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为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职责而建立的,它对人才培养工作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诊断、评价、调节,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体系。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机械工程学院实际建立了由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以及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如图。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监控信息收集反馈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考试考核课程设计教学教学规范教学督导制度其他制度领导听评督导组听评教师听课交流教研室教学研讨反馈集中听评专项比赛示范观摩师德师风教学质量周五例会评课反馈任课教师全体进行学习次周五例会反馈给任课教师
图
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机构
(一)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领导小组
组
长:孙成通
李永臣
副组长:郭春凤
林清夫
任芳
刘元兴
成员:麻晓飞
韩虎
田建
李秋实 左玉虎 王锐 钟兵 徐淑琼 刘玉慧 张会玲
主要职责和任务:负责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部署安排和统筹协调工作,负责对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审议并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机械工程学院学风督察委员会 主
任:李永臣 副主任:任
芳 刘元兴
成员:田建 綦钧 林洁如 刘中奎 李之培 卢兆信
主要职责和任务:负责学中学风养成,考前考风考纪宣传,学院教风监督。
职责:负责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三)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 主 任:孙成通 副主任:郭春凤
成 员:林清夫、任芳、刘元兴、麻晓飞、田健、李秋实、王锐、钟兵、左玉虎、田相克、学习部部长
主要职责和任务:参与学院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和教学检查工作;负责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和质量把关。
(四)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 主 任:孙成通 副主任:林清夫
成 员:郭春凤、徐淑琼、钟兵、刘玉慧、张会玲、张德珍、田相克、曲文君、麻晓飞(博士)、王锐(博士)、卢兆信(博士)
二、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保障
为了使机械工程学院质量保障体系良性运转,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教学各项工作。
1、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2、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
3、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4、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规范
5、机械工程学院实习教学工作规范
6、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
7、机械工程学院考试工作规范
8、机械工程学院教案、讲稿编写规范
9、机械工程学院领导听课管理制度
10、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检查实施细则
11、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测评办法
12、机械工程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意见
13、机械工程学院关于推进双语教学的实施办法
14、机械工程学院教材选用与管理办法
15、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管理办法
三、机械工程学院实施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一级保障监控体系是指学校的教学督导制度、课程主讲教师资格 制度、教材选用制度等。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的随机跟班听课,抽检教师备课教案、学生的考试试卷、学生的作业及设计资料等,听取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教学反馈,严格主讲教师的资格审查和教材选用,规范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二级保障监控体系是指院级的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三级保障监控体系是建设教研室一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教研室老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制度、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制度等,形成三级教学监控网络(体系如下图),并将监控重心下移。
(一)校级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见学校文件。
(二)院级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领导听课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所指的听课领导指学院处级党政领导。第二条
学院正处级党政领导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0次,分管教学科研的处级领导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6次。
第三条
听课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听课程由听课领导自行决定,一般不提前通知任课教师。
第四条
听课领导在每次听课时应认真填写《领导听课记录表》,如实记录所有项目。在听课过程中,听课领导应征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师讲课水平、教材及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
第五条
听课领导在听课的基础上,应针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第六条
每学期结束,领导干部须将《领导听课记录表》及时交办公室教学秘书处,经整理交档案员入档。
第七条
党总支在每学期末要召开一次领导听课汇报会。
2、教学督导委员会听课与评课制度
第一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要制订出详细的听课与评课计划,学期末要写出工作总结。
第二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的听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三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要召开一次教学工作分析会,及时了解、把握全院教学工作运行状态,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第四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要组织学生评教工作。第五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年要对全院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排名,经党总支确认后,上报学校。
第六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根据学校的有关要求,对教学质量排名列学院前10%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后10%的教师采取帮扶措施。
第七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根据教学质量排名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优选教师上好主干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第八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采取有效方式,及时负责地向有关教师反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第九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要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对我院教师的听课与评课工作。
3、教研室听课与评课制度
第一条
各教研室要在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听课与评课工作。
第二条
各教研室每学期要制订出详细的听课计划,学期末要写出工作总结。
第三条
各教研室每学期要有计划地组织本教研室教师开展相 互听课活动。
第四条
各教研室每学期至少要开展6次评课教研活动。第五条
各教研室每学年根据学院教学质量排名,对排名靠后者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4、学生评教制度
第一条
各班成立不少于7人的评教小组,由班长、学习委员牵头组织,评教小组成员具有代表性。
第二条
每周分别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周五集中汇总有代表性的意见或建议,填写学生评教意见反馈表,班长、学习委员共同签字后报团学办,团学办收齐所有班级的反馈表后,周五下午集中报评建办公室。
第三条
各系(教研室)、教学办、团学办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把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汇总后报评建办公室。对本院能够解决的问题,评建办公室将限时督办完成,对涉及到学校其他部门的问题,评建办公室将及时联系解决或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5、教师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制度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行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成员、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系(教研室)同行专家和授课对象(学生)四个层次的评价。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领导和具体组织实施。
第一条
教学质量评价实行百分制。其中,学生评价占总分的30%,算分时除掉人数10%的最高分,除掉人数10%的最低分。
第二条
教学系(教研室)同行评价占总分的20%,算分时除掉人数10%的最高分,除掉人数10%的最低分。打分时必须分出名 次,否则重新打分。
第三条
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评价占总分的30%,算分时除掉人数10%的最高分,除掉人数10%的最低分。打分时必须分出名次,否则重新打分。
第四条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成员评价占总分的20%。
学生主要从教学态度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评价教师,教学系(教研室)同行主要从教学和参加教研活动等方面评价教师,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从教学,课程建设等多个方面评价教师,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成员主要从师德建设和教书育人等方面评价教师。每学期结束前二周完成此项工作,并根据分数排出名次。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与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挂钩。
(三)教学系(教研室)级
主要包括教研室老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制度、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制度等,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规范各项具体教学环节。
1、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3、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4、考试试卷质量标准
5、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6、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文化建设应当是学院所有部门的共同职责,要不断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主题的 思想观念,进而理解学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提高办学质量成为全院上下共同的内在追求,从而自觉地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积极不懈地努力。
(二)构建以激励为主,监控、约束为辅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成果激励机制和教学事故认定处理机制,强化教职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开创性,以形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显著提高学校的工作绩效。
(三)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保证人才引进数量,更要提高质量,还要加强师德修养、教风建设和高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强化高职教育特色,还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对外聘教师的选聘及教学过程的管理。
(四)加大监控力度,严格教学管理
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教学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督导监控,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过程管理,严格检查,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五)加强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整改处理
引进并合理实施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变行政指令式的管理为目标管理,要求各项工作都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几个环节,整个工作过程都留有必要的质量记录,以便于考核与质量的责任追踪。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理解与支持,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学院要加强自我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校情、能自我监控、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抓紧抓好,使学院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机械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01日
第二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方案(试行)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建设不断深化,不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以提高教育质量求生存,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精心培育具有胜任第一任职岗位的职业能力、职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以及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应具备要求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令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满意的优质高职教育教学服务。
总的质量目标是:突出敬业精神好、实践技能强的办学特色;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85%;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率≥9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90%。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体现,课程(理论、实践)质量目标要求在课程标准中明确体现。
二、组织机构与职能 1.教学工作委员会 全面负责全校范围内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保证全校质量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从宏观上总体把握全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确定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目标、标准和措施,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创造条件,争取全校师生及各部门对质量保障工作的支持。具体工作如下:
(1)对质量保障工作进行全面设计,建立健全全校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制订质量保障方面的各种规范性制度、质量标准和工作计划;(3)组织全校性的教学检查、评估、督导等工作;
(4)建立校级领导、处级领导、教师的听课制度,并督促、组织实施;(5)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档案管理工作;(6)组织质量保障工作会议、座谈会、问卷调查等;(7)做好汇总、统计、分析、备案、总结等工作;(8)建立并实施较为健全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2.教学督导组
教学督导组在主管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对全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学督导组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各项督导工作。
3.职能部门
