的感受,深入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提出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参加学生约占相关班级人数的 1/3。
3、教师教学工作学生测评 教师教学工作学生测评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定量评价的重要组 成部分。第 16 周左右由教务办公室统筹安排,由教学系组织各班 50%的学生,以填写测评表或网上测评的方式,对教师 的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教学等进行测评,由教务办公室进行数据汇总与整理,形成学生评教 的成绩。
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参加评教的学生必须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组织工作应认真规范。针对学生评教成绩明显偏低的课程与教师,教学系要进行深入分析,发 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交流、班级学风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六)教师评教
1、教师相互听课
教师相互听课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手段之一,同时更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每学期每位教师应听课 3 次。要求听课教师从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 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给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督导听课
(1)督导专家听课 聘请校内外督导专家按计划开展全院范围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测 评、反馈,对总体教学状况进行总结,提出各校区举办公开课的建议。
(2)诊断性听课 综合分析督导听课、常规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的结果,针对成绩明显偏低 的课程和教师,安排校内专职督导员和兼职督导员进行专项调查、听课,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或教学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
3、系(部)领导测评
第 16 周,教学系依据《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实施办法》的要求,部门领导完成对所属教 师的测评。
(七)教师评学 教师评学是教师对授课对象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第 16 周左右,教务办公室组织教师开展教师评学。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的 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评价内容,以达到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教务办公室将教师评学 数据进行汇总,反馈教学系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改进管理,扭转学风; 同时教学系应将教师评学的结果通知下学期为该班级授课的教师,以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针 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教师评学数据同时发送督导室,作为确 定诊断性听课对象的参考因素。
(八)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
第 16-18 周,学院组织对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质量考核,综合教学系(部)测评、常规教学 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科研工作的量化数据,汇总出教师考核成绩。考核成绩作为教师 岗位聘任、职务晋升、教师评优等的依据。
四、说明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