招生就业指导处负责招生过程的质量管理,把好新生质量关,搞好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新生入学后的复审等工作;负责组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分步实施;负责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建立科学的考试工作程序和制度,严格考试过程管理,进行必要的试题及试卷分析,做好考试及教学工作总结;负责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水平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院务处负责教学条件保障。4.各系(部)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保证本单位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本单位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2)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有关文件;(3)组织本单位的教学检查、评估、督导等工作;(4)坚持执行听课制度,并督促、组织实施;(5)建立和完善教学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6)组织各类教师、学生座谈会议、问卷调查等;(7)做好汇总、统计、分析、备案、总结、上报、信息反馈等工作。
三、日常教学质量管理
1.建立教学检查制度。教务处与系(部)坚持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及教学秩序检查,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加强教学信息反馈过程的管理。教学检查由教务处统一组织,一般可安排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期中教学检查等。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抽查学生作业、召开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检查性听课等。
2.建立听课制度,充分发挥听课制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长、教学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及教研室主任都应定期深入课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听课,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教研室应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开展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一般安排每学期末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普遍评教活动,同时进行教师评学,由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共同组织,教学督导组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学副院长。4.学风检查。学生工作处与各系(部)要坚持定期进行学风检查,经常了解学生学习纪律、完成课堂课后作业、考风、考纪及主动学习状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学风检查由学生工作部统一组织,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抽查学生作业、召开座谈会、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抽查学生自习情况等。
5.由教务处督导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按专业、年级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组织,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教务网留言板等各种渠道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意见,及时改进教学。6.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招生就业指导处与各系(部)要坚持定期进行毕业生质量社会调查,经常了解毕业生胜任工作状况、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等信息。
四、教学质量评估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评估,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学生学业质量测评等方面。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以系(部)、教研室自评为主、学院抽评为辅,注重实效。1.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评估
校级教学管理水平评估,主要对全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进行自我评估,结合教育部五年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包括:(1)教学职能与业务部门的教学管理水平评估,每五年进行一次,在评估周期内分期完成。(2)教研室教学管理水平评估,每三年进行一次,由各系(部)统一规划,教研室提出申请,经院、系(部)审核后,接受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2.教师教学工作考核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是学院对教师教学工作实施的全过程、定量化的检查、考核制度。考核人员包括学院领导、院教学督导组成员、教务处成员、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考核内容包括课前准备(教案、讲稿)、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环节,考核方式包括定期检查教学日历、教案、讲稿、学生作业,随堂听课,不定期抽查辅导答疑,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学生评教等。各项检查、考核都要填写量化考核表,期末汇总。3.专业评估
以《专业评估实施细则》为基础,开展以专业教研室自评为主、学院抽评为辅的专业评估,初步建立起与省级、国家级试点专业、精品专业评审接轨的以评促建机制。4.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实施细则》、《课程评估标准(试行)》,初步建立起与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接轨的以评促建机制。5.学生学业质量测评
由教务处与有关系(部)组织完成,主要包括:(1)试题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试题分析;(2)课程结业考试、期中及平时考查(测验、作业等);(3)实习实训考核和其他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4)毕业论文(设计)考评和实践技能考核。(5)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考核。
五、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教务处、各系(部)负责将教学检查、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督导、学生教学信息员、学风检查、毕业生质量调查、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评估、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学生学业质量测评等各项工作的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将结果反馈给组织人事部,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篇: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环节监控的想法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环节监控的想法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每所高校不可回避的任务和使命。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涉及教务处、系部、教研室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人员包括学校教务处教学研究室、教务科、教材科、设备科等职能部门的行政办公人员,还包括系部主任、系部秘书、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教学秘书等教学单位的基层管理人员,同时还包括校系两级的教学督导组专家。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教学管理系统,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
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保证和监控对象。既包括对教学准备的检查和监控,又包括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同时也包括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因此,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是一个完全的,闭环的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
(一)教学准备阶段
包括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的检查,也包括教师配备、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教师办公设备的准备情况以及各类教学文件如教材、教案、讲稿、课程表、进度表、学生名单的准备情况。教学准备阶段的检查一般在学期初进行,由系部行政领导和秘书到各教研室走访调查,查阅相关教学文件,询问期初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如遇到困难和问题,研究并及时解决,保障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的检查与后两个阶段的检查是密切结合的,它们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当然,这些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不能频繁变动,否则会影响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稳定性,一般在3—5年修改完善一次,并需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得到审批后方可执行。
(二)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这一阶段检查监控分为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主要采取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制,采用课堂教学质量听课评分表,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打分。一般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打分,并给出书面评价意见;同时,听课专家会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议表按一定比例发放
给学生,学生评议表中侧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教师的课堂组织、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只打分不写评语。教学秘书将专家评分表和学生评分表根据统计学的公式进行汇总得出专家评价成绩和学生评价成绩,最后由系部教学秘书将专家的评价意见和测评分数反馈至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了解情况后交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根据专家的评价意见给出书面的教学改进措施,并由教研室主任督促检查。
对于医学实验课、化学物理实验课以及计算机上机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主要采取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操作演示本堂课的授课内容,通过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检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向学生发放评分表,从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和实验内容来评价,监控的方法和手段与理论课相同。只是评价考核的侧重点不同。
除以上所述进行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之外,以学生处牵头,在学生中间选择有责任心、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学生信息员,主要从事教学一线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包括课堂教学、专业设置、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水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考试情况等环节的信息,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期末考试阶段
为了全面反映考生的学习情况,避免教师给题、划题,学校教务处考务科对全校各门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制,建立各学科的试题库,期末从试题库中随机抽调试题组成考卷,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但要注意在试题库建设过程中,试题的选择一定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掌握好试题的难易度,不出偏题、怪题,并保证试题库中试题的数量。
与此同时,做好每学期的试卷分析工作,从学生常犯错误中,加强教学薄弱环节的改进,还可以检查分析试题的合理程度,逐步改进完善试题库和试卷编制工作。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保障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综合性、层级性、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教学管理系统,需要各方力量齐心协力,通力配合。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备的规章制度保驾护航。其中包括督导组工作条例,:各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方案、教学质量规程、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计划、系(部)教学管理水平评估办法、教学事故处理条例、专业设置条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重点课程建设规划、教研室工作条例、实践教学工作条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学籍管理细则、教师管理条例、学生管理条例、教材管理条例等。
结合现在高等医学教育现状,谈谈高教改革的关键点和自己的认识
一、高等医学教育现状中问题和弊端:
1、大规模扩招,医学生入学成绩低,生源质量不如以往。医学教育是生命教育,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大学教育,应提高入学分数,提高准入门槛,这对于医学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2、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很难把握和衡量,没有量化的标准。不能根据市场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和修改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单一,部分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节,知识陈旧,更新速度缓慢。
3、医学院校教师大多来自医学院校各层次的毕业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学中很难将医学理论知识与病案病例生动的结合在一起,教学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与此同时,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兼职教师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教学法的知识背景,导致即时临床诊断经验丰富,却难以完全倾囊相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兼顾医生和教师两种职业,往返与医院和学校,经常顾此失彼,往往会出现临床医生主讲的课堂上教师无故脱课的现象。
4、高等教育没有自主权。办学计划、招生、办学经费、教学大纲,都由国家统一统一执行,忽视了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调控手段单一,学校按上级文件办事,只对上级负责,学校与学校之间沟通和交流,封闭办学,与市场和社会缺乏信息反馈和能量交换。办学的动力和效益不能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需要,从而丧失了主动适应社会的活力,也使办学缺乏一种直接来自社会的压力和动力。
5、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条化、行政化,缺少生机和活力。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党管一切的原则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对于教学为主的单位,教学、科研、行政、人事、后勤由学院统一管理,集权高度集中,缺少监管和约束机制。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解决策略之我见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的弊端同样在各类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存在,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因此,若要真正从根源上彻底改变高等教育现状,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教学运行和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必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转变观念,灵活办学,多方参与,实时监控,才能既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能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又使高校卸掉“脚铐”的束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利用各方力量,充分调动教职工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更加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
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从那些方面入手?
首先,应从我国教育的国情出发,与国际教育接轨,像西方成功的办学经验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建立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的运行主体应由政府转变为高等学校,使高等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机构设置、人员聘任、经费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具有自主权。通过立法使政府的管理权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权分离,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由对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府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其次,启动市场调控机制,使高等学校建立起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市场”作为社会的中介,把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高校,以此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三,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方面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产学合作委员会、社会中介等组织,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动。这些组织机构是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第四,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对外代表学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对行政工作起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由教授组成的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以教授为主体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重要决策进行审议。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的经常性的中心工作,重点大学既要把学校办成教学中心,又要办成科研中心。要求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重视进行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的评估和信息反馈。高等学校应建立评估制度,对教学状态、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反信息,以便学校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第五,高等教育经费控制与经费来源多元化,保证高等教育系统稳定运行,又刺激高等教育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大学教育经费由政府拨款,学校收取学费,科研经费收入、社会赞助。
【完】
第四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精心设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在认真总结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理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在此框架内以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为主体打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此全面梳理和修订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原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督导制度之上,增设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过去的单纯学生问卷评价改为学生网上评价与院系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在过去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生反馈教学信息的机制,本学期正式了启动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加强学生监督力度,发挥学生的监督主体作用。完善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使得教学管理规范化,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2.积极构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机制。加强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建设,提高院系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出台了《石家庄学院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指标(试行)》,并在试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方式。通过对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促进了院系对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形成了良好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3.多种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形成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良性机制。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修订了教师进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通过访学、课程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师资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出台了《石家庄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为构建稳定的高水平外聘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外聘教师作用提供了保障。
4.院系加强教学建设的力度。各院系开展教学建设工作,以评促建,完善课程建设规划,规范院系教学档案。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说课程”活动,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所任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全校内积极开展“说专业”活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和专业内涵建设思路,促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对院系教学建设进行全面深入检查,促进院系教学建设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同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本纲要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列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2.教学资源管理 3.教学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说明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1.1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由校长主持,明确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的地位,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1.2 质量目标 1.2.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质量要求:
① 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符合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② 体现在办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1.2.2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1)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2)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3)实践训练:实验/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专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4)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5)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质量要求:
① 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与指导思想相符合;
② 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量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
③ 子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并明确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系)应对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化,在培养计划中反映。1.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质量要求:
① 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② 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1.4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是学校的重要管理职责之一。校内组织机构(行政、学术组织)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职责和权限)应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质量要求:
① 有适合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 ② 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相互关系清楚;
③ 不同层次、职能部门、机构之间就相关质量活动进行有效沟通。1.5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学校领导评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校领导按计划的时间间隔组织评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质量要求:
①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 ② 有明确的评审办法和程序;
③ 评价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④ 评价结论有反馈,并进行改进,且对改进情况进行检查。1.6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学校教与学等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及制定改进措施。基本内容包括: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等。质量要求:
①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② 有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
③ 评估结论有反馈,并进行改进,且对改进情况进行检查。2.教学资源管理
2.1 人力资源管理
师资队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因素。基本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结构及发展趋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主讲教师资格;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比例;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教师的本科教学激励机制;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等。质量要求:
① 师资队伍满足教学的需要,体现师德和敬业精神,保证教学质量; ② 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有措施; ③ 师资培训、进修得以正常实施; ④ 有教师考核、奖惩机制; ⑤ 主讲教师资格的认定。2.2 教学经费管理
教学经费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经费投入和使用。基本内容包括:四项经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的情况。质量要求:
① 教学经费的投入满足教学的需要,保证教学质量;
② 做到教学经费投入和使用公开、透明,投入加大,使用合理; ③ 财务处每年公布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 ④ 公布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的情况;
⑤ 公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每年的教学经费使用情况。2.3 设施建设与管理
教学设施建设与管理是设施管理的关键因素。基本内容包括: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机房、校园网、图书馆、语音室、体育设施、校园网等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与管理。质量要求:
① 教学设施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能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 ② 教学设施硬件的投入和维护正常;
③ 教学设施软件建设应以为本科教学服务为宗旨。2.4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2.4.1 专业建设管理。基本内容包括:专业定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基地。质量要求:
① 专业建设应有规划和目标; ② 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和专业; ③ 新专业建设满足教学要求;
④ 专业定位合理,专业特色明显,课程体系科学,师资队伍、实习基地等满足教学需要。2.4.2 课程建设管理。基本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质量要求:
① 课程建设应有规划和目标;
② 按计划实施,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③ 每门课程有教学大纲;
④ 优质课程、精品课程有评价标准,经费资助到位; ⑤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
2.4.3教材建设管理。基本内容包括:教材编写、选用、评优和资助;引进原版教材;教材供应。质量要求:
① 教材建设应有规划、有措施; ② 鼓励引进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
③ 有科学的教材编写、选用和评优制度,经费资助到位; ④ 教材供应满足教学需要。
2.4.4 实践教学建设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开放;实习/社会调查等。质量要求:
①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② 按培养计划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③ 有规范的管理制度。2.5 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改革与研究。质量要求:
① 立项评审规范、经费到位;
② 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认定书规定的内容; ③ 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3.教学过程管理
3.1 培养计划制订
培养计划是学校实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基本内容包括:培养计划制订、审核。质量要求:
① 培养计划制订、审核程序规范; ② 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③ 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3.2 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计划制订应按照社会和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校定位,达到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基本内容包括:招生计划制订、生源质量分析。质量要求:
① 招生计划制订程序规范、合理;
② 体现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③ 生源质量高。3.3 培养人才全过程
学校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控制首先应确定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影响培养过程的诸因素,并对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控制流程及文件。关键环节包括:日常教学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第二课堂、学籍管理、体育锻炼等。
3.3.1 日常教学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开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教师执行教学进度表、课表情况;考试管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社会调查管理。质量要求:
① 开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正常进行,有记录,有反馈,有改进; ② 教师执行教学进度表严格,课表的任何变动须按变更程序进行; ③ 考试管理严格、规范;
④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社会调查管理严格、规范。
3.3.2 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奖励及激励措施等。质量要求:
① 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
②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完善、效果好。
3.3.3 学风建设。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质量要求:
① 把学风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②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③ 为学生创造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的良好氛围;
④ 重视考风建设,制止考试作弊等错误行为,纠正不良风气; ⑤ 进一步建设优良学风集体,建设优良校园文化氛围。
3.3.4 第二课堂。基本内容包括:讲座、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质量要求: ① 定期开设讲座;
② 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经费落实、辅导教师到位。
3.3.5 学籍管理。基本内容包括:选课、成绩、学籍管理。质量要求:
① 选课手段现代化; ② 成绩管理做到准确、及时;
③ 对入学、升级、毕业资格进行管理,建立学籍档案。
3.3.6 体育锻炼。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
质量要求: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及社会适应目标。
3.4 教学文件档案管理
教学文件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文件、教学成果、试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资料等。质量要求:
① 档案齐全、管理规范;
② 管理手段先进,便于查找、利用。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4.1 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不合格控制、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
4.1.1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基本内容包括:校、学院(系)领导及督导组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质量要求: ① 形成制度;
② 有听课记录,有反馈。
4.1.2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基本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专题报告、实习/社会调查、实验教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的质量监控。质量要求:
① 有大纲以及相应的操作程序、管理方法; ② 有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③ 组织各种形式的实习/社会调查的检查,开展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公开答辩,组织校内专家检查、旁听答辩。
4.1.3 不合格控制。基本内容包括:重修、学生违纪处理。质量要求:
① 有重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② 有学生违纪处理规定,包括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校纪校规的处理规定,并严格执行。4.1.4 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 质量要求:
① 毕业前按照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的要求严格审核; ② 每学期告知学生离获得毕业、学位资格的差距。4.2 分析
教学质量的分析主要有: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考试分析、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4.2.1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基本内容包括:考生的各门高考成绩、中学情况、进校后的跟踪分析等信息分析。
4.2.2 考试分析。基本内容主要有:试卷分析。
4.2.3 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基本内容包括:课程质量、任课教师、培养计划等信息分析。
4.2.4 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基本内容有: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就业工作措施与效果。4.2.5 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基本内容有:毕业生跟踪调查并分析质量目标是否实现。质量要求:
① 定期进行各类调查分析; ② 调查力求客观,样本有一定数量; ③ 分析结果在不同层面公布并及时反馈; ④ 分析结果作为改进质量和进行决策的依据之一。4.3 改进
教学质量改进的基本内容包括:制定纠正措施、制定预防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质量要求:
①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 ② 各项措施要落实到位,并有检查;
③ 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是一个过程,要始终以学生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满意程度作为持续改进的第一要务。说明 说明
1.纲要涉及的基本概念
(1)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形成的系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动态过程。
(2)教学质量管理:从纵向来说,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学校定位、教育思想观念、本科教育的地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定位、目标的质量体系;从横向来说,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培养计划、培养模式、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
(3)教学质量标准:既是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标准,即人才培养目标及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应达到的质量水准,又是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即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使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诸因素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管理措施和质量要求。2.制订纲要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目的:纲要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为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出基本要求,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依据。(2)基本原则:
① 找出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② 找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③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④ 借鉴有关质量管理理论的思想和方法; ⑤ 贯彻教育部、上海市有关文件的精神。
3.为了便于了解,用后面所附的“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列出了纲要中提出的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并分为主要方面、一级项目、二级项目、基本内容四个栏目;又用附图表示了四个主要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国家、社会和学生的关系。
4.纲要中有关项目的编号为统一编号,一览表中方括弧内的数字即为此编号,此编号将在后续文件中统一使用。
二、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
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是使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构架,它明确了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工作机构及各自的职责,同时明确了本科教学质量的监督系统、主要监督内容以及有关监督单位。
(一)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二)工作机构及其管理职责
(三)监督系统及其主要监督内容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执行和监督一览表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总框图
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质量保证分框图 同济大学教学资源管理质量保证分框图 同济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质量保证分框图
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质量保证分框图
(一)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校教务委员会是在书记、校长主持下保证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订和实施,并监督各个工作机构的执行情况,其成员由书记、校长、有关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人、图书馆负责人、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负责人、体育部负责人、部分学院(系)负责人及由校长聘请的资深教授、学生代表、校外人士组成。校教务委员会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职责主要有:
1、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
2、监督各个工作机构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情况和监督单位实行监督的情况;
3、决定有关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政策和措施。
质量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质管办)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质管办的职责主要有:
1、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
2、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
3、汇总、统计各个工作机构和监督单位等提交的有关表格、数据、报告等;
4、完成校教务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工作机构及其管理职责
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工作机构为现有的各有关职能部门、体育部和各学院(系)。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书记、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主管人事副校长、主管财务副校长、主管基建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分别对书记、校长负责;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基建处、团委、资产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宣传部、监察处、校医院、学位办、图书馆、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等职能部门分别对主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负责;各学院(系)、体育部在有关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的领导下做好有关工作。
按照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为: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共涉及18个一级项目、37个二级项目、91个质量要求。在每个项目中,工作机构的基本管理职责是:
1、制订相应的质量子目标及其质量指标;
2、制订实现质量子目标和达到质量指标的计划;
3、组织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
4、根据监督系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改进。
(三)监督系统及其主要监督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是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执行情况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由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管理员及全校师生实施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监督:日常监督、定点监督、定期监督和公众监督。日常监督
每个工作机构设质量管理员,负责对本单位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并定期将情况反馈给质管办。定点监督
对本科教学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监督。实施定点监督的单位可以是质管办、职能部门、学院(系)等。监督单位要将监督情况及时报质管办,并反馈给被监督单位。定期监督
由质管办定期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管理评审主要是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也包括对职能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执行情况的管理评审及对学院(系)的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包括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公众监督
由学校开通各种渠道包括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网站、信访等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公众监督。质管办、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要对公众监督的意见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
为了使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更具体和可操作,采用一览表的形式,即“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执行和监督一览表”将执行项目名称、责任人、执行人或执行单位、执行内容以及监督项目名称即质量控制点、负责人、质量监督单位、监督内容等列出。同时,上述内容也另用框图表示。
三、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流程
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流程是针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所涉及的若干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使教学达到质量要求而形成的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链。它反映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控制方法,并将质量控制点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流程中,主要涉及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有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在质量保证流程中,须列出有关程序,并用流程图表示。
(一)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总流程
(二)教学资源管理的质量保证分流程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质量保证分流程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总流程图 同济大学教学资源管理质量保证分流程图 同济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质量保证分流程图
(一)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总流程
(一)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总流程
按照社会、国家及学生的要求,通过本科教学的一系列质量活动,达到培养的人才能使社会、国家及学生满意。程序
1.校长主持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1]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1.1]、质量目标[1.2]、专业设置[1.3]、职责、权限和沟通[1.4]。2.进入教学资源管理[2]和教学过程管理[3]的质量保证分流程,并由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和定期监控。分流程的进行程序另见分流程图。质量控制点有管理评审[1.5]、教学评估[1.6]以及教学质量分析和改进[4.2]、[4.3]。3.管理评审[1.5](1)由校长主持,定期(四年一次)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职能部门、学院(系)进行评审,由质管办负责组织。
(2)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提出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的综合报告;教务处提出学生培养质量状况的分析报告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及满意度分析报告。经过管理评审,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过程管理中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资源管理提出改进意见。
(3)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的管理评审,职能部门和学院(系)应在每学年末提交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质量报告,并在管理评审时提交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自评报告。管理评审应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系)提出改进意见。(4)质管办、职能部门、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
(5)质管办应将管理评审的结论和意见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
(6)校教务委员会应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改进措施,并由质管办予以落实。
(7)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应根据反馈的评审结论和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做好改进工作,并报质管办备案。
(8)质管办应对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的改进工作加以督促和了解。4. 教学评估[1.6](1)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持,定期(四年一次)进行教学评估,主要内容有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由质管办会同教务处负责组织。
(2)质管办与各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做好迎接上级部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的准备工作。
(3)各学院(系)根据教学评估的要求做好自评工作。(4)质管办将评估结论反馈给各学院(系)。(5)质管办、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
(6)各学院(系)应根据反馈的评估结论和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做好改进工作,并报质管办。
(7)质管办应对各学院(系)的改进工作加以督促和了解,并将检查情况报项目责任人。5.教学质量分析和改进[4.2]、[4.3](1)由教务处处长组织在每学年末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主要内容有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考试分析、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和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2)教务处制订生源质量分析指标,试卷分析指标,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指标和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指标,组织各学院(系)进行分析,并汇总各学院(系)分析结果。(3)教务处将分析结果报校长并反馈给有关单位和各学院(系),督促有关单位和学院(系)进行改进。
(4)质管办收集各学院(系)及职能部门的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措施等,报校长并督促各学院(系)及各职能部门予以落实。
(二)教学资源管理的质量保证分流程
保证教学资源管理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经费管理、设施建设与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及教学改革与研究等项目达到质量标准纲要规定的质量要求。程序
1.教学资源管理的责任人为主管人事副校长和主管财务副校长。2.人力资源管理[2.1](1)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人事副校长。
(2)由人事处制定能够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负责教师资格认定及考核工作;负责教师职称晋升及定岗工作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的培训、进修等措施。(3)由教务处负责主讲教师的认定;制定正、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制定教师的本科教学奖惩制度。
(4)公布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本科教学教师工作管理及有关措施,并由人事处、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具体实施。
(5)由各学院(系)做好学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报人事处备案。
(6)由各学院(系)做好教师工作考核,将主讲教师的教学情况及责任教授完成岗位职责的情况报教务处。教务处对此进行检查,并将信息反馈给各学院(系),同时报质管办。(7)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情况评价。监督负责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主要内容:师资队伍是否满足教学需要,体现师德和敬业精神,保证教学质量;本科教学教师工作管理能否保证教学质量。由质管办会同教务处和各学院(系)实行监督,将评价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单位和学院(系)。
(8)人事处、教务处、各学院(系)根据反馈信息做好改进工作,并对下一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建议。
(9)质管办、人事处、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3.教学经费管理[2.2](1)教学经费管理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财务副校长。
(2)财务处根据本教学经费预算计划保证经费按时到位,并予以公布。(3)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各学院(系)、体育部按经费预算进行实施。(4)财务处于年终公布本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系)和体育部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5)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本科教学活动经费情况评价。监督负责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主要内容: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经费、上机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差旅费、教改经费等是否满足教学要求。由质管办会同教务处实行监督,将评价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单位和学院(系)。
(6)财务处、教务处在制订下一的教学经费预算计划时应考虑评价结果,予以改进。(7)质管办、财务处、教务处、各学院(系)、体育部做好有关记录。4.设施建设与管理[2.3](1)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基建副校长。
(2)基建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处、图书馆、体育部、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根据教务处提出的要求,组织制定本科教学设施硬件和软件建设规划,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
(3)计划涉及的各部门按计划实施。财务处必须保证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4)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本科教学设施情况评价。监督负责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由质管办汇同教务处组织检查现有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机房、校园网、图书馆、语音室及体育设施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将评价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部门,督促其改进。
(5)质管办、基建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处、图书馆、体育部、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教务处做好有关记录。5.教学基本建设管理[2.4](1)教学基本建设管理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2)专业建设管理[2.4.1] 1)教务处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各学院(系)明确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对专业建设进行管理。2)教务处、各学院(系)予以实施。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专业建设情况检查。监督负责人为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质管办会同教务处组织检查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将信息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各学院(系)。
4)教务处、各学院(系)根据反馈信息予以改进。5)质管办、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3)课程建设管理[2.4.2] 1)教务处制定课程建设规划,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2)由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实施。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课程建设情况检查。教务处于各课程建设项目中期组织进行中期检查,于项目结束时组织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反馈给各学院(系)及项目负责人。质管办对课程建设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务处。4)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4)教材建设管理[2.4.3] 1)教务处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建立教材编写、选用和评优制度,经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2)由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实施。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教材建设情况检查。监督负责人为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教务处于各教材建设项目中期组织进行中期检查,于项目结束时组织进行验收,将验收结果报监督责任人并反馈给各学院(系)及项目负责人。质管办对教材建设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务处。
4)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5)实践教学建设管理[2.4.4] 1)教务处制定实践教学建设规划,重点在实习/社会调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经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
2)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好实验教学建设计划。
3)由教务处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各学院(系)实施。
4)主要的质量控制点:实践教学基地质量检查。监督负责人为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由质管办会同教务处组织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的质量检查,将检查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各学院(系)。5)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6.教学改革与研究[2.5](1)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
(2)教务处组织制定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指南,经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3)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立项;做好管理工作。(4)各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所立项目进行研究、实践。
(5)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情况检查。监督负责人为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由教务处于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期组织进行中期检查,于项目结束时组织进行验收,将验收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各学院(系)及项目负责人。质管办对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务处。(6)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7.财务处应保证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所需经费到位,由质管办主任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报执行责任人。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质量保证分流程
保证教学过程管理的各关键环节,包括培养计划制订、招生工作和培养人才全过程达到质量标准纲要规定的质量要求。程序
1.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2.培养计划制订[3.1](1)培养计划制订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
(2)教务处提出制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并经校长批准,予以公布。(3)各学院(系)按原则意见的要求,制订有关专业培养计划,并经学院教务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后报教务处。
(4)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审核。监督负责人为校长。校教务委员会审核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教务处将审核意见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各学院(系);定期检查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提出修改意见。(5)各学院(系)修改后报教务处,正式汇编成册,并予执行。3.招生工作[3.2](1)招生工作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
(2)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制订招生计划,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报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并予以公布。
(3)教务处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和录取工作。(4)宣传部在媒体上做好宣传工作。
(5)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新生报到后的全面复查。监督负责人为纪委书记。由监察处、教务处、校医院对新生报到后进行全面复查。
(6)将复查结果报监督责任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教务处、各学院(系)。(7)监察处、校医院、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4.培养人才全过程[3.3](1)培养人才全过程项目执行责任人为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2)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3.3.2]、学风建设[3.3.3]、第二课堂[3.3.4] 1)由学生处会同团委组织制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第二课堂的工作计划,经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批准后,予以公布。2)由学生处、团委组织各学院(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实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建设优良学风集体,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举办讲座,开展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情况检查。监督负责人为质管办主任、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由质管办、学生处、团委组织对各学院(系)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将检查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各学院(系),各学院(系)进行整改。4)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3)日常教学工作[3.3.1]、学籍管理[3.3.5] 1)由教务处负责制订日常教学工作的各项计划和文件,经主管副校长批准后,予以公布,并进行开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进行考试管理,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社会调查进行管理,进行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等。2)由各学院(系)组织实施。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课堂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实践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学籍管理检查。监督负责人为教务处处长和学生处处长。由教务处对各学院(系)的日常教学工作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任课教师是否有主讲教师资格;组织校领导、校督导组听课;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社会调查、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的质量进行检查;由质管办、学生处检查学籍管理是否按有关条例进行。
4)教务处、学生处将检查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系)。
5)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系)根据检查结果做好改进工作。6)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系)做好有关记录。(4)体育锻炼[3.3.6] 1)体育部按照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制订学生体育锻炼计划,经教务处会签,主管副校长批准后,予以公布。
2)体育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
3)主要的质量控制点为体育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负责人为教务处处长。教务处组织检查,将检查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体育部。4)体育部进行整改。
5)教务处、体育部做好有关记录。(5)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
1)教学质量监控项目监督负责人为教务处处长。主要内容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4.1.1]、实践教学质量监控[4.1.2]、不合格控制[4.1.3]和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4.1.4]。2)教务处组织校领导、校督导组听课,每学年末汇总听课反馈意见和各学院(系)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对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3)教务处组织校领导和资深教授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社会调查、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的质量进行抽查,每学年末汇总抽查结果和各学院(系)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对全校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实施实践教学质量监控。4)学生处制订学生违纪处理规定,负责对违纪学生的处理。5)教务处负责对重修课程学生的审核,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6)学位办负责对毕业生学位授予资格的审查。
7)学生处、教务处、学位办将监控结果报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单位和学院(系)。
8)有关单位和学院(系)根据反馈意见做好改进工作。
四、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的实施 第三章 教学资源管理的实施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的实施
第五章 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的实施 第六章 奖惩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和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具体实施《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使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是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的基础性文件,《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是使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构架,《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流程》是使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得以持续、闭合、循环运转的关键。本条例是具体贯彻执行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框架和流程,使质量标准纲要提出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处于严格受控状态的管理措施和质量要求得以落实。
第三条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领导机构是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主持的校教务委员会,其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职责是:
1.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
2.监督各个工作机构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情况和监督单位实行监督的情况; 3.决定有关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条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机构是质量管理办公室(简称“质管办”),其工作职责是:
1.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 2.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
3.汇总、统计各个工作机构和监督单位等提交的有关表格、数据、报告等; 4.完成校教务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第五条 执行《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工作机构是学校的各有关职能部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基建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处、宣传部、监察处、图书馆、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等,以及各校区的管理委员会、体育部和各学院(系),其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职责是:
1.制订相应的本科教学质量子目标及其质量指标; 2.制订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子目标和达到质量指标的计划; 3.组织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
4.根据监督系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改进。
上述各项子目标、计划应广泛征求各学院(系)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实施方案应公布,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改进工作。
上述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对主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负责。
第六条 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的系统是本科教学质量监督系统。主要由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管理员及全校师生实施监督。有以下几种监督:
1.日常监督:每个工作机构设质量管理员,负责对本单位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2.定点监督:由专门的质量监督单位对本科教学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监督。实施定点监督的单位可以是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能部门、学院(系)等; 3.定期监督: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
4.公众监督:由学校开通各种渠道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公众监督。第二章 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的实施
第七条 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的责任人是校长。
第八条 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的内容主要有以下项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质量目标;专业设置;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教学评估。第一节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第九条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项目的责任人是校长,执行责任单位是校教务委员会。第十条 校教务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思路,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第二节 质量目标
第十一条 质量目标项目的责任人是校长,执行责任单位是校教务委员会,由教务处、学生处、体育部、财务处和各学院(系)具体执行。
第十二条 校教务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学校定位,明确指导思想。第十三条 在主管教学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组织下由教务处会同学生处、体育部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制(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知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实践训练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报校教务委员会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各学院(系)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各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第十五条 财务处应确保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经费的投入和及时到位。第三节 专业设置
第十六条 专业设置项目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具体执行。
第十七条 项目责任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学校专业设置规划,审阅教务处提出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意见及新专业的初审意见,报校教务委员会。第十八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制(修)订新专业申报的有关规定;组织对各学院(系)申报的新专业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报项目责任人;
2.开展对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研工作,提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意见,报项目责任人。
第十九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好以下各项工作:
1.根据新专业申报的有关规定,需要申报新专业的学院(系)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
第二十条 校教务委员会负责审核学校的专业设置规划,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意见及新专业的初审意见。第四节 职责、权限和沟通
第二十一条 职责、权限和沟通项目的责任人是校长,执行责任单位是校教务委员会,由质管办具体执行。
第二十二条 校教务委员会应明确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各工作机构、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管理员的职责、权限。
第二十三条 校教务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一次各机构的沟通会议,对上一学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对下一学年的工作进行布置。校教务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审议。第五节 管理评审
第二十四条 管理评审项目负责人是校长,由质管办、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系)具体执行。第二十五条 质管办应负责组织好每四年一次的管理评审包括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以及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的管理评审。第二十六条 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提出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的综合报告,教务处提出学生培养质量状况的分析报告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及满意度分析报告。
第二十七条 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的管理评审,职能部门和学院(系)应按照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要求,在每学年末提交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质量报告,交质管办备案;在四年一次的管理评审中做好自评工作,提交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自评报告。
第二十八条 质管办应组织好质量管理员对本部门本科教学质量工作的日常监督,对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质管办应在每学年末提出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报告,上报校教务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 质管办应将管理评审结果包括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意见,对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的改进意见以及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意见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
第三十条 校教务委员会应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改进措施,并由质管办予以落实。
第三十一条 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应根据反馈的评审结论和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做好改进工作,并报质管办备案。第六节 教学评估
第三十二条 教学评估项目负责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质管办、教务处和各学院(系)具体执行。
第三十三条 质管办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会同教务处组织好四年一次的教学评估包括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
2.与各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做好迎接上级部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的准备工作;
3.将评估结论反馈给各学院(系),并检查各学院(系)的整改情况,报项目负责人。第三十四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制定的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的工作计划,并做好自评工作; 2.根据反馈的评估结论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做好改进工作,并报质管办。第七节 公众监督
第三十五条 质管办通过网站、信访等渠道对学校定位、本科教育地位、质量目标、专业设置、职责、权限和沟通四个项目收集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反映,接受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公众监督。
第三十六条 质管办分析汇总公众监督中反映出的情况,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阅后,上报校教务委员会,同时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第三章 教学资源管理的实施
第三十七条 教学资源管理的责任人是主管人事副校长和主管财务副校长。
第三十八条 教学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经费管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十九条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人事副校长,由人事处、教务处和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质管办、教务处及各学院(系)具体监督。
第四十条 人事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提出本科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 2.教师资格认定中提出本科教学的要求;
3.在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及奖惩工作条例中提出本科教学工作质和量的要求; 4.在教师职称晋升工作计划中提出本科教学工作质和量的要求; 5.提出定岗工作中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措施; 6.制定本科教学教师培训、进修等措施。
第四十一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着重本科教学教师工作的管理,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制(修)定主讲教师资格认定以及正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 2.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
3.制(修)定教师的本科教学奖惩制度。
第四十二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并将执行情况分别报人事处和教务处:
1.贯彻落实好人事处及教务处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规定; 2.做好学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做好教师工作的考核,并将主讲教师和责任教授的教学情况报教务处。
第四十三条 质管办应会同教务处及各学院(系)在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情况评价的定点监督中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检查师资队伍是否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体现师德和敬业精神,保证本科教学质量; 2.检查本科教学教师工作管理能否保证本科教学质量;
3.将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情况的评价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
第四十四条 人事处、教务处、各学院(系)根据反馈信息做好改进工作,并对下一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建议。第二节 教学经费管理 第四十五条 教学经费管理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财务副校长,由财务处、相关职能部处和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及各学院(系)具体监督。
第四十六条 财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根据本教学经费预算计划,保证经费按时到位,并予以公布;
2.于年终公布本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的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系)和体育部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第四十七条 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各学院(系)、体育部应按经费预算进行实施。第四十八条 教务处应会同各学院(系)在本科教学活动经费情况评价的定点监督中,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检查本科教学活动经费(主要项目有实验和实习/社会调查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费、上机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差旅费、教改经费等)是否满足教学要求; 2.将本科教学活动经费情况评价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
第四十九条 财务处、教务处在制订下一的教学经费预算计划时应考虑评价结果,予以改进。
第三节 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五十条 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基建副校长,由基建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资产处、图书馆、财务处、教务处、各学院(系)、体育部和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质管办、教务处和各学院(系)具体监督。第五十一条 基建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教室、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宿舍等的用房及用地规划的制(修)定工作,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并实施。第五十二条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会同资产处制(修)订教育技术设施、教学实验设施建设计划,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并实施;
2.实验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第五十三条 图书馆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修)订用于本科教学或学习的图书资料及设施等的建设计划,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并实施;做好用于配合本科教学的图书资料软硬件等的建设工作。
第五十四条 体育部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修)订体育设施建设计划,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并实施;保证体育设施正常运行。
第五十五条 财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保证本科教学设施建设及维修所需资金按时到位。第五十六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提出本科教学用教室、实验室及设施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第五十七条 各学院(系)、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定保证实验设施、计算机机房、校园网、语音室等正常运行的措施。
第五十八条 质管办应会同教务处和各学院(系)在本科教学设施情况评价的定点监督中,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本科教学设施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包括现有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机房、校园网、图书馆、语音室及体育设施等;
2.将本科教学设施情况评价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第四节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第五十九条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由质管办、教务处、各学院(系)具体监督。
第六十条 财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保证专业建设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管理、实践教学建设管理等所需经费及时到位。
第六十一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并经项目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并实施:
1.制(修)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并对专业建设进行管理;
2.制(修)定课程建设规划,制(修)订优质课程及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制订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
3.制(修)定教材建设规划,建立教材编写、选用及评优制度,做好教材供应工作; 4.制(修)定实践教学建设规划及相应制度,重点在实习/社会调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第六十二条 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修)订实验教学建设计划。第六十三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定措施,认真实施专业建设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材建设管理和实践教学建设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第六十四条 质管办应会同教务处、各学院(系)做好以下定点监督工作: 1.检查教学基本建设所需经费到位情况;
2.检查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对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3.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 4.检查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教学要求;
5.以上各项监督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
第五节 教学改革与研究 第六十五条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财务处和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质管办主任和教务处处长,由质管办、教务处具体监督。
第六十六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制(修)定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指南,并负责全校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立项、评审及管理工作。
第六十七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具体实施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第六十八条 财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保证所需经费按时到位。
第六十九条 质管办会同教务处在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情况检查的定点监督中,应做好教改与研究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将监督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第六节 教学资源管理的质量监督
第七十条 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基建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图书馆、各学院(系)、体育部、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应在每学年末提出执行教学资源管理各项目的工作报告,报教学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各项目的执行责任人和质管办。
第七十一条 质管办、教务处、各学院(系)应在每学年末提出对教学资源管理各项目实施定点监督的监督报告,报教学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各项目监督负责人和质管办。第七十二条 质管办每学年末提出教学资源管理各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总报告,报校长及校教务委员会。
第七十三条 质管办每学年末提出教学资源管理各项目监督情况的汇总报告,报校长及校教务委员会。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的实施
第七十四条 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第七十五条 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项目:培养计划制订;招生工作;培养人才全过程;教学文件档案管理。第一节 培养计划制订
第七十六条 培养计划制订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校长,由校教务委员会具体监督。第七十七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提出体现培养目标、满足本科教学质量要求的制(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原则意见,经校长批准后予以公布;
2.制(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审核程序;
3.组织各学院(系)制(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并按照审核程序组织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审核;
4.将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公布、汇编成册,并予以执行; 5.收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以备下一次修订用。第七十八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按学校制(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原则意见,制(修)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经学院教务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后,报教务处;
2.收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加以分析、总结,报教务处。第七十九条 校教务委员会负责对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审核。
第八十条 校教务委员会定期检查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提出修改意见。第二节 招生工作
第八十一条 招生工作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由教务处、宣传部、监察处、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纪委书记,由监察处、教务处、校医院具体监督。第八十二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和学校发展规划,制订本科招生计划,保证生源质量; 2.会同宣传部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工作计划,报项目执行责任人批准后实施; 3.做好录取工作。
第八十三条 宣传部在执行本项目中,应与教务处共同提出招生宣传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审查宣传内容,并在媒体上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第八十四条 监察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并报告纪委书记。
第八十五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将本学院(系)的招生计划报教务处; 2.做好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
第八十六条 监察处、教务处、校医院在新生报到后的全面复查的定点监督中,应根据新生报到后复查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审查新生是否符合入学要求;将复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对复查中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的处理意见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和教务处及有关学院(系)。第三节 培养人才全过程
第八十七条 培养人才全过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有:日常教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奖励;学风建设;第二课堂;学籍管理;体育锻炼。执行责任人是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由教务处、学生处、体育部、团委、各学院(系)具体执行;监督项目的主要内容有:课堂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实践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思想政治工作、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情况检查;学籍管理检查;体育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负责人是质管办主任、教务处处长、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质管办、各学院(系)具体监督。第八十八条 教务处在执行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包括教学检查规定、考试管理制度和规定、学生选课规定、学生成绩管理规定、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报执行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和实施;
2.检查各学院(系)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的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检查结果报执行责任人和反馈给相关学院(系)。
第八十九条 学生处在执行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制(修)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规定以及工作计划,经执行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和实施;
2.制(修)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经执行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和实施,实施中要公开、公平、公正;
3.制(修)订建设优良学风集体和评选优良学风集体办法,经执行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和实施,评选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
4.检查各学院(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工作的情况,将检查结果报执行责任人和反馈给相关学院(系)。第九十条 团委在执行第二课堂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制(修)订第二课堂计划和规定,经执行责任人批准后予以公布; 2.制(修)订为学生开设讲座的工作计划,经执行责任人批准后向学生公布; 3.制(修)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和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措施,并予以公布、落实; 4.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活动、开展社会实践;
5.制(修)定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规划和措施,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九十一条 体育部在执行体育锻炼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按照本科生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制(修)订本科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报教务处;
2.制(修)订学生体育锻炼计划,并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第九十二条 各学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执行学校对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的规定; 2.执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奖励和学风建设的规定; 3.执行学校第二课堂计划和规定。
第九十三条 教务处在课堂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和体育教学质量检查的定点监督中,应做好以下各项监督工作:
1.检查各学院(系)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的情况,包括:教师执行教学进度的情况、教师按课程表教学的情况、每学期开学、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学检查的执行情况、考试管理和考场纪律情况、任课教师是否具有主讲教师资格; 2.落实校领导和校教学督导组听课,并收集和整理校领导、校教学督导组的听课意见; 3.检查体育部是否制(修)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学是否按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否满足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 4.检查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开展情况;
5.将检查结果及提出的整改措施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和相关学院(系)、体育部。
第九十四条 教务处在实践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定点监督中,检查各学院(系)执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情况,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计划落实情况,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是否符合本科教学质量要求。
第九十五条 质管办、学生处在学籍管理检查的定点监督中,应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教务处是否制(修)订学籍管理条例; 2.学籍管理是否按照相关条例执行;
3.将检查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和教务处。
第九十六条 质管办、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情况检查的定点监督中,应做好以下各项监督工作: 1.检查各学院(系)是否按要求和规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开展学风建设、第二课堂和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工作,并评价是否符合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
2.将检查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相关学院(系)和职能部门。第四节 教学文件档案管理
第九十七条 教学文件档案管理项目的执行责任人是教务处处长,由教务处、各学院(系)具体执行;项目监督负责人是质管办主任,由质管办具体监督。第九十八条 教务处在执行本项目中,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制(修)订全校性教学文件归档要求和规定;
(2)指导各学院(系)按教学文件归档要求和规定进行教学文件的归档工作。
第九十九条 各学 院(系)在执行本项目中,应根据学校教学文件归档要求和规定,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成果、试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资料的归档工作。第一百条 质管办在档案工作检查的定点监督中,应做好以下各项监督工作: 1.教学文件是否按要求和规定进行归档管理,档案是否齐全规范; 2.有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以便于档案的查找和利用;
3.将检查结果报项目监督负责人并反馈给项目执行责任人、相关学院(系)和教务处。第五节 教学过程管理的质量监督 第一百零一条 教务处、宣传部、监察处、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系)、体育部应在每学期末提出执行教学过程管理各项目的期末工作报告,报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人、各项目的执行责任人和质管办。
第一百零二条 质管办、教务处、监察处、校医院、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系)应在每学期末提出对教学过程管理各项目实施定点监督的学期监督报告,报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人、各项目监督负责人和质管办。
第一百零三条 质管办每学年末提出教学过程管理各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总报告,报校长及校教务委员会。
第一百零四条 质管办每学年末提出对教学过程管理各项目监督情况的汇总报告,报校长及校教务委员会。
第五章 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的实施
第一百零五条 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的监督负责人是校长。
第一百零六条 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的主要内容有以下监督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专题分析;教学质量的改进。第一节 教学质量监控
第一百零七条 教学质量监控监督项目的负责人是教务处处长,由教务处、学生处、学位办具体监督。监督项目的主要内容有:
1、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2、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3、不合格控制;
4、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
第一百零八条 教务处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监督项目中,应在每学年末汇总校领导和校教学督导组听课的反馈意见和各学院(系)提交的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对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百零九条 教务处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监督项目中,应在每学年末汇总学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结果和各学院(系)提交的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对全校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百十条 教务处在不合格控制和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的监督项目中,应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审核学生重修申请,做出是否准予学生重修决定; 2.每学期末对学生重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3.会同学位办检查是否有学位申请规定及程序,对学生毕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查; 4.每学期末对学生毕业、获得学位资格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百十一条 学生处在不合格控制和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的监督项目中,应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制(修)订学生违纪处分规定,报校长批准后执行; 2.调查和确定学生违纪事实,负责对违纪学生的处分; 3.每学期末对学生违纪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百十二条 教务处每学年末应根据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不合格控制和毕业及学位授予资格审查等监督项目的监控结果,提出综合报告和改进意见,报校长并反馈给培养人才全过程项目的执行责任人。第二节 教学质量专题分析
第一百十三条 教学质量专题分析监督项目的负责人是教务处处长,由教务处、各学院(系)具体执行。本项目内容有:生源质量分析与跟踪;考试分析;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一百十四条 教务处在本监督项目中,应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制定生源质量分析指标,按分析指标对生源情况进行分析;
2.制定考试试卷分析指标,组织各学院(系)按分析指标对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并汇总各学院(系)的分析结果;
3.制定毕业班学生问卷调查表及分析指标,组织各学院(系)对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汇总各学院(系)的调查分析结果;
4.制定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指标,组织各学院(系)对毕业生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汇总各学院(系)的分析结果。
第一百十五条 学生处在本监督项目中应制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指标,组织各学院(系)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汇总各学院(系)的分析结果。
第一百十六条 各学院(系)在本监督项目中,应落实教务处、学生处教学质量专题分析的各项要求。
第一百十七条 教务处应在每学年末提出教学质量专题分析的汇总报告,报校长及校教务委员会,并交质管办。第三节 教学质量的改进
第一百十八条 教学质量的改进监督项目的负责人是质管办主任,由质管办、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系)具体执行。
第一百十九条 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系)在本监督项目中,应做好以下监督工作: 1.对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自行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记录,需要整改的,应提出整改措施,报质管办备案;
2.针对定期监督、定点监督和公众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的措施,报质管办备案。
第一百二十条 质管办在本监督项目中,应收集和汇总各学院(系)、各职能部门针对在定期监督、定点监督和公众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而制定的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措施,并予以监督落实,每学期末将各学院(系)、各职能部门关于落实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措施的情况,报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的监督负责人。第六章 奖惩
第一百二十一条 学校每学年初按照本科教学质量保证要求,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一百二十二条 学校每学年初按照本科教学质量保证要求,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失职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并要求予以整改,整改报告交质管办备案。